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共10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1
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成》
活动目标
1.理解10的分合,知道10分成两份可以有9种分法。2.学习记录的方法,能用记录本记录结果。3.了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喜欢玩找朋友的游戏。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分成两份可以有9种分法。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准备
10块大饼干、每人10块饼干、记号笔、数字卡片、记录纸、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9组成。
师:教师出示数字卡片9,与幼儿做“碰球”游戏。
师:嘿嘿,我的3球碰几球? 幼:嘿嘿,你的3球碰6球。
二、分组操作、学习10的组成
1.师:看我的黑板上有很多饼干,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块?幼:10块。师:现在我要把它们分到两个盘子里,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桌子上有操作材料,有一张记录表,请你们按照你们的方法分饼干,每分一次就将结果记录到表上,老师会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10块饼干以不同的方法分成两份,看上面的时钟,当时钟走完发出滴的声音的时候,你们就要停止记录。看看哪位小朋友分的越快越准确,方法越多。
教师计时,幼儿在两分钟内自主分饼干并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记录完成后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到集体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幼儿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出示分解式。
师:小朋友们很能干,我们一起来看看10有几种分法?9种 小结:原来 “10”有9种分法。3.师:你们发现这些数字是不是按规律的排列的呢?那怎样给数字按规律排列?请个别幼儿上来排序。请你们按规律再将10的分成写一遍。幼儿再次自主操作。
师:10的分解式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小结:原来10的分解式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三、伴随音乐、互动游戏 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10的分解式,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你们的椅子背后都有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把它拿在手里,幼儿每人将数字卡片(1—9)拿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10”的幼儿做朋友。我是数字10,请你们按照顺序排列好。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进区域,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巩固10的分解式,同时了解10以上的分解式。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请幼儿自主操作分饼干引出活动,然后将10块饼干分成两份并记录到记录表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集体小结,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10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厚,特别是最后的游戏环节,但是在活动中我出示的教具较小,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而且幼儿操作的环节时间太少,可以适当增加幼儿的操作时间,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可以更加掌握了10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含反思 篇2
看了绘本故事《罗拉要去非洲》,马上就有孩子来问我“老师,非洲是什么地方?”“那里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吗?”“他们吃什么?他们穿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我就设计了一系列与非洲有关的活动。本次活动就是其中的一节音乐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
活动目标
1、感受非洲音乐的热情、奔放,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节奏,并创编动作。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主要环节
1、倾听音乐和视频欣赏,激发幼儿兴趣。
2、音乐节奏的表现,为创编动作做铺垫。
3、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创编动作,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非洲人的热情、奔放。
4、将幼儿创编动作运用到圆圈舞当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5、最后以化装舞会结束本次活动。
每个环节层层递进,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欣赏非洲音乐,了解非洲常用的乐器,初步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
2、经验准备:活动前观看非洲舞视频,了解非洲舞蹈动作的特点。
3、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热情的非洲》。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1)请幼儿欣赏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请幼儿回答)
(2观看视频,欣赏非洲的景色和非洲人舞蹈的场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回答)
非洲有沙漠、原始森林、野生动物,非洲人喜欢狩猎、跳舞,他们喜欢用音乐、舞蹈表现他们的快乐。
2、欣赏音乐,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1)和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师:欣赏完音乐,想想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不一样的方式表现音乐节奏。
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分组表现。
(2)再次和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师:再想想用什么样的舞蹈动作表演?
师:非洲天气比较干旱,不经常下雨,所以非洲人喜欢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在要求快点下雨。而且跺脚非常有力,表示急切的渴望。谁来表演一下?
师:非洲人喜欢狩猎,想想他们会用什么工具狩猎?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
师:非洲人还喜欢跳舞,比如草裙舞、肚皮舞等。你的肚子会动吗?谁来试一试?
3、跳圆圈舞。
师:非洲人是怎样打招呼的?
将非洲人打招呼的方式运用到圆圈舞当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圆圈舞。
4、化装舞会。
准备道具和脸彩棒,请幼儿像非洲人那样化妆,随音乐一起舞蹈。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路的图案和颜色美,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感知生活环境美给人带来的心情愉悦,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3、在欣赏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手工剪贴路,提高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和表达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各种各样路的图案和颜色美。
活动难点:
感受路与周围环境和人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协调美和意境美
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周末请家长带幼儿去认识各种各样的路,重点引导幼儿体验路面铺设的图案美和颜色美,并把幼儿觉得漂亮的路用相机拍摄下来。
其他准备:将幼儿照的漂亮的路的照片做成展板让幼儿欣赏交流。将各种各样具有代表性的路制成课件,课件分2个模块:老师找路1(色彩素雅的路)和老师找路2(色彩鲜艳的路),每个模块又设计了两种播放模式:自动播放模式和手动播放模式。公园背景图4幅、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谈论、欣赏展板照片,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
师:这些是小朋友找的漂亮的路。你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说说你在哪里找到,它漂亮吗?漂亮在哪里?也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的路漂亮吗?走在漂亮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这条是在我爸单位里找的,上面的长方形图案很漂亮,我走在这条路上心情很好。
幼:这条路我见过,在兰溪公园,我喜欢在这圆圈圈里跳呀跳,很好玩。
幼:这条是我们幼儿园里的路,我每天走在这条路上心情很好,很高兴。
幼:这条是街上的人行道,上面的图案也很漂亮。
老师:(总结)我们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路,有的路很漂亮,走在漂亮的.路上心情都变好了。
通过展板照片让幼儿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美的发现和感悟。幼儿急切地挤到展板前,兴致勃勃地谈论各自寻找的各种各样的路。
二、欣赏课件――自动《教师找路一》(色彩素雅的路)
师:老师也找了许多漂亮的路,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自动播放课件《教师找路一》配上理查德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营造一种幽雅、宁静的氛围,让幼儿欣赏、体验天天走着的路竟然那么美,那么触动人心。幼儿欣赏时不由地发出一阵阵“哇!”、“哇!”的赞叹声,可以看出这些漂亮的路带给幼儿的心灵震撼。
三、打开手动《教师找路一》
1、幼儿自由欣赏讨论:老师找的这些路里你喜欢哪一条路?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
幼:我喜欢第1条路,第1条路很漂亮。
幼:我喜欢第6条路,上面有花的图案,很漂亮。
幼:我喜欢第5条路,像光盘。
……
教师为幼儿的审美感受提供自由交流平台,让幼儿的审美感受得以自由表达,此时幼儿的审美感受是零散的,细碎的。
2、引导幼儿逐幅欣赏,分析路面图案造型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教师抛出的问题如下:这些路你喜欢哪一条路?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它上面的图案怎么样?是什么形状的?这图案的排列有什么特点?这样排列图案你觉得怎么样?你有没有见过或走过这样的路?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老师找的这些路里你喜欢哪一条路?为什么?
幼:我喜欢第1条路,这条路在河边,是鹅卵石铺的,没有栏杆,走过去很刺激
师:你呢?
幼:我喜欢第3条路。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条?路面上的图案是什么形状的?
幼:这条路很漂亮,上面有许多长方形图案。
师:这些长方形图案的排列有什么特点?这样排列图案你觉得怎么样?
幼:那些长方形图案排列有规律、很整齐,我觉得很美。
师:这样的路你有没有走过?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路上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幼:走在这样的路上心情很好。
幼:我喜欢第5条路,我觉得它像一张张光盘,还有音乐跑出来,我喜欢在上面跳舞。
幼:我也喜欢第5条路,上面的图案像一片片荷叶。
此环节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审美经验。本着尊重幼儿的个性化体验,我以师幼问答的形式引领幼儿逐幅欣赏、解读路面的图案造型等审美元素,表达审美感受。
当幼儿提到左图《教师找路1》的8号路时,除了引导幼儿欣赏图案、颜色等审美元素外,教师借助问题:“如果把这条路和周围的环境合起来看,你觉得怎么样?”启发幼儿发挥想象,感知路和周围环境搭配能够产生一种协调的美。(此图的周围的高楼大厦一层一层的,路也像两幢躺在地上的高楼一层一层的,这样搭配就产生一种协调的美。这就像人们穿衣服喜欢配套看起来很协调很好看。)
当幼儿提到左图《教师找路1》的5号路时,教师借助幼儿的各种想象(如:路的图案像光盘、荷叶、苹果、圆圈、老师则把路边的草坪想象成碧绿的湖面,把路看成漂浮在湖面上的一片片大大小小的荷叶等)引导幼儿感知同样一条路,大家想象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就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美素质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正逐步趋向和谐美。通过老师解读,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周围环境里的协调美和意境美。
师(总结):这些路面的图案不一样,图案的排列也不一样,人们看了感觉也不一样。有的图案有规律、很整齐,给人感觉有秩序的美;有的图案没有规律,比较自由,给人感觉一种轻松,随意的美;有的给人感觉一种协调的美,有的给人感觉一种意境的美。
四、欣赏课件――自动《教师找路二》(色彩鲜艳的路)
师:小朋友再看看老师找的另外一组路,这组路你觉得怎么样?
将各种各样的路分成色彩淡雅和色彩鲜艳两组依次呈现给幼儿欣赏,使幼儿在欣赏时能更鲜明、清晰地感知各审美元素。这组路的色彩鲜艳,很有视觉冲击力,很吸引幼儿的眼球,幼儿看了赞叹不绝。
五、打开手动《教师找路二》
1、幼儿自由欣赏讨论:这组路你觉得怎么样?美在哪里?
幼:第1条红色的路很美。
幼:第3条彩色的路也很美。
幼:哇塞,第8条铁路也有彩色的。
2、引导幼儿逐幅欣赏,解读路面的颜色搭配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教师抛出的问题如下:你喜欢哪一条路?这条路主要用什么颜色搭配?颜色这样搭配你觉得怎么样?要是你走在这样的路上心情怎么样?你想干什么?为什么?
师:你喜欢哪一条路?这条路主要用什么颜色搭配?
幼:我喜欢第1条路,它是红色的。
师:红色的路给人什么感觉?你有没有见过这种颜色的路。
幼:红色的路给人感觉很美,很像结婚的时候走的路。
幼:也很像去领奖台的路。
幼:实验小学操场的跑道也是红色的
师:要是走在这样的路上,人们心情怎么样?
幼:走在红色的路上心情会很高兴。
幼:走在这样的路上,人们心情很激动。
师:走在这样的路上,你想干什么?你为什么想那样做?
幼:走在这样的路上,我想跑步,因为我很激动。
幼:走在这样的路上,我想大声呼喊,因为我很高兴。
师:你喜欢哪一条路?这条路主要用什么颜色搭配?
幼:我喜欢3号路,它用红色、白色、橙色、棕色搭配很好看,很像通往迷宫的路,我很想走进去看看。
师(小结):这些路的颜色很漂亮,一条路除了图案美,颜色也会把路装扮得更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美素质的提高,我们生活里的各种各样的路越来越美。那你们知道这些路是谁设计的?
此环节重点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路的颜色美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从幼儿的回答可以看出幼儿对色彩较敏感,想象丰富。
六、幼儿设计路(手工粘贴路),迁移欣赏经验。
1、激发创作欲望
师:听说××地方正在兴建公园,公园里的路还没设计好。今天请你们当设计家,帮忙设计一条漂亮的路,好吗?这儿是四张景点图,你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景点设计路,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路,需要什么颜色的路自己选。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发挥想象力,用这些图形大胆设计图案,看谁设计的路最美。如果你想设计很特别的图案,桌上有剪刀和纸,你就大胆设计吧。
借助背景图激发幼儿手工设计路,运用欣赏经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同时启发幼儿设计路时能与周围环境合起来考虑以达到和谐之美。
2、幼儿创作,教师针对幼儿的创作情况进行指导。
3、作品展示
师:请小朋友将设计好的路嵌入背景图,看看你设计的路漂亮吗?可以向同伴介绍你是怎么设计的?也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设计的?他的想法和你一样不一样?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一起体验创作的乐趣。幼儿的作品采用嵌入背景图式展示,旨在让幼儿感受设计对象与周围环境融合。
活动反思:
一、选材生活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本次活动教师能捉住幼儿天天感知到的生活环境中各种各样路的美来引导幼儿进行欣赏、体验,实现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
在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去寻找路,进行初次的审美体验,让幼儿与路对话,与家长对话,在对话中积累审美经验。在活动中教师借助展板照片和多媒体课件的分模块欣赏,引导幼儿再次体验,通过幼儿再次地与路对话,与老师对话来梳理、提升审美经验。
三、注重幼儿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艺术活动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我在此次欣赏活动中借助提问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如:在幼儿解读漂亮的路的图案美和颜色美中我会问:你喜欢哪一条路?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它上面的图案怎么样?你有没有见过或走过这样的路?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干什么?整个活动过程幼儿情感愉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四、尝试将环境美学理念引入幼儿园审美教育。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4
1、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重点难点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1、带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小草,晒一晒太阳,观察周围景色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来临。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一次备课
一、谈春天
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说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倾听。
2、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拍手打击节奏说歌词。
三、听歌曲
1、教师放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式为歌曲拍节
奏。如:①强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强拍拍手,弱拍拍头;③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并
逆时针转身强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④全体幼儿将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强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边小朋友的左手
幼儿每听一遍歌曲,就换一种排击方式,在拍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幼儿跟唱。几遍之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
三、唱起来
1、教师弹琴,请幼儿齐唱歌曲。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站立由高35—40厘米处往下跳,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品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小椅子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做操。
动作: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2、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双脚从小椅子上跳下来,并讲解动作要领:准备好跳的姿势轻轻跳下,前脚掌轻轻落地,保持身体平衡。
(2)教师:“今天小朋友来做伞兵,老师做指挥员,大家一起来学跳伞的本领。”幼儿一起年儿歌:“我们都是小伞兵,个个勇敢练本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反复练习从椅子上跳下。重点指导幼儿落地时要前脚掌着地,膝部微曲,两臂前平举保持平衡。
(3)介绍情节和游戏动作。教师:小伞兵本领练好了,可以上飞机跳伞。指挥员说“起飞”,小伞兵就两臂伸开平举,模仿飞机在天空自由飞翔,指挥员命令“飞过高山,飞过大海,准备跳伞”。小伞兵就快飞到椅子边并站到小椅子上做好跳伞的准备动作,听到跳伞口令,小伞兵双脚并拢跳下,最后指挥员说“集合”,小伞兵在椅子后面站好。
3、结束部分。
小伞兵从天空中慢慢落下,并随音乐跳起优美的舞蹈。
教后感:
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跳跃能力,而且从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了,玩游戏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6
1、学玩占四角的游戏,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协商,遵守规则等社会性行为。
3、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发展幼儿走,跑,跨越等技能。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呼拉圈若干;罐子积木椅子箱子若干;图示一二三;录音机;磁带。
经验准备:玩过占圈游戏、抢椅子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音“熊和小孩”,师幼一起入场”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玩,准备好了吗?
2、师幼入场。
3、师:小朋友们,你们遇到了谁啊?你们有没有被小熊抓住。
二、结合故事,学玩占四角游戏。
1、教师出示图一:孩子们,你们真聪明。小熊转了一圈,什么也没有找到,突然,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什么?(呼啦圈)孩子们,你们玩过吗?你们以前是怎么玩的,幼儿讨论。
2、师:那你们来猜猜,小熊和它的小伙伴会怎么玩?教师出示图二,引导幼儿理解看懂图纸。你看了图纸,请你来说说你觉得它们会怎么玩呢?
◎表示呼啦圈,●表示小熊,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有哪些口令。
教师总结:5只小熊,4个呼啦圈,一只小熊站到中间发号口令,听到口令后5只小熊一起跑动抢占四个角落,占到者为赢,输者就在中间重新发号口令。
3、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玩法,再次明确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老师现在要请一组小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哪一组?第一组第一个小朋友做裁判,其他四个幼儿拿呼啦圈。
4、介绍游戏名字。
师:孩子们,这个游戏是谁设计的?我们的小熊还为这个游戏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占四角,知道为什么叫占四角吗?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你们一共四组,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当裁判站在那别动,后面的幼儿到老师这来拿呼啦圈。
5、幼儿组织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设置障碍物,创新占四角游戏。
1、幼儿根据现场提供的材料,增设障碍物,讨论制定游戏规则。
师:小熊和它的小伙伴玩了一会,觉得一直这样玩太没意思了,于是,聪明的小熊就开始动脑筋了,看,出示图三,图二和图三有什么区别?多了□符号,□表示障碍物,阻碍通道的就是障碍物,小熊跑的时候要跨越障碍物,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为你们挑选了许多障碍物,有……,现在老师要请一组小朋友来玩一玩,要把障碍物摆放在里面。
2、个别组的幼儿按照提议,尝试游戏。
师:好玩吗?在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3、幼儿分组尝试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伸胳膊伸腿了,想来挑战了,分成四组,排头不动,后面的上来领取呼啦圈。
四、结束、收拾整理物品。
师:你们刚才玩的是什么游戏啊?几个人玩的,小朋友,想想看,四个人可以玩吗?下课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好了,下次我们再讨论。
注:“占四角”是传统的民间游戏,原来的玩法是四人分别站在四个角落,一人站到中间发号口令,然后五个人一起跑动抢占四个角落,占到者为赢,反之为输,输者就站到中间当发令员。
游戏规则:
(1)每个人必须听到口令后的最后一个字才能跑动;
(2)四个角落里的人听到口令后必须移动位置,不可原地不动。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7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事物的奇妙变化。
2.能主动关注四周事物的变化过程并情愿通过图画、嬉戏等形式表达。
活动预备:
1.课件
2.图片:小桃核儿、桃子、鸡蛋、小鸡、一群排队的小青虫、小蝴蝶、小男孩、大胡子叔叔。
3.蓝色围裙、火车烟囱、轮子。
4.能大胆、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欢乐。
活动过程:
1.观看奇妙的小火车,激发幼儿爱好。
观看背景图片小火车,引导幼儿:这是一列奇妙的小火车,你们猜猜看,这列火车有什么奇妙的本领?它们上车前和下车后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奇妙的小火车?。
2.播放课件,理解小火车的奇妙本领。
(1)教师讲故事,从奇妙的小火车至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边讲边在火车边上演示故事内容--小桃核儿变成桃子,鸡蛋变小鸡。在讲到猜猜看,下车的鸡蛋会是什么(小鸡)呢?时,教师稍加停顿,让幼儿有答复的时间,又不影响故事的连续性。
(2)教师同时出示小青虫和小男孩。问还有要上车。猜猜看,他们下车时会变成什么呢?(大青虫、蝴蝶、大人、爸爸--大多孩子已经把握变化规律,能轻松地答复了。)教师接着讲故事至我还没当够呢。
小男孩不情愿做大胡子叔叔,你有什么方法来关心小男孩呢?(倒着开!)假设你是小男孩,你会哭吗?为什么?
(3)这是一列奇妙的火车,你想不想坐坐?假设你上去会变成什么呢?
3.通过想象拓展故事内容,用嬉戏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变化。
(1)这儿还有很多车厢都空着呢,想想还有谁会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优待把他变成什么呢?(请1-2个小伴侣答复,给孩子们一切启发。)
(2)嬉戏:开火车。
教师在围裙上贴上烟囱和轮子,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乘客。要求幼儿想好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问:你是谁?幼儿答复后乘车嬉戏,下车时表演出变化后的角色。(当我在围裙上变出火车头的时候,孩子们很惊异,嬉戏的乐观性特别高,但是表演的内容大多与刚刚的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可以理解,因为前面孩子们已经进展了充分的想象,这个环节旨在让他们在欢乐的嬉戏中稳固而已。)教师带着幼儿开火车到室外自然完毕。
活动反思:
⒈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被故事好玩的情节吸引,乐观思索、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通过故事,激发了幼儿关注四周事物变化的爱好。并且,在前期拥有的阅历根底上,幼儿能较简单的理解故事内容。
⒉故事中事物的变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相对粗浅了一些,当表达了第一位乘客桃核的经受后,幼儿就领悟到其中的微妙,能猜测到随后几位乘客的变化,还没有提问“它们下车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就直接说出了该事物的变化,猜到了故事的情节。而在活动中,每次新事物消失,总是提问幼儿会变成什么,显的有些重复、单调,问题都停留在同一层面,不能让幼儿的力量得到提升,后面局部,应出示图片,让幼儿自主观看,自由说说。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过河游戏中获得合作的直接经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椅子、鳄鱼毛绒玩具、音乐、ppt。
2、设置好距离50cm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引导语: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挑战魔力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二、幼儿过河游戏,感受合作的方法和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一)第一条河50cm:让孩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尝试过河。
集中交流:你们都过河了吗?需要别人的帮助吗?
小结:刚才你们都不用别人的帮助,自己一个人就过了河。
(二)第二条河:“河”加宽至1、5米,幼儿2人一组借助椅子过河。
问题:一个人能过河吗?那怎么办呢?
1、幼儿2人一组过河,师指导。
2、集中交流: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过河的?你做了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小结:他们2个人配合共同完成了过河的事情就是“合作”,还可以更多人一起合作。
(三)第三条河:“河”的宽度增加到3米,尝试5人一组借助用5张椅子过河。
问题:河面河更宽了,鳄鱼也越来越多了,怎么办呢?
提出要求:刚才2个小朋友合作,现在河面河更宽了,5人一组、人和椅子一起过河,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和椅子安全过河?先商量讨论,你们说好了才能开始哦!
1、幼儿5人一组过河,师巡视指导。
2、集中交流:你们这一组是怎么合作过河的?每一个人都做了什么?还有谁有不同方法的?
3、小结:每个人都有任务,只要你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共同合作就能安全过河。
(四)第四条河:河流再次变宽至6米,10人一组集体过河。
要求:用刚才过河的方法,挑战10人一组、让人和椅子一起安全过河!
1、幼儿10人一组过河,师巡视指导。
2、集中交流:你们刚才是怎么合作过河的?
3、小结:要过又宽又大的河,必须大家合作,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合作中每个人都很重要,需要大家商量分工就能安全过河。
三、经验提升:联系生活,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合作,你有和小朋友合作过吗?都做过什么事?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合作无处不在,以后我们还要和更多的人合作,可以合作运动、合作学习、合作游戏,让我们把合作带到生活中去,让合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结束语:让我们把过河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而合作又是幼儿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大班幼儿虽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欢与周围人交往,但还缺乏有效的合作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他们之间合作的活动场景,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合作,以与幼儿天天相伴的椅子为游戏材料,通过自身的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所以这一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并通过自身的游戏体验来感知合作很重要的道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在高10——20cm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增强小腿肌群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2、尝试在不同高度的竹梯上行走,探索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3、积极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竹梯、轮胎、装水的塑料瓶、拱形门、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听音乐做热身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玩竹梯探索多种玩法。
2、提出走横档的要求,幼儿分组练习。
3、幼儿讨论:走横档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再次练习)
4、用一个轮胎架高成斜坡,鼓励幼儿尝试。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需要重点讲解的部分
5、增加游戏难度和趣味性,把梯子摆成从低至高的不同坡度,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6、游戏“送水”。
三、结束部分:自由放松“机器人”
评析:
大班体育活动《玩竹梯》:教师选材比较新颖,目标明确,教师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活动,体育常规很好,教师的口令简洁、到位。活动中层次性强,逐步提高要求,,思路清晰,观察细致,语言鼓励及时。从内容上看,满足了幼儿挑战自我的需要,材料提供更专业,更体育化,竹梯很有运动气氛。但在综合游戏时,教师提供的钻山洞的高度不太适合幼儿,应教会幼儿侧钻的技能。在增加难度是,如果幼儿愿意尝试难度高的,那么难度低的就要及时调整掉。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以鱼贯的方式进行练习、减少了等待的时间,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幼儿体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 篇10
1、复习基本舞步,并合着音乐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戏规则,炮仗被点着后,能及时作出反应,不提前、不落后地发出嘭、啪声。
3、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一块毛巾,一张画有螺旋线的纸,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过年的时候,放炮仗,真高兴!放炮仗前要做什么?(点炮仗)看老师来放一次炮仗!
提问:老师怎么放的?放了几声?(嘭、啪两声)一起来学一学。现在老师来点炮仗,你们来做小炮仗。
师幼玩放炮仗游戏。
2、复习歌曲《卷炮仗》,感受歌曲的节奏。
听说中(1)班小朋友已经会唱《卷炮仗》的歌,一起来唱给我听好吗?看,吕老师的小手还会跳舞呢!你们帮我唱,看好了!
提问:我的小手是怎样跳舞的?(有前、有后、跳起来的)哟,原来是这样跳的。好,一起学小手在腿上跳舞,再一起跳一遍。
3、感受螺旋形
(1)出示毛巾,用来干什么?请你用毛巾卷成一个大炮仗。看看它是什么形状?象什么?(蜗牛壳)老师还把它画下来了,给它取个名字叫什么?(螺旋线)用小手画一画。(从外面往里面卷,越来越小)
(2)谁来动动小脑筋,把老师的手也卷成一个炮仗。你们会用小手卷成一个炮仗吗?教师点炮仗。
4、游戏《卷炮仗》。
(1)请小朋友手拉手也来卷成一个大炮仗,教师点火,提醒幼儿第二声的时候要跳起来。刚才是老师在第一个,现在请小朋友来做第一个。幼儿分组玩游戏。好,休息一下。
(2)提问:你们的小脚学过什么舞步?谁学过垫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起学一学。还有谁学过踏跳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起学一学。
(3)教师示范跳《卷炮仗》,一起学一学。你们有困难吗?有哪里不会?好,我们再学一次。
(4)听琴声玩《卷炮仗》游戏。(弹琴)游戏两次。替换第一个。
(5)听录音玩《卷炮仗》游戏。
活动反思: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含反思】推荐阅读:
大班数学活动数花生教案反思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