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共11篇)
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 篇1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古代诗歌。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作者介绍
师:文天祥大家熟悉吗?谁能给大家做一下介绍?(请1-2位学生介绍)
过渡:看来同学做了充分的预习,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
PPT出示:《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过渡: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三、译诗解说内容
师:回顾一下,我们平常是怎么学习诗歌的?字音、节奏、停顿、疏通、主旨
1、自由出声朗读诗歌一遍,解决字音
2、请一生范读,注意节奏
3、生齐读诗歌 师:通过朗读我相信同学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学诗的方法。第一步:译诗解说内容。
师:先看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哪位同学能逐字解释一下?
(一生逐个解释。)
师: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把首联翻译一下。(请一生翻译)
师:接下来的难度稍微大了一点,老师要求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解说首联的内容。
(课件展示示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生小组合作翻译,试着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预设:
1、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师:译诗解说内容的操作要点是什么呢?
生总结,师归纳课件展示: 1.释字,扩充。2.解说诗意。3.尽量押韵。
四 吟诵传情达意
过渡:译读之后我们对诗歌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第二步:吟诵传情达意,来了解诗歌的情感。
1、师:一起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
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明确:辛苦、寥落。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预设: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古人的理想: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结: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凄楚(请一男生朗读)
2、师有感情地范读颔联。
师:颔联用哪个意象来进行抒情?
明确:柳絮、浮萍。
师:什么是柳絮?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预设:柳絮种子上面像棉絮样的一团团白色绒毛,在空中飘浮,随风飞散。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就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
师:有一句诗说:漂泊浮萍本无根。文天祥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漂浮不定的浮萍呢?
预设:因为文天祥被俘之后,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
小结: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师: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国破家亡的悲哀。
师: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明确:语调低沉,语速要慢。(请1-2生朗读)
3、(师找学生读颈联。)
师:颈联中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
明确:惶恐滩、零丁洋。
师: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
明确: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被押解到零丁洋。
师:说惶恐、叹零丁里面的惶恐和零丁也是指地名吗?那还指什么?
预设:说惶恐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叹零丁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小结: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师: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师请一名学生读。)
4、师: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报定了必死的决心。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师生齐读尾联。)
师: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预设:誓死报国的精神、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血性精神
(师顺势板书:爱国情操、民族气节。)
师: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明确: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生再次齐读尾联。)
师: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感。(一生读,全场掌声。)
小结: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师:怎样用吟诵传情达意呢?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课件展示。)
1.深刻理解作品。2.酝酿情感。3.把握节奏。
师:根据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刚才的朗读提示,来自由吟诵这首诗!(生自读)
师:让我们听朗读录音,用心聆听诗人的爱国心曲。(播放朗读录音。)
五、评说深入赏析 过渡:这首诗不仅具有慷慨激昂爱国之情,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用评说深入赏析。
师:用评说深入赏析,就是给诗写诗句赏析,请看示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
(课件展示。)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师:浏览一遍,然后思考,这些诗句赏析是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
生答师结:写诗句赏析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写。
(课件展示。)1.诗意解析。2.字词品味。3.情感体会。4.修辞手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
预设1:首联,仅用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语言凝练概括。
2:颔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
3:颈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对仗工整。
4:尾联,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震撼人心,感天动地。
六、抒情表达感受
师:《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当然也包括我!请看老师是怎样用抒情表达感受的。
(课件展示。)
读惶恐滩头说惶恐,我读出了你对祖国的忧叹;读零丁洋里叹零丁,我读出了你的无奈孤苦。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以死殉国是对民族气节的最好诠释!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是怎样用抒情表达感受的?
(课件展示。)
1.引用经典。2.用第二人称抒情。3.鲜明地表达个人情感。
师:请同学们用真挚的情感抒写出你读完此诗后的感受。
预设: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读到了您的伟大精神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我读出了您坎坷的身世,读出了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精神,您不愧是民族英雄!
师:同学们,这就是这首诗震憾人心的力量。我们来盘点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学诗方法。
(课件展示。)
学法总结:译诗解说内容吟诵传情达意 评说深入赏析 抒情表达感受
师:在情感上,我们受到了文天祥爱国情操的陶冶,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整理。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味经典,跟随朗读录音一起吟诵,结束今天的这节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历任湖南提督、知赣州。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渡江,他在知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奉诏率兵万人入围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痛斥敌酋伯颜,被拘至镇江。脱险后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被元重兵所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坚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作《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达4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后在菜市口从容就义。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理解诗文和主旨)
节奏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篇2
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有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文天祥。
师:请结合注释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
(投影)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补题理解诗意——
师:一代名臣,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这首诗里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呢?请同学们诵读全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补个题目。
(生读诗,思考)
生:我觉得应该补上人名和时间,可是时间不清楚。我就补——(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补充:我知道,书注中有,是祥兴元年(1278)。
师:好,一位同学抓住叙事的要素补题,一位同学预习很细心。请继续。
生:(文天祥)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感受“叹零丁”,你说说你的依据。
生:颈联有诗为证:“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说文天祥在被俘之后押经零丁洋时感叹自己孤苦伶仃。
生:(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结合诗句说说看。
生:“干戈寥落四周星”。兵器稀少,兵力薄弱,与元军苦苦抗战四年,最终兵败被俘。
师:“寥落”书注解释为“稀少”。你们能说说带有“寥若”的词语吗?
(生思考,查词典)
生:查到了!“寥若星辰”,意思是稀少得就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师:同学们,抗元的人就像早上的星星一样稀少,可叹!南宋朝廷一直就有主战派和主降派在抗争,此次兵败,元军统帅张弘范威逼利诱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可赞!
生:老师我可以在同学们的基础上补:(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有感作诗)。
师:“有感作诗”好!还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生:惶恐!他在惶恐滩头心情恐慌。
师:对啊,惶恐滩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十分险恶。
生:以死明志,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都有一死,只留下一颗炽热的丹心光照史册。
师:那你们读读题目,看有什么不妥呢?
(生读)
生:我发现“叹零丁”与“有感”有矛盾。“有感”包含“叹零丁”感受,但诗中还有其他情感。
师:你很敏锐!好,我们再齐读补好的诗题——《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着重抓住文天祥起兵抗元的个人经历和兵败被俘后的感叹,以及他表明的宁死不屈的决心补题。有思考,有创意。
探讨英雄形象
我们一起来激情朗读我们合作创作的题目——《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师生激情诵读诗歌)
师:现在你在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文天祥呢?
生:我读到了一个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面对生死,无所畏惧。
生:我读到了一个饱经风霜、身世坎坷、又有一颗赤胆忠心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可是为了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他走上了战场。我在资料上查到,他听到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他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招募起了3万壮士,组成义军进行抗元。
师:你预习真的很认真。很会搜集资料,并学有所用,令人佩服。继续——
生:我读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留下了很多诗文。他还带兵抗元,指挥战斗。
师:诗中提到他自己读的什么书?
生:一部儒家经典。
师: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生: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孟子》。
师:孔子和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生:孟子有“舍生取义”之说。孟子倡导“仁”。
师:对,在孔子提出“杀身成仁”的基础上,孟子也提倡“舍生取义”。核心是两个字:“仁”和“义”。好,继续。
生:我读到了一个爱国的文天祥。祖国山河破碎如风中柳絮,飘忽不定,个人身世如雨中被打的浮萍,漂泊无依。但是他依然毫不屈服,慷慨就义。
师:好。你从颔联中读到了当时的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文天祥自己家破人亡。国破家亡之际,他的最终抉择凸显了他的爱国情怀。颔联描写得多形象啊,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柳絮,自己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十分悲惨。
师:唐代薛涛有咏《柳絮》诗句: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柳絮,无情之物啊。而浮萍呢?“漂泊浮萍本无根。”无根之物啊。
师:同学们,你们读出了一个英雄的文天祥,他就像神一样光照史册。可是,他还是人啊,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情感他有没有呢?
生:有,他也惶恐,他也感叹孤苦伶仃。
生:他巧用地名,将地名与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巧妙结合,对仗非常工整。
师:很棒!这一联已经成为经典。诗人回首当初兵败江西,从惶恐滩撤离,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非常险恶,再看今日被俘,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自己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真是无限悲苦。诗人将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感受交错在一起,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你们能读出这种悲愤吗?
生:“说惶恐”和“叹零丁”要重读。
师:请你读一下。
生朗读情感饱满,重读部分语速缓慢而拉长。
师引导同学们动情共读颈联与尾联。
探究英雄缘起
师:好!我们通过探讨和朗读感受到了英雄身上也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他惶恐!他也感叹!同学们,这就是人的本性。他是人而不是神!可是正是因为他是人,他却做出了宁死不屈的壮举,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思考,摇头)
师投影: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
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诵两遍。
生举手:我发现文天祥深受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影响,他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生:他以天下事为己任,不能救国家和百姓于危亡之中,他深感屈辱,曾经想用自杀来表明心志。
生:他对国家充满感情,就义之前还面向南宋朝廷百拜,心中只有国家,他不愧为民族英雄!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文天祥吟诵的千古名句了吗?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让英雄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请记住这是文天祥用生命谱写的赞歌!请齐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是我个人最满意的:自创问题。第一:探究英雄文天祥;第二:探究英雄人性的一面;第三:探究英雄性格形成的缘由。即从“英雄——普通人——英雄”,三步探究,追寻英雄缘起,了解儒家文化对文天祥的影响,进一步体会文天祥的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爱国豪情。
整节课是根据我校的教学要求设计的,即授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留下15分钟是随堂检测。要求教师少讲一点,积累知识,训练思维,探讨规律,培养能力,一课一得。我知道诗歌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途径有很多,训练的方式也多样。我这节课主要就是引领学生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同时带领学生探讨英雄形象背后的多元性格,更突出英雄的伟大之处。我这节诗歌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结合作者经历和创作背景,以及诗歌内容,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篇3
河口学校 彭媛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理解古诗意思,背诵这首诗。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重点介绍括号部分)1.作者介绍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人,(南宋)(朝代)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2.背景介绍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三、自学指导
(一)1.学生自读,标画不会的字音。
2.听录音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试着体会情感。看哪个小组听的认真,读的准确。3.朗读PK。
四、自学指导
(二)(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句,如有疑问,可在小组内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最快、正确译讲本诗。)自学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泛指战争。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
丹心: 赤诚的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特指史册。2.理解诗意。
五、自学指导
(三)(结合译讲的内容,赏析诗句,思考问题,如有困难,同桌间互相讨论。)
1.此诗首联和颔联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六、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采取不同方式朗读课文,并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八、巩固提升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篇4
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有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文天祥。
师:请结合注释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
(投影)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补题理解诗意――
师:一代名臣,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这首诗里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呢?请同学们诵读全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补个题目。
(生读诗,思考)
生:我觉得应该补上人名和时间,可是时间不清楚。我就补――(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补充:我知道,书注中有,是祥兴元年(1278)。
师:好,一位同学抓住叙事的要素补题,一位同学预习很细心。请继续。
生:(文天祥)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感受“叹零丁”,你说说你的依据。
生:颈联有诗为证:“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说文天祥在被俘之后押经零丁洋时感叹自己孤苦伶仃。
生:(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结合诗句说说看。
生:“干戈寥落四周星”。兵器稀少,兵力薄弱,与元军苦苦抗战四年,最终兵败被俘。
师:“寥落”书注解释为“稀少”。你们能说说带有“寥若”的词语吗?
(生思考,查词典)
生:查到了!“寥若星辰”,意思是稀少得就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师:同学们,抗元的人就像早上的星星一样稀少,可叹!南宋朝廷一直就有主战派和主降派在抗争,此次兵败,元军统帅张弘范威逼利诱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可赞!
生:老师我可以在同学们的基础上补:(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有感作诗)。
师:“有感作诗”好!还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生:惶恐!他在惶恐滩头心情恐慌。
师:对啊,惶恐滩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十分险恶。
生:以死明志,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都有一死,只留下一颗炽热的丹心光照史册。
师:那你们读读题目,看有什么不妥呢?
(生读)
生:我发现“叹零丁”与“有感”有矛盾。“有感”包含“叹零丁”感受,但诗中还有其他情感。
师:你很敏锐!好,我们再齐读补好的诗题――《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着重抓住文天祥起兵抗元的个人经历和兵败被俘后的感叹,以及他表明的宁死不屈的决心补题。有思考,有创意。
探讨英雄形象
我们一起来激情朗读我们合作创作的题目――《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师生激情诵读诗歌)
师:现在你在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文天祥呢?
生:我读到了一个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面对生死,无所畏惧。
生:我读到了一个饱经风霜、身世坎坷、又有一颗赤胆忠心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可是为了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他走上了战场。我在资料上查到,他听到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他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招募起了3万壮士,组成义军进行抗元。
师:你预习真的很认真。很会搜集资料,并学有所用,令人佩服。继续――
生:我读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留下了很多诗文。他还带兵抗元,指挥战斗。
师:诗中提到他自己读的什么书?
生:一部儒家经典。
师: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生: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孟子》。
师:孔子和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生:孟子有“舍生取义”之说。孟子倡导“仁”。
师:对,在孔子提出“杀身成仁”的基础上,孟子也提倡“舍生取义”。核心是两个字:“仁”和“义”。好,继续。
生:我读到了一个爱国的文天祥。祖国山河破碎如风中柳絮,飘忽不定,个人身世如雨中被打的浮萍,漂泊无依。但是他依然毫不屈服,慷慨就义。
师:好。你从颔联中读到了当时的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文天祥自己家破人亡。国破家亡之际,他的最终抉择凸显了他的爱国情怀。颔联描写得多形象啊,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柳絮,自己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十分悲惨。
师:唐代薛涛有咏《柳絮》诗句: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柳絮,无情之物啊。而浮萍呢?“漂泊浮萍本无根。”无根之物啊。
师:同学们,你们读出了一个英雄的文天祥,他就像神一样光照史册。可是,他还是人啊,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情感他有没有呢?
生:有,他也惶恐,他也感叹孤苦伶仃。
生:他巧用地名,将地名与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巧妙结合,对仗非常工整。
师:很棒!这一联已经成为经典。诗人回首当初兵败江西,从惶恐滩撤离,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非常险恶,再看今日被俘,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自己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真是无限悲苦。诗人将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感受交错在一起,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你们能读出这种悲愤吗? 生:“说惶恐”和“叹零丁”要重读。
师:请你读一下。
生朗读情感饱满,重读部分语速缓慢而拉长。
师引导同学们动情共读颈联与尾联。
探究英雄缘起
师:好!我们通过探讨和朗读感受到了英雄身上也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他惶恐!他也感叹!同学们,这就是人的本性。他是人而不是神!可是正是因为他是人,他却做出了宁死不屈的壮举,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思考,摇头)
师投影: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
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诵两遍。
生举手:我发现文天祥深受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影响,他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生:他以天下事为己任,不能救国家和百姓于危亡之中,他深感屈辱,曾经想用自杀来表明心志。
生:他对国家充满感情,就义之前还面向南宋朝廷百拜,心中只有国家,他不愧为民族英雄!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文天祥吟诵的千古名句了吗?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让英雄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请记住这是文天祥用生命谱写的赞歌!请齐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是我个人最满意的:自创问题。第一:探究英雄文天祥;第二:探究英雄人性的一面;第三:探究英雄性格形成的缘由。即从“英雄――普通人――英雄”,三步探究,追寻英雄缘起,了解儒家文化对文天祥的影响,进一步体会文天祥的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爱国豪情。
整节课是根据我校的教学要求设计的,即授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留下15分钟是随堂检测。要求教师少讲一点,积累知识,训练思维,探讨规律,培养能力,一课一得。我知道诗歌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途径有很多,训练的方式也多样。我这节课主要就是引领学生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同时带领学生探讨英雄形象背后的多元性格,更突出英雄的伟大之处。我这节诗歌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结合作者经历和创作背景,以及诗歌内容,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文天祥《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篇5
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怀。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方法:
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哦。)
二、课前热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思的你一定能理解此诗,掌握得很好。)
1、诵读古诗,朗读展示(一定要有感情哦,比一比,看谁读的最好。)
2、走进作者(结合目标检测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对理解此诗至关重要。)
《过零丁洋》作者是,(朝代)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号文山。本诗是一首言。
过零丁洋 篇6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及译文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释
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主旨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赏析
首联中“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公元1275,宋恭帝赵?的年号),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公元1278,南宋卫王赵昺的年号)被俘,恰好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说个人出处,一说国家危亡,两件大事。唐宋时期,作为知识分子要想保家卫国,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
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思想感情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此诗的下半阙如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
其后,文天祥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后世影响
《过零丁洋》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过零丁洋》教案[范文] 篇7
宁陵县新世纪学校张礼君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文天祥纪念馆。
如今我们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是为了传承爱国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 1
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师范读。
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跟学生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联系,特定的意象往往有其特定的表情作用。如本诗的“飘絮”与“浮萍”一般指坎坷的命运或不顺的仕途。)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可联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文天祥的诗句更胜一筹:他可能是受到老杜的这种“四柱对”的影响,但他并不是简单重复,杜甫的诗只是两组现成的地名,而文天祥则是把两个地名转化为两种心情。)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七、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八、小结: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九、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组织班级交流,发挥想象,感受意境,联系实际,体会真情。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
十、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十一、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二、布置作业。
(一)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二)再读全诗,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读《过零丁洋》有感 篇8
文天祥从小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面临强大的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后来由于内忧外患,亡国了。他为自己救国无门,倍感伤心,面临国破家亡,自己又被元军囚禁,忧心忡忡,但他视死如归,用这千古绝唱表明心迹,让后人对爱国情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文天祥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面临死亡,他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从古至今,这样的志士何止千万!鲁迅,立志振兴祖国,18岁时,见外国海军侵略中国,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院,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最后认定人们是心理有问题,就决定用笔唤醒民众,弃医从文;赵一曼,为抵抗侵略,与日寇拼死抗争,不幸被俘后,坦然面对死亡,为了祖国,壮烈献身??
与这些志士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都却不懂得珍惜。上课时,老师在前面讲,我们在下面说,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李宇春这些青春偶像,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自己不时还在暗暗发笑,有时弄得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回答问题时,我会牛头不对马嘴的乱说,到了考试时,一窍不通,只能乱写,成绩出来后,总对自己说下次要努力,可是不到两三个小时,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经忘了,更不用说努力了。
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爱国不是挂在嘴上,只有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步入社会后,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让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耕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收获的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果实,才会成果丰硕。人生能有几个花季,雨季?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但却有权利塑造未来。《过零丁洋》这首诗像一盏照明灯,时刻照亮着我;更像一位严师,告戒我要珍惜学习机会,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她将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过零丁洋导学案 篇9
《过零丁洋》导学案
编制:刘晓旭审批:课型:自学验收领导: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4、激情投入,阳光展示。【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理解诗歌的内容。熟读并背诵诗作。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3、借用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写在“我的疑问”处。
4、运用好双色笔,限时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知识链接】
1、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于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2、创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敌帅张弘范称其为“好人!好诗!”(之后二十多天,只有八岁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由大臣陆秀夫背负跳海殉国,誓死不降。)
【自主学习】
1.请写出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生词并注音。
2、作者是,字,又字,著有
《全集》。
3、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4、请找出诗中的比喻句。试赏析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延伸拓展】
1、收集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2、诵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 篇10
作者:文天祥(南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
寥(liáo)惶(huáng)遭(zāo)
注释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过零丁洋》翻译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指熟读经书考中进士,被起用为官);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过零丁洋》背景资料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1
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思想感情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此诗的下半阙如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
【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文天祥:过零丁洋06-21
文天祥——《过零丁洋》07-28
《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11-20
过零丁洋 文天祥诗句06-10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教学教案09-04
文天祥写过零丁洋背景12-02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案发文总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