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精选6篇)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篇1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草原承包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11】19号)、《平安县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平政【2011】70号)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草地生态的积极性,促进我镇草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县草原承包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畜牧业基本情况
小峡镇镇位于平安县西部,东与平安镇相邻,西与西宁接壤,南连洪水泉乡,北接互助县。海拔2095---2805米之间,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5.6公里,全镇总面积95.6平方公里。2634户,10520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782元,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族等9个民族。全镇地处川水、浅山地带,共有耕地12607亩,退耕还林地3200亩、退草地1200亩,全镇天然草原面积5.4076万亩,可利用面积4.78万亩;多年生草地面积1.8万亩,一年生草地面积0.02万亩。人工草地亩均鲜草产量为1600公斤/亩。根据农业部《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标准,我县高寒草甸类每公顷可载畜2.4个羊单位,载畜量为4万个羊单位,温性草原类平均每公顷可载畜2.11个羊单位,载畜量为3.9万个羊单位,全县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14.4万个羊单位。
二、总体思路和原则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有关文件和政策,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青海省草原承包办法》,《平安县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因地制宜,认真部署,稳步推进,先易后难,搁置争议,以保护农区草地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提高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山、草坡的积极性为前提,以联户形式落实草山承包经营权和责任。
(二)原则
1、坚持尊重历史、维护稳定的原则。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本着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保护资源和草原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妥善解决农区草原承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防止因草原纠纷处理不当等原因影响社会稳定。
2、坚持因地制宜、群众满意的原则。根据当地草原建设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通过民主决策、自主选择,不搞“一刀切”。
3、坚持长期稳定的原则,草原承包经营期限原则上为50年。
4、坚持遵循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工作中要做到政策、办法、程序、内容和结果五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严禁暗箱操作。
5、坚持全面规划,综合考虑,有利于群众生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勘查现场,明确各村的草场界限、面积和草场等级,并在1:50000的地形图上标出,并填写《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草原勘界登记表》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草原面积登记表》,由镇、村委会加盖公章,并由勘验小组成员签字。
(二)确定享受草原承包的对象和不能享受草原承包的对象。
下列人员可享受草原承包:
1、有本村的常住农业户口(以公安机关登记的户口薄为主);
2、举家外出,但户口还在本村的;
3、娶进或招婿的人及其所生养的子女;
4、在校就读的大中专学生,已毕业而无正式工作的大学生;
5、服兵役或服刑人员。下列人员不享受草原承包:
1、已嫁出的、离婚的,不管户口是否迁出与本村毫无关系的;
2、去世后户口未进行注销的;
3、毕业大中专学生政府安置工作的。
(三)综合人口、牲畜数量和草场等级等因素,提出合理的承包面积,交村委会讨论通过,并填写《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草原承包登记表》,加盖村委会公章或有联户涉及全部户主签字确认。
(四)现场划定联户草原使用界限,测绘出草原面积,并在1:50000的地形图上勾出草原界限,标明草原等级。
(五)登记造册,将草原承包面积、草原等级、人口、劳力、牲畜数量、草原类型、四至界限等进行登记,并附图,做到权属明确、四至清楚、标志显著、数据准确、图册相符。
(六)对草原界限未定或有争议的,进行重新界定界限或组织毗邻乡镇、村进行协调解决,确实争议无法解决的,暂不进行承包。
(七)进一步核定户数和人口数,根据前期工作调查统计的户数和人口数,在承包时进一步详细核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八)进行电子录入,并对原始资料建立县、乡、村三级草原承包工作档案,实行专人管理,请示省地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草原使用权证》。
四、承包方案
根据相关草原承包工作政策,经镇、村草原承包领导小组商讨,本次草原承包依法由村民民主决策,按村民意愿进行分配。在坚持草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明晰产权,依法将草原承包经营权以平均的方式,通过家庭承包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农户手中,确立农民作为草原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为了使我镇草原承包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便于分配的原则,层层制定承包方案,不搞一刀切。根据当地草原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调查研究摸底的基础上,按人口分配,连片集中治理,由村集体管理统一承包经营,收益按福利分配或壮大集体经济。
五、承包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8月31日——2011年9月14日)踏查现场阶段。草原面积核定及草场四至界限的界定工作。
第二阶段(2011年9月15日——2011年9月25日)承包落实阶段。对已勘界清楚、无争议的草原承包到联户,并登记造册,做到权属明确、四至清楚、标志显著、数据准确、图册相符。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6日——2011年10月5日)电子录入及室内图册表整理归档,申请上级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颁发《草原使用权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草原承包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镇人民政府已把草原承包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并成立了以镇政府镇长为组长、主管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我镇草原承包工作。强化了组织领导,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职责。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镇人民政府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为落实草原承包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县有关部门和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村与村草原界限勘定;各村结合实际,制定草原承包工作方案,成立村草原承包领导小组,按照《平安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划分草原界限的勘定,落实草原承包面积及草原承包农户,处理好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将此项工作绩效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草原承包工作顺利实施。县草原站负责基本草原、禁牧区及草畜平衡区的划定,核定草原载畜量,确定草原类型及草原等级,与各村鉴定草原生态保护承包责任书,收集整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相关技术资料档案,待我镇草原承包工作基本完成后申请上级部门审核验收,验收通过后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费。
本方案经镇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通过镇党委会议研究通过并贯彻执行。
小峡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篇2
(1) 赤峰市草原概况及草原生态补奖项目区分布。赤峰市的草原以典型草原为主要类型, 计5793万亩, 占赤峰市草原的67.36%;草甸草原类为1990万亩, 占赤峰市草原总面积的23.13%[1,2,3]。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项目, 覆盖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和林西县共7个旗县、65个苏木镇、4个街道办事处、872个嘎查村、33.1232万农牧户、124.0545万人, 补奖总面积6672.5万亩, 其中禁牧区面积3682.64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2989.86万亩。
(2) 评价方法。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区域的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和翁牛特旗典型草原, 通过样地调查、遥感判读和植被指数计算等, 在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和自由利用区选取监测样点, 分别测量草群高度、盖度和产草量[4], 用2013年测出的数据与补奖政策实施前201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得出草群高度、盖度和产草量等草地植被群落学变化趋势。
2 评估结论
(1) 草原植被状况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2010年赤峰市天然草原草群平均高度为24.2cm, 盖度为31.23%, 平均亩产干草65.06kg;2013年草群平均高度为26.3cm, 盖度为59.27%, 平均亩产干草111.49kg。2013年赤峰市草原植被高度、盖度和产草量分别较2010年提高了0.9、28.04和70个百分点, 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2) 夯实了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草原生态补奖项目中与禁牧、草畜平衡措施相配套的牧草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政策, 有力地推进了以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主的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赤峰市补奖区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已发展到104.52万亩, 年产优质青干草60万吨, 棚圈建设达到1152.32万平方米, 储草棚达到23.16万平方米。
(3) 草原在农牧民心中的价值取向得到了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落实, 使牧民在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时能够得到补贴和奖励, 草原的价值在牧民心中有了很大提高, 牧民已经成为保护草原的主力军。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补奖标准偏低。补奖项目实施前, 赤峰市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补奖项目实施后, 禁牧区牧民减畜60%左右, 草畜平衡区牧民减畜约40%, 牲畜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牧民收入下降。赤峰市的补奖标准为禁牧区每亩草原补贴7.56元、草畜平衡区每亩草原奖励1.89元, 禁牧区人均补助1068.24元、草畜平衡区人均奖励72.05元。补奖资金不足以弥补牧民减畜造成的损失。
(2) 牧民就业空间狭窄。由于受传统游牧生活的影响, 牧民除了放牧养畜外基本没有其他生产技能, 加之文化层次不高, 就业面很窄。目前, 赤峰市禁牧区牧民单纯依靠草原生态补贴维持生活的牧民较多, 劳动力闲置现象突出。
(3) 草原管护难度大。禁牧后牧民从牧点转移出去, 形成大面积的无人区。赤峰市从事禁牧、草畜平衡监管的草原监理人员仅308名, 平均每人负责21.66万亩草原的监督管理, 草原牧区交通不便, 进一步增加了管护难度。因此, 禁牧区偷牧、夜牧、偷采野生植物等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4 改进建议
(1) 适度增加草原生态补奖额度。因为赤峰市人均草原面积较小, 现有的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偏低, 大部分地区农牧民减畜付出的代价远高于补贴资金额度。所以为了补偿农牧民为改善草原生态而作出的牺牲, 应当适度提高草原补奖标准。
(2) 加强草原管护工作力度。建议加强草原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尤其要增加苏木乡镇级草原监理队伍人员编制, 加强基层草原监理队伍, 以提高草原管护和监督执法力度, 确保草原补奖机制区生态持续恢复。
(3) 加强草原生态补偿科学研究。建议启动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及技术研究课题, 对草原补奖的关键政策及技术进行专题研究。要简化补奖机制程序, 便于基层部门操作, 为补奖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田艳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2) :170-175.
[2]文明, 图亚等.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3, 67 (1) :16-19.
[3]李晓蕙.草原生态重建的国家补偿[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10, 42 (2) :21-26.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启动等 篇3
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召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对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从今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性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方面,支持上述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6亿元,按照每年每亩6元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禁牧补助;按照每年每亩1.5元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按照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按照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进一步扩大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省份给予绩效考核奖励。
(摘自《农民日报》)
干旱导致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受降水明显偏少影响,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旱情严重,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这让民众担心因旱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表示,干旱对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夏粮影响不大,旱情对农业的减产预期主要体现在水稻上,只要抗旱措施得力,水稻生产仍有回旋余地。
农业部种植业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旱区的降雨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补充了田间沟渠堰塘蓄水。这对受灾早稻及时补种改种,中稻出苗以及加快中稻育秧栽插进度,确保中稻适期栽插十分有利。目前,三省旱田作物和早稻旱情基本解除,早稻栽插已基本结束,比去年增加150多万亩。针对确实因缺水无法栽插水稻的地区,农业部门也指导农民及时改种玉米、薯类、杂粮、杂豆等旱粮作物,确保不空田、不荒田。
从全国看,今年早稻面积增加,基本苗充足,个体发育健壮,生产形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全国早稻种植面积885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60多万亩。湖南、江西等省大力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湖南增加110万亩,江西增加34万亩。
另外,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已全面开镰,有望再获好收成。西南地区夏粮收获已过八成,黄淮海麦区小麦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测产分析,今年夏粮将喜获丰收,冬小麦可望实现连续第八年增产。夏收油菜籽将实现恢复性增产。专家认为,夏粮连续8年丰收,对于稳定市场预期,缓解旱情带来的紧张气氛,将起到重要作用。
(摘自农博网)
生猪产品市场形势分析及走势预测
今年上半年生猪产品集贸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价格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仔猪价格涨幅明显。根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仔猪和猪肉4月份全国集贸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15.05元/公斤、24.99元/公斤和23.39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8%、9.5%和1.3%,同比分别上涨57.9%、69.1%和44.3%。
生猪产品价格走势 截至5月第三周,与年初价格相比,猪肉价格累计上涨9.9%,价格为24.09元/公斤,同比上涨50%;活猪价格累计上涨14%,价格为15.63元/公斤,同比上涨62.8%,猪肉和活猪价格连续20周稳中有升;仔猪价格累计上涨45.5%,价格为26.98元/公斤,连续19周上涨,同比上涨71.6%。今年3月底猪粮比升至7.1,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4月份以来猪粮比一直保持7以上,生猪养殖效益保持向好势头。据农业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生猪存栏先降后升,能繁母猪存栏则连续下降。2月份生猪存栏降至44410万头后开始回升,当月能繁母猪存栏4730万头,同比下降3.3%。4月份生猪存栏44920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3.03%;能繁母猪存栏4695万头,较上年同期下降1.37%,连续4个月下降。在生猪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猪产品贸易逆差1.16亿美元。累计出口2.29亿美元,同比上涨16.8%,其中加工猪肉和鲜冷冻猪肉分别占猪肉产品出口总额的36.8%和35.2%。累计进口3.4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加1.4倍,其中猪杂碎和鲜冷冻猪肉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5.2%和24.1%。
走势预测 瘦肉精事件影响已经逐渐平息,同时玉米价格依旧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对猪肉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在没有明显的利空因素出现之前,生猪市场不会很快出现大幅回调的现象。目前仔猪价格涨幅明显,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预计下半年补栏的生猪将陆续上市,出栏将有所增加,猪肉产量将增加。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生猪价格将有可能回落,但降幅不会太大。
(摘自《农民日报》)
影响生猪市场的因素分析
一是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为生猪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70%左右。今年4月底全国育肥猪配合饲料农贸市场价格2.88元/公斤,同比上涨7.1%。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自2009年初1.53元/公斤保持涨势,今年4月份价格为2.19元/公斤,同比上涨10.6%。同时,仔猪价格涨幅较大,也大幅增加了养殖投入成本。此外,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增加也推高了饲养成本。
二是生猪供应影响。2010年底及今春低温天气及动物疫病影响,母猪产仔率下降,导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虽然生猪存栏自3月份开始回升,但根据商务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统计,自2月以来当月屠宰量均少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导致仔猪销售紧俏,价格涨幅较大。生猪供应量的下降促进生猪价格淡季不淡,养殖户补栏积极。
三是宏观经济形势刺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拉动包括猪肉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2010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资本使用成本增加。
四是突发事件影响。今年以来,年初的低温冻雨、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以及5月份湖北等省区市干旱对生猪生产和运输造成一定影响,影响局部地区的猪肉供应,对价格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自《农民日报》)
青海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取得成功
去年,青海省组织技术人员赴西藏拉萨考察设施农业,成功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并在省级(小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推广了30个日光节能温室。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迷你黄瓜、樱桃番茄、西葫芦、小西瓜等品种,目前已经陆续上市。由于采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杜绝了农药化肥的污染,蔬菜天然成分保持较好,保留了食物的原来味道,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普遍较同类产品高。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一定的设施工艺,实现资源利用、生态改良、蔬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是一项全新的增产、增质、增效的有机栽培技术。主要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可使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有机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植物发病率降低90%以上,生育期提前10~15天,平均增产30%~50%。
(摘自《农民日报》)
兰州大学选育成功首个牧草新品种
近日,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南志标院士主持,王彦荣、聂斌、李春杰、张卫国等参加,选育完成的“兰箭3号”春箭 豌豆,成为国家级牧草新品种中的育成品种。这是兰州大学选育成功的首个牧草新品种,也为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积累。
据了解,“兰箭3号”春箭 豌豆新品种具有早熟、生育期短,抗寒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我国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草原牧区种植生产。自1997年以来,在甘肃省攻关项目和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根据生产需求,以早熟、能在青藏高原完成生活周期、种子产量高为育种目标,经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选育而成。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也适合黄土高原雨养农耕区,作为小麦等秋播作物收后的复种作物种植。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蓝耳病鉴别诊断试剂盒研制成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影响养殖业的首要传染病。过去因PRRS弱毒疫苗散毒、致病力返强及疫苗毒本身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性等原因,对该病的防控束手无策。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研制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基因缺失疫苗(TJM株)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为了在猪群中有效地区别接种疫苗和受野毒感染的猪,华威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日前研发成功了首个可鉴别诊断高致病性PRRS野毒和疫苗株(TJM)RT-PCR一步法试剂盒。应用本方法能快速确诊蓝耳病野毒感染,为蓝耳病疫情监测、优化防疫方案及蓝耳病毒的净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是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TJM株)时必需的配套技术。
本试剂盒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操作简单,可在县级防疫中心及具备相似条件的实验室使用。由于对每个反应都进行标准化测试,不受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二是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能检测到样品中数个病毒粒子的存在,不受样品种类的干扰。三是用时短,直接把样品RNA样品加入每个反应管后放入扩增仪即可,完成整个反应所需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四是结果可靠、符合率高。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篇4
工作汇报
2011年我县草原生态补奖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及时安排,广泛宣传,全面动员,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紧扣草原承包到户这个重点,狠抓落实,在地委和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经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年多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草原补奖工作落实进展情况
巴楚县基本情况:我县是农、牧、林为主的农业大县之一,本县有8乡4镇5个场,农业户口21.1189万人,总面积2.17413万K㎡,耕地面积120万亩,总草原面积568.98万亩,其中65%是荒漠、半荒漠草场,我县总草原面积里公益林面积为306万亩,2011年牲畜存71.9万头只,其中:牛4.93万头、绵-山羊63.81万只,能繁殖牲畜57.23万只。其中35%牲畜属草原自然放牧。2011年畜牧业人均收入为1341元。
二、工作完成情况:
1、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首先对我县实有草原面积、分布情况、各乡镇场草场类型图等相关材料进行充分分析和核对,并完成了我县辖区内集体及个人承包草场568万亩草原具体情况的调查、摸排。同时,加强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监管工作,完成了禁牧与草畜平衡责任书的签订,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新一轮的草场使用证的换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县草原承包证换发工作于2012年3月底完成,草原承包合同书的换发、牧户信息录入工作同期完成。
2、我县在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贴项目时召开专门会议,1
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调查、摸排,对享受此项目的养殖户以村为单位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我县组织专门人员完成基本信息录入、专人督查、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由各级财政部门对农户进行打卡补助。巴楚县享受生产资料补奖的农户总数为5979户,生产资料奖励补贴标准为500元/户,补贴奖金总额为298.95万元。享受草畜平衡补贴资金的农户由各乡镇(场)自行进行调查、并以村为单位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后,将公示结果上报县草原补奖办,由草原补奖办公室进行最终审核,对符合要求的乡镇(场)优先发放补助资金。我县草畜平衡补贴总额为853.46万元,享受补贴的农户总数为44306户。每户平均192.63元。截止目前,我县草畜平衡补助资金已对10个乡镇(场)的44306户进行了发放,发放总额853.46万元,发放率为100%。目前我县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152.41万元已全部发放完毕。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工作全面落实,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局、发改局和畜牧兽医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巴楚县可利用天然草原承包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并由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场)签订责任书。
2、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舆论氛围。
县、乡、村采取发放宣传单、刷写标语、悬挂横幅和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国家、自治区、地区、县关于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法律法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使这项德政、惠民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为顺利开展草原补奖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县补奖办对全县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部分乡村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以简报的形式进行通报,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
3、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为更好的促使我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的开展,我县对辖区内乡镇(场)的村党支部书记、会计和养殖户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培训人员6257人次。还及时组织县草原监理所业务人员到开展进度工作较快的其他县进行考察观摩、学习。通过学习、交流,查找和探讨共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了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让技术人员真正吃透政策、掌握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4、加强备案、信息,确保进度质量
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工作开始到现在,已做好此项目有关的材料(农户基本信息等)备案、存档工作,我县草原办严格按照县级要求工作进度报表及信息上报,及时掌握各乡镇、场工作进展情况,对乡镇、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乡、村进行协调和现场指导。及时传达上级的各种要求和信息,同时及时向上级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建议和意见
一是草原家庭承包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县级财政困难,请求自治区及地区帮助解决部分工作经费,确保我县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草原家庭承包工作。
二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时限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有专门的草原监理机构来开展此项工作,请求上级部门帮助协调建立相应的机构和落实人员编制,以便更好的开展好此项工作。
我县草原生态补奖工作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11年度巴楚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仍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2012年,我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228.41万元已全部到位,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工作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查缺补漏,全面落实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原,造福巴楚县人民,为建设生态和谐的巴楚而不懈努力。
巴楚县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工
作
汇
报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篇5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2003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加快草原保护, 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牧民收入的具体体现。落实好这项政策, 要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理念, 统筹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牧民生计, 以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 以推行草畜平衡、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 以保护草原生态安全、保障畜产品供给和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 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共赢局面。畜牧兽医部门作为草原主管部门, 承担着推进草原保护建设重大政策实施, 促进牧区畜牧经济发展的重任。按照财政部、农业部要求, 在下半年迅速将政策落实到2.12亿亩草原和68.4万户牧户,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充分认识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 密切配合财政等有关部门, 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把政策研究得更深更透, 把握得更准更细, 发挥技术优势, 整合工作力量, 全力以赴推进政策实施, 尽快将政策落实到牧区、草场、牧户。
2 切实强化推进政策实施的工作措施
今年, 我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包括草原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00万亩、牧草良种补贴860万亩、45.2万纯牧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及畜牧良种补贴, 补奖资金总额9.6亿多元, 目前已有5.7亿元资金由省下拨三州。
2.1 强化基础工作
按照今年1月22日全省实施补奖机制前期工作布置会议要求, 各地开展了统计核查、草原承包等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补奖政策顺利启动实施, 当前还要进一步强化六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深化完善草原承包。加快推进和规范草原承包工作, 确保纳入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范围的草原承包到户, 做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 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 保护草原生态的义务和责任。二是科学划定基本草原。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确保基本草原用途不改变, 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下降。三是合理确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根据国家和省禁牧划定标准, 结合草原生态和牧业生产现状, 牧区要科学合理确定草原禁牧区域, 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元实行禁牧封育管理。把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全部列为草畜平衡区域, 以乡镇或村为单位进行草畜平衡管护, 逐村逐户核定天然草原合理载畜量, 对超载区域和牧户按照“稳步推进, 三年到位”的原则, 制定实施减畜计划, 落实减畜目标, 推进草畜平衡。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都要设立醒目的标识标牌, 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要指定人员专门负责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尽快将牧户信息、草原承包、禁牧、草畜平衡和相关政策等信息资料录入、审核和上传省局, 省局审核后上传农业部。五是完善上报实施方案。三州及48个县畜牧兽医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按照两部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的要求, 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完成2011年度实施方案制定工作, 逐级审核上报, 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六是配套制定规章制度。在前期出台《天然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省上即将制定出台政策实施管理办法、禁牧及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禁牧及草畜平衡考核评价标准、绩效考核办法等具体标准和办法, 州县要结合实际, 分别制定配套规章, 确保政策实施有章可循。
2.2 强化政策兑现工作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做到“五到户”, 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对违反禁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不按计划减畜的村或牧户, 通过财政部门暂停或取消当年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 从而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补奖政策的实施, 确保政策平稳高效运行。2.3强化政策培训宣传落实好政策, 首要的是要加强对广大畜牧兽医干部、技术人员的政策和技术培训, 确保宣传政策、实施政策不走样。在实施政策中, 要使中央惠牧惠民政策真正做到“入村入户、入脑入心”, 从而让广大牧民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政策实施, 形成促进政策实施的良好氛围。
2.4 强化草原监理监测
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要整合力量, 充实人员, 提高工作水平, 完善禁牧管护和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加大对享受政策牧民履行禁牧、草畜平衡等相关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会同乡村坚决及时纠正牧民违反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
2.5 强化工作纪律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既要统筹兼顾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 又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 充分调动整合基层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力量, 集中精力抓好补奖政策的实施。在实施政策中, 对牧民反映的意见和问题, 要讲究工作方法, 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引导, 确保把好事办好, 绝不能激化矛盾, 把好事变成坏事。
3 切实加快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
我省牧区草畜矛盾比较突出, 牲畜超载严重, 牧业基础设施差, 生产方式落后, 加之受传统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牲畜出栏率低, 养殖效益低。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 我们承担着既要保护草原生态安全, 又要促进牧民增收的双重任务和压力。面对牧区畜牧业现状和实施草原新政策要求, 要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目标的实现, 改变牧区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刻不容缓。3.1科学规划布局我省牧区畜草资源丰富, 区域特色鲜明, 各地要根据国家划分的四大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 从牧区、半牧区、农区资源分布特点和畜牧产业发展实际出发, 科学划定高寒牧区、半牧区和低海拔河谷区三大草原功能区, 因地制宜编制牧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 优化区域生产布局, 并有针对性地规划设计好重点项目, 争取得到国家支持。
3.2 改善生产条件
结合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牧区扶贫综合开发工程、优良牧草种植推广、牧草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现有项目和政策, 加大投入, 大力开展人工饲草基地、牲畜棚圈、暖棚、巷道圈和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布局草原围栏、节水灌溉设施和牲畜品种改良点, 添置充实牧业机具, 建立饲草料储备体系, 切实改善牧业生产条件, 提高牧区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抗灾保畜能力。
3.3 转变生产方式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篇6
在全国主要牧区省 (区)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 构建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扶持牧民增收的政策体系, 事关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为牧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也为“三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畜牧部门要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出发,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 从维护民族团结和牧区发展稳定的高度出发, 深刻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以落实好国家补奖政策为己任, 自觉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辱使命、勇挑重担, 把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2 深入研究, 准确把握落实补奖政策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崭新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既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和精髓, 更要结合牧区实际情况, 深入调研、深刻分析, 找准落实政策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 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 着力破解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难题。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2.1 落实补奖政策, 核定牧户是基础
牧民是实施补奖机制的主体, 享受补奖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准确核定牧户, 掌握牧户数量是发放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牧业生产资料补贴的基础。由于三州在前期对政策理解的差异, 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 我省先后两批上报国家的牧户统计数存在较大差距。财政部、农业部近期下发的《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已承包草原并实施禁牧或草畜平衡的牧户”作为补奖政策实施牧户, 并要求重新进行牧户核定。各地一定要按此核定标准, 统一口径, 在当地公安 (户籍管理部门) 的协助下, 结合统计核查工作, 结合禁牧、草畜平衡区域划定, 逐户进行统计核实。牧户核定重点在牧区, 难点在半农半牧区, 统计核查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做好相关协调解释工作, 避免引起群众不满, 造成新的矛盾, 牧户核定及统计数据要通过当地公示、村民大会通报、牧民认可后确认。
2.2 落实补奖政策, 严格禁牧封育是重点
推行禁牧封育是落实补奖政策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划定禁牧区域, 采取强有力措施, 严格禁牧管理, 确保禁牧效果, 加快严重退化草原生态恢复。一是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勘定”的原则, 并结合《四川省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划》的草原禁牧规划面积, 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元划定禁牧区域, 明确禁牧草原的四至界限, 建立醒目的标志标识, 将禁牧面积落实到已承包草原的牧户。二是落实禁牧责任, 按照“谁禁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 把禁牧管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 层层签订禁牧责任书。三是严格禁牧制度, 制定《禁牧管理办法》, 实施强制性禁牧管理, 依法处理在禁牧期间违反规定私自解除禁牧、擅自放牧、偷牧等行为。四是加强禁牧监管, 以村为单位组建牧民管护队, 建立村民监督管护、县乡巡查抽查、业务部门监理监测的联动机制。五是实施禁牧补贴的草原要结合退牧还草工程措施进行围栏封育、补播改良, 发挥综合治理效果。六是各地要研究出台牧民转移安置、转产就业等配套措施, 确保“禁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2.3 落实补奖政策, 推进草畜平衡是难点
实现草畜平衡是补奖政策的根本要求, 也是落实政策的核心和难点。推进草畜平衡除了增草、舍饲等措施外, 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把超载牲畜减下来, 尽快实现动态平衡。但目前我省牧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问题还非常突出, 平均超载率高达49%, 个别地方超过了90%。指望政策实施后牲畜超载问题立即得到完全解决, 是不切实际的, 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地要确定一个减畜计划和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 力争在2至3年内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一是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对各级干部、牧民群众、僧尼等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充分认识超载过牧已成为当前制约牧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瓶颈”, 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树立“养畜为出栏、出栏才增收”的意识, 增强农牧民出栏减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坚持依法治牧, 严禁超载过牧, 制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 依据《草原法》等法律法规, 强制出栏超载牲畜。三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 组织引导村民将出栏减畜纳入《村规民约》, 明确出栏减畜目标和责任, 监督管理草畜平衡工作。四是建立出栏激励机制, 借鉴色达等县的做法, 政府按一定奖励标准对出栏超载牲畜进行奖励补助, 调动广大农牧民出栏牲畜的积极性。五是加大畜产品加工和促销, 发挥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营销大户和农牧民经纪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提高牧区畜产品加工能力, 积极拓展畜产品外销市场和渠道。
2.4 落实补奖政策, 转变生产方式是关键
建立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认真落实好中央的补奖政策外, 各地还要切实研究禁牧和推行草畜平衡后牧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要综合施策施措, 大力推行良种良法, 着力转变生产方式, 不断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一是结合落实牧草良种补贴, 加大各级投入,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草地补播改良, 建立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 提高草地生产能力, 增加饲草料供给, 减轻天然草地负载, 增强牧区抗灾保畜能力。二是结合落实牲畜良种补贴, 通过牲畜良种推广、品种改良, 提高牲畜生产性能, 缩短饲养周期, 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结合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 大力开展牲畜棚圈建设, 积极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 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推广规模养殖新技术, 加快牲畜出栏周转, 提高牧区科学养殖水平。四是结合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 积极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鼓励、引导牧民由“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向科学养畜、健康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牧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3 履职尽责, 抓紧做好落实补奖政策的各项前期工作
切实做好宣传动员、草场承包、基础数据统计核查、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 是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落实好补奖政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财政部、农业部已将各省 (区) 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和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转发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 把做好前期工作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紧迫任务,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 尽职尽责, 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
3.1 做好汇报宣传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和财政部门一道, 及时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争取尽快成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分工和职责, 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 科学有序推进前期工作。要利用各种工作机会和有效形式, 加大对乡镇、村组基层干部和广大牧民群众的宣传力度, 宣传补奖政策的重大意义, 讲解政策内容和要点, 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营造良好氛围。
3.2 密切部门配合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开展工作, 加强沟通协调, 共同协商研究工作, 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联合组建政策实施推进办, 携手推进工作。要主动争取统计、公安、宗教等部门的配合, 赢得他们的支持, 形成工作合力, 齐心协力开展前期工作。
3.3 强化队伍培训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是开展前期工作的工作责任主体和技术支撑单位。要充分调配人力物力, 抽调精兵强将, 加强统计核查、草原承包、禁牧和草畜平衡划定、草地监理监测等业务培训, 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队伍, 为前期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落实草原承包
财政部、农业部通知已明确“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按照已承包到户的草原面积发放”。草原承包是落实和享受补奖政策的前提条件。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加大工作力度, 认真研究解决草原承包中的有关问题, 尽快完善和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尚未实行草原承包的, 要尽快落实到户, 签订承包合同;对已承包到户的, 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 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对承包到村组、联户的,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 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成员的具体责任和权益。
3.5 抓好统计核查
摸清草原底数, 及时开展基础数据统计核查工作是当务之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谋划, 按照两部通知和省财政厅、畜牧食品局《关于开展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基础数据核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 在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 积极配合财政、统计、公安等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统计核查工作。除了摸清面上的基本数据外, 尤其要对牧户数量、草原承包面积、载畜量、禁牧面积、草畜平衡面积、人工种草面积等进行逐户统计核定。要加强对统计核查工作的指导督促,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要采用部、省分别开发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做好录入、汇总上报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 建立信息网络, 为编制实施方案、开展草原监测、执法监督、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3.6 及时编报方案
实施方案既是争取中央投入的基础材料, 又是指导补奖政策实施和检查验收的依据,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 组织精干力量, 在统计核查汇总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规划设计2011年度实施方案。省上将适时组织实施方案编制的培训, 各州要具体指导县上编制工作, 对各县实施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审查, 并及时汇总上报。
4 加强防范, 切实抓好当前草原防火和防御雪灾工作
当前, 我省主要牧区正值冬季草原防火警戒期, 草原防火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各地要深刻吸取甘孜州道孚县“12·5”山地灌丛草地火灾的沉痛教训, 举一反三, 时刻绷紧草原防火这根弦, 切实把防御草原火灾的各项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意见》 (川办发[2010]99号) , 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防火长效机制。二是根据全省草原防火大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查找差距、认真整改。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草原防火值守工作, 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监测巡查, 加强火源管理, 加强物资储备, 加强应急处置和科学防扑火能力, 确保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无重大草原火灾发生。
近期, 我省大部分地区已持续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部分地方已发生低温冰雪灾害。三州特别是雪灾易灾县一定要一如继往地做好抗灾保畜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农牧民储备比较充足的饲草, 维修加固牲畜棚圈, 做好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 州县乡调剂准备好救灾饲草, 加强消毒防疫工作, 制定完善周密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保证及时有效展开抗灾救灾工作。近日, 按照省政府应急办通知要求, 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畜牧业低温冰雪灾害灾情日报的紧急通知》, 请三州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落实好灾情日报工作。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关系子孙万代的根本大计, 是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以优良的作风扎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各项前期工作, 全面有效落实好补奖政策, 为建立适合我省牧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推进牧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平安县小峡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荐阅读:
农村警务室平安保护工作典型材料09-21
永保平安还是永葆平安10-17
愿你平安夜平安10-27
争创全省“平安县”活动实施方案05-15
平安夜作文700字:平安夜的愿望08-01
平安夜的由来作文:平安夜之歌10-27
关爱社会平安是福(平安建设演讲稿2)10-28
平安夜的祝福短信平安夜的问候语06-21
平安夜的作文400字 难忘的平安夜07-23
平安农机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