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心理防御机制

2024-09-21

12种心理防御机制(精选5篇)

12种心理防御机制 篇1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为避免内心的情感冲突和焦虑反应,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自然或习惯选择的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自我保护策略。防御机制一词最早是由佛洛依德1894年提出的。到1926年他又重提其概念,并总结了列举了常用的10种。佛洛依德虽然发现了防御机制极其作用,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深入的加以研究。后来,他的女儿安娜·佛洛依德不仅在父亲的基础上完善了防御机制的理论框架,而且增加防御机制的种类到18种,即:“压抑、否认、退行、幻想、置换、合理化与理智化、投射、摄入、反向、代偿、代偿、仿同、抵消、禁欲、躯体化、升华、幽默、利他”。

现代人又把其扩大到101种,浏览之后,觉得有些道理,所以罗列下来,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替换:你感到跟一个人亲近,但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或者状态。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的或者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一个目的和因为某个原因撒谎。

24、闲聊:你对不知道的事情撒谎,以减少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想: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精神上的性压制):你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

28、自我压抑:三种使用途径

a)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强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导致的不愉快;

b)退回到早年的防御机制:你开始使用心理发展早期的防御机制;

c)无效的防御措施:你的防御在不能切断情感,这样的失败通过惩罚你来减轻内疚。

29、现实压抑:你关注过去的时光,不考虑现实冲突。

30、形态学压抑:你通过做梦来回避痛苦的现实。

31、压制:你有目的地试图去遗忘。

32、向幻想认同:你向你喜欢的英雄一样行事。

33、向父母潜意识的和意识的希望和幻想认同:你父母禁止什么你就做什么,把他们堕落的愿望见诸行动,并受到惩罚。

34、向理想形象或者客体认同:你向你认为伟大的某个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35、向攻击者认同:你虐待一个人,因为别人曾经虐待过你;这使你不感觉到痛苦的情感。

36、向受害者认同:你的行事方式就好像你是一个允许被人伤害你或者寻找受害感觉的人一样。你这种做法表达了一种被拯救的愿望,或者用来打消你的愤怒(内疚)感。

37、向丧失的客体认同:你向一个你失去了的亲人一样行事。如果你总是收集他的纪念品而从来没有悲伤过,那你就处于“确定的病理性哀伤”中。

38、向内射物认同:你使内射物成为自己的超我的一部分。

39、诱惑攻击者:你通过色情或者阿谀奉承诱惑他人,以减轻恐惧。潜伏期:6—11岁

40、升华:你积极参加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在象征层面使梦想成真。

41、挑衅:你诱惑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者惩罚你,或者二者同时。

42、合理化:你找个借口来减轻张力,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

43、穷思竭虑:你“过度分析”和“徒劳无益”地试图解决问题。

44、逆恐行为:你越怕什么,越做什么。

45、理智化:你被一种特殊的行为理论所激励。

46、社会化与疏离: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赋予一种自我功能以一种象征性的含义。例如:“洗

碗是女人的事情,”这是不合理地将一种特定的工作与性别等同起来。

48、某一种自我功能的压抑:你将自我功能转化为本能,并受到内疚感的冲击,所以你关闭了这一功能。例如:你不能阅读,因为阅读等同于被禁止的性行为。

49、理想化:你过高评价某个人,因为—

a)自恋: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b)自恋:你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自体客体)融合起来;

c)爱:避免体验失望;

d)移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的完美的父母一样。

50、贬低:你瞧不起某个人,以便保护你的自尊。

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第二生殖器期(13—20岁以后)

51、幽默:你到处搞笑以回避痛苦的情感。

52、具体化: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维(本来你有的);你谴责某种“化学失衡”,或者寻找一种病毒,以回避思考那些让你沮丧的关系。

53、反认同:你努力变得跟父母不一样。

54、小团体形成:你身处人群中以对抗性冲动。

55、禁欲:你回避与人交往。

56、同性客体选择:你的同性别的“伙伴”减轻了你对同性恋刺激的恐惧。杂类:

57、一种情感对抗另一种:你专注于一种情感,而回避另一种。

58、过度抽象化:你滥用理论。如果你也否认或者重建现实,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59、缄默:你停止说话以避免被发现。

60、饶舌:你说得太多,而没有顾及场合和话题。

61、回避:你远离某些环境,因为那些环境会制造冲突。

62、被动:在面临攻击时,你自动选择顺从的或者软弱的态度。

63、自大/无所不能:你是上帝给与地球的礼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64、被动对主动:“你不能象我开火;我走了!”你掌控着你自己的谎言。

65、躯体化:你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

66、正常化:你不顾自己明显的精神症状,而确认自己是正常的。

67、戏剧化:你将你的情感投注到你的言论中,以减轻被关注的冲突。

68、冲动化:你用性、吃或者仇恨缓解张力或者不愉快的情感。

69、物质滥用:你使用某种物质来平息不愉快的情感。

70、依附:抓住一个拒绝你的人。

71、抱怨:牢骚满腹,你看不见你的婴儿般的希望被照顾的愿望。

72、假性独立:你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

73、病理性利他:实际上是向受害者投射和认同—你否认口欲期欲望,将其投射到穷困者身上,然后替代性地感到被滋养。

74、煤气灯:你引起他人精神紊乱,或者相信他人精神紊乱了。

75、最小化:你意识到了痛苦的现实,但你却轻视它。

76、夸大:你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太多。

77、普遍化:不恨某一个人,将其视为魔鬼中的一员。

78、重建现实:你否认现实之后,重造一种情景。

79、移情:你将既往情景和关系的记忆转移到现实中的一个人。然后你用旧的防

御忘记过去,或者通过象征性生活其中来掌控它或者是改变它的后果。

80、分离:

a)你完全忘记你自己;

b)你让某个人评论你,然后你拒绝他或者她的观点。

81、拍照恐怖:你回避光线,以回避你的偷窥冲动。

82、冷漠:你对启动情感没有任何兴趣。

83、胁迫他人—欺凌弱小:你使别人处于警觉状态,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84、匮乏补偿:你排斥那些比你整合得更好的人。

85、精神性痉挛:抖动,以减少张力或愤怒。

86、内省:你全神贯注于内在反省以减少张力,或者回避外在现实。

87、限定协议:你部分同意以避免反抗。

88、弱化的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的情感耐受力和冲动控制力(肌肉的或者性的)较弱,你赋予其温柔的内涵。

89、伪装:你骗人,或许是习惯性的90、过度现实化:你使用次级过程以避免情感。

91、暧昧:你隐藏细节。

92、过度唯美:你沉溺于美与真理,以回避现实和情感。

93、油腔滑调:你说得很快,但内容空洞。

94、躯体暴力:你“废掉客体”,以终止你的仇恨。

95、与受伤客体认同:你弄伤一只你认识的(有时候是所爱的)小鸟,然后再模仿它。

96、形式上的退行:你停止使用逻辑的、时间定向的思维。

97、过度警觉:你永远睁着一只眼,尽管有时完全没有必要。

98、现实置换成未来:你想象“假如„”或者“有朝一日„”

99、疲乏:你感到疲劳,但你身体没生病。

100、坦白:你真诚而生硬,但这些掩盖了你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101、把自我批评转变为批评别人:你批评他人,以替代指责自己。

12种心理防御机制 篇2

关键词:大一学生,心理健康,防御机制

本文以在校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一个调查,并探讨心理健康与学生使用的防御方式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数据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9年在三峡大学大一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取8个学院,共3 250名学生,按照他们的学号顺序进行方队组合,共组合35个方队,在每个方队中按学号每间隔8位学生抽取10名学生,其中有一个方队人数最少,在此方队中只抽取了5名学生。共抽取345名学生。

1.2 方法

研究工具包括:(1)自编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2)防御方式问卷(DSQ)[1]:该问卷分为四个因子,分别为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度。每个项目均采用1~9的九级评定方法。(3)症状自评量表(SCL-90)[2]:本心理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制。对随机抽取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被调查者单独填写,告知问卷调查的方式、意义及注意事项。

1.3 统计

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方法为统计描述、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见表1。在抽取的学生中,大一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与金华等[3]的常模作比较,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以及总均分均高于常模,并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躯体化因子分与常模的差异不大。

2.2 大一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见表2。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顺序是:成熟防御机制(5.44)、掩饰因子(5.06)、中间型防御机制(4.45)不成熟防御机制(4.10)。进一步对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学生最常用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期望、升华、压抑、幻想、回避、制止、解除、假性理他、分裂、交往倾向。

2.3 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

将大一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的各个项目的得分与防御机制问卷各个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见由表3。可以看出,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防御因子、中间型防御因子和掩饰因子与SCL-90的各个因子分均有显著性相关,而成熟防御因子与SCL-90的各个因子没有相关性。

2.4 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相关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以防御机制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潜意显现、幻想、投射、同一化、抱怨对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以有效地的解释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的总变异。它们共同可以解释心理健康总变量的39.4%。

3 讨论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而不同的防御机制的选择和使用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一定影响。

在抽取的学生中,大一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与金华等的常模作比较,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以及总均分均高于常模,并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躯体化因子分与常模的差异不大。

将因素所含题项的得分平均起来作为因子得分,从表2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顺序是:成熟防御机制(5.44)、掩饰因子(5.06)、中间型防御机制(4.45)及不成熟防御机制(4.10)。进一步对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学生最常用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期望、升华、压抑、幻想、回避、制止、解除、假性理他、分裂、交往倾向。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成熟,在新的环境中,常常对生活和环境采取期望的方式来适应和面对,对困难和挫折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处理能力,但较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多了幻想,少了自信。以适应学校环境的要求及特点,很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相对理智、客观看待问题,较好处理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因此,既要看到现在大学生文化基础好的优势,又要看到他们回避困难、吃苦精神差的弱点,要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完善的人格。

有研究表明,防御机制的运用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而成熟的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不显著[4,5]。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程度不同者所采防御机制的各个因子分与SCL-90的各个因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表可以看出,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防御因子、中间型防御因子和掩饰因子与SCL-90的各个因子分均有显著性相关,而成熟防御因子与SCL-90的躯体化因子呈负相关性。潜意显现、幻想、投射、同一化、抱怨对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它们共同可以解释心理健康总变量的39.4%。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分析,特定的防御方式反映了大一学生的心理现象。从调查的结果看,大一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一般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不被同龄人耻笑,但又因为自己各方面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很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内心就会发生冲突,产生心理困惑,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蒙家宏(2006)对大学生年级间自卑分析表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明显比三、四年级学生感到自卑[6,7],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活动有以下几个新特点:高层次的专业定向、较多的探索性、相当的多样性、更大的自主性。当学生面对新的大学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他律失去,自律尚未建立起来,心理交织着矛盾和冲突,出现迷茫、困惑情绪;人际环境不适应,导致孤独心理和落差心理。使他们在入学后处于苦闷、压抑、沮丧、焦虑、消沉、颓废等消极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8~10]。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防御方式特点,学习和掌握维护心理平衡、化解心理冲突的方法和策略,矫正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每个标出P<0.05,为*P<0.01,为**P<0.001为***

参考文献

[1]路敦跃.防御方式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1993;增刊:46~53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1~36

[3]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6;12:260~263

[4]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2~294

[5]董琪.论心理防御机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09;5(14):53

[6]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特点[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81~86

[7]孔德明,杨容,谢文义,等.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9):1039~1040

[8]赵锦权.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及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8(8):57~60

[9]杜志丽,贺思辉.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6(2):145~146

12种心理防御机制 篇3

关键词:藏族汉族青少年心理防御机制

1.引言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作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我们对青海省贵德县的藏族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了调查,以比较其差异,并探讨宗教对青少年心理防御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2.对象和方法

2. 1对象

贵德县,位于州境东北部。总面积3600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余人。有汉、藏、回、等14个民族,藏族约占总人口的33.5%,是一个文化融合较好的地区。我们在一所寄宿制学校分层选取年龄在13至18岁之间的90名藏族青少年和90名汉族青少年(非藏传佛教信仰者)进行问卷调查。藏族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6.8岁,汉族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5.2岁。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2. 2方法

采用汪向东等编著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防御方式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开始前用统一指导语, 向被试说明填写问卷的方法和要求, 由被试自行填写。其中藏族青少年问卷有11份为无效问卷,汉族中有4份为无效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65份。

防御方式问卷表共有88 个条目,包括24种防御机制,结构为4个因子,分别为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和躯体化8 项)、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3项)、中间型防御机制(包括反向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性、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和期望13项)、掩饰因子。各条目采用1~ 9分的9级评定方法,得分越高则说明该防御机制使用越多。最后运用SPSS 11. 1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

3. 1各因子比较

结果显示藏族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较少运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更多的使用成熟防御机制(见表1)。其中藏汉青少年的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有显著差异(P〈0. 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2 各防御机制项目比较

汉族青少年在投射、被动攻击、抱怨、幻想、反向形成、回避、理想化方面得分较高;藏族青少年在投射、被动攻击、退缩、反向形成、升华、压抑方面得分较高。他们在成熟型防御机制的2个比较项目中(升华、压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项目则无显著差异(P>0. 05)。同时,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回避和理想化两项有显著差异。见表2。

4.讨论

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藏族生活在高原之上,长期以来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争取一个能安全生存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着不断的斗争, 这样就决定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高水平的应激,而各种防御机制与不同的民族的性格以及宗教信仰也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发现,汉族青少年和藏族青少年较少运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更多的使用成熟防御机制,这说明藏汉青少年整体的心理防御方式较好。藏汉青少年的因子4,即掩饰性因子得分较高,说明两组青少年的问卷掩饰性较低。藏汉青少年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成熟性防御机制中的升华和压抑、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回避和理想化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藏族青少年在遇到问题是较多采用升华和压抑,这可能和藏传佛教的教义有关;此外,汉族青少年的回避和理想化得分较高,这说明汉族青少年在遇到问题时会对问题有更多自己的解释,并通过这种手段进行心理防御,缓解焦虑。这可能和汉族青少年更多接受大众文化、电视等媒体传播影响有关。

参考文献:

[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 .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

[ 2] 何泉,吕小辉,刘加平.藏族聚居环境中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 建筑学报,2009.

[ 3] 陈文,李建中,赵海国等. 恶性肿瘤患者的防御机制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

12种心理防御机制 篇4

弗洛伊的(A)罗素(B)

马克思(C)赫尔巴特

(D)2.“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说明要正确认识()心理

攀比(A)虚荣(B)嫉妒(C)自卑

(D)3.()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快乐(A)愤怒(B)恐惧(C)悲哀

(D)4.()是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要件之一

智力表现正常(A)自我感觉是否良好(B)情绪积极稳定协调(C)

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D)5.具有高度的自由选择与很强的内在动机的活动称为()

休闲活动(A)

必需的非工作活动(B)自由时间的活动(C)必须的工作活动

(D)6.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

20%(A)40%(B)50%(C)70%(D)7.合理变通的方式中的()是指改变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度,减少关注反倒自然

回避(A)淡化(B)转视(C)换位

(D)8.()是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要件之一

智力表现正常(A)自我感觉是否良好(B)

情绪积极稳定协调(C)

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D)9.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争强好胜(A)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B)

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C)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D)

10.关于人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人格是一成不变的(A)

人格整体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因素之间完

(B)全存在着差异 人格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表现出相对稳定和不断变化的特征(C)人格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

11.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

德育(A)智育(B)体育(C)美育

(D)12.()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快乐(A)愤怒

(B)恐惧(C)悲哀

(D)13.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带来()

安全感(A)幸福感(B)归属感(C)失落感

(D)14.人格的特征不包括()

人格的不可塑性(A)人格的社会性(B)人格的整体性(C)人格的稳定性

(D)15.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10%(A)20%(B)30%(C)50%(D)16.常见的心理亚健康不包括()

虚荣心(A)攀比心理

(B)猜疑心理(C)乐观主义

(D)17.()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心灵的晴雨表,反映着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挫折(A)意识(B)情绪(C)

人际关系

(D)18.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预防心理疾病(A)预防生理疾病(B)保护身体(C)治疗疾病(D)

19.心理咨询不能帮助人们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A)纠正错误观念(B)学会面对现实(C)认识外部冲突(D)

20.事实表明,()是人格面貌的归宿

认识

(A)意志(B)情感(C)理性

(D)21.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

人格的他控性(A)人格的稳定性(B)人格的可变性(C)人格的自控性

(D)22.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圈子主要是()

医院(A)酒桌(B)单位(C)户外

(D)23.造成狭隘性格的原因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先天因素(A)遗传(B)

家庭环境(C)后天环境

(D)24.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是()

经济状况

(A)政治体制(B)科技进步(C)工作压力

(D)25.()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没有什么情绪反应,即使有点反应,也不知如何处理

迟钝型(A)暴躁型(B)迁怒型(C)转移型

(D)26.长久紧张工作后通过观看影视文学作品,欣赏书画音乐作品,帮助个体放松因工作而绷紧的神经,把自己从压力和焦虑中解放出来。这种心理休闲是()

程式性心理休闲(A)转换性心理休闲(B)互动性心理休闲(C)怡情性心理休闲

(D)27.与人交流的误区是()

人们在耐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话语之后,常常不注意给予对方

(A)充分的回应 以沟通双方的内心世界为目的,尊重对方(B)在交流中保持敏感与自省,言语恰当(C)听比说更重要(D)

28.()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激情(A)应激(B)心境(C)意识

(D)29.()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

快乐(A)愤怒(B)恐惧(C)悲哀

(D)30.心理保健的主要途径是()

合理变通(A)合理治疗(B)合理思考(C)合理宣泄

(D)(二)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黄坚原针对心理健康,于1976年提出以下标准

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A)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B)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C)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D)2.合理变通的主要方式有()

(A)回避(B)转视(C)换脑(D)斗争

3.当挫折感产生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A)冷静分析,正确归因(B)及时调整,以利再战(C)积极转化(D)合理宣泄

4.人格的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以((A)积极性(B)消极性(C)选择性(D)被动性

5.人格的基本特征是()

(A)人格的社会性(B)人格的整体性(C)人格的稳定性)为其特征 人格的独特性

(D)6.思想政治教育依据有()

哲学(A)伦理学(B)教育学(C)经济学

(D)7.人与人的吸引建立在()

熟悉(A)

个人特质(B)喝酒(C)

相似互补

(D)8.根据心理压力的释放形式和情感调节方式,可以把积极的心理休闲分为()

简单便捷类的休闲(A)浪漫归真类的休闲(B)激情刺激类的休闲(C)快乐至上类的休闲

(D)9.“心理”一词的含义可以有三种理解,分别为()

过程心理(A)活动心理(B)认知心理

(C)综合心理

(D)10.缓解焦虑放松方法有()

调息放松法(A)

纵情想象放松法(B)肌肉放松法(C)

摔物品放松法

(D)11.人的情绪丰富多样,最基本的有()

快乐(A)愤怒(B)恐惧(C)悲哀

(D)12.与人交流的误区有()

把交流看成与人竞争的方面(A)自己讲的太多(B)调动自己的感情交流(C)

本着尊重他人、真诚沟通的态度

(D)13.避免()是个体人格建构的重要课题

人格蜕化(A)人格分裂(B)人格反向

(C)(D)人格变态

14.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A)功利性(B)面子问题(C)不会说不

(D)交往的封闭性

15.心理咨询的方法的特点有()

(A)保密性(B)强制性

(C)教育者倾听(D)必要性

16.在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将社会适应作为重要的一条。适应有两种:((A)相对的适应(B)消极的适应(C)绝对的适应(D)积极的适应

17.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C)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D)18.健康人格的模式包括()

罗杰斯的“功能完善的人”

(A)容格的“非个性化的人”(B)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

(C)皮尔斯的“此时此刻的人”

(D)19.专业技术人员怎样面对挫折()

消除原因(A)消沉对待(B)提高容忍度(C)不管不顾

(D)20.交流沟通的目的是()与人竞争的一个方面(A)沟通双方的内心(B)

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关系(C)促进双方成长(D)

(三)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适应性定义认为人格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是)

(否)2.失眠不等于失眠症

(是)

(否)3.一般而言,社会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已经和犯罪、精神崩溃、家庭分裂和其他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是)

(否)4.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是)

(否)5.当情绪困扰严重而自己又一时难以调节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是)

(否)6.现实生活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挫折,是主观和客观、个人和组织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是)

(否)7.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个体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发展并在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的一系列有异于病人的心理特征

(是)

(否)8.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不能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是)

(否)9.情绪是人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

(是)

(否)10.一事有错而对他人全盘否定

(是)

(否)11.教育在人格培养中发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不仅要继承先天因素,适应外在环境,而且能够有效地干预环境,发展后天因素

(是)

(否)12.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

(否)13.后天环境是造成狭隘性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原因

(是)

(否)14.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心理适应机制中的积极的机制。(是)

(否)15.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是)

(否)16.智育就是要培养个体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

(是)

(否)17.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进行换位思考

(是)

(否)18.体弱多病或有生理缺陷的人比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对挫折更加敏感,容忍力高。

(是)

(否)19.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情绪的功能,因此也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

(否)20.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是)

(否)21.神经官能症属于严重的心理异常。

(是)

(否)22.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

(是)

(否)23.简单便捷类的休闲包括怡情性的心理休闲和恣情性的心理休闲。

(是)

(否)24.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者某种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

(是)

(否)25.体育运动不仅对生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是)

(否)26.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区别性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区别于他人的行为

(是)

(否)27.社会化的程度,包括掌握了多少生活知识技能,是否有正确的生活目标,能否遵守社会生活规范,顺利融入社会群体,承担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等。

(是)

(否)28.有一定的自由选择和内在动机的活动是休闲活动

(是)

(否)29.人格的独特性既可以通过人格测验来测量,不能通过日常观察来了解。

(是)

(否)30.人格的稳定性特征中,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是)

浅谈自我防御机制 篇5

——— 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体系 自我防御机制,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的某种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份。”

在我的生活中,我总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挫折,感情纠葛之类的。我觉得自我防御机制在我生活里的最体现的一件事就是,我每次在面对感情纠葛是总是束手无策,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的踱步,然后最后选择煲电话粥来解决,找一个与此毫无关系的朋友,聊一些毫无关联的事,来转移注意力和排解这种焦躁与不安。选修这门公选课之后,我深刻认识了自我防御机制,也知道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心理帮助我以后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与困难,下面我会好好地阐述下我的认识。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只要能够运用这些防御机制来维持平衡,而没有表现出适应不良的行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态。只有在不适当的时机,不适当地应用防御机制以致不论在自己内心安宁方面还是与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和他的生活不相称、不相和谐时才可以称之为病态。自我防御机制包括: 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代偿、抵消、升华、幽默和认同的11种形式。我主要浅谈其中的几种:否认、压抑、合 第1页

理化、投射、反向形成、过度代偿、抵消、认同 等八个方面。

否认: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拒绝面对现实),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孩子闯了祸,把眼睛蒙起来,像沙漠中的鸵鸟,敌人追赶在眼前时,无法面对,就把头埋在沙堆中,当作没这回事一样,就是一种否认的表现。或患了绝症、事业失败,常会本能地否认。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否认和错觉(对现象错误的信念),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避免精神崩溃,维持一时心理平衡。

压抑: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人将一些不被自我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者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这种面对不愉快情境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和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同。被压抑的内容并未消失,它仍然在我们的无意识中,遇到机会仍会逸出,如触景生情。而且在无意识中活动,影响我们的行为。压抑虽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若内心蕴藏着被压抑的内容过多,超过意志的控制力和耐受性时,有可能会发生心理障碍。

合理化: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园其说。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委三种形式。“酸葡萄”心理和“推委”不多说了。“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面对不如意时,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这种心态适当运用能协助人

接受现实,但如果过分使用,则会妨碍追求美好的进步。例如:有的人面对一次最重要的考试的时候,当试卷发下来发现自己的分数很低,自己就会在试卷上找出一些明明当时自己不会做或者自己粗心弄错了的题目出来自我安慰一下,对自己说其实我是会的,其实我还能考得更高。

投射: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和意念的不当),就是投射(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责怪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未察觉自己也有类似问题,习惯于以投射来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往往会影响对自己的真正了解和对事情的正确观察及判断能力。投射的情形很普遍,亦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比如,一个职员相信别人也占单位便宜,那么他占单位便宜时不感到愧疚。

内向投射,是将他人的特征转移到自己身上,以达到相抗衡或据为己有的目的。相反,对外界或他人的不满,或他们对自己的不满,会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不满,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和自杀。例如:同学在一起有的喜欢打击别人的弱点,明明自己很讨厌这种事但是应为同学都做自己也在抓住机会的时候狠狠地打击自己不满的同学。

反向形成: 当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接受时,惟恐自己做出,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反向形成,是外向行为和内在动机相反的现象。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以退为进”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反向形成在性质上也是一种压抑过程,通常本身对自己使用此机制一无所知,而非“口蜜腹剑”。如果过度使用,轻者不敢面对自己,活的很累很孤独,重者将形成严重心理困扰。

过度代偿: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到时,改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焦虑,建立自尊,为补偿。消极补偿,对本身没有帮助,甚至带来更大伤害,如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行为以获得注意。积极性补偿会带来好的转变,如身体上缺陷,致力于学业上的追求,赢得别人器重。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此意。

抵消: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犯错,人都会感到不安,尤其当事情牵连他人,使他人无辜受到伤害和损失时,会内疚和自责。而用象征性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就是抵消。例如:本来应该学习的时间,发呆或干不相关的事,我会有罪恶感,我会花加倍的时间来补偿我浪费的时间,就是一种抵消行为。

认同: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完成“认同”的历程。“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儿童用来学习社会团体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来找寻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如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一种防卫反应。“认同”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就定义来说,认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以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例如:一位物理系学生留了胡子,是因为他十分仰慕系中一位名教授,而该教授的“注册商标”就是他很有性格的胡子,此学生以留胡子的方式向教授认同。其他如“狐

假虎威”“东施笑擎”都是认同的例子。认同有时也可能认同一个组织。例如:一个自幼失学的人,加入某学术研究团体成为该团体的荣誉会员,并且不断向人夸耀他在该团体的重要性。

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而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②防御机制并不能改变危险的客观环境,只是改变个人对环境的看法理解或处理方式。

③防御机制的作用是双重的。积极的作用是通过回避现实,减缓压力所造成的情绪冲突,而消极作用是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有时反而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

④自我防卫机制多少都含有自欺的成份。

⑤若过度使用防卫机制者会造成神经症。预期、合群、利他、幽默、坚持己见、自我观察、升华和压制属于适应性的防御。所有这些防御都是通过把消极情感转化成积极行动来调节由性或攻击本能所引起的冲突或人际关系的威胁或创伤引起的情绪焦虑。积极的适应性防御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恶劣的情境来帮助自己。我们可以用金属转变成金子的加工过程来比喻这种适应性防御的加工过程,它使不可接受的本能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不再是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了,我懂得尊重对人的意义有多重要,因此既使在面对我不喜欢的人,看到满是缺点,心

生别扭厌倦的时候,我也会提醒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我与他人一样缺点也很多,这时嘲笑他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等于在嘲笑自己。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在学校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同学能够很融洽的相处并能取长补短。我坚信只要我努力的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当代大学生“饱含热情,放飞梦想!”

上一篇:代缴社保申请书下一篇:可乐老师 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