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2024-10-01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共6篇)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篇1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应予免征或退还所耗用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抵扣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因应抵扣的税额而未抵扣完时,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对未抵扣完的税额予以退税。

一、应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扣减额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扣减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1.如当期应纳税额≥0时,则: 当期应退税额=0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扣减额)时,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扣减额

3.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扣减额)时,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有关指标确定。 “免、抵、退”税办法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销售发票的离岸价为准。

二、免抵退税抵减额的计算(一)计算公式

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是指购进的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列名的且不能按免税金额计算进项税额的免税货物。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直接进口用于复出口的进口料件+代理进口用于复出口的进口料件+用于复出口的深加工结转的进口料件。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其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实征消费税。

(二)当期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的确定

当期免税进口数件的组成计税价格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购进法处理,另一种是按实耗法处理,即先按计划分配率来计算,待进料加工手册核销后,用实际分配率来调整,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实耗法”来计算确定当期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

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根据《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注明的金额确定。 计划分配率的最大值为100%。(三)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的确定

采用计算机管理,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由以下内容组成:

1.当期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抵减额”。 2.当期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抵减额”。 3.当期出具《视同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抵减额”。 4.当期出具《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调整额”。 5.上期结转尚未抵扣完的免抵退税抵减额。

“免税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审核通过的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计划分配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核销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抵减额出=本手册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总值×出口货物退税率-本手册累计已出具“免税证明”上免抵退税抵减额。

本手册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总值=本手册审核通过的直接出口总值×实际分配率。 实际分配率=(实际进口总值-剩余边角余料-结转至其他手册料件-其他减少进口料件金额)/(直接出口总值+结转至其他手册成品金额+剩余残次品金额+其他减少出口成品金额)×100%

实际进口总值中,包括用于复出口的深加工结转的进口料件。

“视同料件加工免税证明”上注明的免抵退税抵减额=代理进口料件金额×复出口货物退税率+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免税原材料退税率+钢材以产顶进金额×复出口货物退税率+国产棉金额×退税率+其他视同进口料件金额×复出口退税率。

三、免抵退税收调整

目前,根据“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在法定期限内(自出口之日起6个月内,下同)未申报或审核未通过的,以及征免税或退免税申报不实的,均应作税收调整。税收调整的内容及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补税和调整免抵税款。(一)增值税补税处理

1.生产企业报关出口并办理征免税、退免税手续的货物,在法定期限内应取得而未取得法定凭证的,以及经退税部门审核发现信息核对不上的,均应补交已“免、抵”的增值税税款。具体按以下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

①已申报免税,未申报退税,无出口信息。企业无法证明此免税货物已真正出口,可能有虚报免税之嫌,应予补税。因其已申报不予抵扣税额,故其应补交税金=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退税率。 ②已申报免税,已申报退税,无出口信息。企业货物出口单证齐全,但无法证明此货物已真正出口,应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因其已申报不予抵扣税额,故其应补交税金=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退税率。③未申报免税,已申报退税,无出口信息。企业货物无法证明已真正出口,但出口单证齐全,应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因其已申报不予抵扣税额,故其应补交税金=出口报关单人民币金额×征税率。

④已申报免税,未申报退税,有出口信息。企业货物已真正出口,出口单证不全,应视同内销货物补税。因其已申报不予抵扣税额,故其应补交税金=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退税率。

⑤未申报免税,已申报退税,有出口信息。企业货物已真正出口,出口单证齐全,但未申报免税,也未申报不予抵扣税额,故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进项税额转出额=出口报关单人民币金额×(征税率-退税率)。

⑥未申报免税,已申报退税,有出口信息。企业货物已真正出口,但出口单证不全,应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因其已申报不予抵扣税额,故其应补交税金=出口信息中出口额折合人民币金额×征税率。

2.一个内,生产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当年2月至次年1月)中反映的“免抵退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累计数,小于退税部门在当批准的“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部分,应补交差额部分税款。

应补交税金=当退税部门批准的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抵退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的累计数

3.一个内,生产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当年2月至次年1月)中反映的“不予抵扣税额扣减额”的累计数,大于退税部门在当批准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和核销证明中的“不予抵扣税额扣减额”部分,应补交差额部分税款。

应补交税金=《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不予抵扣税额扣减额”的累计数-当退税部门批准的应退税额

4.对生产企业已申报免税和退税的货物,此后又发生退 关退货的,因其在申报免税时已作了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故应调增其进项税额,即调减其应纳税额。 调减应纳税额=出口明细中原申报的不予抵扣税额(二)增值税免抵税额调整

为操作简便,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一般先以出口电子信息即出口报关单的出口额为计税依据,审核、计算、审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款。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征退税依据必须一致,因此“免、抵、退”税最终必须以出口发票即企业出口销售账记载的出口离岸价为计税依据。其中有两种情况需要调整。

1.计税依据不一致。在法定期限内,某一发票项下申报免税出口金额(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与审核、审批“免、抵、退”税时所使用的出口金额(出口电子信息金额或出口报送单金额)有差异的,应根据差异部分计算调整免抵税额。

应调整免抵税额=∑(报关单出口额折合人民币金额-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报关单出口额折合人民币金额-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征税率-退税率)=∑(报关单出口额折合人民币金额-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退税率

2.国外运保佣。经过上述计税依据不一致的调整,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已转为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而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中包括了运保佣,运保佣在各月中未冲减出口发票人民币金额,因此对法定期限内实际支付的全部运费、保险费、佣金,应在年终一次性调整免抵税额。

应调整免抵税额=运保佣×退税率。(三)退运增值税调整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在报送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向退税部门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税收已调整证明》,退税部门根据退运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调整已免抵退税款。 应调整免抵退税金=退运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四)消费税调整 如果出口货物为应税消费品,在补征或调整增值税免抵税款的同时,还应补交已免征的消费税税款。

1.从价定率征收的应税消费品。

应补交消费税金=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消费税税率 2.从量定额征收的应税消费品。 应补交消费税金=出口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免抵退”税的含义上讲,“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抵减的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少了各地的税收收入,而“退税”退的仍是中央级收入,不影响地方税收收入。为了解决“免抵退”税的免抵数对地方收入和地方分成的影响,对免抵税额还要定期按规定进行调库,因此,会计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免抵税额”,将其与增值税的其他明细科目划分清

楚,这也使会计核算比“先征后退”难度更大。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有关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会计核算的内容比较少,无统一规范,很不便于实际工作。本章结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与“免抵退”税政策,一些会计处理,特别是会计调整,只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做法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大家参考。

一、外销收入的确认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就其性质不同,主要有自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加工补偿出口、援外出口等。就其贸易性质不同,主要有一般贸易1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来料加工复出口贸易1国内深加工结转贸易等等。外销收入是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主要依据,外销收入不管是什么成交方式下的,最后都要以离岸价为依据进行核算和办理出口退(免)税,因此,除正常的销货款外,外销收入的确认还与外汇汇率确定、国外运保佣的冲减、出口货物退运等密切相二六二。

(一)人账时间及依据

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不论是海1陆1空1邮出口,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销售收入的人账金额一律以离岸价(FOB价)为基础,以离岸价以外价格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其发生的国外运输1保险及佣金等费用支出,均应作冲减销售收入处理。2.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以收到外贸企业代办的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现实。人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支付给外贸企业的代理费应作为出口产品销售费用处理,不得冲减销售收入。

3.来料加工复出口,以收到成品出运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理。人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按外商来料的原辅料是否作价,在核算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销售收入时,对不作价的,按工缴费收人人账;作价的,按合约规定的原辅料款及工缴费入账。对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其它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复出口的,按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委托企业可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出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由受托企业在收取委托企业加工费时据以免征增值税。

4.国内深加工结转,也称间接出口,是国内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原材料加工货物后报关结转销售给境内加工企业,由国内企业深加工后再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其销售收入的确认与内销大致相同。

(二)外汇汇率的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有外汇汇率的,均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汇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币金额登记有关账簿。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日或当日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确定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一个内不得调整。企业应将计算出口销售收人时的汇率与实际收汇时的汇率加以区别,计算出口销售收入时以入账时规定的汇率计算,同时记应收外汇账款,收汇时按当日银行现汇买人价折合人民币,与对应的应收外汇账款人民币差额部分记人汇兑损益。结汇时银行扣除的手续费和其他费用,企业应作财务费用处理。

(三)支付国外费用

1.国外运费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常用的成交方式有FOB、CW(CFR)、CIF三种,此外还有FAS、FCA、CPT、CIP、DAF、DES、DEQ、DDU、DDP等,三种常用成交方式的货物出口清关手续都是由卖方负担,其含义如下:(1)FOB:是指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FOB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2)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有时也称CNF,是指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3)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货物装运出口后,企业收到对外运输单位收取的运费单据时,按实际支付的海运费(包括空运费、陆运费)冲减出口销售收入。海运费是指运费单据上注明的海运费,不包括其他费用(如内陆运费、吊装费1口岸杂费等等),单据上注明的其他费用应作销售费用处理。对以外币支付的海运费,应向外汇银行按当日的现汇卖出价申购外汇划拨收款单位,即外汇应按支付当日的现汇卖出价折合人民币。

2.国外保险费

企业收到保险公司送来的出口运输保险单或联合发票副本及保险费结算清单时,按实际支付的保险费金额冲减出口销售收人,以外币支付的与支付海运费的处理相同。

3.国外佣金

佣金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也是给中间商的一种报酬。国外佣金是根据出口合同规定的佣金率和会佣方式进行支付的,生产企业出口付佣方式通常有明佣和暗佣两种。

明佣是指根据成交的价格条件在出口发票上注明的内扣佣金,其金额是根据出口发票所列货物乘以规定的佣金率计算而得。在会计上可按出口发票所列应收货款的净额处理。

暗佣又称发票外佣金,是指不在出口发票上列明的佣金,而是在买卖合同中规定的佣金率和支付方法,这种佣金一般是支付给中间商或代理商的。支付方法有两种,一是议付佣金,即出口后在向银行议付信用证时,由银行按规定佣金率在结汇款中代扣后,支付给国外客户。另一种是出口方在收妥全部货款后,将佣金另行汇付国外。

企业在支付佣金后,应按实际支付金额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以外币支付的与上述处理方法相同。

4.“免抵退”生产企业国外费用的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必须以离岸价(FOB价)为计税依据计算“免抵退”税。若出口货物采用到岸价(CIF)或成本加运费(C6F)成交并记账的,企业可先根据实际记账收入申报办理免税申报手续。当期支付的国外运费1保险费1佣金一律冲减销售收入,但不参与平时的免抵退税计算,而在一定时点(通常在年末)对其进行结算调整免抵退税。对出口笔数较少的企业,也可将国外运保佣与每笔销售对应起来(可以提运单号或出口发票号为关联)进行免税申报,即每一笔免税明细申报后跟一笔运1保1佣冲减的记录(负数反映,调账标志为“国外费用冲减”),此时该冲减记录参与不予抵扣税额的计算,年终不再调整。

(四)出口销售退回

货物出口销售后,如因特殊原因,经双方协定同意,退回原货或另换新货,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对已同意全部退还的货物,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提运单时,应即交由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按原出口金额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对退货的原出口运保费和佣金,应按原冲销金额作调增出口销售收人处理;退货所发生的运保费,如是对方负担的不作处理,由我方承担的经批准后作营业外支出处理。

2.退回调换货物,不论部分或全部,除应先按上述方法处理外,在重新发货时,应按重新出口处理。如果调换的是品种1数量且成本相同的货物,在退回入库及调换货物发运时,也可简化处理。对退回的货物作增加产成品处理,对调换发运的货物作发出产成品处理,不对出口销售进行调整。但调换发运货物如发生国外运保佣的,对退货的原出口运保佣应调出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同时调增出口销售收入。3.跨发生的出口销售退回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调减以前利润在“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中支出,调增上利润在按规定缴纳所得税后增加“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五)销售账簿的设置

生产企业应根据出口业务设置自营出口销售明细账、委托代理出口销售明细账1来料加工出口销售明细账、深加工结转出口销售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记载外销收入有关情况,内外销必须分别记账,按不同征税率和退税率分账页分别核算出口销售收入,并在摘要栏内详细记载每笔出口销售和运保佣冲减的详细情况,以便于国税机关审核出口退(免)税。

二、免抵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根据业务流程主要可分:免税出口销售收入的核算、不予抵扣税额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进料加工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核算、出口货物免抵税额和退税额的核算,以及免抵退税调整的核算。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会计科目。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1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成本月的增值税额。企业交纳当期增值税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3.“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等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取得国税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后进行免抵和退税的会计处理o按《免抵退税通知书》批准的免抵税额(注1,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进行退税申报时,根据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1抵1退,税汇总申报表》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是根据国税机关审核审批结果得出的,反映的是免抵税额的真实结果,数据准确,避免了企业申报与审批不同步而产生的大量调账工作量,缺点是企业对免抵税额不能及时把握,不便于统计分析;后者的优点是,企业能根据计算公式和申报系统及时计算和反映每期的免抵税额,便于统计分析,平时账务处理也较为清晰,缺点是每期计算的免抵税额基本上都不能与退税审批数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审批的免抵税额是根据退税审核通过数计算,这与申报数有一些差异,因此企业在收到《免抵退税通知书》后的调账工作量很大。我们倾向于按前一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样更能使退税申报和退税审批有机结合起采,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减少调账工作量,便于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末交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上述五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方核算。

6.“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实行“先征后退”的生产企业,除来料加工复出P货物外,出口货物离岸价视同内销先征税,出口单证收齐后再以离岸价为依据按规定退税率申报退税,在出口销售行为发生后,按规定征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贷记本科目,同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退税借记“应收补贴款”,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不予退税部分借记“出口产品销售成本”;

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销售收人不计征销项税额,对经审核确认不予退税的货物应按规定征税率计征销项税额。

7.“出口退税”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方法的,在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以及应免抵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确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应收补贴款——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贷记本科目。本专栏以及应退税额1应免抵税额的确定方法请参见第4点。

8.“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货物和出口货物免税等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予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的同时,贷记本科目。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免税收人的同时,对出口货物免税收人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出的“不予抵扣税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本科目,当月“不予抵扣税额”累计发生额应与本月免税申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合计数一致。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产品销售成本”。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保佣费用支付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予抵扣税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产品销售成本”。

9.“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结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金——末交增值税”,贷记本科目。对采用第4点中的第一种方法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当期应纳税额负数的绝对值;对采用第4点中第二种方法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计算“免抵退”税公式计算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上述四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贷款核算。

为了便于理解,全面熟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核算的全过程,采用“丁”字型账户反映如下:(见后表)(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出口企业还必须设置“应交税金——末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建立明细账。月度终了,将本月应交末交增值税e‘‘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本科目,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注2,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本月上交上期应交末交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期末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进项税额(即留抵税额或专用税票预缴等多缴税款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期末结转下期应交的增值税。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后,退税的前提必须是计算退税的当期应纳增值税为负,也就是说当期必须有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而当期未抵扣完进项税额在月末须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退税实际上是退的本科目借方余额中的一部分;在出口退税的处理上,计算应退税时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补贴款”。

(三)“应收补贴款”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收补贴款”科目,一些企业也使用“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其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所计算得出的应退税额,企业必须设置明细账页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记载:

第一种是在取得税务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后,作免抵和应退税的会计处理,按《免抵退税通知书》上批准的应退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收到国税机关批复尚未办理退库的应退税额。

第二种是企业在办理退(免)税申报时,暂不考虑申报的退税出口额是否能通过退税审核,就当期申报的免税出口额按规定的征退税率与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出应退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1抵1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本月应退税额”一致。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向国税机关办理退税申报时所计算的应迟税款,与国税机关审批数有差额的,在收到《免抵退税通知书》后按申报所属期进行调整,不足的用蓝字在借方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多出的用红字在借方本科目,用红字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贷方反映的是企业收到的退税款;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累计已按申报数计算但尚未收到的退税。

两种方法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与国税机关审批结合起来,账务处理简便易行,更适合企业采用,因此企业原则上应采用第一种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应迟税额和不予抵扣税额等会计处理,按财会字(1995)21号《财政部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总概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未完待续)注:1.即为税务机关审核通过的出口额按规定的征退率计算并与当期应纳税额相比较后计算出的免抵税额。

注2:对采用第一部分4.中的第一种方法的,本科目月末借方发生数包合已办退(免)税申报但来批准的应迟税额,即当期应纳税额负数的绝对值;对采用4.中第二种方法的,为企业在申报时按“免抵退”税公式计算的“结转下期继续抵49的进项税额”。

三、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

出口货物不予抵扣税额、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应退税、应免抵税的计算和确定可按两种方法进行,这在前面已一一详述,不再赘述,而是着重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各个环节的会计核算分别进行介绍。

(一)购进货物的会计核算

1.采购国内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记入采购成本,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记入进项税额,根据供货方的有关票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对可抵扣的运费金额按7%计算进项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材料采购

原材料入库时,根据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2.进口原材料。

(1)报关进口。出口企业应根据进口合约规定,凭全套进口单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名称

贷:应付外汇账款(或银行存款)支付上述进口原辅料件的各项目内直接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名称

贷:银行存款

货到口岸时,计算应纳进口关税或消费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名称

贷:应交税金 ——应交进口关税

——应交进口消费税

(2)交纳进门料件的税金。出口企业应根据海关出具的完税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交税金 ——应交进口关税 ——应交进口消费税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对按税法规定,不需交纳进口关税、增值税的企业,不作应交税金的上述会计分录。(3)进口料件入库。进口料件入库后,财会部门应凭储运或业务部门开具的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进料加工——xx商品名称 贷:材料采购——进料加工——xx商品名称

3.外购出口配套的扩散、协作产品,委托加工产品。现行政策规定,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包括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的产品;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收购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认可的集团公司(或总厂)成员企业(或分厂)的产品;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

(1)购入。购入扩散、协作产品后,凭有关合同及有关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验收入库后,凭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成品 贷:材料采购

(2)委托加工产品会计处理。

①委托加工材料发出,凭加工合同和发料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委托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②根据委托加工合同支付加工费,凭加工企业的加工费发票和有关结算凭 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委托加工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③委托加工产品收回。可直接对外销售的,凭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成品 贷:委托加工材料

还需要继续生产或加工的,凭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材料(二)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 1.内销货物处理。 借: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 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自营出口销售。销售收入以及不予抵扣税额均以外销发票为依据。当期支付的国外费用在冲减销售收入后,在当期可暂不计算不予抵扣税额冲减数,而在年末进行统一结算补税;也可在当期同步计算不予抵扣税额冲减数。(1)一般贸易的核算

①销售收入。财会部门收到储运或业务部门交来已出运全套出口单证,依开具的外销出口发票上注明的出口额折换成人民币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美元,人民币)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

收到外汇时,财会部门根据结汇水单等,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美元,人民币)

②不予抵扣税额计算。按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③运保佣冲减。运保佣的冲减有两个处理方法,前面已作介绍,下按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暂不计算不予抵扣税额的,根据运保佣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银行存款

在冲减的同时,按冲减金额同步计算不予抵扣税额的,作如下会计分录: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 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2)进料加工贸易的核算。企业在记载销售账时原则上要将一般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通过二级科目分开进行明细核算,核算与一般贸易相同。只不过是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销售额和计划分配率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海关核销后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对购进国内免税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品出口的,视同进料加工贸易管理,只不过国税机关出具的是《视同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①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品销售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②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对补开部分依据注明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品销售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对多开的部分,通过核销冲回,以蓝字登记以上会计分录。

(3)来料加工贸易的核算。出口企业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应持来料加工登记手册等,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凭此证明据以免征工缴费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来料加工免税收人应与其他出口销售收入分开核算,对来料加工发生的运保佣应冲减来料加工销售收入,不得在其他出口销售中冲减。

①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不作价的,只核算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

②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作价的,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应付外汇账款(合同约定进口价格,汇率按原作价时中间价) 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原辅料款及加工资)

③外商投资企业转加工收回复出口。销售处理与①或②一致,只不过是要核算委托加工过程,分进口料件外商不作价和作价两种。 A.不作价。在发出加工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 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 凭加工企业加工费发票,支付工厂加工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称(只核算数量) 〓〓贷: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核算原料规定耗用数量)

B.作价。在发出加工时,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按原材料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贷:原材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称加工厂交成品时,按合约价格及耗用原料,以及规定的加工费,根据业务部门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库存商品——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

贷: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按规定应耗用的原料成本) 应付账款——来料加工厂(加工资,如外币按入库日汇率)

④对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金进行转出。原则上按销售比例分摊,按分摊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委托代理出口。收到受托方(外贸企业)送交的“代理出口结算清单”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收账款等产品销售费用(代理手续费) 贷:产品销售收入

支付的运保佣与自营出口一样,要冲减外销收入。

4.销售退回。生产企业出口的产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其销售退回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这里只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例进行介绍,进料加工贸易与此类似。

(1)末确认收人的已发出产品的退回,按照已计入“发出产品”等科目的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 产成品 贷:发出产品

(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产品退回,一般情况下直接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对已申报免税或退税的还要进行相应的“免、抵、退”税调整,分别情况作如下会计处理:

①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提运单并由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后,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按原出口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收外汇账款

②退货货物的原运保佣以及退货费用的处理。 由对方承担的: 借: 银行存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原运保佣部分) 由我方承担的,先作如下处理: 借: 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 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原运保佣部分)

银行存款(退货发生的一切国内外费用) 批准后: 借: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③出口销售退回税收调整的会计处理。 详见本节四款中的第(五)部分。(待续)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篇2

本文将根据相关税法政策的规定同时结合会计实务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增值税“免抵退”相关指标的计算

增值税“免抵退”涉及税法方面的专业指标的计算,这些专业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计算公式,相关文件对这些指标内涵和计算公式的解释说明非常抽象,本文对此进行具体的阐释。

(一)“免”的含义

“免”是指生产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出口和对外提供劳务,免征外销环节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从税法的角度理解,增值税实行抵扣制度,如果货物或劳务出口免税时没有销项税额,则出口的货物或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因此,“免抵退”管理办法实质上就是从法律政策的角度认可外销进项税额可以抵销内销货物的纳税义务,从而保证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二)“免抵退税额”的含义及计算

实施“免抵退”政策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税负,将企业在国内采购时已经缴纳的外销进项税额(出口货物或劳务外销前所耗用采购环节存货包含的已经认证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退给企业。因此,出口货物或劳务的免抵退税额不是外销时的销项税额,而是外销进项税额;从金额上讲,免抵退税额=外销进项税额=外销货物所耗材料采购金额×退税率。如果当期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能够据实区分清外销进项税额和内销进项税额,增值税“免抵退”的征纳工作就会相当简单且易于操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期采购的原材料等不一定全部用来生产外销货物,或者当期出口货物耗用了前期的原材料。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外销进项税额在金额上很难一致。同时,区分外销和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金额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避免企业故意混淆内销货物和外销货物所消耗的原材料骗取出口退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出口时发票的实际离岸价(FOB)。因此,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退税率,外销进项税额=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征税率。以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为标准推算外销货物所耗材料金额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假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定,它是理解“免抵退”政策的关键点。尽管离岸价可能包括了人工、利润等项目,可能会导致免抵退税额高于实际的外销进项税额,但是由于实际退税时是按照实际认证抵扣的进项税额,因此企业不可能获得此部分虚增的应退税额。

应该指出的是,免抵退税额只是名义上的退税额并不是实际应退的税额,它是指在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和外销进项税额相互抵扣前,税务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实际征税水平,应退给企业在国内曾经缴纳的部分进项税额,是当期出口货物和劳务的最高理论退税的限额。

(三)“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含义及计算

出口货物或劳务虽然原则上免税,当增值税征税率大于退税率时,企业还是要承担部分税负,即企业要承担当期外销进项税额中不能退且应该转出的进项税额,该指标就是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它不仅会增加出口货物的应纳增值税义务,同时还会增加企业当期出口货物的经营成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征税率-退税率)×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外销进项税额-免抵退税额。可见,“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减少了免抵退税额,剔除了部分外销进项税额。

(四)“免抵税额”的含义及计算

内销业务要纳税,外销业务要退税,税务机关为简化纳税程序,结算时,用外销业务的退税来抵顶内销业务应纳的增值税,从而需要计算免抵税额。免抵税额是外销货物免抵退税额中抵减内销货物销项税额的金额,相抵后若有余额,则为当期应退给生产企业的税额。当内销进项税额不足抵扣内销销项税额时,免抵退税额可以用来进一步抵扣内销销项税额,如果抵扣后仍然有内销销项税额,说明当期需要缴纳增值税,此时没有实际应退税额,因为此时的免抵退税额全部为免抵税额。若抵扣后免抵退税额仍然有剩余,此时无须纳税,剩余差额为企业应享有的实际应退税额。因此,免抵税额可以通过倒轧的方法计算,即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的确定根据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孰低原则确定:如果当期免抵退税额小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说明当期实际出口退税额为全额的当期免抵退税额,二者的差额为期末真正的留抵税额。同时,因为外销业务的退税起到抵顶内销业务的应纳税额的作用,所以免抵税额金额上就为0。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说明免抵退税额中的一部分用作抵顶内销业务的纳税额即作为免抵税额,另外一部分作为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二者的差额为免抵税额。综上所述,当期期末有留抵税额是企业享有实际应退税额的前提条件。

从上述阐释可以看出,免抵退税额在增值税“免抵退”税法政策中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是免抵税额和实际应退税额的总和。总结“免抵退税额”的税法意义见表1。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有关规定,生产企业应该自报关单上载明的货物出口日期的次月起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申报期内收齐出口退税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增值税申报。若凭证信息未收齐,不得申报免抵退税。申报期截止日实际上可以理解为4月15日,遇节假日顺延。

二、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一)免抵退增值税的主要账户设置

出口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免抵退”的账务处理过程中,主要应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账户,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三级明细账户。

(二)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一般出口贸易涉及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核算;第二,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核算;第三,当期应纳税额的核算。

1.“当期免抵退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作为当期进项税额的抵减项目,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中核算;另外,“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增加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因此在“主营业务成本”借方核算。

2. 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出口退税的来源是生产企业产品劳务以及服务在外销前所消耗的原材料中包含的进项税额,根据记账反向原理,“免抵退税额”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贷方专栏进行核算。因为免抵退税额必须首先抵减内销业务的销项税额,因此,免抵税额的核算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借方专栏进行。

如果免抵退税额没能全部抵扣内销业务的应纳税额,未抵扣的差额就成为当期的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是税务机关应退还给企业的以前垫付的资金,在“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款”科目中核算。

3. 当期应纳税额的核算。

期末,企业应将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中应交或多交的增值税,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三级明细账户“转出多交增值税”或“转出未交增值税”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案例讲解

ABC玩具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该公司主要生产玩具,产品销往国内外,出口产品实行增值税“免抵退”办法,外币交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产品退税率为13%。

20×4年1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A玩具:FOB离岸价格为30万美元,即时汇率为6.1;2国内玩具A的销售额为580万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的价款为600万元,材料已经入库,进项税额102万元已经认证抵扣;4假设期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余额为0。

1月份的账务处理如下:

(1)根据材料采购专用发票的发票联、材料入库单以及付款凭证等编制的会计分录:

(2)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等相关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

(3)当期报关离境出口A玩具商品,根据外销发票记账联等相关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

(4)月末,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0×6.1×(17%-13%)=7.32(万元)

(5)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

当期应纳税额=580×17%-(102-7.32)=3.92(万元)

根据增值税申报表核算1月应缴纳当期增值税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因为企业1月份没有收齐出口退税的单证,信息不齐全,所以不得进行增值税“免抵退”申报。

ABC玩具有限责任公司的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见表2。

为简化分析,下述业务中,仅仅就免抵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编制会计分录,关于国内的购进和销售业务以及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的相关会计核算不再编制会计分录。

该公司2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玩具:FOB离岸价格为15万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25;2内销玩具销售额280万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0万元,进项税额68万元已经认证抵扣;4假设1月的出口退税凭证以及相关信息在本期收齐。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15×6.25×(17%-13%)=3.75(万元)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

当期应纳税额=280×17%-(68-3.75)=-16.65(万元)

根据收齐的出口玩具的单证和相关齐全的信息,向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免抵退税额=30×6.1×13%=23.79(万元)

根据孰低原则在留抵税额16.65万元和免抵退税额23.79万元中选取留抵税额为应退税额,即留抵税额16.65万元为实际应退税额,它的含义为在国内已经缴纳的进项税额,参见表2中的数据。退税后,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的余额为0。

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3.79-16.65=7.14(万元),说明名义免抵退税额23.79万元中,7.14万元抵顶了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16.65万元为税务机关退给企业的实际退税额。

2月份免抵退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核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上述两笔分录也可以合并成:

该公司当年3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玩具:FOB离岸价格为26万元,汇率为6.15;2内销玩具销售额300万元;3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0万元,进项税额52.7万元已经认证抵扣;42月出口退税凭证以及相关信息在本期收集齐全。

当期免抵退税额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26×6.15×(17%-13%)=6.396(万元)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

当期应纳税额=300×17%-(310×17%-6.396)=4.696(万元)

收齐3月出口玩具的单证,并且信息齐全时,可以向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免抵退税额=15×6.25×13%==12.1875(万元),当期应纳税额大于0,说明国内销售的纳税义务为16.8835万元(4.696+12.1875),参见表2中的数据。免抵退税额全额抵顶内销应纳税额12.1875万元,还有4.696万元未能被抵扣,说明4.696万元为当期应交纳的增值税;实际应退税额为0。

当期的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2.1875-0=12.1875(万元)

退税后企业当期无留抵税额。3月末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4.696万元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贷方。至此,“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余额4.696万元为当期应纳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明细账户的余额均为0。

3月份免抵退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如下:

收齐3月出口玩具的单证并且信息齐全,向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根据税务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核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及应退税额,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根据3月份增值税申报表核算当期缴纳当期增值税,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摘要: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业务增值税“免抵退”相关规定涉及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大量的计算公式,适用的账务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以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业务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增值税“免抵退”计税原理的基础上,从会计实务角度,运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剖析了一般纳税人当期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和会计核算全过程。

关键词:生产企业,免抵退,增值税,出口业务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2012-05-2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12号,2013-03-13.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交增值税;账务处理

一、引言

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在“应交税费”下设置4个二级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和“增值税留抵税额”。其中二级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共设了10个专栏加以反映,分别是“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多是关注于月末。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结转下年”与“上年结转”时存在的细节问题没有提及。

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月末账务处理

1.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小于贷方合计,即有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

待缴税款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余额为零。下月初按“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缴纳增值税。

2.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大于贷方合计,且当月有预缴增值税时

“已交税金”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作比较,较小的一方做转出,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

(1)“已交税金”大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按“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零。“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显示期末多缴增值税,留待后期有应缴未缴增值税时抵减。

(2)“已交税金”小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按“已交税金”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留有余额,余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显示期末多缴增值税,留待后期有应缴未缴增值税时抵减。

3.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大于贷方合计,且当月没有预缴增值税时

月末不用账务处理,“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留有余额,余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

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的年末账务处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1.传统手工记账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的年末账务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在手工多栏式账页记账时,每月余额逐月累计,年末余额即为本年实际发生额。下年过账时,在新的账本上上年的年末余额不再结转到新的账本上,新的一年从零开始重新登记,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帐表一致。

2.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存在问题

然而,在采用财务软件记账的情况下,在软件帐套初始化自动结转的功能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期末余额自动结转到下一年的期初余额,如果不进行处理,将造成一年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无限制的累加,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数据不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账取数时,余额是历年的累加数,只能从三级科目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取数,若每年期末都不去处理三级科目明细账的余额,此余额就会越累越大,不能反映本年的实际情况。也不能与增值税申报表主表对应的项目进行核对,账表相符较难完成。

四、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年末处理

针对此问题,在每年末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的所有借贷方对转。将“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的余额计入借方,将“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的余额计入贷方。此账务处理每年只在年末增值税业务发生完毕时进行一次,月末不进行此操作。

1.年末有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

应缴未缴增值税税款反映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零,年末账务处理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的所有借贷方余额全额对转,将三级科目的余额全部清为零。

2.年末有增值税留抵税额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借方,年末账务处理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的所有借贷方对转,只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余额为增值税留抵税额数在账上,其余三级科目的余额全部清为零。

会计电算化下通过年末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之间的账务处理,达到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帐表一致的目的。

在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年末对转前,应进一步检查账表是否一致,增值税有没有适用税率错误等等,核实完全正确后,再进行年末对转。

五、在会计电算化下增值税核算注意事项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让会计、税务核算及检查核对都可以更加及时,避免手工记账时当月不能及时对账,下月发现错误时再调账的麻烦。在会计电算化下记账凭证编制与记账是同步进行的,只要在月末年末节点关注细节,核对准确后再扎帐,就可避免一些事后的更正。

1.设置多级次会计科目架构,保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

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项目时,应分别核算销售额。在手工记账时工作量很大,然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设置多级次明细账不再繁琐,三级明细科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下根据税率及品种大类设置多级次明细科目,与之对应主营业务收入也根据商品大类及具体名称设置多级次明细,以便主营业务收入乘以适用税率与销项税额计算核对,核对根据收入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是否与销项税额账面相符,避免税率适用错误造成的税务风险,保证不同税率销售业务的价税拆分账账相符。

另一方面库存商品与主营业务成本也根据商品大类及具体名称设置多级次明细,且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会计科目架构保持一致,顺序一致,以便一般销售业务时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与库存商品核对出库数量,以及便于与业务部门的调拨员、保管对账,保证库存商品出库数量账实相符。

每月末结账前,在财务软件中将未记账凭证勾选上,抄出本月的收入、销项税额,与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中查询出的开票数据、未开票数据及视同销售业务数据等合计进行比对。核对相符后,财务软件再结账,保证“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账表相符。

2.增值税备查簿的建立,弥补税会差异在账面无法反映的不足,确保增值税核算的完整性

涉税核算包括会计与税务两个方面,在会计账务处理中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税会不一致时,在纳税上遵循税法,账务处理遵循会计规定;税法没有规定的,按照会计的规定处理。

为避免税务风险,加强备查登记尤为重要。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不完全等于会计上的营业收入,企业应做好销项税额的备查工作,在财务软件的核算已经足够细致的情况下,特别加强视同销售业务、简易征收等非常规业务的增值税备查记录。

加强对增值税进项税、进项税额转出的管理。做到增值税的正确核算。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增值税税负。为企业通过节税创造利润,并减少“支付的各项税费”产生的现金流出,增加现金流。

在实际工作中,销售业务不可能从会计和税务两方面编制两套记账凭证,财务人员在处理原始凭证时,要时刻有纳税的意识,填制记账凭证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此业务的税会差异,正确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未开具发票业务、简易征收业务等同时进行增值税备查簿登记,便于增值税计税销售额数据的收集整理,日后进行增值税核对、检查、纳税申报。

3.加强增值税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经济业务涉及基本税率又涉及低税率的,加强销售额的明细核算,避免核算不清造成的从高适用税率风险。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涉税风险。通过企业税务管理,对涉税业务所涉及的各种税务问题和后果进行谋划、分析、评估、处理等组织及协调,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参考文献:

[1]全国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1[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5(9):126.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篇4

作者:王文清郜薇周光发

财务与会计 08期

一、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税法规定与会计处理差异

(一)税法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61号,以下简称61号公告)规定: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及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应税服务(以下简称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在正式申报出口退(免)税之前,应按现行申报办法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预申报,在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申报凭证的内容与对应的管理部门电子信息无误后,方可提供规定的申报退(免)税凭证、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正式申报。同时规定:生产企业应根据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栏(第18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第25a栏)。即,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当期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因此,出口企业提交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前提是纸质单证收齐及电子信息齐全(无电子信息申报除外)。

(二)会计处理

出口货物劳务外销收入的确认主要包括入账时点和入账金额两方面,其确认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免抵退税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对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第12号)规定: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须在做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同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即,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按照会计处理要求,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当月做账收入)×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案例分析

某服装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经营服装内外销业务,属于出口收汇重点监管企业(提供收汇凭证申报免抵退税),已知出口服装征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6%,在202至3月份发生如下业务,应做如下处理(单位:元,下同):

(一)2月份发生业务

1.当月国内销售服装经银行转账取得内销收入2 000 000元,销项税额为340 000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认证。

借:银行存款

2 3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000

2.当月购进一批服装面料4 705 882元(不含税)经银行转账,进项税额为800 000元(为便于计算约等于800 000元),并取得销售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认证。

借:原材料――服装面料

4 705 8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5 505 882

3.当月发生两笔服装出口业务,第一笔在2月14日出口600 000美元(FOB价),已收齐出口货物报关单且信息齐全,并在25日收汇取得了凭证,当日美元汇率中间牌价为6.0650,银行手续费606.5元。第二笔在2月27日出口400 000美元(FOB价),当月未收齐出口货物报关单且信息不齐,也未收到国外货款,不符合申报正式免抵退税条件。已知,2月1日的美元汇率中间牌价为6.1053。

外销收入=600 000×6.1053+400 000×6.1053=3 663 180+2 442 120=6 105 300(元),当月实际收汇金额=600 000×6.0650=3 639 000(元)。

借:银行存款(3 639 000-606.5)

3 638 393.5

财务费用――手续费

606.5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600 000×(6.1053-6.0650)]

24 180

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国外客户)

2 442 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6 105 300

4.当月19日收到一笔1月12日出口的500 000美元(FOB价)的服装货款,当日美元汇率中间牌价为6.06,实际收汇的人民币为3 030 000元(500 000×6.06),且出口货物报关单与信息齐全。已知1月1日的美元汇率中间牌价为6.099,该笔在1月份出口服装的外销收入换算成人民币价格为3 049 500元(500 000×6.099),并在1月底计入外销收入。则在当期调整汇兑损益(银行手续费略)。

借:银行存款

3 030 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9 500

贷: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3 049 500

注:1月底记入外销收入。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3 049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3 049 500

5.月末结转内销与外销的主营业务成本(具体核算略),上期结转留抵进项税额为0。

(二)3月份发生业务

3月份该企业无内外销业务,故在3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只对2月份发生的内外销业务及免抵退税进行申报。

1.免抵退税预申报

根据61号公告第一条规定,该企业将2月份收齐单证且信息齐全的600 000美元和1月份500 000美元出口服装的相关数据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生成电子信息向所属地税务机关进行了免抵退税预申报。因2月份出口的第二笔400 000美元服装信息不齐,只参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的外销收入申报,不参与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算,待收齐单证且信息齐全的当期再进行申报。上述业务经所属地税务机关预审通过,产生正式申报免抵退税的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3 049 500+3 663 180)×(17%-16%)=67 126.8(元),并以倒记账方式记入2月底账务之中。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商品

67 126.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7 126.8

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结转留抵进项税额=340 000-(800 000-67 126.8)-0=-392 873.2(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392 873.2元。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3 049 500+3 663 180)×16%=1 074 028.8(元)。

由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92 873.2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 074 028.8元,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92 873.2(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 074 028.8-392 873.2=681155.6(元)。

4.当期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在3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从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录入相关数据,生成电子数据并凭相关报表及凭证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5.在3月底,该企业正式申报的兔抵退税通过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392 873.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681 155.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 074 028.8

需注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后,当期退税额392 873.2元应填报在下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中,即3月份所属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

6.月底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392 873.2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392 873.2

(三)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不同处理差异分析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按照税收规定以当期收齐单证且信息齐全的`外销收入额为依据,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67 126.8元,其中包含1月份出口服装的部分。而会计处理是以2月份外销收入6 105 300元为计税依据,具体处理如下: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外销收入额×(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6 105 300×(17%-16%)=61 053(元)。

2.当期应纳税额=340 000-(800 000-61 053)-0=-398 947(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398 947元。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并收汇)×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3 049 500+3 663 180)×16%=1 074 028.8(元)。

由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98 947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 074 028.8元,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98 947(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 074 028.8-398 947=675 081.8(元)。

由此看出,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处理的不同,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相差6 073.8(67 126.8-61 053)元。由于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2月底入账时,应结合61号公告第三条规定(生产企业应根据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栏(第18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第25栏),因此,只能在确定当期收齐单证且信息齐全的外销收入后,才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但按上述案例,此数据在3月初免抵退税预申报时方能知晓,如果外销收入只有单证收齐而信息不齐,还要调整2月底按会计处理计算的免抵退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以达到记账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当期正式申报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三者相一致。

三、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差异的调整建议

(一)按税务处理方式

按照税务处理的要求,虽然有助于提高退税管理的便易性,统一申报出口退税的口径,使免抵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和《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保持一致,但却出现了会计倒记账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出口企业可在所属期的月底进行免抵退税预申报,在月底结账前要确定收齐单证且信息齐全的外销收入,并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实际金额,以使账务处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的账、表一致。

(二)按会计处理方式

按会计规定来处理申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会出现两表的差额。差额体现在《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C栏,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当《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大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产生25C栏差额时,可在当期调整冲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使两表之间的金额一致。二是当《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小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产生25C栏差额时,此时分为两种方式处理:如果企业在当期可以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金额,使其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栏一致,则在当期调整处理使25C栏为零,已入账的还应调整会计处理;如果企业在当期无法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金额,使其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致,则在当期不做任何调整处理,而在下一期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金额,达到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前后两个月的累计数相一致,使25C栏调整为零,并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

上述建议因各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免抵退税预申报管理及两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致性比对的要求不同,会计及税务调整的方式也应随之调整。所以,出口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应交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现行增值税的规定,下列货物不适用13%税率的是__。A.黑色金属矿产品

B.将原矿的矿砂经焙烧生产的烧结矿

C.有色金属矿产品中,经冶炼或化学方法生产的有色金属化合物 D.未经加工的建筑用天然材料

2、对因生产、经营地点发生变化需改变主管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结清全部纳税事项后,核发__。

A.《纳税人迁移通知书》

B.《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 C.《税务登记证》

D.《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

3、某公司年初资产负债率为45%,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0%,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800万元,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比年初增加200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2550万元。则该公司当年度的资产净利润率为()%。A.14.17 B.15.00 C.15.94 D.26.02

4、企业交纳的下列税款,应计入管理费用,但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是__。A.房产税 B.耕地占用税 C.印花税

D.土地使用税

5、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外商独资宾馆,其所适用税率为__。A.30% B.33% C.15% D.24%

6、对于采用按期汇缴印花税方法的纳税人适用期限最长不超过__。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半年

7、个体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其收入总额扣除的比例是__。A.2‰ B.3‰ C.5‰ D.10‰

8、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所得为外国货币并已按照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税款,发生多缴税款需要办理退税时,其外汇折合方法是__。

A.将应退的人民币税款,按照原缴纳税款时的外汇牌价折合成外国货币,再将该外国货币数额按照填开退税凭证当日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退还税款

B.将应退的人民币税款,按照填开退税凭证当日的外汇牌价折合成外国货币,再将该外国货币数额按照原缴纳税款时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退还税款

C.将应退的人民币税款,按照原缴纳税款时的外汇牌价折合成外国货币退还税款

D.将应退的人民币税款,按照填开退税凭证当日的外汇牌价折合成外国货币退还税款

9、某煤矿机构所在地在甲省,在甲省有矿山4座,在乙省有矿山一座(非独立核算)。2006年9月开采原煤620000吨,销售原煤542000吨,其中包括在甲省开采的原煤356000吨,乙省开采的原煤186000吨。甲省煤炭适用税额为3元/吨,乙省煤炭适用税额为3.5元/吨。该企业本月应纳资源税__元。A.162600 B.186000 C.1719000 D.1897000

10、下列关于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申请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A.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只能是行政机关

B.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只能是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立的权利人

C.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一般是行政机关,但在特定情形下也可以是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

D.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提出非诉案件的执行申请必须经行政机关同意

11、某外国投资者把从某中外合资企业中分得的利润600万元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其适用的再投资退税公式为__。A.再投资额÷[1-(30%+3%)]×30%× 40% B.再投资额÷[1-(30%+3%)]×30%× 100% C.再投资额÷[1-(24%+3%)]×24%× 40% D.再投资额÷[1-(24%+3%)]×24%× 100%

12、大海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购入某项机器设备,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其取得成本为1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不考虑中期报告的影响。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为__万元。A.2.5(贷方)B.4(贷方)C.1.5(贷方)D.1.5(借方)

13、乙3月份购精装房一处,付房款500万元(含装修费50万元);4月份将原在老城区的一处价值150万元的房产与甲在新城区的价值80万元的房产进行交换,向甲收取补价70万元;8月份将原有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投入到自己名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用于生产经营。已知当地的契税税率是4%。乙应纳的契税是__万元。A.62.8 B.22.8 C.60 D.10

14、下列各项收入中,可以免征营业税的是__。A.公路经营企业收取的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 B.个人出租自有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 C.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收入

D.高等学校利用学生公寓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

15、属于营业税纳税人使用的普通发票是__。A.商品房销售专用发票 B.机动车修理专用发票

C.工业企业材料销售统一发票 D.自来水公司水销售专用发票

16、下列属于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是__。A.资源费的征收 B.排污费的征收 C.管理费的征收 D.建设资金的征收

17、对将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处以罚款,罚款的方式包括__。

A.重用印花税票金额1倍至3倍 B.重用印花税票金额1倍至5倍

C.重用印花税票金额50%以上5倍以下 D.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18、某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25元,当前每股股利为 0.5元,预计股利每年增长10%,保留盈余资本成本为__。A.10% B.15% C.11% D.12%

19、企业购买印花税票时,正确的会计处理是__。A.借:财务费用

贷:应交税金 B.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C.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D.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20、当事人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__,否则超过部分无效。A.10年 B.15年 C.20年 D.50年

21、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的延长期限为__年。A.3 B.4 C.5 D.6

22、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的是__。A.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流动资产盘亏,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可以在税前扣除

B.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家庭生活混用的费用,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分摊比例,据此计算确定的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准予扣除 C.个人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应征收企业所得税,再按“个体工商尸的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D.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如果纳税人的承包、承租期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经营不足12个月的,应以其实际承包、承租经营的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计算纳税

23、下列有关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范围划分的规定中,不正确的是__。

A.基本建设单位在建筑现场制造的预制构件,凡直接用于本单位建筑工程的,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B.邮政部门发行报刊征收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行报刊征收增值税 C.代购代销货物本身属于代理服务,应征收营业税

D.饮食行业在提供饮食服务的同时,附带提供烟酒等货物,按饮食服务业征收营业税

24、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以及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按__。

A.应税消费品的平均税率计征 B.应税消费品的最高税率计征 C.应税消费品的不同税率分别计征 D.应税消费品的最低税率计征

25、某小型加油站开业三年来的年应税销售额均在100万元以下。第四年元月成品油销售数量折合金额为10000元,其中:本单位尺工自家车用油(作为单位职工福利)折合金额3800元,本单位自用车辆自用油折合金额1800元,经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加油站自用车辆自用油折合金额1080元,本加油站检测用油折合金额36元。另外,收取加油卡方式销售成品油10000元,发售加油卡共10000升,折合金额36000元。(以上金额均为不含税价格)则该加油站当月成品油应税销售额为__。A.18884元 B.20000元 C.19964元 D.18920元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关于税收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__。

A.征税的主体是国家,或者其他一些机构或团体 B.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 C.税收分配的客体是C和V部分

D.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E.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对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分配

2、下列各项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__。

A.个人代理代扣代缴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B.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C.按国家统一规定领取的退休工资

D.银行以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支付的利息额的超额部分

3、该企业应补缴2006年企业所得税税额为__万元。A.13.43 B.5.16 C.7.47 D.178.43

4、下列关于消费税纳税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银首饰经营单位进口金银首饰要缴纳消费税 B.进口化妆品在进口环节缴纳消费税

C.委托个体经营者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由委托方自行缴纳消费税 D.卷烟在批发环节加征5%的从价消费税 E.商场批发销售珠宝玉石不征收消费税

5、涉税鉴证事项符合下列__条件,注册税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鉴证报告。A.鉴证事项完全符合法定性标准,涉及的会计资料及纳税资料遵从了国家法律、法规及税收有关规定

B.注册税务师已经按照规定制定的有关业务准则的规定,实施了必要的审核程序,审核过程未受到限制

C.注册税务师已经按照规定制定的有关业务准则的规定,实施了所有的审核程序,但审核过程受到限制

D.涉税签证的部分事项因税收法律、法规及其具体政策规定或执行时间不够明确处理不当

E.注册税务师获取了鉴证对象信息所需充分、适当的证据,完全可以确认涉税鉴证事项的具体金额

6、根据业务(3),甲公司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__。A.6000万元 B.5000万元 C.4000万元 D.3000万元

7、债券投资的优点有__。A.投资收益比较稳定 B.投资流动性强 C.投资安全性好

D.筹集资金额等于面值 E.风险收益低

8、下列关于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的表述正确的有__。

A.政府部门的行政性收费,不属于价外费用,不并入计税价格计税 B.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中包括消费税

C.购买者随车辆支付的工具件价款,不计入计税价格 D.购买者随购买车辆支付的零部件价款,并入计税价格 E.销售单位的代收款项,一律计入计税价格

9、下列关于或有事项的表述,正确的有__。

A.对于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预期由第三方或者其他方补偿的,只有在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该补偿金额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 B.当或有负债是企业的一项潜在义务时,不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但当或有负债是企业的一项现时义务时,则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C.对于应予披露的或有负债,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获得补偿的可能性以及预计支付的时间

D.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E.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由于被担保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则可以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0、下列项目中,应当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的有__。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出租无形资产的收入 D.收到的减免增值税退税 E.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11、下列各项因素中,影响企业持有的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摊余成本的有__。A.债券投资持有的剩余期限 B.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

C.债券投资当期利息收入收到的时间 D.债券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E.债券投资的溢折价

12、属于土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责任与义务的有__。

A.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应税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 B.协助税务机关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工作

C.对于未依法办理纳税手续的纳税人,不得办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

D.对应纳税房地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向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提供无偿的资料

13、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__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A.事项、依据 B.数量、程序 C.条件、期限 D.事项、手续

14、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可以用于设定抵押权的标的包括__。A.集体所有的房屋

B.抵押人所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C.抵押人所有的自留地使用权 D.抵押人所有的股票

15、组成礼品盒销售,应纳消费税为__元。A.6000 B.36000 C.20400 D.21160 16、2009年11月,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加工粮食白酒,甲企业提供原材料实际成本为7000元,支付加工费不含税2000元,另外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专用发票支付代垫材料价税合计500元。月末收回4000公斤粮食白酒,受托方无同类消费品价格,则乙企业代收代缴消费税__元。A.7371.36 B.6371.36 C.7375 D.6231

17、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有__。A.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应对其予以披露 B.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应对其予以披露

C.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符合确认条件的,不需要披露

D.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无法可靠计量的,需要对其予以披露

E.或有事项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符合确认条件的,应作为预计负债予以确认

1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__。A.10日 B.15日 C.30日 D.60

19、下列各项中属于印花税免税项目的有__。A.无息贷款合同 B.专利证 C.技术合同

D.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E.发电厂与电网的购售电合同

20、某个体商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6年9月购进货物7800元,销售信封和邮票取得收入350元,销售粮油取得收入15600元,销售小食品取得收入6800元,销售日用品取得收入12050元。该商店本月应纳增值税__元。A.1347.23 B.1342.54 C.940.38 D.1338.46

21、有关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本罪只能由个人构成 B.虚开的行为包括虚构商品交易内容和税额开具发票 C.介绍他人虚开不构成本罪 D.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E.犯本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22、按照现行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产品目前不征或免征消费税的有__。A.竹制一次性筷子 B.木制一次性筷子 C.子午线轮胎 D.翻新轮胎

23、关税除从量税和从价税外,按征税标准还可分为__。A.复合税 B.滑准税 C.过境税 D.选择税

24、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再投资退税,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A.用免税期的利润再投资不能享受退税待遇 B.再投资额必须用于增加本企业的注册资本 C.再投资的经营期不得少于5年

D.再投资退税的办理期限为资金实际投入之日起1年内

25、以下关于纳税申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

A.实行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不进行纳税申报,直接按照核定的税款缴纳 B.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但是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不得申请延期纳税申报

C.扣缴义务人办理了延期纳税申报的,应当在申报期限内先预缴税款

D.纳税人享受定期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限内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增值税会计处理1 篇6

为进一步规范增值税会计处理,促进《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贯彻落实,我们制定了《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财政部 2016年12月3日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有关规定,现对增值税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会计科目及专栏设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臵“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臵“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2.“销项税额抵减”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3.“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

4.“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8.“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

9.“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二)“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三)“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预缴的增值税额。

(四)“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五)“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由于未经税务机关认证而不得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尚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已申请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的海关缴款书进项税额。

(六)“待转销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已确认相关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需于以后期间确认为销项税额的增值税额。

(七)“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核算兼有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

(八)“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发生的增值税计提、扣减、预缴、缴纳等业务。

(九)“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增值税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发生的增值税额。

(十)“代扣代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纳税人购进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的应税行为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臵“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设臵上述专栏及除“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外的明细科目。

二、账务处理

(一)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退货的,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经税务机关认证后,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3.购进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按规定进项税额分年抵扣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按取得成本,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按允许抵扣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4.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5.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等业务的账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物资、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6.购买方作为扣缴义务人的账务处理。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境内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进项税额”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科目。实际缴纳代扣代缴增值税时,按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销售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的时点早于按照增值税制度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应将相关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待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

按照增值税制度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早于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的时点的,应将应纳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时,应按扣除增值税销项税额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2.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行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配”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3.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已确认收入,此后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的账务处理。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已确认收入,但因未产生营业税纳税义务而未计提营业税的,在达到增值税纳税义务时点时,企业应在确认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同时冲减当期收入;已经计提营业税且未缴纳的,在达到增值税纳税义务时点时,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根据调整后的收入计算确定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的金额,同时冲减收入。

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三)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

1.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

2.金融商品转让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的账务处理。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四)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为核算纳税人出口货物应收取的出口退税款,设臵“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销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

1.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按规定退税的,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在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在规定期限内,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部分按有关税法规定给予退税的,应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五)进项税额抵扣情况发生改变的账务处理。

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原已计入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认证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原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改变用途等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的,应按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经上述调整后,应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在剩余尚可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或摊销。

一般纳税人购进时已全额计提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等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对于结转以后期间的进项税额,应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六)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七)交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交纳以前期间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预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企业预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在预缴增值税后,应直至纳税义务发生时方可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4.减免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对于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损益类相关科目。

(八)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账务处理。

纳入营改增试点当月月初,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按不得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按允许抵扣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科目。

(九)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的账务处理。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十)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定。

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

三、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列示

“应交税费”科目下的“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等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应根据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示;“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应根据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列示;“应交税费”科目下的“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项目列示。

四、附则

上一篇:公司员工新年快乐祝福语下一篇:保护我们的地球五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