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散文随笔集(精选12篇)
劳伦斯散文随笔集 篇1
邂逅劳伦斯散文随笔
劳伦斯先生会因为我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欣慰的,他定会给我一个微笑。
我是在那个周日的下午,邂逅“劳伦斯”的。
周日的那个下午,并不冷,相反,有了太阳的照射,变得有些温暖。于是,我产生了出去走走的想法。
街道两旁飘落了许多被冷风扫下来的落叶,走在上面嘎吱嘎吱直响。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都显得那么匆忙。我漫步在落叶汇成的小溪里,任慢慢的时光抚摸着脸颊。
走着走着,抬起头,突然看见一间书店。书店门面不大,卖的书都是过时的,看样子是从各大书店淘汰下来的。在这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极少能找到这般安静的角落,我心中一喜,就走了进去。书店除了店员之外再无一人,这些书就像被人冷落的孩子,无精打采的。在书店缓步走着,一列列整齐排列的书接受我的检阅,我像久不打仗的将军,看着军队整装待发,突然就打起精神来,又像是见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亲切感扑面而来。
我是在书架的最下面一层最靠里的一隅看见“劳伦斯”的`,顿时,我的眼睛一亮。那是上下卷的《劳伦斯精选集》,两本书厚厚的,一千四百多页,看了一下标价,吓了一跳,才二十三块钱!我试着问店员,这是两本还是一本的价钱,两本竟然二十三元!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窃喜的同时,也有淡淡的伤感,一部包含世界名著《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许多著名中短篇小说的《劳伦斯精选集》,竟然还卖不到一部知名演员传记的价钱,更比不上那《小时代》。
我仿佛看到汤姆·布朗文(《虹》中的主角)一家苦涩的笑,我仿佛看到姐姐欧秀拉和妹妹古迪兰(《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主角)苦涩的笑,我仿佛看到莫雷尔夫人及其儿子保罗(《儿子与情人》中的主角)苦涩的笑,我仿佛看到查泰莱夫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主角)苦涩的笑,我仿佛看到矿工的儿子D.H.劳伦斯苦涩的笑。
走出书店,阳光隐在云层里,天阴起来,冷风呼呼刮着,有些寒冷,可我的心里无比温暖,这个周末,因为邂逅“劳伦斯”而变得有意义起来。我不想再看到劳伦斯先生苦涩的笑脸,我决定利用一周时间,好好地读一读这部书,让自己游走在二十世纪之初的英国平原,从字里行间,领略这个大文豪高绝的才情、深邃的思想。
我想,劳伦斯先生会因为我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欣慰的,他定会给我一个微笑。而这微笑,定会像冬天的阳光般温暖。
劳伦斯散文随笔集 篇2
一、饮食散文第一人唐鲁孙之“馋”
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生于1908年,是满族镶红旗的后裔,原姓他他拉氏,是清末珍、瑾二妃的侄孙,七八岁时即被封一品官职。他生于北京,逝于台湾,熟悉清宫礼仪,深谙北京风俗掌故,有民俗学家之名,尤精于北京的饮馔。他晚年写下了《中国吃》《天下味》等系列作品,对昔日京城的饮食生活倾情回忆。对于好吃,唐鲁孙自称:“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别人也称我馋人。所以,把以往吃过的肴海明馔,写点出来,也就足够自娱娱人的了。”5梁实秋读了唐鲁孙的《中国吃》后,说:“中国人馋,也许北京人比较起来更馋。”6对此,唐鲁孙回答说:“在下忝为中国人,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够得上馋中之馋了。”“我的亲友是馋人卓相的,后来朋友读者觉得叫我馋人,有点难以启齿,于是赐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实说白了还是馋人。”而馋又成为唐鲁孙写作谈吃美文的动力。
美食的境界首先是讲究,唐家系官宦世家,饮食非小事。“他家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试家厨,合则录用,且各有所司。小至家常吃的打卤面也不能马虎,要卤不澥汤,才算及格;吃面必须面一挑起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7自小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唐鲁孙的饮食散文精于谈食之艺、味之细。一生钟情于味觉的快意,最终使他成为古城北京饮食文化最卓越的记录者,他的饮食文化散文深具有民俗文化的考察价值,帮助我们认识旧北京日常饮食的物质内容、饮食习惯、饮食方式、饮食情致,进而窥探到这个古老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过往与变迁。
二、京城世家子弟之“馋”
一些京城世家子弟钟情于“吃”的纯粹,乐为饕餮之徒。他们大多术业有专攻,有的甚至堪称学术泰斗,但是,他们不避讳嗜好美食美味。
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的收藏名家王世襄自称“老饕”,他出身于晚清官宦世家,祖籍福建,生于北京,晚年所著《锦灰堆》在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等十二类随笔外,也写下了不少饮食题材的随笔。王世襄不仅是美食家,还是擅长烹饪。徐城北《鳜鱼宴》记叙他文革后期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大做鳜鱼宴的经历。“他先去附近的窑嘴买了十四条约两斤重的鳜鱼,一律选公的,回来亦中亦西,一共做了七个菜:咖喱鳜鱼、干烧鳜鱼、炸鳜鱼排、糖醋鳜鱼、清蒸鳜鱼、清汤鱼丸和鱼白溜蒲菜……做成后鱼白柔软鲜美,腴而不腻,蒲菜脆嫩清香,恍若青玉簪,加上香糟,其妙无比,妙就妙在把糟溜鱼片和糟煨茭白两个菜的妙处汇合到一个菜之中,吃的人眉飞色舞,大快朵颐。”关于这次宴请,王世襄也自作《鳜鱼宴》,篇首即称:“由于我是一个老饕,既爱吃,又爱做,遇有学习机会绝不肯放过。往年到东兴楼、泰丰楼等处吃饭,总要到灶边转转,和掌勺的师傅们寒暄几句,再请教技艺。”关于席间做的菜,得自他对“吃”的精研,他说:“自己做的香糟菜,和当年师傅做的相比,总觉得有些逊色。思考了一下,认识到汤与糟之间,有矛盾又有统一。高汤多而糟少则味足而香不浓,高汤少糟多则香浓而味不足。香浓味足是二者矛盾的统一,其要求是高汤要真高,香糟酒要糟浓。”至于如何做出汁清味浓的香糟酒,吊出清如水的高汤,王世襄回忆了北京大饭庄的名厨不厌其烦的做法。
赵珩自称:“我是馋人,故以‘老饕’自谓。”8赵珩曾祖父赵尔丰清末曾任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主持过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赵珩在治学之外精于烹饪饮馔,他的《老饕漫笔》《老饕续笔》等作品集以白描式的笔法写口腹之欲,以及围绕饮食的风物人情、历史掌故。在《老饕漫笔》的自序中,他说:“伊尹曾谓:‘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以文字叙述饮馔,大略只能达到‘耳食’与‘目食’的效果。”作者就是以文字谈吃喝,宣泄自身食之欲望。
朱家溍在《饮食杂说》中也自称“馋人”,作为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孙,生于北京,成长于鼎食之家,不仅对北京的府第、园林、京剧等地方文化知之甚详,对北京的著名饭庄、官府菜及其由来,也如数家珍。
三、旧京平民阶级的“馋”
梁实秋,“馋和阶级无关”。9不只是富贵之家、文人学者们乐享绝味,追求鲜美食材、精湛厨艺,普通北京市民也有其对丰美五味的追求。旧京有各种专供穷人解馋的民间小吃,如卤煮火烧、爆肚儿、艾窝窝、藤萝饼等,所用原料低贱,但制作用心、独特,老百姓粗茶淡饭之外可以之“解馋”。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崔岱远描述北京人的基本伙食“炸酱面”时说,“对于善于享受的北京人,在吃上是从不马虎的。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加上许多样的面码儿,比如最基本的:开春放小萝卜丝或是小萝卜的嫩缨儿,到了端午放新蒜,伏天的面码儿除了黄瓜丝还有焯过的鲜豌豆,立秋以后放刚下来的水萝卜丝,入冬以后最好吃的面码就是焯好的大白菜头切成丝……除了面码,面里还要再浇上点儿熏醋,再啃上两瓣爽口的大蒜,就更爽了。”10可见,底层平民也会力所能及地让自己吃得好一点,借助于四季食材的变化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今日北京人的“馋”与满清旗人有莫大关系。清人入关之后举办过许多宴席,大吃大啖,相传康熙举办过两千八百人的宴会。满清政权稳固、战事消退之后,汉人无不纳税,而旗人不事劳作,却可以坐领饷糈,每日沉浸在包括“吃”在内的各种物质享受之中。正所谓:“爱新觉罗的后裔长着一副不能动弹的四肢,却保留了一副能说会吃的嘴巴。”11即使清末以后旗人没落了,也依然没有撼动他们对口腹享受的追逐。梁实秋称:“然而一般中国人之最善于吃者,莫过于北京的破旗人。从前做旗人,坐享钱粮,整天闲着,便在吃上用功,现在旗人虽多中落,而吃风尚未尽泯。四个铜板的肉,两个铜板的油,在这小小的范围之内,他能设法调度,吃出一个道理来。富庶的人,更不必说了。”12徐霞村记叙北京小吃时写到,“北平各胡同里售卖零食的小贩之多,也为国内任何城市所难望其项背……假如你和一个没落的爱新觉罗氏的后人做着邻人,同时你又是一个细心的人的话,你便可以看到他们有时即使剩了少数买米的钱,也要把它拿出来在门口买一串毫不解饿的糖葫芦吃吃。”13即便在饥饿半饥饿的生活状态下,没落旗人仍然有可能把少量的钱拿来解馋,而不是解饿。三百年满清历史,旗人的饮食文化足以深深地影响到北京人的生活,从王公贵胄到黎民百姓。
四、既是人欲,也是天理
关于北京人的“馋”,后辈文人依然津津乐道。回族作家霍达写道:“家父生前常以‘吃主儿’自诩。‘吃主儿’这个词儿是地道的北京话,普通话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儿。译成陆苏州所谓的‘美食家’,雅则雅矣,但仅含‘吃的专家’这一层意思,原意未能尽括。‘吃主儿’还有一层意思,即:大饭庄子的常客、贵宾。家父引以为自豪的包含着前者,但偏重后者。他固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不仅满足于此,似乎更陶醉于饭庄子老板、伙计们对他的尊重。”14作家刘心武《什么都吃》从日常语词的点滴揭示中无处不在的“吃文化”。他说:“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贯穿在一日不可废除的吃喝中的,对情的寄托,对自己与别人的慰藉,对今日与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餐桌享受中。”15崔岱远则认为:“北京人闲适而安稳,散淡而追求品位,自尊而又有些自傲用现在话儿说,叫做懂得享受生活。”“北京人不但琢磨怎么做,还研究怎么吃。在北京人眼里,并不是谁都会吃的。吃,讲究个过程;会吃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再精致的美味摆在您面前,您要是不会吃,那也是糟蹋东西。北京人已经把吃的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的艺术创造。”16所不同的是,当代作家们试图从精神的高度上去认识饮食,或者从文化,或者从艺术上为北京人的“好吃”延伸出更多附加的意义。
儒家对“饮食之人”的否定,在朱熹那里有清晰的辨析:“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7要去人欲存天理,就需舍弃对于美味的追求,治学之人自当如此。但以上北京学者、文人大多从饮食之极致的享受、体验上赞美美味,由物质享乐带来的欢乐溢于言表。对于朱熹之学说,梁实秋说:“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18“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叫人焉得不馋?”“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19梁实秋肯定了那些特别爱吃、会吃的人他们的生理本能既是人欲,又是天理。
高原随笔(散文诗组章) 篇3
身处高原,美丽止息于云霞。雾气,鼻息,一起贴近干裂的皮肤。听一根小草低吟,成一片辽阔的草场。
想象,长出翅膀——
牛羊奔出棚栏,啃食浅草,啃食谦卑的过往。牧放的心灵,顿悟荏苒。
一声牧笛,穿透山的胸膛,山巅上自由,洒脱,挥洒温暖的心情。云天上行走,脚步踏破沉寂。木棉树丛里飘出的蝉音,填满阿爸阿妈脸上的沟壑。
此刻,时光慢慢,慢慢的,伸出旷远。捕捉一片洁净,折叠流淌的阳光,对折空白。
一句短语,一组动词,无论如何,怎么也书写不出高天之高远,大地之壮阔。
我做一只鹰,如何?折断翅膀也要飞过悬崖。
折叠时光
必须以一种仰视的姿态,才能识别高山掩藏的密码。必须以一种清闲的心情,才能在白云幻化的词语深处,找到几枚动词,描摹出山凹处一草一木的蓬蓬勃勃。
真的,如果深陷的孤独,不能与那些云彩、羊群融入在一起,多少文人墨客又怎会钟情高原?
高山仰止。一根小草扬起的头颅,便是一个新的高度。对决苍鹰擦过的山峰,对决珠峰隆起的海拔。对决那些食古不化的冰川,足以信赖村庄、河流、土地、牛羊,都变成旋转的佛陀。
而眼角擦拭的,一定是神龛上的尘埃,与过往的云烟。失落,和因失落带来的痛苦和彷徨,一定在这样的擦拭中如肉体碎屑,散落在谷底,不再轮回。
苍鹰受伤的翅羽,风雨中修复,雷电中坚韧。一个漂亮的翻身,便带动身后的云彩装帧沉寂的门楣。
锅台前,阿妈的眸子闪烁的火星,与门槛上吐冒的烟圈,擦亮天宇。他们双手捧出的光影,把打谷机的铿锵,渗透到黄昏,抑或拂晓的角落。
晒谷场上,麻雀,土鸡,孩童,翻唱着时光。
这时,如果泼洒笔墨,一定会扰这一方宁静。如果挥毫作赋,一定会惊扰那些雀鸟的安闲。
我做一片白云,如何?一片全身裹满紫外线的云团。
倒叙阳光
俯下的身躯,比云还轻,比纸还薄。一根草,两个剖面彰显的,无不是坚韧与柔弱。分行,或不分行的草叶,锤炼时光,勾兑草色。
怅然的日子,葱绿里恬静起来。提着倦怠的心灵,倒叙阳光。倒叙牛羊的蹄声,深入到岁月的内核。
不可或缺。亲近的土地,狂奔的牛羊,佩戴尊敬和景仰。感怀掌心的纹脉。放下思虑,放下后怕,放下包谷烧酒点燃的争辩,与喋喋不休的叨念。
渗出的草汁,与五加皮,或者黄芪,一起治愈白昼的孤独,黑夜的惶惑。
我做一根草,如何?一根携带参天梦想的小草。
徘徊散文随笔散文 篇4
鱼的眼泪落在水里,水却看不见。虽然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但是你仍然无法觉察我的悲伤;叶子的飘零,是风的多情还是树枝的不挽留?虽然我不是叶子,你也不是风,但是我心却愿意离开树枝,去寻找你的节奏;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深邃的海水也是蓝色的。虽然我不是海水,你也不是蓝天,但是我们却实实在在真切的存在相似……
白天的那一场争吵很清晰的在脑海里不断的排山倒、海轰轰烈烈,那是一场心碎的挣扎。尽管那不是炸药,它不会火烧世界,可是那银白透明的冰片砸在脸上时,就像结冰的底下雪库,偶尔的一点弱光照进来,温暖不了山洞,只把雪融化的一些,让温度变得更低一些。这一屡光,像是软弱的士兵,永远都战胜不了一个军团,搞不好还能暴露自家的身份,引来更大的困难。
曾经以为可以暖化心灵的笑容,这时候变成挡不了箭头的木盾,你那洁白的冰箭,直直的射到我的身体上。冷,几乎把我整个灵魂都冻结了。我的心受伤了,血很急促的往外涌。曾经所有的礼让所有的客气瞬间化为乌有,像是没有来过一样的干净无痕。我们走出了很远,不但忘记了怎么回去,甚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来。站在这两条无限延伸的分岔路,看着身后留给过去的足迹,前途那么渺茫也那么阴晦。遍体鳞伤的我知道你也很受伤,只是冰的眼泪是一样的纯清透明的白色,所以,我不知道是你骗了我还是我骗了自己,你一直很坚强,很勇敢,对我一直都是敷衍,因此,你没有落泪,也不会流血。你很神奇,当你厌倦了固状还可以化为水,温柔愉悦的流过高山淌过大海;甚至你还可以变成雪花自由的从天空飘飞,去自己想停靠的地方;你还可以变成滴滴答答的雨水,去作别人眼里的泪珠,制造浪漫的气氛……与你比起来,我只是山中永远不可以长大的小草,乖乖的看着日出,静静的守着日落,遵循黑白宙和四季的循环。如果真有五百年一个轮回,那该有多好!
幻想归幻想,你和我都不是意念里的小草,小雪……我们的关系到现在为止,正处于分裂的状态,说真的,我并不是那么的难过。开始的执着也变成很清淡的一杯茶,我细细地品尝着你留下的寂寞,没人的时候还可以优雅的舔着自己的伤口,期待下一秒的痊愈。这个白色的空间很大,装着满满的自由。没有你,我不会失去什么,只是很安静的得到了某一种自由和安逸。走的人多的路,总是会有很多灰尘,而我的脚步太慢了,跟在最后总有一天会被灰尘覆盖的,我选择绕道,我选择孤单的自由。
秋韵散文随笔散文 篇5
秋雨,踟蹰在河畔,听水流拥着落叶伴落花,在风的心里打着旋。是谁,掉了一地的思念,漂到了缘分的那一边?
秋雨,巧手,柔情,缠绵,在晨烟里细细地绘了一幅醉煞人的画面。你起的迟,便无缘得见。一别,就别了另一重天。
秋雨,在竹叶上小憩,酣酣甜甜。随手,串了一条长长的珠串,挂在脖间。不是想风情万种,只为有一个人能多看一眼。
散文随笔 篇6
早上7点多钟我们一行八人分乘两辆轿车。一路向西走来,途经石景山,将小于所开军车“巡洋舰”喂饱汽油。“五.一”节的阳光温暖而畅快,空气透彻肺腑。不觉见已飞车至河北平原,笔直的高速公路伸向远方。道路两边是平坦的田地,有小土路连接着不远处的小村子。偶见农人劳作,或有牛羊散布道路两旁。一架马车慢慢悠悠上下颠簸着行进在土路上。赶车人已被晃悠得迷了迷澄。带有凉湿雨意的灰云低低压在远处槐树梢上。
在我记忆中,吕梁山是跟打日本鬼子相联系,是八路军的根据地。进入到山西腹地,一路飞奔过平缓的地带,始见前头山峦连绵不断,推断当为吕梁山也。果然势险体厚,沉凝镇伏在面前。哇,杀进去!一脚油门——180迈。
灰朦朦天空笼罩着深暗色的山峦,凉湿的水气让人困热的胸膛得到些许宁静。泛着银光的公路刺眼的有点眼晕。两边少植被的山随风吹往汽车后面。走到山西西部时豁然有茂密植被呈现眼前。红绿斑斓的景色让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一番畅快,走了半天总算让眼睛舒服了点。此前所见都是穷山恶水,苦也。有感到“两边绿树出相迎,轻车已过万重山”。由此看来,什么都是无常的,情绪好与坏,心情随境转。
谈劳伦斯小说中情欲的力量 篇7
——D·H·劳伦斯
劳伦斯,20世纪世界文坛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有人称他为“煤灰中升起的精灵”,赞他为“浸透情欲的天才”,然而在他所处的年代,其作品因为大胆的性爱描写屡遭查禁,连他自己也难以在祖国安身立命,最后客死他乡。直至20世纪60年代,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才最终确立。
那么,他的笔下,究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的情欲世界?通过反思和研究他的作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他笔下的性爱描写绝不是狭隘的情欲表达、哗众取宠,它真实、唯美、深刻,是当时时代特征的缩影,是一面反应永恒人性的镜子,是表达劳伦斯人生观点的一面旗帜。
一、情欲——爱情的引导力量
直到今日,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 :人们因为爱而结合。爱是原因,性是结果之一,却不是目的。这种观点是对性的近乎完美的自圆其说,然而,在劳伦斯笔下,情欲的诱惑、性的冲动,常常比爱在两性关系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往往因为情欲而爱。
在《马贩子的女儿》一文中,平庸内向的马贩子的女儿梅布尔被并不熟悉的年轻的医生从湖中救起,当她醒来发现自己被医生褪去了湿衣服时,她忽然问道 :“那你爱我吗?”,这样的情感本身来的汹涌突然,然而年轻的医生竟然在她“动情又任性的吻”中迷失了理性的初衷,他“没有力气挣脱出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在内心冲动的支配下吻着对方,同时却意识到“这真实来得太近”,“他也几乎不愿意这是真的”,他们最终接受这既定的突然的情欲和随之而来的爱情,共同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同样,在《你触摸了我》中,马蒂尔德一次黑暗中错误的触摸了哈德良的脸庞,“惊醒了他内心深处的一样东西”,“她那妙不可言的抚摸使他格外震惊,令他明白了一些懵懂未知的事情”,在这里,触摸与其说是情欲的启蒙,不如说是一种温存的安慰,他“冷漠又孤单”,他需要这样的抚摸,抚摸代表温暖和爱。从另一方面说,情欲也是温暖和爱的本能需求,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和体现。他立即萌生了娶她的念头。这又一次体现了劳伦斯小说中情欲引导爱的基本观点。
这些观点和与劳伦斯几乎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谋而合(也有观点认为劳伦斯是受到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爱情是建立在其上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依据这样的观点,爱情是性欲冲动(Libido)的结果而非诱因。这种观点在后来出现的小说中屡见不鲜,与劳伦斯一样以深度心理描写见长的现代中国小说家张爱玲的《色戒》一文中,王佳芝也是从和易先生的性关系中忽然领悟到了爱,情欲打动了女人的真心。
二、对肉体的探索、欣赏与交流
劳伦斯说 :“我希望男男女女都能完整地充分地诚实而又纯洁地思考性。”在他的作品中,性忠于人性,忠于美。“性是根,根之上,直觉是叶子,美是花朵”。情欲的尽情流露,是爱情的诱因,是爱情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两性关系的核心。这集中表现在他笔下的情欲场面往往表现的是男女双方对肉体的探索、欣赏与交流。
首先,男女主角的亲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体对于陌生客体的探索。《虹》中安娜和威尔“他们互相凝视着对方,觉得对方陌生而又亲近”,又如汤姆和莉迪亚“他抓住她,为她身上的无限宝藏而欣喜若狂,他一头扎进探索她心理奥秘的无穷尽的探索中去”。亲吻、触摸和性行为,都是探索对方身体的过程,从陌生到熟悉,到密不可分的相爱,这一过程从肉体到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其次,亲密行为是两性互相欣赏和享受的方式。《虹》中厄秀拉和斯克里班斯基在教堂幽会,“通过按在他肩上和背上的双手,她仿佛能彻底感受到他年轻、紧绷绷的身体,他是那么优美,那么结实。”她们在情欲的世界里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存在和美好,感受到造物主赋予他们的美好的身体和青春,人生的乐趣和爱情的切切实实的滋味。
同时,这种欣赏集中投射到对自体的觉醒和自豪上。《虹》中经典的段落——怀孕的安娜在镜子前脱衣起舞,她“在看不见的上帝面前扭动身子,上帝创造了她,上帝是造物主,她是属于上帝的”,她骄傲、满足,充满着秘密的欢愉,她此刻不属于任何男人,这种自我的欣赏把她从两性关系的囹圄中解脱出来,虽然只是暂时的。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对自身肉体的欣赏、重视、骄傲、满足。投射到两性关系中,则是自然、没有负罪感、唯美的性爱。
《太阳》则是安娜脱衣起舞这一精彩段落精髓的极致呈现,“她”在医生的建议下离开家乡,开始享受日光浴,她浑身赤裸,“甚至感觉到了阳光已经渗进了她的骨头里”,她开始自在的享受着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她“被海风吹的结实的玫瑰色胴体”、她“双乳高高翘着,似乎在警觉地倾听什么”,她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成为坦然、健康的个体,和她僧侣一般整齐、苍白,只在室内活动的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骄傲起来,因为和大自然形成了某种奇异的默契,因为自身肉体的美好和精神的超脱,她成为更接近理想的人,是大自然的女儿。从这里也能印证了劳伦斯是个自然主义者的观点。
在劳伦斯对肉体和个体的此种认识的基础上,男女主人公通过探索欣赏和享受的过程,实现了真实深刻的交流——不仅是肉体上的亲近,也达成了精神上的默契交流。在劳伦斯笔下,常常将性表达为美,而这种美是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和谐、个体自我观照的满足、与大自然的统一,是劳伦斯理想中的、反复描摹的完美图景。这种自然的境界,是人性的一种理想境界。
三、逃避、重建社会
劳伦斯生活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推进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家庭伦理关系正在遭到工业文明的严重挤压,然而两性关系是自然的、以肉体快感和征服幻想为基础,性爱是无理性的核心,而现代工业文明却是一种制度理性,以其对机器的掌握,机器对人的异化,拒绝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人性。于是在劳伦斯的笔下,男女主人公沉浸在情欲的世界中,同时也是对工业文明乃至整个当时现实社会的拒绝,表现三代人婚姻爱情的长篇小说《虹》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
“他的心沉下去了,他还想保持本来的样子,与外界隔绝,永远跟它断绝关系。他焦虑,渴望仍然和她忘情的停留在那自由自在的四肢和不朽的胸乳组成的永恒世界里,从而断言外部世界的旧秩序彻底完蛋了,他们要将自己的新秩序坚持到底。”(《虹》)
安娜和威尔是个性极其强烈的个体,是现代人的象征,他们沉沦在从对方身上攫取快感和占有欲的两性关系中,最终在斗争与痛苦中半途而废,追求完美两性关系没有实现。
劳伦斯始终认为完美的两性关系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把钥匙,性欲冲动作为一种人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力量,成为性爱文明的核心,从这种肉欲快感衍生的,还有种族繁衍、权威幻象、精神象征,是人类精神最隐秘也同时最强大的原动力。作为独特的人,需要有完美的两性关系才能探索了解和掌握社会之道,正如他说“恋爱着的女人,才有愉快的心情做好家务活儿”,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欲世界不仅是反映优美人性的一面镜子,逃遁丑陋现实的避难所,更孕育着整个社会的未来的希望,“世界将建立在生气勃勃的真理结构上,与笼罩大地的苍穹正好协调”。
摘要:20世纪文学巨匠D·H·劳伦斯是一位浸透情欲的天才,其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深刻丰富的性爱描写成为他展示两性关系,折射社会现实的一种方式,透过对劳伦斯笔下情欲世界的探索剖析,可以更加确切的理解劳伦斯的两性观和他所认为的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途径——性爱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爱的动因和社会问题的折射。从而对劳伦斯的创作思路,作品主题思想形成更加清晰的解读。
劳伦斯的俘虏 篇8
我膝盖上的这两本书,一本是法国加利马出版社1932年出版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也是劳伦斯最终定稿并广为流傳的版本;我年轻时读过并无动于衷的中译本,极有可能是这个版本。百分之九十九的中译本,都只能保全皮骨,毛细血管就顾不到了。另一本加利马1977年出版的《查特莱夫人和林中人》,是劳伦斯1927年写成的书稿。但1928年劳伦斯在佛罗伦萨自费出版的不是这一本,而是前一本。
促成我找出这两本书的,是帕斯卡尔·费朗新拍的电影《查特莱夫人》。法国人已经不止一次将这本书改编成电影,1955年有过一个电影版,1981年出过一个色情版。三个影像版,时间跨度50年,每部正好间隔四分之一世纪。如果以脱衣尺度为门槛,25年一个门槛,越走门槛越低:1955年不能脱,1981年脱了算色情,2006年脱可以不色而情。相比,英国人好像"害羞"得多,对自己的作家不知如何切入,至今只留下一个电视版。《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60年才在英国本土第一次出非删节本,还为此打了一场官司,可见容人的程度尚不如《金瓶梅》时代的中国。而那时劳伦斯已经死了30年。他出书一年多就魂归西天,我则要等到一部电影招惹着我去找来两个版本,才明白写出这样的书的人又被迫自费出版,的确是活不长的。因为他不给自己退路。人如果被他的本性决定,注定要背离他的时代,活下去就难。
借来书,我原本只想与剧本对照一下,但很快发现劳伦斯的每一句话都没有生皱纹,尤其是第二个版本。他笔下的性,真诚到好似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不再可能说多余的话。所有的男欢女悦,都是作者切开的伤口,他追到最里面,把自己捉出来。那样抓到的"逃犯",看样子是不会老的。
看费朗的新片之前,我担心在情与性已被放大催老的今天,还有没有人能抓住劳伦斯舍命放出来的两个"逃犯"。依我看,林子里相遇的两个人都是各自世界的逃犯。女导演选择了小说的第二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线头太多,《查特莱夫人和林中人》则重心突出,就是她和猎场看守人帕金的故事。
这个仆人在前一本书里叫梅勒斯,长相和个性都与后一本里的帕金有区别。帕金是原胚,作者在1928年定稿时,不但给他换了名字,而且把他与主子阶层的距离缩小了。我们可以从两个版本的过渡,看到劳伦斯的自我折磨,他也在质疑两个"逃犯"捉住对方的可能性。矿工出身的他,从一开始就被钉在上流与下等社会的界柱上,没有被放下来的那一天。
电影摸到这一层,就把罩在劳伦斯小说身上近80年的色情外衣脱掉了,只剩下两个人彼此俘虏的过程。那是近乎驯兽的过程,占有另一颗灵魂!先要听到对方的呼唤:驯化我吧。而只有一个人可以听到:驯化了我,我才是你的。交付到对方手里的每一寸肌肤,都是驯化过程。劳伦斯写的就是这个过程。每一根手指在皮肤上的游走,都是灵魂的捕获,一寸寸地要追回去,直到两个"逃犯"无处可遁。"在他身边度过的短暂时光,让她仿佛逆流而上飞越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而"当他的眼睛开始瞳孔放大,抛出火焰,他好像后退了几个世纪之遥"。
冬天随笔散文 篇9
暖的冬
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我的大学,你是否依然安好。---题记
春,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走近,无声无息。冬,正准备着行装,伴随着那些曾经纷飞的记忆与思念,沉淀着它原有的纯白。或随走远方,或渐渐隐匿在大地里,化为泥土的芬芳。
冬去春来本是自然的变幻,却每每成为了我心中最漫长的等待。曾经,我不喜欢冬天,冷冷的心、冷冷的情、冷冷的困倦总是让人心生芥蒂、望而却步,又不得不在这凛冽中等待下一季的花开。于是,便悄悄地在心中播种了满满一季的春天,在期盼中,邂逅着远方。
我喜欢春天时万物的新绿,远远望去,淡淡的绿色,给人以希望之感,更喜欢春季里萌动的窸窣,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也许是因为年轻的生命都太过向往春天一般的色彩吧,艳丽新奇、五彩斑斓,美好的心情自然跃上眉梢。而往往忽略了冬天的平淡真挚、返璞归真,自然没有沉淀领悟后的静默淡然。就如纯白的冬雪,总能让浮躁焦灼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而恰恰是这种平静的心态才能让人感觉到冬的温暖,来自于季节,来自于生活的细微之处。
这是大学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记得那是2011年的冬天,我刚刚上过课,正从综合楼返回寝室,这时身边经过两个女生,手里拿着英语书,她们边走边聊,看样子也是刚刚上完课。
“哎,又到冬天了,来到牡师院的每个冬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的。”
“冬天哪儿惹你了,你就这么和它过不去?”
“大姐,你知道吗,我都快破产了,这一冬天我不知道买了几个暖瓶,换了几双鞋。”
“……”,偷笑声。
“谁让咱们是‘山地’学校呢?”
“‘山地学校’?看来你是摔出经验了,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学校的校工师傅还真是贴心,这红毯每次铺的都很即时。”
“嗯,虽然不是奥斯卡的红毯,但心里还是暖暖的,勉强走走吧。”
“切切切,你以为你是娜塔莉·波特曼呀,你上去表演摔暖瓶?”说完一阵笑,顺势推了另一个女生一把。
“哎呀,我的好姐姐,我怕滑,求求你别推我了,有事咱们回寝室好好说,好不?冲动是魔鬼呀!要不我请你吃根大咖啡?”
“怎么的,贿赂我?要是来根哈根达斯我还可以勉强考虑考虑。”
“好姐姐,你还是杀了我吧!”
……
在一阵说笑声中,她们走远了。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小城牡丹江,四周环山,春夏特别美。蜿蜒的群山,一眼望不到尽头,还有那绵延的绿色。学校则在牡丹江市西侧,依傍着西山而建,满是坡道。校园的春夏固然美不胜收,秋天也别有韵致,只是冬天,太让人头疼,每逢下雪,校园简直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冰场。处处坡道,更要考验你摔倒的技术。室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吴文龙,曾和我开玩笑说,咱们学校应该是全省唯一一所建在半山腰上、可以免费滑冰的大学,说完我们相视而笑……
学校为了避免学生摔伤,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在有坡道、台阶的地方,都会铺上宽宽的大红毯。雪,就是铺设红毯的号令。校工师傅们随时待命。那时我已经大四了,这也不是我在学校度过第一个冬天了,可我却从来没意识到身边这些默默地温暖,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触动了我在冬季封存已久的心,即将走出校园的我,心里阵阵温暖与心酸。从此,那个“走红毯的季节”便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我怀念大学生活的一个情结,我对冬天的态度也完全转变,开始重新审视它,挖掘着它纯白背后的每一分默默与沉淀。
暖暖的冬,暖暖的情,暖暖的心。所以,在春秋交替的一瞬,我既不舍冬的离去,又热切地盼望着春的到来,这种矛盾的心理,也让我体会到了冬的真切。虽然我知道,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
春有春之美,冬有冬之韵。无论是在颤抖中期盼下一季的花开,还是在暗香浮动的芬芳中瞭望遥远的冬雪,不忍欺的天真岁月里,满心纯真的期待,也是一种幸福。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原始的信仰与尊重,也是我们寻找下一段感动的开始。
也许冬天就是这样的一个沉淀的季节吧,它需要宁静,并非它刻意地凛冽颤抖。然而,它的无心之失成为了我的有心之过,一夕的错位,我背离了它最真诚美丽的初衷,忘记了在花样的年纪里,沉淀青春吐露的芳华。
冬天里的温暖,渴望被感知,更渴望被分享。只是我们没有给束之高阁的心一个机会,去倾听感受属于冬天的一丝阳光、一缕温暖。这一季是细数过往、笃定未来的沉淀之季,这一季更是贮存幸福、厚积薄发的未来之季……
怀念外婆随笔散文 篇10
我知道,她一直在静静地看着我,就如小时候抚着我的头一般温暖。
——引子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一如水洗墨痕,雨打芭蕉,慢慢的,便让我不会记起它曾经来过;可也会有些人和事,深深地
埋在我内心最隐秘的角落,隐秘到我一度忽视它的存在。比如我的外婆,她的亡逝,发生在我年幼的时候,那时只觉得自己最亲近的人突然在生活中消失了,哭得稀里糊涂。就是现在,我也始终不能将那些零碎而又无比温馨的慈祥拼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回忆。于是,我觉得自己该拼命写下些什么,不为别的,就为外婆那永恒的慈祥,也为我自己这永远的怀念!
悄然离去
外婆的离去,悄然得让每一个亲人都没有丝毫的准备。虽然太多的情形都是后来听爸妈描述的,但我知道,每个亲人的心里,都带着很深很深的遗憾。
外婆去逝的那一天,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不错,学校组织我们小学生看电影《焦裕禄》。尽管看得我们泪流满面,可大家都很珍惜这个一学期才一次的机会。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还边回想着电影的画面。突然哥哥从对面走来,直直地对我说了句:“外婆死了!”不敢相信的我反问了一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的泪水与我的脚步一样跌跌撞撞。
一起到了医院,一起坐着拖拉机送外婆回家,看着泪如泉涌的外公,早已哭干泪水的我,又放肆着自己的悲伤和泪水……
回想起来,只怕外婆自己也没有准备好迎接死亡,仅仅是身体上有些炎症,仅仅是打了一针青霉素,仅仅是像平时一样出趟门……
可亲的外婆,带着对亲人无限的眷恋远去了;可敬的外婆,背上还有不久前因为劝架留下的伤痕;可怜的我,再也不能享受外婆无比的疼爱了。
离去是悄然的,可留下的悲痛,却让每一个亲人都不能承受!
慈祥的微笑
外婆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就如同每次梦见她一样,只能依稀觉得是她。我知道,是她的微笑,是她那充满慈祥的微笑,深深地刻在我这个无知少年的脑海中。
幼时的我很调皮,让父母伤透了脑筋:一个人从高处往下跳练习轻功;把小伙伴的鞋子扔到稻田的中央;上学的时间在外面溜达……可只要是在外婆面前,我必定很乖,她始终微笑地看着我,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无法抗拒地听从她的教诲。
记忆中外婆很少来我家,唯一记得的一次是个寒冷的冬天,我和她围着火炉坐着。我高兴地为她表演魔术:把一枚硬币放到我戴的帽子里,然后戴回头上,煞有其事地舞弄两下之后让她取下来找……每一次,外婆都会假装找不到,微笑着满足我年幼的虚荣心。
而我,在外婆家留下了太多的苦涩与愧疚,当时的我反倒以此为乐,所以懂事后,这种悔恨更甚。有一次,我和表弟在大厅里玩耍,看到舅舅出海报用的颜料筒放在桌上(舅舅以前放电影),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于是我们各自拿了筒中的一支笔,蘸上颜料,互相为对方“化妆”,闹到后来,干脆直接用笔甩,弄得身上和雪白的墙上全是颜料……外婆来了,我们还在嬉戏着。只见外婆轻声地叹了一口气,便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手拉一个,拉着我们去换衣服了。
……
即便到了今天,每每去外公家时,我都会站在外婆的遗像前,看着她的微笑:浅浅的,慈祥的。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平静与温馨,犹如春风拂面。
那个微笑,那份慈祥,远离了我许多年,可却从来都不曾模糊。以前不曾,以后更不会。
天使的包容
记忆里,每当我和家人一起去外婆家,外婆总会牵着我的小手,微笑着问这问那,然后将我带到里间,打开衣柜门,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些零食,解我的嘴馋。
许是被外婆娇惯久了,我和表弟的行为越来越放肆。没过几天,我们便想模仿电影中的“黑砂掌”,可用什么来让自己的手掌变黑呢?兄弟俩找来找去,好不容易在楼上发现了一口大锅,锅倒盖着,那上面黑黑的锅灰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于是,我们把双手涂上满满的黑色,开始“比试武功”了,只见你一掌我一掌,两人的脸上和身上一下子就变得黑不溜秋了。待到互相打得无味了,两人又准备换一种打法:顺着楼梯一路往下,朝墙上施展自己的“武功”,看谁打得又多又黑。不用想,短短的几分钟,墙上就布满了一个个黑黑的手印,边打我们嘴里边念念有词,打到了楼下,我们争吵着谁更厉害,争得不可开交时,闻讯跑来的外婆好不容易把我们支开了。望着满墙的黑手印,外婆苦笑了一声,领着我们朝厨房走去,她给了我们一个瓷脸盆。用少有的严厉的语气说:“你们先把手洗干净,然后一个端脸盆一个拿抹布去把墙上擦干净。”我低着头,端起满满的一盆水,吃力地顺着楼梯往上走,表弟拿着抹布开始擦,没擦几下,我一个没端稳,瓷脸盆“咣当”一声掉在台阶上,又顺着楼梯往下滚……闻声赶来的外婆拉着兄弟俩左看右看,确认我们没事后,才松了一口气。只见她心疼地拾起已经磕出几个小洞的脸盆,一如既往地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去玩吧,待会我来擦。”年幼的我们,居然欢呼着狂奔而去。
在我的心目中,外婆就是一名天使,用她特有的慈祥与包容,感化着年幼无知的我。
怀念,永远的主题曲
朴素、勤劳、善良……普通劳动人民具备的品质,是外婆的缩影。外婆是平凡的,平凡得把她放在那个时代的人群里,没有人能分辨出来;外婆又是伟大的,她用自己质朴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怀念,是一首主题曲,在我的人生中不时响起。
劳伦斯:偕师母一起私奔 篇11
劳伦斯忐忑不安地来到老师家。威克利一直是他敬佩的人。他曾对有过婚约的女友杰西提到过威克利:“他是我喜欢的教授,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是那么高雅。他倚着椅子,手指着黑板,侃侃而谈,从头到脚都显示出高雅气派。他给我们讲课像一位真正的绅士,当然他也很幽默。”老师还未回家,师母弗丽达接待了劳伦斯。这个26岁的年青人给弗丽达的第一印象是“瘦长的个子,灵活挺直的双腿,轻快而稳健的步伐,动作干脆利落。他看起来是那样朴实单纯。然而他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具有一种用肉眼看不清的东西。这是怎样的一个家伙呢?”而此时的弗丽达已32岁,与威克利结婚12年,育有两女一男。她给劳伦斯的第一印象是“她因为热情和活力而显得容光焕发……她金发绿眼,高大丰满,颧骨颇高。”
两人在客厅里攀谈起来。他们谈到妇女问题时,劳伦斯开始攻击起妇女来,说与她们打交道很可怕。这引起弗丽达的注意,在她30多年的生活中还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话。他们又谈起了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从言谈中,弗丽达看出劳伦斯就有恋母情结,她颇为同情眼前这个有恋母情结的年青人,而她是那么熟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丽达后来回忆起两人最初的交谈是“互相理解,使我们有了共同语言”。半小时后,威克利回到家中,几乎插不进两人的谈话。
午饭后,威克利去上课又离开了。在弗丽达的挽留下,两人继续神侃闲聊,一直到喝过下午茶,夜幕降临,劳伦斯才起身告辞。
回家后,劳伦斯抑制不住与弗丽达见面后的兴奋,提笔给弗丽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整个英格兰最了不起的女人。”而弗丽达也高兴、感激地回了信,信中坦诚而意味深长地问道:“你并不认识多少英格兰女人,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4月7日复活节,劳伦斯来访。威克利外出,女佣休假,只有弗丽达和孩子们在家,孩子们到庭院玩耍去了。弗丽达给劳伦斯沏茶,却不知怎样点燃煤气烧水。劳伦斯责备了弗丽达。弗丽达感到新奇和意外,她不会做家务,但还从未有人责备过她呢。劳伦斯的话无疑于在她与威克利如一团死水般的生活中投下了一枚石子。
几天后,弗丽达带着她的两个女儿,与劳伦斯一起走进春意盎然的树林。他们来到一条小溪旁。劳伦斯与孩子们玩耍着。他用纸折了几只小船,在里面放了几根火柴,然后放到溪水上,任它们漂浮而下。两个小姑娘很喜欢这个游戏,她们十分开心,弗丽达怔怔地望着劳伦斯和快乐玩耍的两个孩子,心底涌起了一股柔情,她在心里念叨着:“我是不是爱上他了?”
一个星期日,劳伦斯再次来访。威克利恰巧又不在家。弗丽达与劳伦斯不仅像以前一样热烈地交谈,而且进一步有了感情的交流。夜幕降临,劳伦斯准备回家。而弗丽达却挽留他,请他陪她过夜。可是,劳伦斯的回答却令她感到意外:“不行!我不会在你丈夫不在的时候在他的房间里过夜。”劳伦斯接着把他酝酿多日的一个计划向弗丽达和盘托出:“你应该告诉你丈夫我和你之间的事实真相,然后我们俩一起出走,因为我爱你。”这个计划使弗丽达吃惊不小,但很快她冷静下来。也许,劳伦斯需要的不是一朝一夕的风流韵事,而是一个能与他长相厮守的“终身相爱的女人”。
与劳伦斯一起私奔,就意味着离开威克利,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但离开3个孩子,则是她不敢想象的;同时她还必须放弃豪宅、轿车和作为教授夫人的地位和享受。她犹豫了。而劳伦斯却几次对她声言:如果她不接受与他一起出走的计划,他将退出她的生活。弗丽达看到他态度很坚决,相信他有可能终止与她的情谊。她感到很少有哪个男人像劳伦斯这样为爱一个女人而冒这样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带来的就是她所需要的刺激。刺激,这是与她性格中的不本分相契合的。终于,她同意了与劳伦斯一起出走的计划。劳伦斯对此的感触是:他俩真正相恋了。他对弗丽达写道:“你和我,在蓝铃花低垂的岸边,我们坐下,彼此相恋了。”
按计划,弗丽达要把事实真相告诉威克利,然后与劳伦斯出走。这时她在德国的家人要她回德国参加她父亲里奇托芬男爵从军50周年的纪念活动。弗丽达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与劳伦斯一起去。在离家出走的前一夜,她向威克利坦白了她对他的不忠:她过去有两三次婚外恋,现在又爱上了劳伦斯。富有教养的威克利不愿相信她的话,认为她在说谎,直到她说出了她以前情人的姓名,这个不幸的书呆子教授才相信。但他念及13年的夫妻生活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愿意原谅她,他叫着她的爱称,她不由得受到感动而哭泣。第二天早晨,弗丽达害怕决心动摇,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家。这一天是1912年5月3日。弗丽达把儿子留给他的父亲,她相信父子俩会得到德国女佣很好的照顾。她把两个女儿带到她们的祖父母那儿。她要赶往伦敦查林克罗斯车站,与劳伦斯会合,然后前往德国,以便在5月4日回到父母家,参加父亲的庆祝宴会。弗丽达来到车站,发现劳伦斯全部财产只有11英镑。但决心已下,已经不能反悔。两人怀着一半希望一半苦恼、一半新鲜一半惆怅,乘船穿越英吉利海峡。弗丽达后来回忆道:“当时只有蒙蒙的海水,晦暗的天空,颠簸的轮渡,以及我们俩。”
劳伦斯和弗丽达私奔了。亲人和周围的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对劳伦斯,他是在母亲荫庇下成长起来的,由于母亲的存在,他与女友们的关系都难以理顺。他似乎是一个没有男子汉气质的恋母型青年。但是,这位矿工的儿子却不缺乏爱情经历。劳伦斯在十五六岁读中学时就开始交女朋友,在读大学和教书后恋爱的姑娘更多,其中有两个还订了婚,后又解除婚约。他甚至与少妇有过性爱的经历,并希望她与他一起私奔。只是少妇不忍心抛下孩子、离开丈夫,而且她可能已有身孕,所以劳伦斯与女人的第一次私奔才未变成现实。但劳伦斯这些恋情甚至性爱的经历锻炼了他与女人打交道的胆量。及至在他25岁母亲逝世之后,他开始走出恋母情结,大胆地邀请有夫之妇、有子之母的弗丽达私奔。
弗丽达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女人。她出身于德国军官家庭,父亲是一位男爵。她有1个姐姐和1个妹妹。3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弗丽达自幼性格倔强、奔放,母亲戏称她是“原始人”和“叛逆”。她是一个金发女郎,面容佼好,身材硕长匀称,与劳伦斯一样有1.75米高。据说她常常像现代舞之母邓肯那样一个人赤身裸体地披一条纱巾在家里跳舞。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十分欣赏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抛弃丈夫和家庭出走的娜拉。她读尼采的著作,十分熟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她16岁时爱上了一个远房表哥,不久又狂热地爱上了一个陆军上尉,均因两人经济能力差而未有结果。她18岁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交场合,后随任国务大臣的叔叔进入皇宫。她和妹妹的美貌引起了德国皇帝对她们的称赞。20岁那年,弗丽达在黑森林认识了在此度假的威克利,他曾在柏林和巴黎学习,并取得弗莱堡大学的英语讲师职位,而今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又聘他为语言学教授。威克利对弗丽达一见钟情,她也欣赏他的人品、才学和责任心。两三个月后,她就嫁给了这个比她年长14岁的英国教授,并随他到英国诺丁汉生活。
威克利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缺乏生活的情趣。弗丽达开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这种没有激情、没有新奇、没有刺激的平静生活对于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崇尚自由的弗丽达来说并不感到幸福。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中,弗丽达爱上了镇上一个叫威尔·道森的手工艺品制造商。道森带她骑上摩托车在野外兜风,到森林偷情,使她一时地“活”了起来。她还爱上了到慕尼黑看望姐姐时认识的一位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格罗斯。格罗斯和荣格是弗洛伊德最得意的两个门生。格罗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他是一个性解放主义者。他对女人很有魅力,很多女人追逐他,但他却暗中吸毒。弗丽达和她的姐姐都成了他的情妇,两人还为他生有儿子,均取名为彼得。格罗斯后因吸食可卡因而精神状况恶化,进戒毒所接受治疗。弗丽达这才终止了与他的关系。格罗斯因吸毒成瘾死于1920年。
劳伦斯与弗丽达的私奔和其后的婚姻生活还引起包括劳伦斯的一些女朋友和作家朋友在内的熟人的谴责,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干的“蠢事和犯的错误”。其中有一个叫白尼的诗人朋友更直言不讳地说弗丽达“对劳伦斯的爱情,可能是她最严重的错误”。劳伦斯和弗丽达到达德国后不久,威克利的电报便一封接着一封地来了。弗丽达的姐姐对劳伦斯还可以,但父母对劳伦斯却没有好感。弗丽达后来用伤心的笔调描写了劳伦斯与她父亲的唯一的一次见面:“他们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对方:我父亲这个纯粹的贵族和劳伦斯这个矿工的儿子。那天晚上,我梦见他们打了一架,劳伦斯打败了我的父亲。”劳伦斯很苦恼,他感到被冷落了,他觉得自己孤独、可怜、正在受苦。他突然将心比心地想起了远在英国的也是孤独、痛苦的威克利。但他知道他的痛苦与威克利的痛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给威克利写了一封信:“威克利夫人会告诉你一切的,你不会一个人受折磨,我们是三个人,当然我并不是要拿我的痛苦与你们的去相比。处在这样的位置,真是非常难受,我在这里,像是一个被疏远的朋友,你可以想像编造出一千个谎言,只要需要。威克利夫人不喜欢这样,但又无奈。我爱你的妻子,她也爱我。我并不轻浮,也不是与此不相关的。威克利夫人害怕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她必须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女人从本性上讲是喜欢巨人、喜欢智者的,她们会冲破束缚她们的一切,推动生活向前发展。威克利夫人必须生活得充实,这是她的本性。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我觉得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她。难道我们不能彼此原谅吗?”威克利收到信后心情好了一些,他写信给弗丽达:“我能忍受,因为他没有恶意,我希望你和他能够幸福。但是,你可能对我有怜悯,马上让我知道,你是要提出离婚的,你曾经爱过我,请帮助我,但要快些。”威克利在与弗丽达离婚的问题上,一再改变态度,但主调是:恳求弗丽达回到他的身边。劳伦斯不能与弗丽达天天见面,他趁机到德国其它地方看望了他的亲戚。在途中,他给弗丽达寄了几张明信片,其中一张明信片上写有一首情诗:
你是呼唤,我是回声,
你是希望,我是满足,
你是长夜,我是白昼,
还要什么?这已够完美。
这已是完美无缺,
你和我,
除此还需要什么?———
奇怪,尽管这样我们还如此受苦!
但是,在私奔期间,劳伦斯和弗丽达品尝的并不仅仅是甜,还有咸、酸、苦、辣。劳伦斯因讲英语被怀疑是英国间谍而一度遭到逮捕;劳伦斯得不到弗丽达的父母的欢迎;劳伦斯手头十分拮据;两人生活漂泊不定且彼此心中还容有其他所爱的人的位置;弗丽达对3个孩子的思念取代了刚刚出走时所带来的新奇和刺激。劳伦斯为此深感苦恼,而弗丽达“只要性得到了‘自由’,世界立即就会变成一座乐园”的偏颇信念也已动摇。
生活归于平静,而弗丽达对亲生骨肉的思念却有增无减,劳伦斯也曾温柔地安慰过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是更多的责备,甚至是粗暴的辱骂。威克利一封封通牒式的信件寄来,警告弗丽达如果她还不回家,一切都将结束,孩子将不再有她这个妈妈,她也别指望见到孩子。有时,他还在信中夹几张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照片,这几乎把弗丽达的心都碾碎了。同时,法律和公德也不允许弗丽达与劳伦斯的这种行为,他们遭到绝大多数人谴责。特别是弗丽达,则更是被形容为一个不道德的坏母亲。有时,弗丽达真想离开劳伦斯,结束受罪的日子,回到孩子们身边。
但弗丽达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到底还是没有离开劳伦斯。弗丽达为见她的孩子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痛苦的代价。
两年后的1914年5月,经过弗丽达锲而不舍的努力,她与颇为宽容的威克利离婚。两个月后,她与颇具魅力的劳伦斯结婚。婚后,两人开始了在欧洲、美洲、澳洲等许多国家更加漂泊无定的生活。不过,在两人和谐的生活之外,也不时互有争吵甚至于打闹,劳伦斯脾气暴躁,行为乖张,身体孱弱,又有众多的女友,两人彼此又偶有不忠,但这些均未影响到他们走完相伴终身的人生道路。劳伦斯在弗丽达的帮助下,彻底摆脱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困扰,弗丽达激励他创作出一部部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特别是像《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样惊骇世界文坛的毁誉参半的长篇小说。
劳伦斯在十几年的肺结核病的折磨下,于1930年3月2日以44岁的年龄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死时,弗丽达和她的二女儿陪伴在他身边。
劳伦斯死后,威克利要求弗丽达回到他的身边,重做他的妻子,但未能如愿。威克利逝世于1954年5月,终年90岁。
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 篇12
1 劳伦斯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缘由
劳伦斯生活的年代已是英国工业革命高速发展的时代, 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年代。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集聚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也就是使人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 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1]552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的富有没有形成正比, 相反却催生了工业社会不可克服的精神失落, 并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工业的发展致使田园牧歌式的古老英格兰消失在林立的烟囱间, 消失在黑烟毒雾里, 消失在喧嚣的机器声中。劳伦斯为此而悲哀, 为此而叹息, 为此愤怒并因此而身心遭受巨大伤害。爱国、爱家乡的劳伦斯不敢长时间停留英国, 因他的“肺”不允许他呼吸受到严重污染的祖国的空气, 他不得不沦落海外寻求存活之地。他曾诅咒道:让大海吞没它 (英国) , 让洪水淹掉它, 使它不复存在。他的一生“一直在忙碌着寻找一个远离工业文明的荒野之地, 他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他始终游离于人类工业文明的中心———城市, 寻找自己灵魂的安息之地, 寻找能够治疗肺病的‘清新空气’”。[2]45
劳伦斯在“荒野的朝圣”过程中领略到了沿途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未受工业文明浸淫的田园生活。回想起英国糟糕的生态环境, 劳伦斯在《意大利的黄昏》一书中不无感慨地说道;“这个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呢?这里有像一片黑色覆盖了世界的伦敦和工业化的城市,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最终毁灭性的。而加尔达的阳光闪烁的天空下却如此可爱, 简直令人无法消受。因为在远处, 在所有白雪皑皑的、上面闪烁着永恒的冰雪彩虹的阿尔卑斯山外面, 就是这个黑的、散发着臭气的、干燥的英国, 它的灵魂被消磨了, 几乎被消磨殆尽了。但英国却在用它的机械和自然生命可怕的毁灭性征服世界……直至最后, 世界似乎将要被庞大的废墟覆盖, 而且将被抛弃, 被莫名其妙的工业器械划破, 彻底死去, 人类消失了……”[3]56基于对这些现象的思考, 劳伦斯意识到应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重新定位,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无时无刻都在鞭挞着工业文明对英国生态环境的破坏, 他曾写道:死亡并不邪恶, 机械才是邪恶。
2 劳伦斯生态伦理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
劳伦斯流落到意大利及其它受工业发展影响较小的地方之后, 感受到了自然的野性美, 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有了深入思考, 眼里容不下“一点点人类文明的痕迹, 极端地、大声地诅咒和斥骂, 有时甚至面对那被文明异化的人类也毫不手软”。[2]52他对那些用卑劣手段捕捉乌贼的“文明人”大声斥骂, 并把他们视为比“章鱼类动物”低级的动物。在《道德》一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类不道德行为的谴责, “只有人类不道德, /野兽、花朵都应排除在外。/因为人, 可怜的野兽, 能够照镜子, /并在镜中认识自己。”由是可知, 劳伦斯对人类随意剥夺动物生命的行为是持批判态度的, 他关于动植物的诗歌体现出“植物有情, 动物有智”。[4]7
人类在在巨大的物质诱惑之下, 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生态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受到了劳伦斯的谴责, 但是仅凭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人类伤害动植物或破坏生态的行为, 因此劳伦斯带着痛苦的矛盾心理又开始了新的“逃亡”, 去寻找没有受到人类文明惊扰过的荒野, 并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来影响和感悟世人。他在很多诗歌中都表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等问题的思考, 而这些问题正是生态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劳伦斯诗歌集如《紫罗兰》和《鸟、兽、花》就是诗人关注非人类世界物种权利的杰出诗作, 后者被人们认为“是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贡献”。[4]6在此诗集中动植物属于诗歌中的绝对主角, “他往往凭借一个小小的动植物, 来使自己的想象自由驰骋, 使自己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曲折地反映生活, 反映他对世道人心的忧虑。”[4]7劳伦斯诗歌全集的编辑大卫.埃雷斯 (David.Ellis) 曾说过:“《鸟、兽、花》里含有他的最成功、最著名的诗篇……《鸟、兽、花》中的自然对劳伦斯来说是一个‘新地球’, 因为他更清楚地认为他自己和他的其他居民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逾越的隔阂) , 无论它们是动物、植物抑或矿物。”[5]IX人类文明造成了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隔阂”和“差异”。劳伦斯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差异”, “故意从一个非人类的视角来探索自然世界”[6]839, 在劳伦斯眼里动植物不仅不比人类低等, 有时甚至比人类还要纯洁无暇, 他对某些在世人眼里邪恶的动物或害虫, 如蛇、蝙蝠、蚊子等生命都充满赞叹, 甚至崇拜。
《人与蝙蝠》一诗中, 人类与非人类产生了戏剧性的交锋。作者从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了在早上十点和一只蝙蝠相遇的故事。当“我”走进房间的时候, “我”误以为是一小鸟飞进了房间, 然而当“我”确认它是一只蝙蝠之后, “我”对“他 (he) (作者在此并没有用it) ”产生了一种“厌恶”之情, “我”打开百叶窗, 想让这只“大如燕子”的蝙蝠“远离我的房间”。“我挥动着我的白色的手绢”驱赶它离开, 但是“他”“没有”, 而是在“我的房间”里跌跌撞撞乱飞, 当“他”最终找到窗子想要飞出去的时候, 一股热浪把“他”逼回到房间, “我”还是不愿意让“他”呆在我的房间, 又开始驱赶, 蝙蝠在“我”的房间重新开始乱飞, 直至很累, 并在“我”的房间里眩晕了。在常人眼里或许这就是杀害这一“厌恶”之物的绝佳时刻, 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 而是思考为什么“他”不飞出去呢?这时“我”意识到原来窗外太亮, 蝙蝠害怕在白天飞行, 这是蝙蝠的特性。为了自由, “他”继续在“我”的房间里乱飞, 飞得越来越慢, 翅膀越来越沉重, 像“一个傻瓜, 一个祈祷者”蹲在那儿, 看着“我”, 这时的“我”陷入了两难, “他”不能自已飞走, 那么杀了“他”并丢掉它吗?“不, /我没有创造他, /让创造他的上帝为他的死负责吧…/我仅仅只是不想让他呆在我的房里。”叙述者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杀死蝙蝠, 一阵挣扎之后, 他认为人类应该具有为生命负责人的心灵, 因此他用一件夹克衫把蝙蝠包起来, 快速地把“他”放出窗外, 然后“他”急促地飞去寻找自由了。此后, 每当傍晚, 在叙述者的想象中这只蝙蝠带着些许的胜利回来了, 当“他”看到“我”坐在书桌前写作时, “他”似乎在说:“但是我比他强大/我逃离了他”。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深刻思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虽然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即不喜欢蝙蝠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并把他视为“肮脏”的“野兽”, 但是人类没有权利剥夺他们的生命和自由。史怀泽指出:“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对他来说, 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 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7]76
《蚊子知道》一诗中, 蚊子虽是“噬血的野兽/然而毕竟/他只会填饱肚皮, /不把我的血存入银行。”诗人认为蚊子虽是害虫, 但是他们吸血却只是为了生存, 不像人类一样贪得无厌。相对于人类的贪婪, 作为害虫的蚊子可是高尚得多。在劳伦斯的诗歌中大到狮虎小如蚊子、鱼儿都是知足常乐, 未曾见到对物质的无休止追求。人类应该向这些动物学习, 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望, 因为贪婪的欲望也是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的原因之一。人类应该“勇敢地承担起人类的生态责任或使命, 追求尽可能简单化的物质生活和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 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8]196
3 结束语
劳伦斯倾其一生都在寻找未受污染的生存环境, 并用文学作品的方式来批判人性的贪婪和毫不保留地赞扬动植物的简单、纯洁与高尚。他的自然诗歌是“发自内心深处灵魂的呼喊, 是其真实的、感性的心灵语言……是他和原始生态自然的心灵呢喃, 是对各种生命敬畏之情的表达, 是沸腾的血液, 燃烧的火焰, 是一种生命存在的体悟, 是其对自然生态思想的真实传达。”[2]77劳伦斯把一切生命的存在视为平等, 有时候低等动植物的品德甚至更胜人一筹, 他在诗作中呼吁人类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形式, 而不是无休止地为人类自身利益去剥夺非人类的生命, 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终究存在于一个生态整体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 2007.
[3]劳伦斯.意大利的黄昏[M].文朴,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4]劳伦斯.劳伦斯诗选[M].吴笛, 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4,
[5]Ellis, David.Introduction.The Complete Poems of D.H Lawrence[M].Wordsworth Editions Ltd, 2002.
[6]Keegan, Bridget, Mckusick, et, al.Literature and Nature[M].Pren-ticeHall, Inc, 2001:839.
[7]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