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2024-08-14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共8篇)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1

科学统筹 引领跨越

为实现均衡凤城 幸福玛纳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久忠

(2011年8月5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玛纳斯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区、州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围绕富民强县,科学统筹,引领跨越,为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7〃5”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

强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4.5:32.6:22.9调整到“十一五”末的38.6:39.1:22.3。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迈进的步伐铿锵有力。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事业大推进、群众幸福指数大提高的五年。坚持民生优先,大做民生文章。五年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17.5亿元,是投入力度最大、群众受益面最广、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投入2.6亿元,建设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统筹城乡集中供排水、天然气入户等一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近10万城乡群众喝上了安全卫生的“矿泉水”,1.8万户居民通上了经济实惠的天然气,3万户城镇居民享受到了稳定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经受住了零下40摄氏度极端严寒天气的考验。投入5.9亿元,建设了第四中学、县医院外妇科大楼、文博中心、“五院一站”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等一批社会公益项目,建成了北京301医院——县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老百姓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级医疗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自筹资金在全疆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万多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养老保险待遇,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翻了一番,城乡统筹的大医疗、大教育、大社保的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大改观、城乡面貌大变化

工作办公室,建立了政、银、企三方沟通协调机制;成立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典当行等一批融资实体,初步构建了政府融资平台和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发展融合经济,充分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综合手段,鼓励支持驻县团场发展二三产业,驻县团场新型工业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并玛纳斯镇和头工乡,撤并43个行政村,成立了全州第一家村级党委,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了人力资源配臵,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全面推进行政审批、用水权证、农技推广体系和林权制度改革,荣获全国林改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改革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干群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的五年。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在讨论中迅速转变,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工业主导意识显著增强,规划先行观念明显加强,打造“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美好前景成为广大干群共同奋发努力的新坐标。随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发展思路实现了质的飞跃。农业发展由“四个围绕、六个用”到建设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工业发展从“四大体系”到“三个百亿”集群,城市建设从“绿色生态”到“绿色生态宜居水城”,社会事业发展从单项突破到普惠民生,从“文化塑县”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从统筹

建顺利推进,各级党组织变化变革、敢于担当、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侯贵林先进事迹得到中央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被授予“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称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巩固加强,党风、政风、行风明显好转,营造了风清、气正、劲足的发展环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县乡人大和人民政协作用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双拥共建、群团组织等工作协调发展,形成了决策科学、民主集中、统筹协调、运行规范的良好格局。

过去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值此,我代表中共玛纳斯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向历届县委领导同志、向驻县各单位和驻县团场、向关心支持我县建设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为玛纳斯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五年来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成绩的法宝,更是下一个五年我们科学统筹、引领跨越的精神财富。五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第一,加快发展是推动富民强县的“主引擎”。我们

第四,规划先导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风向标”。我们以规划为先导,坚持城乡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形成了科学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视规划为纲领,坚持既定规划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干出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成绩,才能绘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美好蓝图。

第五,文化引领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催化剂”。我们用现代文化武装头脑、提升形象,相继实施了“文化塑县”和“现代文化引领”战略,打响了“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的文化品牌,玛河、凤凰、碧玉三大文化深入人心,以文化聚人气、以文化显底蕴、以文化促经济的格局初步形成。实践证明,文化引领是玛纳斯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只有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使玛纳斯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起玛纳斯鲜明的外在形象。

第六,党的建设是推动跨越发展的“指南针”。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县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奋斗成就伟业,发展任重道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在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上与“高起点、高水平、10

代文化为引领、科学规划为先导、机制创新为动力,打响中国碧玉之都、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际葡萄酒庄四张名片,培育混纺、能源、煤化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构建全疆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水城,推进“三个率先”、“三大跨越”,努力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经济更具实力。今后五年,六大指标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实力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西部百强县前50位)。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年均增长18%,比“十一五”末翻1番;实现县属生产总值170亿元,年均增长20%,比“十一五”末翻1.5番;县属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比“十一五”末翻1.4番;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亿元,年均增长20.8%,比“十一五”末翻1.5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比“十一五”翻3.6番。

——发展更显协调。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三个百亿”产业集群目标顺利实现,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大企业规模发展、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初步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走出一条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繁荣的新路子。第三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房地产、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7:24,基本形成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相互协

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民众更加幸福。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主要生态指标全部达标,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2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主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元和1.8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社会更趋和谐。现代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更具创新能力,民族团结更加巩固,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发展。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统筹三次产业发展,建设实力玛纳斯

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三产特色化是加快跨越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基础。要按照“三高”要求,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玛纳斯综合经济实力,为建设幸福玛纳斯提供物质基础。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率先跨越、富民

314

立足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增创发展新优势。

第三,突出集聚集约,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按照“工业进园区、招商进规划”的要求,全面抓好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和企业布局,突出集群式发展,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服务、创新和集聚功能,使之成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玛河工业园区打造成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研究制定支持工业园区发展优惠政策,园区基础设施每年投资不少于1亿元,到“十二五”末园区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创办园区、招商引资,形成“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培育晶鑫硅业光伏循环产业园、中能万源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大气、土壤环境监测治理力度,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机制,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跨越发展预留环境空间。

第四,突出招大引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我县煤、电、水等资源,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采取登门招商、会展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突出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十二五”期间,每年招商引

资到位资金不少于50亿元。抢抓机遇,积极研究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大项目跑办和跟踪服务力度,重点抓好嘉润煤电铝型材一体化产业园、心连心煤化工产业园项目,力争早投产、早见效;积极跟踪洽谈国电电力2×100万千瓦火电、南京化纤粘胶长丝、华机集团5万吨高档生活用纸、上海重机集团机械设备生产等项目,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组织专门力量策划论证,打造、跑办一批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大盘子”。“十二五”期间每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不少于5亿元。

(二)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以农业持续增效、农牧民持续大幅度增收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全疆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

第一,提升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层次。围绕平原规模型、山区生态型、城郊特色型现代农业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种植业方面,要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建设优质棉花、粮食、酿酒葡萄、加工番茄、精品瓜菜、特色林果“六大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酿酒葡萄和制种玉米基地;按照“功能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科技转化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高效”的要求,打造乐土驿镇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包家店镇塔西河村高效节水示范园、六户地镇万亩机采棉示范园等“十大科技示范园”,推动现代农业上台阶、上水平。畜牧业方面,要依托天康公司、泰昆集团、新澳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玛纳斯模式”,建设“四大基地”,718

求,围绕四张名片,加强媒体宣传报道,打响“碧玉”、“湿地”、“葡萄酒”、“热气泉”旅游品牌,提升碧玉文化旅游节、国际葡萄酒节知名度。以碧玉文化产业园为龙头,重点打造碧玉鉴赏游、湿地畅享游、葡萄酒庄休闲游、森林公园探秘游、小李庄军垦文化体验游、火烧洼温泉理疗游、大佛寺民俗文化游等特色线路。努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实现“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强景区配套建设,提升景区公路、景点星级厕所建设标准,在接待能力、导游解说上狠下功夫,打造一批星级景区景点。下大力气挖掘整理各景区景点的历史溯源、民间传说、民俗典故等,增强旅游的创新性、知识性、趣味性,让游客在游览中体验玛纳斯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二,做大现代物流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方针,规范汽配汽修市场经营秩序,提升业态发展层次,建成集汽修汽配、汽车销售、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于一体的汽车物流园。围绕培育“三个百亿”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新通物流、金桥物流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依托S115线、乌奎高速及第二亚欧大陆桥等交通优势,以火车站为中心建设物流园,优化资源配臵,整合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物流基本功能,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一网多用、双向物流”,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年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的天山北坡重要的交通中转站和北疆地区物资集散地。

第三,做强商贸餐饮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

专业市场建设步伐,促进商贸流通业分工分化、集约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商贸广场、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加快建设亚中商贸广场,培育壮大一批管理科学、竞争力强的大中型商贸企业。加快绥来饮食文化园建设步伐,深度挖掘开发传统风味美食特色菜系、菜品,大力引进餐饮名店和老字号餐饮企业,实施玛纳斯“名菜”、“名店”、“名厨”工程,打造全疆饮食名城。

第四,做活新兴产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咨询、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扶持中介组织发展壮大。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围绕社区卫生保健、公共餐饮、文化教育体育、保洁安保等服务领域,推进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物业管理、保养维护等社区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益性服务市场化。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业态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系数字化、信息网络数字化和政府信息平台数字化,努力打造“数字玛纳斯”。

二、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玛纳斯 建设宜居玛纳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提高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要通过3-5年的规划建设,打造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文化底蕴厚重的宜居环境,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第一,高起点规划城乡。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玛纳斯特色”的要求,围绕宜居玛纳斯定位,高起点抓好

122

个小城镇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积极探索产业工人管理服务新机制,在新建小区配建产业工人居住园,开通县城到工业园区的公交客运专线,实现产业工人居住、培训、生活服务一条龙,形成舒心创业、安心就业的宜业环境。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步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第三,高效益管理经营城乡。继续推进“宜居凤城、共享共建”主题教育,强化文明市民培训,切实发挥群众在城镇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爱”的良好氛围。统筹城乡市容环境管理,设立小城镇城管执法队伍,完善配套联动机制,逐步构建“大城管”格局。坚持“谁开发、谁管理、谁保洁、谁绿化”的原则,实行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管理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健全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扶持壮大一批物业管理企业,整合一批老旧小区,逐步实现小区物业规范化、人性化管理。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快土地收储,运作土地升值。充分发挥城市投资公司、经济发展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采取BT、BOT代建、特许经营等方式,将财政资金、援疆资金、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加快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开放运行,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城市投资格局。

三、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建设民生玛纳斯

建设民生玛纳斯是增强群众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要始终把“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作为建设民生玛纳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让群众享受到先进的科技、良好的教育、优质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全面的社会保障,切实增强群众的舒适感和满足感,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增强跨越发展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采取政策扶持、项目配套、资金支持等手段,把企业推上技术创新的第一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群,到2015年,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加强科技应用体系建设,组织和动员广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建立一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及科研工作站,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重点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工作,积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第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在培养创新人才、优化教育资源上下功夫,科学施教、和谐育人,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加快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巩固“小学集中乡镇办、中学集中县城办”格局,学前教育抓覆盖,义务教育

526

信息畅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创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工作,两年内基本解决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网格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乡镇、社区劳动力市场,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第六,实施“定居兴牧”工程,推动牧区实现后发赶超。加大定居兴牧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抓好闽玛生态村、大草滩村、团庄村三个定居点和配套暖圈、温室大棚等设施建设,逐步引导牧民向县城定居,使广大牧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进一步加大牧区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大规模培训牧区干部和牧民,实现劳动力转移“三个三分之一”的格局,切实增强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工程”,加大牧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打造南部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到2013年实现牧区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确保牧区实现后发赶超、同奔小康的目标。

第七,构建全方位援疆体系,促进援疆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完善对口援助规划,全力实施好援建项目,确保把援疆项目建成精品工程、惠民工程。充分发挥福建莆田市、三明市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在产业援疆、项目援疆、技术援疆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强人才援疆工作,加大双向交流、对口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发掘闽玛两地产业合作空间,以碧玉产业和食用菌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援疆向纵深发展。

四、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魅力玛纳斯

提高综合竞争力,不仅要有经济的硬实力,更要有文化的软实力。要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硬任务来落实,将文化元素融入每个行业、每个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群众、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兴旺、文化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魅力玛纳斯。

(一)提高文化素养,塑造文化形象。文化形象是群众文化素质、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必须把塑造文化形象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一要塑造人文形象。当前,玛纳斯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创业热情,推动率先跨越,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疆精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发扬“自我超越、追求和美”的玛纳斯文化特质,打响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用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去“化人”、“化经济”、“化社会”,使之成为解放思想的主导、大众文化的主流和社会风尚的主体。二要塑造文明形象。以“四大创建”活动为契机,以争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抓手,突出抓好行业文明礼仪实践、窗口“微笑服务”、礼仪展示比赛、岗位练兵、文明劝导等活动,切实将文明形象意识融入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三要塑造道德形象。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提升广大干部

930

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鼓励发展民营金融实体,活跃民间资本,加快生产要素聚集和流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成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形成以信用联社和农行为主体,村镇银行为辅助,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民合作基金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城市金融,鼓励发展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卖行等金融实体,鼓励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构,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创优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敢于突破,简化审批,抓住“第一时间”,形成“第一反应”,创出“第一效益”。牢固树立“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倡导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努力打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投资洼地。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理念,积极推行“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零差错”办理、“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打造“第一投资环境”。坚持不等、不靠,多做少说、先干再说、只干不说,凡是外地已经实行的,都要学习借鉴;凡是上级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大胆地探索和试验;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都要灵活掌握和运用,打造资本、资金、技术、人才汇集聚集的崭新平台。

第四,加快兵地融合发展。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共建共荣”的发展思路,主动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加快园区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玛河工业园与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六工业园与147团温州工业园融合发展。加快项目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石河子建设自治区纺织工业基地的相关优惠政策,推动我县混纺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将我县湿地、酒庄、碧玉等旅游资源与驻县团场红色军垦旅游资源有机衔接,带动餐饮、住宿、休闲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技术融合发展,有机整合我县的产业优势和兵团的农业技术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玛纳斯

建设和谐玛纳斯是实现“率先跨越、富民强县”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顺应新要求,适应新形势,有效协调和改善各种社会关系,加快形成各族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一)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从源头抓起,从服务群众入手,进一步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劳动保障等专门工作力量,完善为民服务调处中心工作网络和调处机制,构建集信访接待、司法调解、困难救助、群众维权、社会管理于一体的群众服务平台,实现信访事项“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强化社会管理风险评估,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阶段性稳定工作和重大节日、敏感期社会稳定形势进行专项评估,最大程度地把风险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

334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勇于创新的意识、敢于担当的魄力和持之以恒的作风,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领导全县人民打造“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坚强核心。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实践在深入。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就没有当前的大好发展形势,更没有玛纳斯跨越发展的美好明天。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执政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创新思维、开拓思路,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玛纳斯,以科学化的理念谋划玛纳斯,以创新化的举措发展玛纳斯,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要善于学习借鉴,把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精华融入到我们的思路、规划、措施中,努力使我们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玛纳斯实际,以思想上的不断解放、理论上的不断提升、实践上的不断创造,掀起新一轮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

二、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班子是核心、干部是基础、人才是保障。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围绕科学发展配班子,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干部,加大干部交流选派工作力度,引导和鼓励后备干部到农村基层、企业车间、信访一线、项目工地实地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磨练干部、发现人才、推进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加强“六支队伍”建设,为率先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以“六民”工程为载体,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六民”工程为载体,打牢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实践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农村以党建富民为重点,大力推广“十大”富民模式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增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社区以服务居民为重点,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努力形成“一网格一特色”、“一社区多特色”的格局;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为重点,在培育企业文化、服务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凝聚

738

不议论,解决不解释、证明不说明”的务实作风,多做关系当前、惠及长远、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实事,多做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切实改善民生福祉的好事,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难事,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子孙后代的光辉业绩。

同志们,蓝图业已绘就,历史赋予重托。让我们在区、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科学统筹、引领跨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玛纳斯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1、五院一站: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光荣院、老年公寓、救助站。

2、中能万源“4060”项目: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生产项目。

3、统筹城乡“六统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六统一”。

4、基层组织建设六抓思路:农村党建抓服务、社区党建抓特色、两新党建抓双扩、机关党建抓文化、学校党建抓育人、党员队伍建设抓示范。

5、六民工程:富民、安民、惠民、便民、育民、乐民。

6、三高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

7、两个可持续: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

8、三个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集中。

9、三个率先: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超万元,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10、三大跨越: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财政弱县向财政强县、人均收入一流县向全疆综合经济实力强县跨越。

11、“五统一”种植模式:播种、化控、施肥、浇水、收获全程统一管理。

142

民模式(兰州湾镇“十小工程”)、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富民典型(园艺场酿酒葡萄精品示范园)

28、壮大村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土地资源开发型、专业组织服务型、投资入股合作型、招商引资分红型、开拓市场经营型、改造资源增值型、民族特色发展型、自办实体创收型、借助能人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

29、三人三员:富民“带路人”,安民“守夜人”,惠民“贴心人”;便民“服务员”,育民“教导员”,乐民“组织员”。

30、双票制:发展党员时,实行党员表决(党内票)和群众代表表决(党外票),由党组织综合党内和党外表决意见,确定是否吸收预备党员。

31、双评制:即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时,既在党内进行评议,又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群众代表评议,党组织在综合党内外两种评议结果的基础上,对每个党员评定等次。

32、一岗双责:“一岗”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负责。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2

孙成德同志首先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和具体措施等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系统的梳理。他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对于档案部门而言,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一个大格局下的两个环节, 是彼此融通, 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从文化角度指明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省党代会, 从全省角度, 明确做好新时期我省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全省档案干部职工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将两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在实现档案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大格局下统一定位, 统筹谋划, 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找准突破口, 以实际行动全面推动档案系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

在论及档案工作要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时, 他强调, 档案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历史的客观记录。档案工作作为整个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兴衰成败,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一要抓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科学谋划档案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将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档案管理范围, 建立健全相关档案移交接收的制度标准;做到新档收全, 旧档不欠, 同时加大影像档案、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历史、口述历史档案征集力度;认真做好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确保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方便共享、安全备份;开展学术交流, 不断总结经验。二要抓档案文化资源管理和开发。还原史实, 变某些文艺作品的“戏说”为档案编研产品的“正说”, 巩固和扩大在主流媒体的宣传阵地, 继续办好“风物辽宁”等特色栏目。实施“精品战略”, 努力推出体现辽宁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系列档案文化作品, 如清文化、近代工业文化、重要历史事件和当代名人典故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要把档案文化的内涵和符号体现在新一轮档案馆建设热潮之中, 发挥新馆的文化展览功能;实施“走出去”战略, 和社科部门、高等院校联合开展档案文化编研和文化交流, 不断提升档案编研能力水平。

最后, 他强调, 要努力提高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水平, 为党中央和省委的大局工作服务。一是要做好年底工作。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把收尾工作做好, 认真准备, 抓好提前量, 特别是涉及考评、考核等硬性指标和基础性工作, 要稳扎稳打, 保质保量。二是要筹划好明年工作。各部门要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研究明年工作, 既要务虚, 也要务实, 既要抓好特色亮点工作, 也要注重基础性工作, 务必两手都要硬, 不能顾此失彼。与此同时, 要开展“档案部门如何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的大讨论, 深入思考档案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着力点、切入点和落脚点, 形成普遍共识, 制订具体措施, 认真抓好落实。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 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要在提高政治素质上下功夫,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思想, 指导档案工作。要在提高业务素质上下功夫, 努力学习钻研档案业务, 掌握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需要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要在激发干劲上下功夫, 用正确的导向引导人心, 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努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十一次敲门 篇3

“是克里弗德先生吗?”屋里传出问询声。

“经理先生,你好!我是克里弗德。”克里弗德慢慢地推开门。

“抱歉,克里弗德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门吗?”端坐在沙发转椅上的经理悠闲地注视着克里弗德,表情有些冷淡。

经理先生的话虽令克里弗德有些疑惑,但他并未多想,关上门,重新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走进去。

“不,克里弗德先生,这次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经理示意出去重来。克里弗德重新敲门,又一次踏进房间,“先生,这样可以吗?”

“这样说话不好——”

克里弗德又一次走进去:“我是克里弗德,见到你很高兴,经理先生。”

经理依然淡淡道,“还得再来一次。”

克里弗德又一次尝试:“抱歉,打扰你工作了。”

“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来一次会更好,你能再试一次吗?”

当第10次退出来时,克里弗德内心的喜悦和憧憬已消失殆尽,开始有些恼火,心想,进门打招呼哪有这么多讲究?这分明是在刁难戏弄人。

克里弗德生气地转身离开,可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不行,我不能就这样逃开,即使瑞德公司不打算录用我,也得听到他们当面对我说。于是,克里弗德稍稍地舒了一口气,第11次敲响了门。这次,他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热烈欢迎的掌声。克里弗德没有想到,第11次敲门,叩开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门。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4

——在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2月2日)

许立全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我市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新的跨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一、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五年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潍坊时的重要指示,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胜利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9倍。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优势得到巩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四个产业超过千亿、12家企业超过百亿,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4 个百分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支撑和保障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去年达到52.2%,集中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就业稳定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素质教育保持全国领先,高等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科技、体育、卫生、计生、双拥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谐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潍坊建设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大、政协及工青妇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小城镇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区域统筹实现新突破,北部沿海开发步伐加快,蓝黄两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滨海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潍坊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植树治水成效显著,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对外援建工作积极推进,支援北川灾后重建、支持安塞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省内援鄄任务圆满完成,援藏、援疆等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文化创新与繁荣,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投入不断加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强力推进,五大领域123项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科技创新及其他领域的创新全面加强,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对外开放成果丰硕,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倍,其中出口增长2.68倍,出口加工区升级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展会经济更加活跃,影响力不断扩大。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党建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重要成果。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扎实有效,干部作风得到锤炼,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明显提升。基层党建创新力度加大,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层次水平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党风政风进一步转变。

五年奋斗,使潍坊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广大老同志、老干部的关心帮助和驻潍部队、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十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积极参与、关心支持潍坊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的生动实践,我们有许多深刻体会和重要启示,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实践、引领发展。具体讲,就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解放思想,善于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倾情倾力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加人民福祉,让 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坚持党建创新,打造过硬班子和队伍,锤炼优良作风,推动和保障发展。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不够强,人均占有水平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个别地方甚至差距较大;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基层基础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安全稳定的基础不够牢固;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缺乏担当和进取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

综观全局,潍坊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今后五年,是潍坊建成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关键期。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变革和调整的历史新时期。世界经济呈现曲折复苏的总体走向,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进程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互动推进,内需市场潜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从潍坊看,未来五年仍是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期。主导产业实力较强、后劲充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基础良好、优势明显;蓝黄战略政策叠加、平台广阔;特别是锻炼了一支科学务实、干事创业、奋发进取、勇于争先的干部队伍,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在新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加快创新潍坊、文化潍坊、生态潍坊、幸福潍坊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全市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力争翻番,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次前移,全市综合实力和人均水平再上大的台阶,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风尚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殷实幸福。加快建设“四个潍坊”:

一是建设“创新潍坊”。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和战略资源。着力加大创新投入、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体制机制活力和人才支撑力,促进创新创造创业创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是建设“文化潍坊”。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潍坊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文化力量,提升人文素质,打造诚信品牌,显著提升先进文化引领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社会文明水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三是建设“生态潍坊”。生态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宜居宜业的内在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生活创业环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着力打造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谐的人文生态、优良的社会生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四是建设“幸福潍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我们的不懈追求。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方便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完善的保障、满意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满足感、对环境的舒适感、对社会的公平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满足、安居乐业、社会公平、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把握好五个方面:

——突出主题主线、又好又快。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占有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突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倾情倾力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突出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着眼破解难题、集聚资源、开拓空间、提高效率,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和各方面创新力度,努力在农村体制、要素市场、社会领域、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争当全省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排头兵,为科学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和活力。

——突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注重从各方面利益结合点上思考问题、配置资源、推进工作,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突出锤炼作风、拼搏实干。坚持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注重在实践一线锤炼作风、砥砺品质、锻炼队伍,努力养成科学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作风,不怕困难、善于攻坚的作风,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作风,靠过硬作风推 动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黄金发展期,集约资源、重点突破,合力攻坚、创新发展,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的新跨越。产业发展水平决定区域发展实力和竞争力,是实现新的跨越的关键所在。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存量抓调整、增量抓高端,全面加快三次产业优化提升。

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仍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努力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实施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发展工程。坚持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集约资源、重点突破,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等重点领域,以高新区为龙头,推进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和重点领域技术跨越,积极创建更多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引领型、支柱型产业,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等重要环节,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幅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实施骨干产业链打造工程。突出装备、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大企业配套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全面壮大千亿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扶持科技创新型、产业链配套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积极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不断提升制造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服务业是我市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战 略重点。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扩大总量与提升水平并重,加大投入、拓展空间、丰富业态、优化环境,确保服务业快速增长。突出发展重点,做大做强金融、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培植壮大动漫创意、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发展农村服务业,不断增强服务业总体实力。优化发展布局,推动市级中心城市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提升县城和小城镇服务业特色化发展水平,加快重点服务业园区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做大龙头品牌,支持大企业跨领域、多业态、集团化扩张发展,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做大龙头、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持续增长。改善发展环境,创新政策措施,用抓工业的理念、办法和力度抓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是潍坊的优势,但巩固和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安全、优质、高效、品牌为主攻方向,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再创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强化安全保障,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推广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科技带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强化效益提升,全面实施五大产业振兴规划,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植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抓好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强化品牌培育,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发展、保护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基础支撑,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网、电网、路网及农业信息网优化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提高开放水平、加快融入世界,是潍坊建设 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必由之路,要以开放促调整、促转型、促发展。重点突破利用外资,更加注重引进境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高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各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出口结构,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对外贸易新优势。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发展,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二)加快实施蓝黄战略,实现“两区”建设的新跨越。蓝黄两区建设,是潍坊最大的发展机遇、最重要的战略空间,对实现新的跨越举足轻重。要加快落实蓝黄两区发展规划,实施海陆统筹、蓝黄融合、全域联动、重点突破,把潍坊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大市和滨海城市,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建设滨海海洋经济新区。把北部滨海地区作为主战场,突出港口、产业、新城、生态四个战略支撑点,全力加速滨海和寿北、昌北建设,基本形成经济新区、滨海新城的形象规模,显著提升对全市科学投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力搞好港口建设,加快码头建设进度,完善快速集疏运体系和通关中心配套设施,提高吞吐能力,努力建设成为较强的区域重要港口及航运中心。加快蓝色高端产业聚集,培植壮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临港物流、新能源等蓝色高端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高标准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努力打造与中心城市错位发展的次中心。着力优化北部生态,加大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科学推进未利用土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和集中集约用海,提高开发建设水平。创新开发体制和管理机制,强化政策争取、配套和落实,协调高效地推进开发建设。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园区是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着眼新的发展要求,全面启动和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园区转型升级工程,狠抓人才、平台、机制、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等关键点,加快提高创新度、外向度、产业集聚度和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突出办好滨海、高新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支持滨海区加快开发建设,打造山东半 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尽快跻身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发挥对全市创新发展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支持综合保税区发挥功能政策优势,打造服务全市及周边的国际物流、加工贸易和特色商品定价交易中心。支持峡山区加快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推动潍坊经济开发区和其他省级开发区全面向蓝色高端转型、向高新技术园区升级。抓住省里重点支持特色园区发展的时机,争创一批省示范园区,以园区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和“两区”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战略眼光研究谋划潍坊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升保障支撑能力。加快港口、机场、潍日高速、疏港铁路、城海轻轨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完善提升城乡干线公路网,构建快捷通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优化发展燃煤火电,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和水网建设,构建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提高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数字潍坊,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

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重点推进与青岛、日照城镇组团的发展,加强与蓝色经济区、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合作,注重与环渤海城市的协作交流,实现资源聚集、优势互补、发展共赢。扎实做好援藏、援疆等工作。

(三)加快提升城市价值和带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跨越。加快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发展,是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拉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把潍坊建设成为较大市的现实需要。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思路,着力提升城市的价值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市县镇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新格局,大幅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

显著提升中心城市价值。立足引领和带动潍坊新一轮发展,着力提高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强大、产业发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规划布局提升工程,按照现代化较大城市的目标定位,强化规划编制和引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加强对重点片区和核心区域的规划控制,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实施功能品质提升工程,提高城市设计水平,高标准抓好功能性项目建设,强化金融、商务、信息功能,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餐饮功能,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区域竞争的多元化更高需求。实施产业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和新兴高端产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服务外包中心。实施环境提升工程,融合世界风筝都的区域特色文化元素,突出做好绿、水文章,推动城市绿化向社区和庭院延伸、城市水系整治不断拓展提升,进一步彰显“绿染四季、花满全城、水润潍州”的城市风貌;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发展,加强公用事业监管和服务,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社会化、精细化水平,打造整洁有序、安全高效的宜居环境。支持奎文、潍城加快城市功能品位提升,推动坊子、寒亭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上加快融入中心城区;推动寿光、昌乐、安丘、昌邑与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构筑紧密型城市圈;加快东部诸城、高密,西部青州、临朐两个组团的发展壮大,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转型升级、进位争先、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着眼带动整个县域、镇域跨越发展,着力抓好县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小城镇面貌,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抓好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园区建设,着力培植镇域龙头企业,集约资源、优化政策,推动重点镇、中心镇率先发展,显著提升城镇承载功能和带动能力。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抓好大企业带动、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和品牌培育,显著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政策引导 和重点扶持,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显著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寿光、诸城要乘势而上、加快提升,争当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跻身全国百强县市30强;青州、高密要提速赶超、转型跨越,力争在全国、全省位次前移;昌邑、昌乐要加快膨胀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努力进位争先;安丘、临朐要在全省县域发展格局中找准目标定位,加快跨越发展、后发崛起。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服务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积极稳妥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等,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搞好文明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深化农村文明创建,培育新型农民,使村容村貌村风明显改善。

(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是潍坊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开拓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要坚持节能优先、环保优先,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天蓝水清、空气洁净的目标。强化源头防控,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更加注重源头控制,严格项目准入。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强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刚性目标。加强重点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突出抓好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强化对重点流域、重点片区的治理和监管,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加强城市供热、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利用资源。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产业化。强化资源开发保护,全面推进土地、水、海域、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加强生态建设,打 造美好潍坊。更大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沿路、沿河、沿海生态保护带建设,构筑城市、城郊、乡村多层面绿化空间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完善提升库河串联、水系联网的现代水网体系,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突出抓好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大幅改善生态环境,在潍坊大地展现青山绿水、蓝天碧海、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

(五)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激发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潍坊打造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强市。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谐创建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思想基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培育和塑造新时期潍坊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打响“诚信潍坊”品牌。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文化保障能力,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出一批符合时代精神、体现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积极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促共 荣。

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把壮大文化产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潍坊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建设,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培植大型文化企业。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文化产业。突出搞好文化创意,推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撑文化、文化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打造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

(六)加快幸福潍坊建设,实现民生改善的新跨越。实现社会和谐、创造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幸福潍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加大富民惠民工程实施力度。坚持富民优先,坚持制度化安排、项目化落实、系统化解决民生问题,深入实施富民惠民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教育培训、就业帮扶、创业带动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低收入者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有较大增长。坚持广覆盖、均衡性、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突出抓好困难群体保障工作,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以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为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建立完善社会事业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增加财政和社会资本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水平,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加快建设享誉全国的宜学名城,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毫不放松地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政策,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群众团体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不断巩固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弘扬法治理念,开展普法教育,严格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各项工作法治化。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抓基层,着力抓服务,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全市统一、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抓好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网络虚拟社会、社会组织等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完善群众工作网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以城乡社区为依托,健全完善维稳 责任体系和公共服务网络,努力提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安全责任,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全社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公共安全,实现安全发展。深入推进平安潍坊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必须强化战略支撑。要紧紧抓住支撑发展的关键要素,不断创新强化,进一步优化发展条件。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创新驱动。科技成就未来,创新引领发展。要按照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要求,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建设,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大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加强重点产业科技攻关,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主导产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强化质量支撑,提升发展品质。质量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以质取胜、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要坚持质量立市,把质量品牌建设贯穿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去,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集约高效配置和利用资源,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产业产品质量、工作运行质量;发挥农业、教育、城建、金融等优势品牌效应,做强工业品牌,培育服务业品牌,叫响生态宜居、特色文化、幸福民生品牌,把质量建设的过程变成城市价值和品位提升的过程,变成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的过程,变成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的过程,努力建设“质量潍坊”。三是强化金融支撑,做大科学投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财政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惠及民本民生的保障。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金融生态,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顺应金融政策导向,积极做大优质项目资源,努力争取更多信贷支持,确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和增量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发挥金融、财政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本进入 实体经济,着力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以科学投入促调整、促转变、促发展。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引领创新发展。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引进能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提升、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科技人才。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实施“鸢都学者”建设、优秀企业家培养、高技能人才振兴等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加大政府投入,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聚集、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要大力推进党建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的干事激情、拼搏奉献的意志品质,努力争创一流业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升发展境界,善于用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研究新情况、谋划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促进新发展。进一步凝心聚力、激励斗志,用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统一思想,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伟大实践,群策群力,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二)加强素质能力建设,锻造推动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 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打造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形成科学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注重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考察、锻炼和使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突出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加大投入、创新方式、搭建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切实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努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从严管理干部,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导向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创先进、争优秀,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制度,强化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加强基层党建薄弱环节,突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转化软弱涣散班子,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完善村干部管理机制、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机制和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创新完善城乡社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完善和推广党员定期登记、能进能出的机制,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权利,增强党组织的内在活力。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锤炼推动科学发展的意志品质。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砥砺意志品质,树立良好形象。坚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突出抓好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加强实践锻炼,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修养、提升境界、增长才干。坚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成事,心里始终想着事业、装着工作,善于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手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坚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的目标追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级领导联系点、部门包村、党员干部联户制度,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坚持脚踏实地、不说假话、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靠实招展示能力,靠实干成就事业,靠实绩赢得民心。坚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讲大局、讲党性、讲原则,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搞好团结,以领导班子团结带动各方面的团结和谐,进一步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全过程,广泛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一心干事、一身干净,对岗位、对权力始终心存敬畏,慎初、慎独、慎微,严守《廉政准则》,筑牢拒腐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探索建立权力运行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突出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加强和改进派驻机构巡视巡查工作,增强监督实效。针对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深化反腐倡廉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纠风专项治理,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投资创业环境。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5

加快追领步伐 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幸福桂阳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桂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向 阳(2011年6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桂阳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追领步伐,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幸福桂阳而努力奋斗。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实现“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奋斗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全县人民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更是县委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庄严宣誓和郑重承诺。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二四三”发展战略和“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奋斗目标,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建项目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桂阳发展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结构调整步伐最实、项目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 改善效果最好的辉煌篇章。

这五年,是桂阳攻坚克难谋跨越,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我们敏锐把握形势,着力化危为机,突出项目带动,果断启动“200亿投资计划”,积极开展产业、交通、城市项目建设三大会战,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8倍,既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又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5年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由64.4亿元增加到163亿元,年均增长14.3%;财政总收入由4.75亿元增加到11.07亿元,年均增长1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3.47亿元增加到6.46亿元,年均增长13.2%;工业增加值由21.8亿元增加到73亿元,年均增长17.7%,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20强,2007年以来连续4年在全市年终综合考核评比排位中列前3位。

这五年,是桂阳加快转型调结构,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坚持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强力推进“三化”进程,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4:36.9:36.7调整为2010年的16.1:48.6:35.3。工业强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园六区”29平方公里大工业园区基本成型,被评为全省“最受公众关注的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五年来全县共启动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341个,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相继建设了10万吨富氧炼铅、100万吨石墨加工、100万吨干法水泥、100万吨多金属利用、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工业经济呈现出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加速化推进的强劲态势。目前,全县规模企业达12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86家,年纳税过千万元企业15家。现代农业品牌叫响全国。建设了全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最大的国家级原种猪场、最大的国家级标2 准化生猪养殖场、最大的油茶加工项目,高标准打造了全国2011年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一流主现场。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宝山工矿旅游项目获批国家矿山公园,商贸物流中心以及金都汇和凯悦五星级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消费需求活力加速释放。我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流通工作先进县。

这五年,是桂阳抢抓机遇强基础,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积极抢抓国家扩内需机遇,切实加强以城市、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先后投资30余亿元建设了绕城大道系列工程、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三水厂、管道燃气、朝阳广场、拱极广场、聚宝广场以及城区周边山头绿化等一大批重点市政工程,县城扩容提质步伐不断加快,城区面积扩大到2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8万,基本再造了一座桂阳新城。我县在保持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的基础上,又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8亿余元,京珠高速复线和厦蓉高速桂阳段即将竣工,郴州大道桂阳段改造竣工通车,S214线提质改造工程快速推进,新修通乡通村公路1528公里,全县100%的乡镇、93%的行政村通上水泥路(油路)。交通设施脱胎换骨,交通条件极大改善,我县获全市交通建设大会战唯一一个“一等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突出。累计投资过10亿元,建设高标准现代烟田20万亩,治理病险水库67座,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23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被评为 “全国水利建设百强县”、“全省水利建设十强县”,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新农村建设来势喜人,涌现了浩塘菖蒲、黄沙坪周台等一大批典型示范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生态建 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有序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这五年,是桂阳先行先试求突破,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五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体制顺利实施。金融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政府融资平台建设领先全市、成绩斐然。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集体林权、土地流转等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广成电子、岳丰科技、亚泰鞋业等一大批沿海产业转移企业集群落户园区,中国五矿、中国建材、湖南有色、东莞方中等一批战略投资者陆续入驻桂阳。5年来全县累计利用外资2.1亿美元,利用内资63亿元。我县被列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和“湖南省出口基地县”。

这五年,是桂阳共建共享促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民本民生资金38.5亿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平纯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9154元、4177元增加到2010年的15840元、7001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快速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累计投入资金1.38亿元新建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2628套,发放租赁补贴886万元、2322户,有效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教育强县建设扎实推进,县财政投入近3亿元,新建蒙泉学校、收购民办士杰学校,建设农4 村合格学校35所,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科学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科技创新和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全市首家博士后工作站落户桂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我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切实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惠民工程,“三和”文明创建经验走向全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桂阳湘剧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全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遗”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疗和预防保健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计生基础工作不断夯实,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一类县水平。“五五”普法顺利完成,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荣誉称号。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从严整治治安乱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整治矿业秩序,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这五年,是桂阳固本强基抓党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涌现了“全国抵御冰雪灾害优秀共产党员”曹述军、“党的忠诚卫士”王俊飞等一批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探索多种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顺利完成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古郡先锋”、党员“星级”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建主题活动,切实强化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 障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推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党政正职“三项”工作不直接分管等制度,源头治腐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从严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县委常委会的核心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2007年以来,县委连年被评为全市优秀领导班子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领导班子,2009年还被市委评为红旗领导班子。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发展历经磨砺,五年的变化凝聚辛劳。五年来,我们合力克服了特大冰雪灾害的不利影响,并肩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共同开创了桂阳科学跨越率先发展的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班子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离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倾情关心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桂阳县第十届委员会,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桂阳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转型发展,把又好又快作为最根本的标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五年来,我们始终突出经济建设中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干成了许多6 功在当代的大好事,又办好了一批利在长远的大实事,全县呈现出新型工业跨越发展、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县城规模快速扩张、交通设施大幅改善、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的良好态势,桂阳在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把转变观念作为最关键的推力。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出路。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继承与发展、上级要求与桂阳县情的有机统一,切实打破“恐高”障碍、消除“怕快”思想、克服“畏难”情绪,相继提出了“二四三”发展战略和“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奋斗目标,较好地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凝聚了党心和民心,引领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在全省社会治安状况及干部队伍形象公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县由2006年上半年的全省倒数第一位上升到2011年上半年的第14位。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真抓实干,把转变作风作为最有效的举措。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始终坚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毅力,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相继建立健全了提优调庸汰劣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持续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干部素质提升年”、“四请四评四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加强了对 重点部门、重要岗位的民主评议,推行了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推进机制,组织了首届劳模、“六个十佳”等评选活动,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把勤廉执政作为最有力的保障。事业兴衰,关键在党。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有效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坚强领导,较好地发挥了县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桂阳追领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仍然繁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形势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还存在一定困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地方和领域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等等。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下决心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桂阳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机遇期、转型追领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趋加速,为我们加快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纵观国内,中国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湖南“四化两型”战略深入8 实施,郴州“两城”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支持郴州先行先试、推进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审视县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高歌猛进,提升了产业实力,改善了基础条件,增强了内生动力,为我们新一轮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尤为可贵的是,目前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思富思进、追求幸福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理所应当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今后五年全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实施“二四三”发展战略,着力把桂阳打造成全国资源型县域转型发展的样板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大湘南地区商贸物流的集散区、郴州“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奋力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幸福桂阳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同志们,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崇高追求。建设幸福桂阳,就是要顺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坚定不移加快追领步伐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程度上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让生活在桂阳的城乡居民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感到满意,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到满意,对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感到满意,对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感到满意,对尊重和保障公民权益感到满意。努力把桂阳建设成创业就业充分、创新活力迸发、民意诉求顺畅、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优美、人 际关系和谐的和美县域,成为桂阳人自豪、投资者向往、外地人羡慕的幸福家园!

建设幸福桂阳,就是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富民强县进程。坚持又好又快,咬定追领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为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基本奠定在大湘南地区的领跑地位。

建设幸福桂阳,就是要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切实创优人居环境,让桂阳大地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县万元GDP能耗降低2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城镇绿化率达45%以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幸福桂阳,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文建设,切实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更加注重文化在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精神生活的充实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到“十二五”期末,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10 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均拥有优质教育、文化资源总量位居湘南地区各县市区前列。

建设幸福桂阳,就是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进步,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大发展成果共享力度,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住房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让全县人民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

建设幸福桂阳,就是要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生活上有富足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切实树立法治权威,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外没有特权;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坚持黑恶必打,旗臶鲜明地伸张正义,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着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让每一个桂阳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各位代表、同志们,幸福是人类既古老又永远恒新的追寻目标,是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的快乐感受和体验,创造幸福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实现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执政为民不懈怠,切实把追领发展的过程变成全体人民谋求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幸福桂阳,就必将崛起在三湘大地上!

三、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幸福桂阳,发展是根本。要始终咬定追领目标,坚持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人本发展,努力实现“六个同步”。

(一)突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产业发展是建设幸福桂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要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加快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大品牌,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园区兴工不动摇,继续围绕工业、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努力建设工业强县。要下大力气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轻工制造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重点加强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积极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全力抓好宝山30万吨阴极铜等重大项目落户开工建设,不断延伸铅、锌、铜、锰、石墨、稀贵金属等产业链条,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打造“中国矿冶名城”和“中国石墨之都”品牌。要下大力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在有色金属及石墨高端材料生产、风能资源开发、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以及循环、低碳经济等领域,引进和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新上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要下大力气培育产业集群,坚持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抢抓沿海产业加速转移机遇,大力引进、开发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推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十12 二五”期末,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实现税收13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100万亩粮食、70万担烤烟、150万头生猪、40万亩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地位,建设全国重要的油茶产业基地,做强全国浓香型优质烟叶示范县品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崛起计划,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以上,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以上,着力将芙蓉项目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全面实施服务业“提速”行动计划,积极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努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尤其要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努力打造大湘南地区商贸物流集散区。

(二)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同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幸福桂阳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城乡统筹、深化城乡互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坚持优势优先、协调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县域内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谋划主体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和建设新型工业开发区、商贸文化休闲区、特色农业主产区和绿色生态功能区,探索建立分类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利益导向机制,推进区域错位、互动发展。支持工业园区、矿区等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开发区,推进产业配套和优化升级,增强要素和产业集聚能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支持城区、重点中心镇为主体的商贸文化休闲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大湘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生态休闲基地;支持引导烟区、粮区等为重点的农业主产区,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和烤烟种植规模,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支持山区、库区等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全县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传承历史、彰显特色、提升功能、打造品牌”的总体要求和“东进西拓、南延北扩、东进优先”的总体思路,高标准编制2011-2030年县城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大力实施“一城三镇”(城关、城郊、黄沙坪)一体化战略,加快樟市、仁义、方元、太和融城步伐;积极投身郴资桂一体化和“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大力实施“融郴达江”战略,尽快启动桂江大道和西水河沿线风光带建设,把县城延伸到美丽的舂陵江畔和西水河沿线,着力把城北舂陵江畔建设成风光迷人的生态休闲区,把城东西水河沿线建设成宜居宜业的高端商住区,加快“县改市”步伐,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加快推进宝岭公园、东塔公园、广场公园以及朝阳广场、拱极广场、迎薰广场、聚宝广场等县城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及提质步伐,加大城14 区主干道油化、绿化、美化、亮化和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强化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不断提高县城建设管理水平,努力争创全国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全面完成撤乡并镇工作,支持重点中心镇率先发展,着力打造烤烟大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名镇,形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区域经济中心。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合并搬迁,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加大“三清六改一化”力度,切实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和社区化管理,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交通功能为重点,尽快启动郴桂专线铁路建设,全面完成厦蓉、京珠复线高速公路桂阳段建设,支持桂宁高速公路早日动工,进一步加快干线公路和农村联网公路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村组公路建设,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能力。重点完成京珠复线敖泉岔路口至四里、厦蓉高速太和长茅坪至县城两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完成省道S214线太和林场至莲塘腊园提质改造工程,实施建设敖泉岔路口经和平雷坪至青兰、县城经洋市至永兴高亭司以及老郴桂路等3条干线公路,积极争取立项仁义阴山经余田飞仙至嘉禾石桥、四里岔路口经六合古楼飞仙至嘉禾普满、老敖泉圩经和平桥市至衡阳白沙等3条省道改造项目,全面改造和硬化县域内与每一个相邻县市交界区域的县道、乡道、村道,基本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流通的快速公路交通网。抢抓国家水利改革发展机遇,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力实施“211”工程,即重点抓好200座病险水库治理,建好100座基本山塘,新建1座中型水库,统筹推进渠系配套、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治理任务,基本解决干旱死角村组“靠天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不断优化电网供应、输送、配臵体系,全面完成电网提升改造。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和“三网融合”步伐,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三)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内源式发展与外源式发展的同步驱动。改革开放是建设幸福桂阳的强劲动力。要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构筑以激发内力为主体的内源式发展和以借助外力为主体的外源式发展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格局。

要以更大的力度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胆革除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着力营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力求在开放平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投融资、行政管理、城市经营、要素供应、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单位改革、收入分配以及考评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建设幸福桂阳提供更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要以更大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园区标准厂房、骨干企业生产配套、现代服务业配套、现代技术创新研发、新型实用人才培训五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增强承载能力,着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城市拓展的高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准确把握产业转移规律,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布局调整和投资意向,大力开展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招商。重点围绕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16 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桂阳打造成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农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投向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促进各行各业全面开放,推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民创业。全民创业是建设幸福桂阳最根本的途径。要大力倡导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风尚,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从严打击各种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发展热情转化为生动的创业实践。加快规划建设务工返乡人员及大学生创业园,进一步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扶持失业失地人员自主创业,引导矿山业主转型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立创业,推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激励各级干部在富民强县中干出一番事业,使“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成为建设幸福桂阳的不竭动力。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让更多的创业者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使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业做大做强。

(四)突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生态文明是建设幸福桂阳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着力构建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打造全国资源型县域转型发展样板区。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绿色引领、低碳发展理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利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新兴产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 合利用,全面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加强低碳、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污染治理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引进和应用,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以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抓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养殖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减少水体和土壤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全面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切实开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和方元、肖家山水库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保护和修复生态力度。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修复并重,加大对林地、湿地及生态脆弱地区、县城生态圈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力度,从严打击失火烧山、私采滥挖、破坏植被等行为,全面绿化桂阳大地。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快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加强城区绿化,着力推进“八山十湖”、“三园两带”、“一树一花”城市景观建设工程,切实打造山水宜居县城。通过持续有效的生态建设,力争5年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再现桂阳秀美山川。

(五)突出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同18 步增强。先进文化是建设幸福桂阳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人文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全县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他们在生活感悟中认识幸福,在辛勤劳动中创造幸福,在相互分享中体验幸福,在人人参与中共建幸福。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深化拓展“和美”创建活动,培育桂阳人文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仰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尤其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清洁心灵”活动,引导青少年知荣辱、明是非、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组、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站(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桂阳丰厚的古郡文化、矿冶文化、民俗民居文化、历史人物文化,加快推进宝山工矿旅游、桂阳文化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度假、观光等生态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现代传媒、数字影视、文化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龙头文化企业,繁荣 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有效利用和整合县内外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加强核心技术引进、利用和消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臵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序推进免费中职教育,努力建设教育强县。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城区教育资源扩容力度,切实解决好城区小学布局不合理及“大班额”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落实《桂阳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各类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考核办法,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批适应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夯实建设幸福桂阳的人才基础。

(六)突出改善民生福祉,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改善民生是建设幸福桂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确保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20 起来、生活富起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医保、社保全覆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稳步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加大对山区、边区、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帮扶力度,打响扶贫开发最后的攻坚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进一步加大对孤寡老人、伤残人员、失业人员、留守老人及儿童等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幸福桂阳建设的福祉!

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从严追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让全县人民真正吃上放心食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大力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做好新形势下老龄工作,推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评判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推 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力推进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建设幸福桂阳,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幸福桂阳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幸福桂阳建设。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真正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追领步伐、建设幸福桂阳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坚决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小成即喜的思想观念,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立大功的思想,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迎难而上、乘势快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经常性的培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以思想上的不断解放、理论上的不断提升、实践上的22 不断创造,引领幸福桂阳建设。

(二)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一流的班子推动幸福桂阳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对那些既锐意进取又扎实干事的干部,既注重当前发展又立足长远打基础的干部,要格外关心和支持,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充分施展才华。要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采用竞争性方式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切实健全干部退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要突出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大从村主干和大学生村官中招录乡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力度,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增强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功能。要关爱离退休老干部,不断拓宽发挥老干部余热的途径。要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事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结共事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推动工作落实能力,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委常委会全体同志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头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带出一支受人民欢迎、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干部队伍。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坚强的堡垒保障幸福桂阳建设。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积极探索完善基层组织设臵形式,创新活动内容方式,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 建设,加大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设党组织的力度,推动组织全覆盖、班子强功能、工作上水平。特别要着力规范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班子建设,认真解决少数地方村干部长期不在岗、在岗不履职以及党员队伍新生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明确基层组织功能定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级联创、党群共建等活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建设幸福桂阳的坚强堡垒。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和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流动党员、改制企业党员和离退休、退职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乡村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艰苦。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切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强大的合力推进幸福桂阳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完善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程序和形式,不断增强监督实效,保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24 活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代表的职能作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工作。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五)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清廉的风气促进幸福桂阳建设。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全体党员干部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一步凝聚民心民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作为最大的责任,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事,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健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要加强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健全定期下访、接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行为,促使各级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反对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狠刹公款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等歪风邪气,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要进一步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活动,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公车私用、打牌赌博等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处理力度,切实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 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惩治腐败更加有力,预防腐败更加有效。要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认真贯彻《廉政准则》,大力推进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培养党员干部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加大权力运行监督力度,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述职述廉制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和阳光运行。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权力制约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6

关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的有关建议

省委调研组各位领导:

接省委调研组赴毕节开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调研通知后,毕节地区人大工委高度重视,专门召集会议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形成有关建议如下:

一、关于对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毕节地区委工作的基本评价

(一)各项建设成效明显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共毕节地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各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上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在经济建设方面,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巩固和发展了“两烟”、电力、煤炭等产业。在政治建设方面,地委积极支持地区人大工委和政协工委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积极推进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等工作,切实推进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在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理顺文化体制机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同心”文化等资源,推出了电视剧《奢香夫人》、歌舞剧《夜朗魂》等一批文化精品,为试验区追赶跨越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在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就业人员逐步增加,社会治安治理逐步加强,教育、科技、体育事业扎实推进。在生态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构筑起了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党的建设方面,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任务,并对23年来党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深化,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探索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在努力提高全区党建科学化水平上迈出了关键步伐。

具体数据体现:今年1-10月份,全区GDP完成466.3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总收入完成157.69亿元,同比增长55.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93亿元,同比增长7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4.3亿元,同比增长9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7元,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8元,同比增长26.17%。

(二)宝贵经验来之不易

经过试验区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和大胆探索实践,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铸就了“践行使命、勇于探索、艰苦奋斗、拼搏争先”的新阶段毕节试验区精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两条根本经验”。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7

一、学术年会主题

坚持科学发展与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二、论文参考范围

1、科技传播能力与科技传播效能

2、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媒体传播体系

3、创新科技传播的机制和方向

4、在新格局中纸媒体的困境和出路

5、科技新闻回归主流版面的挑战与思考

6、学会建设与科技传播从业者的培训

7、适应传媒市场和公众需要, 改进传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8、强化科技传播的有效性及时性

9、金融危机环境下的科技传播

10、日本大地震对科技传播的启示

11、如何遏制传统传媒弱化科技新闻的对策与成因分析

12、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如何拓展科技传播

13、网络环境下如何保证科学新闻的真、快、深、准

14、如何提升科学记者的科学信息真伪的辨别力

15、新兴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17、新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18、虚假新闻与科技传播的伦理观

19、科技信息传播源的开拓和创新

20、如何建立科技界与新闻界的无障碍沟通机制

21、科技期刊信息资源的大众传播模式创新

22、三网合一对媒体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三、征文征集要求

1、论文有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新见解, 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图表清晰。

2、围绕主题, 紧密联系科技新闻和科技传播的学习和实践, 言之有物。

3、论文写作时间和内容限于2010年4月以后撰写并未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

四、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1) 文件标识:请使用word文档格式, 右上角以页眉的方式标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征文”字样, 宋体五号; (2) 论文标题:黑体三号, 居中; (3) 作者姓名:楷体小四号, 居中; (4) 内容提要:200字左右, 楷体五号; (5) 关键词:不超过5个, 黑体五号; (6) 正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 宋体五号; (7) 引文注释:统一使用脚注, 引文出处需注明页码, 宋体小五号; (8) 参考文献:楷体五号;作者简介:含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黑体小五号; (9) 页码:居中; (10) 纸幅:A4纸; (11) 请作者在论文后注明是否同意将本文编入学术年会论文集和授权本学会在网站上无偿转载, 如不作说明则视为同意; (12) 请作者提交论文打印件一式三份, 用于评审; (13) 学术年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14) 学术年会的有关事项可登录本学会网站www.csstj.org.cn查询。

五、联系方式

学术年会筹备办公室设在本学会办公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1号1005室

邮政编码:100045

联系电话:010-63314180 (兼传真) , 63438411, 63314061 (兼传真)

电子邮箱:kjxw@sina.com, kjxw@csstj.org.cn

联系人:王玥、李松纬、杜梦、张虹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篇8

10月29日,第十一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东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为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积聚更多成果,并就落实二十国集团峰会经贸成果,开展三国务实经贸合作新领域、新倡议,以及区域、多边经贸等议题达成共识。会议由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周亨焕共同主持。

中方立足三国经贸长远发展,提出在“一带一路”和“欧亚倡议”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国际产能合作并共同开拓第四方市场,推动三国次区域合作发展,深化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等机制建设,支持三国地方间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三方通过了“加强三国供应链互联互通”联合研究报告。中方倡议在“10+3”框架下将上述研究扩展至东盟国家。三方重申将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增强三国自贸区的独特价值,并在RCEP谈判有关领域取得高质量、具有商业意义的成果,共同努力达成现代、全面、高水平、互惠互利的自贸协定。三方同意将共同推动打造开放的世界经济,进一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并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后,三国经贸部长发表了《第十一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联合新闻声明》。

nlc202309090638

上一篇:提高安全教育合格率qc下一篇:小学继续教育个人学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