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善桥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24-07-20

西善桥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精选2篇)

西善桥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篇1

西善桥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雨西办发〔2014〕29号

各社区(村)、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严厉打击“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保障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南京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宁政规字〔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本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全面掌握全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情况,建立小作坊的基本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和分类监管,通过“整顿规范一批、取缔打击一批、典型示范一批”的方法,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街道辖区内食品生产安全。

二、整治对象和重点

(一)整治对象:本方案所界定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固定从业人员较少(10人以下),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以手工制作为主或者有简单的生产加工工具和简易生产设施的食品生产加工点,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

(二)整治重点: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的食品生产小作坊;使用非食用原料、回收原料、霉烂变质原料及其它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辅料,滥用添加剂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制售假冒伪劣的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

三、任务分工

(一)食安办:负责整个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制定、综合统筹、组织协调、牵头取缔、信息通报等工作。

(二)党政办:负责新闻媒体的对外接待及协调。

(三)纪工委:负责专项整治的督查工作。

(四)城管科:负责对小作坊生产场所内违章搭建进行依法拆除,联合执法取缔工作。

(五)经济科、安监办、初保办:负责协调和配合质监、工商、卫生、药监等相关部门,组织对食品生产小作坊的查处和认定,对食品小作坊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六)劳动和就业保障所:负责对有需要的小作坊经营者积极提供再就业培训,推荐就业岗位。

(七)财政所: 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经费保障。

(八)司法所:负责信访接待稳定工作。

(九)广播站:负责正面的系列宣传报道,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十)派出所:负责加强私房出租户的监管,配合参加联合执法行动,依法处理专项整治过程中的暴力抗法和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十一)各社区(村):本辖区直接责任人,按照属地原则,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清理整治工作,做好辖区内小作坊摸排登记管理,配合做好联合执法取缔工作。

四、工作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3月15日前)各社区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全面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调查摸底工作,力争全面准确掌握本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基本情况。

(二)限期整治阶段(2014年4月30日前)

对前期摸底情况进行核实,会同区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各食品小作坊出具分类处置以及限期整改(时间为一个月)的意见和方案,整改期间不得继续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行为。

1.对于具备办证办照条件但未申领证照的经营户,要正确引导其积极改善生产加工条件,督促其办理证照,合法经营;

2.对于有合法生产经营地址、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要督促并引导经营者在规定期限内实施停产转产;

3.对于不具备生产、办证、办照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要督促经营者在规定期限内坚决关门停业;

4.对于不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生产加工手续,又拒不配合专项整治工作的经营者,由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区相关执法部门,坚决依法取缔。

(三)整治取缔阶段(2014年5月30日前)

对逾期仍不符合小作坊生产基本要求的,或在督促整改后,仍违规继续生产的,由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执法部门按各自职责,依法对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查处和取缔。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6月15日前)

由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街道内的食品生产小作坊整治工作进行验收。

(五)长效管理阶段(2014年6月16日至12月底)在总结和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查漏补缺,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日常监管机制,密切关注和掌握辖区内食品生产小作坊动态,一旦发现有新开办小作坊或已取缔的作坊死灰复燃,应立即向街道相关科室报告,街道将组织力量依法进行取缔。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将在南京举行, 各单位要真正高度重视起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认真排查,不留死角,在全街道范围内打一场食品专项整治硬仗,通过整治,集中解决当前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在街道的统一领导下,各社区、相关科室要各负其责,加强与质监、工商、卫生、药监、公安的配合,及时沟通,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整体效能,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疏堵相济,区别对待。在整治过程中要遵循疏导和打击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公众利益和就业矛盾的关系,要做好被取缔小作坊业主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确有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认真落实市、区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就业政策,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其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确保停业不失业。

(四)加强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及个人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对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方面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披露和打击,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积极营造街道食品生产安全的良好氛围。

西善桥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篇2

今年,根据省、市、县政府的 “十小”行业质量整规工作部署,我局牵头开展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紧紧围绕着今年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定方案,动员部署,普查建档,建立规范,强化监管,试点整治等工作,基本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等。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建立机构

省、市“十小”行业质量整治与规范工作(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向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并取得重视和支持。同时,根据《浙江省“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实施意见》、《温州市食品加工小作坊暨干制海产品、茶叶和米面制品等三类重点食品质量整治方案》、《洞头县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洞头县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和规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整治重点、工作步骤以及主要措施。为了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面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工作。

二、广泛动员,加强宣传

7月31日上午,我局组织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业主召开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会议。会上,传达了国家质检总局、省、市质监局有关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与规范的精神,对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与规范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特别是借此会议对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要求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

三、普查建档,分类管理

充分发挥基层质监网络(乡镇质监员和村协管员)的作用,通过进村入户的办法对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地毯式的全面普查。在普查过程中,我局认真做好“两确认”工作,即各村(居)普查结果由村(居)负责人签字确认,各乡镇汇总后,再由所在乡镇政府负责对普查情况完整性再确认,全面掌握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数量与品种等相关情况。经普查,我县共有食品加工小作坊99家,其中证照齐全(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39家,无证无照的有60家。按照产品类别分:食用油2家,占2%;豆制品5家,占5%;糕点13家,占13%;米面制品(粉干、面条、年糕等)16家,占16%;水产品(虾米、鳗鱼干、鱼生、紫菜等)54家,占5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水产品加工小作坊大多属于无证照、自产自销、季节性生产的。对99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经过疏 2 理后,按整改帮扶、整合提升、保留规范、歇业转产进行分类,其中整改帮扶4家、整合提升类36家、保留规范类42家、歇业转产类17家。通过试点整治整合后,现全县小作坊剩87家。

四、制定标准,抓好试点

(一)制定标准。食品加工小作坊卫生环境差,管理混乱,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弱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小作坊没有一套管理规范。为了能制定出规定具体、操作容易的小作坊基本条件要求,在省局、市局《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协同卫生部门联系制定《洞头县食品加工作坊基本质量安全规范》,作为食品加工小作坊准入的最低要求。该规范规定了食品加工小作坊场所环境、生产设备及用具、原辅材料、生产加工、人员、产品检验、包装及标识、贮运、质量管理的基本条件。规范的实施,大大提升了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也为今后质监、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二)抓好试点。根据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依靠政府、开拓思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要求,我局确定了小作坊整治试点乡镇及行业示范点,把霓屿乡作为试点乡镇,重点是紫菜加工整治,把北岙镇的鱼生加工作为行业示范点。特别霓屿的紫菜加工整治列入了市级整治试点。

1、霓屿乡紫菜加工试点。霓屿乡紫菜养殖面积占全县80%以上,共13740亩,一直以来紫菜加工沿袭着传统的晾晒和简易烘干方法,全乡有21家“小、散、杂”家庭式紫菜加工小作坊,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县紫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局深入到霓屿乡进行调研,专门制定了《洞头县紫菜加工整治方案》,工作重点是帮助小作坊通过“专业合作”、“龙头带动”等方式联小作大。我局多次走访、面对面座谈,特别是带领小作坊户赴苍南参观考察等,积极引导加工户转变观念,树立联小作大的决定和信心。李县长也重视霓屿乡的紫菜加工整治,并专程到霓屿乡作指导。在小作坊整治过程中,我局还召集海洋与渔业部门、科技部门对召开紫菜加工小作坊规范化改造座谈会。经过努力,在该乡布袋岙村、下郎村分别成立了众益水产品加工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灵潭藻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各紫菜加工小作坊。灵潭藻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在10月12日挂牌成立,成为全县第一家加工紫菜的专业合社,并且与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模式共同发展,众益水产品加工养殖专业合作社已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考核,不久就可以取得证书。通过整治,努力改变传统的晾晒方式,改善生产加工点卫生环境,使霓屿紫菜加工无人管到有人管、无组织到有组织、初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

2、传统的鱼生加工试点。我县加工鱼生历史悠久,在温州地区享有很好的声誉。并且加工鱼生点多,面广,从普查情况看,专门加工鱼生的就有16家。但是大多属于无证无照。为了使鱼生能够规范加工,确保质量,提高档次,走出洞头,进入超市,我局选择唯一一家有证有照的小作坊即红花水产加工厂进行试点,引导小作坊按《洞头县食品加工作坊基本质量安全规范》进行改造。在我们的鼓励和帮助下,该小作坊改造了场所,规范了加工流程,制定了鱼生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购置了检验设备等,现已处于取证的基本阶段。

五、强化措施,加强监管

上一篇:红山区文化进社区惠民工程实施方案下一篇:学好唱一首歌曲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