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人散文: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2024-08-05

有关老人散文: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共2篇)

有关老人散文: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篇1

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满天

我写的这位老人家,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今年70岁。之前我的同事总在我面前提起她,说有一个北京退休的老人,在村里租了一个院子,一个人过的特别开心的和快乐。老人家自己养了几只鸡,她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照顾,和鸡相处的非常默契,已经达到彼此心领神会的地步。她还给一只最宝贝的鸡起名叫“桑赫”。老人家只要叫出这个名字,那个被称之为“桑赫”的母鸡,就会哒哒哒的跑过来,深情的望着自己的主人,像是随时准备待命似的。老人家一叫“到我怀里来吧。”它就听话的依偎在老人的怀里,任凭老人家随意的抚摸;若是老人说:“一边玩会儿去”,它就立刻乖乖的离开老人家怀抱,飞快的寻找自己的玩伴去了。我对这事特别的好奇,就亲自去她家验证。等我看完之后,才知道果不其然,老人家和院子里的几只鸡,相处的不亦乐乎。我不得不信服了,原来总听说狗通人性,只要你对它好,时间久了,会有难以割舍的真挚的情感,但是和鸡能够有如此深的情谊,我还是头一次看到。

因为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雅韵文学社里的一些文友,就偏偏爱好上了舞文弄墨。我愿意把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矛盾纠葛,有文字的记录,就是享受真实的生活。因为看的多了,写的勤了,就让我更加谨言慎行。对生老病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明白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不折不扣的真理!也明白了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泰然自若的面对生活中风风雨雨。因为人活着都不易!只要活着就是幸运、就是幸福。因此格外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真情和深情。于丹老师说过“所谓生命不过是向岁月借来一段或长或短的光阴,结下几份或深或浅的俗世缘”!因此我更愿意看到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在时光的尽头努力绽放自己的精彩。

对于这样的一位老人,我早就萌发了一种想写点什么的欲望。我不是把揭露个人的隐私,当作自己写作快乐的人,我是尊重每一个生命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的状态。把这样的生活变成流畅文字,展示生活的多彩,以及多彩背后的真实。尽管生死我们无从选择,但未雨绸缪,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迫切!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责任。也许我自己也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但是至少我提前能从别人的生活里,享受到了那种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淡定、快乐与饱满的精神状态!

那天下班之后,我顶着太阳,和同事一起来到了老人的家里。我们提前打了电话。因为老人家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一般在村里都是独来独往,我这个同事是流动人口协管员,也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因此和老人家交往的比较多。一个女人在外边生活不容易,尤其是一个老年的女人,要面对生活中随时发生的很多事情,比如自来水坏了、灯泡瘪了、厕所满了等等生活中的小事,都需要自己去解决。这些花钱应该是不难办,但是也要找忠厚老实的人干心里才会踏实,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很多问题都有我这个同事给张罗着解决。让她感觉省了不少事。因此在村里,她们之间的关系比一般人要亲近的多。

老人家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现了少有的热情。一进门,就看到老人家坐在院子的树荫下的板凳上,怀里抱着心爱的公鸡,目光安定祥和,她轻柔的抚摸着它油亮的羽毛,一头白发,在斑驳的光影中,泛着银光,布满皱纹的脸,写着岁月的沧桑。尽管之前我多少了解过老人的基本情况,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可是,有些东西触及个人隐私,我也不好随便问,一时间也让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我是什么人?凭什么去问别人家的事情?好在她始终温和善意的看着我,让我自在了很多。可能是之前我的同事介绍过我的情况和爱好吧。从她投来的目光中,我感觉到的是鼓励和温暖。我就轻描淡写的打开了话匣子,老人家顺着我的话题娓娓道来那些早已发黄的往事,诉说着那段不平常的岁月。

老人曾经是北京下乡的知青,因为与当地人有了婚姻,就迟迟不能返城。但是这样的婚姻,多少带着点政治色彩。一个城里的姑娘,嫁在农村,除非有了坚不可摧感情,就是年少无知的结果。当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老人家属于第二种情况,但是,她要争取自己的幸福,她要得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就毅然走出了婚姻的围城,带着一儿一女,返回了城里。开始了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的艰难的生活。这在那个年代,冲破婚姻的牢笼,对于一个女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可悲的是命运又一次和老人家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她活泼可爱的儿子,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变成了一个肢体残疾的人!作为母亲的她没有抱怨、没有流泪,而是不离不弃的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如今孩子长大了,女儿嫁人过自己的日子去了,但是很少来看自己的母亲。儿子因为是残疾,婚姻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也不能给母亲多少关心,只要不给母亲找麻烦,就算是老人家的福气了。此刻阳光是如此的明媚,我看着老人家安详的面容,感觉着老人心中的明媚,她依然不断的摩挲着那只乖巧的公鸡,似乎那些恩怨往事都是别人的故事,于我们只有此刻宁静和幸福的时光。

老人家退休之后,为了把房子让给残疾的儿子结婚,回到了农村,租下了几间民房,过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她深入简出,与世无争,平平静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和朋友,一个人孤单单的生活,看似悠闲自在,实际那份悠然自得的背后该有多少迫不得已、该有多少鲜为人知的酸楚和泪水、该有多少空虚寂寞后的叹息!老人对自己的宝贝孩子“桑赫”们,倾注了她满腔的柔情,深深的母爱!畜生也和人一样,你对它好,它不会恩将仇报,也会变得温柔体贴、会善解人意、会察言观色,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主人的亲昵和依恋,甚至也不惜放下尊严,努力讨得主人的欢心。这也算是让老人家内心多了许多的安慰!有时候,我就想:看似人比动物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吧。动物头脑简单,却用最简单的方式,对自己的恩人表达着自己最深的谢意。也让我不得不感慨至极!

和老人聊完天,我建议要拍几张简单的生活照,放在空间,老人家欣然同意!她抱着心爱的公鸡,站在她的小菜园的栅栏边,我就用我的手机拍下来老人家最美的一面。最后我要求和老人合影留念,老人也没有拒绝。我深感欣慰。此行就要结束了,但是老人家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她还将继续在这里生活,无论苦与乐,悲与喜,她都会默默承受,坦然面对。但是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老人家病了,谁来照顾?但愿这是我的多虑。那我就深深祝福这位老人家晚年生活如现在一样和风细雨,快乐从容!

我们的社会即将进入老龄化,每一个人都将慢慢老去。晚年生活如何安排?值得我们每一个去思考。人是群居动物,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孤单的生活,寂寞的离开,亲人的陪伴与安抚,给孤独的心灵多少支撑和安慰!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孤单的面对未来的生活。我们不能把太多的要求强加给如今的独生子女的他们。我们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放弃、自我疗养,让孝与不孝,都随风而去,像我文中的老人一样,安安静静、无欲无求,与自然的山水、温和的小宠物相依相伴,快乐走向我们生命的终点。若是遇到无法预知的意外,那就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当然,我们也期待国家出台更好的政策,以确保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让民心安定,社会和谐。

曹翠梅||北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篇2

学与乐

靠近财政部大楼的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很不显眼,在一座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5层红砖楼的二层,空间不大,都是单个房间,被分成阅览室、各个文体班队的活动室、健身室、摄影工作室、歌咏队和民族舞衣帽间以及4个支部活动室等。刚见到处长时,他正忙着与送桌椅的人联系。这6张桌椅是为了新建的电子阅览区配备的,电子阅览区设在原阅览室里面,用处长的话来说,是“平面的、电子的,都要配齐”。

离退休干部局(以下简称老干部局)一处,专门负责组织老干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活动中心也由一处负责管理。周三下午,按照课程安排,正好有京剧班在活动,我所以为的播放京剧,原来是几位老人家的现场表演,一旁坐着的几位老人无不沉醉其间。刚才拿着毛笔走过去的老爷子,则进入了书法班,因为新学的东西没掌握好,特意过来练练。

“我们开设了14个这样的文体班队,除了书画、歌舞、京剧等传统班队外,还针对老同志的多样化需求,开设电脑、摄影、太极拳等课程。”处长介绍道。按照办公室主任的说法,这些文体班队“基本涵盖了老同志能够参与的活动”,而且班队使用的物品如书画用的笔墨纸张、歌咏班使用的钢琴、摄影班使用的器材等,全部由老干部局提供,此外,还为各班队聘请了专业老师来授课,“老同志想参加活动,只要来就行!”

这份周到让文体班队的学员非常满意,这从周四上午的书法班上课就看得出来,一群70岁上下的学员围着老师认真听讲,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习作,仿佛又回到读书年代。另一位摄影爱好者、也是工美班班长许陵看到我们的摄影师,热情地推荐这里的摄影课程,“老师讲的课特别实用,而且特别有哲理、有思想!”

周到是因为老干部局对老同志有感情,想的细,做得也细。比如除了京剧,其他文体班队的课程都安排在上午,是考虑到老同志上午精神足,午餐后需要午休。请专业老师,则是因为大部分学员都是零基础,从退休后才开始学习书画、摄影、歌唱等,来实现他们在职时没有完成的梦想。正因如此,退休后的老同志愿意来这里,在学习中感受乐趣,也达到了陶冶情操、文化健身、文化养老的目的。在老同志眼里,文体班队温馨、和谐,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来唠唠嗑也舒心。”

处长特别提到了舞蹈队的老队长、80多岁的王淑清。王淑清老人特别喜欢跳舞,退休后就到舞蹈队担任队长,逐渐地,舞蹈从一种艺术熏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她跳不动了,还要去舞蹈坐着看别人跳,“看着也挺高兴。”另一位让处长佩服不已的老同志,自己和老伴身体都不好,在别人看来,她应该卧床休息,可是这位老人一直坚持学习书画,反而战胜了病痛!

在工美班,86岁的刘芳老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工美班为庆祝建党90周年制作的布贴画《长城》,以及庆祝建国60周年的布贴画的创作。这两幅画她都是主要制作者之一,“这个小花是买的,其他都是我们自己剪出来的。这个布现在已经没有了,买不到了……”

去年为了庆祝建国65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老龄办举办了“歌唱祖国”合唱歌会,歌咏队代表财政部参加了选拔赛,老干部局特意为合唱队量身定做了演出服。“老同志们可认真、可积极了!”处长说道,“那两三个月里,除了每周五上午的课,还主动要求每周加两次课,分高低音练习。”但为了老同志的健康,老干部局也不让他们多加课,还提前给队员们打预防针“重在参与”,怕他们选拔不上有负担。

依靠老同志

活动中心毕竟不大,受场地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也没有成立老年大学,而且距离一些离退休干部住所远。“新一届局班子很重视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通过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尽量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办公室主任介绍说,本着“四就近”的原则,老干部局在居住者相对集中的小区建立了活动站,还与其他部委进行资源共享。比如在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玉渊潭分中心举办民族舞班和两个电脑班,借用大学的场地举办门球班,还在家属院开办太极拳班。这样不仅改善了班队的活动条件,拓展了活动场地,老同志参加文体活动也更方便了。

但对老干部局来说,在组织方面最大的特点,还在于依靠老同志,建立了一支文体活动班队的骨干队伍。“我们一处只有4个人,人手有限,完全靠我们来组织管理是很难的。”处长说,为此,老干部局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由班队学员自行推选组织能力强、身体比较好、有奉献精神的老干部为班队长。因为经常在一起,班队长很了解队员们的需要,也便于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在班队教学过程中,班队长们调动文体骨干的积极性,鼓励队员们在活动学习中创先争优,把各项文体活动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在和谐班队的建设过程中,这支骨干队伍更有优势,让老同志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愉悦身心,也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情趣。

“我们始终贯彻局班子提出的‘服务、管理、协调’六字方针,”处长说道,“也积极支持各个活动站开展特色文体活动,花园村活动站就与社区居委会、家委会联合起来,举办了一些特色活动。”

支部日常的组织活动也是依靠老同志。“支部建在活动站上,有支部书记和委员。”办公室主任说道,居住比较分散的老同志则在活动中心安排支部。这样一来,无论住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支部,每个月都要定期参加一次支部组织生活。“我们要让这些老同志时时感受到自己是有组织的,是有组织关心的。”

有分散也有集中。虽然日常很多活动都通过班级展开,但并不限制每个人只参加一个班级,同时,老干部局还会每年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如春游秋游等,既是外出活动,也给了老同志们一个见面聚会的机会。

在活动中心,书法、花鸟画、山水画、十字绣、布贴画、油画、钻石画、摄影等作品,随处可见,一幅迎接十八大的大型“咏梅”十字绣,格外令人赞叹,工美班的老人们也颇为此自豪,“在财政部官网我们局的网站‘金色夕阳’版块,能看到这幅作品!”每学期末,老干部局都要组织一次书画摄影工美作品展,在活动中心集中展出,遇到重大的节日纪念日,还会组织主题展。同时,还要上网展示。“要让学员们可以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的进步,也是对老同志学习热情的极大鼓舞。”老干部局工作之用心、细致、周到,不得不让人叹服!

上一篇:人大代表稿件下一篇:部队个人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