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孩子的散文

2024-09-18

老人与孩子的散文(通用12篇)

老人与孩子的散文 篇1

关于老人与孩子的散文推荐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村子周围种满着大树,一条小溪蜿蜒流过,使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时刻充满着活力。溪边一位老人带着一位孩童正在捕鱼,但是不管孩子怎样专注着鱼儿的动向,鱼儿总能逃脱,屡次失败后孩子垂头丧气地上了岸,老人却走过来,笑着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却不说话,拉起孩子的手便往村子里走去。

这名孩子叫做丘吉,除了丘吉这个名字,关于他的一切谁也不知道,包括那位老人。说起丘吉,是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老人外出回家时无意中在那条小溪中发现的。发现时,孩子静静的躺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上挂着一根木条,上面就刻这丘吉两字,因此老人给这孩子取名为丘吉。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此时丘吉已经长大了,与同龄孩子一样丘吉也很喜欢玩而且是疯玩,但是没有孩子愿意与丘吉一起玩,陪伴丘吉的只有一只名叫考拉的小狗。而当丘吉看到其他孩子与父母从田里回来时丘吉总会走到那条小溪,卷起裤腿下水,把心中的苦闷发泄在那些无辜的鱼儿身上,而小狗考拉总是慵懒的躺在岸边打着小盹儿,每当这时候老人总会出现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丘吉,却从不做声,直到丘吉上岸。而每当老人开口说话时,丘吉也只是随身应和一下,就快步往村子里走,不顾老人迟缓的步伐。

是的,丘吉一直对自己的身世很好奇,他也不止一次问老人关于自己的身世,而每当这个时候老人总是默不作声,不了了之。显然丘吉对于老人的逃避很是反感,以至于丘吉一次又一次的问老人这个问题。老人越是不说,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大,慢慢的`他们不常说话。老人逐渐意识到这样做显然是不公平的,丘吉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世,老人也决定将这个秘密告诉丘吉。

第二天,丘吉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看到老人不在家,便出门寻找老人,转遍了整个村子依然找寻不到老人的踪迹。渐渐的天空中飘起雨来,从而转变成倾盆大雨,丘吉此时快绝望了,他瘫倒在了地上,抱头痛哭。忽然他听见远处传来小狗考拉的叫声,当他抬起头时考拉已经出现在他的身旁,考拉咬了咬丘吉的衣角,似乎告诉丘吉它发现了老人,丘吉随着考拉到了田中,一到那就看到躺在地上的老人,老人此刻横躺在地上,丘吉急忙上去扶起了他,老人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并笑着对丘吉说:“看来是时候告诉你这个秘密了,但是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因为这件事而悲伤,而抱怨。”

雨水淋湿了丘吉与老人的衣裳,老人安详的离去了,丘吉陪着老人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刻。

这一夜丘吉没有回去,他抱着老人度过了一个与十多年前一样的那个夜晚。

次日,丘吉将老人安放在木架上放入小溪,让小溪带着老人流向远方。

而丘吉,也知道这十几年与老人一起的日子,的确是他难得的幸福。

老人与孩子的散文 篇2

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巴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品格。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让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意义的句子等,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想想巴金奉献了什么?他的生命开花了吗?并且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最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让生命开花结果。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确实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感受到了“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都得不到”,深切地领悟了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抓“巴金爷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想象体会,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字背后的那份浓浓爱意。重点抓住“终于”和“千金重”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巴金爷爷写信很吃力,由于爱孩子,还是提起了笔,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和巴金爷爷的情感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孩子对巴金产生了爱,产生了感情,才会自觉地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导。

以“你读懂这封信了吗?”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和巴金爷爷对话,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迹。信中的语言并不难懂,中段的学生通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联系课前搜集的信息,应该都能从信中读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对祖国人民的爱,或是如何写作,或是关于奉献的道理,或是如何对待活着的每一天,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心灵的交流,去读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朴素话语中的真情和真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心语。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交流场,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点拨(如写作:听老师读,谈对句子新的体会),在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入时及时引向更深的方向(引:巴金的生命开花了吗?学生交流巴金相关的信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对课外搜集信息的一次整合和运用,巴金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学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说实话,我对巴老的认识也不多,仅仅停留在几篇散文建立的模糊印象。至于他的大部头,还没有认真拜读。为了备课,我查阅许多资料。沈从文先生这样评论巴金,“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前者增加迷信,后者增加痛苦。”“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读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当然都会知道这种评论的意义。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人真诚,在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严肃专一,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这个评价和《家》《春》《秋》一起读,感觉将会更加强烈。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萧乾特别说道:“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如果读过卢梭的《忏悔录》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巴老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着这位世纪老人。肃穆的挽联,奔走的人群,诉说着巴老最后的生命符号和轨迹,而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和感怀。我惊讶于一个人的离去会唤醒大众的视觉苏醒,让很多的艺术大师为之扼腕,更让多少青年动容。我震撼于他的悄然离去,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没有悲伤和绝望,只有奋起、进取,他改变的不仅是他的读者,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巴金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辞,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敬爱与怀念。

他走了,被病痛折磨几十年后终于走了,这对屡次要求安乐死的巴金无疑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的死,我也不能说我没有悲伤,可是我的悲伤仍然为全中国封建大家庭里那些逝去的美丽而痛苦的灵魂:祭奠巴金,乃是要读巴金,读他的良知,读他的人格,读他永远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而我唯一要做的正是这一点。读巴金,薪火相传。

摘要:<正>许多次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都只留于匆匆而过,巴老的文字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这封信,语言朴实,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朴朴实实的情感。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

参考文献

[1]蔡颖华.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叙事学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孩子与老人一起变坏了吗? 篇3

跌宕起伏不断反转的剧情,如今总归是尘埃落定,警方的通报可以看成是官方的“盖棺论定”,女大学生担主责,老人担次责。言外之意,这是一起无关“讹”与“被讹”的交通事故,或许有人会惊叹:女大学生撞了为什么说被讹?一如多起事件中讹人老太的诘问“没撞为什么要扶”?

这倒也是,按照“无利不起早”的理念,一定推断出“无撞倒不扶起”的论点。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不是就一定没有无缘无故的扶助呢?答案是否定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传统美德,老人摔倒扶助一把,可以说天经地义。只不过,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平凡善举会因为患上了“讹”症大病不起。

说“不扶”是种病绝不为过,况且这病得治,不治将伤害社会肌理。有人调侃,不知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因为一出接一出的老人讹人事件似乎将这个群体刻上了特定的符号。按照国人的文化与代际记忆,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明事理、辨是非”的象征,再反观如今的争座位、抢便宜甚至讹人的老太们,仿佛曾经留下的美好记忆被重新洗刷,荡然无存。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窘境,再附加上可能被讹的心理压力,以及真正被讹带来的成本压力,于是许多人放弃了扶一把。这样一来,扶老人被讹成为了热门新闻,老人倒地无人扶助同样也借东风上了头条。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扶老人这件事上,本是有人扶的,被讹的多了也便没有人扶了。被讹带来的负面效应远非如此,难道女大学生不是在仰仗着社会上充斥着的“被讹”事件来发声吗?

平心而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女大学生又何不是“被讹”事件的受害者?舆论的轮番造势、被讹事件的接连上演、结局的大快人心……种种信息叠加灌输的结果就是,即便撞了老人也可以用“被讹”来洗清责任,这难道不是社会对孩子们的额外的“加害”?女大学生可以担当交通事故带来的主要责任,但绝对破解不了整个社会不敢扶的肇因。

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 篇4

小的时候,我和她一起住在乡下。冬天时,她总比我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捂热那冷如铁的布衾,再轻声唤我上床——“小雨,可以来睡觉喽。”那一年,我3岁,她53岁。

她的衰老期来的似乎有些早,眼神不复从前的神采,但仍是心灵手巧,手上总绕着毛线,脚下也常踩着缝纫机。她总喜欢一手拿针,一手拿着棉线,柔柔的唤我:“小雨,来帮我穿一下线吧。”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捻捻线头,对准针孔,轻而易举的穿过。她总是抿着嘴笑,极赞赏的夸我:“还是我们小雨眼睛尖。”我便也自豪起来了。那一年,我6岁,她56岁。

幼时不明白,为何大考总遇上那雨不停歇的黄梅天。一次赶考,大雨倾盆,伞被狂风横雨刮得散了架,我紧紧的拽着她的衣角,她只是死死地护着我,在雨中挪步。等到了学校,我们早已成了落汤鸡。雨滴从她的额头流下,沿着脸颊一路向下,慢慢爬过她的皮肤,开出朵朵岁月的花。她变魔术似的拿出一套干净的衣裳为我换上,摸一把自己脸上的.雨水,揉揉我的头发,便又转身步入那滂沱之中。我却又弄花了脸,这次是泪水。奶奶,奶奶!那一年,我10岁,你60岁。

我渐入青春期,心气一日比一日浮躁,对你很少好言相对,甚至还喜欢把多的没地方使的力气用来向你扔拖鞋。直到那天,我见你弯下身,揉着小腿mdash;mdash;静脉曲张,我听说了,奶奶。在你入院开刀时,你只能睡在医院走廊里的临时病床上,穿堂风卷起你半白的、几日没洗的发丝,我心疼。我急急的大量查找着资料,只求你能快快好起来,那一年,我15岁,你65岁。

现在临近中考,我回到家,桌上总摆着腾起热气的晚饭。每次都与你擦身而过,我仿佛看见你弯着腰,从地里采出时鲜的苋菜,用食品包装袋装起,跨上爷爷的电瓶车,夏风吹起你的衣角,你来不及抚平,只想着能快快赶到我家。我又仿佛望见你半蹲在厨房里,一根根的细细择着南瓜藤,锅里是冒着泡的鲫鱼汤。我问爸妈你为何不留下来吃饭,他们说你发烧了,不想把病毒传染给我,“影响了小雨考试可不得了。”奶奶啊,奶奶!这一年,我16岁,你66岁。

夕阳与老人伤感散文 篇5

这是两间坐东朝西的小屋,坐落在两条乡间小公路十字交叉口的东北角上。夕阳用尽自己的全部热量,照耀着这空旷原野上的小屋。屋前,一位年已古稀老人,穿着一件很旧绿色军大衣,抄着手,坐在小屋前,闭幕养神,享受夕阳给他带来的的温暖。

这两条乡间小路已经铺成水泥路面,连接着三里五乡的好几个村庄,也是这几个村庄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80年代,村里一个很有眼光的人相中的这块地方,在这里盖了两间小屋,开了一个小小的蜂窝煤厂,从此,附近村庄的农民就改变了在夏季用柴火做饭的***惯,家家户户都有了小小的蜂窝煤炉,做饭很方便。蜂窝煤厂的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新压出的蜂窝煤,没等移下传送带晾干,就被久候的买煤人搬到了自家的小推车上。红红火火的生意也让这两间小屋充满了生气,每天到这来的人很多:白天,买蜂窝煤的、没什么事带孩子玩的、闲聊天的.;夜里,乘凉的,看电视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总之,这里很热闹。

优越的生活环境让这家的孩子 度过了一个让同龄人非常羡慕的幸福童年。钱,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也许是因为有钱吧,这家的孩子不学无术,但终究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但是,还是本性难改,让自己很年轻的生命因为酒精结束在了三十几岁。媳妇带着孩子走了,母亲因为思儿过度患病西归。这个曾经很有生机的小屋里,只留下了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

家用电器让蜂窝煤在农村也成为了历史,这座小屋,只是提醒着过往的行人当年的故事。

“这个老人真可怜,这个画面很凄凉。”每次从这里经过,我都会这样说。“还好吧,经常有附近村庄的老人来和他作伴呢。”“那也不会天天来吧,我总是看到他坐在那里晒太阳。”每次我从这里经过,总是看到同样的画面……

离婚与孩子双语散文 篇6

Barbara Dafoe Whitehead

巴巴拉·达福·怀特黑德

Divorce is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American children.In the past World War 2 generation, morethan 80 percent of children grew up with both biological parents. Today only half will do so.Each year more than a million children experience family breakup: about as many are born outof wedlock.

离婚正在改变美国儿童的生活。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代人中,80%以上的儿童都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今天只有半数是如此。每年有一百多万儿童的家庭破裂,这与非婚生儿的数量大体相同。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family disruption have grown. Overall child well-being has declined,despite historically high public spending. The teen suicide rate has almosttripled. Juvenile crime has increased and become more violent. School performance has beenpoor.

与此同时,家庭破裂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尽管政府的开支历来很大,儿童总的生活水平却有所下降。青少年的自杀率几乎增长了两倍。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而且暴力案件越来越多,而学业成绩甚差。

Given such a dramatic impact on children’s lives, one might expect today’s high divorce rate tobe viewed more widely as a national crises. Yet, those who argue that it poses a serious threatare dismissed as being pessimistic or nostalgic, unwilling to accept the new facts of life. Thedominant view in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at the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re, on balance,positive. And until recently there was little hard evidence to confirm or dispute thisassumption.

儿童的生活既然受到如此显著的影响,有人可能把当今的高离婚率视作一场全国性的危机。然而,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却被斥之为过分悲观或怀旧,被认为是不愿接受新的生活现实。大众文化普遍认为,家庭结构的变化总的说来是积极的。但直到最近还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可以证实或反驳这种说法。

A 1940s book on divorce asserted:” Children are entitled to the affection and association oftwo parents, not one.” In the 1950s most Americans believed parents should stay in anunhappy marriage to avoid damaging the children.

40年代的一本论述离婚的书曾称:“孩子有权享有父母双方而不是其中一方的宠爱和关怀”。50年代,多数美国人认为,做父母的即使婚姻不美满,也要维持下去,以免伤害孩子。

But by mid-1970s what had once been regarded as hostile to children’s best interests wasconsidered essential to adults’ happiness. “A two-parent home is not the only emotionalstructure within which a child can be happy and healthy,” a popular divorce book of this eraproclaimed. “The parents wh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will be best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irchildren.”

但到70年代中期,人们的观念有所改变,原先说离婚会伤害子女们的最高利益,此时则认为离婚是关乎成人幸福的大事。当年一本论述离婚的畅销书声称:“双亲家庭并不是唯一能让孩子过得健康快乐的情感寄托所,做父母的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好孩子。”

As this optimistic view took shape, many expects believ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divorce on children was like a bad cold. There was a phase of acute discomfort, then a shortrecovery。 Kids would be back on their feet in no time, with no lasting harm.

这种乐观的看法一形成,就有许多专家认为,离异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好比患了重感冒:开始一段时间会极不舒服,接着是短暂的恢复期。不久孩子得到康复,痛苦渐渐消失。

By the early 1980s, however, nearly two decades had passed since the changes in family life hadbegun. During the intervening years a fuller body of empirical research had emerged: studiesthat used large samples, or followed families through time, or did both. Moreover, several of thestudies offered a child’s-eye view of family disruption.

然而到80年代初,家庭生活中发生的这种婚姻变化已经历了近二十个年头。在此期间,大量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工作脱颖而出:或广泛调查大批实例,或长期跟踪家庭进行研究,或双管齐下。而且,不少研究还提供了孩子对家庭破裂的看法。

In 1971 Judith Wallerstein, a clinical psychologist, and her staff began interviewing middle-class children in the San Francisco area at the time their parents broke up. She discovered thechildren seemed to be doing worse. Five years after breakup, her research shows, more than athird of the children were experiencing moderate or severe depression. At ten years asignificant number to be troubled, drifting, underachieving. At 15 years many, now adults,were struggling to establish strong love relationships of their own.

1971年,临床心理学家朱迪斯·沃勒斯坦及其工作人员开始走访旧金山地区一些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当时他们父母的关系已破裂,有的已离异一年之久。她并没有发现孩子的感情有什么奇迹般的恢复;事实上,这些孩子的情况似乎每况愈下。

Five years after breakup, her research shows, more than a third of the children wereexperiencing moderate or severe depression. At ten years a significant number appeared tobe troubled, drifting, underachieving. At 15 years many, now adults, were struggling toestablish strong love relationships of their own.

她的研究表明,在家庭破裂5年后,三分之一以上的孩子患有中度或严重的抑郁症。后,有一大批孩子表现得心情苦恼,变化无常,学习成绩差,后,许多人都已成年了,就拼命建立自己真正心爱的牢固关系。

Research shows that girls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are at greater risk for teenage marriage,nonmarital birth, and divorce than girls in two-parent families---and that this is true regardlessof race or income. Also, children in disrupted families are nearly twice as likely to drop out ofhigh school. Boys are at greater risk of dropping out than girls and are more prone toaggressive behavior.

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女孩的冒险性大于双亲家庭的女孩:性早熟,十几岁结婚,少年怀孕,非婚生育,离婚 —— 而且不分种族、肤色和收入,都是如此。再者,家庭分裂的孩子中学退学率几乎要高出一倍。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退学,更好寻衅闹事。

Scholars also fi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ccording to a 1980 study by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30 parent of Two-parent elementarystudents ranks as high achievers, as compared with 17 percent of single-parent of single-parent students. The children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truant orreceive disciplinary action.

学者们还发现,在学业成绩上也有显著差异。根椐1980年全国小学校长协会的一项调查,在双亲家庭的小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为优等生,而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中只有百分之十七为优等生。单亲家庭的子女逃学或受处分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Since most children live with their mothers after divorce, one might expect that the mother-childbond would even be strengthened. Yet research shows that only half the children whosemothers were protective before a divorce. Moreover, the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deterioratedover time.

由于多数孩子在父母离婚后跟母亲过,有人以为母子关系会因此而加深,但研究表明,仅有半数孩子的母亲在离婚后还能保持离婚前的那种慈幼关系。何况这种母子关系是随时间而衰退的。

Family disruption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central cause of many vexing social problems, aswell.

有人提出,家庭破裂还是引发许多恼人的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Nationally, over 70 percent of juveniles in state reform institutions come from homes withoutboth parents present. Family breakup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igh crime ratesin the nation’s cities. And, according to one study, its influence is independent of race orincome.

从全国来看,在州立管教所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少年犯来自非双亲家庭。家庭破裂是全国城市犯罪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项调查还说,其影响所及,非种族或收入所能限制。

Nowhere has the impact of family breakup been more profound than in our schools. Acrossthe nation, principals report a dramatic rise in the aggressive, acting-out behavior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 living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我们的学校受到家庭破裂的影响最大。校长们的报告指出,在全国范围内,住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所特有的那种寻衅闹事的发泄行为已明显增加。

Over the past 25 years Americans have been conducting a vast natural experiment in family life.The results are becoming clear. Adults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changes, but not children.Indeed, this may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do worse psychologically and socially than theirparents.

在过去的25年里,美国人一直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着一项庞大而又顺乎自然的试验。其结果日见明朗。成从变化中得益,儿童则不然。说真的,这一代子女,也许是心理上、社会上都不如自己父母的第一代人。

The novelist Pat Conroy has observed that“each divorce is the death of a small civilization. ”Noone feels this more acutely than children.

种花的老人散文 篇7

一场雨后,窗前的云杉日渐深绿,过了立秋,楝树花早已落尽,恍惚中仍闻得空气中余香。日子就这样云淡风轻般度过,没有狂欢、热爱,仅仅是恬静的意识。心灵枯槁还是幻想已尽?或许这就是至福的境界?黑暗是一种实存,而光明往往是虚幻的。还有多少未来,多少把握,过去是一堆逝去的静物,它比未来更漫长,更让人牵挂和向往。

同住一个小区的一位老奶奶,请允许我吻你昏花的眼睛,允许我以瞬间的晶莹,为你减去秋天那几只早起的鸟,它示意我们安静。它们习惯在毛糙的干草和干树叶里匍匐,聆听你的脉脉温情,你的善良,喂养着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成片成片的绿,和那些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的鲜花,鱼贯而入。是啊!这些你苦苦经营的花朵,都是你的孩子,你给了它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宠爱。你在春天,把它们植入泥土,滴尽汗水,费尽心血,这些疼,这些盼望,这些思念,到了夏天,就从绿色里孵出一首首诗一样的花朵,虽然都是平民的花,但它摇着满枝的`热闹和馨香,有的如春梅绽雪,有的似秋蕙披霜,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一种雅的情趣。

我亲眼所见,每一天天色微明,晴朗无边,日照还没有落到地面上,虽不见温暖,却也觉出了惬意。风有些凉,打在我的脸颊上微微的痛,不久便变得麻木了。可是,这位老人家已经80多岁了,她瘦骨嶙峋、腰弯背驼、满头堆雪了啊,和她闲聊中,她说生活宁可痛苦,不可麻木。这得有多大学问的人才能悟出的箴言!听完这句话,它时刻击打我的记忆、灵魂和心灵敏感的部位。细数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老人家没有间断,没有任何目的,没有所求,始终把侍弄花草当做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从老人的辛劳和那种默默的爱,我更加感受到人生的本质绝非享乐,而是苦难(我不是说勤劳就是苦难)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的生命之歌。一种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一种东方的宗教教导我们摆脱苦与乐的轮回。可是,真正热爱人生的人,总是把痛苦和快乐一齐接受下来。种花人是出入伊甸园的人,她是圣洁的美的使者!这让我想起两句话: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老人家有时也在抚摸往事,与我喃喃耳语……

这么多年,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每当我走进老人家细心种植的花草树木中,某些往事也许未必能搜索到具体的场景和情节,事件已经淡成云雾,但是,隐约在事件上空的那种暖暖的目光犹如闪电,已经扎根在我头脑的屏幕上。因为我的体内,存放着温暖或滚烫的目光,我的心上和身上才会有温暖或滚烫的感觉。在这里多说一句,老人家非常非常善良,她的生活本来就十分俭朴,她还帮助那位清扫垃圾的人。善良是这个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一件古董了!

散文阅读:老人的姿态 篇8

我从小就看到过让我感动不已的乡村老人。他们随着年岁的增长,艰苦的生活更加节俭,自己经常吃杂粮、冷菜、咸菜,而把米饭、热菜、鲜菜让给小孩子吃;子女劝说不要惯了孩子,他还要风趣地说:“吃冷饭更长寿呢。”逢年过节孝敬他一把鸡腿,一块瘦肉,也要扯成若干小片,分给每一个子孙。孙辈大了成家要婚房,他们就悄悄搬到采光、通风都不好的阁楼小房间住;有了布料总是想着给小孩子添新衣,自己的衣服一直缝缝补补,无怨无悔。“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话不是农村老人说的,但却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形。

近年几次看到媒体报道,说老人不慎摔伤,反而诬陷扶送他住院的好人,还一口咬定要索赔几万块的医药费。直到电子监控系统调出真实情形的视频,才转口说年老糊涂所致。加上现实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使我认识到老人也有种种姿态。我们要尊敬每一个老人,关心爱护每一个老人,但也不要忘了必要的警省。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人的蹲式姿态。在人聚集拥挤的地方,有人悄悄退到旁边蹲着,默默地吸烟或轻轻摇着扇子,甚至思考怎样扩大空间或开辟一个新的更大的场所。他这样想着,想得深了,真的就付之于行动,于是,有了更加开阔的空间,给容纳更多的人聚会以方便。现实中取这种蹲式姿态的老人很多,那些淳朴的乡村老人一直都蹲着,让子孙、邻人以及更多的青少年自由奔跑。他们自己啃地瓜窝窝头,把子孙送进城市送进大学。他们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把节余的一点储蓄拿出来修路架桥,资助比自己更困难的青年。他们时时想着别人,由自己经历过的艰苦推想晚辈的不易,甘心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晚辈的幸福。有个作家写道:乡村老人到城里,孩子让他坐人力车,他怕车夫辛苦,不敢享坐,而蹲在洋车上。

十年前,我在街面库区移民采访中了解到,一位长期寄居在城市一隅的拾荒(俗称拣垃圾)老人,他不但带头搬迁,支持大型水电工程建设,还说服邻居尽快搬出库区。他依靠在城市拾荒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困难的邻居孩子升学。大家都很感动,他说:“人老了,有吃有穿就好,难道还能把几个小钱带到阴间?”

福州铁路中学有个语文老师,离休后参加省老年大学学习,由于文字基础好,协助老师为学员改稿,为各地年轻朋友改稿编书。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仍然乐此不疲。很多人送书给他,他就转送给更年轻的朋友。201x年春,我到福州开会。他就提了一袋书送给我,有他自己编的,也有别人送给他的。他说:“送出去,这些书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又有一次,我在福州梅园酒店与一位退休的处长先生一同任评委,他认真地跟我说:“帮我打听一下,我要把自己的所有存书送给学校图书馆。”年轻的时候,不惜挤牙缝骑自行车排队买书,或者向外地书店邮购,老时却把它捐给图书馆。更有一些老人,退休后义务办乡村读书社、辅导青少年学习,坚持义务为村民理发,义务为社区调解纠纷等。这哪一种不是优美的老者姿态啊!

淘气的`摇椅子式姿态。有些人年纪大了,大概有些寂寞,好比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久了心烦,于是,摇起椅子玩耍,用它来碰着身边的人取乐。要是有人哄他劝他,他摇得更加起劲,撞人也更痛。要是谁板起面孔警告:“再摇我就扳倒你的椅子!”他就停下不摇了,像个孩子笑着赔不是。真是既可气又可爱。

去年秋里回乡,我听伯母说她婆婆的丈夫气。解放初期,同一座大房子住的一个老人身体好好的,能吃能喝能玩,却天天喊苦叫屈,日里喊夜里也喊。大家听了,不时安慰他,还拿点小食物给他润嘴,可是,他却越喊越有劲,整天喊着想活不得,想死不成,喊得邻居无法入睡,可又实在没有办法,因为他年纪大了。一个上午,伯母的婆婆调好一碗“毒药”,碗边有些发黄,拿到那位“想死不成”的老人房里,说是用雷藤精配的毒药,端着劝老人喝了,马上给他换寿衣。一边吩咐身边的人,赶快叫人掘墓,请道士。那位老人听了死也不喝,伯母的婆婆生气了,说:“你不是口口声声喊着,想死不成吗?怎么不肯死啦?看来要捏住鼻子灌下去!”他求情了:“你们真的要我死啊?我以后不喊了。”从那以后,他真的不喊了。其实那碗毒药一点也不毒,是平常的草药加点鸡苦胆罢了。

一位在居委会工作的干部说,有个老大娘来诉苦,说儿媳妇如何如何虐待她,居委会开了五十元给她。以后再来,干部个人拿十元二十元给她。她越来越勤,叫得越来越凄惨。通过调查邻居,她根本就不苦,儿子儿媳妇待她很好。干部劝她,她反说干部态度傲慢,要去县里告。居委会请了镇里的一位领导和派出所长,领导告诉老人,你的媳妇这样长期虐待你,真是不该。经请示县里领导,马上叫派出所把她抓来坐牢,但如果不是这样,说不定你也要坐牢。老人听了,脸色都变了,结结巴巴地说:“不要抓,不要抓,我马上回去。”

还有一种横冲直撞式的姿态。这种姿态的老人很少,但他们个性强,只要别人服从他,他决不让别人一分。据罗曼?罗兰《名人传》,米开朗琪罗的父亲年纪越大,脾气越坏,他从菲冷兹的家中逃走,却说儿子把他赶走。米开朗琪罗给父亲写了十分动人的信,没几天,父亲又说儿子偷了他的钱。为此,米开朗琪罗非常痛苦。有的老人在家霸道,在外也据不讲理,

指责别人鸡蛋里挑骨头,自己却随随便便,十足的自由主义表现。集体活动时不守规则,如购票、参观、打桌球不按顺序,公共场所随便抽烟,泼脏水,评人论事不按事实,只凭一己高兴。《福建老年报》载,一位健壮的老大娘一手牵着一个十多岁的孙子外孙乘公交车,人家给她让座,她转让给孙辈座,然后转身要求其他中年人再给她让座。有的退休前有一官半职,往往觉得自己有一种优越感,处处指手画脚,想以己御人。自己的事常要别人做,动辄要单位派车接送,留他吃喝,不时还要索求表彰奖励,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就是对他不敬,就是违反党的政策。稍有不如意事,就要骂骂咧咧,甚至越级上访告状,闹得纷纷扬扬而后快。老朋友老部下要是提醒他,他就要摆出领导架势训斥一顿,直至人人敬而远之方肯作罢。有个老司机评价他单位已经退休的二把手:“在职时暗中使坏,退休后为所欲为,真是让人心寒。”

老人与孩子的散文 篇9

最近学校旁边的樱桃树成熟了,一颗颗的小殷桃如珍珠般悬挂在树上,像是在迎接夏的到来。可第二日原本生机勃勃的树却人为破坏了,甚至还有一些大人小孩爬上树摘樱桃,小小的树在迎接下得到来时却变得残败,人流过去一点红的都没有,小小的树,却承载了他本不应该受到的痛苦,他有一颗人没有的纯洁,没有的质朴,如一颗新生的生命历经千辛万苦成长。如今却一场空,几年努力付诸东流。我想问,你们的良心去哪了,说的比唱的好听,保卫森林,爱护地球,可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践踏草木,破坏生态……多么搞笑,世界一进入紧急,又有几个人正真了解,国家的政策,如摆设单单这摘樱桃这一事就将人性的明灭体现得淋漓尽致,家长们呀请不要将恶习带给孩子,他们拥有一颗纯正的心却因你一时的疏忽再不复当时的纯真。树儿也有自己的生命,为何要将这样美好的心灵伤害呢,有时我正的觉得树比人美,树比人好。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自然吧!

初一:崔霞菲

月夜中的老人散文 篇10

夜半,我站在浑明的夜空低下,路的靠边。

泛白的月亮在中天,似乎很圆满,发散无量幽光,因了这样光散,使我看不清它的形廓,而散布四围的许多的微星也轻易不能看见。 天宇没有云,但遍处有幽光在,月色便朦胧在这幽玄的天衣里。

路的两旁是垂柳,枝叶都很茂盛,此时却似乎被什么东西牵引,根根的斜向一边,但我撞不见些微的风阵。

树旁边是葱郁的草,在这满月的底下,泛着冷清。躲在树荫下的暗中的花,可是分不出颜色。

我自己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幽白的月亮在中天,发散无量光辉,我就站在这满月的底下。

倏忽的,我看到我的影子不在。或许,他不愿意再跟随我了。他不愿住?但他并没有向我告别。

我忽而听到一阵歌声,它悠扬,婉转,又很遥糊,仿佛从天边传来。这夜半的歌声,我又疑心是我自己的心音。

我扪心细听,夹杂其间的.还似乎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

我被这夜半的歌声牵引,我被这夜半的歌声驱逐,我于是走。

我一面走路,一面辨听这模糊的歌声。渐渐地,歌声却分明近了,近到跟我粘在一处,又仿佛真的从我心底里发出。

我被它牵引与驱逐,只能彷徨于无地。然而,在这欢喜与悲苦、颂扬与戏谑的歌声之间,我分明能洞见一切繁盛与零落、实有与虚无……

我知道我自己是受了蛊惑,但我只能是走,沿着这条不知通往哪里的路,沿着这条终究通向死灭的路。

风似乎起来了,路边的柳树的细枝都被拂向后面。我一个人走路,并且没有影随。但我坦然新任、欣然,我还有夜半的歌声作伴。

突兀的,在树荫底下、路的旁边,我发现一个躺着的人形。我大骇,惊惧中,借着斑驳的光影,我看出他是个拾荒的老者。

在他的上首,在石板块上,有一个破碗,其间盛了几个如水果似的供品,三根燃着的纸烟不知道插在什么上面,此时却快要烧尽。

我才记起,今天是中秋。

我走近去,老者正在安睡。借着从枝叶间穿过的点点月光,我能看到他脸上的安谧,但又似乎隐着些愁苦,半明半暗之中,终于他的脸面有些模糊起来,渐渐的竟化成无相。

然而,不知哪里的歌声又来牵引我了。我于是反转身,走回到路上,惨白的路面伸进幽玄的夜中,伸向不知哪里。

留守老人和他们的孙子散文 篇11

无论是地里还是家里,这每家每户,整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一是因为能干活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二是干活的人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这里里外外的许多事情,在每天的日子里,在他们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变成了轴心,他们就围着那些事忙前忙后;就连坐下来打个盹的时间都没有。扛着锄头下地,一定忘不了带一个背笼什么的。因为他们干完了活,总是要打些猪草,或是带回家做饭的蔬菜。当然,成熟了的庄稼,他们也会顺便收获一些回去。比如苞谷高梁,比如红苕瓜果等等这些作物,不管是在什么季节,它们总有某一样庄稼需要收割。他们的腰板子不如当年了,但是干的活,似乎每天都在增加,也略微感到吃力,就喘喘粗气,伸直腰用手捶捶背,又弓下身忙着手里的事。他们总是那样忙碌着,播种,收获,然后整天锄禾,浇灌,除虫,施肥,护理,最后把那些成熟了的庄稼收割,晾晒,储藏。很有规律,但又很繁杂。

每一天的劳作,累人,也很无奈。他们早出晚归,不让土地闲置,是因为要守住这个家。

家里的儿女都长大了,个个又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家里变得冷清/单调和没有多少生气。每个留守家庭都是这样,一律的活动都是老人的身影,个个摇摇欲坠。每顿的饭菜也就特别的随意,煮碗稀饭抓把泡菜,或者是下碗面条,舀点辣油,切几段葱花放上。这些老人,嘴里又没几颗牙,吃东西总想找软和的。他们有时也想改善生活,但干了一天活实在是累了,也懒得去做,只做方便的食物来吃。有时实在是累得不愿动了,脚也懒得洗,就上床休息。

天还没有完全黑,自家屋檐下的明亮处,总是放着一张高木凳,而旁边就摆着低矮小板凳,上面坐着放学回家的孙子,正在那儿做家庭作业。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这样的孙儿孙女,都是他们外出打工的儿或女留下的累赘,也是他们整天受累的唯一原因。只要孙子在家了,他们就干不好事,总是要停下来往这头望望,看孙子是不是在专心写作业。有时候他们会完全放下手头的事,去孙子背后,看看他在作业本上写了多少字。

可孙子总是不专心,扒在凳上歪坐着,手脚不停地乱动,或是用脚去踢旁边的石子,或用手中的笔在地上乱画拉,半天不见他在作业本上写一个字,老人总是生气,跑过去训诫,免不了还往孙子头上打一巴掌。

日子总是在这种情节中度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早晨,门还没有打开,饿了一夜的家禽早已等不及了,满屋子蹿来跑去,咕咕叽叽呷呷叫着,等着老人们起床喂食。所以他们,再累,再身子不适,也不能睡个懒觉。这边还没收拾完,那边的猪又开始鸣叫。于是,老人们的身影,从起床那一刻开始,就在那几间屋里,在厨房和堂屋之间,在田间或地头,在太阳下,在风雨中,有时还要在星光下,甚至是漆黑的夜里,不停歇地晃来晃去,没有好好坐下来偷个懒。即使老毛病又犯了,风湿折腾得关节都变了形,也很难坐下来。似乎老人们一旦停下手头的活,那些事情就会堆积如山,这日子就没办法过了。

岁月的印痕,总是在他们额上,苍黄的脸上,只要是肌肤的地方,毫不留情地划拉,所以他们看上去,到处是沟壑纵横;辛劳的汗水,就在那些缝隙里任意流淌。他们是中国最质朴的农民。几十年风里雨里,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可到老,也没有休养的`机会。为了祖辈繁衍生息,为了这个家还能存在,他们用苍白无力的身子,勉强支撑着每一天,有一种凄厉的壮举。

似乎是一种秉性。这些老人,每天干着这些事,过着这样的日子,没听见他们有什么抱怨的话,总是那样无声的任劳任怨。老人和老人之间,他们说到的最开心的话题,就是自己的儿女在外打工过得好,人又长胖了,皮肤比以前白。只有这时候,他们脸上的那些不规则的,像杂草一样粗略的线条,暂时在他们朗朗的笑声中,被拉展舒柔。

他们识不了几个字,或者说根本就不认识字,但他们总是装模作样,好像很懂得的样子,站在孙子背后,监督他做作业。他们检查作业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作业本上写了多少字。有时候,他们会把柴禾棒一样粗的手指,伸到孙子的眼前,指着作业本说:“这字是怎么写的,歪的像霜打的麦苗。”

他们不需要什么学问,只知道自己的儿女过得好,心里就满足了。自己干活,自己累,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父辈,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本性。儿女是自己的根,孙儿孙女是自己的传人,怎么干,怎么累,都是应该的,值得一生付出。

那一天,他们的孙子没有去上学,而是学着爷爷奶奶的样子,在那几间屋里忙碌,穿行在堂屋与厨房之间。当孙子把一碗饭端到老人床头,他们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陪伴老人的只剩下旺散文 篇12

奶奶养了两条中华田园犬,一条黄色的,奶奶给它取名黄狗。一条毛色有点花,奶奶给它取名花狗。

家里多了两条小旺,多了不少欢乐,甚至是感动。

正月十五,要到山里祭拜祖先。奶奶感冒了,爷爷有事不在家,又因为大年初一已经祭拜过,其他人也没回来,就我跟叔爷爷有空。于是,我们两个带好蜡烛爆竹,前往山中祭拜。两条小旺看见了,习惯的跟着我们在前面开道。边走还不时望望我们,好像担心带错路似的。

到了第一座墓地,点燃蜡烛祭拜。祭拜时,要放一串鞭炮。鞭炮一响,估计是吓到两条旺了。就看它们扯开小短腿,撒欢的往来路跑。好在鞭炮放的时间不长。祭拜完,它们还没跑多远。我吹个口哨一招,它们就跑回来了。现在想来,当时这一招,差点把它们招丢了。

祭扫完这座墓地,接着往山里走。两条旺也自然的接着开道。中间间隔的路程有点远。我看到黄狗不时在路边,撇起它的小短腿,不顾形象的随地小便,拉完还闻一闻味道,算是做好标记了。

到了另外一个墓地,这个墓地比较大。里面躺着我的姥姥姥爷。他们两个合葬在一起。大年初一我不在,间隔了两年,再次到山里看望他们。坟的四周已经用水泥围了起来。这是爷爷们在前几年修建的。说是趁着还能动,为姥姥们把坟好好修修。站在坟前,心中不自觉浮现一些过往记忆。记忆里都是姥姥姥爷的形象。仿佛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并未离开。

我仔细打量了姥姥姥爷的墓碑。上面刻着因为他们而延续的生命。数了数,到曾孙,一共四十六人。按照爷爷说的,这些人,遍布八方,工农商学兵都有。那一刻我想,从两个名字到四十六个名字,他们其实一直活在这四十六个人的血液里。

祭拜免不了又要放鞭炮,免不了又把两只旺吓跑了。这次放了两串鞭炮,时间要长一点,我也没管它们,想着等会招回来就行了。可是,当我跟叔爷爷准备往回走,找了一圈,再怎么招,也找不到那两只旺了。当时也不太着急。心想,黄狗随地小便的足迹,就是指引它们回家的路。于是我就回家了。

可我们下午四点左右回来,到了晚上天都快黑了,它们还没回来,我有点着急了!奶奶安慰我说没事,它们可能在哪里玩,奶奶说狗行千里猫行万里,不着急,再等一等。我就听奶奶的,再等等看。可到了第二天中午,它们还没回来。爷爷奶奶也着急了,我就一个人沿着昨天进山的路线,去找它们。

一路走,一路打算,就算把整座山找个遍也要找到它们。怕它们不知道我来了,到了山里,边走边吹口哨,看能不能把它们招回来。僻静的.山里,我一个人,时不时有墓地立在两旁,有点幽深。

到了姥姥姥爷躺着的地方,他们埋的位置有点高。抬头一看,两只熟悉的旺,用一种似乎幽怨,似乎高兴,似乎兴奋。反正很复杂的纯洁眼神忘着我。我们四目稍稍一对。它们就扑通扑通的跑到我脚下,旺旺旺的叫,一个劲的往我身上扑,仿佛在责备我怎么才来!

回去就简单了,它们又习惯的在前面开道。像从来都没有迷路一样往前走。黄狗还是煞有其事的不顾形象的撇起小短腿随地小便。看它那正式的样,我也不好表达对它小便定位能力的怀疑。

我又高兴又感动。虽然不知道它们撒欢吓跑到哪儿了。但我知道,过去的一天一夜,它们一定就是在姥姥姥爷的坟前等着我们。就是说,过去的一天一夜,它们一直陪着姥姥姥爷!

天气忽冷忽热,奶奶春节期间感冒了,十多天还没完全好。这个时候,才更加知道奶奶对这个家的重要性。奶奶养病的日子里,吃饭吃的没以前好了,也没人把你当猪一样不断往嘴里塞东西了。家里需要用的东西,找半天也找不到在哪里。自己做的饭,怎么也达不到奶奶那么丰盛和美味。

养病期间,做一些奶奶平时做的家务,才知道奶奶的勤劳和辛苦。为了让奶奶早点好,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陪着她。督促她吃药,不断的给她倒开水。太阳大的时候,和她一起到屋外晒晒太阳。

那一天阳光正好,陪奶奶晒着太阳。奶奶拿着哥哥给她买的平板,虽然奶奶一直称呼这个平板为手机。阳光暖暖的撒在身上,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刷着朋友圈,两只旺趴在她旁边悠闲的摇着尾巴。我看到奶奶一个个看她那些晚辈的头像。爷爷有事经常去外面。家里常常只有奶奶一个人。看着这个场景,我不禁想,待在老家的奶奶,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候。就如同这样,透过微信,就这么看着那些晚辈。也不去打扰他们工作,只是这么思念着。而她的身边,陪伴的只有两只旺。

元旦的时候,两位工作繁忙的姑姑,被奶奶骂的回了家。原因是她们说好了元旦回家,却因为太忙,打算不回去了。奶奶听了骂了她们一顿,说她们说话不算话。两位姑姑虽然快五十岁了,但在奶奶眼里还是小孩。老妈生气了可不好,当天屁颠屁颠赶回家,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又赶回去工作了。当时我在单位,跟奶奶视频,看着镜头里突然多了的两个姑姑,也感到惊讶。后面听说是被骂回去的,心里憋着一阵笑!也搞不懂,为什么奶奶一天时间也要她们回来。这不有点无理取闹吗。在家的时间里,同奶奶一起生活,感受着她的一切。才真的懂得那么一点“无理取闹”的原因。只是真的想她们了!

奶奶也有一位姑姑,快九十岁了。过节到家做客,看到我跟奶奶有很多话能聊。带着满脸的羡慕,说你们真好,还有话聊。我孙子回来,就叫我几声,都不跟我说话的,都是各玩各的。姑姥姥耳朵已经有点背了。我就打圆场大声说,他们是觉得跟你说你也听的累。姑奶奶说,不是,我听不清,看嘴型还是能看的。她可能真的不在乎谈话的内容,只是想孙子能坐在身旁。那怕多待一会。

听老人聊天,他们免不了会谈论到死亡这件事。同时,在他们谈论的语气中,对死亡又有一种淡然的感觉。在他们心中,最挂念的还是那些晚辈们。他们也知道,子女不可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为了赚钱,为了生存,甚至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都不能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

在今天的农村,年轻人的身影甚至比动物还稀少。而这也是城市化和个人发展的必然。有人说,理想就是离乡。是的,家乡终究无法承载所有年轻人的理想。但那些老人们,在家乡的土地已经生活了一辈子,那里有他们最熟悉的土地和生活。虽然,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缺少了子女晚辈的身影~

老人和孩子们,不可能一直陪伴,因为生活要继续。可是,如何让短暂的陪伴变得更有意义,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事情。也许在每年少数回家的那些时间里,放下手机,听听老人们说说过去的故事,听听他们说说邻居间的家长里短,听听打牌的输赢结果,听听菜园里种了那些菜,收成怎样~甚至于,就算拿着手机,也是静静的陪伴坐在他们身旁。也许会比给再多金钱,来的更多温暖。

一同感受过后,才会多一些理解。有时家里老人“无理取闹”的背后,只是因为想我们了。而在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陪伴他们的,可能只是一只旺。

谢谢那些旺,在老人思念时,还有它们代替我们陪伴。

上一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内容培训指导下一篇:名师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心得体会--邓兴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