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喝酒美文(通用2篇)
和他喝酒美文 篇1
喝酒论美文
酒在中国是一种文化,能够上升到文化层次的,意义定然非同凡响,一说明它渊远流长,二证明它人文基础雄厚,三是可见它的范围广大与普遍。既升华到了文化现象并得以亘古延续,就足以证明它的精深与博大。
从古至今,仿佛各色人等均与酒结下了不解的缘分。请看:有酿酒的祖师杜康,有易醉的`酒仙刘伶;有“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杜甫诗圣;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魏国丞相,有“举酒欲饮无管弦”的江州司马;有“把酒话桑麻”的孟公浩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东坡;有“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李氏清照,有“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的欧阳醉翁;有不知“今宵酒醒何处”的词人柳永,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征夫将军;有醉后大闹山门的花和尚,有酒壮英雄胆的打虎武行者。孙悟空,酒后闹天宫,沙和尚,醉打琉璃盏。
……
且人也喝酒,神也喝酒;文人也喝酒,武将更喝酒;穷人也喝酒,富人不离酒;男人会喝酒,女人把酒喝;平民端杯小啜,达官开怀畅饮。神州放眼,怎一个喝字了得。
见面了,有接风酒;分别了,有饯行酒;出征了,有壮行酒;凯旋了,有庆功酒。
高兴了喝酒,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失意了喝酒,叫做酒入愁肠愁更愁;麻木了喝酒,叫做酒不醉人人自醉。激昂了喝酒,叫做浑身是胆雄赳赳。
升官了,喝酒;乔迁了,喝酒;结婚了,喝酒;生孩子了,喝酒;考上学了,喝酒;评职称了,喝酒;问君喝酒几由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无穷尽,喝酒无尽时。
有道是:天冷了喝杯酒,可去寒气;天热了喝杯酒,可去潮气;不冷不热喝杯酒,皆为喜气。
于是乎:酒风就是作风,酒量代表胆量,酒品证明人品,酒瓶即为水平。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得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很放心。
某日,我喝醉了酒,于是大骂酒不是好东西;埋怨哪个古人闲得没事偏偏发明了酒;于是闻不得酒味儿,听不得“酒”字。但事过境迁,仍须喝酒,仍会醉酒,仍然怨酒。
酒场犹如战场,酣战几时休?
“诸位,都有酒了吧?来,来,来,为了鬃,干杯!”酒后可吐真言,酒后亦乱德行。
那天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把见面时的问候语从“吃了吗?”改成了“喝了吗?”。
刘邦和他的沛县兄弟美文 篇2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还应该加上一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关羽和张飞”,特别是一个人从事动手多于动嘴的行当,比如造反和打群架。刘邦背后当然有位让人很不省心的女人,同样,背后也站着卢绾、樊哙、夏侯婴、曹参、萧何之类的影子兄弟。这些兄弟从沛县这个小县城跟着包工头刘邦一起出来打工,大家知根知底,面对险恶环境,工作都非常玩命。不管前途多么不靠谱,日子过得多么挣扎,工资多么不够花,这些人对刘邦从来就是不离不弃、肝脑涂地。
卢绾和刘邦是一个村的街坊,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一起玩泥巴,一起读书,一起长大,是那种不分彼此的`好哥俩。但是,除了和非常能打仗的刘贾打过一次大仗外,其他时间卢绾都跟着刘邦混战功。尽管如此,刘邦也依然把卢绾封为燕王,刘邦对这个兄弟亲得相当高调,不惜丧失原则,丢掉底线。
樊哙以前是杀狗屠户,有着天然的嗜血本能,也是最先跟着刘邦闹革命的。刘邦放走去骊山修墓的民工后,樊哙陪着刘邦一起到芒砀山落草为寇。这种死心塌地的劲头让刘邦感动不已,于是刘邦把他当做保镖,无论去哪都带着他,包括去参加凶险无比的鸿门宴。樊哙人生中最鲜亮的表现就在鸿门宴上,正是他及时闯进气氛已经尴尬的宴会,理直气壮地解释了刘邦独占关中财物、擅自称王的做法其实是受小人挑唆,充分利用了他的莽汉形象,使一场胶着的格斗画上了句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能力有限,樊哙很难独当一面,但做个先锋,冲锋陷阵,还是比较在行的。
夏侯婴是沛县县衙的司机,年轻时候,喜欢找刘邦聊天,他们是属于很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至少夏侯婴是这么认为的。有一天,刘邦因开玩笑误伤了夏侯婴,被别人告发到官府。当时刘邦身为基层公务员,伤了人要从严惩罚,但夏侯婴为保刘邦,主动站出来作伪证,说“他没打我啊”。为此,自己反而坐了一年牢,还被打了几百鞭子。这种为知心朋友不惜坐牢挨板子的行为,充分显示了他重情义、惜友谊、追求精神生活的可贵情操。
萧何和曹参都是沛县县衙里有身份的人。虽然萧何多次袒护不断惹事的刘邦,但萧何并没把刘邦引为知己和同类,他觉得这人喜欢说大话,办事没谱。不过,天下大乱,萧何、曹参鼓动沛县的县令也随大流造反保命,这时候他们第一个就想到让刘邦也来参加,当个领头的。萧何、曹参本来更有条件当头领,但因为他们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断案判讼的文职工作,听命令干活都习惯了,尽管个人能力没得说,但让他们去干没有稳定预期和没有上级领导的事儿,心里就没底。而刘邦非常符合那种敢做敢当、先干再说和裹挟大家一起触犯规定的创新型人物的特征,很适合干那些概念很大、操作起来很没谱的事儿。更何况,他们一致认为,刘邦反正已经犯着法、落着草,不出来造反,确实浪费他那山大王的名号。万一造反失败,需要有人出来“顶雷”,已经有违法乱纪前科的刘邦也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