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2024-10-25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精选4篇)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篇1

辽南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连开发区一中二十五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要求:

1、500字左右

2、抒情性要强

黄渤海间聚群英,廿五春秋建奇功;

与时俱进求发展,辽南教育敢称雄。

大连开发区一中背依巍巍大黑山,面对滔滔黄海。风光旖旎,风景如画。这里有错落的裙楼、碧绿的草坪、秀雅的美石、宽敞的球场;这里有飘香紫薇、垂挂紫藤、披覆合欢、婆娑松柏、缠绵翠柳;林荫大道旁绿草茵茵,通幽曲径边花团锦簇。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具有一流的教育条件,五馆齐全,条件优越,各种教学设施先进完备。教师队伍优秀,有特级教师,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多人。他们改革观念强,教研意识浓;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在历任校长的引领下,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特色教育,讲求教育至上,追求多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一中发展的新路,形成了独具一中特色的教育风貌。

二十五年来,在“教育至上,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开发区一中成绩斐然,硕果累累。高考成绩逐年提高,一大批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科大、南开、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从97年第一个考入清华的学生李强,到目前,已有71人考入清华、北大和香港大学。

通过二十五年的不懈努力,一中先后被评为全国百所特色校实验校、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辽宁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文明学校和大连市先进单位、模范单位等。

一中有一种精神,一中人有一种追求,一中人有一种品性,一中人有一种热爱,这就是勇往直前、勇于胜利、勇站排头、永不止步。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篇2

悠 扬 的 钟 声

——纪念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建校110

周年

解说词

蜿蜒北去的湘江,生生不息地滋育着这里勤劳勇敢的人们。湘潭城外的黄荆坪,隐山巍巍耸立,它以‚尚德修身‛、‚经世济用‛的湖湘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求索、追寻。

今天的湘潭城区一条幽深的小巷深处,有棵古老的樟树静静伫立着,它是湘潭古迹陶公祠留下来的唯一痕迹。《湘潭市一中校志》记载:‚邑绅谢鼎庸、王国栋等人率先发起同行,呈清抚宪备案,于1902年在今雨湖路陶公祠创建了湘潭县学堂,招有学生两班。这就是现湘潭市第一中学的最先发身‛。

陶公祠,这是湘潭市一中记忆的起点;

陶公祠,这是湘潭市一中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典雅的钟楼发出的悦耳钟声,持续了110年。

‚芳菲桃李春成海,廊庙才华凤集桐‛。百又十年的桃李芬芳,百又十年的教泽绵长,湘潭市第一中学在不懈发奋、不断成长。

闪光的足迹

清末以降,海禁既开,西学东渐,‚教育救国、兴学育才‛风起云涌。1902年初夏,谢鼎庸、王国栋等先贤,仰观大局,顺应潮流,湘潭县学堂应运而生,成为湖南省内最早兴办的公学之一。建校后,或因校舍不足,或受时局所牵,校址数次迁徙,校名也几经更易。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湘潭县学堂迁回现址——风车坪;1955年,改名湘潭市第一中学。

110年来,一代又一代潭中人秉承湖湘文化中的精华与真谛,薪火传承,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富于爱心、有正义感的人,教育学生懂得上孝父母、下报苍生,逐渐形成了‚平民教育‛的个性与特色,风格与气派。这种凝重厚实的教育传统与文化底蕴,让潭中保持了一种威严庄重却不失亲切包容的博大气质与情怀。

陶公祠的夕照、古塘桥的油灯、延化寺的晨钟、晓岚港的暮霭、紫东园的朝霞、风车坪的夜月,在迁徙中积累,于漂泊中沉淀,历经洗礼,饱受砥砺,但严谨的教风、向上的学风未曾改变,生机勃勃,人才辈出。

这是电影《建党伟业》中的一个场景:这个第一个点燃‚火烧赵家楼‛火种的人,名叫陈大榕,曾于1929年至1931年、1943年至1944年两度出任潭中校长。

在潭中星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镌刻着这些光彩夺目的名字: 中国同盟会书记刘道一,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革命烈士杨昭植,以抗日歌曲著称的音乐家吕骥,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著名音乐家黎锦晖,航天专家毛国良,计算机专家姚世全,全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刘庆楣,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万婉玲……

在潭中成就非凡的历史画卷里,铭记着这些熠熠生辉的事件: 1954年,高

4、高5两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升学率达100%,获全省第一名;

1972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介绍潭中教学改革经验的文章,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所中学派出代表30000名来潭中观摩、学习,潭中知名度遍及全中国;

1998年,潭中成为首批挂牌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2002年,潭中高考7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0年,潭中成为湖南省首批‚新课程改革样板校‛。

这是能够找到的潭中校门最早的影像资料——黑白投影,微微泛黄,它存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这是潭中校门最新的高清画面——蓝天白云下,修葺一新的校门,显得那么赏心悦目,富于现代的气息。

百又十年的潭中,如同那棵见证了陶公祠历史的千年古樟,饱经风霜而生机盎然,永远洋溢着青春活力,叶茂枝繁。

奋发的飞舟

今天的潭中,挟裹着110年的风雨,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的教学大楼。功能完备的科学信息大楼。

中南五省首屈一指的学校体育馆。高标准的运动场。

可同时提供1500人住宿,宿舍、食堂、超市一体的综合楼。……

钟楼,仿佛绽放着笑容;钟声,犹如尽情的歌唱。

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潭中校园,风光旖旎中具大气,热气蒸腾里有宁静,52个班2700多名风华正茂的中学生聚集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一切都是那么的隽永。

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潭中,坚守自己的教育特色,高扬‚平民教育‛旗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一大批‚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学生,在湖南中学教育界自成一派,独领风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潭中显著的办学特色和育才之道。

‚校园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风采杯’足球赛‛、‚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全面培育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年一度的‚长绳比赛‛,已有近30年的历史,强化着学生的团队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今的潭中,良师荟萃。在246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211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级名师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 人。如今的潭中,学子成材。

初45班校友吴荫循成为执导《蓝色的海湾》、《心泉》、《远方》等电影作品的知名编剧、导演;

初348班校友颜丹晨成为《背起爸爸上学》、《山里红》、《还看今朝》、等影视作品主要演员。

初402班校友王星在十运会上打破女子40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 高200406班校友王子卓在第26届世界大运会健美操比赛中独得两金;

象他们一样,学有所成的校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更多的潭中校友,深受潭中‚平民教育‛思想的感染,在平凡的岗位上,热爱生活,善待自己,奉献社会,关爱他人。

2008年8月,彭奋强出任潭中第41任校长,他谦逊随和、平易近人的性格,求真务实、扎实肯干的作风,深深地感染着全校师生。他团结和带领党政一班人,勇敢地面对新时代对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为中心,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努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09至2011连续三年的高考升学率都在95%以上,且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稳居全省先进水平。

永恒的记忆

还记得那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吗?

还记得那泛着涟漪的谷水塘和环绕它的纤纤垂柳吗?

还记得那赭瓦红墙的钟楼、南楼与西斋,那精致幽静的地理园,那独具趣味的阶梯教室,那攀爬满壁的‚常青藤‛吗?

湘潭市第一中学自1902年建校以来,先后开设成建制班级1011个,向社会输送了初、高中毕业生近6万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卓有成就的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成为了时代的中坚。太多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烙印在他们的记忆画面里,一生都难以释怀……而他们与潭中有关的那一段段青涩葱茏的岁月,也已镌刻到了潭中校园的每一级楼间廊道里,每一条水泥小路上,每一块石凳台阶边……

潭中,像母亲一样呵护着她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包容着她每一个孩子的懵懂与轻狂,也见证和囊括了每个孩子最初、最纯、最真的情感。

所有的潭中校友心中永远珍藏着属于他们的无价之宝——母校、家园、纯真的情感和那段闪亮的日子,照亮着他们求索的道路。

钟楼,这一座始建于1933年的普通旧式建筑,在潭中校友心中却拥有着永恒的魅力,无法抹去对它的眷恋。站在这座仿哥特式楼宇上凭栏远眺,也许能看到自己当年读书的教室,看到当年田径场上那个曾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身影;也许能听到当年谷水塘畔的朗朗书声,听到当年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这里留存了青春的他们,也留存了他们的青春。

钟楼,如挚友,如知己,如情人,总能在夜色阑珊时轻轻唤起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无尽遐思和美好回忆。

沉淀了潭中历史沧桑的钟楼,也累积了潭中莘莘学子百又十年的梦想。

时值嘉年,幸逢盛世。

潭中110年华诞,是所有潭中人共同的节日。

‚谷水扬清,晨功夜课银灯下‛,是对过往的回顾;‚钟楼耸秀,李艳桃秾广宇中‛,是对未来的憧憬。

从当年陶公祠内简陋的教室,到如今誉满三湘的名校,百年沧桑传薪火,千秋事业谱华章。‚公诚勤朴‛的校训传承百年,催人奋进,它昭示着往者的奠基与创业,也召唤着来者的传承与开拓,更将赋予未来无限的机遇与荣光。

嘉年庆华诞,共谋新发展。

尾 声 明天的潭中,将是发展之后的再发展、跨越之后的再跨越,将是潭中百又十年奋斗史的无限延伸与扩展。

今天的陶公祠旧址,古樟还是那么的挺拔傲然。

今天的潭中校园,钟楼格外壮观,它面向无垠的远方;钟声分外嘹亮,它传向无限的未来。

百年校庆纪念碑解说词 篇3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福泉市第五小学欢迎大家的光临!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篇4

廖烈斌 整理

(文字配音)钦州合浦师范学校是集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座落在北部湾畔“还珠故郡”的北海市合浦县城,校园占地面积222亩,总建筑面积74456平方米。学校环境美,校风好,管理规范。《国歌》词作者田汉视察合浦师范时盛赞她是 “青年读书求学的好去处”。

(文字配音)学校创办于1931年,历史悠久。三迁校址,五更校名(校名滚动条),历经师范讲习所——乡村师范——简易师范——中等师范——中职师范教育的变革(滚动条)。但始终弦歌不断,薪火相继。八十年风雨同舟孜孜以求;八十年峥嵘岁月自强创新,历程曲折而又锦绣辉煌。

(配音文字)80年后的今天,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础设施完备,仪器设备先进,教学场馆充足。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学生公寓楼、标准田径场、多功能综合教室、电脑互动教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标准化语音室、数字化语音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室内体育馆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学校拥有多媒体计算机1200多台,钢琴100 余台,手风琴130 多台,图书资料18万多册。校园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相通,与各个教室相连。程控电话开通到学生公寓每间宿舍。学校各类在读学生3000人,教职工近200人。形成了集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基础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办学格局。

(配音)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规划蓝图挥毫情,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王明达、柳斌、张天保、周远清,原国家建设部李振东副部长、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金长泽、马立,副司长孟吉平、艺体司杨副司长,师范处副处长包同僧,原国家基建司司长王华、葛处长,民族司杨处长、中师处处长张林逸、连秀云、副处长唐京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宗鼐等,原广西区政府副主席吴恒,原自治区教委主任侯德彭、杨伦、副主任车芳仁、自治区教育厅潘晔副厅长、区师范处莫显怀处长等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指导,原钦州北海两市的党政领导刘嘉森、李康、车荣福、宁铿等,一直关注扶持学校,近几年钦州市委汤世保书记市政府领导徐贵副市长市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1996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欣然挥毫情为学校题词“珠乡园丁的摇篮”(配音)亲切的关怀让合师人如沐春风,齐心协力攻坚合师大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规范治校、质量兴校、特色兴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绩显著,历年来获集体

1荣誉奖42项。1988年8月,得到国家教委表彰,发给奖金10万元。被定为“全区中师示范学校”、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德育工作优秀学校、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合格职业技术学校、自治区立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逐项显示或图片展示)建校八十年,始终自强日新,办校特色鲜明,为广西、广东两省区培养了6万多名小学教师和各类专业人才,学生遍布两广各地,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珠乡园丁的摇篮”。

(文字配音)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和校本“青蓝工程”。2008年制定完善了《合浦师范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办法》、《合浦师范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滚动条),采用“内培”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有效培养一批业务骨干,打造“双师”型团队。目前,学校共有教师12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80人,占教师总数的62%。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占教师总数的7.75%,研究生课程结业56人,本科学历110人,占85.27%。高级讲师(副教授)26人,讲师68人。(滚动条)这支结构优化、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人人爱岗敬业,教有特长,追求卓越。他们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淡薄名利,甘作人梯,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成就了合师的累累硕果和锦绣辉煌。近十年参加省市级以上的教学、课件和说课比赛有98人次获奖。

近十年,学校教师获自治区级以上荣誉称号21人次,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7人次;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各一人,广西特级教师2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

上一篇:用一块“红烧肉”去鼓励自己范文下一篇:关于炎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