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

2024-07-19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共3篇)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 篇1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年级:11年秋汉语言文学

学习中心:浙大西溪校区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经过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论纲》的系统学习,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发展变化的成就巨大。经过学习,我想重点谈谈以下三方面的读后感。

姓社还是姓资

1982年初,在个私发源地的温州,一批处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被处以“投机倒把罪”。“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翻砂大王”吴师廉、“旧货大王”王万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等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为“八大王”事件。

1984年3月来了中央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提倡要搞活疏通。温州市常委们在讨论是,联想起“八大王”,认为这八个人是市场经济中先富起来的个体私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是农村的希望,是农民的榜样。要贯彻好和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首先必须解决“八大王”问题。

因此,温州市政法委牵头,会同公检法三家,对全案进行复查。调查结果,“八大王”的所作所为基本上符合中央精神,由于界限不清,把他们作为经济犯罪判了刑,在次“八大王”得以平反。

“八大王”的平反,作为头条新闻在温州城乡传开,基层干部的胆子大了,广大群众放开手脚大干起来,温州城乡的活力也被极大的激发。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温州被称为“奇迹”。

从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十五大以后的理论创新支持了温州个私经济的发展。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时就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这里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首次将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还特别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统一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后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已经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路子。

票证的产生和取消

我没有见过粮票、布票、肉票,但是听父母辈的人讲过。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我对票证的认识更加丰富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票证不是计划经济的发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里都有不少使用票证的先例。但市场经济中使用票证的范围小,时间短,多半是战争或济贫的需要。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采用过票证对一些生活必需品进行配给。但票证的作用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里,对普通百姓生活影响不大。

真正使票证普遍化的、固定化的是计划经济。第一,计划经济的设计者、理论家认为货币是和旧社会、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带市场经济弊病的体制。为此,他们进行过种种实验,票证之都可能是众多实验中较成功的一种。于是票证在计划经济中普遍化,并固定下来,成了解决有限资源分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第二,由于短缺所致。计划经济被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称为“短缺经济”,认为短缺是计划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票证对紧缺的消费品进行配给,也许是有效的办法。

票证反映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阶段起过积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国家重点经济建设,为初步奠定我国的工业基础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扩大,各地发展加快,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暴露得越来越严重。

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这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的时期。有人讲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讲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那么,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姓资了吗?

邓小平给了答案,在1978年,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决定社会性质。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最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原则上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实行了经济体制转变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市场经济作用于经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在城乡市场的流动,给社会经济带来活力。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小康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决策层和百姓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对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非常感兴趣,于是对第六章的“三农”问题进行着重学习。

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转过程中问题的积累,使我国农村过去未曾预料的一些问题,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突现出来。我国理论界把农村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概括为所谓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增幅的减缓甚至停滞,不仅源于农产品价格的下落,而且更重要的是源于对农民过多的索取。除了上述核心问题,我认为大概还有这些问题:

第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第二、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即农田收入的50--100%。

第三、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买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计划经济背景下长期的非农化战略导致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确立了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客观要求对农副产品进行统购统销以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本来就不高的收入又被“掠夺”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受到阻碍。这是三农问题的一大原因。

第二个原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发展缺少动力。200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所提供的GDP却只占全国的15.2%。这种低下的劳动效益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

第三个原因: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少,造成农村、农业发展落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很少的一部分,并且近几年这个比重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四个原因:城市化率不高,工业对农业的吸收消化能力低下,造成农民难以在根本上改造自己的劳动方式和劳动身份。由于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分离、城乡分治政策,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农村和农业中,在经济迅速崛起时,人口流动与集中受制度束缚,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离散分布在农村,既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整体效益,又致使我国城市化进程落后与工业化进程。

针对以上原因,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安排,在用人用工上有同样待遇和政策,打破人的身份界限。第二、增加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第三、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强工业、城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吸收消化能力。

第四、采取措施、保护农产品价格,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最终利益的体现,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

一、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我国在2005年底全面废除农业税。

二、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箱”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三、在涉及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上,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共同负担。

四、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政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消费水平。

我的读书报告从姓资姓社的问题引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讨论,然后由票证引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讨论,并且肯定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没有改变姓社的根本。最后,讨论了由计划经济引起的“三农问题”,并对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延伸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路走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政治经济中作了许多伟大的决策,带领了我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理。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 篇2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陕西八校联考)西周封建制以宗法制(宗族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胙土”(授土)和“命氏”(赐姓),由此产生了“氏所以别贵贱”以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礼制。这反映出西周封建制()A.强调宗法关系和契约关系的统一性 B.规范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行为 C.否定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统一性 D.重视遏制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态势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及宗法制。材料强调了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度的高度统一,三者共同构成以家国同构为特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关系,而君臣关系是宗法制的核心,答案为B。

答案:B 2.(2015·淮安模拟)2015年中国百家姓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姓氏作为血缘河流的主要标志,朔流而上,往往可以追寻到自己的根祖,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回顾历史,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解析: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由于贵族政治没落造成姓氏不分,故“氏以别贵贱”失去了现实意义。分析选项,A、B、D三项明显错误,C项符合题意。宗法分封制时代,以姓定血源,以氏分贵贱,贵族一般都有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战国中期的著名法家商鞅,又叫 1 做卫鞅、公孙鞅,那是由于商鞅原系卫国公室的子孙,卫是武王弟康叔封地,故商鞅姓姬。氏与名可以联称,但姓往往不与名联称,是后来氏最终演化成姓,并取代原先姓的重要原因。

答案:C 3.(2015·大连一模)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历史作用。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分割有利于不同氏族之间的文化交融,A项正确。B项理解片面,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A 4.(2015·武汉二月调研)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者不出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贱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贾谊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的弊端。材料大意是: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地方租税都要转运中央,加之国土面积大,租税的征收成本增加。由此可知,B项正确。A项说法不是材料主要强调的内容。C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可以直接排除。D项与“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不符,可以排除。

答案:B 5.(2015·兰州诊断)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A.实行分封制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C.实行郡县制

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度。秦朝废除了分封制,A项错误。秦朝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为了加强皇权专制,B项错误。西周分封下,诸侯王拥有较大的权力;秦朝实行 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项符合题意。D项为皇帝制度,属于建立皇权专制,可以排除。

答案:C 6.(2015·河北七校联考)汉朝初期,察举只有贤良和孝廉两科;汉武帝时,增加了儒学、明法(即明习、通晓法令)以及德行、学术等科,这一做法的主要影响是()A.规范了选拔的方式 B.修改了选拔的标准 C.改变了选拔的范围 D.提高了选拔的标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察举制。由材料可以看出,汉朝初期的察举制重视贤良和孝廉,但到汉武帝时又增加了其他科目,这应该是对选拔标准的修改,故选B项。

答案:B 7.(2015·齐鲁名校联考)《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实行中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相权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的政治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了中外朝制度,答案为B。

答案:B 8.(2015·西安八校联考)范镇上奏曰:“„„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中央官制。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等可知,这反映的是宋代二府三司制,故排除A项(秦朝)、B项(唐朝)、D项(明朝),答案为C。

答案:C 9.(2015·沈阳一模)宋仁宗说:“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材料反映了()A.宋仁宗试图修改祖宗之法 B.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 C.台谏制度有效制约了相权 D.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政治运行模式。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宋仁宗解释了他“少断”的原因,一是防止自己决策失误,二是大臣、谏官等的参与可以完善政令法规,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B 10.(2015·云南一检)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 A.①③ C.①②③

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关键信息“行中书省”“元”。材料表明元代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但不能体现“地方分权”或“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的特点,因此排除②④,答案为A。

答案:A 11.(2015·辽宁五校联考)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A.官僚制度制约皇权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由材料可知,明景帝想易储,“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说明皇帝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对大臣威逼利诱,也说明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故选A项。

答案:A 12.(2015·东北三校一模)《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顺治年间,大学士掌握票拟之权,皇帝对他们非常信任,态度深厚亲密。康熙时期,翰林院分割了内阁的权力。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后,又分割了内阁的权力。最后,内阁虽然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军国大政主要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旨意办理,内阁权力更小。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北京海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答案:(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

(2)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

黄宗羲认为: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3)影响: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削弱专制集权统治;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14.(2015·太原五中模拟)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

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2)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明初特点: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

考研政治前两周 必做三件事 篇3

考研马上就要到了,到此阶段考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如既往的看书;一类是惶惶不可终日,手无足措。对此,考前10多天还要不要看书,要看什么书?建议,考前一天也要适当看点书,就像运动员一样,赛前一定要进行适度的训练,这是保证水平正常或超长发挥的关键。

对于政治给以下建议,既能缓解考前紧张情绪,又能在考前一周HOLD住唾手可得的`分数,何乐而不为!

一冲刺讲义重点看

冲刺班的讲义的含金量是不言而喻的。一定要重点内容重点看,在课堂上重点内容都是反复强调过的,还有志得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把串联型知识点搞透。也有很多考生没有上辅导班的,不要紧,你在平时复习的时候,自己通过做题、看书提炼出的笔记,这个笔记就是你要重点看的内容。熟练的知识更加熟练,不熟练的要弄熟练,这样面对考试,你就会信心百倍!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过一遍和真题

相信同学们对近年真题至少都已经做过一遍了,在考前一周再次回到2011和20的真题上,主要是看看真题是怎么个考法,再看看分析题答案要点是怎么样给分,这样你会觉得真题不过如此,没有必要紧张,也知道自己平时为分析题背的内容,在1月5号上午的政治考场上如何操作。 (来源:考研教育网)

三做一套模拟试卷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几套模拟试卷,拿出一套找个安静的教室在上午8:30-----11:30做做,主要是掌控一下做题时间,简单对一下答案,没有必要纠结做的好与坏,因为模拟题与真题有偏差,而且做的好坏都不算做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

上一篇:六壬断案(整理完毕,可以打印)下一篇:海东地区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