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2024-09-12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共7篇)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篇1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二)【摘 要】增值税后纳税企业在税收检查后,必须按税务部门的意见进行及时正确地账务调整。否则将会出现明补暗退、前补后退或重复退税、重复收税的情况,财会人员对查补税款应严格按照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在增值税查补之后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因此,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

税务检查亦称税务查账或纳税检查,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

根据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核算应补应退的增值税。调帐方法如下: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整事项入账后,应结转出本账户的余额,并根据该余额所在方向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

①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其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③若本账户余额在贷记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这个贷方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④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上述账务调整应按纳税期逐期进行。

现就增值税检查有关账务调整,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一、年终结账前的查补账务调整

年终结账前检查发现的补税可直接调整损益或其他有关科目。

1.销项税检查后的账务处理:

(1)销售收入长期挂在往来账上,未计提销项税。

例:税务机关于某年12月份检查某企业当年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账簿检查时,发现

该企业“预收账款”账户贷方余额416,520元,金额较大。经进一步深查明细账和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及产品出库单,查明产品已出库,企业记入“预收账款”账户余额全部是企业分期收款销售产品收到的货款,而没有及时结转产品销售收入。经核实,该批产品生产成本价300,000元。

不含税收入额=416,520÷(l+17%)=356,000(元)

应补增值税=356,000×17%= 60,520(元)

账务调整为:

借:预收账款 416,520

贷:产品销售收入 35,600

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60,520

同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300,000

贷:产成品300,000

(2)税率使用有误:应为高税率错用低税率造成少计销项税。

例:某县国有农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月销售给农户农机零配件,开具了普通发票,收取销货款43,392元。企业记为,借:现金43,392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38,400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992元。

经核实,农机零配件不属低税率货物,应按17%的税率计算增值税。

应补增值税=43,392÷(1+17%)×17%-4,992=1,313(元)

账务调整为:

借:商品销售收入 1,313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1,313

(3)价外费用未入账,导致未计销项税。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补贴、手续费、包装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所收取的价外费用属含税收入,应补交增值税。

例:某年7月,某国税局在对某县农电局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收取的电费收入均通过应收账款核算,在每个月终了,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均有部分数额没有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应直接发生对应关系,该企业解释是:电费收入中的三峡基金属于代收性质,所以没有计税且每个月终了后转入应付账款,待终了一并交给市电业局。经检查,这部分金额为1,356,460元,应补增值税=1,356,460÷(1+17%)×17%=197,092(元)

账务调整:

借:应付账款 1,356,46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197,092

应收账款 1,159,368

(4)视同销售业务未计销项税。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等视同销售业务未计销项税,应按当期同类产品的价格或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售额后计提销项税并进行账务调整。

借:在建工程(或应付福利费)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2.进项税检查后的账务处理:

(1)取得的进货发票不合法。若取得的进项税凭证不合法抵扣了进项税的,应将该笔账务进行调整。

例:某企业向棉纱厂购进棉纱一批,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并取得增值税专项发票上面注明货款30,000元,增值税3,000元,棉纱已验入库。经税务机关检查,该项业务缺失抵扣联。账务调整为:

借:原材料3,00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3,000

(2)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其进项税应转出而未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产成品、在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负担的进项税应从进项税额中转出,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等有关科目。经查发现未作转出处理的应进行账务调整。

例:某食品厂某月发生无偿调给食店面粉免费供给加班职工用餐 800公斤,原进价3,200元,霉变损失面粉450公斤,原进价1,800元。该企业账面处理为:

借:应付福利费 3,200

待处理财产损益 1,800

贷:原材料—面粉5,000

显然,上述账务处理错误,未同时计算进税额转出数,多计了当期的进项税额850元,是偷税行为,故账务调整为:

借:应付福利费544

待处理财产损益306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850

二、年终结账后的查补调账处理:

1.如果未涉及损益科目,则按上述结帐前的有关账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

2.如果涉及损益科目的,应将查增查减相抵后的应补增值税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三、增值税检查后设立“应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科目的优点

1.将日常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检查会计核算从账目上分开处理,能分清核算期的进项税金额与以前查补税款金额,使其一目了然,较为直观,也不会影响以后纳税期的检查工作。

2.直接使用“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科目,可以避免扰乱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程序。

3.能更加有效地解决账项调整工作量大的问题。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篇2

关键词:增值税,账务处理,营改增

一、简化我国增值税账务处理的必要性

增值税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 到1994年已经是我国第一大税种, 所提供的税收收入超过税收总收入的40%。2009年为了更好地发挥增值税的作用, 我国增值税制实现了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全面转型, 表明我国的增值税制向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增值税制靠近, 也意味着增值税中性调节作用将能够得到更恰当的发挥。

2012年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序幕在上海拉开, 我国税制现代化的进程意味着营业税最终必然被增值税制所取代。营业税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地方税, 增值税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税种, 改征这两大税种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2012年1月1日起, 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将向全国推广, 届时涉及增值税的企业将更广泛。

而在会计实务工作中, 增值税账务处理比较繁琐复杂, 期末结转等细节也不统一。这些都给会计人员处理增值税事项带来困惑和困难, 从而导致不能正确提供涉税信息。因此, 探讨如何简化我国增值税账务处理有其现实必要性。

二、目前我国增值税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增值税的涉税会计核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区, 尤其是对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设置和结转以及一些特殊业务的处理不能够准确把握, 导致不能正确提供涉税信息, 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一些不便。主要问题如下:

1.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设置过于复杂

一般情况下, 企业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和“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借方设“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贷方设“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分别记录企业月终转出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无论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 “应交增值税”一律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分别反映企业欠交增值税款、待抵扣增值税以及转入多交的增值税。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增值税明细科目多, 尤其是二级明细和专栏科目借贷方设置和核算复杂。

2.增值税明细科目的结转不规范

会计期末, 企业将欠交或多交的增值税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当月缴纳当期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 , 贷:银行存款。当月缴纳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多交增值税) 。期末留抵税额表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余额, 不转出。由于多交增值税在转出之前与期末留抵税额一样, 都表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余额, 加之增值税核算比较复杂, 在实践操作中很容易将二者混淆, 也不太容易划分。

另外, 对于“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的“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等专栏的结转问题, 无论是准则还是会计基础操作业务规范都没有具体规定。这也给会计实务工作者带来一些困惑, 有的企业财务人员业务不是很熟练, 就会发生结转错误, 审计发现错误还不能根据年底汇总数调整, 必须逐月调整。企业的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实际结转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企业是每月底结转;有的企业是每年底结转;有的企业是历年累计不结转, 导致累计账面金额巨大。

企业除了需要处置常规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还会遇到一些特殊业务, 如“进项税额”发生进货退回时的核算、“减免税款”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先征后退业务处理等。这些都增加了增值税账务处理的复杂程度。

三、简化增值税账务处理的具体方法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增值税的规范, 主要是对月末结转及上缴的账务处理作了较大范围的调整, 对增值税会计核算所使用的账户在原有账户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笔者结合现行会计准则规范, 对企业增值税账务处理简化提出如下的具体建议:

1.企业增值税日常账务处理的简化

企业增值税的科目设置:保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专栏;取消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借方设“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贷方设“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1) 一般购销业务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的账务处理

企业采购物资等, 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若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 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按确认的营业收入,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若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如企业购进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如企业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若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2) 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税法规定,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为按月纳税和按日纳税。按月纳税适用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 按日纳税适用于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及部分中型企业。

企业上交本期应交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企业增值税结转账务处理的简化

每月月底, 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面的专栏“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全部结转, 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结转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没有余额, 只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下有余额。

即每月底做一笔结转分录, 分别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下面的借、贷方专栏反向结转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具体如下 (以常规需在下月初缴纳本月增值税款为例。如果企业有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或多交的增值税, 则“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在分录的借方)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以后尚需缴纳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以后企业可以少交的增值税额, 是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或多交的增值税, 具体数据可以直接查看增值税明细账的专栏合计数中的“本月合计”和“本年累计”数, 也可查看企业单独装订的增值税进项与销项发票汇总额。

综上所述, 随着2012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占税收比重将更高, 涉及增值税的企业将更多。在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取消“转出未交增值税”和 “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每个月月末将“应交增值税”余额转销, 只留有“未交增值税”账户余额, 简化增值税账务处理过程和结转过程, 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会计实务操作, 正确提供涉税信息, 也便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Z].2011-11-16.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篇3

摘要由于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增值税实行条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成功实现了增值税转型,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因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税收和账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本文就针对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和账务的影响进行浅显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增值税改革企业税收企业账务影响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进行的。由于生产型增值税无法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所以国家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但是,增值税转型改革给企业的税收和账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本文分别对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的影响和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账务的影响进行浅显的分析。

一、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国家对增值税进行转型改革对企业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可能导致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但是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到底产生多大影响,还是需要将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进行认真的比较,从而能够准确的分析出税改后的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税收的影响。下面通过例子对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进行比较。

例如企业为了扩大生产,提高经营效益,从市场上购买了一台机器,价值为10万元,所交纳的增值税为1.17万元。假设这台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其净残值为0,那么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其进行计提折旧,算出来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在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中,企业在购买机器时是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的,因此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为11.7万元。按照这台机器是使用年限为10年进行折旧计算,则这台机器每年的折旧费为1.17万元。这笔费用可以降低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每年可以少缴所得税为1.17×25%=0.2925万元。可是,随着企业使用这台机器生产产品,机器的购买价值就会转移到产品中,并且企业通过对产品进行销售又产生的新的增值税,虽然这部分增值稅是由购买产品的企业进行交纳,但是税务机关会对这台机器的增值税重新计征。总而言之,企业购买这台机器实际所要上缴的增值税款为1.17万元,因为机器使用产生的折旧费用使企业每年少缴纳所得税为2925元。

假设在消费型增值税模式中,企业在购买这台机器时所产生的增值税是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的,因此企业所增加固定资产价值为10万元。如果这台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在这10中这台机器每年所折旧的费用为1万元。所以根据这个折旧费用企业每年可以少缴纳的所得税为1×25%=0.25万元。因为企业在购购买机器时所产生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抵扣掉了,所以企业不需要重复计征,由此可见,企业不但没有负担增值税,而且每年可以少缴纳所得税0.25万元。

从例子中可以分析出消费型增值税虽然避免了企业的重复计征,但是企业每年少缴纳的所得税却相对减少,因此增值税改革后企业的增值税税收会减少,但是所得税税收会有所增加。

二、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账务的影响

中国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账务来说,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消费型增值税的税收规则。

(一)增值税改革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在于会计政策的转变,其中涉及到机器设备的计量方法,增值税缴纳方法,机器设备的折旧算法增值税与所得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财务情况等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增值税改革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增值税对企业帐务报表的影响

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涉及企业的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使企业的账务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下面就通过例子进行分析:

例如企业加强机器设备投入,购买一台价值80万元的机器设备,购买这台机器所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因为这台机器的正常使用期限是10年,如果不考虑净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进行计提折旧,这台机器所产生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在生产型增值税情况下,企业购买这台机器所支付的增值税是不允许抵扣的,那么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为93.6万元。在这10年中每年的折旧额为9.36万元,因此企业每年减少的利润为9.36万元,企业少缴纳所得税为9.36×25%=2.34万元,折合成现金价值为2.34×6.1446=14.378万元。但是机器投入使用还会产生重复计征。

在消费型增值税情况下,企业购买机器的进项税额允许进行抵扣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为80万元,机器每年的折旧

额为8万元,企业少缴纳的所得税为8×25%=2万元,折合成现金价值为2×6.1446(年金现值系数)=12.289万元。并且还少缴城建税0.952万元,教育费附加0.408万元。

从资产负债表看,在生产型增值税情况下,假设企业购买设备的销项税额为14万元,企业应该交纳的增值税为14万元。那么企业应该交纳的税费项目的价值为14+14×(7%+3%)=15.4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情况下企业交纳的增值税为14-13.6=0.4万元,企业应该交税费项目的价值为0.4+0.4×(7%+3%)=0.44万元。由此可见,根据消费型增值税的税收标准,企业的资产负债额明显减少,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促进了企业的资金的流动周转能力,节约了成本。

从企业利润表看,企业少缴城建税0.952万元,教育费附加0.408万元,共计1.36万元。从利润表上表现为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减少了1.36万元,由于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为80万元,因此企业少计提折旧13.6/10=1.36万元,然而在利润表中体现为管理费用减少了1.36万元。把两者加在一起,企业的利润总额就会增加到2.72万元,多交纳所得税为2.72×25%=0.68万元,从利润表中可以看到企业净利增加到2.04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型增值税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少折旧费用,增加经营利润,促进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从现金流量表看,现金流量表主要体现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那么在消费型增值税情况下,

现金流出的80万是企业的成本,作为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所支出的项目。然而,进项税额13.6万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从中可以看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就是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由于进项税额全部抵扣,使得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相对减少,企业经营活动支出也会减少。投资活动项目是企业购买机器所支付的现金,通过增值税改革,企业的增值税额相对减少,投资活动的净现金量有明显的增加。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和账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的认识到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和账务产生的重要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增值税改革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促进企业资金的灵活运转,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宏军.增值税类型的会计方法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刘晴伊.论我国增值税转型.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3]罗旋.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探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李嘉明,李苏娅.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财经 论丛.2007.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账务处理完整篇 篇4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概念: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认定标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的认定标准是: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全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2.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3.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4.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账务处理完整篇:

每月月末和月初是会计最为忙碌、最为重要的时间,一个月的工作结果都要在这几天进行归集、编制报表和纳税申报。越是忙乱的时候,越容易出现差错,因此会计应将每月的工作进行归类,区分轻重缓急,不要盲目的工作。现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列举每月会计应该注意的工作重点:

一、增值税税额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签定,到公司发货、对方验收确认、发票填开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又因为客户的大小、业务往来的频率、各公司验收程序的不同存在差异。有时销售企业甚至不能自主确定开票时间,只能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开票,与税法规定的开票要求不符。

做为企业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负责税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对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处理相当明确,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能够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又不耽误本公司正常的工作处理。为了很好的协调双方的工作,会计人员应当在每月20号左右就开始核实当月开票税额,将应该开具发票的业务尽早完成,通常企业在每月结束前3天就会停止填开发票。因此企业若是需要对方给其开具发票应尽快联系,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对方交涉。

(二)认真核对当月进项发票,保证发票及时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

通常商品要比发票提前到达企业,企业在收好货物的同时还应确认发票的开具情况,在规定时间未收到发票时应与对方联系,索要发票。

进项发票只有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审核通过之后,方能进行抵扣税额。目前专用发票认证一般是通过网上远程认证系统自行认证,未在单位自行认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或中介机构代理认证。因此企业会计应在规定时间及时办理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

一个企业每月进项发票较多时,通常不会在一个月全部认证,而是有选择的认证部分发票。发票认证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当月缴纳税金金额。在税务机关规定税负范围上下计算当月税金;第二,考虑会计存货和成本处理。有些商品当月购入当月销售,这些发票应该在当月认证,否则将导致账面库存为负数;生产企业成本计算需要原材料,若当月生产领用材料发票未进行认证处理,将会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发票是否将要到期。按照税法要求,发票自填开之日起180日内(不同类别的发票有效期限略有不同,详细介绍参见前面“进项税额抵扣时限的规定”)进行认证。因为多数企业特别是商业零售企业存在销售不开发票现象,导致进项发票盈余,迟迟无法认证。因此企业在认证发票时应认真查看当月进项发票情况,先将快要到期发票进行认证。

(三)控制销项开票税额,调控进项发票税额,做好税款计算与缴纳。

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缴纳的主要税种就是增值税,增值税的通常计算是用当月销项税额减去当月进项税额和上月留存的未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较为简单,但是控制起来非常复杂,企业要同时考虑到当月销项开票情况和进项发票到达、认证情况,还要考虑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负要求。

税务机关为了控制企业增值税的缴纳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税负,即全年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计算方法可参见前面介绍)。防止企业通过非法操作少缴纳增值税。企业通常是将缴纳的增值税金额控制在税负标准线附近,有时还会略微低于税负标准。各地税负标准不一,执行力度也存在差异,企业应根据当地情况认真执行。

税务机关的税负标准是指全年企业完成的税务要求,企业个别月份缴纳税金金额低于或高于税负标准都是正常的。但是个别企业负责人在处理时往往比较“认真”,通过多种途径将每月增值税的缴纳金额都控制在税负标准线上,这样处理是没必要的。

二、计提地税税金

按照税法要求,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同时,还应计提缴纳部分地税税金,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多数地区已开始计提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应在月末计提,月初申报缴纳,取得完税凭证冲销计提金额。

这些计提的税金属于企业费用,因此企业在估算当月利润时,也应考虑这些数据。

三、其他税种计算及缴纳

正常月份,企业只需考虑计算增值税及计提的地税税金,但个别月份如季度、年末结束应计算缴纳所得税;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按季度或半年缴纳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一)所得税

所得税一般是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详细介绍可看前面内容)。会计在季度结束月份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全面考虑该季度各月份的经营情况,在做账之前估算该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金额,不足之处及时调整。

所得税征收和计算方法较多,会计应根据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处理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单据的比例。所得税也应在季度结束月份计提,次月纳税申报取得完税凭证后冲减计提金额。

(二)按季度或半年缴纳的税种处理

有些税种通常不是按月份计算的,如印花税中的购销合同通常是按季度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一般是按半年缴纳,具体缴纳月份由当地税务机关规定。会计在进入企业后应首先确定企业日常主要申报税种和具体申报时间,在申报月份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金。

(三)特殊税种单独处理

有些税种如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平时一般不会遇到,因此也不要特别在意,只要在实际发生时,确定缴纳和申报方法认真处理即可。

四、做账资料准备

(一)现金、银行存款明细核对

货币资金是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资产,因此企业每月都应认真核对每笔款项的进出记录。月底打出银行对账单同企业银行明细账认真核对往来,对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时处理,确保银行账务明确。

在工作实务中,多数企业的银行账务都存在出入,不能与实际业务相吻合,有时因为处理不当导致月底银行账面余额出现负数,所以每月结账前的银行核对是很必要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归集当月所有费用单据和费用项目,确定账面有足够现金能够支付,防止账面现金余额出现负数。

(二)业务往来核对

将本月入账进项和销项发票仔细核对,确定每张发票的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的索要收据证明,是银行结算的应取得对应的银行结算凭据,是往来挂账的按号入座认真入账。

(三)存货成本核算

每月做账前最好将上月底账面库存商品的名称、单价、金额详细列出,结合当月销售发票和进项发票的开票信息,计算入账后账面存货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要盲目的认证发票和领用存货,导致账面库存出现负数或成本变动浮动太大,影响当期利润。

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及时收集存货出入库单据,计算产品成本或销售成本,估算当月利润。

五、编制凭证

同一企业日常业务内容比较固定,所以凭证编制内容变化不大,会计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编制凭证即可。企业通常业务凭证类别有以下几类:

(一)完税凭证

每月月初企业成功申报后,可去银行打印完税凭证,不能在银行打印完税凭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打印。取得凭证后及时入账,冲减上月计提税金或直接记入当月费用(如印花税等不需要预先计提的税金,在取得时直接记入费用)。

(二)业务发票处理

将当月填开和取得发票分类入账,按照发票的性质分别通过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户、应交税费以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将全部专用发票入账后,查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明细账的金额合计,是否与当月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统计的金额以及网上认证返回的认证金额是否一致,然后计算当月缴纳税金金额。

(三)费用类发票处理

做好内部单据报销制度,规定报销时间,及时收集公司员工手中的费用单据,将其归类入账。认真查看费用单据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凭据的费用是无法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的。平时还应做好费用入账金额控制,对类似招待费、广告费等存在抵扣限额规定的费用科目,应及时核对发生金额,对超过抵扣标准的费用应减少其入账金额。

(四)成本计算及入账处理

对生产性企业,应做好内部单据传递规定,将公司发生的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内部单据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财务手中,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及时编制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凭证;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凭证;产品入库凭证以及销售成本结转凭证。

(五)做好费用计提及摊销

做好每月固定发生的计提业务,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水电费计提、工资计提以及以工资为基数计提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对存在需要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材料成本差异等每月摊销的费用,及时做好摊销分配凭证。

(六)归集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

将所有单据入账后应认真归集当月损益类科目发生金额,将其分类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查看当月利润实现情况。

六、纳税申报

前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是为纳税申报准备的,因为企业只有进行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才能对企业进行税款征收,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报表只是记录企业经营状况的报表,不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依据,企业应根据申报的不同税种填制和申报对应的纳税申报表。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性质确定纳税税种,并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要求的申报方式按时进行申报。纳税申报成功后应及时打印完税凭证,取得完税凭证后,一个月的会计工作才算结束。

、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不论开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增值税普通发票,都要按照17%计算销项税额。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不论是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增值税普通发票,都不允许抵扣。

3、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篇5

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本期账益达财税服务平台和大家分享的专业财税知识是,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以及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更多问题可以登录账益达官方微博咨询):

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

企业购物资时,因供货方发货时少付货物而出现的损失,由供货方补足少付的货物时,应借方记“应付账款”,贷方转出“待处理财产损益”中相应金额

(二)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资的,在发出商品等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账务处理

1.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2.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3.以债务转为资本,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五)企业如有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①本科目发生应收账款时,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照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垫运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

③企业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现金金额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现金金额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④企业接受的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应按该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⑤将债权转为投资,企业应按应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⑥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企业应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篇6

一、增值税税控系统设备和技术维修抵减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虽然购买税控装置是一次性业务,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增值税非完全消费型,使得部分固定资产还不能抵扣,税控装置就是其一。对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目前的账务处理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1. 初次购买设备款和支付技术维护费

2、增值税可以全额抵扣,增设了一个减免税款专栏(一般纳税人)

3. 提取折旧时

4. 发生技术维修费,按实际支付金额,

这是一个争议很久的问题,争论点较多,以至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下发《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5号)对此做出明确规定。笔者对此项规定提出两点异议:一是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及其折旧处理目的性不明确;二是增值税的抵扣有违增值税相关规定。首先固定资产全额入账是价税合计,与消费型增值税的总体原则矛盾,在计提的折旧中含有增值税,同时又全额冲减了管理费用,其实质是是把税控装置的价税款分期进行摊销,而在当初一次性抵扣的增值税,名义上使企业当月少交了增值税,实质又分期以折旧的方式摊销了。对于税控装置及技术维修费不是一笔很大金额的资产,造成实务中的困惑和麻烦,完全是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就按普通固定资产入账和正常的折旧处理,会计人员也不会产生歧义,账务处理也会大大简化。最主要的是,税控装置的价税款合计以增值税的形式先行抵扣,有违增值税征收的初衷。其次税控装置实质是国家出钱,企业倒账,多此一举。以数据说明如下:

甲企业某月销项税10万,进项税7万,应纳增值税3万。由于购买税控装置价税合计2万,则当月由于购买税控装置应纳增值税变为1万。表面上是企业出钱购买了税控装置,实际少交了增值税,企业并未出钱,而账务处理却绕了一大圈。即递延收益的2万,分期以折旧消化了,递延收益当年不影响所得税,折旧最后也没进成本,也不影响所得税。这是一个“怪异”的增值税处理方式。

二、钱款与纳税时间不一致的账务处理

在实务中先交款后开票,或先开票后交款很普遍。许多企业以此作为纳税筹划或者资金计划的一种手段。如果付款和票面金额一致,处理很简单。如果不一致到底该如何处理?参看2013年注册税务师税收代理实务教材p134例8-2第二笔业务(无关内容省略):2月6日W公司与B公司签订预售款货款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一批,价格100万合同约定B公司应当于2月6日支付预付款50万,W公司必须于2月6日按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B公司。W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笔者认为这种账务处理方式欠妥。首先增值税发票价税要一致,不能脱节;其次分录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如果增值税发票是价100万,税17万,上述分录让人难以理解,如果以50万做销售,明显票据税款又不合适。正确处理如下:

这样处理对会计的收入确认时点又不相符,这也是笔者建议修改的另一个关键点:会计和税法的不一致问题。会计和税法因为站在各自立场处理问题,有差异正常。但是站在企业立场,会计和税法应该统一的,不能为了满足会计或税法而出现一笔业务两种处理,增加会计人员的难度,实际也为税收腐败提供可乘之机,这是我国下一步需要进行法规改进的地方向——两者趋同,或者明确规定一种账务处理方式。当然极其特殊的地方允许存在差异。针对这笔业务,就是完全可以按纳税义务的发生时点,来确认收入的实现。因为销项税是以收入存在为前提,没有收入就没有销项税。同样现在确认了收入,以后需要退回冲减收入,销项税也需要冲减。

三、简化、改进增值税明细科目和专栏

目前增值税涉及三个明细账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在应交增值税下设置九个专栏: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从以上设置看出,增值税科目设置相当细,单从名称上看也很清晰。但实务处理并不简单,特别是有出口退税企业,专栏“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用于核算出口退税,而“出口退税”也是同样用途。两者的差异,在于申报环节的时点和不同的出口退税率,仅这一点就让刚入行的会计人员“抓狂”,还不说下一步申报和实际的差异处理、不得抵扣税额的计算,还要用红字、蓝字的处理。

如: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用于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出口退税专栏,用于反映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出口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缴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从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功能看,笔者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该科目的目的在于核算月底企业欠缴、多缴和待抵扣的增值税,如月底发生应缴增值税,需做账务处理: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多交了,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如果月底有欠缴、还有留抵税额,无论留抵税额大于、小于欠缴税额都是相同处理: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金额以最小的计算。金额以最小的记,这种才是账务处理的实质,但是如果按下面笔者的建议,这种处理也没必要,可以简化。

看一看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简单明了,不会出现错误和歧义,除了本身业务简单外,主要是按实质账务处理方式——注重应缴税款。根据这个思路建议一般纳税人也简化处理:对于增值税核算开设两个明细即可——销项税、进项税。这是增值税的核心:应缴税额=销项税一进项税。同时在这两个明细下面开设专栏:销项税减少、进项税减少。在账务处理上,明确规定这两项减少,在销项税减少、进项税减少专栏中采用红字处理。如果需要进一步对减少项目细化处理,则可以把这两个专栏上升为明细,然后用专栏区别减少的不同业务类型。最后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总账的余额,来确定期末是应交还是留抵,无需用现在的未交增值税明细,多此一举单独反映欠缴、多缴和留抵金额。因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负债类性质账户,余额已经具备此项功能。这样处理清晰明了,账务处理也简单且不易出错。

通过实例看:某企业6月税务稽查发现有8万欠税,假设7月末留抵税额2万,8月末留抵税额7万,则7月账务处理:

8月份:

如果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负债性质账户的余额实质把握清楚,这两笔账务处理完全没有必要,8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肯定是留抵1万,就像所得税亏损不用做账务处理的道理一样。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篇7

一、烟类产品包装物中增值税、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包装物随烟类产品出租、出借、出售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与烟类包装物的用途十分密切, 作用不同账务处理方法也不同。但是在押金计税的账务处理有差别。

(一) 除烟丝以外的其他烟类产品包装物押金的账务处理

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规定, 除销售烟丝之外的其他烟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包装物押金, 在会计核算中不论押金是否返还, 均并入销售额中, 按照烟类产品规定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在企业向购货方收取的烟类包装物押金到归还包装物退还押金过程中, 企业都要额外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两笔税款。在一些教材中将包装物涉及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两笔税款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笔者认为不妥。根据新会计法律制度规定, 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主要核算城建税、资源税、营业税和教育费附加, 而不包括增值税。而根据新税收法律制度规定, 包装物押金缴纳税款与包装物押金是否归还无关, 即只要收取包装物押金就要缴税, 因为包装物押金是伴随着销售而进行的, 与销售密切联系的, 企业实现了销售付出代价之一就是向国家缴纳税款, 上缴税款作为销售费用科目列支。在发出包装物后如果一年及一年以上尚未退还包装物的, 则收取的押金不用退还也不用再纳税, 以免重复计税。

例1.某卷烟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公司本月销售甲类卷烟一批, 暂收包装物押金5260元, 款项收存银行, 并向购货方签订了押金合同, 合同规定规定的卷烟包装物回收期为三个月 (注:该批卷烟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6%) 。

卷烟押金会计处理如下:

(1) 取得包装物押金时:

(2) 计算缴纳的消费税与增值税:

该包装物押金应交的消费税额=5260/ (1+17%) *36%=1619 (元)

该包装物押金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5260/ (1+17%) *17%=764 (元)

会计分录:

(3) 三个月后, 购货方尚未归还包装物, 没收包装物押金时:

(二) 烟丝产品包装物押金的账务处理

我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有关实施细则规定:新增了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消费税这一环节, 在随同产品 (应税消费品) 销售包装物的应就该包装物和应税消费品一起缴纳消费税。因此, 对烟丝包装物押金征税的规定适用从价定率。烟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烟丝时收取的包装物押金不再缴纳消费税, 也即是无论期限多长都不用缴纳消费税, 但是规定有超过一年及一年以上的期限需要缴纳增值税。在账务处理时, 没收的包装物押金缴纳的增值税计入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 科目。

例2.甲烟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公司本月销售烟丝一批, 收取烟丝包装物押金5260元, 款项存入银行, 同时签订三个月的包装物回收期合同。则包装物押金的会计处理如下:

(1) 取得包装物押金时:

(2) 三个月后, 购货方尚未归还包装物, 没收包装物押金时:

该包装物押金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5260/ (1+17%) *17%=764 (元)

二、非烟类产品包装物缴纳消费税、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非烟类产品包装物有关“两税”的核算与该包装物的使用用途紧密联系, 用途不同会计处理也不同。

(一) 非烟类产品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的账务处理

公司因出售产品的需要, 包装物常常和商品一起销售, 以便促进销售, 但是该包装物伴随出售中存在两种计价方法。不同的计价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1. 不单独计价销售。

(1) 销售收入。对于包装随同产品销售不单独计价, 也即是在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了包装物的价格在里面, 只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无需另外就包装物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

(2) 押金收入。根据新的税法规定, 对于超过了合同期限 (或一年及以上) 仍未归还的包装物, 对押金实行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包装物随同产品一起销售不确认包装物收入, 而包装物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超过期限未归还没收押金, 包装物押金应冲减销售费用。

2. 单独计价销售。

(1) 出售收入。按税法规定, 包装物不随同产品出售给购货方而单独计价的要缴纳增值税, 应当如同视同销售材料处理。对实现销售的分别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如果产品实行从价定率, 按照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包装消费品的包装物应一并并入销售额中征收消费税。

(2) 包装物押金收入。根据新的税收法律制度规定, 对于超过期限或者超过一年及以上尚未归还的包装物, 收取的押金按照适用的税率并入产品销售额中一并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例外情况下, 产品销售中包装物已经计税, 但是为了尽快促进收回包装物又额外加上一定的押金。这种押金属于暂收应付款, 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到购货方退还包装物时, 销售方才退还押金, 若超过期限未退还包装物的则没收押金, 这时的押金属于偶然所得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账务处理时, 还要将额外的含税押金还原为不含税冲减“两税”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3.某工业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 本月出售应税消费品一批, 开具增值专用发票, 发票列明售价为30000元, 增值税为5100元, 伴随出售的包装物价值1170元, 另外就该包装物收取押金585元, 通过银行转账收讫, 同时合同规定包装物的回收期为三个月。 (注: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率为15%)

会计处理如下: (1) 确认收入:

该产品对应的包装物应交增值税=1170/ (1+17%) *17%=170 (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270

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585

(2) 三个月后, 销售方尚未收到包装物, 没收押金:

该包装物押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5/ (1+17%) *17%=85 (元)

包装物押金应交的消费税=585/ (1+17%) *15%=75 (元)

会计分录:

参考文献

[1].赵建新.包装物核算的地位问题探析[J].经济师, 2008 (6)

[2].孙雪莲, 李士涛.包装物核算中缴纳“两税”会计处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10 (10)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5].李金茹.新编财务会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大学班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下一篇:(玉树管理提升稿件)新员工如何尽快融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