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读书的心得(共14篇)
与孩子读书的心得 篇1
我爱读书,也热衷于和孩子一起读书。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是我在陪孩子读书。直到某一天,我才明白是我太自以为是。
读书是种乐趣,你可以体会人生百味,获得心灵的共鸣,得到情感的宣泄。当看到《活着》的老人,在经历过痛心疾首的生离死别后,他的淡定时,我知道生活不过生活本身,再多的痛楚终将过去,在心灵中幻化成记忆,沉淀于心,直到自己成为尘埃。当看到《肖申克的救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时,不禁为每个充满魔力的文字欢欣雀跃,我知道希望无处不在,唯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生活的奇迹。
我也不过是个附庸风雅之人。自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便重新拾起了莫言、陈忠实、刘震云的作品,一口气看完《透明的萝卜》、《白鹿原》、《我不是潘金莲》,这些书里都充满着浓浓的山药蛋味儿,又不同于赵树理的轻快风趣、含着眼泪的笑,他们的作品让人有巨大的压抑感,艰难地能读完这些优秀作品,却也是一知半解。
自己读书固然有趣,但和孩子一起读书更趣。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力更纯粹,更加没有功利性,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惊人,他们不会戴有色眼镜看待书中的人物,不会因书中人物的先天条件而判定好恶、取舍情感。陪孩子读书,我像有了一面镜子,可以不断矫正自己的好恶情绪,让我得到纯粹的快乐,感到重获新生。和孩子一起读书,我仿佛重新回味了自己童年模糊的记忆,重新成为一个“孩子”去感受心灵的纯净,和他共同分享每个新故事、老故事,一起感受新故事带来的愉悦,老故事带来的新体会。
关于读书,我总是人喜好倾向占上风,自己喜欢的书百看不厌,不喜欢的书就束之高阁。如果不是孩子执意让我讲《安徒生童话-坚定的锡兵》,我至今都不知道故事的详细内容。终于,在他的要求下,我不止一遍地和他一起阅读这个故事。起初,我的热情度也不高,只是逐字逐句地给他读,边读边想:“这个故事有什么啊?”可看见他听得那么认真,我也不敢掉以轻心。第二天,他还是明确地提出再听一遍《坚定的锡兵》,我顿时诧异了,用怀疑的目光问他:“你确定,还要再听一遍吗?”他不解地看着我,用稚嫩的声音回答:“是啊,你看,他是一条腿的锡兵?其他人和他不一样!”这次我真是不敢懈怠,我提醒自己一定要收起成见,认真地给他讲故事,要用心感受这个一直不受我待见的故事。当我读完独腿锡兵最后化成一颗心的时候,他指着那颗心,对我说:“锡兵就是,就是化成这颗心了?”我说:“是的,他化成了一颗心。”他轻轻地摸了摸那颗心,看到旁边的亮片接着问:“这是什么?”我说:“女孩留下的衣服亮片。”他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不舍,说:“锡兵,勇敢?”我说:“是的,他很勇敢。”听到我肯定的答复时,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立刻跳了起来。
一连数日,我都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我与孩子在同一个故事里读出两者不同的态度。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让我自己变得“爱憎分明”,而自己的“爱憎分明”又让我缺少了体会不同风格书籍的机会,让我的阅读世界有缺失,无法真正走进书的世界,感受最诚挚的情感。
常言说:书就像朋友,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知心朋友,而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让我明白世界多元,让我对生活的感受更加平和,也让我对生活充满期待却不再抱怨。
感谢孩子陪我读书,让我重新唤醒我自己。
与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篇2
儿子一年级时,我担心他在阅读上养成依赖心理,所以他一学会拼音和少许的汉字,我就中断了和儿子一起读书,而要他独立阅读,希望借此培养他的独立阅读能力。一学期下来,我发现这样做不但没有能够培养儿子的独立阅读能力,反而让他对书籍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第二学期我改进了一下方法,要求儿子每星期读一篇他最喜欢的文章给我听。虽然我给他买的书全是拼音版的,内容也相当精彩,但是由于他识字还不多,词汇积累也不够多,每次要他读书时,他总说:“哎,又要读书了!”而且读起来总是结结巴巴的,感觉很吃力。私下里,他还是比较爱看那些有很多图画、只有少许文字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开始反思我的做法,逐渐意识到我可能错了——我的本意是想让儿子喜欢读书,而我的做法却使他开始讨厌读书了,可能培养读书的兴趣应该比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更重要吧。
于是,我开始改变方法,每天总会抽出一点时间和儿子一起读书,读他喜欢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也读些短小的百科知识……不到两周,我发现儿子又渐渐地喜欢上读书了。每天晚上,他会主动说:“妈妈,今天我们来读《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吧!”“妈妈,你知道关羽骑的马叫什么名字吗?我已经看了一点了,很有趣的,你快点噢”……
现在想来,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识字少,自身语言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一本陌生的书里有那么多陌生的词汇,确实是非常容易被吓倒的,从结结巴巴的读书中如何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呢?而如果是我读给他听,所有的句子都是连贯的,即使有些词语他不懂,也可以及时询问,或者根据上下文就能猜出来,这样他就可以轻松享受读书的乐趣了。在这种享受似的倾听中,他会获得更多的词汇,也能培养语感。一旦其语言感觉成熟,孩子自然会拿起书自己阅读。所以,不能急于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而是要坚持和他一起读书,培养其读书的兴趣。
让我们用阅读温暖孩子的心灵,也温暖我们自己。读吧,与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3
作为80后的爸爸妈妈都是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文化底蕴的一代,自然对于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一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直努力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毕竟童年是美好的,每个孩子的童年对于他的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小(2)班老师的精心教育和积极引导下,儿子渐渐地喜欢上了阅读书籍,讲故事已经成为睡觉之前的必修课了。在故事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傲游,教会他什么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之”,一切从小事做起,因为生活让我知道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从小就要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学习世界观。特别是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绘本故事更是小朋友阅读的好伙伴,儿子每次翻开绘本都会被那色彩斑斓的图画所吸引。通过一个个优美动听的小故事,让儿子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小故事大道理”吧!每当生活中出现与故事中同样的场景,儿子总会告诉我说:“妈妈,故事里讲过的,好孩子应该这样做!”听到儿子讲这样的话语,我心里高兴极了,原来那个调皮任性的儿子不见了,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娃娃。
与孩子一起读书心得体会 篇4
作者欧群慧,是一位教育学博士。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她与女儿赵子欧之间一起读书的有趣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能从中深切感受到读书带给她们的幸福。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宝贵经验,比如: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应该让孩子养成哪些阅读方法和习惯?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通过细细品读这本书,让我不断反思自己,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作者的女儿赵子欧,是一个自信开朗、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在妈妈的正确引导下,小小年纪的她广读群书,对于各个领域的知识,她都喜欢去探索和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写作能力等。
女儿和子欧一样,也喜欢读书,可又有不同,女儿看的书比较单一,不像子欧阅读地那样广泛。对于如何给孩子选书,我一直很困惑。作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很有道理。
每个孩子的阅读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长在帮助孩子选书时,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愿意看就好。当然还要保证为孩子挑选“营养全面”的精神食粮,这样孩子得到的知识才会更全面,要给孩子推荐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书籍,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素养的全面提高。
具体来讲,经典名著一定要让孩子看,比如:中国的《论语》、国外的《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等。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具有和谐韵律和鲜明节奏的诗歌,比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还有人物传记,它们记录了许多伟人的奋斗史,这些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比如:《居里夫人传》《达尔文传》等。
当孩子与家长的选择出现矛盾时,要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再进行耐心的引导,尽量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孩子阅读作品的多样性。
对于应该让孩子养成哪些阅读方法和习惯,我也很迷茫。原因是女儿读书没有什么方法,也不喜欢写读书笔记,感觉读书效果一点也不好。作者在这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和孩子一起讨论读书的内容。这一点作者做得非常棒,也很值得我学习。书中很多母女间有趣的对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于她阅读的关注,通过讨论还能启发孩子对于阅读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
又如: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和高效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孩子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去寻找答案。在阅读中去解决问题,会让孩子收获更多。
除了以上的阅读方法,作者还介绍了很多,比如:螺旋式上升阅读法,拓展式阅读法,比较读书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很实用,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要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家长要付出很多,包括耐心引导,用心陪伴,还要适当地参与其中,这样不但让孩子爱上阅读,还能和孩子一起感受读书幸福。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 篇5
“只希望孩子能做到很安静地去阅读,并不要指望他能全部理解这些书的精神内容。随性而为之,形成一种终生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要”,这是我们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观点。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强迫孩子读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兴趣的基础。习惯的培养是训练一个孩子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行为,一旦这样的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那么它将为之保持一生或至少在没有重大行为改造之前,成为一种常态。就象在孩子小时候故意训练用左手吃饭一样,如果不是天生的因素为左手习惯,那么通过训练是可以让孩子在一定长的时间内保持左手行为。记得十年前我因为右手使用鼠标引起肩痛而训练左手用鼠标,现在我在任何电脑上使用时都不自觉地用左手处理(当然不是自己的电脑得改设置),这种不自觉地习惯充分说明习惯性行为是很难被改变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并不要刻意地要求孩子有读懂什么,孩子的生活与信息的获取是不全的,孩子的眼光是意趣的,孩子的想象力是没有被约束过的,孩子的表达也是真性的直白,没有成年人那样的全部生活阅历验证知识以及规范约束的印迹。只能希望孩子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了解世界的开始,获得各种知识先期阅识。阅识不等于理解,就象孩子经常想象自己是从哪来的一样。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这些都是要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逐步结合才能升华的。我们对孩子目前的自觉阅读的习惯感到高兴,只要是在家,没有别的活动时,什么时间都是拿一本书在阅读。我们家的书也很多,童趣的、智力的、学习辅导的、励志书、名著小说、历史文献、优美散文以及成人阅读的沟通、励志、管理等书丰富多样。
孩子看书我们从不干涉其内容,在他自己的时间里自己选择想要阅读的书,最近我发现孩子在阅读一本《狼的文化》,这是我上次带他选书一起买回来的,它是讲团队、拼搏、探索、勇敢等精神内容的,其实孩子也并会太深刻理解这本书的更多的思想,但是他看了,对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理解或再次接触类似文化的书有着不可估量的心理再造影响。孩子看《狼的文化》时,我问他,你知道这本书说了什么吗?他说是讲的“团队、拼搏、勇敢”的精神,这说明他初步理解了书的基本精神内容。文化影响思想的成熟是一个长时间的渗透过程,任何一个人不会因为看一本书就可以成为什么,或全部领悟,但不看一本书就更不可能影响其思想发展。因为看了更多的书,在成长过程中会全面影响想法、判断、决择和方向。
《庄子·天下》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说的是著名哲学家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形容学识丰富的成语“学富五车”就是由此而来。春秋战国之交,学术文化的变化和进步,私人讲学也开始兴起,百家争鸣,惠施也读了很多《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当时的书籍,这样才成为了一个宣传文化与学术的名人。如果惠施不善于读书也不会有读书五车之多赞誉,没五车之书的底蕴也就不可能成为一
个著名的哲学家了。今天的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量大、知识丰富,要想成为了一个与社会同步的人,必须要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在孩子读书过程中,要经常问一下最近读了那些书,买的书都读得如何了,是否再去书店买点书回来,通过这样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读书进度,可以计划考虑更好的购书目标,规划购书的类别、内容等。选书要与孩子共同来选购,并要安排定期购书时间。平时,每过二个月左右我们就会带孩子去书店买十本以上的书,有时到一定时间孩子会主动说我们该去买书了。陪孩子选书我们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已选择一部分喜欢的,我们再根据孩子阅读成长过程还会自发地去看什么书定向选择一部分。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书目购回,这样自觉和不自觉地引导他的阅读方向。
把书放在可方便取的地方。书多了要协助孩子管理好,孩子不会把书归类的很好,看孩子的读书进度,要经常整理书柜,我们家书柜是装得很满,我们经常把书放的位置进行适当地调整,不用看书就放到最里层。没看的或者会让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前面,引导他的取书行为。其实这也是一种行为影响方式,我们不能命令式的要求孩子选择什么,但我们可潜在地引导孩子的选择行为。
现在,阅读成为孩子每天的一个必须要做的事,就象吃饭刷牙一样。我们与之每天交流的时间不会很多,在做完作业后大部分时间还是孩子自已在安排,阅读成了他唯一的乐趣。与此同时,家长也应抽出一点时间浏览一下孩子读的书,这样才可能与孩子进行交流,不要
求家长做到全文阅读,起码要了解孩子读过书内容。现在,孩子的交流面比较窄,如果在家里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孩子的阅读心得就不会通过交流得到提高和进步,进而推动孩子的阅读深度会有些不足。
许多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觉得阅读是一件苦差事,毫无情趣,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注重行为引导,在孩子开读的最佳时段,适时与之交流阅读的内容,鼓励阅读效果,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要使孩子们保持阅读的兴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必须加强指导读书方法,“授之以渔”,如阅读时怎样理解与吸收书中的思想,我们也经常告诉孩子如何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如阅读小说,我们会教他如何认识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内涵,故事中的事件的教育意义或书中告诉我们的应吸取的东西,我们读了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等。
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篇6
我常带孩子去书城购买心仪的书籍,包括漫画,比如《父与子》《绝对小孩》,蔡志忠的《漫画水浒》《漫画三国》。我们一起看,一起笑,其乐融融。
孩子从小就对书很爱惜,偶尔不小心把书撕坏一点,都会焦急地让我们帮他修补。有一次不知怎么说到班上的一个小朋友撕书的事,马淮禹说:“那个小朋友把书撕掉了,真不听话。”
“那你应该去跟他说,不可以撕书的,把书撕掉了还要怎么上课呢?所以,我们要爱惜它才行,对不对?”
“对是对,不过我有个更好的办法。”
“嗯!什么办法呢?告诉我,让我听一听。”
“我会去告诉那个小朋友,我们要把书当成好朋友,把书撕坏了就是把它的腿弄断了,那它会疼的,拿着书就像拉着它的手一样,所以我们要爱护书。”
我很奇怪,这真的是他想出来的吗?我准备问个清楚:“啊!说得很好啊!这是你们老师讲给你们听的吧?”他说:“对呀,这个方法不错吧!”
假期里,他喜欢让我给他讲故事听,讲什么故事呢?我想了一会儿,灵机一动,说:“给你读几本你没看过的书吧,我有信心让你感兴趣,怎么样?”
“好的。”孩子开心地回答。
我们从《爱心树》读起,接着读《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只孤独的乌鸦》……我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启发孩子领悟书中的主要意思,说说自己的想法。读到《爷爷总会有办法》这本书时,我故意制造悬念,他听得津津有味,当爷爷缝制的奇妙的毯子变得又老又旧时,爷爷把它做成了一件奇妙的外套;当奇妙的外套变得又老又旧时,爷爷把它改做成了一件奇妙的背心;当奇妙的背心变得又老又旧时,孩子就在猜这次爷爷会把它做成袜子、手套还是手帕?结果却是一条奇妙的领带,孩子边听边想,当奇妙的领带变得老旧时,爷爷又会把它做成什么?自始至终,孩子的思维都在跳跃,他听完后感慨地说:“真是太奇妙了!”是的,也许“奇妙”这个词他早就明白其意,但《爷爷总会有办法》这本书中的“奇妙”用的真是太美妙了。
虽说读书如逆水行舟,但是,若将它当作一种乐趣,就会没有负担,那么,整个阅读过程就像策马于原野之上,泛舟于西湖之间,尽欢于游戏之中。这样,读书才变得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读书带来的“甘甜”自然而然浮出水面,只等着你采撷了。
话题拓展:
阅读需要陪伴,更需要启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陪孩子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7
女儿叁周岁多了,正是好奇心爆棚的时候,喜欢各种新鲜事物。我想一些亲子係列丛书也必定会引发她的兴趣,因此也购置了不少此类书籍。这次与她一起读的是《巧巧兔性情培养图画丛书》,因为是为小孩子开发的书籍,自然文字比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动物图案陈述儿童性情培养的方式方法。比如如何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不怕打针等等。在与孩子共读过程中,需要时刻準备着小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可能一个问题会重復好几遍,此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解答。几天下来,女儿似乎对书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有时甚至会自己主动拿起来看,当然只是看图片,然后会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小兔兔为什么哭啊……”等等,真的很考验妈妈的耐心。
因为工作的关係,偶尔会在家里翻阅一些书籍,写一些文字,有时怕孩子影响,还硬把她扔给婆婆,时常还因为她的无理取闹而发火。通过这几天的亲子共读,我发觉女儿越发与我亲近你了,甚至以前每天都要跟她奶奶一起睡,现在都变成每天要跟我一起睡了。有时甚至会主动拿书给我,説“妈妈,你要看书吗?”、“妈妈,书看完没有?”、“妈妈,一起看书吗?”。现在回想此前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不应该。殊不知,女儿也对我所做的事好奇,对书本好奇。我想如果长久下去,我似乎是在扼杀她对读书的兴趣,甚至有可能影响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此次亲子共读活动,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真的该多陪陪孩子,不要整天沉迷于电子産品,手机不离身。每天花一点时间陪孩子一起看看书,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项修炼。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读书心得 篇8
——邵昆
当我翻阅了这本书后,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首先这本书将孩子自信心的强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认为只有使孩子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起高度的自信心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缺乏必要的自信那么将会导致他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社交方面、工作以及以后的婚姻生活方面的一系列的问题。正像从学校教师、家庭教师、家庭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心理顾问以及教育心理学家的丰富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一样,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表明,那些总是麻烦事不断、在教室里洋相百出的孩子大多数来自于问题家庭,并且在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一思路是我们以前很少见的。另外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比如挑衅、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软怕硬或者胆怯、沉默寡言等甚至还有一些表现在生理上的问题比如尿床、便溺等——也不单纯公从问题表面入手而是挖掘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的心理原因,认为这些外在的问题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内在心理矛盾和冲突的表现。这对于我们那些总是简单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粗暴地加以解决的方法来说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当孩子一进入学校,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和评价就开始有极大的改变。确切地说,是老师们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对孩子发生影响加强或者降低了孩子自信心的水平。但尽管如此,使孩子在树立和培养自信心方面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生他养他的父母和他所生活的那个家庭。因为每一个父母自身的自信心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孩子,如果一个家长有很高自信心那么就会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使孩子的心态比较健康。相反,如果家长整日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下,那么又怎----------------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么能期望他的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呢?另外一个影响孩子自信心的不安全因素是为人父母怎样处理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孩子完全没有独立能力,无论是日常生活还心理上都完全依赖于他们的父母,所以如果夫妻之间不能很好处理他们的关系而是经常发生冲突的话,那就会使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而毫无安全感可言。如果一个孩子来自于问题家庭,我们就会发现他无法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学校里经常会发现他无法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学校里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有时候甚至会受到老师严厉的训斥,这一切一切都会不断加强他们大脑里的糟糕想法;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安全的、值得信赖的地方,而是充满了恐怖和欺骗。作者在强调了树立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重要性之后,还对于怎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开诚布公地和孩子交流情感,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使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公允的评价,接受和喜欢自己等等。
让孩子回到读书的世界 篇9
毛泽东同志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做了批注和勾画。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常常借助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关系,阅读是所有人提升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多读书会使孩子有正常的娱乐活动,而不会一味沉醉在电子游戏中,会较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听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触各种文章的内容,表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语、行动,孩子会思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思考力、解读力同样得到培养。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能使人具有远大理想,执著追求。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使之爱上读书,会读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家长多陪孩子读书。对于家长来说,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影响,要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影响。有调查显示,父母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被调查的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三级学生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如父母阅读报纸杂志一项,优秀生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后进生组。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学习,提高自己,不要只要求孩子。家长以身作则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孩子共同提高。要想孩子多读书,首先家长得做出爱读书的好榜样,可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降低孩子读书的难度。渐渐提高阅读兴趣,当可以自己独立读书时,家长也不要不管不问,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让孩子说一说故事内容,对人物或事件的简单看法,这样,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久而久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更会养成读书爱思考的习惯。
第二,围绕课外阅读组织一些活动。课外阅读不是单纯的读书活动,而是综合的复杂心智活动。这取决于阅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在这时就要考虑孩子的能力,由此激发读书兴趣。对于教师来说,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要能够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读书成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比如,在早读时间,利用三分钟让学生和大家分享精彩故事或片段,初步培养学生读书的乐趣。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随之形成。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计划,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程度,就积极表彰、奖励;另外班级内每隔一定时间举行“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或者举行“小小故事我来演”活动,学校每月举行“和家长共读一本书”,目的就是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把枯燥的读书融入学习中,让读书变得更有效。
第三,将课堂阅读与课外相结合。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与这篇文章相关的资料都可以介绍给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和家长分享,既锻炼阅读能力,又和家长进行亲子沟通,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然后利用课堂阅读时间进行交流。读书切忌放任自流地读,可以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指导读书方法,如按顺序阅读。每读一篇文章,先按一定顺序阅读,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找出文章大致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深入读。比如: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读懂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思想与内容后,就要学会提出问题,看不懂的地方就要提出来弄明白。这样学习一是达到了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二是拓宽了学生知识面,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
第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不多。指导学生读书时进行圈圈画画,如好词、好句、好段,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做上各种符号,在自己读书有想法时写一写感受。比如,看到妙词佳句在旁边写写它好在什么地方;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你体会到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起什么作用,等等。小到一个标点大到一段文字,都可以进行自己的剖析。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以后阅读时引起注意,加深记忆和理解,便于今后学以致用。可以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笔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有感而发,三言五语也成,一个段落也行,一篇感想也可以,可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谈谈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等等。读后摘录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尽量按不同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以便自己写作文时随时使用。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
与孩子读书的心得 篇10
——题记
夜空璀璨,繁星点点,我倚靠在窗前,静静地回想这一天的.琐事。耳边忽然传来一声清亮的声音:“妈妈,我要做好孩子!”这句话不禁勾起了我对儿时天真无邪的追忆,同时也牵起了我对一本好书的感悟……
《我要做好孩子》是黄蓓佳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和家庭生活,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金玲,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好女孩。她同我们一样,生活在父母的襁褓下,大多时候需要父母的意见;她同我们一样,经历着这个年龄似乎不能承受的故事却又不知该如何倾诉;她同我们一样,正面临着一次次严峻的考验,是所有人的重视给了我们的压力。但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做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书中写的一件事令我感受颇深。金玲无意揭秘了补课的事,尚海的妈妈也找邢老师加入了强化训练班,一传十,人数增加到十五六个。一天晚上,邢老师有事,李小娟、胡梅、张灵灵在一起看画书,刘娅如也想加入,胡梅不肯,因而发生了战争,张灵灵妈妈向老师反映情况,邢老师处理“扔垫子”事件,听取了于胖儿的谎言,金玲、尚海蒙冤,还怕列入坏孩子的行列,金玲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揭发于胖儿这样做是为了抄作业,最终,事情真相大白,邢老师郑重地向金玲和尚海道歉,也因此事,金玲对妈妈发誓要做好孩子。
“妈妈,从今天起,我要争取做一个好孩子。”
“怎么突然想这个?”
“不是突然,我已经想了一整天了。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
“但愿你不是5分钟热度。”
这简短的话语在金玲的口中显得异常地铿锵有力。
反思现在,“我要做好孩子”也许是天下每一位孩子的心身。其实做好孩子并不难,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件事情,别人总会有一天会认可你,但不要埋没孩子的天性,真是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好孩子也许不漂亮,但因为可爱而美丽,也许也有马虎,有些调皮,却拥有纯洁的心灵。
回首,匆匆那年,我们也曾许下过这样的愿望:努力成为一个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也许不优秀,但却最认真,也许不可爱,但却最善良,也许不聪明,但却最努力。我想,金玲已经具备了做一个好孩子的要求了:她会因为老师的一句嘱托而批改作文到凌晨;她会因为一个家庭离异的孤儿过生日而将自己心爱的手表卖掉去买生日礼物送给她;她还会因为想让妈妈以后过上英国女王般的生活而非常认真地学习,难道不是这样吗?
水孩子读书心得 篇11
一天,他同师副傅去哈特霍夫庄园扫烟囱,路上遇到了以苦妇女面目的惩恶仙女,但他们毫不知情。早晨,汤姆误闯误撞间到了庄主小女儿艾丽的卧室,艾丽惊醒后,看见汤姆,吓得尖叫起来。大家误认为他是强盗,便向他追去,汤姆也跳窗而逃。
汤姆在惩恶先女的保护下,逃到凡谷一位老太太的农舍里,受到了老太太的款待。因发烧而恍惚的汤姆似乎听到教堂的钟声,便迷迷糊糊地向河边走去,被惩恶仙女变成了一个水孩子。
汤姆在小河里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大大增长了见识,熟悉了水中生物的习性。与此同时,他在同水中动物交流时,表现出人类的自私自利。
汤姆希望找到别的水孩子,因此经历了很多奇遇。一天,他跟着鲑鱼群,顺流而下。途中帮助了一只龙虾,看到了其他水孩子。其实,是因为汤姆自私自利而看不见水孩子。
汤姆和其它水孩子一起来到圣布兰登岛,这里是水孩子的住处,同时,由孩子们表现好坏来决定他们奖惩的惩恶仙女和温柔、美丽的祝福仙女的住处。
正在此时,人类世界里,汤姆的死在哈特霍夫庄园引起了极大的悲伤。
一天,艾丽发现了水孩子汤姆的身影。不料,脚下一滑,受到了致命的伤害。不久,她也成为了一个水孩子。因为艾丽心地善良,所以,星期日,她可以去一个奇特的地方。
汤姆十分渴望与艾丽为伴,但经过惩恶仙女和祝福仙女的告诉,他必须到他师傅——格林姆斯的监狱天外天,才能得到这个奖励。之后,艾丽成为了汤姆的老师,帮他改掉了许多坏毛病。仙女告诉汤姆:要想成为一名男子汉就要去光明城,打开一扇永不打开的城门……
汤姆决心到遥远的地方,去帮助正在受苦的师傅。他历经千辛万苦,游历了许许多多奇怪的国度。还见到了伟大的海洋创造主——神通婆婆。终于来到了格林姆斯的监狱,他帮助师傅改掉了坏习惯,得到了释放。最终,汤姆得到了奖励。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名男子汉,就必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的错事自己来承担。
有关水孩子读书心得范文2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水孩子》。
《水孩子》讲的是:在爱尔兰北镇住着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汤姆。他不会读书写字,也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是谁,每天被他那狠毒的老板逼着替人家清扫烟囱,所以挨打挨饿是家常便饭。
汤姆从小就受师傅格林姆的严厉管教。有一次,他和师傅去一个大户人家扫烟囱,可是汤姆不小心闯下了大祸,吓得他到处跑,最后在仙女的引导下,跳进了水里,并且变成了水孩子。起初,汤姆还是像以前一样顽皮,在水里,他经常跟各种动物捣蛋,后来在仙女的帮助下,小汤姆逐渐长大了,也成熟了。最后仙女派他去帮助师傅摆脱困境。
一开始,小汤姆很不愿意去,因为他非常怕师傅会再次把他变成扫烟囱的小孩。可是仙女告诉他,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就不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后,小汤姆最终战胜了自己,鼓起勇气去帮助自己的师傅。在经历了各种考验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善良、可爱的水孩子。
这本书讲了水孩子从一个调皮的坏孩子变成一个勇敢、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汤姆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逃避,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改进与完善自己,终于成为一个男子汉。
跟汤姆比比,我觉得羞愧极了。我是个淘气的男孩子,有时候也会因为一点小事跟同学闹矛盾,老师批评我,我却不服气,还跟老师顶嘴。事后,我从不查找缺点,更不虚心接受批评,照样我行我素,根本不把老师的教育放在心上。
读了《水孩子》之后,我才知道,应该像汤姆那样,做一个勇敢、懂事的孩子。有错误要及时改正,不应该逃避。
有关水孩子读书心得范文3
当我读完英国 19 世纪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写的 ? 水孩子 ? ,我很喜欢里面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夫人和她的妹妹福报夫人,因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夫人让“水孩子”汤姆知道了做人应该诚实,福报夫人让汤姆感受到了有妈妈的感觉。汤姆本来是扫烟囱的,可是他的口袋里却一个便士也没有,因为那些钱都被他的老板格里姆先生拿走挥霍掉了。可当汤姆听说老板格里姆被关起来的时候,他不免起了怜悯之心,因为格里姆先生有时也会给他几滴啤酒。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人都有怜悯之心,知恩报恩。
孩子的好坏在于父母,让一个好孩子变成一个坏孩子很简单,但让一个坏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很难,只要家长用心孩子都是好孩子。
有关水孩子读书心得范文4
读完了《水孩子》这本书,我的心仍然沉浸在水的世界里。水孩子汤姆一开始是一个陪着老板扫烟囱的小孩。在老板的打骂中成长,因此染上了许多坏毛病,如不讲卫生、缺乏教养、自私、爱撒谎。这样的孩子被仙女带进了水的世界,可在大海中,他仍不改本性。总喜欢找动物调皮捣蛋,仙女全都看在眼里。在发糖果的时候,汤姆得到了一个硬邦邦的石头,这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他改正后,成了一个乖孩子。
美丽的水世界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诱惑,就像现实世界一样,一旦没有小心警惕,就会沉入深渊。仙女把美味的糖果放在壁橱里,汤姆竭力克制自己,却还是不由自主的走到了壁橱边。一开始,他只想要吃一点点,却又被诱惑蒙蔽了双眼,把一橱的糖果全都吃光了,也就像生活中的一些人慢慢走向可怕的圈套。吃完糖果后,汤姆也良心不安了,对于仙女的灼热的目光,他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逃避。于是,他很快的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后来,在爱丽丝的帮助和自己的诚心悔过之下,成了一个正直、善良、又乐于助人的水孩子。
《水孩子》这本书提醒我们只要有颗正直的心,怎样的诱惑都不会迷倒你。如果那些已经做错事的人能以悔过变成行动,也许结局会变得像水孩子一样美好。
有关水孩子读书心得范文5
这个星期我在家读了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水孩子》。书中主要介绍了一个男孩,这位孩子的名字叫汤姆,他原来是一个陆地的孩子,他还是扫烟囱的孩子,他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是谁,在那儿,他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整天和叫葛林的师傅一起扫烟囱,他的全身都黑乎乎的。
一天,汤姆跟着师傅要去一个比较远的地方,葛林先生骑着驴子走在前面,汤姆带着烟囱刷子走在后面,师徒俩出了院子,走在大街上,一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贫穷的爱尔女人,她背着包袱艰难地走着,头上裹着一块灰色的头巾,穿着一条大红裙子。她光着脚没穿鞋子,也没穿袜子,一拐一拐的,好像很疲倦。不过她看起来长的很高,也非常漂亮。接着他们俩个又到了海边,开始玩了起来。汤姆和师傅葛林走了三英里多路,就到了约翰爵爷庄园的门口。庄园里的房子非常高,非常大。汤姆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也非常感兴趣,接着他们三个人就聊了起来。汤姆开始扫烟囱了,这里的烟囱弯弯曲曲地像个迷宫,汤姆扫着扫着就迷失了方向,走着来到了凡谷。这时他已经很渴,很饿,也非常累了。凡谷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位老婆婆正在教孩子们学字母,孩子们都胖乎乎的可爱极了!汤姆走向前对老婆婆说明了自己的处境,老婆婆给汤姆安排了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走了。汤姆一会儿就睡着了,在他的睡梦中,他来到一个小河边,忽然有一个仙女飘然而下,她立刻把汤姆变成了水孩子,过了不久仙女又把一个叫爱丽的小女孩也给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从此以后汤姆就不再孤单了。汤姆的师傅曾做过许多坏事,他被仙女惩罚了,在天外天,仙女给汤姆的那句教导,我印象深刻:“你得一个人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嗅,自己睡的床自己来铺,自己玩火烧自己的指头。”意思是说,汤姆现在应该自立,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汤姆听后才决定出发去世外奇境,最终汤姆很勇敢地把葛林救了出来。
让农村孩子也享受读书的乐趣 篇12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 课外阅读;构建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而多数农村小学难以达到这个标准。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经过长期的调查,我发现农村小学生大多数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负担,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缺乏课外阅读氛围: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2.缺乏课外阅读的经济条件: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阅读量相对不足,学生的阅读面较窄。
3.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大多数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中高年级学生打开书包,几乎都有作文选之类的书。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4.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摘抄几个词句。
二、改善措施
近几年来,我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改善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现将改善方法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1.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2.挖掘文本内蕴,提高阅读效果。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3.重视课外积累,拓展阅读视野。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章,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
(二)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
1.引导学生阅读合适的课外书
教师为学生推荐的课外书要符和以下条件:
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
2.拓展课外阅读的渠道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仅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应学会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虽然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上、广播中一些优秀的栏目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
(三)授以课外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安排充足的时间,正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科学安排,落实阅读时间
1.优化课堂教学,从每周的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目前看,《课程计划》给每个年级规定的语文课时量,看起来比以往有明显减少,但总的看还可以再节省。只要我们善于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大力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每周一课时的时间是完全可以节省出来的。
2.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要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无论如何,必须保证每个年级每周有一个课时的课外阅读。
3.鼓励学生利用零星时间自觉读书、看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阅读能力。
(五)争取家长的配合
教师应主动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六)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指导能力
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雪孩子》读书心得 篇13
妈妈离开后,小兔子就跟雪人跳起了冰上舞蹈。一会儿,小兔有点累了,就回房间休息。只留下雪孩子一个人在跳舞。
雪孩子看见一个小松鼠从树上掉了下来,就赶快拿帽子接住了他,并把他送回了树上。雪孩子看见小兔家着火了,立即跑了过去。她鼓足勇气冲了进去,把小兔抱了出来。由于温度过高,雪孩子融化了,变成了一堆水。
为孩子大声读书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在《亲子共读十八招》中介绍道要为孩子大声读书,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声贝的声音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
为孩子大声读书,在西方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传统,我们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能见到这种温馨的场面。1979年,一位升级为爸爸的美国画家兼专栏作家崔利斯,有感于美国儿童普遍阅读水平的下降,专门著书立说倡导“为孩子大声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倡导和研究的行列,使这种阅读形式的推广演变成一场社会运动。美国教育部甚至斥资数千万美元开展专项调查和研究,并于1985年正式确认为孩子大声读与持续默读为最为行之有效的两种阅读教育方法。
德国作家写的一本书《朗读者》中提到:“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所以每当我刚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的时候,我一有空就给他们读故事,讲故事。一边把书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孩子们看着字或者看着图片听,一边大声地、很有感情地读故事。我发现即使是最调皮的孩子都听得很认真。听到开心的地方,他们会大笑;听到惊奇的地方,他们会发出叹息声……每天中午一进教室,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走到我身边要求我讲故事,或是询问我今天讲什么。渐渐地,我发现凡是我读过的书,哪怕只讲了其中的一个故事,隔天就会出现在几位同学的课桌上,询问之下原来是叫爸妈新买的。还有些同学会捧着自己刚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书,献宝一样地拿到我面前,抢着说:“老师,今天您读我的书吧!”为了不厚此薄彼,我每天选一位学生的书只挑选其中的一个故事来读。小朋友总会听得不尽兴,吵着叫我再读一个,这个时候我会潇洒地把书一放,说:“你们自己去看吧!”我还想趁此机会,向他们推荐这些书。不出所料,第二天又有几个孩子的书桌上出现了写着同样书名的书,他们一下课就在那儿读,还学着我的样子大声地读出来。而周围的同学也总是不负所望地被他吸引过来,一起听他读或者和他一起看。而那些读书的同学就读得更起劲了。有时候,我还会特别开恩,让他们看看我刚读过的故事。比如读到《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就让他们看看《海的女儿》《阿拉丁》等动画片,像这样的片子很多。这样一来他们的读书兴趣真是别提多高了。
为孩子大声朗读,贵在持之以恒,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每天15―20分钟,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让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为孩子经常朗读,会使孩子发育得更好――不仅仅是在语言和智力方面,也包括情感上的发育。因为朗读可以促进自信、交际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在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你对他的爱,这种感受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乃至他的一生都有帮助。为孩子大声朗读,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如有可能,至少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不再愿意继续。这种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但善莫大矣,值得尝试。
6月,《幼儿画报》杂志社做了一项“幼儿家庭读书环境”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9.01%的孩子都希望家长每天陪自己读书、讲故事,但喜欢在家里看书的父母还不到14.86%。相信很多人看到或听到过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畅销美国的《朗读手册》的作者,美国作家吉姆.崔利斯铭记一生的阅读感悟,也是他号召全天下父母行动起来的宣言。有多少家庭的夜晚是在电视和麻将的陪伴下度过的?又有多少父母在孩子的阅读中是缺席的?我们是不是有必要从繁杂的事务和应酬中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呢?帮他们选择一本好书,为他们读上一首优美的小诗,讲上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读书给孩子听,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不但学校中的几乎每一门课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而且阅读是人了解外部世界和感悟人生的最有效率的途径。给幼年期的孩子读书,将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他们对文字的亲近。读得越多,孩子的知识越丰富;读得越多,孩子的理解力越强;读得越多,孩子的语言水平越高。
第二,阅读是情感的基础。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过程,而且还是接受情感的熏陶和感染的过程。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爸爸妈妈为孩子大声朗读,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带来家庭的欢乐,体验亲情的温馨,更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小爱读书的孩子,长大了一定会变得情感丰富,变得更有韧性和毅力。
第三,阅读是童年的快乐。对童年的影响会持续一生,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会让人一生快乐和幸福。爸爸妈妈给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阅读,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幸福的种子,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开出快乐的花朵并结出美德的果实。
选择什么样的图书为孩子大声读呢?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为孩子大声读。绝大多数图画书都适合为孩子读,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说:“正是因为图画书是读给孩子听的,所以图画书对于孩子才是宝贵的。”以文字为主的书并不都适合给孩子读。崔利斯先生曾在他的《大声为孩子读书吧―阅读手册》中,为适合朗读的作品的特质做了如下精辟总结:第一,情节发展的节奏快;第二,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第三,对话明快、易读;第四,大段描写极少,特别是开头。
【与孩子读书的心得】推荐阅读:
书香家庭孩子读书心得09-13
陪孩子一起读书心得11-13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读书心得体会08-01
《吵闹村的孩子》读后感读书心得09-20
书香家庭孩子读书的心得体会1000字09-23
陪宝宝读书心得感想_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07-05
伴孩子一起成长读书心得体会06-11
我要做好孩子五年级学生读书心得10-28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书心得体会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