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故事读后感(精选9篇)
抗战故事读后感 篇1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抗日英雄吉鸿昌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做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同时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接着又对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一下敌人的子弹怎么打死我的。”当刽子手颤抖地举起枪时,吉鸿昌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还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几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吉鸿昌在刑场上还为我们中国共产党说出了誓死也不会归顺日本人,还编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他死后, 共产党为王二小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2——巾帼英雄赵一曼 读了《抗日英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抗日英雄,让我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在如河的历史岁月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团委员。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抗联军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敌人气得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酷刑的摧残: 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一口紧一口地往下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涨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灌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反复数次······她的右膀被砍断,被带上几
公斤重的铁锤,但他却不曾屈服和动摇,从不求饶投降。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被日本鬼子折磨而死,她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巍峨、险峻是山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是中国人的个性!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的心中如彩虹绚丽!
巾帼英雄赵一曼,我们永远怀念您!!
(五三班 王婧雯)《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巾帼英雄赵一曼 读了《抗日英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抗日英雄,让我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在如河的历史岁月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团委员。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抗联军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敌人气得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酷刑的摧残: 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一口紧一口地往下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涨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灌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反复数次······她的右膀被砍断,被带上几
公斤重的铁锤,但他却不曾屈服和动摇,从不求饶投降。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被日本鬼子折磨而死,她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巍峨、险峻是山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是中国人的个性!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的心中如彩虹绚丽!
巾帼英雄赵一曼,我们永远怀念您!!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他死后,王二小的故事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4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抗日英雄吉鸿昌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做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同时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接着又对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一下敌人的子弹怎么打死我的。”当刽子手颤抖地举起枪时,吉鸿昌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万岁!”
还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几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吉鸿昌在刑场上说出了誓死也不会归顺日本人,还编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
抗战故事读后感 篇2
关键词:抗战剧,“雷剧”,“神剧”,英剧,美剧,讲故事
近两年, 抗战“神剧”、“雷剧”遍布荧屏, 令观众对抗战题材剧心生反感, 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国家广电总局2013年5月曾明确要求纠正“创作态度不严肃、胡编乱造、不尊重历史、过度娱乐化的抗战题材创作”, 黑龙江卫视的《战旗》、四川卫视的《尖刀战士》等一批抗战“神剧”遭停播。
在此背景下,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初, 一批抗战剧新面孔出现, 杨磊导演的《红色》、康洪雷的《二炮手》、刘逢声的《锋刃》, 探索了抗战剧新的叙事模式, 塑造了新的英雄形象, 并力图将抗战剧和现实审美相结合, 找到当下观众和抗战题材的情感结合点。
一、观众收视习惯“倒逼”抗战剧突破
抗战“神剧”、“雷剧”制作粗糙, 细节错误百出, 历史观错乱, 情节简单弱智, 人物脸谱化, 正面人物神功盖世, 手撕鬼子、太极神功打鬼子、手榴弹炸掉了飞机, 大刀队小刀队纷纷登场;反面人物则愚不可及, 分分钟等死。观众不免困惑:“如果这都行, 中国人民何须苦苦抗战八年?”
如此剧情与人物的出现, 一方面是制作粗糙, 创作者不尊重历史事实, 文化趋向追求过度娱乐;另一方面, 迎合受众层面的“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 以及创作政策的安全性和资本市场的逐利性。
传奇和通俗一直是抗战题材剧的两大特色。首先, 抗战题材剧必然是英雄主义的, 枪林弹雨中, 英雄越战越勇, 在千万人中拼杀, 救人民于水火, 这本身就是个传奇。2005年, 抗战题材剧《亮剑》席卷收视, 该剧集传奇元素于一身, 将李云龙这个传奇英雄的魅力推到极致, 让人欲罢不能, 成为新时期抗战题材剧的一座高峰。其二, 艺术手法通俗化, 则是顺应了民间的审美志趣。从文学传统看, 通俗化是抗战文学的一大美学风格, 抗战时期的抗战文学需承担“抗战宣传和民族救亡”的任务,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
时下的抗战题材剧已不需承担“抗日救亡”这一宣传功能, 但喜闻乐见则是娱乐化、大众化的需要, 这类剧集的主要观众是中老年群体, 而且他们是客厅遥控器的操控者。他们的审美是通俗的、传统的、被动接受的, 这直接决定了抗战剧创作者满足于按照传统手法创作, 懒于甚至避免创新, 生怕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为了强化传奇性, 抗战剧里的英雄就成了神或者超人, 肉体凡胎怎么也打不死, 分分钟干掉鬼子, 还不耽误谈很拉风的恋爱;人物脸谱化, 制作简单, 单线叙事, 剪辑单一, 注水拖沓, 目的有两个, 一是担心中老年观众看不明白;二是制作者认为中老年观众审美要求不高, 他们看剧的主要目的是打发时间而非审美愉悦。
但是, 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 电视屏幕所代表的“客厅文化”渐被打破, 转移成多屏时代的私人观赏。多屏时代, 更年轻的观众通过电脑屏幕、手机屏幕, 随时随地收看视频。观众人群和收视习惯的改变, 使传统的抗战剧变得不合时宜, 这些脱离当代审美、当代情感诉求的情节被年轻观众以截图、截屏、碎片式的吐槽方式表达不满, 这些吐槽通过互联网得以广泛传播, 使抗战剧贴上了“雷”和“神”的标签。
收视习惯和观众人群的变化“倒逼”创作者改变和创新:英雄人物的再塑造, 叙事模式更新, 与当代情感对接。
在英雄人物的塑造方面, 近期的优秀抗战剧《二炮手》、《红色》都显示出与传统“传奇英雄”的不同之处。康洪雷执导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曾开拓了军事题材剧的另一个方向。在这两部剧中, 康洪雷跳出了宏大叙事, 用去英雄化的方式讲述英雄的成长, 许三多是一个“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傻小子;而“团长”中, 开场时, 战士们用现代语言来形容就是一群“LOSER” (失败者) 。两部剧与时代寻找到了共鸣点, 成功地在许三多 (2007年) 、“团长” (2009年) 和心存理想但又茫然的80后年轻人之间, 建立起了情感上的纽带。影评人宋子文评价:“纵观康洪雷导演以往的作品, 都擅长用行为、思想有所偏差的小人物, 身不由己的命运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来拓展出时代的洪流和史诗般的格局, 很微观但又很宏观。”
《二炮手》、《红色》、《锋刃》探索了抗战剧新的叙事模式, 塑造了新的英雄形象。
康洪雷的《二炮手》延续了这样的英雄成长叙事风格, 以孙红雷饰演的山民贼九为核心人物, 讲述他由最初误打误撞加入部队偷懒怯战, 之后凭借军事天赋和后天专业训练, 与日军狙击手展开殊死较量, 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二炮手》中, 贼九的脸一直乌黑黑脏兮兮的没干净过, 他有射击天赋, 有“小聪明”, 人也机智 (或者说油滑) , 他也贪吃怕死, 无利不起早, 做事畏畏缩缩, 毫无英雄气概, 虽然不失英勇, 最后凭机智战胜了死对头, 但完事后就躺在原地休息, 等着“领导”来喊, 才“唉”地答应一声, 不情不愿地加入新的战斗。《二炮手》中的反面人物日本军人, 也并非千人一面, 他们是以“精英”的面目出现的, 个个自视甚高, 装备精良, 射击技术过硬, 可谓智勇双全。开场贼九便落下风, 恩师镇山好第一集就牺牲了。其后, 双方互有输赢, 一度呈胶着状态。贼九们和日本军紧张激烈的对峙, 多个回合你来我往的战斗, 除了有历史感之外, 还令观众有一种草根和精英、“高富帅”对抗的感觉, 而最终草根逆袭, 精英败退, 观众会心而笑。
《二炮手》的情感线也相当“现代”, 贼九和李四 (孙红雷和海清) , 由义兄妹、朋友发展为相濡以沫、生死不渝的爱情, 女强男弱的搭配、日久生情的感情模式, 也符合当代都市上班族 (尤其是女性) 对于感情的期待。
和《二炮手》不同, 《红色》中的英雄塑造使用的并不是成长叙事。《红色》讲述了男主角徐天在已成孤岛的上海与日本人周旋, 最后成功保全了一批抗日物资与一本写满组织人员名单的红色小册子的故事。男主角徐天是一个年轻观众更易接受的高智商、低情商的男性形象。他记忆力惊人、心思缜密, 开场不到十分钟就有他在路上初次撞到女主角的戏份, 女主手中飘下的一张字条闪过一瞬, 他便迅速记住了字条上的内容。在抗日志士的据点, 他一眼就根据在场人的衣着和细节推断出了他们的职业和能力以及任务的可行程度。这个人物很容易让年轻观众想起新版英剧《神探夏洛克》, 《红色》第一集和《神探夏洛克》的开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后者也是只凭一眼就看出剧中其他人的职业、来历。徐天和夏洛克·福尔摩斯一样, 虽然聪明绝顶, 但也有很多弱点:天生是红绿色盲, 一边探案一边还时不时晕血, 虽然洞悉世事心思缜密, 但交际应酬一概不擅长, 情商不高, 三十好几还没女朋友, 是个宅男, 下班回家路上还买条鲜鱼, 回到弄堂和老母亲过着简单小日子, 典型的居家“小男人”, 跟英雄全然沾不上边。但这个人物又让观众觉得非常亲切, 他身上有“神探夏洛克”的影子, 又有谢尔顿 (《生活大爆炸》中的理工科搞笑学霸) 的“呆萌”, 他又接续上了传统, 在徐天运筹帷幄步步为营的时候, 仿佛诸葛亮“附体”。在爱情方面, 他对女主角一见钟情, 便一根筋地为了女主角赴汤蹈火, 这种毫无功利色彩的爱情十分容易讨好女性观众。
二、抗战剧如何向美剧英剧学习讲故事
有些抗战剧之所以被讽为“雷剧”或“神剧”, 一方面是剧情夸张制作粗陋, 另一方面也在于它讲故事的方式不合时宜。比如, 抗战剧《向着炮火前进》用偶像明星吴奇隆当主角, 将偶像剧的一些正常表现手法转嫁到抗战剧上, 显得十分突兀。吴奇隆在炮火隆隆中, 发型却纹丝不乱, 依然扮酷耍帅, 穿着皮衣蹬着皮靴, 开着那个年代本不该有的坦克型号, 枪林弹雨中带着身着八路军军装围着时髦围巾的女主角“兜风”……这明显是一种嫁接现代偶像剧模式的失误。
网络视频飞速发展, 中国观众被美剧英剧熏陶, 对于美剧英剧的快节奏、强情节、严密逻辑、凌厉剪接、精炼台词、能用画面表达不用语言代替等美学风格和电视剧理念已基本认同。抗战剧作为主要靠英雄人物和故事推动的类型, 必须和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准接轨。
▲《锋刃》、《红色》分别有美剧《别对我说谎》、英剧《神探夏洛克》的细节模仿。
由著名导演刘逢声、刘誉执导的谍战剧《锋刃》走的就是强情节、多冲突、连环叙事的路子, 敌我阵势迷离, 各种势力犬牙交错, 情节冲突悬念设置被网友称为“烧脑” (指剧情复杂需大量思考才能看明白) 。角色设计仿若谍中谍, 黄渤饰演的沈西林身兼多个身份, 是潜伏多年的中共地下党员, 又是汪精卫特务委员会在天津站的主任, 还是洋行老板, 如此多的身份变化既增加了演员表演难度, 也更具戏剧性和张力。在一些细节上, 《锋刃》有明显模仿美剧《Lie to Me》 (《别对我说谎》) 的痕迹。倪大红饰演的老谭教孙坚饰演的韩子生用眼识人, 在最短的时间内, 从人群中分辨出哪张脸是危险的, 通过表情、动作知道谁是敌人。这是美剧《别对我说谎》的关键情节, 《别对我说谎》每集都通过对嫌疑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细致观察、分析, 来判断对方是否说谎, 帮助警察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不过, 这种模仿虽然明显, 但套用在谍战题材, 让老谋深算的间谍老谭来演绎, 情理上说得通, 并不显得突兀。
优秀的美剧, 往往人物性格特别风格化, 辨识度非常强, 人物之间容易展开性格冲突。《二炮手》中的人物性格设计也遵循了这个法则, 不管是幽默机智贪吃怕死、无利不起早但又不失英勇的贼九, 还是豪爽泼辣的“白富美”、“女汉子”李四, 还有号称是大学生但气质异常乡土的赵大脑袋, 以及与之针锋相对的齐大白话, 个个角色都活灵活现, 有血有肉, 与众不同。因为这些个性冲突的存在, 使得《二炮手》的人物对白常常是火花四溅, 观众如同看相声表演。《二炮手》镜头的把握, 背景音乐的运用, 倒叙穿插正叙、非线性叙事让全剧多了悬疑和紧张, 远异于传统抗战剧通俗化的简单直白, 从“卖相”上将自己与那些“雷剧”、“神剧”区分开来, 时而又来点康洪雷式的文艺小清新, 容易得到70后、80后都市观众甚至更年轻一代的认同。
《红色》被网友称为“抗战智商神剧”。男主角徐天不仅在判案能力和方法上和《神探夏洛克》的福尔摩斯不相上下, 编剧也为他“配”了一个“华生”——周一围饰演的警察铁林。《红色》故事发展逻辑最像美剧, 往往从不经意的细节生发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 看似缓慢, 其实却在通过细节慢慢堆积, 一步一步推动着剧情向未可知的方向发展。最终来一反转, 挑战观众的想象力, 逻辑缜密能自圆其说, 让人恍然大悟, 意犹未尽。
抗战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篇3
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义勇军进行曲》(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曲,田汉词,聂耳曲)等。
1936年初,在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鼓舞下,一大批歌曲作家先后成立了词曲作者联谊会和歌曲研究会等进步组织,创作出了一批鼓舞人心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的代表作有《救亡进行曲》(周钢鸣词,孙慎曲)、《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阎述诗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麦新词,孟波曲)、《打回老家去》(前发词,任光曲)、《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等。
1937年“七七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情,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抗战歌曲。代表作有《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露营之歌》(古曲,李兆麟、陈雷等填词)。
在党直接领导下的延安,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活跃、演唱活动频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延安颂》、《八路军大合唱》等传唱一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1938年11月3日抵达他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后,两年间创作了《生产大合唱》(塞克词)、《九一八大合唱》(天兰词)、《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牺盟大合唱》(傅秉岱词)以及其他歌曲。
同时,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歌曲创作也得到了发展,涌现出了《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东方红》(陕北民歌,李有源、公木填词)、《解放区的天》(河北民歌,刘西林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词曲)、《团结就是力量》(牧虹词,吴肃曲)等一批名篇佳作。
在南方根据地,《新四军军歌》(陈毅词,何士德曲)唱出了新四军光荣的铁军精神。
抗战8年,这些富有艺术感染力且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然而,这些歌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讲述几首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1934年春,田汉将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交给夏衍,并附上该剧的主题歌词《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即现在的《义勇军进行曲》词)。电影的分镜头脚本还没有来得及写, 2月19日夜,田汉在和梅兰芳研究访苏演出剧目后回家时被捕。当聂耳听到田汉被捕的消息,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聂耳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似的,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飘洋过海,声名远扬。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1944年,马来西亚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一支由华侨和其他各民族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改为“马来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最强音。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在“文革”中改定歌词的代国歌为国歌;1982年在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决定恢复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这首歌曲原是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它的原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二十九军原属冯玉祥将军领导的西北军。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反蒋战争失败,西北军解体,张学良将其中的2.2万兵员改编成二十九军,宋哲元任军长。西北军素有训练刻苦的传统,鉴于武器装备低劣,军长宋哲元提出了建立大刀队的设想。负责训练的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亲临北平聘请具有爱国思想的武术名家李尧臣为教练。李尧臣结合自己拿手的六合刀、追魂剑等,为二十九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此种刀法可作刀劈,又可当剑刺。套路简单易学,实战性强。
1933年春,东北军在热河战败,为顶住长城各关口防线,二十九军奉命防守喜峰口。从此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3月9日,汤玉麟部弃喜峰口而逃,二十九军提前仓促投入战斗,趁黑夜夺回两侧阵地。10日晨,鬼子大举反扑,二十九军用手榴弹和大刀冲杀,杀得鬼子尸横遍野。11日夜,二十九军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迂回夜袭,两个团从两侧插入敌后,拂晓前摸到敌特种兵营地,正在做着美梦的鬼子,多数死于大刀队的利刃下,一个炮兵大佐的脑袋也未幸免。这场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
1937年7月7日夜,日寇制造借口,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驻军发动进攻。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仍以大刀显神威。据当年7月12日《世界日报》报道:“日军二百余名……被宋部大刀队迎头痛击……被斩首者占三分之一。”“二十九军大刀队急向日军冲锋,相与肉搏,白刃下处,日军头颅落地,遂获大胜。”“……迨日军行近,大刀队突起,挥刀大杀,日军头颅随刀而下……日军伤亡无数。”另据三十七师二一九团(首先开枪还击,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吉星文团)三营营长金振中回忆说,某排官兵放下步枪,只携大刀、手榴弹冲入敌阵,举刀砍杀,声震四野,一举消灭所有敌人。年仅19岁的士兵陈永就砍死鬼子13人,生擒一人。
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在上海搞抗日救亡运动、年仅23岁的麦新(原名孙默心)。他眼前出现了一幕幕大刀队挥舞大刀与鬼子拼杀的壮烈场面。这位年轻作曲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挥笔谱上了慷慨激昂的旋律,一首《大刀进行曲》诞生了。出于对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爱戴、崇敬之情,又写下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歌曲于7月完成。8月,作者在上海浦东大厦亲自指挥了这首歌的首次演出,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抗日口号声震动了大厅。解放后,歌词第二句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和第七句“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并且删掉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大刀进行曲》背后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新四军军歌
1939年3月,作曲家兼指挥家何士德奉命调到了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新四军的负责人项英接待了他,让他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当时恰逢周恩来到新四军指导工作。在欢迎晚会上,有人提议请何士德为大家唱一支歌,何士德唱起了《歌八百壮士》。后来大家发现陈毅也坐在会场中,又热烈欢迎陈毅唱《马赛曲》。陈毅引吭高歌,博得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陈毅回到座位后,感慨地对周恩来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歌为好!”周恩来含笑点头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
1939年3月,陈毅将歌词提交新四军军部集体讨论,最后他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定稿,交给作曲家何士德谱曲。同年5月,这首歌在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首次演唱,得到军部领导和陈毅的肯定,便作为正式的《新四军军歌》,发表在当时的《抗敌》杂志上。军政治部还正式发出通知,把军歌印发至全军,组织教唱,一时间军歌嘹亮。
《新四军军歌》是一首音调雄浑壮阔、节奏沉稳有力的进行曲,由四个不断展开的段落组成。首段旋律庄重浑厚,体现了正义之师的雄风;第二段旋律舒展激越,是对过去艰苦岁月、光荣征程的自豪的回顾;进入第三段旋律顿挫有力,并以逐句上行的模进,推向全曲第一个高潮,象征着新四军以坚实的步伐,向着新的目标挺进。结束段落以两个转折性的乐句推出“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连续反复三次,一次比一次高昂,具有“铁军真如铁”、“关山渡若飞”的气势。陈毅对此很为赞赏,说:“这样很好,有气魄,正是我写这个歌词想强调的地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支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样一首具有坚强生命力的不朽之作,正是出自河北平山籍人民音乐家曹火星之手。 曹火星原来不叫火星,为表示抗战到底不怕牺牲的决心,他把自己的名字曹峙改为曹火星,立志要做一颗闪亮的红星,做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1938年4月,曹火星加入了平山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的宣传队——铁血剧社(后改名为群众剧社)。1943年秋天,群众剧社来到平西根据地。当时,国民党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延安《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予以驳斥,指出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也加入了对蒋介石批驳的阵营。曹火星回顾抗战以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情满怀,歌词与曲调油然而生。经过一天一夜的反复修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支歌诞生了。很快,这支歌就传遍平西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
抗战故事读后感 篇4
小海娃是放羊娃,他每天利用放羊的时间来站岗放哨,监视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来扫荡他就推到身边的“消息树”,通知村里的人赶快转移 ,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让他把一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交给八路军的张连长。海娃在送信的路上遇到了敌人,望着手中的信海娃急的直冒冷汗。情急之中,望着“咩咩”叫的小绵羊们,海娃灵机一动,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条,把信绑在一头绵羊的尾巴上瞒过了日本鬼子,这个情节表现出海娃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品质。
电影中还有一个精彩的镜头深深地打动了我。日本鬼子用冰冷的枪口对着海娃,强迫他带路到龙门村,他并没有恐惧,而是十分镇定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海娃在逃脱的过程中被鬼子的枪打伤了手,海娃忍着痛,终于找到了张连长,安全把信送到了。看到这个镜头时,我深深地被海娃这种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所震撼。
抗战英雄故事 篇5
2011级3班 王熙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这句名言赞美了抗战英雄。现在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祖国的抗战英雄给的。自古有许多抗战英雄,他们英年早逝,只为换取国家人民的幸福,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抗美援朝英雄,在我们的脑海中一一出现。
抗日英雄杨靖宇,1905年出生。1939年秋,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队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方无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饥困交加,难再力战。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待机重新集结。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举起了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还有我们记忆深刻的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出生。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本鬼子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抗战英雄事迹故事 篇6
【事迹一】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事迹二】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新四军抗战故事在美国小城重演 篇7
和平年代的“二战周末”
6月之夏的第一个周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小城雷丁市(Reading,PA)北郊的空军博物馆前,突然热闹起来。一架架老式飞机整齐排列,一队队英武军人聚集在跑道周围,他们身穿旧式军装,手持二战时期的步枪。一辆辆大型拖车也进驻场地,装载着笨重庞大的二战重型武器:美国谢尔曼式坦克、半履带运兵车、德国虎式重型坦克、突击炮等。一辆辆人们熟悉的美军小吉普车,灵巧地穿梭街头,车上端坐着头戴军帽、脚蹬军靴的士兵,他们神气的眼光扫过路旁的观众,车辆呼啸而过,肃穆而凝重的时光片段,就这样留在人们心里。
和平年代的美国,为什么举办“二战周末”活动呢?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二战等大规模战争的影响逐渐淡出人们印象。为了不忘却历史,牢记教训,众多退伍军人、历史学者和工商业人士及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在美国各地举办重现历史真实场景的重演活动,其中在宾州东部小城雷丁市空军博物馆举办的“二战周末”,堪称美国东部规模最大的重演盛典,每年吸引几十个重演团队参与。他们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方面的中、美、苏、英、法和轴心国方面的德、日、意等主要参战国,此外还有十多架二战时期世界各国军用飞机的精彩航空表演和跳伞表演。
历年“二战周末”重演活动均在6月初举办,这是纪念二战时欧洲战场同盟国军队1944年6月初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往年的活动曾经有台湾的军迷和历史学者组团参加,重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斗的场景,但规模和影响均较小。在今年重演現场出现了一支人数众多、精神饱满的中国抗日队伍,他们是近40位来自大费城地区的华人组成的新四军队伍,由华人枪友会和费城时光文艺沙龙的志愿者组成。这不但是第一支大规模的亚洲人、中国人重演队伍,也是第一支旗帜鲜明地展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参演团体。
“我们重演新四军”
2016年年初,当“二战周末”的组织方知道有一支中国军队新四军要参演,非常惊讶,也非常重视,询问这些中国人准备参演哪一段战斗。按照组织方要求,参演的战斗必须有真实历史依据,虽模拟重演亦不可臆造。新四军八年抗战征程战斗众多,但考虑到现场均是美国观众,且有三架美国B-25米歇尔式轰炸机做飞行表演,于是组织者决定选择“新四军营救美军杜立特机组”这一历史片段作为参演项目,既有可看性,又有深远的意义。
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宣战,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一方。可战争之初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吃败仗,民心不振士气低落。美国总统罗斯福指示军队应尽快组织针对日本的报复性打击,以提振民心士气。退役的空军中校杜立特提出的从航空母舰起飞B-25型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的大胆计划获得了采纳。
经过数月精心准备,1942年4月,由16架B-25轰炸机编队轰炸东京的绝密行动开始执行。原定计划,轰炸东京之后B-25将穿越日本南部继续向西南,飞往中国东部浙江境内仍在中国军队控制下的衢州机场降落。轰炸机编队成功执行完任务后,除一架飞机飞到苏联海参崴降落外,其余15架飞往中国的飞机因为燃料耗尽全部坠毁或迫降在中国华东沿海一带。
美军飞机对东京的突袭轰炸,给了日本法西斯当头一棒。以“神”自居的天皇在美军狂轰滥炸中仓皇躲避,他们甚至搞不清美军是从何而来的。
日军悍然发动浙赣战役
参加杜立特东京轰炸的共80位机组成员,跳伞着陆在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美军飞行员,都得到了当地中国爱国抗日军民的营救和帮助,最终抵达安全地区并辗转印度返回美国。然而,帮助和保护过他们的中国人却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了感谢中国百姓们的无私帮助,临别之时美国兵往往会把手头上仅有的随身物品全都赠予他们,恰恰是这些美国纪念品使乡亲们蒙受血光之灾。日军对空袭机组成员降落地周围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机场和跑道均加以摧毁。日军针对中国百姓,特别是查出携有美军物品的平民施加暴行,疯狂屠杀民众,甚至动用了细菌武器。为了搜出空袭的美国飞行员,被日军杀害的中国百姓达25万人。
这段历史70多年来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加上近年西方对中国在二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采用淡化处理,大费城地区的华人觉得向世人展示这段历史确有意义。大费城华人枪友会的李然、郑佐明做了大量的资料查询,并征询美国有关二战史学者,发现一段重要史料。杜立特轰炸东京的二号机(机长T.Hoover中尉驾驶),跟随一号机(由杜立特中校驾驶)低空进袭东京投放炸弹后,转向中国大陆,由于黑夜的原因,与杜立特中校的一号机失散,后在当时被日军占领的浙江省宁波市郊外一处稻田中成功迫降。机组人员烧毁飞机后向西撤退,像其他机组人员一样,被当地游击队营救,送往浙江西部后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该地区活动的,是来自上海浦东的共产党游击武装,番号是“第三战区淞沪游击第五支队”,简称“三五支队”。1944年改称新四军浙东纵队。
经枪友会与“二战周末”组织方协商,确定以此为背景构成华人新四军方阵此次军演的基本情节,3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很快召集起来了。大家在一起切磋演练,力求真实反映杜立特东京轰炸行动二号机组迫降后被新四军浙东游击队营救的一段历史。
历经5个多月充分准备与反复演练,终于在6月3、4、5日三天向超过万余名美国观众真实而生动地重现了中美精诚合作,同仇敌忾,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这支新四军队伍的营地周围还竖起了6块展板,图文并茂,详尽介绍了整个轰炸行动以及中国军民的帮助。
nlc202309090349
三天中,这项重演以各种真实的二战武器实弹(空炮弹)表演了四场模拟战斗场景,激烈的战斗冲锋场景,营救美军飞行员的喜悦以及击毙凶残日本士兵的胜利场面,不断获得场外观众热烈的掌声。战斗之余,这支新四军队伍还到雷丁市中心,以及表演场地的中心为美国观众表演了阅兵式和分列式。这支来自费城,代表中国、代表共产党、代表新四军的军队赢得了阵阵喝彩和美国观众发自内心的赞誉!战士们列队或者休息时,都不断有美国观众进入表演场地,要求与身穿戎装的战士们合影留念。热情的微笑,赞许的目光,高高举起的大拇指,和衷心的问候夸奖不断朝这些“战士们”涌来。当军演活动结束时,坚实的友谊之手从四面伸来,许多美国参演团队开着他们的吉普车,来为这支新四军队伍拆卸装车,运输物资和枪支。70年前鲜血凝结的同盟之谊,在宾州雷丁市再次重铸。
勿忘红旗是鲜血染红的
三天的重演,伴随着细雨、烈日、汗水、掌声,落下了帷幕。战士们的呐喊声,子弹的轰鸣声,机枪的咆哮声,还有那嘹亮的冲锋号,仿佛依然萦绕、伴随左右。新四军火红的旗帜,始终屹立着迎风飘扬,在四周观众们的目光凝视中,分外雄壮。
大费城华人枪友会的李然,是这次新四军重演的组织者。他说:“我把我们活动的录像发给了一个朋友的父亲。老人是1942年从宁波参加新四军的一位老战士了,退休前是军级干部。他看了我们的录像非常激动,我们军演的这个背景地点就是他参加的新四军浙东纵队最早的营地。老人家看了录像也指出,他们那时候实际条件差多了,没有我们军演穿的军服那么好。他们那时候经常三个人才有一个军帽。他说就是因为军帽缺,那时候战士打仗立了功,奖品就有军帽,或者是日伪军的一条皮带。
“我们的重演需要两名美军飞行员配合。老郑负责联络了两位飞行员,他们对杜立特机组被中国军民救护那段历史有所了解,所以他们来时带着全部装备,还化好了妆,连身上的‘血’都化好了,来和我们合作。
“我和郑佐明一开始决定参加二战重演,就是想让美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在二战中的贡献,不希望这段历史被忽略掉。我们都生活在美国,感到更有责任将这段历史的原貌晓之于众。这确实就是我们当初真实的想法。我们选择了一个能够连接中美两国人民,表现中美两国军队共同合作的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来重演,就是希望拉近美国观众和我们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亲近。”
海外华人生活在星条旗下,但从来不会忘记,祖国鲜红的国旗是鲜血染红的。这次费城华人的二战重演,也是以一腔热血报答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重演得到了国内同胞们的赞赏,中央电视台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并在央视13频道新闻节目进行了播报。
雷丁市“二战周末”活动的组织者之一,美军麦克阿瑟将军的扮演者Brian R.Woodcock先生在会后发来的信件中写到:“感谢中国军队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我们知道你们在二战中作出巨大贡献,之前你们没有出现在活动中,非常高興今年你们来了,谢谢你们。最重要的是,希望明年再次见到你们!”
刘老庄连抗战故事 篇8
1943年春,盘踞在淮海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向我苏北抗日根据地展开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今江苏省沭阳县与涟水县间界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
在严峻形势下,上级决定以一个连的兵力,在刘老庄一线展开阻击战斗,迟滞敌人行动,掩护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人民群众安全转移。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
3月18日拂晓,日伪军1000多人追踪而来。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率全连沿交通沟西撤时,日伪军一队骑兵突然从西南方向迂回而至。四连立即展开战斗队形,阻击敌人。当敌人进入四连伏击圈时,全连火力一起猛扫,敌先头部队一个个应声倒地,后续部队半天回不过神,丢下几十具尸体,四散逃窜。这场伏击战,四连无一伤亡。
敌人受挫后,立即指挥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向刘老庄迂回集结,形成合围态势。四连只有82人,且弹药匮乏,敌人有1000多人,光大小火炮就有百余门。为了牵制敌人,连队在刘老庄村北面一片开阔地,选择位置固守,并立即组织全连构筑工事和掩蔽所,做好迎接敌人大规模进攻的准备。
18日上午,敌人接连发起两次进攻,都被四连猛烈的火力打了回去。中午,四连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敌人又集中大量兵力轮番进攻,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火力一轮比一轮猛,但都以失败告终。下午2时,趁敌人暂停进攻的战斗间隙,四连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形成决议:为完成掩护撤退任务,放弃突围求生的机会,血战到底!
狡猾的敌人见进攻无效,就集中所有火力向四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炮声轰隆,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数百米长的交通沟转眼间被夷为平地,四连人员伤亡过半,连长白思才被弹片炸伤,一只手动弹不得,指导员李云鹏也负了伤。其他没有负伤的同志,饭未吃一口,水未喝一滴,子弹也快用光了。但四连勇士们凭着比钢铁还要坚硬的革命意志,牢牢坚守在阵地上。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决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傍晚时分,敌人停止了炮击。除了树枝燃烧的噼啪声,四周一片寂静,大家预感到一场恶仗即将来临。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组织全连剩下的20多人,掩埋好烈士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枪支,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当近千名日伪军冲至沟前时,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突然跃出,高喊:“同志们,杀!”“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和敌人拼了!”四连勇士们端起刺刀,和敌人展开殊死肉搏,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四连官兵全部壮烈殉国。
蜂拥而来的敌人提心吊胆地走进战壕,企图找到一点“战利品”,可是,他们不但没有抓住一个俘虏,就连一支完整的枪或一份文件也没找到。他们这才发现,誓死顽强抵抗的竟是新四军的一个连队。而就是这个连队,在刘老庄战斗中,全连82名官兵连续作战12小时,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170人。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高度评价刘老庄战斗,指出:“全连八十二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盛赞82烈士浴血刘老庄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还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为继承烈士遗志,新四军第七旅旅部决定重建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满怀悲痛为烈士举行了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还挑选出82名最优秀的子弟补入该连。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烈士,当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
英雄逝去,精神不死。从血战中一路走来的“刘老庄连”,始终高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之旗,坚持把优良传统作为建连育人、凝神聚气的传家宝,紧贴实战大力加强军事训练,按纲建连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努力锻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连队。
弘扬抗战精神,寻找红色故事 篇9
回顾历史,不禁泪眼朦胧。
五千年的风和雨,谱写了你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风和雨,创造了你古老的文明;五千年的风和雨啊,磨炼了你超凡的斗志!
一路坎坷一路歌,一腔热血一身胆。你就是这样,从历史海洋的大风大浪里熬过来了!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尽了人世的沧桑;你筋脉突兀的手上,道尽了经历的艰辛。
多少次回首寻觅你的足迹!那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记载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传奇故事!从夏商西周到明末清初,你一直那么雍容而高贵,平和而恬静。你用你那甘美的乳汁,勤劳的双手,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并赐给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美好品质。你用你那睿智的目光,激发了众多中华儿女对智慧对科学的孜孜追求,从而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落后就要挨打”,曾几何时,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欺负中国人的软弱,多少无辜的中国人死在他们无情的火枪下,我们岂能忘记!为什么我们被欺压?为什么我们被瞧不起?不是因为他们太高傲,而是因为我们太无能,更因为国家的太腐败。不仅如此,国家受辱,百姓遭殃,在外侵眼里我们就像鱼肉,只有任人宰割。在贵族眼里身为百姓的我们也低贱如草,任由他们践踏,我们毫无人格与尊严可言,我们毫无反抗的能力,更正确的说法是没人反抗,没有人去争取自由,为什么没人去反抗?为什么没人去争取自由?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也有人格,我们也有尊严,我们岂能甘于被宰割,岂能甘于被践踏。
为了中国人的尊严与人格,为了人民的自由与权力先辈们握起了铁拳。一百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旧历史,并掀起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以拯救祖国前程,改变人民命运为使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挽救民族的危机,争取国家的富强,他们放弃舒适的生活,离开温馨的家庭,抛却个人的幸福,毅然选择了这条困苦艰难,荆棘丛生的革命道路,不惜献出青春,甚至献出生命。如果想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何等困难,但他们众志成城,抱有一往无前,愈挫愈坚的意念,表现出“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精神,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朵盛开的花,那么无数人的汗与血就是他成长的养料,先辈的艰辛我们不能忘记。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的前进,中国从此得到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也结束了“洋人的朝廷”,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他们能再控制全局,也无力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的胜利也激起了国人的斗志,国人从睡梦中醒来,就像刚睡醒的狮子,懂得维护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会在人民这狂暴的狮子的反对下立即垮台。不仅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也开始挺直,侵略者不得不回他们老家,百姓也逐渐得到自由,有了自己的权利,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辛亥革命的胜利,同时也向世人发出警报,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已经醒来,中华儿女的尊严不可再侵犯,中华儿女的人格是不可比拟的,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国从此要傲然的屹立于东方。
青年一代,要使中华腾飞!
弹指一挥间,百年时间已匆匆而过,我们的国家从积贫积弱、百孔千疮得救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雨与沧桑。
且看,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奋起步伐,顽强拼搏,夺得的金牌不胜枚举,在世界的赛场上扬眉吐气。是的,龙的强健,龙的气魄,令人瞩目!再看,“神五”,“神六”的发射成功,足以证明中国的实力,足以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但是,你并不会在成功的面前却步,而是要继续攀登,摘取最闪亮的星星。是的,龙的腾飞,震惊世界!
中国的宇宙卫星成功探索,中国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自己制造出航空母舰等等,这都证实了中国在崛起。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不仅要承接先辈的成功,还要继续创造辉煌。
中华,血肉筑成的坚固长城;中华,智慧筑成的华彩殿堂;中华,永远凌云腾飞的巨龙!愿中华高耸于民族之颠,腾飞于世界之林!让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共同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李大钊曾在《青春》一文中写到:“冲绝历史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随着社会在进步,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面对战火与硝烟,我们再也不用紧锁双眉,但国家兴亡的重任并没有随风而去,虽然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但我们也要担起振兴中华这艰巨的历史使命。毛主席说过:“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是的,世界是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江总书记也这样要求我们:“珍惜时光,学而不倦,努力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胸怀大志和脚踏实地相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推陈出新,不断地为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有责任将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之巅,同时这也是人民对我们的殷勤期盼。
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用科学武装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并时刻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我们的一切。即使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但我们只要拥有一颗振兴中华的心,拥有振兴中华的梦想,我并做到我们能做的一定做,我们没把握的要尝试去做,遇见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要继续努力。祖国是我们的,振兴中华的责任也是我们的。
【抗战故事读后感】推荐阅读:
《恩施抗战故事》读后感10-12
开学第一课:老红军的抗战故事12-16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观后感日记300字传承抗战精神11-18
《抗战精神》读后感心得读书笔记06-12
《抗战家书》读后感:碧血丹心照千秋01-23
抗战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12-27
关于抗战电影观后感800字06-15
抗战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07-07
纪念抗战70周年阅兵观后感作文10-01
抗战胜利70周年观后感500字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