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2024-06-04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共11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愚钝(dun4)禁锢(gu4)轩(xuan1)昂犀(xi1)利侏儒(ru2)酒肆(si4)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盎(ang4)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辨字组词。

滞()钝()锢()尴()

带()纯()涸()滥()

2、根据拼音写汉字。.you3()黑xuan1()昂xi1()利

侏ru2()酒si4()chi4()热

can4()然长ran2()han4()首低眉

广mao4()无垠an4()然失色

3、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鹤立鸡群正经危坐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郁郁寡欢引人注目藏污纳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四、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篇2

笔者以为, 这样的问题不解决, 语文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顺利地推进。于是我尝试性地上了几节与传统课程有别的新课型, 在教学实践中, 受到学生的欢迎。下面以《列夫·托尔斯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一课的设计与实践为例, 介绍这种课型, 敬请行家同仁批评指正。

《列夫·托尔斯泰》是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也是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 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这样一篇文采斐然、内涵丰富的美文, 老师读来还有一些难度, 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去, 并能有所领悟呢?

仔细阅读全文, 想找一个切入点, 可全篇文章似一泓清丽委婉、汩汩流淌的泉水, 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 思索良久还是没有好的点子。到了这个时候, 我忽然想到:为什么老师总是忘不了做主宰者, 忘不了做好套子让学生来钻呢?既然如此, 何不从学生那里找点灵感呢?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上课伊始, 没有多说什么, 让学生尽情而随意地读起了课文。因为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促进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对话, 增强理解沟通的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待学生的读书声渐渐平息之后, 我让学生自由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我似乎感觉到作者要赞美老托的眼睛, 但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又极力写他的丑陋不堪呢?”

“文章词汇丰富, 大量使用修辞, 语言很美, 但读了两遍, 我仍是一头雾水。”

“这篇文章的描写很吸引我, 写的不俗, 但作者究竟要表现什么, 我看不出来。”

从学生自主进入文本后的反应来看, 真正能读懂文本的并不很多。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对托尔斯泰了解不够;二是对委婉含蓄、意韵深远的语句理解有困难。正在同学们七嘴八舌谈论之际, 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突然举手, “老师, 别学课文了, 给我们讲讲托尔斯泰的故事吧。”这位同学可能是出于好奇, 想找点感兴趣的东西, 但它何尝不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同时也说明解决问题的内部需求使学生自身产生了强烈的内部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是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内驱力调动起来了, 问题的解决就会近在咫尺。

立即派课代表到资料库拿来有关托尔斯泰的声像资料, 演示给学生。由于有了真正的需要, 学生听得、看得格外认真。对托尔斯泰有了全面的了解, 才有了研究文本的土壤。于是, 我又让学生读起了课文。“重读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还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再次亲近文本, 细心体味, 独立思考。经过这一环节, 学生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还不能说读懂、读透。在心求通而未得, 欲言而不能之际,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做充分尊重和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并且在学生有了“需要”之后进行, 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在学生讨论的同时, 我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之中, 及时了解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也顺势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任务, 把小组讨论不断推想高潮。“演员”和“导演”密切合作, 在较高层面上把握了文本。在学生合作研讨渐近尾声时, 适时让小组派代表交流研讨成果, 并提出仍存在的问题。

“领悟到了人物肖像描写的方法, 即抓住特征, 使用修辞, 恰当选用词语。” (例句省略)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又稳又准, 击中要害。’这句话我认为是说托翁目光犀利, 有深刻的洞察力。”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我理解就是说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社会观察全面而深刻, 目光锐利。”

“我感觉到课文后半部分是赞美托尔斯泰的眼睛, 但我不明白前半部分为什么渲染其奇丑无比, 普通平凡呢?” (师生研讨)

“课文最后指出他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 又为什么说他肯定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呢?” (师生研讨)

“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我又鼓励学生给老师直接提问题, 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了新的高潮。 (问题略)

从学生的发言, 我知道学生们读懂了托尔斯泰, 让我更高兴的是, 他们的情感也在对文本的理解中得到升华。

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的。听听学生的意见, 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就能较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使老课堂的一潭死水活起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就能激活学生学习心理的潜在因素, 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真正有效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 而自主学习的真正源头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唤醒、强化并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感以教师的问题主宰课堂的接收式教学方式的最大不足是严重阻碍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而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自主—探究”式课堂学习模式, 亦即改变以教师的问题主宰课堂教学的格局, 代之以经过筛选、梳理、整合的学生的问题统领教学活动,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一步的探究。多年的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想法不仅可行, 而且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充分激发, 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自主学习的能力显著提高。

运用“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注重初读, 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预习读书阶段发现问题, 并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教材上的问题走进课堂, 并不是排斥、拒绝教师、教材上的问题, 而是为了把学生“沉睡”的问题意识激活, 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从被动地接收问题转化为主动地发现问题。

注重初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还在于逐步培养学生以探究的眼光看待教材的意识。这是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前提条件。

二.注重交流反馈,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自读时的自我反馈、课前和课堂的生生反馈 (同桌之间、邻座之间、小组之内) 师生反馈, 构建充分的反馈渠道,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自行筛选, 舍去自己可以解决的和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问题会更趋“精化”。对“问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甄别、疏导和整合。

教师应为这种反馈创造必要的条件。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人人敢想敢说。

三.提高问题质量, 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问题质量的要求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提问;引导学生把“顺向提问”和“逆向提问”结合起来。“顺向提问”是指顺着作者、教材、教参的思路提问, “逆向提问”是就教材、教参的不足甚至错误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思维的“进攻性”, 决不唯唯诺诺, 不惟书不惟上, 不安于书本上给的答案。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特性,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篇3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透过眼睛描写去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3.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

4.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3.学习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

课型:教读课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教读课。文章篇幅较长,不宜面面俱到,应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可采取 :默读——认识其“形”,朗读——感悟其“神”,跳读——品评其人的步骤,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深入而全面地去认识托尔斯泰,然后进行仿写。由此体现出“感——悟——评——写”的训练过程。

教学步骤:

一、作家简介、导入新课

让学生介绍文中的人物及作者,然后教师补充。

1.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928-1910)是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介绍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等)。

二、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能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明确:可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文章重点写的是哪部分内容?

明确:重点写第二部分(对眼睛的描写)。

三、默读课文,认识其“形”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2.请以“__的托尔斯泰”的句式说说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3.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美吗?请用一两句话对其外貌特点进行相对完整的概括。

(学生先思考,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

1.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例:脸庞多毛、大胡子、狮子鼻、丑陋可憎等。

3.托尔斯泰长相粗鄙,他多毛,浓胡须,身材矮小,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四、感情朗读,感悟其“神”

抽几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描写眼睛的角度。

2.这部分还是重在写外貌吗?若不是,那是在写什么?

3.请以“列夫·托尔斯泰 ”的句式说一句话,体现对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认识。(提示:必须是透过对眼睛的描写所感悟到的东西,不能出现“眼睛”这个词。)

4.从这部分内容来看,你认为托尔斯泰美吗?第一部分写他丑陋粗鄙,而这一部分写他美,这种写法叫什么?

(采取分小组分别完成一道题,小组间合作)

明确:(1)第6段:犀利的目光。第7段: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第8段:眼睛的威力。第9段:赞美犀利目光,揭示人生的不幸;(2)不是。写他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3)深刻而精准的洞察力、思想深刻、观察社会广阔而深细、时代的代言人、对现实的批判深刻而准确等等;(4)美。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五、赏读课文,品评其人

1.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反复诵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请就文章对托尔斯泰外貌和眼睛的描写,将自己对对托尔斯泰的认识与感悟串联起来,以“__的托尔斯泰__”的句式说一段话,体现自己对托尔斯泰由表及里的比较完整的评价。

(这两个题都有难度,采取先独立竞赛,然后合作探究,其间老师适当点拨的形式)

六、观察体验,模仿写法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同学,用100-200字描写其头部特征。适当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好后老师挑选出优秀片段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备教手记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篇4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较多写人散文,具备阅读写人散文的基础,知道要以事写人,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等,但对于传记类作品接触不多,也不深入,特别是对于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适度想象等,还知之甚少。而且,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外国文学作品,打上了作者的风格烙印,在构思、语言等方面均与学生既有的阅读经验形成较大反差,在阅读时会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教学目标: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语言,品味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理解作者在描写中穿插的议论和评价,走进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

2. 揣摩、品味语言,赏析比喻、夸张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描写时穿插的议论和评价性语言,进而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教学创意:

因文识人,因人析文;紧扣文本,赏析借鉴;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生好奇之心

(一)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两位文学家因为文学成就巨大而被中国读者尊称为“翁”,其中一位是“莎翁”——莎士比亚,同学们知道另外一位是谁吗?

学生回答。明确:“托翁”——列夫·托尔斯泰

(二)对于托尔斯泰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同学们有多少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所搜集的关于托尔斯泰的资料。

教师补充:托尔斯泰贵族出身,世袭伯爵;托尔斯泰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改革俄国社会,尽可能维护农民利益;托尔斯泰对哲学、宗教、伦理道德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最终促成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富有平民思想;坚持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方式生活;托尔斯泰晚年时期放弃所有财产,弃家出走,最终病逝于一个偏僻的火车站;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长篇小说上面,他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设疑:托尔斯泰到底应该长成什么样子才和他的身份与地位相称?这可能是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撰写的人物传记《托尔斯泰》的部分章节,去近距离观察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做过多要求,主要由学生言其所知所想,为下面的学习作心理铺垫。)

二、自读课文,识传主之形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从那些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二)小组内交流。

(三)班级内交流。

明确:文章分别从须发、面部轮廓、面部表情、眼睛等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归纳概况,抓住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用做批注的方法对相应文段进行要点概括。)

(四)试着用“托尔斯泰是一个 的人”句式概括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示例:须发浓密,面部粗鄙,表情蒙昧阴沉,目光犀利等。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的深入,主要是为了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抓关键性形容词的方法准确把握。同时,教师要适时板书,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对比分析,赏构思之奇

(一)引导学生发现、思考: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写托尔斯泰其他面部特征与写眼睛特征的词语各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属于贬义词系列,用语“刻薄”;后者属于褒义词系列,极尽赞美。

(二)引导学生再思考:先贬抑再赞美,从写作手法来看是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突出眼睛和目光的特点,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学习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是本课的一个学习重点,但不能由教师生硬抛出,而要找到一个较好的切入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除了先抑后扬,文章为了表现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还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讨论明确:侧面描写(第5段),通过写来访者者的心理落差,侧面表现托尔斯泰面目丑陋。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

作为一篇重在写人物外貌的作品,它与同学们阅读过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阅读体验?(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处设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逐渐深入到语言赏析,从而突破另一个教学重点。)

二、浏览课文,自主发现

明确:多角度描写;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描写时,作者加进了大量评价性语言。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发现和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的阅读和作文经验,特别是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议论性语言两方面进行对比,突出本文语言特点。)

三、再读课文,品语言之美

(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夸张句,赏析其表达效果。

示例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沛。

示例2:“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生动形象。

明确: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表现出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又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之美。学生对那些一望而知的夸张、比喻句及其表达效果可能得心应手,但对于写眼睛部分的则可能存在表面化的肤浅理解,教师要重点引导。)

(二)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分析其作用。

示例:“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

缺少一样东西, 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毕生全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给自己带来巨大痛苦。

明确:议论性的评价语对于揭示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到为止,却又一语中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和内容是本课的难点所在。走进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不能脱离文本空洞抽象地概括,而应抓住关键句,适当结合人物生平加以分析。)

四、总结梳理

学生梳理本课所学,总结归纳。

示例:第一,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第二,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第三,巧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凸显人物外貌特点。第四,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一课一得,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中去。)

教学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篇5

原创: 刘婷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文采绚丽、描写非常细腻的人物传记,从眉毛、耳朵、胡子到后面的眼睛,采用很多的修辞,极尽夸饰、铺陈之能事,字里行间都是对于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要想读懂它,并不是易事,因而需要对于托尔斯泰背景的了解做支撑,所以我选择从托尔斯泰的生平切入。

导入:同学们,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他出生在俄国,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因而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是他的一生却受到他身份的困扰,感到非常的痛苦,那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呢?好,老师告诉你,因为他非常渴望改变俄国的农奴制度,去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这样的信仰决定了他这一生注定很痛苦。他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信仰,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夫妻分家,并在分家后将自己的财产无条件捐出。这样的他必然会受到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是统治者眼中的危险的炸弹,但却是民众心中的一座丰碑。说到这,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

学生摇头

好,那老师再给你补充介绍一下,对于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不堪。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躺在异乡的小火车站长家的小床上,他的遗言没有留给妻子儿女,而是说了四个字:“我爱真理”。他生前放弃了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死后更是安静体面,在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所以,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文学大师受到茨威格如此之高,今天就让我们近距离走进这位文学大师去感受一番。

走近托尔斯泰(1-5)

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个世界文豪,可以说在当时也是个响当当的明星,那你想象一下,你觉得托尔斯泰会长什么样子呢?请把他的外貌描述给老师,好吗?

生1:我觉得他应该是打扮的很绅士,很有风度。

生2: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文质彬彬,一看就能看出来文学气质的一个人。

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啊,那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无缘得见,那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实我们的想法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

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和大家想象中一样吗?

生:不一样,太邋遢了!

好好好,我听到有人说太邋遢了,那你能在文章中能找出茨威格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请找出文章中的那句话。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非常好,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

这几个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哪个词语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我们一般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吗?

生:不能

我们来看这个词,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词语随便去评价人家,更何况用来形容一个文学大师呢?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他提到了另一个俄国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

好,我们找到这段话,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好,那我想问大家,为什么要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呢?

生:对比,为了突出托尔斯泰的丑。

非常好。那文中还有类似能起到这种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有。还写到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

非常好,那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侧面描写

不错,除此之外,我们在文章中还可以找到很多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比如用到了修辞。生:有比喻,有夸张的修辞。

好,现在来找文中的修辞,然后赏析它。

师生活动:找出了第一段中的比喻、夸张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就分析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一段话确实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一起来齐读这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走进托尔斯泰(6-9)

好,我们再仔细地读这些话,然后按照茨威格的描写给托尔斯泰画幅像吧。(画图特点:没有眼睛)请同学们评论下我的画?

生:太丑了。

对,非常丑,而且我们还能直观地看到,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没画完,大家注意到了吗?

生:眼睛。

是的,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没有画眼睛,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在第五段之后都是在写眼睛。

非常好,那我们来看接下来的眼睛。现在我们按照之前学过的新闻特写,把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找出来,然后改成一段新闻特写。

(学生整理,老师指导)

大家整理的非常棒,那我想问,你认为这双眼睛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非常有神采,尖锐犀利。

(等)

好,用大家的话来说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锐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茨威格比较喜欢托尔斯泰的眼睛。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是贬低,后面写眼睛,是充满赞美和喜爱的。

那看来作者重点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欲扬先抑

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解这种写法,先抑后扬,很明显,茨威格是想要着重告诉我们托尔斯泰的眼睛的魅力,开头我们还说过茨威格明明给了托尔斯泰很高的评价,那我们留个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用大篇幅写眼睛,为什么会给托尔斯泰这么高的评价,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反思 篇6

开学已经两周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不太好。一方面可能寒假太放松,还没调整过来,一方面可能是教师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定目标。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一课要学什么?”学生七嘴八舌。一班提到外貌、精神、经历、成就、写作手法、结构、句子理解。二班提到长相、精神、事迹、句子赏析、写作手法、结构,开始有点信口胡诌的味道。然后我一问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些目标的,引导学生得出:学习目标的确定依据有课前提示、文章内容、课后练习、旧知。二补充一个:夸张修辞及作用。三确定本堂课目标。一班选的是外貌和夸张。二班开始选的是长相和精神。”

第二步:独立自学,小组讨论。学习之前问:“要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你们知道要怎么做吗?”让大家明白,要找到作者描写的外貌部件,圈划关键词;划记运用了夸张修辞的句子。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交流两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点拨,明确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由主到次的写作顺序。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篇7

一、早期质疑

早年, 托尔斯泰同周围的孩子一样, 都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 然而做祷告、领圣餐在他看来, 只是一种习惯的维持, 并没有虔诚的信仰作为支撑。“由于我很早就开始大量阅读和思考问题, 我对教义的否定早就是自觉的。”因此他从十六岁开始便不做祷告, 不主动上教堂。他对宗教始终保留着一份敬仰, 然而因为“不清楚这些关于基督和他的学说的实质”, 总归没有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

正是因为托尔斯泰自小对宗教的一份质疑, 使得他更加热切地想探索人生的意义。他尝试着从知识的角度对人生意义进行解答。然而不论是从思辨哲学, 还是自然科学中, 他都没有找到答案。在托尔斯泰看来, 思辨哲学对于生命因果现象的研究, 只是虚伪地胡说八道, 不论是法学、社会学、历史学, 都只能基于本学科提出片面的观点。而自然科学只是对于生命的表象作出基本的阐释———“如果一个人真诚地问‘我该怎样生活?’他就不会满足于‘你去研究无限空间之内的无数粒子在时间和复杂性方面的无穷变化, 就会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回答。”

在知识领域得不到解答的托尔斯泰, 便去生活中寻找, 然而他发现周围的人对于生命的探求, 无外乎四种方式:浑浑噩噩、寻欢作乐、自杀或是无所作为。他自身就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之中, 而纵观其他三种状态, 只有自杀是唯一可借鉴的道路。他发现这条路也是无解的, 是一条死路, 因此痛苦不堪。

可以说, 从少年到中年, 托尔斯泰始终对宗教, 对其中的教义以及上帝是否存在等一系列问题抱着一份自己的怀疑。

二、后期接受

写《安娜·卡列尼娜》之时, 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最激荡并进行着种种推翻、重建的过程。因此他当时的精神状态有很大一部分都反映在了书中的自传性人物———列文身上。列文因为和基蒂来之不易的婚姻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暂时抛下了对于土地、农民关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考虑, 一门心思地沉浸在幸福之中。而托尔斯泰也因为幸福的家庭生活, “撇下了对生命总目的的任何探索, 进而全部集中在家庭、妻子、孩子, 以及如何增加生活资料中了。”

在这一时期, 列文对于宗教的态度是被动地接受, “他既不能够相信, 同时也不能够确信这全是错误的”, 他全然因为不领忏悔证书便不能结婚而接受圣礼, 在受圣礼的过程中也保持着怀疑的心情, 但依旧老老实实地按照要求祷告、忏悔。在自己的婚礼上, 虽然不甚清楚其中的程序, 还是在神父的指导下完成了整个仪式。“既不相信所做事情的意义, 也不能将此看为无聊的形式而淡然处之。”从中可以反映出, 在这一阶段, 托尔斯泰虽然依旧抱着对宗教的怀疑和坚定自己不是信徒的理念, 却并未对宗教的仪式、流程有任何非议。

而到了《复活》之中, 就存在着全然不同的面貌了。众所周知, 在写《复活》之际, 托尔斯泰已经是年过八十的垂垂老翁, 他的世界观在早年的不断被推翻、重建的过程中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确立。在长时间的探索之后, 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那就是信仰。“当我对上帝的存在失去信心的时候, 我就活不成。假如我没有必定会寻到上帝的这种朦胧的希望, 我早就自杀了。只有当我感觉到他的存在, 找到他的时候, 我才会生活下去”。

之前的一系列的关于人生、存在意义的探索, 他在知识与生活中均没有找到的答案, 最终在宗教中得到了解答。“不会被死亡毁灭的意义是什么———和永恒的上帝结合。”如同一个在沙漠中行走良久而寻水不得的旅人, 在焦渴难耐中终于发现清冽的甘泉一般, 困扰托尔斯泰半生的问题, 也最终在摸索中得到了解答。

三、对宗教仪式的态度

与其他信徒不同, 托尔斯泰对于宗教并不盲从, 具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这可以体现在其对宗教仪式的态度上。他不把圣礼中的红酒和面包看为上帝的血和肉, 也不相信那些只为了生计, 为了面包和享乐而担任圣职的司祭是来传播上帝的旨意的。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不是这些表面的、空洞而滑稽的仪式, 而是对于人类生命意义的认知。

因此, 在《复活》的第一部中, 我们能够看到托尔斯泰用了三十九和四十这两个章节来描写犯人们在教堂里所做的礼拜, 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里所做的一切正是最严重的亵渎, 是以基督的名义对基督本人的嘲弄。”

在托尔斯泰的笔下, 诵经士紧张而又古怪, 司祭为犯人们所念的祷词单薄而乏味, 充斥着感叹语气和虚张声势, 他跪下去叩头, 典狱长、看守、囚犯也必须学着他的样子下跪。脚铐声哗啦哗啦, 和司祭尖利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场面十分滑稽。

司祭心安理得地做着这一切, 是因为他靠着这种礼拜收入钱财, 送儿女上学。典狱长和看守从不知道这些仪式的含义, 只是因为最高当局和沙皇本人都信奉而笃定非常。只有少数的犯人看透这类仪式“纯属骗局”。三种人, 三种描写, 便将三种心态体现地淋漓尽致。托尔斯泰对于这类宗教仪式的批判也有了更深的力度。

四、对异教的态度

托尔斯泰在宗教认知上的进步和宗教观的逐步成熟, 还表现在对于其他宗教组织的理解上。

在《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后一章里, 列文领悟了教会是集中了一群对于神有相同理解, 对于美有相同追求, 并且笃信教义的教徒的组织。然而随后又质疑起了犹太人、伊斯兰教徒、佛教徒等所谓“异教徒”的存在。“难道这几亿人口就被剥夺了那种最高的幸福吗?没有那种幸福, 人生就毫无意义了。”列文的疑问, 也是托尔斯泰在看到教义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之后的疑问, “为什么真理不在路德教、天主教那里, 而在正教这里呢?”显然, 在这时, 面对林立的其他宗教, 以及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和与冲突, 让托尔斯泰更深一层地考虑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和对所谓“异教徒”需采取的态度。

而在《复活》之中, 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在《复活》第三部第二十二章中, 聂赫柳朵夫为革命者克雷里卓夫的死亡而伤怀不已, 更因为玛斯洛娃最终选择了西蒙松却没有和他在一起而抑制不住的难受。此时, 教堂里的钟声响起, 所有人都脱下帽子, 在胸前画着十字祷告, 唯独一个头发蓬乱的老人没有祷告。聂赫柳朵夫注意到他, 便问他为什么不祷告。老人却说他不信仰任何宗教, 只信他自己。他认为世界上之所以存在各种宗教, 是因为“人都相信别人, 不相信自己。”

“信仰有很多, 可是灵魂只有一个。你也有, 我也有, 他也有。大家只要相信自己的灵魂, 就能同舟共济。只要人人保持本色, 就能齐心协力。”老人关于宗教的这一段话, 恰巧是对于列文提问的最佳解答。信仰是多样的, 每个人的选择有所不同, 然而只要每个人心中存在着信仰, 那么其所做的、所看到的其实是相同的。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理论。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 视信仰为生存的前提, 而对所谓的“异教”也抱有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

这也体现出了“托尔斯泰主义”中博爱, 和反对暴力的特点。从中古时期的“十字军东征”、“火烧异端”等事件, 可以看出一种宗教对于不同的教派, 甚至是同一种宗教内部不同的教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有时仅限于宗教间的差异, 有时却可以上升到民族甚至国家之间的问题。

托尔斯泰在构建其宗教世界观之时, 对于教派林立这一现象也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如果两种信仰都认为自己是真理, 而对方是谬误, 那么, 由于指望把同胞吸引到真理方面来, 他们必然要宣扬自己的教义。”但他同时却大力反对运用强力来传播自己的宗教。因此后来形成了博爱的思想。即那个老翁所说的, 只要人人都能保持本色, 保持本心, 所有的人, 不论信仰的宗教是否相同, 都可以齐心协力。

五、宗教倾向性

纵观《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虽然在此时依旧处于对宗教的质疑和世界观的建构之中, 然而其思想却已经朝向宗教靠近, 并认为宗教可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惑他的问题了。书中的基蒂, 在被弗龙斯基抛弃之后, 走入了人生的低谷。在跟随家人到德国温泉疗养时, 被一位叫瓦莲卡的姑娘的高尚的道德和情操所打动, 感到自己的不足, 并对她敞开被弗龙斯基伤害的心扉。而瓦莲卡照顾病人的耐心, 对朋友的友善, 都来自她笃定信奉的宗教, 因此基蒂认为“这是一种崇高的、神秘的和高尚的思想感情相联系的宗教, 人不仅能够按照吩咐相信它, 而且也能够热爱它。”这个帮助基蒂从低谷中走出来的瓦莲卡, 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宗教力量, 而这份力量, 正是托尔斯泰所渴求的。

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安娜的丈夫卡列宁, 在妻子出轨时虽然做出挽救, 但依旧无法挽回她渐行渐远的心, 在社交界中更是因为这件事大失颜面, 名誉受到威胁, 因此仇恨安娜, 甚至希望她在生产中死去。但后来, 面对生产中憔悴的安娜, 他心中的宗教情感使他产生了一种向善的力量, 他饶恕了“不贞”的妻子, 甚至对那个不是自己骨肉的小女孩产生了“一种特别慈爱感情”。

这两个例证, 可以看出托尔斯泰虽然存疑, 但不觉将宗教放到了极高的位置上, 赞美宗教, 讴歌上帝, 这也是他崭新宗教观的萌芽。

到了《复活》中, 宗教便已经变成了聂赫柳朵夫最终的心之归宿。在见到监狱中的种种恶行,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之后, 他想:“问题的症结在于, 那些人把不成其为法律的东西当做法律, 却不承认上帝亲自铭刻在人们心里的永恒不变的律法才是法律。”如同《约翰福音》中所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 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因此没有惩罚别人的权利, 这也是为什么在酷刑律法下依旧有无数的人犯罪、违法。他将希望寄托于建立福音书里所描绘的崭新的秩序, 并认为可以通过其建立起地上的天国。这是托尔斯泰理想的寄托, 更是他对于美好天国的探寻。

由此, 我们可以通过自传性人物来摸索托尔斯泰对于宗教态度的逐步转变, 到最终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宗教观以及虔诚实行的过程。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作为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书中两个主人公——“列文”和“聂赫柳朵夫”, 正是托尔斯泰本人精神世界的倒影, 被文学评论家称为“自传性人物”。本文将选择这一切入点, 浅析其所反映出的托尔斯泰的宗教观。

关键词:自传性人物,生命价值,宗教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忏悔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3.

[2]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6.

[3]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1984.

[4]李晓卫.简论列夫·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 1998.

[5]张兴宇.《复活》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哲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公开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篇8

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在本文中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文用大量篇幅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了解茨威格及其主要作品。

能力目标:初步感受伟大作家的心灵律动,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情感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晚年的他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他的信仰和行为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又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

他在82岁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他的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称之为这是“世间最美丽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他的一生,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忏悔录》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其中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列宁曾经评价

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他就是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巨匠,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

二、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阅读课文,初识托尔斯泰。

1、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的泰斗,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许多崇拜他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去见他。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驾车赶来,在托尔斯泰家的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托尔斯泰的主观概念,希望从托尔斯泰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感到疑惑、惊讶和失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托尔斯泰让拜访者失望的原因。

明确:托尔斯泰的“丑”让拜访者失望。须发丑:面部多毛,浓密胡须。

乱蓬蓬的头发,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

五官丑: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长相粗劣,像粗制滥造的小屋;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难看的招风耳;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眉毛宽约一指,朝上倒竖,像纠缠不清的树根;小眼睛;狮子鼻宽宽的、两孔朝天,像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脸色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像禁锢思想的囚牢;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气质丑: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拥有一张俄围普通大众的脸,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

身材丑:矮小敦实,像个侏儒。

2、托尔斯泰如何评价自己的长相的呢?

明确:“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

四、精读课文,走近托尔斯泰。

1、但是,拜访者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精读课文找出原因。

明确: 目光犀利

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眼睛锐利

高尔基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能洞察世事;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粲然笑意;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冷酷锐利;热泪涟涟;好奇……像手术刀;像X光;像神奇的星光;像寒光四射的匕首;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

补充材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 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对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的评论。)

补充材料二:对俄罗斯上层社会的呐喊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这里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安娜·卡列尼娜卧轨时对上流社会的诅咒实际是托尔斯泰内心深处对俄罗斯上层社会的呐喊。)

补充材料三:托尔斯泰的忧郁

托尔斯泰决定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统统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托尔斯泰还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烧茶、劈柴、生炉子上,为学生编写识字课本,为农民编写俄语读本……但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几乎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高尔基就从来不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去种地、修炉灶、做皮靴”有什么必要。但托尔斯泰就这么干了几十年,他穿着宽大的农夫的上衣、一部蓬松的大胡子、满脸愁苦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1910年11月7日,托尔斯泰死在他的出走途中,死前他说:“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这是他最后的话。

补充材料四:托尔斯泰的爱心

19世纪的俄国还很贫穷落后,而且等级森严,农民的孩子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托尔斯泰就在自己的庄园里创办了贫民学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他收的学生都是当地的农民子弟,甚至还有四五名女生,这在当时可真是破天荒。托尔斯泰的教育模式极为自由开明,迥然不同于当时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贵族教育方式。他对学生不约束,不体罚,完全由着他们的兴趣选课并自由发展,同时注重在日常行为中自然而然地灌输民主平等的意识。学生中有人在多年后回忆说:“我们早晨到校上学不受时间的限制。学校里没有传统的功课表,也不用

打铃的形式来区分课时。每门课都很有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上他想上的课程,有人学地理,有人学历史,有人学写作或绘画,有人只想看书。如果学累了,可以随便倚靠着睡觉。我们感到非常自由,经常一整天呆在学校里,到很晚才回家。”

还有一个故事也许更能说明托尔斯泰的爱心。

一次,当托尔斯泰行走在莫斯科的广场时,一个乞丐向他乞讨。托尔斯泰立刻就要掏钱,旁边一个朋友告诉他,这个乞丐不值得施舍,因为其品行之恶劣,全莫斯科都闻名。托尔斯泰回答:“我不是施舍给他那个人,我是施舍给人道。”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爱已经不是洒向某个特定的阶级,某些不幸的个人或人群,甚至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宇宙间的一切生灵的关爱与怜悯,而是已经升华为一种境界,如同一面柔软却又锋利的剑,直面人类的灵魂。

2、作者是如何赞美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明确: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它把探照灯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它忘我地注视上帝;它摧毁着一切的虚无;它把虚假的伪装扯掉;它把浅薄的信条撕烂;它甚至锋刃无情……

3、此段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明确: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是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4、在写托尔斯泰眼睛之前,作者为什么先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作用是什么?

参考:突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说明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或叫欲扬先抑。这种写法不仅无损于托翁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翁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5、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参考:一方面托翁能看清世界真相,这是幸福的;另一方面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相,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他想尽其毕生精力去改变这些,却又

事已愿违的时候,这又是不幸的。所以并不矛盾。(晚年的托翁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和家人产生矛盾、毅然离家出走,客死途中)

五、拓展迁移,品读托尔斯泰。

1、读《世界最美的坟墓》节选,请同学们发表感想。

2、下列箴言都是从托翁巨著中精选出来的,字字玑珠,充满哲理,请谈谈感想。

①强权的社会制度不会是永存的。

②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③我去接近人民,倾听他们对人生和信仰的意见,于是我了解了真理。④我所理解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爱它们才理解的。

⑤所有幸福的家庭彼此都很相似,每个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⑥缺乏善良是分文不值的,因为最坏的恶习也是缺乏善良。⑦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

⑧谁也不满足自己的财产,但谁都满足于自己的聪明。⑨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⑩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立刻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对一位优秀作家来说,一节课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托尔斯泰还有更多、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愿同学们课后静心去品读他的代表作,我想,那长着大胡子、穿着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人一定会走进你的心灵。

七、课堂练笔:

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回顾当初拜见托尔斯泰的“正襟危坐、诚惶诚恐、颔首低眉”,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如果你正站在托尔斯泰的墓前,请你为这位伟大的人物写几句墓志铭。

八、课后作业。

《列夫托尔斯泰》 篇10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3、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5、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6、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7、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8、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9、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10、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11、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12、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1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4、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

15、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16、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17、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

18、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19、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20、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21、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22、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23、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2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篇11

1、托尔斯泰给你的总体印象。

2、归纳概括每个段落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须发的特点

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外貌特征)平庸甚至丑陋

第二部分;第六段:目光犀利

第七段:蕴含丰富

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与人生的不幸(眼光犀利)敏察、深刻

崇敬赞美(思想精神)想一想

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眉毛;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 肤;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

目光: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比喻、夸张 的效果

修辞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夸张效果: 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什么?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语言赏析;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4、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1、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幸福”与“不幸”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托尔斯泰这样的人可以掌握世界的运作和知识财富。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2.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

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我的收获

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刻划人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形、神兼备。拓展延伸;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琏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贝多芬0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上一篇:班内颁奖典礼主持词下一篇:检验科持续改进记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