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共16篇)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1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公开课教案设计:设计电脑
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共同做事的能力。
2.能够有目的的按照计划做事情。
3.培养大胆探索,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能力。
活动一:认识电脑
1.带领幼儿到电脑室参观,并请电脑室的工作人员给孩子讲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
2.幼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电脑的操作。
活动二:设计电脑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昨天参观电脑,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师:你想为咱班的科学区添置一台什么样的电脑?怎样设计会比我们昨天看的电脑更先进、更漂亮,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请幼儿把自己设计的.电脑绘画出来。
活动三:投票选举
孩子的想象如此丰富,设计的电脑也超出了大人的意料,他们设计的有:小兔电脑、外星人电脑、坦克电脑、娃娃电脑……这么多的电脑先制作哪一个呢?这个问题摆在孩子们面前,经过讨论决定进行投票,按票数多少来决定,哪个票数多就先制作哪个。
活动四:制作电脑
1.先和孩子一起讨论制作电脑都需哪些工具和材料。
2.孩子收集工具和准备材料。
3.开始制作
(1)先让幼儿设计制作图纸。(2)进行分工。(3)进行制作。
反思:幼儿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的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有分工、合作、交流,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克服困,不要放弃。而且要适时地给幼儿提供帮助。比如:在制作坦克电脑的炮筒时,难住了幼儿,用筷子太细了,用彩笔又太短,怎么办?幼儿发愁了,我提醒他们“想想你们玩的纸棒是怎么做的?”幼儿马上就明白了,找来挂历很快就做好了。
活动五:电脑评比大赛
1.先讨论大赛的准备工作,根据孩子所说的进行统计、分类、分工,孩子们有着各自负责的工作,有的幼儿是招待员;有的是宣传员;有的是售票员……
2.制作大赛需要的物品,包括宣传海报、邀请函、门票、奖牌等。
3.召开电脑评比大赛。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2
通过本文,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是侧重于美术创作活动。把我多年来积累、总结、发现的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希望能给大家的美术教学工作一点启发和帮助, 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说说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可偏偏会难住很多老师。个人认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好画, 而在于激发孩子们利用绘画, 还有手工制作等各种美术手段进行情感的表达, 把幼儿自身的表现愿望与轻松愉快的造型活动结合起来, 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而决不应该单纯地教技能。所以, “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 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二、谈谈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幼儿教育不能只是重复, 而需要创新, 美术教学也一样, 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创新, 要有老师的新探索在里面, 要做到内容富有童趣, 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都知道一堂成功的美术活动课, 选材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富有情趣、有创意的内容必然容易设计出精彩的教学过程, 也更能吸引幼儿。比如说, 同是内容“秋天”, 完全可以灵活变动, 可以表现秋天的小动物, 也可以表现秋天的果园;形式上, 可以捡落叶选造型, 用小手拓印落叶, 也可以制作撕纸贴画《秋天的树》, 桔皮造型《秋天的菊花》, 毛线贴画《秋天的风》, 制作秋天的标本, 等等, 这些形式远比用彩笔画更让孩子们感兴趣, 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三、重点说说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
探讨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 也就是探讨怎样上好一堂美术活动课的问题。美术活动课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即引导、感知 (学习) 、创作和分享。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活动时间要协调
我在这儿要说一下时间分配问题。上次听了有些老师组织的美术活动课, 觉得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时间的安排是一定要注意的:引导部分1~2分钟, 感知 (学习) 部分8~10分钟, 创作部分15~20分钟, 分享和评价2~5分钟。这个时间是对于大班的孩子, 中小班相对再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分配时间是基于幼儿从创作初期到完全投入创作需要一点时间, 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 充分自由地体验创作的全过程。所以在引导和学习的部分, 节奏要紧凑, 环环相扣, 手段和策略都要紧紧围绕目标, 围绕重点和难点。当然这是个参考时间安排, 在实际活动中, 很多环节会相互渗透, 没有明显的分界, 但务必突出创作部分的主体地位。
(二) 活动过程富有激情
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官体验, 然后激发情感的体验, 充分的情感体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考验我们老师设计课的能力, 设计的课是否匠心独具。上次听了一堂小班美术活动课:《吹泡泡》, 开展得是有声有色, 童趣盎然: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他们自由自在尽情地吹泡泡, 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吹出的泡泡, 孩子们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淋漓尽致地画起来, 不一会儿, 一幅幅《泡泡图》出来了, 漂亮极了……那堂课是非常成功的, 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 注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哪怕是所谓“不成功”的涂鸦式的作品, 也倾注了孩子的热情, 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游戏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三) 引导创作要有策略
幼儿创作时间是最长的, 也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并不是闲来无事的, 老师有策略地引导将影响孩子们的创作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指导策略:
1. 以身示范
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孩子们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 陪孩子们一起作画。如, 有的孩子性急, 没有按照要求就动手创作了, 对这样的孩子, 指导不能只靠语言, 要用行动和语言同时告诉他怎么做, 对于他先前的作画行为也不要“斥责”, 让他了解绘画是可以自由表现的, 是很有乐趣的;而对于不肯多动手的孩子, 那是缺乏耐心的孩子, 要以鼓励为主, 适当地陪他一起创作, 实在不愿意坚持, 不要强迫, 不要扼杀了他对美术创作仅有的一点兴趣。
2. 鼓励为主, 帮助为辅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孩子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 这也是美术活动的目的之一, 再辅以适当帮助, 孩子的美术活动就能自然地进行下去。对于某些不敢尝试新事物,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开始老师就带领他尝试, 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 也要给予肯定鼓励, 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3. 适当的指导语及关注
指导性的语言运用也很关键, 适时、精练、恰当的指导语在作画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点拨和提高作用, 特别是在运用鼓励的指导语时, 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 把握分寸与火候, 若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例如, 有的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重复某一句话, 孩子们的耳朵都听麻木了, 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总之, 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引导、指导、鼓励他们, 我们都知道, “泥鳅要捧, 孩子要哄”, 对待创作中的孩子, 我们一定要连“捧”带“哄”, 才会“捧”出“好作品”, “哄”出爱美术的孩子。
4. 重视“分享”与“评价”
谈到作品的“分享”与“评价”, 什么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呢?在孩子眼里, 他们喜欢的作品往往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的, 这样的作品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作品”, 如果孩子们都画得“真像啊”“一模一样”, 我们的美术教育就失败了。因此, 我们在引导幼儿分享作品和评价作品时要注意:
(1) 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作品, 不要戴成人的“眼镜”, 要听听幼儿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只要孩子说的、画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要给予肯定。
(2) 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别出心裁, 是他的创造性的表现, 不能因为“大海是黑的”“西瓜是方的”就否定他, 要及时给予肯定, 千万不能扼杀了他的创造精神。
(3) 在互相观赏的过程中, 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 说说自己的心声, 将语言与画面相结合, 无疑对其他的幼儿也是一种启发与促进。欣赏活动是可以延伸的, 课间、饭后都是很好的机会。
这些都是我十几年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一点经验和思考, 我认为比较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也许有些看法有点片面, 希望大家辩证地对待,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总之, 美术活动课的教学多听多看还不够, 主要在于多实践、多钻研、多探索。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使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摘要:笔者把多年从事美术教学中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说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认为“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经验,目的,内容,过程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教育室.幼儿美术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公开课评课资源
近几年来,由于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对于美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地美术教师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进行大胆改革,纷纷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课堂中得到了美的实践和体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的艺术观念大大增强。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两年,我有幸参加过多次地市级公开课、县级公开课等活动。听课后的感受很强烈,确实感到有别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面貌大为改观,课堂容量大,师生互动强烈,教学方法、思路有创新,许多方面值得我学习。公开课结束后,往往要求听课人员进行评课,评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打分的,即每个听课者对执教者进行打分,每个人员在上课前就会领到一张评分表,要求从教学目标、方法、过程、效果等逐项打分,汇总分数后写下听课意见,最后签上大名。另一种方法是座谈会的形式,即由某负责人组织,将听课老师召集座谈,听课者逐个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对老师们进行综合评价。总体而言,老师们大都以赞誉,少数则予以保留,很为谦虚到表达:学习收获较大,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教学思路有创新。有些观摩课是由部分专家组成评委团,由专家当场评分,听课后当场评奖,宣布获奖名单,不要求观摩的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最后是领导讲话,讲活动的目的、意义等,宣布活动结束总的感觉是来看别人拿奖的,收获不是很多,仅仅带回一堆别人的教学案例。对于公开课,大多知名学校在经常开展,搞得有声有色,影响较大。但有些观摩课、公开课选送的不尽如人意,尤其作为大市级公开课、观摩课,有的一天安排若干节,听课专家、老师感觉很是劳累,有些应接不暇。而其中,有少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明显不够合理,对教材把握不当,教法的处理不够灵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连专家、老师们都在课堂下面议论纷纷而表示不满。还有的授课教师对新课程把握不透彻,还是以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上课,更谈不上什么师生互动了,居然有一位教师从头到尾在读课本……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选送一些不如人意的“优质”课呢?既然是公开课、观摩课,就应该是代表本地区最好的课程,代表本地区的走在前沿的较高水平的课程,应该是示范课,给听课老师们学习以启发的新课程,是准备不足,还是……?让人大惑不解。就正常地进行公开课或观摩课活动而言,这些活动应该开展,而且应该多开展,然开课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话题,大多数人经常参加培训、观摩等一系列活动,可收获又有多少呢?就我个人而言,就美术公开课活动的开展及其活动之后做些什么,想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1.公开课要选送最精彩的教学案例。首先要选,而且要精选,不要流于形式,不需要一些专家出来为活动解围,说什么贵在参与之类的话语,而要宁缺毋滥,要么就等条件成熟些再开展这项活动。省得有人在背后说组织部门或组织者的不是。
2.不要让人有作秀之嫌。这是许多老师经常在听公开课期间碰到的事情,实际上,一节课,事前上没上过,听课老师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允许老师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小瑕疵,这样更能体现老师课堂的真实性,更能反映老师的教育机制。而有的课堂像表演似的,学生全部应对自如,老师上课游刃有余,简直让人无可挑剔。他平时的课到底是如何上的,真的会如此完美吗?
3.评课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观摩课之后,评课是很又必要的,通过评课活动,一是能够促进授课老师水平的提高。二是促进其他老师们相互间的交流,有所感悟、对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老师们才能够说出课堂教学中的要点,因为老师们是实践者,每天都在跟学生打交道,在执行新课程目标,他们最有发言权。
所以,这就要组织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评课氛围。让听课者主动参与进来,愿意讲出心里话,有一说一,最好能说出欠缺的地方,这是组织者着力挖掘的。最后,还要进行评课总结,有学科带头人或教学专家相关人员进行总结最好,他们的话,人们愿意去聆听,他们知道如何评课。从那些方面评课,不是只抓住枝叶末梢,根本性的东西没有谈到,更不是各个方面都好,不谈缺点。还有,发评分表的评课形式,评课者打的分数的高低,可能对你的教学都不会有什么帮助,也许是形式上的需要,也许是教务人员的抽查或学校开课的统一要求。如果没有真实的评课活动,对开课者无益,对学校的美术教学无助,可能也不是开公开课的目的。
4.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无定法,有些个性化的教学值得推崇,别人想模仿,但是,又不能达到那种境界。好的教案、课件如果能够共享,对有些老师来讲,就会少花时间、少走弯路。现在都讲究集体备课,一节好课,需要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怎么处理、用什么方法讲、怎么互动等需要共同探讨。而大家共同认可的好课,为什么不能学习或模仿呢?但是,好的资源也不是直接的拿来,而是要进行借鉴。所以,对于他人的成果,要尽量多听取他人意见,有针对性地增加或删减,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教学素材。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
幼儿园中班美术公开课《坦克》 篇4
1、幼儿知道坦克的外形特征,并且能运用简单线条绘画坦克。
2、大胆细致的绘画,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图片、视频、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坦克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展开过程:
1、幼儿欣赏图片,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坦克)
2、小朋友你知道坦克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教师:坦克也称之为战车,它是我们部队陆地作战的主要武器,它具有强大的射击火力。
3、我们来欣赏一下坦克在作战时候是什么样的,看看它的威力有多大。
4、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坦克的外部特征:坦克有很多轮子,被履带包着,通过转动轮子,绕动履带使坦克行走,有一个发射炮筒。
5、小朋友,刚才我们了解了坦克的外部特征,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来帮助我们画坦克,我们来看看。(观看儿歌、视频,绘画坦克)
6、教师出示范画,讲清绘画之前的要求。
7、分发绘画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葡萄》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葡萄的形状、色彩,并大胆使用白乳胶进行粘贴的方法 2.能学习用搓圆的方法制作葡萄,学会搓的技能。3.在活动中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印有葡萄形状的A4纸、皱纹纸、棉签若干,白乳胶、擦手布和透明胶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出示紫葡萄,吸引幼儿注意
师:今天呀,我们班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你们说说葡萄是长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葡萄是小小的、圆圆的,一颗颗葡萄是手拉手紧紧的靠在一起,葡萄有绿色和紫色的,我们今天说的是紫色的葡萄。
二、教师介绍手工葡萄,引导幼儿制作葡萄的方法。1.以魔术形式变出手工葡萄。
魔术语:大家一起喊,葡萄、葡萄、葡萄。2.教师讲解示范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准备的材料:皱纹纸、白乳胶、棉签和一张印有葡萄的画。
师:首先,我们拿一张纸,然后用手捏成一团,捏成一团后,把它放在手掌中心,两手掌心相对,轻轻地顺时针团圆,使皱纹纸变成圆球形。其次,用手把团好球形的皱纹纸,轻轻的沾点白乳胶,不要沾太多,沾的时候也不要太用力,要不然都压扁了。最后,把团好的皱纹球放在印有葡萄的纸上固定,要注意葡萄是手拉手的,所以我们在制作的时候不要把它们分开,要让它们紧紧的靠在一起。3.提出要求
师:我们在制作葡萄的工程中,我们不能把白乳胶拿到嘴巴里面吃或者是拿到衣服上去擦,老师在每张桌子上都有放一条擦手布,小朋友们可以拿擦手布擦手。
三、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分组,制作手工葡萄。2.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表扬他人的作品。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正确的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2、尝试用直线、曲线、螺旋线以及线条的长短变化表现太阳的光芒。
3、注意保持衣物洁净,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歌曲《种太阳》。
2、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作业纸。
3、毛笔,颜料,颜料盘,海绵印章,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种太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你想种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芒?
2、师幼共同探索、讨论“太阳树”的画法。
(1)教师出示画有树干的作业纸。
教师:太阳树长出来了,可是太阳呢?我们来给它添上太阳吧!
(2)教师出示海绵印章、毛笔,与幼儿一起讨论作画方法。
(3)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海绵印章及毛笔的用法。
教师:用海绵印章画太阳,用毛笔画太阳的光芒。可以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条来画光芒。
3、教师介绍作画材料,并交代作画常规。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使用后放回原处。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毛笔、海绵宝宝、纸和颜料。画完后我们要将这些工具和材料送回它们的家。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太阳一样吗?你画的太阳准备送给谁?
(2)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巩固对各种线条的认识和表现。
教师:你用了几种线条来画太阳的?是怎样画的?
5、歌表演“种太阳”。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7
一、亲近生活,赏民间艺术的美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环境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大自然是最好的创作场所。孩子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可感知、欣赏、体验、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形象,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笔者曾利用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参观镇淮楼、文通塔、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淮安府署、胯下桥等名胜古迹,感受民间建筑的美。利用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进行教学,不仅使幼儿充满新鲜感、亲切感,更能激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采纳以往经验,选民间艺术内容
阿恩海姆认为:“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对于那些幼儿来说,事物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闻到的那个样子。”因此只有那些幼儿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才能被他们同化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去。所以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幼儿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有过积极情感体验的民间美术作品,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幼儿提供民间艺术作品,有助于他们的感知经验系统化,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便于儿童提高注意力和兴趣。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值得遵循。如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层次性的教育目标:小班为初始层次,以民间绘画、撕纸、面塑为主。中班为发展层次,以面彩塑、泥彩塑、蜡染、扎染为主。大班为提高层次,以刺绣、编织、剪纸为主。
如:剪纸,那些贴在窗棂上的红窗花、新房中的并蒂红双喜,祖祖辈辈的中国人都见过。幼儿剪纸时的心理动机和民间高手一样,自我表现的愿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便利,使幼儿在稍微具有操纵能力后,便可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依据自己的造型能力,剪贴出许多颇具个人审美情趣的图像来,这种创作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和游戏成分,因此幼儿非常喜欢,作品也有强烈的独创性和即兴感。
三、创设区域,享创造美之乐
在各区域设置民间艺术内容,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多功能、多层次的材料,创设特色活动区。
对于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活动,我们为幼儿提供许多比较原始的材料,开展制作活动。如剪窗花、做灯笼、捏泥人、蜡染等。幼儿通过折折、剪剪、画画、染染这些较简单的、能够尝试进行的活动,认识到自己也能够创作出美丽的作品,在成功体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活动区,自由地选择操作,区域活动没有一定局限性,幼儿可以大胆地想象,俗话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如美工区中,小朋友用玉米皮编出许多“小鞋垫”“小花”“小眼睛”等;幼儿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大胆造型:孩子们在饭勺、锅铲上堆色画脸谱,在杯垫上描绘各色花纹,利用碎纸屑制作纸浆画,在鹅卵石上大胆造型,在快餐盆上描绘中华吉祥图案……他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美术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件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幼儿的小手中变得精美异常,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四、结合民俗,家园互动
1. 开展与民间传统节日活动密切相关的民间美术活动
如花灯、年画、中国结、剪纸等,通过家、园配合的途径,引导幼儿参加本地本社区相关的民俗活动,让幼儿在传统节日气氛的烘托下,与家乡的民间艺术对话,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美。又如在春节主题活动中欣赏中国结、年画、剪纸等与春节节日有关的民间美术作品;放寒假前,通过看录像和图片,向幼儿介绍春节习俗,关注春节期间大街小巷及家家户户环境的布置,共同动手粘贴彩条,布置班级环境。放寒假中,家长带领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如逛花市、挂年画、贴春联、走亲访友拜年等。寒假后,教师和幼儿共同交流春节见闻,欣赏各自收集的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在浓浓的民俗节日文化氛围中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 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民俗活动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8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语,能说说这些手语所表达的含义并体验用手说话的乐趣。
(2)学习养成倾听的习惯,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
(3)学画手势并均匀涂色。
活动准备:
(1)图片1:画有表示幼儿生气的图片
图片2:画有表示怎么办思考的图片
(2)《三只熊》歌曲音乐
(3)幼儿用书及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熟悉生活中常见的手语,知道表示的含义
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用食指在嘴前作出“嘘——”的表情,“听,我的手在说什么话?”(请大家静下来)
2.师幼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手语
(1)等幼儿都安静下来后,教师:“听,我的手儿又在说话了。”做出“竖大拇指”的动作。“知道并且能够安静下来听老师上课的小朋友你们真棒!”
(2)教师用手在胸前比划出“OK”的样子,幼儿说说这是什么意思。(OK表示“好的,行”的意思)
(3)教师用食指和中指比划“耶”动作,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胜利了)?
(4)教师逐一表演“停(一个手背朝上,另一个手的食指顶住它的中间),欢迎(拍手),举手,恭喜的动作,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些动作表示的意思。
(5)教师走上前,跟下面的任意一个幼儿握手:“我的手还会说‘你好’,请你也跟你边上的小朋友说声‘你好’吧。”请幼儿同旁边的幼儿表演一下。
3.学习手语表达的情绪
“我们的手的本领可真大,能说这么多的话,可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嘴巴差呢。”
“有的时候,我们的手还可以表现我们的一些情绪呢”。
(1)教师出示图片1,“他怎么了?”(小朋友很生气)
(2)出示图片2,“他在做什么?(小朋友在思考该怎么办)
4. 幼儿表演手语,边表演,边说说手语表现的意义
“我们的手会说这么多话,那么小朋友你们的手呢?肯定也会说很多话,来,一起来说给大家听听。”
(有出示手指表现数数;竖起手指表现小兔子;张开手掌学小猫叫表示“猫来了”;“石头”“剪刀”“布”,蒙起双眼表示“躲好了吗?”等等手势语言)
二、创编手语歌曲《三只熊》
1.“手还可以跟别人交流,瞧——”
教师边表演“我爱你”的动作,边说“我愛你”。“你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幼儿说说自己爱的人,并用手语表示。
2.幼儿创编手语《三只熊》,用手语演唱歌曲
“手可以唱歌吗?试试看。”播放音乐。
3.幼儿讲述表演的手语,教师总结最适合表现歌曲的手语
“我们在用手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你的动作要可以让别人明白你表演的是什么,否则,大家就‘听’不懂了。”
教师总结出一套能够充分表现歌曲的动作。
4.集体用创编的手语跟着音乐来表演《三只熊》
三、教育幼儿时不要打扰他人
教育幼儿在别人休息或者工作等希望没有声音的地方,不要大声说话,影响他人。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说话,从小养成有礼貌的习惯。指导幼儿在某些活动(如休息或工作等)的时候,尽量不要大声的讲话,以免影响他人,试试用手语表示想要说的话。
四、让幼儿画手势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9
【活动目标】
能运用多种方法装饰怪兽脸谱,提高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纸盘若干,颜料,蜡光纸,水彩笔,剪刀。
【操作要点】
1、在纸盘上画出怪兽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2、沿着轮廓将怪兽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镂空剪下。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怪兽脸谱。
【指导建议】
1、可提供多样的装饰材料供幼儿选择。
2、帮助幼儿在脸谱上固定松紧带,用于游戏、表演等活动。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用多种折叠,运用点染的方法染纸,感受色彩、图案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
3.能大胆创作,增加幼儿对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染好的纸。
2.各色的颜料、托盘、毛笔、纸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染纸作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非常奇特的美术作品跟你们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染纸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纸巾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染纸作品。
(1)这些作品上都有什么颜色?
(2)上面有哪些图案?图案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这些图案中有一些图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我们称这样的图案为对称图案。
2、引导幼儿大胆发现,初步感知纸巾的特点。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纸巾有一个特别的本领,就是吸水性特别强。这些作品就是用毛笔把颜料点在纸巾上染出来的,这种方法就叫点染法。
三、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张特别的纸巾呢?那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漂亮的纸巾吧。那具体怎样制作出来的?对称图案怎么印出来的?
2、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步骤。
(1)出示折纸步骤图,启发幼儿发现有多种折纸方法。
师: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纸巾,按照步骤图尝试自己折纸。你还发现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儿每折一次都要压平,这样等下染出来的纸就平整)
(2)色彩点染。
师:我们折好纸巾了,现在要开始点染了。桌面上有红黄蓝三种原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颜色。用毛笔蘸上颜料,在折好的纸的角或边点染,可画上自己喜欢的线条或花纹。染好后,把它放到旧报纸里轻轻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导幼儿第一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颜料,请你们带着刚才的纸巾去染一染,试一试吧。
(2)第一次作品评价及小结提升。
①请制作的比较好的幼儿上台讲解示范方法。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多种折纸方法来染纸。
②与教师的作品对比,指出不同(主要存在颜色不丰富,空白较多的问题)
③教师小结。
4、幼儿第二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请幼儿先对纸巾进行折叠并相互讨论、展示折法。
(2)幼儿用折叠好的纸巾再次进行印染。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染角、染边、点染等方法丰富作品。(启发幼儿运用渐变色彩进行点染。)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与第一次作品进行比较观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图案奇特,晕染效果明显。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师:请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节手工制作活动—染纸,是利用吸水性较好的宣纸折叠后再蘸上颜料,然后渗透形成图案。同时以游戏的口吻来调动幼儿学习的欲望,开始我请幼儿动手操作来发现白纸和宣纸的不同并复习几种折法,在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染纸活动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纸的角或边变成了嘴,像喝饮料一样把有颜色的水吸在纸上,要求每张嘴喝的水的颜色都不一样。这样讲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时都能较好地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最后展开时,可能是幼儿有些过于着急导致作品被扯坏。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染纸》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656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小丑》》:大班教案《小丑》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利用材料进行剪、贴、画来制作小丑的脸部,认识小丑,知道小丑的五官,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小丑》教案吧。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指导方略 篇11
一、悉心选择欣赏内容, 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欣赏是开启幼儿美术心门的一把钥匙。通过欣赏各类作品, 幼儿感知具体绘画语汇和表达感受的良好素材, 感受绘画作品中传达的技能和技巧。
1. 名画欣赏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名家名作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题材、表现手法独特的作品, 让幼儿欣赏, 使他们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境界提高。
如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小伙伴》, 以我国名画《百子图》来导入观察人物的动态。欣赏从局部到整体。首先, 老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呢?那这些小朋友们在这里做什么?说些什么话呢? (从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讲述。在幼儿讲述后, 让幼儿学做画里面人物的不同形态。) 其次, 整体欣赏整个画面, 感受画面的欢快气氛。最后, 老师请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你会起什么名字呢?全班合作来创作一幅《我的小伙伴》。安塞农民画《牛头》, 是一幅象征性的作品, 构图饱满, 色彩热烈, 装饰性强。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三头巨大的牛头连为一体, 又对中间的牛头进行夸大, 给人以鲜明突出的感觉, 不仅增强了牛的威武气势, 而且显示了牛的非凡神韵, 使人感到一种美的力量。教师问:画上有些什么?幼儿第一眼观察到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个牛头) 。老师:“这张画中什么颜色最多?” (红色、黄色) “给你什么感觉?” (感觉牛很威武、牛气冲天、好像有一团火马上要燃烧起来……) 。如果画中全用红色、黄色是否好看?通过明暗色调的对比, 幼儿发现暖色调的图案, 给人热情、奔放、有很强烈的感觉, 而冷色调的背景使人感觉很冷, 心里很难受、很害怕。美术欣赏活动能使幼儿产生审美的心理。其实幼儿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经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建立起来的。只有学会欣赏名家名画和生活中的美术作品, 才会使他们运用学过的色彩 (色调冷暖、明暗等) 、线条 (曲线、直线、螺旋线等) 、形状 (三角形、方形、圆形等) 、景物 (树影、建筑等) 等知识来对作品进行分析。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美术欣赏活动, 并反复不断地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 幼儿的审美才能发挥出来。在大班美术活动中,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星月夜》, 说:“小朋友们, 你们看看这幅画上面都有什么?”大家都争着回答:“星星、月亮、树、房屋……”老师问:“那看到这幅画, 你有什么感觉?”有的说:“看着树好像往上长。”有的说:“好像它们都在动。”还有的说:“看起来好像很安静。”老师说:“我们再来看看星星和月亮周围他是怎么画的?”一幼儿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就这样绕绕的, 一个圈一个圈的, 像螺旋线。”另一幼儿说:“点点点的。”后来, 老师进行了总结, 介绍了画家和作品, 并让幼儿创作自己的作品。再如, 修拉的《大碗岛夏天的周日午后》中的点描法, 达利的《永恒的记忆》, 蒙克的《呐喊》中的变形和夸张,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中的线条和色块, 米罗绘画中的童趣幽默和线条笔触, 康定斯基作品中的色彩与形体, 中国山水画中的虚实、疏密、繁简, 等等。这些欣赏性范画既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让幼儿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 又能够为幼儿尝试不同表现技能技巧的先期经验做准备。
2. 现场范画化解幼儿创造美的难度
作品《拾穗子》画的是“弯着腰的三个妇女在拾穗子”。老师请一名幼儿讲述作品的内容, 并问大家会不会画, 很多幼儿说不会。教师又请一名幼儿弯腰拾穗子面向着大家而站, 请大家观察感知, 上身与腿的线条是什么形状?侧面脸部看到了什么?怎样表现弯曲的形态?然后教师画出了一个弯腰的女孩影子。
现场范画, 主要针对某些绘画难点或者需要当场试看效果的绘画方式所作的范画, 能够给幼儿提供当下的技术支持或者亲眼所见的机会。在绘画教学中, 由于认知、表现能力等方面原因, 幼儿常会遇到造型表现困难, 比如物体的遮挡关系、比例关系、手脚的造型、动作的表现, 等等。此时, 一方面,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通道充分感知现有物体及其关系, 以获取丰富的表象信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 各种不同时空状态下的表象能够使幼儿游刃有余地创作。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范画, 因为将表象转化为绘画语言还需要表现力的支持, 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认知、情感、想象和创造都是通过表现力展现的, 而范画则能够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水平。
3. 同伴间相互欣赏分享绘画技能
中班幼儿画了命题画《会跳舞的小人》。下午自由活动, 教师把作品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并要求幼儿说出“你认为这幅画好在哪里、在哪方面改进一下会更好”, 这是班内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幼儿们已经学会采用欣赏和建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比如, “我喜欢他使用的颜色, 如果再画大一点会更好”、“我喜欢他画的那个个人跳舞的姿势, 如果再给小朋友腿画弯曲和穿上漂亮的衣服会更好看”……
欣赏同伴的画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比较的好形式, 特别是当大家养成使用一种正向的、建设性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时候, 同伴之间对于作品的评价也变得具体、多元。通过分享同伴的作品, 幼儿不仅可以扩展自身的经验, 同时建构出新的经验, 而且可以促进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长期坚持能够培养分享能力和绘画技能, 实现可持续发展。同伴间相互欣赏既可出现在绘画活动的评价环节, 又可在绘画前出示。
二、欣赏作品应该注意的问题
1. 避免幼儿机械模仿范画甚至依赖范画
实践发现, 因为范画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幼儿绘画表现的程式化和僵化。绘画作品变得缺乏想象、童趣, 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萎缩, 不再主动地思考、积极地表达, 而是依赖于范画和老师, 这无疑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宗旨, 也引发了大家对范画的抵触情绪。
2. 欣赏内容脱离幼儿生活经验
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这幅画惟妙惟肖地描绘了门徒的感情与性格, 让欣赏者从人物的形态、神情中读懂了其中蕴含的故事。这幅画显然不适合幼儿园的孩子来欣赏, 孩子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有限, 无法感受其中的意境。
如在学习设计《盘子》时, 老师选择了《青花瓷》作为欣赏内容, 在充分调动幼儿感受点、直线、螺旋线、锯齿线、城墙线、不规则曲线及不同粗细长短线条的基础上, 在幼儿绘画前出示了多幅不同线条、不同组合的范画。结果, 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各异, 而且组合多样, 比先前的表现丰富了很多, 而且没有和范画一模一样的作品。
绘画作为幼儿内心和精神的一种表达, 是具有生命和情感的, 它描绘着幼儿眼中的世界。
总之, 在绘画欣赏环节中, 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欣赏内容, 并要时刻注意欣赏的导向, 欣赏画是幼儿创作的支持, 而不是限制幼儿的框框, 更不能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 适时、适地、适宜地欣赏优秀作品, 支持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的作品。
在幼儿欣赏美的过程中, 教师犹如一位美的使者, 除了发挥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之外, 其本身还应是美的化身。在幼儿的心目中, 教师是美的偶像。要给幼儿一双审美的眼睛, 教师首先要拥有一颗超乎寻常、特别敏锐、善于发现美的心灵。这样在与幼儿的交往中, 当美景、美慧、美德出现时, 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地觉察, 并及时地捕捉, 使之成为审美教育的资源和教材。
摘要:欣赏是开启幼儿美术心门的一把钥匙。通过欣赏各类作品, 幼儿感知具体绘画语汇和表达感受的良好素材, 感受绘画作品中传达的技能和技巧, 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境界提高。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不同风格的扇子,知道扇子不同的用途。
2、引导幼儿能用多种美工材料装饰扇面,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
3、激发幼儿感受美和体现美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扇子实物,PPT课件,胶棒,蜡笔,彩笔,描线笔,装饰彩色不织布,装饰亮片,装饰毛球,叶子,空白扇子。
配套课件:大班美术课件《有趣的扇子》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
1、让小朋友们说说天气炎热的时候,都是用什么方法解暑的。
2、小结:你们说的真好,在炎热的天气,我们有这么多的方法使自己凉快。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扇子》含PPT课件
三、制作扇子
1、讨论: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扇子?你想怎么制作装饰你的扇子?
2、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下面我们小朋友也来自己动手制作一把扇子吧。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选用各种装饰材料制作。
教学反思:
小朋友因为没有接触过此类的活动,都很有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再动手制作的时候很认真,但也有小朋友表示怕被火烧到手指,不敢进行操作。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13
活动目标:
1、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对剪纸活动感兴趣。
2、尝试用挖空、折剪法等技能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收集民间窗花的资料,如图片、年历、画报等。
2、红色手工纸每人3张。剪窗花步骤图、剪刀、胶水或透明胶。
幼儿学习资源6第14页、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感知漂亮的窗花。
(1)和幼儿一起讨论: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许多人家都喜欢在窗户上贴窗花?说一说自己见过的窗花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民间窗花的挂图,说说上面是什么团,了解窗花图案的.含义。
(3)老师即兴剪窗花,请幼儿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剪得。
启发幼儿说说老师剪窗花的过程:现将正方形对角折三次,再在两边减掉小三角、小半圆图案。
2、学剪窗花。
(1)出示窗花步骤图,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步骤图的提示先将纸对角折三次,变成一个小三角形,尽可能边对边、角对角。在用剪刀大胆的在三角的两边间隔着剪掉三角形、半圆形等图案。最后打开观察。
(2)针对幼儿出现的额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容易剪断,是窗户啊不完整?怎样才能好看?
(3)幼儿结合自己的探索经验,再次剪窗花。
3、贴窗花并交流、欣赏作品。
(1)让幼儿将自己剪得窗花张贴到窗子合适的位置,比较贴窗花和不贴窗花的窗户有什么区别。
(2)自由欣赏同伴作品,体验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活动室变美了的自豪感。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美术活动 篇14
一、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1. 感官刺激、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美术活动设计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加上声音的配合,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幼儿感官,可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小班绘画活动《快乐的小动物》中,当各种小动物出现时,孩子们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地进入活动中去,在动画与图片分解的动、静交替的信息传递中,孩子们轻松地把握了波浪线、曲折线、螺旋线的形状,并且迫切地想在有动物的纸上画出各种线条。现代教育技术将死板、抽象的画面变为色彩丰富、主题鲜明的画面,使孩子们能愉快地、轻松地、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效率。
2. 动态呈现,再现情景。
老师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老师所讲和幼儿思维融合在一起,能帮助幼儿使其受堵思维顺畅发展,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思维定势,增强理解力。如:在绘画活动《春天》中,由于幼儿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不够强,因此,他们对春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只知道小花和小草。如要让幼儿了解春天的自然特色,就要尽可能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依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态图片情景:小河融化、大雁飞回、百花齐放、柳树发芽等。当这些大自然的春景在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节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丰富了幼儿学习绘画的经验。
3. 拓展时空,开阔视野。
美术活动需要孩子进行自我创造,但是创造大多需要大量的基础经验作铺垫,而幼儿本身经验的匮乏会常常阻碍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的需要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再进行整理,通过不同手段把资料“整合”起来,给孩子一定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创造力。如在绘画活动《我的房子》中,绘画要求是让幼儿自己创作房子,而在我们的周围,房子的造型千篇一律,没有特殊风格,更没有艺术造型,要想让孩子想象出造型别致的房子是很难的。于是我通过网络下载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中国的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官、云南傣族竹楼群、苏州水乡,还有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等等。幼儿深深地被这些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建筑所吸引。这些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不仅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而且为他们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了信息资源,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愿望。不一会,一幅幅造型独特、想象丰富的“房子”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优化美术教学方式
1.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理想的活动导入。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平淡无奇地“导入”,幼儿就不大感兴趣,以至于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幼儿学习实际,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巧妙运用制作而成的动画,促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绘画《草地上的花》时,制作了电脑课件:首先,让幼儿欣赏几幅春天的绘画作品,每张作品的图案色彩绚丽,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幼儿以视觉、听觉及美的享受,使活动进入轻松、愉快的氛围。然后,分步演示了小花的绘画步骤,当一朵螺旋型的小花完成时,孩子们都拍手鼓掌。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幼儿带到色彩构成的情境中。幼儿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活动气氛十分活跃,他们都感受到了草地的美丽,迫不及待地想在画纸上自己创作花和草。这样导入活动,孩子“美”中生趣,学习绘画的心情油然而生,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2. 运用电脑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美术技能。
幼儿的创作热情来自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动画,演绎作画步骤,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幼儿强烈的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增强幼儿的作画能力。如在活动《快乐星球》中,我在示范时边讲故事边在电脑屏幕上演绎故事内容,幼儿边听故事边看我演示。故事情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我的示范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便于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如何运用点、线表现自己的思想。运用电脑示范色彩丰富,着色快捷,并且通过大屏幕显示清晰可见,相对于在纸上演示来说,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同时,我灵活运用鼠标作画,也激发了孩子对教师的崇拜之情,产生了学习美术知识的持久兴趣。
3. 运用课件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
在大班美术《春》中,我在课前准备中运用网络搜索大量为活动服务的资源,如:春天的自然风景,春字的各种艺术体,徐悲鸿的《晨曲》,等等。孩子在仔细欣赏、观察后,体验到它们都是用各种方法表现的作品,从而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如何运用各种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了表现自己的愿望,点燃了创作的火花。
又如《颜色变变变》,向孩子展示颜色的变化,让孩子讨论,再去发现。我通过“变色”的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孩子的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多媒体课件能在幼儿操作的同时循环播放绘画步骤,让幼儿可以反复看绘画步骤。这样可以照顾到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掌握绘画技巧。
三、优化美术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老师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幼儿,发现幼儿的长处,从而让每个儿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在美术活动评价中,我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恰当的评价既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从多种的角度开展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技能的评价,既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为他们鼓劲,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激发继续大胆作画的欲望和热情;同时又要准确把握、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或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1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调好的水粉色。
2.白纸人手若干,纸卷、笔套、印章、瓶盖各若干。
3.背景音乐:《摇篮曲》和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
1.老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各种花纹的被子。
2.说说见到的花被子有哪些颜色?。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你喜欢哪一条?
二、感知颜色
1.观察课件的最后一张,引导幼儿说出这条被子用了什么颜色?
2.老师介绍印画小被子的材料,并示范印花的方法。(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分散拍印在纸上,再用纸卷蘸上另一种颜色在纸的空隙间拍印。)
三、幼儿操作
1.师:小朋友,你们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却只有白被子,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的白被子变成花被子,你们愿意吗?
2.幼儿开始印画,老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播放背景音乐)
3.教师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或颜色创作。
教学反思: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抓住教育契机,在增强个体自信的同时,对其他孩子也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可见,普通的教学活动,只要能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会得到较好的成效。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 篇16
【活动目标】
1、巩固正确的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2、尝试用直线、曲线、螺旋线以及线条的长短变化表现太阳的光芒。
3、注意保持衣物洁净,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歌曲《种太阳》。
2、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作业纸。
3、毛笔,颜料,颜料盘,海绵印章,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种太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你想种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芒?
2、师幼共同探索、讨论“太阳树”的画法。
(1)教师出示画有树干的作业纸。
教师:太阳树长出来了,可是太阳呢?我们来给它添上太阳吧!
(2)教师出示海绵印章、毛笔,与幼儿一起讨论作画方法。
(3)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海绵印章及毛笔的用法。
教师:用海绵印章画太阳,用毛笔画太阳的光芒。可以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条来画光芒。
3、教师介绍作画材料,并交代作画常规。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使用后放回原处。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毛笔、海绵宝宝、纸和颜料。画完后我们要将这些工具和材料送回它们的家。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太阳一样吗?你画的太阳准备送给谁?
(2)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巩固对各种线条的认识和表现。
教师:你用了几种线条来画太阳的?是怎样画的?
5、歌表演“种太阳”。
幼儿随歌曲《种太阳》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以“故事”为线索,引导幼儿大胆畅想,用已有经验,大胆说出不同形态的太阳形象。在活动中首先通过故事导人,让幼儿在听听、说说、讲讲的过程中了解太阳的颜色。紧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了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过程充分展示幼儿想象、用语言大胆地表述为下一环节打下伏笔。接下来,结合了课件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观看,让幼儿感受色彩美,通过太阳的七种颜色的美和色彩带来的心里感觉,有效的将心理健康渗透到美术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感受色彩美;为下文的绘画作铺垫。整节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幼儿去画。从而帮助幼儿感受到艺术活动的夸张性,体验艺术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的快乐、有趣,萌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太阳树》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80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中班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两种颜料调配出第三种颜色,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兴趣,自主尝试配色的实验,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颜色变变变》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活动】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10-02
《花树》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10-24
我设计的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10-19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糖葫芦》含反思08-21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用一根线条去散步》含反思09-20
幼儿园公开课教研活动计划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