大班数学活动:棋子跳跳

2024-07-04

大班数学活动:棋子跳跳(精选5篇)

大班数学活动:棋子跳跳 篇1

大班数学活动:棋子跳跳跳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发现并准确说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谱听指令准确找到位置。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12格格子的大图谱。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2.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课件格子

师: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呢,竖线有几条呢?(总结:有八个相同的小格,3条横线,5条竖线)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四个位置)

3.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播放课件)

(2)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课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棋子,错的会“哭”。

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4.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师:我们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白队,棋子们出绝招了,它们在哪我们就追到那。(播放课件,6次)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大班数学活动:棋子跳跳 篇2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戏性较强的歌曲, 旋律轻松明快, 歌词简单易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记住歌词、学会演唱并不是难事。因此, 活动设计中我的定位是既要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还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唱好, 让幼儿既体验到歌唱的快乐又掌握一些简单的歌唱技能, 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歌唱表现力, 激发幼儿喜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以带“小兔”去树林玩这一情境为主线, 在游戏化的轻松氛围中从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词, 从学会演唱到多形式表现。前后呼应的游戏环节和情境设置, 意在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活动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化的引导, 意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 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衬词的方法为歌曲的部分乐句伴奏, 在多形式的演唱中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伴奏音乐, 大灰狼头饰一个, 表现歌词大意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韵律表演, 感受旋律

1. 谈话引出活动主角, 学习用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的方法。

2. 在《小兔跳跳跳》的音乐旋律中, 幼儿随教师做简单的韵律动作, 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通过肢体动作和跟旋律说衬词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既达到熟悉旋律、感受乐曲结构的目的, 又让幼儿的声音得到了很好的预热, 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铺垫。同时, 学习有弹性地说衬词还为接下来的演唱埋下伏笔。)

二、熟悉歌词, 学唱歌曲

1. 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听到了什么?又会碰到谁?

2. 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 并引导幼儿一一学唱相应的乐句。

3. 幼儿集体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从完整欣赏到逐句学唱再到完整表现, 分步走的教学方法便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让学习更有序和有效。)

三、练习衬词, 演绎歌曲

1. 出示小兔脚印图谱, 引导幼儿学习第一句配衬词演唱的方法。

2. 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衬词用以上方法表现第二乐句。

3. 将幼儿分成两组,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整表现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儿看教师的指挥, 合理处理好自己的声音, 注意两种声音的和谐与美感。

(通过图谱这一有效支架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两个乐句不同的表现形式, 为幼儿会唱、唱好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倾听、发现、提问等, 引导幼儿去发现和解决演唱的困难, 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让幼儿不仅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而且能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 为今后的歌唱打下基础。)

四、游戏表现, 寓歌于乐

告诉幼儿游戏名称, 交待游戏玩法, 师生共同玩游戏若干遍。

(在有趣的游戏中检测和巩固幼儿对歌曲演唱的成效, 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歌唱的美好和快乐, 寓学于境, 寓歌于乐, 寓乐于情。)

关于情趣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情趣音乐教学”是教师依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 选择、设计和组织实施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活动, 通过游戏化、情境化的活动引导, 借助语言、图谱、故事、情境等载体, 师生共同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 从而引导幼儿获得愉悦的音乐情感体验和良好的技能发展。我所倡导的情趣音乐教学中的“情”和“趣”分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情”主要体现在: (1) 选择能引发幼儿情绪情感的音乐作品———即作品的情、内容的情; (2) 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引发、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 即教师的情; (3) 通过作品的情和教师的情去激发幼儿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 也就是幼儿的情。

“趣”主要表现在: (1) 根据幼儿发展需要选择幼儿喜欢的、能充分激发幼儿情感的、有趣味的作品———作品的趣和内容的趣; (2) 趣味化的活动过程; (3) 教学方法的激趣。

在实践中, 我这样让音乐教学凸显情感, 突出趣味。

1.“设境”———设境激趣。

即创设富有情趣的游戏化情境, 在好玩的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 激发其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情趣音乐教学的第一步, 是活动的设计环节。如在上面的这个歌唱活动中, 教师结合歌词, 通过简单的语言让幼儿置身于小兔去森林游玩的情境中, 先玩一玩小兔跳蹦蹦床的游戏, 然后听一听小兔到了哪里、碰到了什么?学一学歌曲, 再玩一玩碰到大灰狼的游戏, 这样好玩而有意思的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切记, 一切情境都是为目标和内容服务的, 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颖、好玩、有趣。

2.“导学”———支架导学。

这是情趣音乐教学的第二步, 是活动的路径和支架。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适合的教学图谱、儿歌、动作等直观、具体的表现形式, 以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作品内容, 从而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在上面的歌唱活动中, 我选择了图谱作为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和学习两部分声音合作表现的支架。教师首先通过幼儿的倾听呈现不同乐句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然后再呈现表现小兔跳跃的脚印以帮助幼儿很好地掌握每个衬词出现的地方以及它的节拍。这种一目了然的方式, 不仅非常方便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它能很好地解决两个声音同时演唱时的速度和节拍, 教师只需要提醒幼儿看着自己演唱的部分跟着教师的指挥唱就行了, 这样简洁明了的方式, 让两个部分的声音在表现时更和谐, 让教学更有序、有效。

3.“抒情”———抒发真情。

即在情境式的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由感而发、由境生情、情中表达、境中表现。这是情趣音乐教学的第三个关键策略, 也是幼儿能不能走进音乐、表现作品情绪情感的关键环节, 它反映了组织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组织能力。以“小兔跳跳跳”歌唱活动为例, 我在引发幼儿情感表达方面实施了这样几个策略:

1.教学多一点灵动。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多变的教法都是让幼儿愉快歌唱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如:“小兔子们, 找到你的蹦蹦床, 让我们的声音跳起来。”简单的一句话, 不仅把演唱的技巧蕴含其中, 而且也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如:“你们还想到哪里去跳一跳呢?”这不仅是对幼儿的尊重, 而且还让孩子们觉得好玩, 有了再练习的兴趣。

2.教学多一些方法。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的学习更主动, 而且可以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 唱得更自然。例如:“怎样让你的声音有弹性呢?那就是每一个字唱得轻一点、短一点, 就像要跳起来的感觉。”清晰的语言一下子让幼儿明白和掌握了顿音的演唱方法。再如:“你觉得还有哪里不清楚或是唱不好的地方?”当有孩子提出“树叶沙沙响”这一句唱不好时, 教师对孩子们说:“是不是觉得这一句音太高, 有点唱不上去的感觉?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好吗?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后面都有一个小嘴巴, 现在我们让这个小嘴巴来唱歌。大家闭上眼睛, 找一个自己最舒服的姿势站好, 然后打开眼睛后面的小嘴巴,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这种“嘴巴搬家式”的演唱方法, 不仅好玩而且非常有效, 它既解决了孩子们当下的问题, 又让孩子们掌握了如何唱得更轻松、更自然的方法。

3.教学多一份真情。

在活动中教师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用心去歌唱, 用情去表现, 以此感染幼儿、打动幼儿。幼儿只有被教师吸引、感动了, 他们才会随着教师一起走进音乐, 然后他们才愿意、才有可能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我始终认为, 学会演唱一首歌不应该是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关注点, 在学会唱这首歌的过程中, 孩子们学会去表现音乐、感受音乐才是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核心。

大班美术活动《蹦蹦跳跳真开心》 篇3

1.了解中国民间蓝白相间对比的颜色配合,尝试表现具有民族特色的画面。

2.有兴趣地运用夸张动作表现想象中的人物。

活动准备

1.蓝花布装饰物,欣赏作品《蓝花布娃娃》。

2.油画棒、淡蓝色纸、普蓝水粉色。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谈论

出示欣赏作品,谈论中国娃娃的特点,结合画面欣赏蓝花布装饰物,分辨它们的颜色,体会虽然颜色很少却很特别,是中国有名的蓝花布。从动态和表情上观察,说一说为什么大家称她为开心娃娃。

二、共同尝试讨论

开心娃娃一直在不断地蹦蹦跳跳,无论做什么动作总有一个地方碰到天,一个地方碰到地。(师生共同合作尝试变化人物动态)

(一)边说“跳跳蹦蹦真开心”边用笔在纸上自由地“跳跃”.停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画。

(二)师生轮换着作画,如头在纸的中间,幼儿画身体部分,教师画四肢;或头在纸的旁边,由幼儿先挑选画身体或四肢,教师接着画,合作完成。

(三)操作想象。

1.自由地边用笔“跳”边画,鼓励超出常规。

2.大胆想象表现夸张的动作,设法使身体部位能碰到纸的四边。

3.思考哪些部位可以用蓝花布做。背景处也可增添蓝花布装饰物。

三、用白色油画棒画花纹,用各色油画棒画装饰饰带,普蓝色水粉涂色。

四、观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跳跳跳》含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跨跳、分并跳等跳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轮胎,易拉罐制作的木桩子,平衡木等。

活动过程:

一、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带,让幼儿相互检查,老师再看一次。

二、热身游戏《跳跳跳》。儿歌内容:跳跳跳,单脚跳,跳跳跳,双脚跳,跳跳跳

转身跳,跳跳跳,向中间跨跳,跳跳跳,向外跨跳,跳跳跳,身体好。

三、幼儿探索跳得环节。

1、提问:刚才我们玩的什么游戏?今天老师还要和小朋友玩跳跳跳的游戏,请看我们的游戏场地,老师先请小朋友都去跳一次,看看用什么跳法能

轻松的跳过去。强调幼儿排队,一个挨着一个跳过去。

2、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跳的,什么地方跳得不一样。

3、老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跳得也不一样,现在我请

所有的小朋友再来跳一次。要求幼儿排好队形,一个挨着一个跳。

四、幼儿比赛环节。

1、设置两个一样的场地,把幼儿分成两组。

2、老师说游戏规则:小朋友要排好对,一个挨着一个跳,要用不同的方法

跳,从起点线跳到终点线,然后返回来,跟下一个小朋友击掌,然后下

一个小朋友才能开始游戏,跳完的小朋友自觉地站在边上为其他小朋友

加油。

3、老师先让幼儿评价对方的表现,然后老师评价。

4、变换设置,让幼儿再进行一次比赛。

5、老师评价。

五、老师小结今天的活动,并提出下次游戏时,让幼儿自己想怎样玩。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孩子跳得很开心,充分让孩子自己主导怎样跳,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了孩子跳得兴趣,尤其是延伸中提出让孩子自己想游戏的玩法,更让孩子的兴趣提高到顶点,孩子自主玩的机会太少,以后要多创设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真正玩的尽兴。

大班体育—好玩的跳跳袋 篇5

1、通过多种方式玩布袋,提升体育器材的趣味性。

1、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幼儿的下肢力量及有氧耐力。

2、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跳跳袋

2、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玩布袋,保护自身安全 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教师自我介绍,和孩子们相互认识。(2)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2、好玩的跳跳袋

(1)分发布袋,用身体的各部位玩一玩,相互模仿 头、肩、脖子、后背、前胸(2)游戏:听声音,找一找

幼儿将布袋套到头上,听老师的拍手声,判断教师的所在位置。拍手声停止后,拿下布袋确认是否找到老师。(3)猫头鹰的游戏。幼儿将布袋披在身上,蹲下当猫头鹰,教师随音乐把“老鼠”洒在空地上,音乐结束,“猫头鹰飞起将老鼠抓回。(4)小袋鼠学跳远。

幼儿将布袋撑开,跳进去,并提拉袋口,双脚向前跳。(5)毛毛虫的梦想

幼儿用布袋变毛毛虫,幼儿套进布袋中,在地面上爬行,跟随教师吃树叶,然后结茧,最后蜕变为蝴蝶,在布袋周围飞翔

4、放松活动

上一篇:关于 陕西大学生的消费调研报告下一篇:好中餐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