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场安全应急预案

2024-07-13

砂场安全应急预案(精选8篇)

砂场安全应急预案 篇1

砂场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砂场厂长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负责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其它法律、法规中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规定。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中。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4、确保本砂场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5、督促、检查本砂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砂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并定期演练。当安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重新制定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地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砂场事故,并积极组织抢救。

8、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并为达成安全生产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及时向员工公布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9、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学习、部署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讨论安全生问题。

10、定期听取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建议应予采纳,不合理建议应予说明。

11、每年组织砂场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系统运行的评审,对评审过程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人。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的结果进行复查。

12、组织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保障员工积极性,并公开展示对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承诺;

13、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设备、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

14、定期向职代会或员工代表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15、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砂场范围内的风险评价。

(二)、安全管理员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政令、条例和上级的各项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监督检查矿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做好安全生产现场开采、防治粉尘、运输、机电、等生产系统、生产环节的安全状况,发现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等隐患,及时开具整改通知书,并监督实施。

3、监督检查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发现设备、设施、材料、仪表和防护用品的使用,质量等隐患,应及时报告并提出意见,检查职工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协助做好生产现场涉及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力工作。

5、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其作业,并立即报告班组长处理。

6、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三)、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任

1、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矿山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教育工人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章作业。

2、经常检查本班组作业人员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和安全卫生装置,以保持其安全状态良好。

3、对本班组作业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日常监控管理和检查。

4、整理工作地点以保持清洁文明生产。

5、组织班组安全生产,学习推广安全生产经验。

6、及时分析伤亡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7、有权拒绝上级的违章指挥。(四)、工人安全生产职责

1、必须认真遵守上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矿山安全生产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爱岗敬业,遵守劳动纪律。

2、进入矿场要严格执行开采的各项规定,不违章作业,并要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发现重大隐患危及生命时,有权停止作业或采取应急措施后撤离工作地点并报告,积极参加抢险救护。

3、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技术培训,坚持日常上下班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岗位、各工种交接班制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认真按操作规程要求,管理好所属管理的砂场设施、设备,对行业管理部门和矿方查出的隐患及时配合整改。

5、做好自主保安工作,掌握矿山救护的基本知识,接受命令,参加有关抢险和灾害处理。

6、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7、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砂场对生产现场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文明卫生检查,掌握各施工队、班组的安全生产、文明卫生情况,对检查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组织落实“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存档。

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查思想、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保用品使用、文明生产、生产用电、伤亡事故的处理等等。3.安全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文明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对不能纠正解决的疑难问题,要采取临时措施,并及时上报,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文明卫生,并作好检查记录存档。

4.生产现场各岗位要经常进行自检、自查、互检和交接检查。自检:班组作业前、后对自身所处环境和工作程序要进行安全检查,可随时消除事故隐患。互检:班组之间开展安全检查,可以做到互相监督、共同遵章守纪。交接检查:上道工序完毕,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前,应由班组安全员负责组织组长、班长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或验收,确认无误后或合格后,方能交给下一道工序使用。

5.各种安全检查都应该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特别是大范围、全面性的检查,要明确检查负责人,并进行分工,明确个人负责检查的内容、标准及要求。

6.每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重点、关键部位要重点检查。对现场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知识的抽查,以便了解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

7.检查记录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因此,要认真细致。特别是对事故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部位、危险程度及处理意见等。

8.安全检查需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分析,用定性和定量做出安全评价。

9.整改是安全检查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的最终目的。整改工作包括隐患登记、限期、整改、复查。

10.对事故隐患的处理(1).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逐项登记,以此情况研究指导安全管理的决策;

(2).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应发整改通知书,引起整改单位的重视,对凡是有限发性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员应责令停工,受检单位必须立即整改;

(3).对于违反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必须当场指出,立即纠正;

(4).受检单位领导对存在的隐患,应立即研究整改方案,按照“五落实”(即资金、人员、责任、措施、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治理,在隐患没有排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5).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人员进行复查,经复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二)、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1.砂场各级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砂场对所有职工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

3.砂场负责人实行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配备相应的卫生管理组织和专(兼)职人员,具体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4.砂场负责人协同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按规定做好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并进行抽查测定。

5.砂场对有职业禁忌的职工调离其所禁忌的工作岗位;对职业病人调离原有害工作岗位。

6.砂场对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防治、康复和定期复查;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要及时组织复查和治疗。

7.砂场应按国家的卫生标准,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向职工公布。

8.砂场应依据劳动法对女职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点所承担的社会特殊责任而规定的应享有的权益给以保护。

(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矿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安全教育必须贯彻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原则,讲究针对性、科学性,作到多样化、经常化。

3.凡新进员工(包括外单位调入员工、合同工和实习人员)必须经过矿、科级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或学习。三级安全教育中,各级的教育内容必须符合实际,不得走过场。

4.凡临时工、外包工以及来厂参观人员,进矿前必须接受入矿级安全教育。

5.凡承担矿内施工任务的外来施工单位,由安监科对其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矿施工。

6.本矿员工在矿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7.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

8.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前,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专业培训。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9.脱离岗位(如产假、病假)六个月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人员,由部门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

10.日常教育包括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职工教育中有关问题;采用展览、宣传画、安全宣传栏、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以及先进的思想教育手段,开展对职工的安全和工业卫生教育;企业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一次,并要有活动内容的文字记录。

(四)、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1、安全隐患整改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逐条落实整改到位。

2、对全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的下达立即整改通知书,指定专人负责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监控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一时不能整改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由安全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过程中碰到新的情况时及时向主要负责人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整改方案和措施。

4、安全隐患整改,限期整改的由主要负责人负责跟踪落实,立即整改的由安全员负责跟踪落实,必须使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5、各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人,必须及时将整改情况和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6、及时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处理档案,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和信息。

(五)、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严格做好档案归类管理工作,负责管理人员应做到认真负责、细致、不重复。

2.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档案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的类别:国家和地方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的政策与措施文件;砂场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安全生产建设项目;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伤事故管理档案等。主要档案包括:安全教育与培训档案、违章记录档案、工伤事故档案、隐患及整改档案、特种设备及危险设备档案、安全奖惩档案、特种作业及危险人员健康档案等。

3.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价值鉴定:一般通过外部文件的接收、征集后存档,砂场内部文件经盖章后分类存档,存档档案要求有砂场领导签字审阅,鉴定办理手续符合规定的定案档案。

4.归档时文件、材料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纸质要优良,不得用铅笔和复写纸书写以及涂改。档案的保管,做到保证档案齐全,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和免遭有意破坏。

5.严格做好档案归类管理工作,负责管理人员应做到认真负责、细致、不重复。档案编目清楚,以利提供利用。凡查阅者必须办理相关手续。

6.档案需经过价值鉴定,确定超过档案规定的保管期限后方可销毁。档案鉴定和销毁每2—3年进行一次,需销毁的档案必须附销毁理由和档案资料,呈报领导批准后进行处理,监销人员应在销毁册上签名盖章。

7.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制度、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汇编;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材料;安全例会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隐患整改材料;职业病防治与监测材料;安全事故呈报与处理材料;安全生产交接班记录;重大危险源监控材料;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记录;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的复印件;矿山开采设计资料和采掘计划;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材料。

(六)、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对全体员工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使人人承担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事事处处有人员管理安全。

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标注:具体时段、负责内容、责任目标、奖惩办法、监督人员、责任人。

3.坚持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具体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岗位操作规程为标准,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指导,按照“三不伤害”的原则,明确责任,确定目标,根据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4.调整工作岗位时“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随时改签。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人员根据《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6.各级人员的日常管理按照砂场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奖惩,按月份汇总。

7.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事求是的进行、季度、月度奖惩。各项奖惩决定均须公示接受全员监督。

(七)、遇重大险情预警停产撤人制度

1.健全完善防范砂场重大险情的预警、预报、预防处置机制。密切掌握安全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加强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应急措施,配足设备物资,明确报告程序,强化调度值班,确保通讯畅通,在遇到重大险情时,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保证砂场安全。

2.矿山应加强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排查治理,尽量避免重大险情的产生。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矿山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1)汛期本地区气象预报为黄色预警天气、大雨持续40分钟以上、暴雨持续10分钟以上的;(2)凡在24小时连续观测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3)发现工作面、排土场边坡有坍塌和滑坡迹象时;(4)汛期凡遇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

4.应急组织及指挥机构

砂场应急指挥部为重大险情应急处置的指挥机构,当日值班矿山领导为当日应急处置总指挥,全权负责重大险情停产撤人工作。

5.应急处置

收到砂场重大险情预警信号后,砂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灾准备工作、认真查险排险、及时组织作业人员避险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重大险情应急准备工作。

6.砂场应急指挥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和发现重大险情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7.砂场应急指挥部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地方气象局发出的气象灾害警报和灾害天气预报。在接到预警信号后,按照规定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8.砂场应急指挥部要组织各部门加强重大险情安全知识和应急预案学习,定期开展预案演练。

9.值班人员要做好停产、撤人的相关记录、总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八)、交接班制度

1、各班(组)、各岗位上下班必须认真进行交接班。

2、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3、上一班人员必须把作业面的作业情况,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向下一班人员交代清楚,一时不能处理的及时向砂场主要负责人汇报。

4、下一班上班时,对交接班时上一班交代的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确认作业安全时才能开始作业。

5、做好上、下班人员清点工作。

(九)、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安全办公会议是砂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每月至少召开一次。

2、安全办公会由主要负责人主持,各级负责人、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参加。

3、安全办公会必须要有专用记录本,并要专人做好记录。

4、安全办公会所决定的问题,必须设专人负责定期解决和处理。

5、安全办公会议的内容:

(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和指示。

(2)听取有关部门关于执行安全规程,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头。

(3)对砂场发生的重大事故和未遂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处理事故责任者和严重违章人员。

(4)检查上次办公会议原确定的事项落实情况。

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

为了规范本砂场员工的安全生产活动,提高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结构合理的安全标准化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完成本矿的安全生产目标,特作如下承诺:

1.认真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有关部门、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形成畅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持续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运输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来持续改进我们的安全生产业绩,确保人身、财产的安全。

4.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以保证标准化工作长期持续运行,确保砂场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5.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并保证投入的有效实施,加强生产技术及设备的改造更新,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制定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防止交通人身伤亡等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6.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艺文件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7.为全体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条件和机会,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建设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

8.向员工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和特殊防护用品,加强对员工劳动保护用品和特殊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的管理,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9.督促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排查、整改、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坚决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10.组织制定、修订、实施重大危险源事故、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培训和演练。

11.及时、如实地向国家、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全力配合、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12.定期向内部和外部公布安全生产业绩,接受员工和公众的监督,使我们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促使企业安全、和谐、高效发展。

13.定期对安全标准化覆盖部门和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

14.发动全体员工,持续提高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业绩,使砂场的每一项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满足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

15.砂场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员工对砂场的安全生产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

2017年11月

砂场安全应急预案 篇2

一、旅游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或浏览过程中放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受空间、时间、地域制约。因此, 旅游是一项受自然及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活动, 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旅游安全问题。常见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有:

(一) 自然及社会因素

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但自然及社会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具体表现为旅游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这种不安全状态包含:自然环境不安全状态与社会环境不安全状态。比如由于洪涝、泥石流、沙尘暴、游行示威、恐怖活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旅游者行为因素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是诱发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随意丢弃烟头、或者为了挑战自身极限而参与挑战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旅游活动, 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三) 旅游管理因素

由于旅游活动是个相对复杂的活动, 一旦管理环节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引起旅游安全问题的可能。如果管理者不依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肆意进行旅游开发, 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破坏, 可能会给游客带来不安全隐患;悬壁、桥梁等危险地方未设置警示牌或未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可能会诱发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从而酿造旅游安全事故。

二、我国旅游安全救援状态与特点

截至目前, 我国旅游救援工作已经初步形成, 成立了全国性的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但纵观全局, 我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具有零散性、无序性, 分散的救援机构还不足以确保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成功, 需要在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公安、消防、武警、医疗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救援体系。

三、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旅游业包括:衣、食、住、行、购、娱等多方面内容, 并涉及科、教、文、卫、交通等多个事业部门。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结构繁杂的系统。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游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因此, 有必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首先应对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及等级进行划分, 其次旅游救援应坚持属地化原则, 根据不同事故级别采用不同级别的政府预案, I级突发事件应启动国家旅游局应急预案, II级重大事故应启动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

(二) 组织领导

应该建立以市委领导为主体的旅游救援指挥中心, 负责对整个旅游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统筹及协调, 并贯彻整个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

(三) 市指挥中心下设机构

1.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动态, 及时做到上传下达, 通常应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2.救护组

救护组主要负责现场救护及转移伤者的工作, 应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救护组组长一职, 事故生后要及时调动医院的医疗救护队伍奔赴现场, 并在现场建立临时急救中心。

3.保卫组

保卫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 应由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一职。事故发生后维持现场秩序, 疏导交通、排查取证, 并协调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

4.安置组

安置组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对受害者的安置工作, 应由民政局负责人担任组长一职, 具体来说负责对旅游安全事故伤者及亡者家属的临时衣、穿、住、行的安置工作, 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对伤者的转移, 亡者尸体处理。

(四) 紧急处理原则与要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应迅速做出以下反应:当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并及时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市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处理。待旅游事故基本处理完毕后, 由事故发生单位向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递交关于此次旅游安全事故的书面材料及总结。

(五)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案例

2007年7月13日中午, 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发生特大旅游交通事故, 由于此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5名以上, 事故发生后,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迅速启动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成立了“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接待遇难者家属、安置受伤人员就医及转院, 进行遇难者保险金赔付等事宜, 在“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的多次协商下, 最终达成赔偿事宜, 做到妥善处理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协调各相关部门, 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 就是挽救群众生命财产。

四、结束语

为确保我国旅游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蓬勃的发展态势,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疏散避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旅游景观区应建立以市为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包括:医疗、卫生、公安、消防、武警、通讯、民政等多部门。其次,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履行自身职责, 确保将事故危害降至最小化。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确保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 而且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天虎, 金海龙, 吴佩钦, 胡明雷.登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0 (02) .

[2]岑乔, 黄英.山地景区旅游安全感知与态度研究——基于旅游者和山地景区从业人员的调查[J].技术与市场, 2011 (06) .

砂场安全应急预案 篇3

1.1编制目的

根据路桥集团海外公司生产实际,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所在国的政局时有变化,一些突发事件对我工作人员及项目安全潜在一定的威胁。为保障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员工及财产的安全,特建立海外项目人员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及预案。

1.2编制原则

1.2.1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时刻做好应对海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响应,认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涉外事件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2.2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项目部职工临时工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海外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成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沟通、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当事海外项目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做好应急救援事宜。应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局势进展。突发事件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公司所属各海外项目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我公司海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设立三级管理体系,海外公司领导小组为一级,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二级,项目各科室、各班组为三级。

2.1.1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总、总工、部门负责人

(1)沟通业务组(国内):总工任组长,工程部经理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人力资源助理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政工、保障部、企管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由以下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

成员:项目经理助理、办公室负责人、机料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1)应急办公室(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项目副经理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海外):项目总工任组长,项目人力专员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2应急职责

2.2.1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公司级)

审定各海外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项目部所在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调用应急资源;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迎接下一步行动。

2.2.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级)

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商议或直接发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令,指挥、协调、调用应急资源,集中力量组织救援,按程序向上级报告。

2.2.3国内业务组

沟通业务组(国内):当事故发生时,立即与项目部、国内上级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掌握海外公司可调用应急资源;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

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建立海外人员详细档案,传递人员动态信息。

维稳业务组(国内):对回国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4国外业务组

应急办公室(海外):应急办公室负责将各项应急指令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制修订项目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确认应急联络电话;负责应急值班,收集、接收、报告和传达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并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信息支持和通信保障工作。

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和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筹集,确保资金能满足求援抢险需要;负责应急物资的购买和调配。

联络人业务组(海外):每天编制《海外人员动态表》、建立包括国内联系人在内的完善的人员信息表格,及时传递给国内。

维稳业务组(海外):对海外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5应急的各项准备

(1)车辆准备;(2)消防设施的准备;(3)急救药品的准备;(4)防护用品的准备;(5)食物储备的准备;(6)人员精简的准备;(7)现金准备。

2.2.6紧急救助

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与中国大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2.2.7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通信联络要保持24小时畅通。

3.应急程序

3.1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

3.1.1应急小组收集、获取、记录、整理各个渠道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通告;(2)外交部门、使(领)馆通告;(3)新闻媒体。(4)来源于本单位各级组织和员工的信息。

3.1.2应急小组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1.3应急小组下达预警指令,由各项目科室负责人负责执行。

3.1.4根据事态变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达解除预警指令,由应急小组通知各科室、班组,解除预警。

3.2应急预案启动

3.2.1当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3.2.2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和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并报告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3 应急工作步骤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发展过程,分为瞬时事件和非瞬时事件

3.3.1瞬时事件,即发生和结束在瞬间完成,应急反应主要是救治伤者、恢复生产和处理善后。

3.3.2非瞬时事件,即事件本身在持续发展,应急反应主要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3对非瞬时事件,项目部根据事发现场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应急资源的协调、技术支持、法律、外交、商务及信息管理。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应在信息发布前报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审批。

3.5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发展情况,由公司突发事件领导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的终止令。

3.6善后处理

应急预案终止后,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由维稳业务组负责。

4.预案实施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4

为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安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当各种安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特制订本安全应急预案,以备不虞。

一、应急预案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胡梦阳

副组长:杨小平

成员:张修瓯殷硕珍 殷衡龙 唐伏喜附 相关责任人:各正副班主任、门卫保安等

二、学校安全应急方案

(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凡遇到围困学校、聚众斗殴、安全事故等重大校园突发事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第一时间报校长室及110,请求警方协助。同时速向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报告。镇中心学校电话:4981588;教育局办公室电话:4422642。

2.迅速成立现场指挥机构,校长、学校安全组及相关人员迅速到场,控制局面,及时疏散师生至安全地带,高效处置。

3.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就近诊所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4.当紧急疏散命令下达或广播紧急疏散时,各班应立即下课,无需整理任何物品,迅速撤离,严禁擅自跳窗。相关科任教师或班主

任负责教室前后门的畅通。班主任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如果在其他班上课的需先疏散上课的班级后再迅速赶到所任班级。

5.确保楼道安全及畅通。

(二)遇地震应急预案

A.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B.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

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赫山区教育局办公室及镇中心学校。

(三)校园消防紧急疏散方案

1.学校发生火警,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室及119报警。若是小火教师应立即自救,并迅速报安全领导小组。若烟雾浓、火情大应立即命令学生取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弯腰行走方式疏通,切不可跑,遇有阻塞时,应自觉停步,不可向前拥挤,以免发生踩踏,迅速撤离教室,并速报安全领导小组处置。

2.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到现场察看情况,统一指挥和协调补救工作。若需要紧急疏散其他学生的,应召集其他成员及教职工一起疏散学生。并迅速决定处置办法,组织自救和呼救。严禁组织学生参与扑火。

附:地震、火警紧急疏散方案:

(1)教学楼二楼学生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组织带领下,从楼梯下,向教学楼前空地迅速撤离,年级低的学生先下楼;一楼的一年级同学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带领下,向教学楼前空地迅速撤离。

3.紧急疏散后正副班主任及课任科教师要指示班干部迅速稳定学生情绪,并清点人数,了解学生去向。

4.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组织扑救。

(四)学生食物中毒应急方案

1.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中毒人数超过3人的,保健教师、班主任或其他发现疑似情况的人员当于第一时间内向食品卫生管理员(唐伏喜)报告,食品卫生管理员向校长室汇报。并做如下具体工作:

①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

②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③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④校长室接报后,在30分钟内,由校长向镇中心学校、衡龙桥卫生院、赫山区教育局办公室、赫山区卫生局等上级部门报告,并向赫山区卫生监督所通报。

(五)突发传染性疾病事件应急方案

1.各班要严格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若发生疑似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应立即报告校医室,保健教师应到现场观察后报安全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可根据医院或疾控中心的建议决定处置办法。

2.学校应在第一时间报告衡龙桥镇卫生防疫部门和区疾控中心,同时速报镇中心学校和赫山区教育局。

3.当确诊一例患疑似急性传染性疾病后,凡患有相同症状的师生应立即决定隔离。保持接触人员的相对封闭,以免疫情扩大。学校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对公共场所和宿舍进行全面的消毒,指导学生服用防疫药品。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1.必须为预见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突发的较重大事件,由领导小组组长发布。

2.当预见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突发的有可能造成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由在场的最高职务人员发布并立即逐级汇报,同时在第一时间报警。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

1.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在现场的安全小组成员协商处置,并由在场的最高职务者发布命令,组织自救或呼救。

2.学校其他成员应在预案启动后迅速到岗,各室成员根据指挥小组安排统一行动。

3.应急预案的实施必须以人为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有发布的命令必须立即无条件执行。否则将从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衡龙桥镇八一学校

远足安全应急预案 篇5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本次远足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安全应急措施必须落到实处。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合理地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特制订以下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二、安全事件处理原则:

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就地抢救原则。报警、求援原则。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三、具体突发事件处理措施:

(一)参观时的应急预案

(1)学生必须按小组开展活动,不准单独行动。带队老师应当始终与学生为伍。

(2)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场所玩耍,不擅自下水游泳,不攀爬险要,不买危险品,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与陌生人争斗。

(3)遇学生受伤的情形。既要冷静又要反应迅速,要视其轻重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拔打120,或送附近医院。总之,绝不能不作为,更不能推诿扯皮。

(4)活动前,要教给学生一些避险或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5)带队老师要随时关注、提醒要求学生不买、不吃变质和不洁的食品或暴饮暴食,如有学生腹泻、腹胀或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如上报、救护等),并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以备查验。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了解其他同学的状况,切忌麻痹大意。

(6)在参观游览时,带队老师必须紧随学生前后,如遇紧急情况,老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自己所负责管理的学生迅速带离险境(老师最后一个离开)。

(二)、处理饮食卫生应急预案

(1)各班级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若发生类似食物中毒症状,要求教师立即上报安全责任人,确定是否送医院紧急治疗或临时治疗,如需送医院治疗则由安全负责人护送前往。

(2)立即组织其他班级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以免造成多人中毒事故。查明中毒原因,并对每项食物留样检查。事后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详细情况。

(三)、处理人身意外伤害及疾病应急预案

(1)发生突发事件如遇绑架抢劫事件,要以全体学生的生命为重,保持镇静,巧妙周旋,尽可能赢得时间,以避免任何成员受到任何人身攻击或其它伤害。

(2)如遇溺水事件,立即组织有水性老师进行现场抢救,抢救后及时送医院治疗观察。抢救同时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并根据现场水域情况拔打110报警。

(3)出现摔伤、扭伤、撞伤或疾病,安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进行治疗,如伤情较重应马上由教师送往就近医院抢救治疗,并及时上报病由、病情。

(4)如遇火灾事故,迅速组织所有师生撤离火场,拨打“119”,在消防车到来之前,要组织人员逃生,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5)如遇公共场所骚乱事件,负责教师应围成圈,保护好学生。细心、冷静地观察事态发展,不盲目奔跑,不随人流乱窜,待看清形势后再引导学生安全、迅速地疏散。

(6)安全负责人控制现场,避免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学校有关领导要迅速查明情况,并根据需要拔打电话。

安全防火应急预案 篇6

一、编制目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专门机构监督,各单位自主管理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掌握各部位的火灾隐患信息,对突发的火灾事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和消灭措施,及时做好安全救护、应急救援及人员疏散工作,迅速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少至最小,以达到预防和减小火灾事故危害的目的,确保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四川省消防条例》的规定,结合分公司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情况,特制定《攀工建筑分公司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分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基层单位从事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四、应急预案的方针、原则和目标

(一)方针和原则

(1)本预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本预案为分公司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密切协同,救人第一、快速反应、属地保障,科学决断、有效处置、确保安全是原则。

(三)各单位和分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制订的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实施预案,实行在分公司统一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

(四)目标

本预案的目标是控制紧急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五、基本情况

主要从事工业(土建)施工:大跨度工业厂房,冶金高炉及焦炉系统主厂房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大容积独立水塔,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等;大型综合性民用建筑施工:民用住宅小区及高层、超高层公寓住宅、市政综合大楼、综合性商业楼群、城市标志性建筑、文化体育场馆、市政道路及管网等公共建筑;建筑辅业:大型项目测量,商品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冷轧带肋钢筋生产,汽车运输等;混凝土、沙浆及地材试验。

六、火灾事故基本预测

(一)生产设备引发的火灾。

可能发生重特大生产设备火灾事故的地点:分公司所属的厂房、检修现场、所有施工现场。

(二)生产物质发生的火灾

1、易燃液体火灾

可能发生重特大易燃液体火灾事故的地点:公司所属的生产车间、厂房、检修现场、所有施工现场。

2、易燃气体火灾

可能发生重特大易燃气体火灾事故的地点:分公司所属的厂房、检修现场、所有施工现场。

七、应急设施和资源

(一)抢险救援方面

分公司现有1支义务消防队,人员共计130人。室内消火栓15个,室外消火栓1个;厂房和车间配备的灭火器有150具。

(二)医疗救护方面

由于建筑分公司生产现场、施工现场经常不固定,无论在什么地方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保护好现场,并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立即按程序上报分公司,若有受伤人员,立即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护。

(三)车辆

公司有6台在租赁公司租用的小车可用于火灾突发事件的调用,由办公室统一调动,生产安全室负责具体安排实施,确保人员、物质及时到位,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

八、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对突发重特大事故的处置能力,及时做好抢险救援工作,成立了救援领导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组的职责。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各小组应立即按照各自分工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一)公司设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分公司经理

副指挥长: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副经理

成员:分公司其它领导及各部门、基层单位负责人。

职责:当发生事故时,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负责进行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各项救援工作,在查明事故险情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处置救援方案,并及时地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现场疏散抢险救援小组

组长: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的副经理

副组长:生产安全室主管

成员:由综合室、生产安全室、技术质量室、经营计划室、项目部、实体单位负责人组成。

职责:疏散救援工作本着“先救人、后移物”和“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做好疏散救护工作。公司生产安全室负责统一指挥、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和保护现场及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求援;综合室、生产安全室负责人员调动;综合室负责善后处理;综合服务站负责车辆调动。一旦发生事故,由救援小组长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有序的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如遇有情绪偏激的人员,将其强行带离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的重要物资及时地进行转移。根据情况及时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并随时调整警戒区域,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确保现场秩序,并负责组织、调动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按照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迅速组织实施,根据事故现场具体情况,负责与公安消防队联系,取得他们的协助与支持。同时安排车辆与人员将受伤人员,进行现场临时救护后送往医院救护,必要时请求攀工公司启动上一级《重特大火灾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综合室主管

成员:生产安全室、技术质量室、经营计划室、财务室及各项目部、实体等负责人组成。

职责:生产安全室、技术质量室、综合室负责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如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图和周围地区图等);综合室负责事故处置所需物资、设备、材料、各类机械的供给、资金的投入及处置事故的生活保障。

九、事故的报警、处置和善后处理

(一)、报警及汇报

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拨打“119”或攀钢消防大队,要讲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及有无人员伤亡、被困等基本情况,以便消防队及时准确地赶赴现场灭火救援。报警后,报警人员应在公路的三叉路口或有明显标志的地方等待消防车的到来,并给消防车引路,协助消防人员确认消防栓的位置或寻找水源,并且应安排人员协助灭火救援。在向消防机构报火警的同时,应及时向生产安全室报告,由他们根据具体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及各负责人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二)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

1、施工设备引发的火灾

施工设备引发的火灾分带电火灾和不带电火灾两种。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的则带电灭火。大部分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空气开关等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范围。

扑救方法:

(1)设法切断电源,进行常规灭火;

(2)无法断电灭火,则要根据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灭火器进行灭火;

(3)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其闪点多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只在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可用水灭火。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灭火。要防止燃烧着的油流入电缆沟,电缆沟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灭火。

2、各种施工物质发生的火灾

易燃固体火灾

易燃固体燃点较底,在遇到明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后,会引起剧烈燃烧,并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

火灾特点:燃点低,遇火即燃,燃烧猛烈;易燃固体粉尘易爆燃;易燃固体燃烧产物毒性强。

扑救方法:

(1)及时扑灭初期火灾。

(2)采取疏散、隔离方法、控制火势。

(3)防止爆炸,迅速灭火。

注意事项:

(1)疏散搬运易燃固体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

(2)扑救易溶性易溶固体火灾时,要采取措施堵截、控制溶流扩散,以防火势蔓延扩大。

(3)严防人员中毒伤亡。

(2)易燃液体火灾

易燃液体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常见的易燃液体有各种油品、苯液等。

火灾特点:

(1)先爆炸后燃烧,这是易燃液体储罐发生火灾时常见的特点。

(2)先爆炸后燃烧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易燃液体泄漏遇明火发生燃烧,使液体容器或压力容器设备在火焰或高温的作用下发生物理性爆炸;二是易燃液体储罐已发生燃烧,在燃烧中发生爆炸;三是易燃液体储罐内蒸气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使燃烧瞬间转为爆炸。

(3)易造成人员伤亡。

扑救方法:

泄漏火灾的扑救:及时堵漏、控制扩散、迅速灭火、防止爆炸伤人。

可溶性易燃液体火灾的扑救:

(1)灭火时多选用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

(2)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大量的水稀释燃烧液体,直至燃烧停止。

(3)泄漏可溶性易燃液体燃烧,可使用大量的水稀释,致使其熄灭,同时可降低易燃液体蒸气挥发,消除复燃或燃爆危险。

(4)可溶性易燃液体因本身含氧、含碳量较少,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在灭火时要避免流淌液体燃烧伤人。

注意伤人:

1、灭火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易燃液体贮罐及邻近罐的异常变化,防止发生爆炸伤人;

2、灭火中要正确选用灭火器材;

3、灭火后要防止复燃或蒸气爆炸;

4、对流淌燃烧液体火灾,应先堵截,后灭火;

5、加强灭火人员安全防护;

6、搬运或疏散小包易燃液体时,要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碰撞等不安全行为,严禁背负、肩扛,严禁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

(3)易燃易爆气体火灾

易燃易爆气体遇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热传递作用下,能引起燃烧爆炸。

易燃易爆气体火灾特点:易造成大面积燃烧爆炸;燃烧往往引起贮罐、气瓶爆炸;贮罐爆炸会引起相邻贮罐发生连锁爆炸,导致灾情扩大,引发大面积火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火灾扑救难度大。

易燃易爆气体火灾扑救方法:首先应扑灭泄漏处附近被引燃的可燃物火势,控制火灾范围,为下一步扑救泄漏处燃烧作好准备;气体泄漏着火后,不可轻易关闭阀门,更不可随便关停运送气体设备,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应先关小阀门,降低气压体泄漏压力后进行灭火,并事先做好堵漏准备,火焰熄灭后立即进行堵漏;起火后,不能盲目扑灭泄漏处燃烧,以防堵漏失败后大量可燃气体继续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大范围爆炸;如果确认泄漏口不大,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予以封堵,则可用水、干粉、蒸汽、氮气、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灭火(事先消除泄漏点附近一切火源),然后组织人力快速实施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驱散泄漏气体;如泄漏口裂缝较大,确认难以堵漏或无法堵漏,则可以采用冷却着火容器及周围容器的办法,防止发生爆炸,任其稳定燃烧,自至自行燃尽熄灭;对于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气体,容器、气瓶或设备的冷却或灭火,要利用地形、地物、建筑物等为掩体,以防爆炸。对于有先兆要爆炸时,要果断撤离,注意观察,避免爆炸伤人。

注意事项:加强统一指挥,避免盲目行动。无论采取哪种断绝气源措施,都必须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如有爆炸的可能,灭火时首要任务是防止爆炸。要自始至终组织相当人力对燃烧容器及受热辐射、烧烤的相邻储罐、气瓶等进行冷却降温。如有可能应迅速移至安全地带;加强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人员伤亡。许多易燃易爆气体本身具有毒害性,其燃烧产物也具有毒性,对人体危害很大。现场施救时要采取防毒措施,防止人员中毒。要及时替换灭火人员。同时要持续不断地观察火情变化,避免发生爆炸或其它险情伤人;灭火后应对易燃易爆气体容器、气瓶或其它设备进行持续冷却,避免复燃。同时对火灾现场进行安全检测,确认无危险时再撤离,恢复用火用电;搞好火灾现场警戒,控制现场人员数量,确定灭火人员撤离的场地和通道。警戒范围应根据火灾现场实际确定。警戒解除应在火灾现场确认无危险时宣布。

十、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培训和演练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各项目部或实体应派专人负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及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规定组织培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开展演练,增强事故应急、应变处理能力。

十一、应急预案的修订

本预案编制及修订部门为分公司生产安全室。此预案下发后,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如因特殊原因,也可以及时对部分内容做局部修订。

具体的报警、汇报、疏散、抢险、救援等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到部门、项目部、班组和个人。

浅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7

水库大坝对于帮助人们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 大坝和水库对于下游广大地区来说, 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稍有不慎, 出现安全问题就可能给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如2007年7月,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马颈坳水电站库区挡水山体就发生溃决, 造成下游三个乡镇受灾, 5人死亡、1人失踪, 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因而国家和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加大法制环境建设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力度, 重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建立, 进一步提高水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

一、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内涵及必要性

所谓应急预案,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应急行动计划, 是针对水库大坝中所发生的自然事件和工程事故等灾难性事件所制定的应对办法或应对方案, 当不利的自然事件或人为事故发生时, 水库大坝能够通过及时实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最大限度保护大坝下游、减少洪灾损失, 发挥减灾救援的预防作用。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必要性:水库大坝是人们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然而水库大坝同样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因此加强大坝性态及其变化信息的检测, 降低大坝风险成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者关心的首要问题。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能够连续不断地监测并评估大坝所经受的内外作用和效应参数, 加强安全检查、补强加固、安全监测等, 在出现安全问题时, 能及时甚至提前报警, 为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争取时间, 有助于减少大坝失事或洪水所带来的外部危险, 降低下游的生产财产损失。

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设

(一) 水库大坝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水库大坝安全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问题

如超设防标准的地震导致大坝出现裂缝、基础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水库水位严重壅高或堵塞溢洪道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以及库区出现漂船、漂木等难以通过泄洪道 (孔) 的漂移物体以及危险物品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等。

2.工程事故造成的安全问题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导发生严重的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渗流破坏, 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事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等。

3.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等可能给大坝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以及爆炸等人为破坏危及大坝安全的事件等。

(二) 安全事故预警机制的基本要求

结合当地水库大坝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 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必须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大坝进行监测和预警, 通常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破坏、基础破坏、超标准洪水等情况发生时的报警形式, 应先明确需要报警的观测量, 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布置。如在水库大坝基础遭到破坏时, 则主要测量其是渗漏量、地基变形等方面, 洪水报警, 则主要监测水位、雨量等气象水文参数。

(三) 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的组成

1.大坝安全预警网络

影响大坝安全的主要因素有结构损害、地基破坏、超标准洪水、地震等。因此安全预警的检测系统应该包括水文站、气象站、坝址水位记录站、大坝变位监测站、坝址地震监测站、大坝坝基扬压力监测站及坝基渗流量监测站等, 通过合理分配这些测试站, 形成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 通过分析系统再连接警报系统, 即可形成大坝安全预警系统。

2.安全事故预警级别

对可能存在的水库大坝安全事故, 可以依据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划分若干级别, 如可划分为四级, 依次为特别重大 (Ⅰ级) 、重大 (Ⅱ级) 、较大 (Ⅲ级) 、一般 (Ⅳ级) , 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四)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在对水库大坝监测和巡视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后, 相关人员应做好详细记录, 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机构指挥长, 应急指挥机构指挥长在接到大坝即将溃决的报告后,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启动预案的命令, 预案启动。指挥部各成员和有关专家应分析汛情发展趋势, 明确防灾工作重点, 全面部署防灾应急工作。同时组织协调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制订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 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协调各部门提供应急保障, 调度各方应急资源;及时向县人民政府, 必要时通过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五) 安全事故抢险应急工作

1.交通、通讯

水库管理处应自备扬子皮卡, 以及程控电话、防汛专用手机及报汛机, 确保防汛期间通讯畅通。应急计划应标明发生紧急情况时进出现场的道路, 包括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道路的路况、适用的交通工具等。

2.人员集合

抢险人员应分布在管理处及坝区, 保持电话联系, 若遇险情迅速在大坝集合。

3.物资储备和调运

配备专门的仓库及管理人员, 每年汛前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 确保备品备件及抢险物资的库存量。

(六) 安全事故应急责任

要明确安全责任, 确定各自的责任及作用, 将抢险救灾等的安全责任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 明确各村、乡、镇、县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及应起的作用, 如疏散将受影响的居民、哪些地区居民需要疏散、如何组织疏散等。

结论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是一项包含水文学、水工学、环境科学、社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工程, 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为了有效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大坝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 编制切实可行、有效的应急预案, 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提前预警,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大坝管理负责人尤为重视的问题。现阶段, 建立科学完善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已成为安全管理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图结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涵义及建设必要性, 对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彭雪辉, 周克发, 王晓航.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关键技术[J].中国水利, 2008 (20) .

砂场安全应急预案 篇8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1.1 文献年度分布。文献年度分布及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文献年度载文量和变化趋势来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成果大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最早出现2篇研究文献,2010年研究成果量迅速增长到13篇,2013年达到32篇的峰值,2014年又回落到20篇。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到2009年是起步阶段,2010年到2015年是快速增长阶段。

1.2 文献来源分布。对文献来源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25篇文献分布在36种期刊、一个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一个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发文3篇以上的有14种期刊,共60篇,占总发文量的48%;档案学核心期刊共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38.4%,分别如下:《兰台世界》16篇,《档案学通讯》9篇,《档案学研究》和《中国档案》各5篇,《档案管理》《北京档案》《浙江档案》和《山西档案》各3篇,以及《档案与建设》1篇。

1.3 研究机构分布。125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大致分布在高校院系、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1可知,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有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这也可分为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其中,发文在3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湘潭大学12篇、河北大学5篇、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4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3篇。数据显示,档案工作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4%,档案学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1.6%。可以看出,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

1.4 作者分布。普赖斯定律:n=0.749(ηmax)1/2,其中发文量n篇以上的为核心作者,ηmax 为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由表2可知,发文最多的为湘潭大学的向立文,共计发文9篇,所以ηmax=9,n=2.247,取最大整数3,所以发文量3篇以上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如表2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核心作者共发文18篇,占文献总量的14.4%。根据普赖斯定律,当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文献总量的20%时,学科的核心作者群才算形成,所以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加深研究。

表3显示,125篇文献共出现了141位作者,从期刊论文的合著情况看,共有36篇文章的作者在2人或2人以上,合著度是28.8%,而且是以2人合著为主。总体来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合著率较低,作者之间交流较少,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主题内容分析

笔者将文献的主题内容研究划分为7个方面,具体发文量及占比,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内容广泛,其中档案部门应急预案建设研究最多,占文献总量的44%,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主要阐述了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由于2006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档案局编制并发布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和《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因此研究内容就相对细化了。如出现了对专门类型档案馆的应急研究,主要有医院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应急研究。此外还有鲁汉蓉《基于旅游目的地的藏族档案防灾策略探析》,陈文贵《论建立山美水库水利档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等的案例研究。

学者对于另外几个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如档案部门应急抢救机制,毛惠芳以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详细介绍了通过预警、应急和抢救,来构建档案灾害管理体系。而许登霞对构建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谈了几点思考,提出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安全防范重点、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来来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在档案馆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上,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其发展,如高度警惕的防灾意识、充分的防灾准备等。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体。统计数据显示,研究机构分布在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由于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属于实际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势,其发文量比档案学者要多,因此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这导致了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而且从论文的作者分布与独著、合著及合著度来看,合著度较低,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有待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加深研究。

3.1.2 主题内容研究不够深入且较多重复。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主题内容涉及7个大的领域,覆盖面较宽。但从纵向角度来看,则不够深入、系统。如有44%的文献是对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聚合度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研究,所提论点相似,缺乏创新点。这种过多偏重宏观方面的研究选题,使得研究成果不够深入、更不够系统。

3.1.3 研究方法单一。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方法多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少。在125篇文献中,只有5篇运用案例分析法,如丁平以贵阳城建档案信息系统为例展开分析;鲁汉蓉结合西藏旅游特色谈藏族档案防灾策略;陈文贵从山美水库水利档案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卞咸杰通过汶川地震谈对档案馆建筑安全设计的启示;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个别硕博论文运用到了社会调查法。不过总体来看,研究方法还是过于单一,形式不够新颖,没有较强说服力。

3.2 建议。

3.2.1 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加强合作,建立团队。由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作者之间可以建立团队,相互交流。团队的形式有很多,档案学者之间、档案工作者之间,最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之间的团队合作,发挥学者的理论优势和实际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相互探讨,更好地促进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实践工作。这不仅能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能解决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2.2 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档案部门在制定预案时,多是照搬上级制定的预案,只将其文件名字换一下,而内容却是笼统的、方向性的话语。因此要将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进而完善相关理论。基于细化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学者们的研究才能挖掘更多的创新点,研究成果也会更加深入、系统。

上一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下一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