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2024-11-25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通用12篇)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篇1

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隐患,提升学校应对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应对迅速、处理及时的防范体系,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预防管理

1、学校应建立体育活动(体育课)的管理、规章制度。

2、学校内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应有专人保管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

3、对身体有问题的[本文来自]学生要劝其退出活动。

4、体育活动(体育课)应有体育专职人员带领做好准备活动、整理放松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

5、体育活动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学生活动中保证体育专职人员在场指导。

6、学校体育活动应保证每班配备一名教师指导和管理。

7、学校应当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避免同一场地挤满学生。

二、处理程序

学校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甚至伤及生命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情况严重者,应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2、及时收集有关事故信息,保存好有关证据、资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情况严重的应保护好现场。

3、学校应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严重伤害事故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

4、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安抚学生(家长)等工作,组织探望、回访。

5、做好宣传教育,控制事态扩展,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6、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篇2

但是, 近年来, 随着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和多样, 同时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随之而来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频率呈现上升趋势, 各地不断传来在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不慎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事件, 不仅对学生自身和家庭带来伤痛, 同时也为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使一些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踌躇不前, 不敢大胆创新,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将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的体育项目和环节只作动作示范, 有的甚至从教学内容中删除,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不仅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不利于我们民族的未来。因此, 研究如何在大力搞好学校体育活动的同时, 有效规避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并把它降低到最低程度, 以保障我国教育方针的顺利落实是十分必要的。

一、体育活动中学生意外伤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校体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有许多构成因素, 在实际活动过程中都有可能对学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归纳起来主要有师生因素、自然因素、学校因素三个方面:

1. 学校因素

(1) 学校有关安全、卫生、保健等制度不够健全

学校应建立各项健康管理规章制度,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部分学校学生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 或者有制度没有能够认真遵照执行, 有些学校没有定期对学生进行认真的体格检查, 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记录, 学校各部门、相关老师没有做到了如指掌, 心中有数, 致使部分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 虽然这样的事情出现的几率极小, 但是一旦发生, 后果极其严重, 不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对学生家庭造成伤害, 而且给学校、教师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2) 学校对体育活动没有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

我国阳光体育运动提出“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口号, 旨在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倡议, 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的。研究表明, 对于青少年而言, 每天参加一次或者两次体育活动, 每次运动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保证运动时每分钟的心跳保持在120~140次之间, 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作用。学校开展的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实际就是在响应这一倡仪。但是有的学校由于担心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以安全责任过重为借口, 不愿意去执行, 有些学校由于师资条件限制, 体育教师正常教学活动都已应接不暇, 没有精力去组织和管理课外体育活动。

2. 师生因素

(1) 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其安全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将直接对体育活动效果产生影响。在学校体育活动中, 由于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差而导致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据调查, 大多数体育教师只在第一节上课前提醒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有近一半的教师之后就不再强调活动中的安全要求, 只有近10%左右的教师每节课都向学生重申,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我保护, 安全第一。例如, 有的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 没有严格要求学生, 安排学生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 致使学生在活动中造成肌肉或韧带拉伤;有的体育教师不负责任, 课上听任学生自由活动, 不注意维持教学秩序, 造成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的体育教师因备课不认真造成教学内容组织不系统, 安排不科学, 学生在基本动作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去完成大运动量、高难度的动作练习, 更易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的体育教师没有随时关注学生在活动时的种种不良表现, 对个别同学的特殊照顾要求没有放在心上, 没有及时进行个性化教育, 对容易出现意外伤害的苗头没有及时制止, 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究其原因, 一是体育教师自身安全意识淡薄, 不能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重视不够, 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估计不足, 这是导致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最根本的原因;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了解和熟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安排高强度的活动内容, 超出学生的负荷能力造成学生体力不支, 又不注意自我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超负荷运动最易导致学生意外伤害。

(2) 学生因素

学生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和参与者, 必须在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牢固树立安全保护意识, 只要学生自身在思想上能够时时处处清醒保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安全意识, 就会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大大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但是90%以上的学生由于思想上麻痹大意, 没有对体育活动安全给予充分重视, 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 30%左右的学生未能掌握相关的体育安全知识。另外, 随着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青少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下降, 导致发生体育伤害的机率增大。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在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 行动上安全意识缺乏, 参加体育活动时总存有侥幸心理, 麻痹大意, 不小心造成事故发生;二是学生对体育教师安全知识的讲授不感兴趣, 没有认真仔细听取体育教师的讲解和操作, 在实际活动中想当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从而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出现;三是学习压力、网络游戏、场地限制、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难以保证, 学生整体体质越来越差, 特别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和伤害。

3. 自然因素

(1)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是学校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国家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但是由于各个学校条件的差别, 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并未达到国家标准。特别是有的学校地处城区, 位置优越, 场地有限, 而学生人数众多, 运动场地的面积不足现象十分严重, 单位面积上课的学生数量增加,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管理, 极易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场地使用频率高造成地面受损, 极易使学生在跑跳过程中出现歪脚、摔倒等现象, 产生伤害;还有的学校由于资金有限, 没有及时对体育设施、器材进行检测和维修, 损毁严重,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伤害事故。

(2) 气候条件

在天气过热过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体育教学, 往往会增加伤害产生的机率, 高温条件下运动极易出现学生中暑和晕倒现象;在低温环境下活动, 因学生肌肉的沾滞性增强, 身体机能如果不充分活动开就容易引起肌肉韧带损伤、脚踝扭伤等意外伤害事故。另外雨雪天气之后, 地面湿滑, 室外开展的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就应该尽量避免, 这种情况也是伤害事故多发的原因。

二、体育活动中学生意外伤害的规避策略

1. 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除了教学计划中安排的体育教学课程之外, 国家还对学校明确提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我们不能因为怕发生意外伤害而不去组织和鼓励学生锻炼身体。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参加体育锻炼, 它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学校各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承担保护学生的安全责任也不是学校、教师责任之外的工作, 它是本职之责。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一定要端正。科学研究发现, 越是不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越是对学生进行过分保护, 学生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就越差, 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更差, 长此以往, 反而会造成更多的安全问题和意外伤害, 因此, 从青少年长远的健康成长的角度看, 应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和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在其中逐步学会保护自身安全, 鼓励学生更多更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对学校、学生都十分有益。

2. 树立体育活动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防范意识是保证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学校要抓好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教师要增强工作责任心, 了解和发现有可能出现意外伤害的隐患和死角, 尽可能预见和把握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各种苗头, 防患于未然, 牢固树立意外事故综合防范意识, 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和防范救护知识,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普及避险、自救本领, 使其了解如何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保护与帮助, 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

3.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加强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

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能否科学正确地使用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果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教学能力不强, 教学方法不当, 要领讲解不清, 示范动作不规范, 学生意外伤害就容易发生。因此,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业务, 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组织体育教学活动, 做到认真备课, 科学安排学生运动量, 要考虑到天气、场地以及周围环境等影响体育安全的因素, 课前做到充分准备活动, 课后做好放松整理运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规划教学目标, 充分掌握哪些动作不易操作, 哪些动作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教师一定要对活动内容讲解清楚, 重点突出, 在做示范动作时一定要标准到位, 并根据难度和技术程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想的良好学习习惯, 使学生通过模仿揣摩, 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发生。同时, 严肃课堂纪律, 严格课堂管理, 养成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听从教师指挥的良好习惯,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从而减少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或规则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4. 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关心特异性体质学生

体育与健康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及活动开展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 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而且要仔细了解学生的既往病史情况, 以便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因材施教, 切忌搞“一刀切“, 防止因教学内容安排失当而引发意外事故。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以便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体育教师应对学生中健康状况异常的给予重点监测, 区别对待。对于体质较弱、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 情绪不稳定、胆小或以往因动作失误出现过伤害经历的学生, 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护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减少或消除心理顾虑和障碍, 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 树立超越自我的信心, 顺利完成规定动作。

5.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改善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物质保障。经费充足就可以保证活动场地建设, 运动器材完好, 并得到及时维修, 消除安全隐患。因此, 学校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有计划地建设活动场地, 配齐活动器材, 保证对场地和器材都要进行定期细致的检查, 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及时修理, 要见微知著, 防患于未然, 杜绝因设施原因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6.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保险

保险是一种经济制度, 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关系, 它是对学生意外伤害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所作的一种预防性投入, 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应该鼓励学习积极参与投保。而长期以来, 由于意外伤害保险属于商业保险, 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自觉自愿政策, 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它的益处, 常常为省几块钱而不愿意参加投保, 或者是掉以轻心, 这也是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表现, 一旦出现意外伤害往往损失很大。因此, 需要加强学生投保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选择它的好处, 积极参加人身意外伤害投保, 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之,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育人过程, 由于其特殊性决定了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公正地来看待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同时, 学校要高度重视, 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 要把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发展作为已任, 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严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要提高安全和责任意识, 规范教学、训练行为,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去努力工作, 切实履行好育人责任, 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风险, 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罗英梅.学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防范与研究策略.内江科技, 2008 (3) .

[2]于海涛.学校体育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防止措施探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 .

[3]李斌.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归因与对策.搏击.体育论坛, 2009 (4) .

[4]王晓芳, 刘江宏.谈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意外伤害事故.昌吉学院学报, 2003 (3) .

[5]周丽英.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的法律问题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9 (6) .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篇3

一、 认清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近三年来,在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多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2004年,杭州某小学生因不守纪律,大腿骨被体育老师踢断;湖北恩施某小学课间操时40名发生挤压,18名学生受伤;杭州某小学生在上单杠课时,不小心摔下,上臂骨骨折;芜湖市两名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因碰撞刀某右尺桡骨骨折。2005年河北行唐小学生赵某在课外活动时,从水库高台摔下,重伤;北京通州区学生崔某在体育课上做搬运器材游戏时摔伤。2006年,郑州某小学在组织学生课间操跑步时,一学生摔倒死亡等等。这些恶性伤害事故的发生,轻者给个人造成伤残,终身的痛苦,给家长带来遗憾、学校声誉受损;重者造成人员伤亡,给家庭以毁灭性打击、给社会安定造成严重隐患。

二、 造成中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表面上呈现出不同的直接的和外在的原因,而在偶然因素的背后隐藏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风险事件的突发性实际上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管理学告诉我们,体育活动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因素,即人(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和体育活动环境。

1.人的不安全因素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中人的因素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不安全因素体现在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

首先,人的行为因素方面。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具有离散性特点,随时随地都有发生的可能。一方面,中小学生自身对是非、安危的辨别能力差;情绪易波动、自我约束力、调节控制力和应变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体育活动当中的身体异常状况不能正确应对,这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安全性。另一方面,如果体育教师不能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不能正确组织教学;教育方式不当、疏忽管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了解安全防卫知识和伤害急救措施等,就很难把握一直处在变化中的“人——状态——环境”系统。长期下去,给体育活动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人的心理因素方面。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状态支配的。当人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下活动时,其感知觉、思维和反应的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教师侥幸心理方面的有:不严格遵守教学程序,也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动机是好的”,发生事故也不会遭到责备;过分自信,相信自己可以阻止事故的发生等。教师思想麻痹心理方面的有:习以为常;凭“老经验”行事,没有发生过危险,放松思想警惕;嫌教学组织繁琐,不按严格的教学规则进行等。学生冒险心理表现在:喜欢逞能,急于求成,忽视正确的方法;好胜心强,急于挽回落后的局面,不按规定练习;曾经多次没有按要求进行动作,也没发生危险等。学生心理挫折状态表现在:曾经遇到危险,从此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不能控制愤怒情绪,对别的人或物采取攻击行为;固执己见,坚持自己错误行为。

2.体育活动环境

首先,体育器械、设施风险因素方面。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械、设施的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设计、安装和使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体育器械的设计不合理、安装不牢固;体育活动器械分布、位置、距离和相互关系不合理;运动器材陈旧、破损;运动器械是不适宜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非标准器械等。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器械、设备因素除了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体育器械本身之外,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装备也应严格要求,如符合严格标准的体育运动服装和不随身佩戴危险物品等。

其次,环境安全因素方面。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每一天面对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风险因素表现在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活动场地两方面,自然气候条件包括酷热、严寒、暴风雨、雪等给体育活动场地造成的破环和对活动造成的不便;活动场地的风险因素包括学校占地面积小,供体育活动的场地受到限制;活动场地畸形,布局不合理;体育活动场地条件差,卫生条件不达标等。体育活动场地的风险因素从另一角度是表现在活动场地类型的差异上,如娱乐活动场地、探险活动场地、传统项目活动场地、水上项目运动场地、自然环境活动场地等,不同类型的场地存在的风险不同,安全管理和安全指导的要求也不同,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就很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三、 中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事故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按事故风险的来源可以将体育活动的不安全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指由于个人或组织的过失、疏忽、恶意等不当行为而给体育活动带来的风险,风险来源分为教师、学生和校方三个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指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风险和环境风险。

1.学校方面

将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去,认真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安全教育工作;重视预防突发事件的知识普及,加强防重于治的宣传工作;学校加强医务监督和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学校定期检查和维修体育设施,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活动;建立体育卫生健康卡,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重要一点,要确立风险回避意识。如在暴风雨、雪天气造成活动场地泥泞或是给学生活动过程带来不便或危险性,一般要停止上体育课;对于个别学生有特殊疾病或伤病的情况,依据情况应该禁止参与某些项目的活动等。

2.教师方面

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按体育课教学的课堂常规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规范的体育运动锻炼和学习。体现在细节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策划教学方案;做到组织有序,方法得当。教学过程中正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正确传授技术动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做到例行检查,场地器材检查与学生自我检查;做到因地、因人、因情况而异,合理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对学生做到言而不厉,求而不苛。

3.学生和家长自身方面

学生要在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帮助下,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认识什么不该做?什么危险?在课间或课外活动时学会提醒别人和保护自己,不去做风险大的事。家长除了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外,还应该有风险转移意识,应及早为孩子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和财产损失保险等。风险转移的方法客观上可以减少学生家庭同学校及教师的矛盾和纠纷,也减轻了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4.政府职能方面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各级中小学校对体育教学资金投入情况的监管力度;及时敦促学校加强废旧场馆改造与扩建;及时改善、更新体育教学设施及运动、训练器材,确保器材、场地等设施使用的安全系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 中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

1.及时实施医疗救护

一旦发生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学校应首先立即给予无条件的救助和医护。轻者由体育教师或校医来包扎、处理;重者应当及时送往大型医院救治。千万不能推诿扯皮耽误救治时间。事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再次发生安全事故。

2.确立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是针对主体所处法律地位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处理的方式,涉及到有关教育法规和国家法律知识及理论。轻者,教育主管职能部门要厘清双方当事人及学校的主管领导的责任,分别给于批评教育、停职再教育、调离岗位等处分,以起到教育本人,引起重视,严防事故的再次发生的效果。对于造成人员损伤或死亡的重大恶性事故,当事人双方千万不要私了,用金钱掩盖事实和痛苦。应当按照《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等法规律令,公平处理,直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体育活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篇4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本校师生中出现的体育活动事故,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一、成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校 长

副组长:分管领导

组 员:处室负责人、四处三中心工作人员、体育教师、班主任

二、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在县政府、教育局应急办领导下,组织、指导、协调学校的体育活动事故处置工作。组织制订完善学校处置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对学校体育活动设备设施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贯彻执行应急小组的指挥命令。指导本校处置体育活动事故。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调查,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三、预防办法和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改善活动设施建设和加强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石块等,球架等体育器械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联系校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出现重大事故时学校总指挥应立即报告局安稳办。

(2)无人员死亡,重伤1人以下的体育安全事故后,学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局安稳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稳办。

(3)死亡1人及以上、伤多人的体育安全事故,学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局安稳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稳办。

(4)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2、事件处置程序

(1)应急处置程序

①控制现场。发生体育活动事故后,立即将师生疏散,将未受伤的师生进行安置,并明确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同时,了解受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止受伤人员因受到器械压迫、相互挤压等造成伤情加重。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等发生事故后现场教师要稳定学生情绪,立即派人通知学校领导和老师,了解受伤人员的基本情况。

②组织救护。现场人员在现场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应开展初步救治工作,并及时将伤者送到医院。根据事故情况,请求公安、医疗部门进行救援,并发动社会资源进行支援。

③关闭场所。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应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④现场取证。所有人员离开事故现场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配合局安稳办、公安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⑤现场维护。学校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及时抢修被损坏的体育设施。

⑥报告情况。学校应急工作小组及时将处置情况报有关部门。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告学生伤亡情况。

3、学校应急小组

(1)报警、报告小组:

工作职责:发生事故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发生严重事故迅速联系120。发生事故后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做好有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2)协调、接待小组:

工作职责:及时组织班主任通知家长,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抚工作。接待好家长,做好家长思想工作,避免家长与教师发生矛盾。联系保险机构,做好善后处理。

(3)救护小组:

工作职责: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及时处理。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情况。

(4)后勤保障小组:

工作职责:及时维修相关设施,加强学校体育设施日常检修。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保障后勤供应,供应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的餐饭。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

4、善后处置措施

(1)评估分析。体育活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学校总指挥立即责成有关人员对体育活动事故造成的危害结果,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并向局安稳办做好汇报。

(2)收集社情动态。学校做好当事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加强体育设施安全隐患排摸等工作。关注师生动态并加以引导。

(3)安抚慰问师生。学校成立善后领导小组,帮助死亡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家属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快予以满足。

(4)事故责任处理。对事故中存在玩忽职守等过错或过失行为的当事人予以处理。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5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伤害事故的预防办法、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对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场地、房屋硬件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要求,按年级和部门确定安全责任包干区,年级和部门负责人为安全责任包干区责任人。学校分别与各层面签约,做到岗位到人,确保在校学生人身安全。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篇6

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

一、事故原因预测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网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总务处、德育处、教导处、卫生室、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等。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

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减少危险发生的方法和面对危险的基本应急措施。

4.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在班级、学校大型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监督、防范措施到位,进行安全管理。

5.总务部门加强对学校教育、放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大型活动前集中巡检,平时保证每月至少对教学设施全面检查一次,每天巡视一次,及时处理检视中发现的问题。

6.严格门卫制度,认真遵守门卫岗位职责,做到不擅自离岗,外来人员进校门有来客登记、客人持《出入证》进出,出校门有接待人签名。

7.加强对学校专用教室的管理,对化学物品、危险物品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严格遵循有关规定。

三、处理程序

1.学校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在课堂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在课余活动中,现教职员工为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合学校共同解决事故。

2.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对发生意外伤害的,立即告知卫生室与班主任;对发生突发事件的,除立即报告班主任及校长室外,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

3.当事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及时告知家长和报告学校领导;负责事后的教育、关心,在孩子恢复期间协同其他教师或校领导上门家访。

4.接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报告的校领导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并组织指挥处理。

5.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第一责任人应协同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立即将受伤学生护送学校卫生室检查,卫生室立即进行诊断与救护;对需要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断与救治的,第一时间由班主任和卫生老师负责护送受伤害学生去正规医院救治(保留各耗资单据),并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立即前往医院。如班主任或卫生老师其中一人不在,由德育处派人协助护送处理解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学校领导应及时到医院安抚受伤学生,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尽力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

6.学校领导在接到学生伤害事故报告后,应启动处理应急小组,调查取证。被调查人要有班主任或监护人在场并且签名;调查人员应2名,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记录用钢笔或水笔。

7.对重大或较重大的.伤害事故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由学校领导集体参与处理并及时报告教育局。

四、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重事项

1.“救治第一”的原则

发生事故时,必须遵循“救治第一”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将受害学生送往卫生室或医院救治,事后再明确责任,进行奖惩处理。不可在事故现场置受害学生于不顾,相互推诿责任,延误学生的治疗。如因救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厉处分!

2.依法调解原则。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注重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做到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

3.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要做到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2

一、适用范围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二、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相关责任人及职能部门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主要在以下方面:

1.学生上课安全。谁上课谁负责,上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教务处)

2.学生活动安全。谁组织谁负责,活动组织者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德育处)

3.学生课间安全: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4.上下楼梯安全。楼梯责任老师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德育处)。

5.校园设施安全。谁管理谁负责,相关管理员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总务处)

学校应成立安全保卫办公室,负责督促各职能部门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并协同校长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好重大意外伤害安全事故。

三、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伤害等级程度和处理程序

(一)伤害事故等级程度的判定:

1.一般伤害事故:轻微的碰擦等导致的皮外伤等。

2.伤情较重事故:个别学生伴有骨折可能或者出血较多的事故。

3.重大安全事故:受伤人员较多或者危及生命的事故。

(二)接警与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首遇教职工必须在第一时间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受伤学生受到进一步伤害;保护好学生,同时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时报告给第一责任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

2.第一责任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伤害事故等级,及时决定如何进行现场处置。

(1)一般伤害事故处理程序:

首遇教职工立即报告班主任,并由校医进行处理或者直接送医院,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报告分管校长或校长。

(2)伤情较重和重大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步:首遇教职工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当天值日行政领导。并视情况紧急程度可直接拨打120,或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直接护送当事人到医院寻求救治,必要时寻求警力支持。在无力救助时,保护现场,不轻易搬动伤者。

第二步:值日行政领导应在第一时间与首遇教职工汇合,指导救治工作。若情况严重,通知班主任赶赴医院(现场),同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在送诊途中,与家长取得联系,征询家长意见,到家长指定的医院就诊。情况危急时,直接与医院联系,要求开通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

第三步:学校领导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在充分尊重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协助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汇报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第四步:在明确责任人的基础上,及时告知责任学生的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及时到医院与对方家长见面,协商处理治疗事宜。

第五步:紧急救治工作结束后,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现场师生了解情况,查明事发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笔录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以便责任认定,进行相关处理。

第六步: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发病)学生和家长及时慰问,稳定情绪,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同时督促责任学生家长采取积极态度,与对方家长沟通,处理好善后事宜。

四、关于事故报告

1.属于重大安全事故应当即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较大事故(伤情严重)学校应24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一般事故3天内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报告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在事情还未了解清楚时可先打电话口头通报情况,待事情了解清楚后再书面报告。

3.书面报告中要写清楚当事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父母情况、及工作单位。另外要简洁地写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及目前情况。

4.学校应及时与有关保险公司联系赔偿事宜。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3

为了进一步加大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一、防火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①严禁学生将火柴、打火机、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学校。

②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③组织全体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④组织学生进行自护疏散、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燃气源等演练。

⑤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能正常使用,并做到及时更新。

2、应急预案

①出现火警: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有效扑救,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势蔓延。

②迅速组织师生从最安全的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学生扑救)。

③在实施第一、第二条款同时,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助(火警电话必须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

④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拨打120电话。

⑤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并上报。

二、用电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①对师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并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竞赛。

②定期检测校内所有用电器、电线、触电保护器,是否正常。

2、应急预案

①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②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③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④在案发的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⑤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三、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①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体检,定期请有关人员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辅导。

②教育学生不吃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以防食物中毒。

③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不挑食,少吃零食。

④做好学生中餐的管理工作,重视中餐的质量与营养。

2、应急预案

①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情节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诊疗并告知家长。

②一旦发生三人以上同时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立即送往医院,同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研究对策。

试析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7

一、旅游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或浏览过程中放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受空间、时间、地域制约。因此, 旅游是一项受自然及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活动, 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引起旅游安全问题。常见的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有:

(一) 自然及社会因素

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但自然及社会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具体表现为旅游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这种不安全状态包含:自然环境不安全状态与社会环境不安全状态。比如由于洪涝、泥石流、沙尘暴、游行示威、恐怖活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 旅游者行为因素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是诱发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随意丢弃烟头、或者为了挑战自身极限而参与挑战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旅游活动, 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三) 旅游管理因素

由于旅游活动是个相对复杂的活动, 一旦管理环节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引起旅游安全问题的可能。如果管理者不依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肆意进行旅游开发, 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破坏, 可能会给游客带来不安全隐患;悬壁、桥梁等危险地方未设置警示牌或未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可能会诱发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从而酿造旅游安全事故。

二、我国旅游安全救援状态与特点

截至目前, 我国旅游救援工作已经初步形成, 成立了全国性的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但纵观全局, 我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具有零散性、无序性, 分散的救援机构还不足以确保我国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成功, 需要在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公安、消防、武警、医疗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救援体系。

三、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旅游业包括:衣、食、住、行、购、娱等多方面内容, 并涉及科、教、文、卫、交通等多个事业部门。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结构繁杂的系统。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游客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因此, 有必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首先应对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及等级进行划分, 其次旅游救援应坚持属地化原则, 根据不同事故级别采用不同级别的政府预案, I级突发事件应启动国家旅游局应急预案, II级重大事故应启动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

(二) 组织领导

应该建立以市委领导为主体的旅游救援指挥中心, 负责对整个旅游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统筹及协调, 并贯彻整个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

(三) 市指挥中心下设机构

1.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动态, 及时做到上传下达, 通常应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2.救护组

救护组主要负责现场救护及转移伤者的工作, 应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救护组组长一职, 事故生后要及时调动医院的医疗救护队伍奔赴现场, 并在现场建立临时急救中心。

3.保卫组

保卫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 应由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一职。事故发生后维持现场秩序, 疏导交通、排查取证, 并协调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

4.安置组

安置组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对受害者的安置工作, 应由民政局负责人担任组长一职, 具体来说负责对旅游安全事故伤者及亡者家属的临时衣、穿、住、行的安置工作, 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对伤者的转移, 亡者尸体处理。

(四) 紧急处理原则与要求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 有关部门应迅速做出以下反应:当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并及时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市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处理。待旅游事故基本处理完毕后, 由事故发生单位向旅游局等政府部门递交关于此次旅游安全事故的书面材料及总结。

(五)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案例

2007年7月13日中午, 西藏318国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内发生特大旅游交通事故, 由于此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5名以上, 事故发生后,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迅速启动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成立了“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接待遇难者家属、安置受伤人员就医及转院, 进行遇难者保险金赔付等事宜, 在“7.13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的多次协商下, 最终达成赔偿事宜, 做到妥善处理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协调各相关部门, 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 就是挽救群众生命财产。

四、结束语

为确保我国旅游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蓬勃的发展态势,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疏散避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旅游景观区应建立以市为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包括:医疗、卫生、公安、消防、武警、通讯、民政等多部门。其次,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履行自身职责, 确保将事故危害降至最小化。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确保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 而且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天虎, 金海龙, 吴佩钦, 胡明雷.登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0 (02) .

[2]岑乔, 黄英.山地景区旅游安全感知与态度研究——基于旅游者和山地景区从业人员的调查[J].技术与市场, 2011 (06) .

应急预案在环境风险事故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作用

【中图分类号】TMT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35-0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继续加大,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由环境风险、污染事件等引发的群体事件不断增多,风险防范已成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从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问发生了40多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以水污染事故为主,涉及有松花江、太湖、巢湖、滇池、黄河、渤海等,有的事故发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安全,有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到儿童健康,有的污染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危及食品安全。如何加强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制定应急预案应当科学、严密和全面。

对于涉及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根据相关要求编制应急预案,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在实践中,可以探索采取使用法律制度和科学管理的方法来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编制应急预案可以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1、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

2、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了应急预案基本内容,包括: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恢复与重建措施等。

2.1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指挥体系包括领导机关、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和专家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2.2 预防和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通过对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来实现。普查就是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监控是对具有各类风险隐患地点或设施,实行长效管理、监控和检查,及时排除风险隐患。预警是对各类风险隐患信息进行综合、科学的风险分析后,将有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特别严重为Ⅰ级、严重为Ⅱ级、较重为Ⅲ级、一般为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内容。对于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一般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2.3 处置程序

应急预案处置程序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和应急结束。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事发地的人民政府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2.4 应急保障措施

应急保障措施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正常运转、科技支撑。

2.5 恢复与重建措施

恢复与重建措施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和信息发布。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服务及司法援助。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根据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和实施恢复重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3、应急预案的作用

3.1 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它们依赖于应急预案:培训可以让应急响应人员熟悉自己的责任,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技能;演习可以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并评估应急人员的技能和整体协调性。

3.2 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将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此外,如果预先制定了预案,对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快速解决的一些应急恢复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

3.3 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的响应基础

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的响应基础。通过编制城市的综合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保证城市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城市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3.4 便于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当发生超过城市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3.5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的编制,实际上是辨识城市重大风险和防御决策的过程,强调各方的共同参与,因此,预案的编制、评审以及发布和宣传,有利于社会各方了解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4、结语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篇9

副组长:王太国13094281271

成员:赵平信0719--7750070

王少友15327998119

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学校二楼会议室

2.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老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老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确保通信设备设施、信息网络畅通。

(4)、根据需要对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3.人员分工:

实验小学意外伤害应急处理预案 篇10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升学校应对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事故原因预测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网络。组长:倪朝峰

副组长:杨正伟是

组员:杨小科牛建科各班班主任以及全体生活教师。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

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减少危险发生的方法和面对危险的基本应急措施。

4.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在班级、学校大型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监督、防范措施到位,进行安全管理。

5.严格门卫制度,认真遵守门卫岗位职责,做到不擅自离岗,外来人员进校门有来客登记。

三、处理程序

1.学校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在课堂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合学校共同解决事故。

2.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对发生意外伤害的,立即告知卫生室与班主任;对发生突发事件的,除立即报告班主任外,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

3.当事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4.接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报告的校领导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并组织指挥处理。

5.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第一责任人应协同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立即将受伤学生护送卫生室检查,卫生室立即进行诊断与救护。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篇11

2010年中石油大连石化“7.16”输油管爆炸致大量原油溢入海中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2011年中海油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 造成840平方公里海域受污染……近年来, 海上漏油事故频繁发生,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生态破坏。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海上漏油事故而预先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有效的漏油事故应急预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油事故造成的各种后果, 然而实践证明很多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事故发生后如何评价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效果是一个难点。

二、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灰色多层次效果评价模型

(一)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评价的难点。本文借鉴文献资料所列出的应急预案效果影响因素, 并与5名安监局专家及5名港口企业管理人员共10名专家访谈进行整理, 最终得到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评价的最后指标体系。

(二) 制定评价标准。

在本评价模型中将评价指标都设定为定性指标, 从坏到好, 分为“很差”、“差”、“中”、“良”、“优”等五个等级, 分别赋值1~5分。

(三)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运用著名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限于篇幅, 此处略。

(四) 评价样本矩阵的确定。

邀请预案评审专家k, (k=1, 2, 3, …, n) 对在海上漏油事故中启动的第x个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指标Aij打分记为dijn (x) , 并填写评价专家评分表, 据此表得第x个预案的评价样本矩阵D (x) :

(五) 确定评价灰类。

为了真正反映评价专家评分属于某类的程度, 需要确定评价灰类。设评价灰类序号为e (e=1, 2, 3, …, m) 。将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等级取为五级[优良中差很差], 即m=5。为此需要明确每个评价灰类的白化权函数来描述上述灰类。限于篇幅, 此处不再赘述。

(六)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第x个预案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记为

第x个预案属于不同评价灰类的灰色系数记为

(七)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所有参评的专家就评价指标Aij, 对第x个预案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用rije (x) 表示, 则有:

第x个受评预案评价指标Aij对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 用rij (x) 来表示, 则:

从而得到第x个受评预案的指标Ai所属指标Aij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用Ri (x) 来表示, 则:

(八) 多层次综合评价。

对于第x个预案的评价指标Aij, 做综合评价, 结果记为Bi (x) , 则有:

由Aij的综合评价结果Bi (x) 得到第x个受评预案Ai灰色评价权系数矩阵R (x) :

因此, 对第x个受评预案的指标Ui做综合评价, 结果记为B (x) , 则有:

各评价灰类等级的值化向量C=[12 3 4 5], 则用Z (x) 表示第x个受评预案的综合评价值:

三、某沿海港口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效果评价算例

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 本文以某沿海城市港口企业曾经发生过的一次海上漏油事故为例, 对在事故中启动的《某港口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评价。

为此, 我们邀请了5位参与了这次海上漏油事故应急处置的专家, 请他们对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打分, 评价矩阵如下:

本文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R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根据AHP方法计算, 得出权重向量为:

(一) 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 该预案的实施效果等级为中。具体而言, 应急预案在“具体因子”A3方面的得分较低, 说明该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在具体场景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没有考虑具体的环境信息对事故的影响, 没有考虑泄漏物质的不同属性采取不同的措施等等。此外, 在“设备充分性”指标A131上的得分也非常低, 这与事实是非常吻合的。据调查, 该企业对海上漏油事故风险估计不足, 没有储备足够的清油物资, 并且种类单一。

(二) 对改进该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

为了提高此港口企业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提高其实用性, 对该企业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强企业风险分析, 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种可能的事故场景制定应对程序。要考虑不同的风向和海洋潮流等气象条件对应急处置方案的影响;二是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海上泄漏物质的性质和泄漏数量和范围, 储备足够多的清污设备以及专项资金;三是加强对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练, 制定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的具体方案, 并确保执行。

四、结论

本文构建了海上漏油事故应急预案的灰色多层次效果评价模型, 通过评价可以找到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为应急预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有助于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ABORDAIF F H.The development ofan oil spill contingency planningevaluation model[D].Washington, D.C.: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94.

[2]张英菊.应急预案辅助设计及评价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篇12

为加强20xx年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保障旅客走得及时,走得舒心,走得放心,保证国庆节假日期间客运秩序和道路安全生产以及生活物质正常运输,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确立领导小组

为保障我县20xx年道路国庆节假日期间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组织工作,我所成立道路运输领导小组:

二、运力保障

道路运输期间,根据州处的统一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为确保运力的充足,结合客运站车辆运行实际,安排3辆客运车辆作为应急车辆,同时安排5辆5吨以上的货车作为我县客货运输的储备运力,货车安排情况具体如下:,以备应急时统一调度指挥。

三、加强安全管理

(一)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班线客运、旅游客运、维修企业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认真做好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参营车辆技术状况、车载安全应急设施设备、驾驶员资格和培训情况、卫星定位监控设备情况等关键环节,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强化措施、落实到人、限期整改销号,并建立隐患排查整治档案。对未参加培训教育的驾驶员和车载安全应急设施设备配备不齐全、安全技术状况不合格的车辆一律不得参加营运。

(二)抓牢从业人员安全教育。道路运输企业在汛前务必对营运驾驶员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要结合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自然灾害或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操作技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训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盯紧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盯紧超长客运、旅游客运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监管措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管控措施,如遇极端恶劣天气、道路断道或封闭等预警情况时,运输企业要果断采取调整发班时间、绕道运行、停班等避险措施,避免冒险通进;对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线路,坚决不得安排客运车辆发班通行;如已在运行途中的,要及时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通知驾驶员将车辆停放到安全地带等待,或在公安交警指挥下按照规定的绕行线路运行。

(四)强化源头车辆动态监控。各运输企业要认真落实监控管理制度,对重点线路要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屏蔽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等违法违章行为,将安全隐患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超长线客运车辆要认真落实凌晨2点至5点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禁客运车辆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通行三级以下(含)山区公路。

四、着力强化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合力

(一)强化层层落实的责任机制。要切实履职尽责,主要负责人对防汛工作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要落实节假日期间责任和工作任务,切实做好汛期各项工作。

(二)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道路运输安全责任大过天的思想,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建立完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处理措施及抢险救援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的整体合力,及时掌握运输线路沿途地区极端天气、汛情、地质灾害,道路通行条件、交通管制等重要信息的预警预报,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范和降低事故灾害损失。

五、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日常应急工作。要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的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结合今年国庆节假日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自然灾害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细化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宣传普及道路运输安全及事故处理相关知识,一旦发生灾害或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

(二)严格值班值守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值班值守,坚持汛期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关键岗位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国庆节假日期间,我所将重点对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及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安全责任不落实、职责履行不到位、安全事故隐患突出问题及值班情况进行通报。

(三)及时报送信息。各单位要明确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信息报送人员,一旦发现险情要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规范上报,汛期期间事故等信息报送给当班值班人员。各道路运输企业务必要在9月29日前将汛期联络员报我所对口业务科室备案。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2

为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保证重要物资及时运送,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促进我公司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道路运输实际,特制定《河津市永通物流有限公司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要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在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道路运输重大事故险情,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

1.以人为本,减少损失。在处置重大道路运输事故时,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事故处置与预防工作相结合,落实预防道路运输事故的各项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

3.快速反应,处置得当。建立应对重大道路运输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反应,快速得当处置。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当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后,要在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协调有序地开展抢救、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5.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征集、调用相关物资、车辆时,要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服从政府统一指挥,保障救援供给。

四、指挥组织体系

1.领导小组。成立公司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朝杰兼任,负责日常事务。

2.工作职责。统一领导公司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负责制定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参加重大道路运输事故抢救和调查,负责评估应急救援行动及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负责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救援其他事项。

3.现场处置机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副组长和其他成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和协调进场施救。根据道路运输事故严重程度、涉及范围和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参与现场应急处置行动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现场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4.应急车辆。公司指定闽Gxxxxx车作为道路运输事故应急车辆。

五、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本公司运营车辆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立即上报公司领导,经公司领导确认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六、应急响应

1.立即抢救。当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本公司在现场的工作人员,首先查看事故严重程度,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2.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在第一时间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本公司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如下: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察和事故分析等工作。

3.启动预案。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经核实和确认后,将情况报告公司第一责任人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研究部署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4.赶赴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其他成员,立即带领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和救援工作。

5.现场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要积极协助配合,快速、果断地进行现场施救,全力控制事故态势,防止事故扩大。

6.通信联系。开通与现场救援指挥部、交通主管部门等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进展情况。

7.保障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抢救人员、抢救设备、设施,确保抢救工作有效进行。

8.协调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指挥部时,公司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派出的救援人员要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服从指挥部统一领导。

七、应急救援结束后处置工作

1.救治和善后处理。及时开展对事故中伤亡人员的救治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对紧急调集、租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规定给予补偿,及时会同保险公司开展道路运输事故理赔工作。

2.事故调查。公司应积极组织自查并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工作。事故调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调查、处理,依据有关标准对事故损失作出评估,对责任人员做出处理。对道路运输事故中暴露出来的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修改完善预案,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八、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及要求。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后,有关人员必须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并在第一时间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本公司领导报告。公司在接到事故报告后2小时内按照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所属地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2.报告内容。报告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简要经过、经济损失估计、原因判断、控制情况、相关情况、报告联系等。

(1).基本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的单位或车辆牌号(设施名称)、涉及人员、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2).简要经过。事故及险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车辆毁坏情况;

(3).经济损失估计。事故及险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原因判断。事故及险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5).控制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处置以及事故控制情况;

(6).相关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如车型、车况、核定人(吨)数、实载人(吨)数、经营线路,或货物名称等;

(7).报告联系。事故报告人姓名、住址、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

九、应急保障体系

1.应急救援处置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处置专业队伍,完善应急救援处置专业队伍的管理机制,落实专业人员并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培训。

2.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实应急救援处置专项预备金制度,将应急机制建设经费列入财务预算,支持应急机制建设和保障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经费。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恢复重建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3.加强通讯信息报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道路运输事故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建立准确、及时、快速的突发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机制。公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事机构抢救人员电话,保证准确、及时报送信息,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十、预案演练

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评估和总结等。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发动和依靠职工,普及运输安全知识和技能。

十一、奖励与责任

1.总结评估。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应急救援行动的结果、职责履行、组织、行动、平时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检查应急救援预案可行性及需完善、补充的项目,应急行动评估报告于应急响应行动结束后3日内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2.表彰奖励。对在实施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应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部门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3.责任追究。因玩忽职守、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3

为加强我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和组织水平,应对突发事件、极端恶劣天气、旅客高峰疏运、抢险救灾、疾病防控等运输需求,发挥运管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市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阳泉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管处客运科,具体承办我市道路运输应急运输组织与协调。

二、应急保障重点

1、旅客高峰期运力不足时的运输保障;

2、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情处置时的保障;

3、政府指令性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紧急运输保障。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

春运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应急预案:

1、汽车站严重滞留旅客,学校放假、民工返乡等急需疏运时;

2、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险情况时;

3、接到上级部门、当地政府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等紧急指令时。

四、工作职责

1、运输企业要搞好应急车队建设,做好运输储备工作,加强司乘人员沉着应对重特大危情处置的日常教育工作。一旦出现旅客滞留、重特大交通事故、政府指令性紧急运力任务等情况时,按规定程序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配应急运输车辆和人员,执行各种应急保障任务。

2、客运应急保障领导组要做好运力储备和旅客运输市场调查预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旅客流量流向动态,及时向上一级运管机构上报有关情况,协调解决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客运应急保障领导组负责我市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重点是长途班线、农村班车保障工作,与当地客运企业、汽车站签订道路运输保障工作责任书。

五、工作重心

为保障春运期间辖区内旅客运输畅通无忧,我处按照“分片包干、专职专输”原则,对辖区内的客运企业工作职责进行细化:

1、针对目前郊区线路方向运力不足情况,重点由公交公司做好客流调查预测工作,掌握旅客流动的时间和流向,市处要协助郊区运管所做好郊区方向客流集中疏运工作,把握可能出现旅客运输高峰时间和方向,做好紧急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

2、阳泉集团客运有限公司和省运阳泉公司两家公司要做好春运及重大节假日期间长途旅客运输工作,科学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准备好充足的运力,合理安排发班,积极组织协调,全力避免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科学调整班次密度,客流高峰期间要及时安排加班运力,保障农民工、学生顺利返程。

3、城市公交要做好对外交通方式的衔接,重点保障客运汽车站、铁路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及旅游景区、大型活动场所的公交组织调度,要通过增加运力、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方便旅客中转换乘,乡村居民进城购物。

六、应急运输车辆及人员

1、应急运输车辆应由运输企业、旅游企业车辆以及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自用车辆组成。

2、道路运输应急车辆必须配备车辆行驶证等相关证照并经审验、检验合格,车辆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驾驶员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6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3、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一般应根据应急任务由驾驶员、乘务员以及带队人员组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人员的基本条件是政治合格、身体健康,技术过硬、证件齐全,熟悉有关政策和相关业务。

启动应急预案后,执行道路运输保障应急任务的单位,要对应急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严禁车辆带病运行,严禁超员超载,并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证件和通讯工具。同时,对应急运输人员要进行安全嘱咐,确保安全。

七、应急情况的报告

运输企业、汽车站要建立和完善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工作报告制度,明确责任,确定专人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出现严重滞留旅客、突发事件等情况时要及时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如下:

1、汽车站滞留旅客情况,其中包括旅客人数、旅客流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旅客伤亡情况等和需要上级运输机构支援申请要求;

2、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时,需上级运管机构协调解决的事项;

3、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完成情况(出动车辆数、运送旅客人数等)。

八、保障工作机制

1、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措施

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单位,同时派出2辆以上车辆执行同一应急任务的,应由车队队长带队;5辆以上车辆的,由单位领导带队;10辆以上车辆的,由市运管处领导带队;执行应急任务的车队应配备通讯设备,保证通讯畅通。途中发生问题(如发生事故、道路受阻以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应由负责人及时向车辆始发地运管机构报告。

2、应急处理程序

A、出现滞留旅客等情况时

(1)要迅速按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记录,同时汽车站要向旅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候车的地方安排旅客候车,各关键岗位如广播、安检、调度、保安、消防等人员必须到位,做好盯岗工作。

(2)接到报告的运管机构领导,立即赶赴汽车站进行组织和调度,启用储备动力,将任务下达给有关单位,发放临时客运标志牌,并在临时客运标志牌“使用原因”栏内注明“执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任务”字样,并加盖具体发证运管机构印章。

(3)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迅速安排人员和车辆,组织运输。

(4)沿途运管机构对执行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任务的车辆要提供方便,不得以无道路运输证为由进行处罚。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完成任务后,应向运管机构汇报执行情况。

B、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危情时

(1)司乘人员、车主,要根据情况迅速拨打电话交警“122”、公安“110”、火警“119”、医院“120”、运管“12328”进行求救,同时要积极展开自救,并迅速报告所属公司及保险公司。

(2)各运输企业获悉本公司车辆发生危险情况后,了解出事车辆的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迅速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带人带队赶赴现场进行组织指挥救援,并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情况报告所属运管机构。

(3)运管部门接到所属公司的危情报告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危险情况处置临时领导组;派出由领导参加的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公安等有关部门掌控好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及时与医院和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并将情况续报上级运管机构。

C、政府指令性抢险救灾、防控重点传染病等紧急运输时;

(1)领导组办公室接到指令和报告后,迅速向领导组报告。

(2)领导组负责人在20分钟内指令领导组所属成员到位,送入紧急状态。

(3)接到抢险救灾令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及时通知应急车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应急车队要在1小时内将所属车辆组织到位,开赴抢险救灾指定地点,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九、值班制度

春运期间,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运管所、客运企业和汽车站都要建立值班制度,构建通讯网络,并认真组织落实。值班电话(包括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不得擅离职守。值班领导要保障电话畅通。值班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政策,掌握本辖区和本单位的运力储备情况,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

十、责任追究

参加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工作,是全市道路旅客运输管理部门及从业单位的义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对没有按时制定或没有有效落实应急预案的,对有关单位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拒不执行命令、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对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贻误时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要从重处罚。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4

为确保20xx年春运工作顺利开展,防止突发旅客高峰期滞留、交通运输事故及自然灾害造成旅客运输中断、社会公共卫生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等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到有序疏运,真正落实上级所规定的总要求,按照“以客为主、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保障有力”总体要求,我所特制定如下春运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及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及督查),副组长(负责旅客高峰处置)、(负责交通事故及自然灾害造成旅客运输中断处置)、(负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成员:

二、组建应急小分队:

一分队队长;联系电话:二分队队长。联系电话:;同时组建应急信息及后勤保障小组,组长:;联系电话:

三、联动单位联系人:

1、市永生运输公司负责人:

2、市金轮运输公司负责人:

3、市金埠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

四、应急运力

(一)市永生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预备后备运力6台,102座,

(二)市金轮运输有限公司预备后备运力5辆95座,负责人:

(三)市金埠运输有限公司预备运力2辆38座,负责人:

五、车站高峰疏运及路途分流

1)车站高峰疏运责任人

2)路途分流责任人:稽查中遇到突发事件应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罚。

六、交通事故及公共卫生防控

1)交通事故及自然灾害防控责任人: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责任人: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5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安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地防范和快速处置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本公司产品运输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装卸过程中发生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危险货物泄漏,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毁和环境污染的,适用于本预案。

二、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车队、办公室及安全主管负责人担任。公司安全主管负责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处置中的日常工作。其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并负责事故处置的指挥工作和向上级有关部门的`报告工作。

三、事故报告制度

(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当事人除了拨打110、119、120电话外,必须立即将事故发生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初步情况电话报告安全主管或办公室。安全主管或办公室接到危险货物运输事故,6小时内书面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向所属地道路管部门报告;在接到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后2小时内按照事故报告内容,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分别向所属地和事故发生地的道路管部门报告。

(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书面上报安全主管,事故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号码和驾驶员姓名或操作人员姓名等;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3、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及联系电话。

(三)事故现场情况发生变化,伤亡人员数量发生变化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补报。

四、现场处置程序

(一)事故发生单位在接到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和相应的救助设备和工具赶赴现场,并保护好现场,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处置和善后及后勤保障工作。

(二)事故发生单位要想方设法抢救伤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努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安全主管或办公室在接到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后,应及时组织力量,赶赴事故现场救援,事故情况初步调查和事故的应急善后工作。

五、事故处理制度

(一)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成立由车队、安全负责人、办公室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负责对事故的调查并提交事故情况调查报告和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室。

(二)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经过调查核实后,除交警、安监、公管、消防等部门按法律法规已结案处理外,企业应对事故发生单位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视事故损失、责任,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三)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本预案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6

1、目的

冬季特殊的气候对公路运输带来极大的影响,冰雪天气更容易造成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为了对因突发事故而需救援或撤离的人员提供援助,并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及对环境污染减到最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冬季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救援处理的全过程。

3、责任

3.1 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到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2副总经理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实施。

3.3 安全员负责紧急救援时的具体事务及救援现场的安全保护工作。

3.4 其他员工应服从组长的安排,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4、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5、应急救援小组电话:

xxxx

6、应急救援备用车辆:

xxx

7、应急救援主要程序

7.1 接到事故报警,立即召开应急小组会议,组织救援人员,安排救援车辆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采取下述活动。

7.1.1人员伤害事故:若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7.1.1.1 若伤者行动未因事故受到限制,且伤势非常轻微,身体无明显不适,能站立并行走,在场人员应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再设法消除或控制现场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然后找车护送伤者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7.1.1.2 若伤者行动受限制,身体被挤、卡、压、夹住无法脱开,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到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根据伤者的伤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7.1.1.3 若伤者伤口发生出血不止的症状,在场人员应立即用现场配备的急救药品,为伤者止血(一般采用指压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并及时用车将伤者送医院治疗。

7.1.1.4 若伤者伤势较重,出现全身各处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内脏受伤等症状,在场人员应立即根据针对伤者的症状,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在急救的同时,派人联系车辆或拨打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7.1.2 化学危险品伤害事故。

7.1.2.1 身体接触到化学有害液体者,在保暖的情况下,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肥皂擦洗并送医院就医。

7.1.2.2 眼睛受到化学有害液体或气体刺激者,抬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送医院治疗。

7.1.2.3 吸入有害化学蒸气者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上风处,安置休息并保暖。

7.1.2.4 吸入过量有害气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同时要立即联系车辆或呼叫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到最近的医院急救。

7.2 在公司组织救援的同时,应立即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

7.2.1报告部门:当事故发生在县运管所辖权范围内时向县运管所报告;当事故发生在县运管所辖权范围之外时,向运管所及市运管处报告。

7.2.1.1 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牌号、车辆类型,运输危货的品名、事故原因、事故程度。

7.2.1.2 公司已采取何种救援手段。

7.2.2当公司救援能力不足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

8、化学危险品泄漏

8.1 化学危险品泄漏,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迅速关闭槽车阀门,防止化学危险品流淌。

8.1.1少量化学品液体泄漏时,可用沙土吸收,倒至空旷处理其发挥或用沙土掩埋。

8.1.2 大量化学品液体泄漏时,应拨打消防电话(119)请求消防部门支援,用大量雾状水喷洒罐体降温防爆,同时用喷淋水保护抢险人员的堵漏工作。

8.1.3发生火灾时,请救消防人员用大量水冷却罐体降温防爆,同时采用相应的化学方法稀释,中和化学危险品液体。

8.1.4泄漏排除后,用大量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并将污水引流到允许排放的地点。

9、车辆排障

9.1当交警、保险等部门完成好相应的程序后,立即对事故车辆进行排障。

9.1.1 车辆损坏轻微,仍能行驶的车辆,在驳载后送附近有危险品修理资质的修理厂维修。

9.1.2 车辆损坏严重时,在驳载后请求排障车送至交警指定的停车场等待处理。

10、事故处理结束后,紧急救援组长应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备案。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7

为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我公司结合道路运输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平安运营”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环节中的事故及险情,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道路运输事故,要快速反应,全力抢救,妥善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和道路运输事故险情,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重大道路运输事故。

(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三)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四)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五)依法办理,合理处置

三、指挥组织体系

公司在交通局应急救援体系统一指挥下建立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公司营运专管员为成员的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类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对工作。

2、领导小组职责。统一领导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有关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本公司车辆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立即上报公司领导,经公司领导确认后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响应

(一)驾驶员、乘务人员现场处置方法:

1、立即停车。凡发生道路运输事故,都要立即停车。

2、立即抢救。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

如伤员身体某部位被压或卡住,应立即设法将伤员救出,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3、现场保护。保护主要内容:肇事车的停位、伤亡人员的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及其他散落物。

4、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直接或委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或交通主管部门报案,然后向企业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如下: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查和事故分析等工作。

(二)分级响应机制

突发道路事故应急响应,按本地安全管理原则,有本公司安全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道路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三)指挥与协调

1、启动预案。本公司车辆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核实和确认,将情况报告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提出启动本预案,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或视情联络相关部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赶赴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其他人员,立即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和处置工作。

3、保障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抢救人员、抢救设备、设施,确保抢救工作有效进行。

4、协调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指挥部时,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派出的救援人员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服从指挥部统一领导。

六、奖励与责任

(一)总结评估

公司突发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应急行动的结果、职责履行、组织、行动、平时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检查应急预案可行性及需完善、补充的项目,应急行动评估报告与应急响应行动结束后报总公司总经理室。总公司总经理室负责进行总体评估、汇总,并通报应急救援情况,开展应急救援。

(二)表彰奖励

对在实施道路运输重大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映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责任追究

因玩忽职守、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8

为确保运输交通事故救助工作顺利、有序的实施,把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为加强领导,成立抢险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颜建程 副组长: 刘凌

下设办公室,设在业务组,组长由运行主管担任。

成立应急救援队:公司全体成员均为应急救援队成员,抢险救援时,根据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救援队。

二、职责分工公司经理负责预案的签发

保证每年对预案和实施程序进行审查和修订。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抢险救援办公室负责抢险救援任务的上传下达及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应急队伍的组建,应急人员培训的管理,应急救援演练的组织,以确保有充足的应急反应能力。公司其它所有员工都有义务执行本预案中各自的职责。

三、突发事件的报告和救援现场组织

(一)重大事故及险情的报告

1、发生险情后,当事人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先采用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及时补报。如情况紧急,当事人要立即拔打110.119.120求助,以免耽误时机,造成更大后果。

事故及现场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

(3)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

(4)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5)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协助救援的有关事项;

(7)报告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2、应急处理办公室接到险情报告后,根据情况立即上报公安、消防、安监、环保、交通等部门。

(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1、事故险情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的同时,要积极采取安全可靠的自救措施,防止事故及险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或安全领导小组通知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1)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根据事故、险情发生情况,统一实施应急预案;

(3)根据事故现场救援实际情况,及时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4)完成紧急调用的救援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运输任务;

(5)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及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8)协助做好事故、险情上报工作。

四、工作要求与责任追究

(一)工作要求

1、公司要充分认识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2、公司要做到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工具等项工作的落实,随时做好准备,确保一声令下,立即出动。抢险救援人员和车辆要落实到人、落实到车,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和车辆要登记造册。

3、接到通知,抢险救援队要在分钟内在指定地点集结完毕,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

4、安全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计划,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要根据实际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提请公司修改和完善预案内容。

5、公司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培训,督促广大职工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能熟练掌握应急知识。

6、公司全体人员都有预防、参加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的义务,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重意识,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

7、加强值班制度的落实,确保信息传递、通信畅通。

(二)责任追究

1、公司所有人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对拒不执行命令,玩忽职守或推诿扯皮的人员要依法处理;对执行命令不坚决,贻误时机没有完成任务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对发生事故后不及时上报、隐瞒不报等不按规定上报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道路运输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9篇)9

为保障全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以下简称“治超”)期间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流通市场的相对稳定,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治超”期间道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要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迅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原则。全市“治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专门成立了运输保障组(设在市运管处),具体负责全市道路运输市场动态监测,对市场异常波动情况进行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

组长:副组长:

联系电话

各县区交通局要成立相应机构,在“治超”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道路运输保障组织工作职责

各县区运输保障组织要在同级“治超”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制定本县区道路运输应急预案,组织应急车辆做好运力储备,负责对本县区道路运输市场异常波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运输市场动态。一旦出现市场异常波动等情况,各级运输保障组织要及时向同级和上一级“治超”领导小组报告。服从“治超”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指挥道路运输系统和统一调配应急运输车辆及人员,执行运输保障任务,并加强组织监督。

三、道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级次

根据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和运力紧张情况,按照影响范围、强度和发展趋势,将运输保障紧急预案分为相应等级。市场异常波动情况是指人民生活必需品由于运力不足出现脱销或工业生产原料、产成品由于运力不足出现供应紧张,导致生产企业面临停产。黄色运输保障紧急预案是全市大部分县或汉台区出现上述市场波动和运力紧张情况,市交通局应立即向市政府和省交通厅报告,由市“治超”领导小组发布黄色预警警报,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并组织、协调、实施。各县区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情况后,县区交通局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和确认,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和市“治超”领导小组报告,启动本地应急预案。

四、道路运输保障车辆及人员

(一)车辆要求。道路运输保障车辆储备数量按以下原则执行:10万人口以下的县,应配备5辆5吨以上的货车,每增加10万人相应增加5吨以上货车5辆。各县区交通局启动道路运输保障紧急预案后,要立即调集应急运输保障车辆,由市上统一核发《道路运输特别通行证》。应急运输保障车辆要在明显位置悬挂《道路运输特别通行证》,在执行任务时不得超限超载运输,任务完成后应立即将《道路运输特别通行证》缴回市交通主管部门,逾期不缴的,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强制收缴。应急运输保障车辆技术等级要达到二级以上,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五年,严禁车辆和设备带病操作。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车辆或车辆不足,应向市“治超”领导小组提出支援申请。

(二)人员要求。应急保障队伍应由驾驶员、押运员、装卸员以及带队人员组成。驾驶员基本要求:政治合格、身体健康、驾驶技术过硬、证件齐全、熟悉有关政策法规。

五、市场异常波动情况的报告

各县区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运输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治超”工作报告制度,明确责任,确保信息畅通,出现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市“治超”领导小组。报告内容:物价上涨及运力下降的`幅度、本县区运力异动情况、需要市级支援的的申请要求及特别通行证的数量。

六、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机制

执行应急运输保障任务的单位,在派出5辆及以上车辆或执行统一任务时,应由单位领导带队,10辆以上的由县区运输管理部门领导带队。执行应急任务所产生的运费由托运人承担,执行基本运价,不足部分由各级财政给予补贴,免交车辆通行费,并行驶军车通道。

七、值班制度

上一篇:红岩魂烈士墓观后感下一篇:超声波在石油化工的使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