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诉衷情杨炎正,诉衷情的意思,诉衷情赏析

2024-06-24

诉衷情,诉衷情杨炎正,诉衷情的意思,诉衷情赏析(精选5篇)

诉衷情,诉衷情杨炎正,诉衷情的意思,诉衷情赏析 篇1

在《诉衷情·春游》一词中, 陈子龙描春写人, 勾勒出一幅情景交融、极具时间感的春游图景。该词在意象选取和组合运用上独具匠心, 在书写春日美好的同时, 也寄予着光阴无常的悲慨。此词以芳草、杨柳、蝶粉与斜阳这些生动的意象描摹暮春之际的景致, 于生机盎然的春意中流露出沉痛的亡国之悲。以景寄情的手法使作品具有意境深远, 令人回味无穷。

诉衷情·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 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 半面恼红妆。风乍暖, 日初长, 袅垂杨。一双舞燕, 万点飞花, 满地斜阳。

“小桃枝下试罗裳”。陈子龙一下笔便勾勒出美人花下试装的画面, 而春日桃枝新生的幼嫩、花之玲珑更全由一个“小”字点染开来。词人似乎并未急于或者根本不曾打算给这位“小桃枝下试罗裳”的女子一个特写, 就只在“蝶粉斗遗香”中不见了这女子的影踪。然而这女子遗留下的气息却不曾消散, 不然又怎引得这纷飞的蝴蝶来“斗”呢?气息本易消逝, 但在陈子龙的笔下, 美人气息直在这翩翩蝴蝶中留驻, 凝聚在词句中 ;气味本难描摹, 然在一个“斗”字中窥得蝴蝶上下纷飞之状, 足可令人感受到这气味的魅力, 仿佛这一纸的词句都顷刻间生了香, 叫人心驰神往 ;又给人留下了充足空间去由“香”推“人”, 在朦胧香气中建筑起一个曼妙的春游女子形象。人面桃花交相辉映,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遥想起唐代诗人崔护在其《题都城南庄》中写下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同是用桃花之鲜艳动人衬托女子的姣好容颜, 春色中见美人之色, 相映相融, 可谓美哉。然陈子龙此词中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试”“斗”等动词给静止的画面赋予动感, 使这明丽的春色一下子“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又加入了香气的描写, 便真可以称得上是“活色生香”了。

如果说“小桃枝下试罗裳, 蝶粉斗遗香”是在写美人春游前的准备活动, 那么“玉轮碾平芳草, 半面恼红妆”就是在写春游中的画面了:香车宝马, 匆匆出游的玉轮从芳草上疾驰而过, 车帘轻卷, 车厢中的少女遇见游人羞恼了玉面红妆。寥寥数笔写尽春游的意趣。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 将重心全部放在对春景的描写之中。“风”“日”“垂杨”几个意象, 勾勒出对春天的完整写意:“乍暖”“初长”“袅”透露着词人对春天的敏锐感觉, 点明了这四季通有的普通意象在春天的独特之处。

全词以“一双舞燕, 万点飞花, 满地斜阳”一句作结, 而此句更使全词由普通的春游即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之上。由“舞燕”“飞花”直至“斜阳”, 在意象选取的层面上步步开拓;从“一双”“万点”再到“满地”, 在量词的运用上, 词人将笔触渐尔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景象之中。春之凋败在“万点飞花”中尽见, 日之深沉于“满地斜阳”里更深。缦丽春景、昔日的“小桃枝”终究逃不过化作“万点飞花”的命运, 已生深深的迟暮之感;而“满地斜阳”的落日黄昏又岂是为这“迟暮之悲”更添一重?逝者如斯。词人笔下的那一双的燕子竟又是这般迟钝, 依旧沉浸在春色中尽情飞舞, 却不知大好时光正在这“万点飞花”“满地斜阳”中流逝殆尽;反观目睹、并用纸笔记录下这一切的词人却又有着一颗太敏感的心, 在这“舞燕”“飞花”“斜阳”中灌注入神情:于这样的衰败、流逝中体会到了的是时间的永恒与眼前之美的短暂, 而由这美的短暂所引发的恐怕不仅仅只是“无计留春住”的无奈。

清人王士祯评此词曰 :“弇州谓 :‘清真能作景语, 不能作情语。’至大樽而情景相生, 令人有后来之叹。”指出这篇《诉衷情·春游》“情景相生”的审美特质。词中所写之景畅白可见, 那么这首春游之作的所寄之情又当作何解读?抛却由春逝引发的“一己之悲”以外的又将是什么呢?

其一, 《全清词鉴赏辞典》中有此词作于崇祯八年 (1635) , 桃下美人为柳如是的论断1。而根据陈寅恪在其《柳如是别传》中的推证:陈柳二人正于崇祯八年 (1635) 夏结束恋情。那么此词尾的“一双舞燕, 万点飞花, 满地斜阳”便似乎可以带上陈子龙察觉到二人恋情即将作结, 而作爱情悲歌的意味了。

其二, “半面恼红妆”一句中, “半面妆”意象的运用是否又另有深意。“半面妆”——“《南史》卷一二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 每知帝将至, 必为半面妆以俟, 帝见则大怒而出。”2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借用这一典故作“休夸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妆”的诗句 (《南朝》) , 讽刺南朝偏安一隅。若照此理解, 那么陈子龙此词中“半面恼红妆”中也有暗喻晚明时局堪忧的成分存在。

其三, 结合陈子龙生平来看, 作为一个有铮铮民族气, 的文人, 在深处明末国势衰微的局势中, 目睹农民起义、战乱不断的动荡景象, 词人又怎能单单作春游春色春逝之音。“一双舞燕, 万点飞花, 满地斜阳”, 陈子龙有意写如此冷落凄艳景象:万花凋零, 日暮斜阳中, 一双舞燕当是何归, 昔日“小桃枝下试罗裳”的“美人”当是何从?而词人自己呢, 又当何终?一己之力终也无法扭转一个王朝大势已去的局面, 个人命运放置于历史发展的大潮中便犹如“玉轮碾平芳草”般无可奈何、难以抵抗。这里面揉入了词人多少难以言状的黍离之悲。一语成谶也好, 王朝的挽歌也罢, 此刻倾注在笔尖的情感这般深沉, 叫人为之动容。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从这篇《诉衷情·春游》观之, 词人运用“桃枝”“蝶”“芳草”“风”“日”“垂柳”“舞燕”“飞花”“斜阳”等诸多意象, 化用“半面妆”之典故, 创设出一种精巧朦胧的词之美感。以时间为暗线, 全词沿“出游前—游中—游返”、初春至暮春、日初至日暮的时间轴顺序展开推进, 自然而然得让词句带上了一种时间的纵深感。在塑造春日春景的同时, 创设出浓烈的情感氛围,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之韵味得以延长, 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有学者作过这样的统计 :陈子龙88首词中, 词题中含“春”字的, 如春情、春暮、春恨、春闺等共计34首;词题中不含春字 , 而实写感春之情者, 多达36首, 即陈词有70首涉春。其咏春题材的词占总词数比例之高令人感叹。然而, 在这诸多的咏春词中, 词人写春也总是常写常新的。这其中既有如《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沉郁悲慨, 于雨横风狂中尽抒亡国之痛的作品, 亦有如《诉衷情·春游》般看似疏淡, 实则寄意深远的佳作。

陈子龙善于选取、组合并应用一些自然或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象, 充分把握其独特艺术特质, 结合词人的真情实感, 营造出不同的整体氛围、美的意境, 从而在词中创建出极具个人风格的气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 :“大家之作, 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 无矫揉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矣。诗词皆然。”陈子龙从春日常见景色掘取意象, 却常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便是由于词人能以自己独特的情思, 挖掘、赋予这些相同意象以不同的特质, 使“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如何解读陈子龙词中的春情绮思, 怎样结合陈子龙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来解读文字深处的意义, 也成了读者“常读常新”的原因。看似发兴无端的抒写, 可作宜

浅宜深的阐释解读, 或许就是陈子龙所尊崇的“婉约词风”的妙处所在——在细致幽微的意象组合中留给读者以自由的解读空间。所谓“曲尽其妙”便也正是如此吧。

摘要:在借书写儿女之情以寄托深意的词学观影响下, 陈子龙的词创作多呈现出清丽婉约之风, 其词善于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 表现并寄托词人自身情感。在《诉衷情·春游》一词中, 陈子龙描春写人, 有情有景, 情景交融, 勾勒出一幅极具时间感的春游图景。在书写春日美好的同时, 也寄予着光阴无常的悲慨。此外, 该词在意象选取和组合运用上独具匠心, 构成多义化解读倾向, 值得探讨。

关键词:陈子龙,意象多义化分析

参考文献

[1]贺新辉.全清词鉴赏辞典[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第21页

电话诉衷情 篇2

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孩子,每周或多或少都会给家长打几次电话互通信息,畅叙心情。没有家长来看望的日子,这部灰色的电话机,如同一座桥梁,一头架着校园里的我,一头架着家那边的父母,温情就在细细长长的桥梁上缓缓传递。

小小的电话机,静静听着我与父母的对话,默默传递着讯息,几乎从没中断过。

那天,我遇上一件極其烦恼的事,心情变得如同阴雨天一般沉郁。我来到了电话机前,拨动微微泛黄的键盘,把苦水一股脑儿倒给母亲。我焦躁气愤的情绪如激流涌进电话线,在钻过长长的漆黑的暗道,奔向母亲耐心倾听的耳际时,仿佛一下子汇入了宁静温柔的港湾,我的心渐渐平和,舒缓……随后,我迈着轻盈的脚步离开,回味刚才对话里母亲给予的安慰与鼓励,我内心幽暗的天地因闪烁着阳光而变得灿烂。

又一天,我带了喜悦的消息,来到电话机边,轻快熟练地拨动键盘,将喜讯传给电话那一边的父母。喜悦通过电话,得到升华,我与父母的内心都像流进了欢悦的蜜汁。

记得作家张晓风曾经这样描述过:“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所以,更多的时候,我总是平静地,不慌不忙地拨通号码,与父母闲话家常。他们每天不厌其烦地问:有没有按时洗澡?去食堂吃夜宵了吗?牛奶喝了没?午休睡着了吗?今天有什么新鲜事……而我通过电话,也知道了他们每天工作、生活的充实与疲惫,忧愁与喜乐。啊,电话就像善解人意的小密探,通风报信,互递温馨。淡淡的话语里透出关爱与牵挂,静静聆听中感受到无穷的力量。亲情的天地因这小小的电话而变得广大深沉。

有一篇感人的課文叫《信客》,在我的眼中,电话机恰似无声的信客。它不会移动,也不发出一点声响,但尽职尽责地传递讯息,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心路。它不显眼,也不引人注目,但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家,传递着动人的情感。因为有它的存在,我闻到了家的气息,知道自己从来不孤独。

陆游《诉衷情》赏析 篇3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 “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没有消灭,功业没有建成,感到无比遗恨之情;“先”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多,两鬓已苍,雄心虽在,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空”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首词虽然没有从正面揭露和谴责南宋投降派,仅就个人的身世经历和遭遇而言,但通过诗人饱含热泪的诉说,不难看到投降派迫害爱国志士的罪行,从而激起读者对他们的愤恨。

诉衷情张先翻译赏析 篇4

原文: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张先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字词解释:

(1)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偶相逢》、《画楼空》、《渔父家风》。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三字,平韵、仄韵混用。双调四十一字,平韵。

(2)苦恨:甚恨,深恨。

(3)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4)绊惹:牵缠。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翻译:

晚上恋人相会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结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们的理由。酒醒之后,美梦断了,花儿谢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花开不败,月亮也会升起,我们的心思也会永远一样。这个时候,多希望我是杨柳的枝叶,这样就可以一直和春风相伴随了。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创作背景:无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赏析:

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美好爱情,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高贵、圣洁,表现出苦难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好期待。心灵升华,笔力不凡,波澜起伏,感人至深。词中用“花”、“月”的形象贯穿而成,既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也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还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好祝愿。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词人情感精神所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凸现出来。

起首一句缅怀昔日两人相恋的幸福情境。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句中插入一“暂”字,便暗透出一丝悲意。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欢会难再的现实。“苦恨”二字叠下,足见词人痛苦之深重。接下来“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用比兴的手法,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酒醒”,有“愁醒”之意。“梦断”,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谢月朦胧”,则见证昔日美好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明月已经黯淡,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何况”二字,强调好事难成,不仅写恋人隔绝,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

过片以千钧之力,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花不尽,月无穷”两句是对偶,用比兴:花不尽,是期愿青春长;月无穷,是期愿永远团圆。紧接着,迸出“两心同”,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决非出于心甘情愿,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而且永远盛开;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远团圆。这是美丽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愿,这些要升现词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两心同”这种极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是决不可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的。作者《千秋岁》词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注解“两心同”的深刻意蕴。“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寄托结笔这优美的比兴之中。

综上,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好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宋晁补之评张先曰:“子野韵高”,乃深透之语。

个人资料: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相关推荐:

菩萨蛮张先翻译赏析阅读答案

诉衷情送春古诗翻译赏析 篇5

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释】

①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

②一鞭:形容扬鞭催马。

③困流霞:沉醉于酒中,流霞:美酒

④霁(jì):晴。

⑤望中赊(shē):回望来路遥远漫长。赊,遥远。

⑥分付:交与。

【参考译文】

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

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怀念远方亲人的愁苦情怀,如今都交给飞扬的柳絮一起飞。

【创作背景】

北宋末期,因为词人即将要回家,于是回头观望艰难跋涉的迢迢归程和浩阔风尘,心中思绪万千。于是词人作此词抒发自己即将到家时的喜悦心情和历尽沧桑的复杂意绪。

万俟咏这首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作《送春》,大抵是因为看见词中有“送春滋味”四字吧。但其实是错会的。这首词的内容完全不是写什么送春,它乃是描绘还家之喜。词中并无伤感,相反是洋溢着一团喜气。

【赏析一】

这首词写的是归家之喜。一开头作者就点明题旨。“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词人开宗明义,一开头就点明还家之喜。一大清早,词人就骑着马儿,向家乡进发,心情无比的欢畅。“宿醉困流霞,”由于高兴,昨晚在驿站他不觉多喝几杯。今早起来,他依旧带着微微的醉意。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这是词人途中所见之景,因为心情好,映入眼帘的景色也是明媚秀丽的。昨天夜里下过一场小雨,大地好像洗过一般,空气十分新鲜,一双燕子在清凉的晨风中上下飞舞,相互追逐着飞向天边,这当然不是意在送春。读者倒是可以通过这几句简单的描写,体味到作者流露在语言之外的一团喜气。他是带着惬意的心情去欣赏眼前景物的。“小雨新霁”,“双燕舞风”,仿佛都是有意为他增添喜气。

下片是情中带景。“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他如今回过头去看那已经走过来的长途。那是无穷无尽的山峦,一山又一山,连绵不绝,总算也走过来了;还有那浩阔无边的河水,滔滔汨汨,伸向天外。那山程水驿真是悠长得很啊!

他在这儿下了一个“赊”字,是什么意思呢?“赊”是诗词里常见的词。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说它有相反的两义。一是有余,一是不足。由有余可以引申为远、长、空阔、多、宽等等;由不足又可以引申为渺茫、短少、消、疏等等。此词的“赊”是作为长远解的。因为万俟咏在返家的旅程中,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所以才说“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他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家里。回家以后,同妻子儿女一块儿团聚,从此,既不须再尝那种年年客中送春的凄凉滋味,而家中的妻子也完全可以放下那思念远人的愁怀了。

想到这儿,作者禁不住向蒙蒙扑面的柳絮开起玩笑来。他俏皮地向它们说道:“如今送春也罢,念远也罢,那难堪的滋味,那伤感的.情怀,统统都交给你杨花去发落了!对不起,咱们再见!”这样来描写“还家”途中的喜悦心情,极尽生动逼真!

作品的风格是轻快的,遣词用字又轻清圆脆,恰好和作者此时的心情相应。

【赏析二】

此为咏春词,抒发了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心情。全词围绕着“喜”字落笔,轻盈流走,词意婉丽,为咏春词的创作开创了新的境界。

开头一句点出“喜还家”这一全篇主旨。那清脆的一声鞭响,打破了拂晓时的沉寂,启奏了一支轻快的还乡曲。词接着宕开笔墨,描述客子归程上的情态和周围的景致,烘托欢乐的气氛。“宿醉困流霞”。流霞,泛指美酒。昨晚因还家即,把盏痛饮,一夜沉醉,今朝登程,马上犹带余醒。他抬起惺忪醉眼,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浸润喜庆的气氛之中:“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醉眠不知窗外事,一夜小雨,清晓方停,策马而行,天朗气清,更有那一双春燕,晨风中上下翻飞,似乎也为他起舞助兴。“双燕”,亦暗示昔日别妻出游,如同劳燕分飞,而今重新比翼之期已不远。

过片“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写客子快要到家了,不禁回望归程。此处,词中欢快的旋律略作顿宕,稍超深沉。游子回一望一路艰难跋涉的迢迢归程和浩阔风尘,心中充满了历尽沧桑的复杂意绪。客子感慨之余,但见漫天杨花,扑面而来,便信手拈来一句妙语:“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诉衷情,诉衷情杨炎正,诉衷情的意思,诉衷情赏析】推荐阅读:

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05-15

上一篇:车夫的观察力美文下一篇:鸡蛋浮起来了二年级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