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太和顾问企业年终奖发放实践报告

2024-06-12

2024年度太和顾问企业年终奖发放实践报告

2024年度太和顾问企业年终奖发放实践报告 篇1

2011年度太和顾问企业年终奖发放实践报告

日期:2011-2-28 调查背景

2010年底,经济回暖的走势进一步得到巩固,企业也在谋划着今年年终奖的发放问题,年终奖作为公司对员工的一种物质激励手段似乎已成惯例。然而,不重视效果地随意发放,只会使得年终奖越发越多,但是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却越来越低,在增加成本的同时,却收到了反效果。

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众多行业在2009年底发生了薪酬的强势反弹,造成了整体薪酬成本特别是年终奖部分的报复性增长,员工在欣喜的同时,却给企业HR一个措手不及。那么,面对去年纷纷递延的年终奖,今年的年终奖又该采取什么策略?发放时该主要参考哪些指标因素?太和顾问继人力资源规划调研之后,为此特发起了企业年终奖状况调查。

在此,我们非常感谢您花时间和精力来参与本次热点话题研究。本次调研将涉及全国各行业百余家企业,通过全面信息收集、分析,从年终奖的发放项目、发放额度、计提方式、构成及发放比例等等方面,展示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年终奖金发放的具体实践,给您及您的企业提供事实资料以作参考。

本报告中的数据收集时间为2011年01月05日到2011年01月19日,涉及全国各地区超过200家企业。在本报告中,主要基于调研结果,通过全面信息收集和分析,给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岁末将至,为员工发放年终奖,既可代表企业对员工在过去一年中工作上的肯定,亦是企业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鼓励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促进企业来年更好地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年终奖的发放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留核心员工作用。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讲,年终奖无疑是年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最佳模式。

本年度员工年终奖发放概况

图1本年度员工年终奖发放概况 从本年度年终奖调查结果看,高管层年终奖发放的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8-18万之间,年终奖占现金收入的比例大概在18.9%左右,但是由于各行业的企业营业额、企业利润、人才稀缺性等因素影响,且高管层在企业中处于战略决策的位置,作为激励与保留作用的年终奖在高管层中会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制造类企业与金融类企业相比,高管层的年终奖可能会相差几倍;对于中层管理层,由于在企业中处于支持推进决策实施的位置,相对于高层来说,年终奖差异性不太大,发放金额也是处于中间水平,平均水平处于2-6万之间,所占现金比例也在15.2%左右;一般员工在企业中处于具体执行的阶层,易于被替代,且流动性较高,所以年终奖的差异性较小,发放金额也最少,平均水平处于0.5-1.5万之间,所占现金收入的比例在8.5%左右。

年终奖,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否则,会造成心理失衡,人心浮动,甚至给企业带来人才的流失。太和顾问建议:

有章可循,规范合理

财年开始之前,一定要制定书面的绩效考核方案,并以员工签字认可为结果。奖金最好是可以算出来的。即把年终奖金的金额和量化的考核指标挂钩,事先用公式制定下来。这样可以减少争议。至于定性的指标考核结果,建议可以和员工的工资级别和职务的晋升挂钩。太和顾问调查数据显示,有七成以上的企业在发放年终奖上有明确的制度并按照相应的制度执行,只有不到两成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制度。

客观评价,技巧发放

年终奖要起到正激励作用是有前提的。只有在员工认为自己得到的回报与自己的付出和自己的期望值比较吻合时,年终奖才会产生激励作用。对于企业高层来说,应该对员工讲清楚企业年终奖的评定标准。此外,对于核心员工年终奖的发放应采取保密措施,以免造成其他员工心理失衡和攀比心理;一般员工可则可以采取公开的方式,确保起到年终奖激励的效果。企业年终奖的发放还要尽量体现出公平性,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关注沟通,保证效果

主管和其负责的员工进行绩效沟通,并征求员工对于年底奖金的看法,尽可能去通过信息的补充,来平衡员工的心态。其实无论绩效考核体系多科学完善,员工都会有不满的,管理者应有相应预期和应对方案。业绩好欲离职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和其沟通想法,说明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用提高工资、晋升、特别奖励等手段来激励和挽留员工。毕竟年终奖只是员工激励体系中的一种方式,是影响员工去留的一个因素而已。我们建议企业在给员工发放年终奖金时,与员工的绩效沟通反馈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达到双向激励的目的,也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心理上给与员工更多的关怀。

中国企业在2008年-2010年这三年间经历了从经济危机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国企业员工的年终奖在这几年间也经历了从低谷到高峰再回归理性的过程!

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为了节约开支,渡过难关,不仅大量裁员,而且在年终奖的发放上也采取保守措施,多数企业都减少了员工当年的年终奖,部分企业更是取消了年终奖。到了2009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复苏,特别是房价高涨,地产行业销售火爆,中国GDP高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行业普遍看好市场经济环境;所以,各个企业准备在2010年中扩张市场和业务,当年年终奖的发放也出现了报复性的增长,有部分企业年终奖增长了一倍多;而且由于高管层们在应对经济危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高管层的年终奖增长情况更胜一筹,部分企业在对高管层年终奖的发放上翻了两到三倍。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由于市场环境趋于明朗,各个企业也处于稳步发展过程当中,所以在年终奖的发放上又回归于理性,大部分企业的年终奖相比于去年增长幅度都在28%左右。太和顾问认为,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国内经济环境稳步前进,各个企业在2011年都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2011年底员工的年终奖也将有进一步的提升。

1、企业年终奖金发放制度是否透明化?

图2参与调研企业是否在年终奖金发放制度上透明化

根据调研结果,超过半数的企业在年终奖金的发放制度上较为透明,说明多数企业都会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处理年终奖金的发放问题;另外有42.7%的企业在发放上采取不透明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其他的企业占到了3.5%,大多数选择“其他”这一选项的企业在年终奖金发放制度上采取半透明化的模式,也就是对部分员工采取透明的原则(这里主要针对于一般基层员工),而对高管员工则采取不透明的方式。发放年终奖金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并不一定采用“透明”的操作模式。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且好好利用,更能收到激励的效果!发放年终奖金的透明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掌握以期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2、企业发放年终奖的覆盖范围

图3参与调研企业发放年终奖的覆盖范围

从此次调研企业发放年终奖的覆盖范围来看,有85.4%的企业选择给全部员工发放年终奖,仅发放给管理层员工以及核心员工的企业分别为5.1%和3.5%。有6.1%的企业选择了其他,这些企业在年终奖发放时会参考员工的业绩,部门属性等因素。

3、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方式

图4参与调研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方式

从此次参与调研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方式看,超过八成以上的企业都选择了一次性全部发放年终奖,其中发放的时间大多集中在2010年的年底和2011年的1月份,也就是在企业的财年结束后和春节前这段时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6%和47.3%;有15.0%的企业选择在春节后发放,集中在2月份到4月份进行发放。另外有10.7%的企业选择递延发放,其延迟发放的时间大多数集中在企业财年结束后,并且发放的次数在两次左右。

4、企业年终奖金总额度的来源

图5参与调研企业年终奖金总额度的来源

根据调研结果,有30%的企业选择了“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计提”项目;选择“按预期固定额度发放”、“公司领导直接决定”以及“按一定比例从收入中计提”项目的比例分别为28.3%、26.3%和17.1%。在“其他”选项中有部分企业在确定年终总额度时会“与工会协商”,说明我国企业的工会制度正在不断的得到健全完善,通过工会组织可以有效的保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可以看出,未来工会组织将在我国的企业组织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一篇:登高咏怀的诗句下一篇:南开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