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2024-08-07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共6篇)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篇1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促进传统产业和学科的更新和改造,实现设计自动化,增强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竟争能力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一项关键性高新技术,也是进一步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从广义上说,CAD技术包括二维工程绘图、三维几何设计、有限元分析、数控加工、仿真模拟、产品数据管理、网络数据库以及上述技术(CAD/CAE/CAM)的集成技术等。CAD应用工程是与CAL)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相关的高新技术密集的大型系统工程。CAD应用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企业信息化、信息企业化”的大道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CAD技术的使用使产品和工程设计、制造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一技术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性能成数最级的提高,其价格成倍地下降;随着网络通讯的普及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化;CAD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CAD技术正向着开放、集成、智能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90年代以来,从事科研和应用开发CAD的技术人员认识到,要让CAD技术成为生产力,关键是让设计人员都用上、会用CAD系统。国家科委确定以“甩图板”的工程目标来实现绘图设计自动化作为推广应用CAD技术的突破口,今天,许多地方、企业己经推广了CA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引起设计革命的CAD

CAD是目前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一股的设计业务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设想、产品基本设计、成本估算、设计制图以及为设计而进行的辅助工作(如产品调研、为设计而接受继续教育、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等)

首先从占设计时间40%的制图入手,计算机辅助制图不但作为一种减轻设计者劳动的方法,而且引出一场“设汁革命”。CAD使设计工作产生了如下的变革:①使设计工作深入到前所未有的深度:②提高图纸设计的速度和质量;③简化设计过程,计算机与产品标准数据库连接后,所有己纳入标准的零部件设计都可实现计算机自动给图,设计者只需告诉计算机所采用的标准参数就可以了:④设计仿真和设计检验,利用CAD的三维图形功能,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模拟出所设计产品的外形状态,在设计之初就对产品进行优化,在新产品试投产前,就可以对其制造过程中的结构、加工、装配、装饰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检验,从而提高了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性;⑤设计与制造的紧密结合,如前所述,CAD的设计数据既可用于设计仿真 CAE,也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与数控加工设备联结,将设计数据直接用于产品的加工,即CAM、CAD可自动完成从设计到加工程序的转换。CAD软件迈进个性化时代

设计和制造是制造业开发产品的主要环节,CAD技术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革命,他哭破了传统方式,使人们可以不用图板、图纸就可高效地开发产品,现在CAD技术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应用领域和人群的不断增长,对CAD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用户一方面迫切希望得到最适合自己专业需求的CAD软件,另一方面希望以合理可承受的价格得到来自专业CAD厂商为自己虽身定做的专业服务。行业用户迫切希望得到个性化的CAD产品和服务。

CAXA日前率先推出的“电子图板2000”,标志着CAD软件迈入个性化时代。“CAXA电子图板”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专业而易于使用的开发平台,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软件、增加功能甚至开发出全新的专业设计软件。“CAXA电子图板2000”目前己集成了机械、电气和建筑设计模块,数十家专业软件开发机构与CAXA合作开发专业设计软件并将不断集成起来此外,CAX人推出了个性化服务计划,从培训、支持到定制产品,一改以往“ 企业生产什么卖什么”的思路,而以“用户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为宗旨,针对使用者的应用和需求,为其置身定制,让软件和服务更适合使用者的需求.“CAXA电子图板2000”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让高科技的软件更加大众化了。3应用CAD技术的几个问题

网络化

网络化是当前的一个趋势,CAD采用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给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这里有必要谈的一点是CAD软件的网络化问题。由于CAD的实时数据交换量极大,采用主机分时系统会降低设计效率,最佳方案是各节点机能独立完成设计工作,网络的作用是各节点有关资源的相互调用。同时,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CAD软件都有自己的加密措施(如钥匙盘或加密狗)。因而在实施上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仅在服务器上安装一个加密狗,二是在各节点机分别安装加密狗。前者便于资产管理后者可以脱离网络单机运行,各有优点。

像CAXA电子图板的网络板就提供了三种安装模式,即全服务器安装、全工作站安装、混合安装。第一种模式适合于无盘工作站网络,将软件全部安装在服务器上,节点工作站无硬盘:不足之处是网络要求高,否则运行速度受影响。第二种模式要求工作站有一定的硬盘容量,运行服务器与工作站基本上无数据交换,服务器的作用仅是软件使用权限控制。第三种模式则是将经常调用的部分程序安装在工作站上,而把硬盘空间大的库文件之类安装在服务器上,兼顾运行速度、网络通讯及硬盘空间各个万面,是一种较好的模式。

智能化

智能化是CAD发展的必然。智能化的主要特征是不仅能处理数据而且能处理知识,其功能远超出了计算范畴,他能进行推理、优化、选择、判断并作出决策,这样的系统在解决问题方面能达到专家水平,即‘专家系统气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实际应用。

众所周知,工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是工程师根据科学方法,凭借自身积累的经验、遵循国家规范,按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和判别卜最后用图纸和文字资料表达设计产品的过程。整个设计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求精的过程。可是目前我国自行开发的工程CAD软件大多只能进行校核性设计及出施工图,不具备思维、决策的能力。

智能化CAD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跨学科的重大课题.必须要有经验的工程设计专家和计算机软件专家密切配合进行研究开发才能较好的解决。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篇2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 具体指通过计算机和图形设备的使用, 帮助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CAD技术已经由传统的二维技术发展成为三维技术, 并朝着集成、开放、标准化的方向发展。CAD技术是新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不仅能够促进CAD软件行业的发展, 而且能够促进机械设计行业的发展。

1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二维绘图。二维绘图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通的应用, 它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绘图; (2) 图形和符号库, 即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图形, 存库使用, 方便了图形设计工作; (3) 参数化设计, 即通过参数化的设计来建立一个图形程序库, 随时调出参数, 随时产生图形; (4) 三维造型, 即通过实体造型来进行零部件结构的设计, 使设计更加简单、直观; (5) 进行工程分析, 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有限元分析、动力学分析、冷却分析等; (6) 设计文档、生成报表, 也就是将一些设计的属性制作成文档或者报表。

2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优点

2.1 与设计人员的思维相符

机械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 通常都是先构思, 然后再表达机械设计构思在其大脑中呈现的三维立体图, 因此, 最理想的设计表达方式就是直接将设计构思转化成三维实体模型。CAD正是实现了这一理念, 与机械设计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不谋而合, 从而使机械设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产品的设计。另外, CAD三维设计的立体图非常直观, 在有助于设计扩展的同时, 也给设计工作人员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2.2 零件装配直观方便

在CAD技术软件中, 通过使用不同的装配关系, 能够将许多机械零件轻松地装配起来。在进行零件装配时, 要充分利用资源查找器的作用, 因为在资源查找器中, 记录了所有零件的装配关系, 一旦零件装配出现问题, 资源查找器会立即显示出来, 并且还会马上进行静态干涉的检查, 若发现干涉, 那么就要立即采取修改措施。此外, 在零件环境中, 零件是可以隐藏的, 通过外部零件的隐藏, 能够清楚地看见内部零件的装配结构。

2.3 缩短机械设计周期

CAD三维设计在解决几何造型问题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其不仅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实体组合成复杂的几何实体, 而且能够自动生成截交线和相贯线, 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还缩短了工期, 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在进行新的机械设计开发时, CAD三维技术只需将部分零件重新设计即可, 大部分部件可保持原来的设计, 这便使得机械设计的效率比原来高了3~5倍。此外, CAD三维技术还有一定的变形设计能力, 经过快速重构, 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产品。

2.4 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

随着机械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以及CAD技术的应用, 机械产品的设计取得了新的进展。CAD三维技术采用了诸如优化、有限元受力分析等先进的设计方法, 提高了机械产品的设计质量。CAD三维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在方便了对象大小、位置描述的同时, 还给被描述对象提供了体积、颜色、惯性矩等各种信息, 不仅达到了设计对象的数学描述要求, 而且还能够对其工作状态进行物理模拟, 准确、真实地表达出设计工作者的意图。

3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缺点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完美无瑕的, 这项技术在给建筑业带来效益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3.1 束缚设计思想

CAD技术是在电脑上应用的, 由于电脑屏幕尺寸的限制,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只能看到整个设计的一小部分, 这就很容易导致整体失衡。因此, CAD技术虽然应用很广泛, 但是这项技术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 方案设计不能出现任何模糊、随意性, 这也就导致了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通过CAD表达出来, 设计思想受到束缚。

3.2 缺乏艺术气息

建筑本身是一种综合性学科, 集科技、哲学、文学及艺术等为一体。建筑不仅是商品, 更是艺术品。而CAD技术的运用正是将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作转化为机械化的生产, 而且由于这项技术的标准化非常强, 造成众多建筑成品没有灵气, 缺少艺术气息, 从而使建筑成为了单纯的商品。与此同时, CAD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传统手工绘图的人性化特点。

3.3 造成资源浪费

CAD技术的科技含量非常高, 要想熟练掌握CAD技术, 不仅需要扎实的功底, 还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实践。然而,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我们学习的步伐总是要落后于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 因此, 建筑设计师在适应新软件、学习新技术上也可以说是耗费了一定的时间资源。

4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4.1 智能化

智能化的CAD系统是源于知识积累的专家CAD系统, 它具有大量的知识和设计经验。智能化的CAD系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对知识库中与设计相关的知识的应用, 作进一步的判断和推理, 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从而使CAD技术得到新的发展。

4.2 集成化

机械设计不仅仅是单靠CAD技术的应用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与CAM技术有机结合, 实现CAD和CAM的一体化。这样的系统能够直接将CAD设计的结果用于数控仿真, 然后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实体加工。此外, 未来的设计开发模式应该是高度集成的, 如CAD、CAPP、CAM以及CAE的高度集成等。

4.3 虚拟化

虚拟现实技术虽然是一项新技术, 但也已经应用到了CAD中, 并且会应用得更加广泛。所谓虚拟现实技术, 就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虚拟世界中创新产品, 通过操作模拟对象, 对产品的结构、质量、舒适度等进行检验。虚拟制造摒弃了对物理原型的测试、加工过程, 而是用虚拟原型来代替, 在真实的建筑产品建设之前, 就通过虚拟模型将问题解决掉, 进而将建筑产品的成本降低。因此, 虚拟化将成为CAD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随着CAD技术的进步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不仅对机械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CAD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但是其研究与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 我们必须加大CAD技术的研究力度, 为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而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摘要:针对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了其优缺点, 并就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AD技术,机械设计,应用,优缺点,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小龙.浅析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 2011 (14)

[2]陈晓红.基于CAD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探索性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11 (4)

[3]李雪金.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6)

[4]汲振.关于三维CAD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24)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篇3

【关键词】CAD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将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大容量存储处理数据的能力与设计者的综合分析、逻辑判断能力与设计者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起来,用以加快设计进程,提高设计质量的技术。CAD技术最早应用于地图测绘部门、气象部门以及汽车、航空制造业。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CAD软件功能不断升级,CAD绘图软件已经从简易二维绘图发展成集三维设计、真实显示及通用数据库于一体的软件,在多个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设计带来了更加简便和快速的绘图方法,不仅加快了设计进程,缩短了设计周期,更有效提高了电气设备设计质量,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

1 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和主要应用领域

通俗来讲,CAD 技术就是以三维立体形式将电气工程设计构思呈现出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的主要依据,其为电气工程提供了规范的设计图,这不仅保证了电气工程施工的有效操作,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气设备的规范运用,延长使用寿命。电气设备的结构和设备之间连接情况的反映是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其在电气工程设计图中一般通过对标注、字体、线性和图层的不同设置来体现结构间的不同。其中,图层在CAD 绘图设计软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图层的多种属性进行设置是保证设计图完整规范的基础工作。

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机械及汽车电气设计、变电工程图设计、输电工程图设计、电子线路图设计、工厂电气控制图设计、工厂智能系统配线图以及通信工程图设计和建筑电气平面图设计等等。其中机械及汽车电气设计主要是机械零件图、相关装配图及一些电气原理图等;变电工程图设计除了基本的电路图设计外,还相应的包含变电所断面图设计及高压开关柜外观图设计;输电工程图设计和电子线路图设计主要是电缆线路图和数字电路图的基础设计;工厂电气控制图则主要针对工厂内部低压系统、智能系统、电动机控制以及车间接地线的一些设计图;随着社会发展需求,通信工程图的设计越来越重要,比如数字交换机、移动通信以及无线寻呼等系统的设计图绘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气工程的革新优化。

2 CAD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积极影响

CAD绘图设计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加速了这种绘图程序软件包的更新完善,目前其已成为国际通用绘图工具,它不仅具有高效的绘图质量、优化的程序设计还具有便捷的操作方式,在实践过程中非常容易掌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首先,CAD技术完善的绘制功能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电气设备结构图,有效促进了电气工程的精细化,并对电气设备的规范安装维护做出了基本依据;

其次,CAD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适应性非常强,对运行环境条件并不苛刻,还具有显示多种电气设备结构的功能,进一步满足了电气工程需要。在保证有效实现电气设备设计和绘制环节的同时,还给修改和成图提供了基础条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

再次,CAD技术除基本绘制设计功能外,还具有多种绘图辅助功能,比如正交功能、捕捉追踪、极轴追踪、对象捕捉等等,其中对象捕捉功能更受寻求设计图精准化的用户青睐,能有效避免设计图纸出现偏差。这些辅助功能的合理利用给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结构图形的绘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最后,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中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其强大的数据交换能力,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这在一定的设备条件限制下,规避了环境中大部分不利因素,有效提升了绘图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不断完善的CAD技术,在各专业设计领域中开始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功能,比如Internet 驱动和支持多文档设计环境等功能,使绘图设计更为先进及完善。而其不断优化的设计功能普遍具有通用性和易用性,这在不断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保证了电气设备统一的使用规范,很大范围内不仅实现了电气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建立了统一标准,更为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3 小结

总而言之,CAD绘图技术以其完善的功能和强大的支持能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并且因其技术不断更新优化,在其他多个领域的专业设计工作中也得到充分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CAD绘图技术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要求我们在实践工作中重视CAD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加强高校工科中该软件的课程学习,培养优秀的实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并时刻总结发展中的CAD技术特点,保持其创新性实用性,为绘图设计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卓弘键.试论CAD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具体体现及影响[J].科技与创新,2014,19:41,43.

[2]陈红艳,刘兆峰,阎俏,段晨旭,王岷.《电气CAD》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24:40-41.

[3]郝睿.试论CAD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4:244.

[4]史启平.Auto CAD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概述[J].科技广场,2009,11:240-243.

作者简介

郝静(1977-),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

作者单位

海关查验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篇4

摘要:本文简述了当前海关查验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查验岗位设置不科学;查验管理体制不完善;查验成为通关流程的瓶颈;查验风险管理效果不明显;查验信息化水平不高;查验现场监督薄弱等。并从通关流程再造、查验岗位职责合理划分、推行“顺势查验”作业模式、提高查验科技应用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海关查验;风险管理;通关流程再造;顺势查验

一、当前海关查验的现状及问题

1.海关查验工作现状

我国的口岸众多,海运、铁路、空运、邮运等业务齐全,车站、机场、码头、监管仓库、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分布广泛,各类查验现场数量众多、位置分散,虽经整合调整,但目前查验资源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

和与日俱增的查验业务量相比,海关查验人力资源显得尤为短缺,且呈现地域分布不平衡态势,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海关的查验业务量远远高于内陆中西部地区海关。

海关总署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率目标为4%,但由于查验人力有限,不少海关实际查验率远低于这个指标。目前海关查验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人工查验和机检查验,其中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是机检查验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先期投入巨大,目前仅在一些业务量较大的查验点投入使用,且H986这种非侵入式查验手段仅适用于大宗、单

一、“三废”等货物查验。据统计,我国九成以上的进出口货物采用的是人工查验方式,总体而言H986等技术查验手段在海关查验中应用具有局限性。

查验现场由于条件限制,查验辅助手段匮乏,先进技术配备有限,查验关员缺少信息共享查询和风险辅助决策的后台支持和技术辅助,凭借主观经验判断的现象普遍,执法尺度难以统一,执法风险突出。2.现有查验作业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1)查验岗位职责设置不科学

现行海关监管体制下,海关查验的主要职责是:实际核对和检查进出境货物地和物品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重)量、价值、和原产地等是否与申报内容相符,实际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是否有改装、夹藏,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等情况。有上述论述可知查验关员除了要进行查看品名、规格,清点数量等简单操作外,还需承担海关估价、原产地核查、商品归类等专业性突出、技术含量高的复杂工作。总的来说,海关查验岗位的职责过于宽泛、庞杂,对海关查验关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存在不科学之处。查验岗位不科学的职责设置导致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查验岗位对查验关员的要求较高,现有海关查验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海关查验工作的质量难以保障;

二、查验关员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加之查验现场分散,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因而查验岗位的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突出;

三、海关查验的重点容易产生偏差,现阶段海关查验的主要指向是归类问题,但从海关查验的结果反馈来看,涉证、涉税问题的占比并不高,海关查验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四、海关查验岗位定位不清,过于宽泛,客观上和通关部门、物流监控部门存在职责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查验部门的边缘化态势。(2)查验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查验职能分属关税、物流监控、现场通关、风险管理、统计等多个海关职能部门,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这种条块分割的查验管理体制使海关查验被人为地分为若干孤立的子系统,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和协调沟通的有效渠道,呈现各自为政的现状,分散了本已不足的查验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制约了海关现场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此外,随着我国进出口量的快速增长,海关查验业务量激增,于此同时查验关员的数量未有相应的增长,查验人力紧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加之查验岗位任务重,要求高,风险大,缺乏培训的机会,发展空间狭窄,海关查验关员流动频繁,阻碍了查验队伍素质的有序提升。(3)查验成为通关流程瓶颈

现行的海关进出口货物通关的通常程序为:申报、审单、征税、查验、放行,其中查验环节处在报关单申报审核之后,是单证和货物衔接的中间环节,这种通 2 关流程设计使查验成为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的瓶颈:一方面查验阻碍物流的顺畅,延长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的时间,产生相关费用,增加了收发货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也影响了港口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查验业务量的不稳定性,容易产生忙闲不均的现象,影响了海关查验工作效率,也加剧了查验一线的人力紧张。

(4)查验风险管理效果不明显

全国海关正在推行风险式管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穿于海关各项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业已运用于查验工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风险管理对查验效率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据统计,高风险货物和低风险货物的查获率大致相同,反映了当前海关风险管理的手段有限,水平不高。(5)查验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查验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物流监控,近些年来海关加强了风险分析,投入了大量先进查验设备,但查物流监控信息缺乏整合的统一平台,各信息来源之间缺乏对接和共享的有效渠道,“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总体而言查验的信息化水平依然不高,90%以上的风险布空指令来自作业现场环节,“凭经验”和“拍脑袋”的布控决策方式依旧普遍,致使布控查验基本处于个体和粗放式的操作阶段。(6)查验现场监督薄弱

仅依靠处长巡视、科组长带班等制度难以保障查验现场监督落到实处。H986、HL2008等系统并不具有查验货物视频、图像资料的存储功能,因此事后复查制度往往流于形式。

二、海关查验机制创新

1.通关流程再造

借鉴美国海关“两次申报”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舱单管理,完善企业分类管理,充分运用舱单数据、运抵报告等提前申报数据进行风险分析,捕捉重点风险货物,提高风险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将查验、放行环节前置,进而再造通关流程,形成“舱单数据提前申报→报关单电子数据申报→电子审单→查验、放行→补充电子数据申报”的新型通关程序设计,查验前置于人工专业审单、现场接单等环节之前,有效缓解了持单等货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打破了通关瓶颈,提高了进出口效率,节约了收发货人的通关成本,增强了 3 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2.查验岗位职责合理划分

将查验岗位职责一分为二分为核心业务查验岗和辅助业务查验岗,实行主辅分离。其中核心业务查验岗的主要职责是对待查验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和原产地核查,核心业务查验岗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建议从关税、风险管理、通关监管等职能部门抽调若干业务骨干组成核心业务查验队伍,避免过去单证分离的监管脱节。辅助业务查验岗主要负责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重)量的核对等简单工作,辅助业务查验岗的工作可由新进关员、协勤武警等承担。核心业务查验岗和辅助业务查验岗分工明确,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形成配置科学、行之有效的海关查验工作制度。3.推行“顺势查验”作业模式

改变过去进出口货物物流配合查验的做法,以不阻断进出口货物物流,保障进出口货物物流的顺畅流动为前提,海关在进出口货物储存、运输、装卸、卡口放行等环节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查验,结合舱单、运抵报告、理货单、场站收据等数据源,核对进出口货物的实际状况。以提运单号、集装箱号为单元通过舱单布控建立与报关单号的对应关系,调取H986的图像、地磅衡重数据等做出查验结论,也可直接将核查记录转化为查验结果予以反馈。“顺势查验”作业模式尊重了物流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将查验融入进出口货物物流过程,减缓了查验的阻滞效应,提高了海关的查验工作效率,大大节约了企业的通关成本。4.提高查验科技运用水平

充分运用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将各监管场所的监控设备实行联网对接,构建统一、共享的监管数据平台,和海关现有诸多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并与港务、商检、海事、税务、金融等外部数据库进行有效数据共享,为现场查验关员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渠道和充分的决策的支持,破解查验现场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查验工作的科技支撑和决策辅助水平,提升海关查验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篇5

1 3D虚拟库的优点

在应用三维CAD技术的过程中会涉及到3D虚拟模型库, 而3D虚拟模型库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通过将3D虚拟模型库与机械制图教学进行结合将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3D虚拟模型库有着很好的经济优势。在建立3D虚拟模型库的过程中只要通过教学人员进行微机操作就能快速建立起来, 并不需要很多开发成本, 并且能够达到实物模型教学的效果, 甚至在某些方面较实物模型更具有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实物模型, 3D虚拟模型库可以根据教材要求的不同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 这样就能够让模型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相契合, 同时也能够让3D虚拟模型库得到很好的扩展。3D虚拟模型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优势。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的表面来对结构进行把握, 而3D虚拟模型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模型的内、外部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模型的各种细节。

2 三维CAD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通过使用三维CAD技术能够让传统实物模型的一些缺陷得到很好的完善,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去观察模型, 甚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构建自己所需的模型, 这给机械制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机械制图教学应用CAD技术的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选择合适的CAD版本。从客观角度上看, CAD其实是一种专业的制图工具, 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并不需要采用专业的CAD软件来进行机械制图教学, 而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去选择适当版本的CAD软件供与学生使用。从教学现状上开看, Auto CAD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2]。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会过于在意更新软件版本, 虽然新版本的软件在功能上要比老版本的软件更加全面, 但是同时也与老版本的软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 某些时候反而会让用户觉得不适应。因此老师和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及使用习惯来对CAD软件进行筛选。 (2) 制作高质量的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在Auto CAD软件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要向学生进行理论课程讲解, 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微机操作, 通过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 同时学生的操作技巧也能够得到较大地提升, 这样就给机械制图教学带来了很好的铺垫[3]。通过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Auto CAD在系统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开放性, 并且为用户提供了二次开发以及自定义体系, 其复杂程度也呈现出了阶段性, 只有让学生的基础打扎实了他们才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使用, 他们的操作水平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3 CAD机械制图的教学实施

在具体教学的环节中, 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大量的沟通与交流, 这样不仅仅能够从学生处获取大量的教学反馈内容, 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状况。学生在CAD机械制图的过程中会遇到若干棘手的问题, 老师应该对其进行细致的指导, 并且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作为典型的教学案例[4]。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再由老师进行指导, 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以此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使用CAD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师生互动得到进一步地加深, 从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构建出参观→演示→实验的循环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能力在教学循环中得到增强。另外除了专业技能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亲身经历与自己的经验, 这将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

结束语

三维CAD技术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机械制图进行理解与掌握。在CAD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将学生的实践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这样学生的机械制图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通过将三维CAD技术与机械制图教学紧密的结合, 让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层次, 这对于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以刚.三维实体设计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0 (15) :130-131.

[2]孟颖, 唐整生.机械制图教学中AutoCAD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11 (18) :214-215.

[3]李宝军, 毛敬涛, 李彩霞等.试论UG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 (16) :158-160.

浅谈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篇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AutoCAD技术应用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一是如何通过扫描矢量化进行数据采集,其次是把数据转换到GIS系统中。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在这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对数据精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AD技术数据转换数据库精度

0 引言

根据国务院部署,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以2009年10月31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统一进行变更调查数据更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全国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土地调查数据建库需用专用的GIS软件,如AreGIS、MapGIS、MapinfO等,由于担任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的单位和技术人员绝大部分是测绘行业的,多数测绘技术人员只熟悉AutoCAD软件而不熟悉GIS软件,这对土地调查工作,特别是对土地利用数据建库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保质保量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对如何把AutoCAD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当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包括通过扫描矢量化进行数据采集及把数据转换到GIS系统中,然后对数据的精度进行分析。

1 扫描矢量化

1.1 分幅图扫描及校正 聚脂薄膜图及像片图相对于普通图纸具有变形小不易伸缩的特点,所以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底图采用聚脂薄膜或DOM影像图为二底图。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AnitechE8AO幅面扫描仪,对聚脂薄膜图按400dpi分辨率进行二值扫描。为了保证栅格图像的精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扫描仪分辨率不低于400dpi;②为避免扫描影像的歪斜失真,扫描时应注意保持扫描送纸的水平,DRG与水平线的角度不宜超过0.2度;③几何纠正。选择四个内图廓点和至少五个均匀分布的公里格网点为控制点,当矢量化底图图件变形误差超限时,应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以保证纠正精度;控制点的选取应在DRG放大2-3倍的条件下完成;纠正后的DRG,其图廓点和公里格网交点坐标与理论值的偏差不大于0.1mm;将图廓点、公里格网点、控制点等坐标按检索条件在屏幕上显示,与理论值套合检查纠正精度,记录检查结果,不合格影像应重新纠正。④DRG数据应存储为国际工业标准无压缩的TIFF或BMP格式文件;⑤坐标系统及投影变换。当基础图件与数据库的坐标系不一致时,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当涉及跨带时,需要进行投影变换作换带处理。

1.2 数据采集

1.2.1图形数据采集 图形数据采集是在AutoCAD下完成的。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实际情况以及规程要求,在AutoCAD下定制了一部分工具和符号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点。①根据图幅理沦图廓,缩放校正后的栅格图像大小,移动栅格图像位置,使之与理论内图廓完全吻合。②在图形矢量化过程中,将图像线条放大约30倍,在线条中间跟踪图像,在画曲线时,要求采点均匀,走线圆滑。③对于相临图斑共用一条边界的情况,共用边界不重复跟踪,利用AutoCAD下边界处理的命令,利用已有边界,自动生成区域。④在每幅图矢量化结束后,首先由绘图员自行检查,然后交检查员检查,最后将分幅图打印出来与薄膜图扣合,全部检查无误,分幅图才能进行拼接。⑤在分幅图拼接过程中,采用人工拼接的方法。在拼接交叉点距离过大的情况下,以保证精度为前提,取交叉点的中点进行拼接。

本次实验首先对一个面积适中的图斑分别独立进行10次矢量化,考察矢量化的精度;其次是对大小不同的图斑分别独立进行两次矢量化,研究不同大小的图斑矢量化的相对精度。

1.2.2 属性数据采集

属性数据采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中进行,这里就不赘述。

台账数据录人结束后,根据详查控制面积,对汇总数据进行检查,以保证各行政单位各地类面积与控制面积相同,数据汇总统计可在Excel中进行。

2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是在GIS软件下接收AutoCAD拼接完毕的矢量图的过程。首先要求在AutoCAD下以DXF格式保存图形,然后利用GIS软件的数据转换功能转人DXF文件,并对转人的点、线、面文件分层进行处理。

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建库要求,建立数据库属性结构,并录人各类属性数据。对于地类图斑层,录人图斑的标识信息,完成图斑数据录人,达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致性,建立完整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数据转换前应先进行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数据精度、现势性等方面的检查,然后进行数据转换和相应处理。

3 精度分析

在土地利用数据建库过程中,成果精度主要取决于数字化精度。栅格图像人工数字化方法的误差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图纸伸缩误差,二是图纸扫描误差,三是栅格图像校正误差,四是数字化澡作误差。下面分别进行简要分析。

3.1 图纸伸缩产生的误差 图纸伸缩产生的误差由于纸张质地不同,差别也比较大。如前所述,聚脂薄膜图纸及用相纸印制的DOM图具有变形小不易伸缩的特点,,其伸缩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3.2 图纸扫描误差 一般工程扫描仪的扫描精度偏低,而且由于其走纸机构设计缺陷,会造成“歪斜失真”。实验中采用的扫描仪,其扫描失真的出厂指标为±0.1%,实际工作精度均在±0.06%以内。一幅1:10000标准图幅的扫描最大误差一般小于0.25mm。

3.3 栅格图像校正误差 用不同的扫描分辨率对同一幅图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栅格图像内图廓的四个顶点进行四点定向,定向误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比例尺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实验中采用400dpi的分辨率进行图纸扫描,定向误差为1.27m。

3.4 数字化操作误差 在进行图形数字化过程中,由于人为习惯或操作方式不同,跟踪地图时视野大小,曲线圆滑程度,数字化后图斑面积必然存在着不同。表2是对同一图斑进行10次跟踪矢量化得到的结果,表3是对不同大小的图斑两次跟踪矢量化的差异,由此来估算数字化操作的精度。由表2数据,根据菲列罗公式。求得数字化图斑面积中误差为m=±0.01515(亩),相对误差为0.17%。

对同一图斑进行10次跟踪矢量化结果见表2

不同大小的图斑两次跟踪矢量化的差异见表3

由以上的数据可知,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是很小的,基本可以控制在0.5%以内。

4 结论

由以上实验研究及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4.1 应用AutoCAD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土地调查外业调绘的影像图进行扫描和校正,然后进行矢量化采集图形数据。在AutoCAD下以DXF格式保存图形,然后利用GIS软件的数据转换功能转人DXF文件,并对转人的点、线、面文件分层进行处理,用于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于不熟悉GlS软件的测绘技术人员,有利于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

4.2 在扫描矢量化过程中,主要误差是图纸扫描误差以及数字化操作误差,图纸伸缩误差及定向误差较小。减小图纸扫描误差的措施主要有,选择较高分辨率及“歪斜失真”较小的扫描仪,扫描底图的放置方向及要正确;其次是数字化操作时要把栅格图像放大到30倍左右,跟踪描绘线条影像的中间。

4.3 矢量化图斑的误差与图斑的大小有关,图斑面积越小,其相对误差越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应用AutoCAD技术进行扫描矢量化,最大误差不超过0.5%,满足GIS建库的要求。

上一篇:市场科工作计划下一篇:交通局工会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