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期中复习计划

2024-07-29

小学数学期中复习计划(共15篇)

小学数学期中复习计划 篇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任课教师:

一、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半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把半学期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

6、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5各数。

2、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看一幅图列一个算式或二个算式。

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

难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

四、复习措施: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上半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数学期中复习计划 篇2

1. 复习课的目的意义。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开篇首章首句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意思是说:“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 不也高兴吗?”“学”的含义是学习与教学。“学”并不仅仅包含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 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我们认为, 孔子的这句话, 体现了其科学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又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广泛地熟读典籍, 复习所学的知识, 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 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上好复习课, 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 发展思维能力, 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漏, 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 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 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习时, 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 经过一段时间, 会逐渐模糊, 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 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往往需要有反复。所以, 通过整理与复习, 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 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 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 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增进持久记忆。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 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课的重要性。

2. 联系实际, 激趣导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搜索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整理和复习几何形体的体积 (容积) , 教师上课时打出投影—为小金鱼搬家,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鱼缸和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水瓢, 给鱼缸加满水, 请同学们估测一下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水瓢倒几次能将圆柱体鱼缸加满水?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 纷纷提出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如何计算体积。学生积极参与, 情绪高涨。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并不陌生和抽象, 同时也感受到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 教师在复习课前要善于搜集日常生活中, 新闻媒体上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激趣导入复习内容, 这样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3. 梳理知识, 形成知识概念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 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 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 在一定的阶段, 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 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 连成片, 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以便记忆和运用。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开展辩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4. 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 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 进行温习补救,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 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

5. 精心设计练习,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课上的具体题目设计, 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只针对一些学生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 学生上课时会产生厌烦情绪;太难,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做而生烦;太浅, 容易产生松懈怠慢心理, 也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所以, 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复习, 习题的设计十分关键。

在复习课上, 也应注意学生纠错的习题安排。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总有一些常犯的错误, 因此, 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应恰如其分安排一些学生重点练习的题目, 包括学生已经做过的练习。对学生来说, 并不是做了题后, 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有些题目需要经常练习, 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不然, 很可能导致复习课表面热热闹闹, 实则学生一无收获。

6. 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应注意以下两点。

6.1 练习题的设计体现针对性、挑战性。

如:在复习中安排这样一道题:“老师家中挂了幅圆形装饰画, 它的底板是一块三合板。这个圆是从一块长10分米, 宽6分米的长方形三合板上切下来的一个最大的圆。请你描述一下, 这幅装饰画有多大。”学生从个人的知识经验出发, 有的用面积来描述, 有的用半径来描述, 有的用直径来描述, 还有的灵光一闪用周长来描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思维活跃, 积极性高, 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挑战性。

6.2 练习的思维过程要具有独立性。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3

3.用口诀“七八五十六”可以算出除法算式( )和( )的商。

4.▲▲▲▲▲▲▲▲

▲的个数是的( )倍。要使▲的个数是的8倍,▲还要画( )个。

5.下图中,锐角有( )个,直角有( )个,钝角有( )个。

6.在( )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二、神算手(16+9+6=31分)

三、万花筒(14分)

1.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分)

(1)把16个苹果分成4份就是平均分。( )

(3)每一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4) 8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锐角。()

(5)抽油烟机工作时是旋转现象。()

2.捉迷藏(把“+”、“-”、“住被颉皜鳌贝?后面找出来)。(4分)

使计算结果最大:558 1

使计算结果最小:9377

3.送回家。(5分)

四、操作台(8分)

1.画出小旗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2.在小旗的右边画一个钝角。

五、生活园(30分)

1.操场上有36个同学在跳绳。

(1)每组4人,可以分成几组?

(2)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

(1)小亮平均每次得几分?

(2)小红一共得了24分,她的得分是小明的几倍?

(3)请你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1)买3支钢笔和一个足球,一共要多少元?

(2)16元钱可以买哪一种物品?能买多少?

(3)50元钱买4个文具盒,还剩多少元?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会解答吗?

六、聪明屋(做对加10分)

一个大盒子里装有4个中盒子,每个中盒子里都装有8个小盒子。

数学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篇4

临近期中考试,为了使复习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了使期中的复习更加有效,特制订本计划。

1.“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用小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因此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问题解决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观察物体”的复习。

本学期的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进一步抽象,观察的物体以立体几何形体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空间想像等方式来辨认一个或多个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和相对位置。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通过直观活动逐步渗透投影几何的思想。

3、综合复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篇5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三(1)班共有学生41人。学生中绝大部分能够自觉学习,课上能认真听讲,善于思考,作业积极完成.但还是有许多学生学习上不花心思,作业书写质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些是学习习惯不好,能够补救.但是我们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成绩总是不理想。

本学期复习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面不足的补习上。对于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我将及时对他做好思想工作,使他能够安心于学习上。对于知识落后的的学生,要求他不懂多问、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同时在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共同努力争取有较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除数;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

复习重点: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复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复习目标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四、采取措施:

1、加强基本概念的复习,引导学生以旧引新获取新知识。

2、在基本知识复习好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对于后进生要做到多鼓励,多关心,辅导他们争取在原有学习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4、在应用题复习中,应重点放在复习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在复习中充分运用教具、实物、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要点 篇6

关键词:基本概念,解题技巧,培优补差,因材施教

期末复习能够系统回顾本学期学过的知识, 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也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十分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期末复习要做好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做题过程中加强基本概念的识记

小学数学中基本概念较多, 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故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有些概念变化后出现在数学题目中, 学生不能准确的解答。如:三年级数学题目:判断三 (一) 班平均捐款5元, 就是说每位都捐了5元。做这道题时, 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做错了。这道题目看似简单, 就是对“平均”的理解。其实不然, 这是一道关于平均的逆向思维的题目, 若是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往往会出错。因此, 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做一些练习题, 加强理解记忆。

二、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提高解题技巧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应用题、图形题、单位换算等都渗透着计算。因此,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数学复习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多练习。有些人认为学生计算题做错了, 就是粗心的原因。其实不然, 学生计算题出错是计算熟练度不高的原因, 教师在复习期间可以让学生每天做几道计算题, 但不能过多,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计算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 可以增加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解题技巧的练习题。如:计算25×36时, 可以先分解36, 得到算式25×4×9, 然后先计算25×4, 再算100×9。通过这样题目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三、抓好典型题目的讲解, 解决全班的共性问题

在数学期末复习中, 部分题目不会做, 是全班共同存在的问题,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讲解, 并加强类似题目的练习。例如:三年级应用题, 在一个周长为32米的正方形菜地种上小白菜, 每平方米种小白菜12棵, 这块菜地可以种小白菜多少棵?教师可以用倒推法来分析:要想知道这块菜地种多少棵小白菜, 就必须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要想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 就必须知道这块正方形菜地的边长;虽然正方形菜地的面积不知道, 但是给出里正方形菜地的周长, 通过周长就可以算出正方形菜地的边长。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豁然开朗, 再出类似的题目, 学生能够很快准确解答。

四、注重培优补差, 兼顾中等生

在数学复习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作业进行梯度设计, 对不同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例如, 三年级题目:一个数除以4之后比原来的数少147, 另一个数乘以8比原来的数多168, 问原来这两个数相差多少?像这样的题目可以让优等生多思考, 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讲解, 对于后进生就不多太多要求。而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让优等生吃透, 让中等生弄懂, 让后进生会做。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7

1. 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后的时间是( )。

2.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两块橡皮厚2( ) 妈妈体重54( )。

小军的身高12( ) 王伟每天写作业大约用50( )

长江长约6300( ) 小平跑60米用了9( )

4.在里填上“﹥”、“﹤”或“=”。

50秒1分 70秒7分

9分540秒 3时300分

7厘米70毫米 4毫米20厘米

6吨70千克 9000米9千米

5.两个加数的和是830,其中一个加数是357,另一个加数是( )。

6.小云和小兰约定上午8:40在杏花公园门口集合,但小兰迟到了12分钟,小兰是( )到的。

7.90毫米=( )厘米 200毫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分=( )秒 8时=( )分

( )分=300秒 540分=( )时

8.每台机器500千克,8台这样的机器重( )吨。

二、我是小法官(5分)

1.小明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大约1小时。 ( ) 2.比308少169的数是239。 ( )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厘米。 ( ) 4.60毫米和6厘米一样厚。 ( ) 5.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 三、我会选(5分)

1.动车每小时可行驶( )。

A.200米 B.200千米 C.200分米

2.妈妈做中午饭用了30( )。

A.分 B.时 C.秒

3.小红的体重约24( )。

A.克 B.吨 C.千克

4.不是给287-160=127验算的算式是( )。

A.287-127 B.287+127 C.160+127

5.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博物馆上午9:00开门,小玲8:40已经到了博物馆门口,她还要等( )。

A.20分 B.30分 C.10分

四、计算题(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米-6分米=( )分米 2900米-900米=( )千米

350千克+1650千克=( )吨 3千米+8000米=( )千米

36+54= 80-29= 240-180=

360+240= 200-150= 210+180=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2-256= ※358+587=

369+274= ※800-236=

五、操作题(16分)

1.画一条比5厘米少1厘米5毫米的线段。

2.根据作息时间,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 )里。

六、解决问题(22分)

1.微微超市营业时间是上午8:00到晚上9:00。这个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几小时?

2.

电饭煲288元 微波炉599元 电磁炉308元

估算一下,妈妈买这三种商品需要带多少钱?

3.胜利小学原有学生760人,今年毕业了145人,招收了138个新生。现在胜利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4.超市运来5吨大米,第一周卖出1200千克,第二周卖出8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5.28人出去划船,小船每条票价28元,可以坐4人;大船每条36元,可以坐6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有几种租船方案?

小学英语期中复习计划 篇8

1.按单元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包括单词、词组、句型、日常用语和知识点等)。

2.归类复习。

(1)音标。独立地进行音标的归纳复习,一方面解决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另一方面解决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2)时态。对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这四种时态进行归类、比较,并结合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加以巩固。

(3)介词。英语中介词的用法比较复杂,故专门对介词的用法进行整理归类,并结合练习加以巩固,同时,加强学生对固定搭配的记忆。

(4)阅读。进行阅读练习的方法指导,并结合阅读材料进行专门的训练。

(5)听力。听力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将听力练习分散在每一课时中。

(6)语法知识。

3.综合练习,查漏补缺,针对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再一次补充复习。

英语复习的技巧

如果大家能清楚并能把握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规律,掌握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了解中小学英语学习的阶段任务,对英语学习做好长期规划的话,才能让孩子的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英语达到有效衔接,进而不断产生跨越式进步,点燃孩子心中学习这门语言的热情。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学习过的很多孩子能取得高效进步的原因,因为我们的老师能把掌握的这些英语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作用于课堂,在课堂上能不断去引领学生,去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总体还是比较放松的;当然也有抓得很紧的家长,孩子学习比较超前。很多过来测试的小学高年级孩子甚至是新初一的孩子表示没有学过课外的英语,原因是由于课内的英语每次考得还不错,所以没有必要上课外英语班。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不上课外的英语班,不代表不需要课外的积累。

小学的课内学习任务不是很重,也比较简单,考试轻松通过,一个班级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优。如果小学阶段不重视英语的课外积累,一进中学就会逐渐感觉到压力负荷加重。初一还不算明显,尤其是初二开始,初二下期会逐渐拉开差距,初三开始分化。所以小学看似轻松,其实积累的任务很重。中学生由于课内负担过重,各科加码,用于英语课外积累的时间也十分有限。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始,重视英语的学习,做好规划,才能为中学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储备后发之力。对于语文、英语这类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

英语复习的措施

1、紧扣英语课本及学习内容。小学英语考试一般会考得比较固定、死板,基本是课文或课本内容的原句或适当的演变,关注学生平时作业及练习的难度及学生常出错的地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1)重点考查内容:单词、词组、句型,所以要严抓基础。单词拼写不能出错,基础知识要严抓,对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要重视。收集学生作业、试卷,并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他常错的知识点出一些类似的练习给学习练习、巩固。

(2)最好要求小学生将所学课文全部背诵出来,至少也要背诵重难点句型(课本里常重复出现的基本都是重难点句型)。这样做既能锻炼记忆能力,又能培养语感,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解决语法、语言交际填空练习等综合能力方面的问题。

(3)要注意对所学过的英语知识的查漏补缺,及时补充、练习、巩固。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遗忘率高,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及全面性缺乏,知识归纳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很差。常常学了今天忘记昨天所学过的知识,学到本学期早已忘记上学期所学内容。

此外,偶尔会出现语法方面的综合考查及灵活运用练习(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在平时练习中要多关注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语法运用方面的能力。

2、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单词听写(每次听写一个单元,共12单元)并纠错,目的是查漏补缺,争取能够把教材后面所附词汇表上的单词全部达到听、说、认读 、写四会要求(部分孩子可适当放宽要求,只要能记住课标上所要求的四会单词即可)。句子的复习句子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计划 篇9

一、复习内容

1、能正确认读二类字、正确读、写生字。正确区分音近、形近字。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熟练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每个练习的读读背背部分。

4、学会阅读短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5、学会看清图意,写一两句语句通顺、完整的话

6、主要是四个识字和11篇课文。

二、改进措施

1、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复习。

2、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备好每节复习课,注意复习习题的趣味性、实效性。

3、抓好语文的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训练,抓好“双基”的训练,抓好学生学习的劲头。

4、优生带动希望生,进行一帮一学习。老师利用课后给予耐心辅导。

5、利用早读时间主抓学生的课文背诵,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本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能完整的背诵下来。

6、充分调动小组的积极性,让小组长帮老师进行组内检查。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进而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7、在平时的课堂当中,让孩子多做练习题,进行反复练习。

★ 小学语文期中工作总结

★ 小学期中学校工作总结

★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 小学二年级工作总结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 小学二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 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 二年级期中家长会发言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谈小学数学总复习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总复习;策略

总复习在小学阶段极为重要,它是对所学知识回顾、总结及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要引领学生找出疏漏,弥补不足,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计划地做题,避免题海战术,力求达到良好的效果;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乏味的复习变得灵活、有趣;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建构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的知识网络就像一棵大树,由树根到树干到树枝再到树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前后贯通,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启发性的提示,为这棵大树添枝增叶,把过去零散的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系统化。

数学学科是一个体系,环环相扣,不论哪部分知识没有学好,后面与它相关的学习内容都会受到影响。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引导学生组合相关知识和构建知识系统框架,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本学段应掌握的知识,同时清楚地知道复习的重点,分配好每一知识块的时间,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二、创新复习模式

1.选择适合的题型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选取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做基础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题后适当地做一些能力题。虽然他们的题量比别人多,但是由于基础掌握较好,不会加长做题时间。

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一些条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能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通过这样的练习,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2.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变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者、激发者,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解说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3.发挥小组作用

学习小组是由性别、学习能力、个性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分工协作,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展开,同时使小组之间有可比性,形成竞争意识。

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要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欲望就会更强烈,课堂氛围就会更加生机勃勃。

三、运用激励评价

教师要树立发展性的评价观,既要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它不仅能使学生树立信心,还可以促使学生乐于提问。组内有些学生胆子小,表达能力差,教师应该让这些学生在组内充分地讨论交流,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有效地激励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有合理评价的“水平线”,既要关注整体也要注重个性。

四、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直观形象的知识易于接受,对一些逻辑推理的知识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实际观察操作,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好奇心和兴趣是创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问题,归纳要点,理清重、难点;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考过程;更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舞台,采用有效地评价机制,激励他们爱上数学,体会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尹卫国.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1(09).

小学数学高效复习课初探 篇11

一、引导学生在有效活动中, 自主整理知识网络体系

(一) 在典型习题中归纳知识结构

复习课中, 我们要想达到甚至超过既定的教学目标, 不使复习课流于形式。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导教, 导学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根据复习的内容和知识的编排选择适当的方式, 创设有效情境, 引领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选题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有目的的选择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的题目, 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 我首先出示一道习题:你能用几种方法求下图的面积?

学生各抒己见, 最终想到了以上五种方法来求这个图形的面积。教师继续提问:在解题的过程中, 你分别用到了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还缺少本单元的哪些面积公式?请补充在表格里。

这样, 通过剖析一道典型习题, 将分散的概念和公式集中起来, 达到梳理概括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明确了复习的方向, 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 思维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 在小组合作中构建个性化知识网络

复习课虽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但并不是把所学的知识简单的重复一遍, 要使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弄清各部分间的联系,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平时分散的、零碎的、局部的知识纵横联系, 使之系统化, 网络化。例如, 复习“圆”时, 让学生根据提纲将整理好的知识结构图在小组内汇报交流, 讲解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出易错易混内容, 提出学习中的缺漏等。

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知识结构的梳理, 迫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全面回忆, 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而且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全体学生通过合作掌握基本知识体系, 整理出一条知识链, 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思维, 既能纵向分析, 又能横向思维, 而学困生也在其他学生带动下对知识脉络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

二、设计高效练习, 发展思维能力

复习课中,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全面复习所学的知识, 又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题练习来实现。但是练习切忌题题练或按书灌, 要有针对性, 要使学生练得精, 练得巧, 练到点子上, 才能真正起到发展思维能力的作用。

(一) 设计层次性练习

设计练习要有层次性, 既要体现练习的基础性, 又要在此基础上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所学知识有不同层次的提升。例如, 在复习“比和比的应用时”可设计这样一组阶梯式问题。已知“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2.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3.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4.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5.女生比全班少几分之几?这样一组练习梯度明显, 引导学生在解决基础题的前提下, 题目的数量关系逐步深入,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检验出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二) 设计变式型练习

变式型练习有助于使学生辨析练习中的易混、易错题, 分析比较其异同点, 抓住问题的实质, 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 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复习课中要多设计变式练习, 通过问题情境的变化, 锻炼学生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 可设计这样一组变式题:1.公鸡有80只, 母鸡是公鸡的3/5, 母鸡有多少只?2.母鸡有80只, 公鸡是母鸡的3/5, 母鸡有多少只?3.公鸡有80只, 母鸡比公鸡少2/5, 母鸡有多少只?4.公鸡有80只, 公鸡比母鸡多2/5, 母鸡有多少只?5.公鸡有80只, 母鸡有48只, 母鸡比公鸡少百分之几?6.公鸡比母鸡多32只, 公鸡与母鸡的比是5:3, 公鸡和母鸡各多少只?通过这样一组练习的对比和辨析, 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 设计多解型练习

复习课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解法解题, 一题多解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 妙法顿生,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 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位, 不同观点, 分析、思考同一问题, 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 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 设计综合型练习

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复习课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练习, 又要注意练习的综合性, 并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开放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创新发展, 练习的设计可围绕某个章节的重点, 确定一条主线, 把各个环节串起来, 使练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练习, 信息容量大, 包含了整章复习的内容, 达到了“练一题串一片”的作用, 切实提高了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题 篇12

一、填补空白。(每题2分,共24分)

1.根据14×35=49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4×350=140×350=()

2.一瓶“可乐”250毫升,20瓶共()毫升,合()升。

3.计算498×21时,可以看作()×()来估算,结果大约是()。

4.在里填上“>,<”或“=”。

4升3999毫升7000毫升6升

25×2825×4×7160×21160×20+20

5.4个小朋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他们互相寄一封信,一共要寄()封信。

6.用右图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

或()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厘米,同时小于()厘米。

8.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它的一个底角是45°那么它的顶角是()°,按角分,它又是一个()三角形。

9.四边形内角和是()°,五边形内角和是()°。

10.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11.把下列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40×3=120480÷120=456+4=60

12.一只量杯中装有400ml的水,当放入两个相同的玻璃

球后,水面刻度指示为600ml,每个玻璃球的`大小相

当于()ml的水。

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5分)

1.2、5、8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2.制作“杯琴”时,杯子相同,水的多少不同,敲出的声音就不同。()

3.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4.460+40÷5加上括号变成(460+40)÷5,运算顺序发生变化。()

5.“算24点”时,如果是1、3、5、7四张扑克牌,是算不出“24”的。()

三、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5分)

1.与25×120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250×12B.25×40×3C.25×4+30

2.一升水正好倒满5个纸杯,那么一个纸杯的容量是()。

A.毫升B.200毫升C.500毫升

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右图中

与底边40相对应的高是()。

A.10B.20C.40

4.在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挑选出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有()种组合。

A.7B.8C.12,

5.由于小马虎把20×(□+2)错算成了20×□+2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13

在复习中,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与代数的知识、空间和几何初步知识还有简单统计和概率等知识,并能灵活自如地用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结合复习内容,向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有其他规律性”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科学态度和创造性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每个领域的知识分成若干段来逐渐地进行复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数的认识运算、简易方程、比和比例、尤其计量单位的换算时学生容易算错,还有正比例、反比例两个比例的意义等等。

要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动笔计算等等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平面及立体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计算公式的推导和相互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类一些计算部分要让学生锻炼限时完成,并能自如地运用简便的算法。运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能看懂和绘制统计图表,并能进行分析和简单的推断的方法。

在把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的复习过程中,根据每册书的知识体系构建的特点,要分章分节逐层深入地的纲要进行复习,每节课的内容要创设一定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进行质疑,每一部分的复习内容都要设计一些习题来加深巩固,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反馈出学生复习时的掌握运用知识的情况。

每周的复习要增设检测试题,通过大量的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自己学习滨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自己反馈出的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数学期中复习计划 篇14

本课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倍数与因数》的内容, 本节课是“复习巩固+拓展探索”性质的课程, 主要是对第一章的知识进行复习强化, 并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

本章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 新课标对本章教学内容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倍数和因数以及质数和合数; (2) 知道2、3、5的倍数特征,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 (3) 了解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2、3、5的倍数特征》、《质数与合数》本章所有的课程, 但是, 在对逐个知识点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的掌握情况比较好, 把所有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学生就很难掌握, 容易混淆。因此, 本节课将本章所有的知识点混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强化巩固, 并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

(1) 复习自然数, 整数的范围界定, 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2) 加强训练2、3、5的倍数特征, 能够灵活找出符合2、3、5倍数特征的数字。

(3) 拓展探究, 探索4和25的倍数特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 过程与方法

(1) 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现复习巩固的目的。

(2) 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以及合作探究, 拓展新知。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 收集有用的信息, 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在探索非零自然数的特征的过程中, 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教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三、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 复习旧知识, 加深练习, 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灵活性。

(2) 探索新知识,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4和25的倍数特征。

四、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课程采用“复习巩固+拓展探索”的教学模式进行, 在“复习巩固”环节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 采用各种不同的题型, 利用各种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拓展探索”阶段引导学生积极体验, 鼓励交流合作,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五、学习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在智慧教室环境下进行教学, 需要准备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主要有: (1) 优课系统; (2) 电子书包的实时监控系统; (3) IRS出题系统; (4) 云端书柜; (5) 电子书包教学资料 (PPT课件、练习题) ; (6) 电子书包的电子联络薄 (电子错题本) ; (7) 电子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复习巩固

11.热身抢答

教师利用智慧树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利用电子黑板展示PPT课件中关于第一章的练习题, 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抢答或者跟教师一起回答。

此部分主要涉及第一章概念性的知识点,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 对概念性的知识点进行快速的复习, 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行充分热身。

22.交互巩固

教师打开优课系统, 在电子黑板上进行展示, 利用集合类型的题目对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进行综合复习。一共有四个集合也就是四次机会, 学生推举男生代表、女生代表在电子黑板上进行答题, 在答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在数字列表中添加新的、易出错的、较难的数字, 增加题目的难度, 启发引导学生 (如图1) 。

此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教师不断地出难题考验学生,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被选为代表的学生充满了自豪感, 男生代表和女生代表展开了男生和女生之间的竞赛, 这样没有被选为代表的学生也会有一种亲身参与感,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3.自由出题

教师利用电子书包IRS出题系统中的自由出题, 让学生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首先, 教师发送判断题的选择项 (即√和×) , 然后口述判断题的题干, 学生迅速作出选择确认提交, 教师通过电子书包的终端监控以及计时答题界面监控学生的答题情况 (如图2、图3) 。

此环节是一个高度紧张的环节, 教师在口述判断题题干的时候全体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并积极思考, 惟恐听不清题目无法提交答案而落后于其他同学, 并且在答题的过程中IRS系统始终在计时, 超过时间限制就无法提交, 学生可以在计时界面看到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提交顺序, 提交答案较前的学生会充满自豪感, 这样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 每个人都争做最好最快的, 所有的学生都不甘落后, 积极参与。

(二) 拓展探索

11.交互体验

教师通过电子黑板将千数表派发到学生端的云端书柜上, 学生迅速进入云端书柜点击下载, 学生利用云端书柜的工具尝试标记出千数表中哪些是4的倍数, 在寻找4的倍数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如图4、图5) 。

此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积极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储备, 并利用电子书包的优势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 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2.协作交流

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探究, 小组内成员将各自探索的成果互相展示, 通过组内的交流讨论对于4的倍数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并且教师要求各小组举出例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最终小组代表进行小组探索结果汇报。在协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学习, 听取他人的意见, 还可以对他人的想法提出质疑, 组内成员对于同一目标共同努力,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3.网络探索

在网络上搜索“25的倍数特征”, 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资料, 讨论汇报。此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树立“互联网可以作为学习工具”的意识。

(三) 综合练习

11.IRS出题

教师利用IRS出题系统将巩固练习题发到学生电子书包端。

练习一 (单项选择型) :喜羊羊“我帮您”热线号码是:A-5的最小的倍数;B-最小的自然数;C-7的最大的因数;D-既是4的倍数, 又是4的因数;E-它的所有因数是1, 3; F-最大的一位数;G-只有一个因数。你能根据以上信息, 猜出这个热线号码是多少吗?

A:5074391B:1072390C:5072391D:1072391

练习二 (多项选择型) :1既是2的倍数, 又是5的倍数的数 () ;2既是2的倍数, 又是3的倍数的数 () ;3是4和25的倍数的数 ()

A:2656, B:405, C:15096, D:1800, E:1980, F:3550, G:4095

练习三 (生活应用型) :有60个乒乓球, 装在若干个盒子里, 要求每盒装的同样多, 且每盒不多于15个, 不少于8个, 有哪几种装法 (在电子书包的草稿纸上完成或拍摄上传) (如图6、图7) ?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综合性的题目对学生深入检测, 利用IRS出题系统将题目传送给学生, 学生提交答案, 教师能够利用测评系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并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另外, 在IRS出题系统中教师可以随时展示学生的作品,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反馈的效率, 不用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到课后去解决, 而且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可以被展示, 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总结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评测分析总结自身的学习情况, 并将本节课做错的题目归纳到自己的错题本内, 学生利用评测分析, 可以按照学科、时间等信息检索出测试正确率及错题本信息, 也可按照时间和学科查看“我的错题本”, 针对课堂答错的题目, 可以重新答题, 并把最新的答题信息记录在系统中。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的测评分析功能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 帮助自己梳理、归纳、总结知识点 (如图8、图9)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智慧教室的环境下进行, 教师充分利用电子书包以及电子黑板的优势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使数学复习课不再枯燥乏味。教师利用学生刚学完“2、3、5的倍数特征”产生的负迁移, 直接抛出问题 (4和25的倍数特征) , 激发了学生原有认知和探究欲望, 本课中, 学生很快地进入问题情境, 探索、猜测、反思、观察、讨论, 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索者的角色。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集锦 篇15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1

一、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16人,通过教育、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2个同学基础较差,只好想办法争取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进步。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分数乘法

复习分数乘法和意义和计算方法,记熟单位“1”的判断方法,巩固训练简便计算;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快速确定一个数的倒数。

2、位置与方向

复习时,要牢记“横行数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并记住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牢记方位名称,能认读方位图,掌握读方位的方法。

3、分数除法

复习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强化训练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4、比

复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巩固化简比和求比值,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圆

复习圆的组成、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强化训练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环形的面积。

6、百分数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进一步训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复习巩固求率、折扣、纳税、利息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复习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7、统计

复习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8、数学广角

复习“数与形”的联系以及用“数与形”的联系推导出相符的公式,用数形关系与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思路

努力按“班级实际情况及教师计划”去指引复习,先分块复习,再让学生按单元快速浏览,然后指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同步进行相应的练习;最后让学生背记必须记住的知识,强化训练计算方法;最后按单元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分层复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复习完一单元、检测一单元,相应的强化一单元。

四、具体安排

12.8--19日前引导学生分块复习完毕。

12.20——12.23 复习一、二单元并进行检测。

12.24——12.25 复习三、四单元并进行检测。

12.27——12.29 复习五、六单元并进行检测。

12.30——12.31 复习七、八单元并进行检测。

1.3——1.4 考期末检测卷。

1.5——1.9为机动时间,可以根据本册内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的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全面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回归课本、掌握课本上的各种题型。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2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中注意的重点、难点: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及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应用以及形成“克”、“千克”的正确观念。

5、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6、数的读、写、组成及学生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复习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3

我们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去面对小学数学的学习,那么我们大家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今天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给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复习计划,希望我们大家认真认真的去复习我们数学的知识。

一、抓基础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记清概念,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列出各单元的复习提纲。通过读一读、记一记等方法加深印象,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从现在起每天10题选择,10题填空让学生把知识更熟练,更加准确。

二、精做精练多做精选模拟试题,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小升初实战中得以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小升初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三、查漏补缺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选择能覆盖小升初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标准难度的试卷,让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五、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分类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重点在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重点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3.解决问题:重点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商,难点是分数的实际应用。4.量的计量: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各种类型名数的改写。5.几何初步知识:对公式的应用以及思维拓展。(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关角的关系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6.简单的统计: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阶段:模拟训练1.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2.几何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4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1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空间与图形(7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综合训练。(2课时)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5

一、复习内容:

本册的复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计算、应用题。其中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措施:

对本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结合本单元各个复习板块的教材编排情况,拟定具体的复习顺序、重点、课时分配及适当的配套练习。

重视学生对概念、法则、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已有知识系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

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讲究复习技巧,有效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互相促进,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

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在课堂上还掌握不牢固的内容,要利用课后时间补差,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四、复习时间:6月2日至考试

五、具体复习内容分析与安排

(一)、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复习(6月2日-----6月5日)

这类习题主要通过填空、判断、选择来进行复习。他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各种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弄清楚各种概念、法则、性质的联系和区别,然后进行专项练习,让学生见识各种不同题型,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主要的复习方法就是通过典型例题的比较、分析对比后进行专项练习来进行。

如:数与代数中,要帮助学生弄清以下知识

(1)把950084000用亿做单位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记做()。区分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2)1.497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在这关键要使学生明白保留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道理。

(3)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要向学生讲清分数的意义与求每份数是多少单位一的介定。

(4)0.75=12()=():12=75/()=()%。帮助学生弄清小数、分数、比、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同时要让他们掌握解答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5)在数的整除中主要是在理解各个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进行。一个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千分位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精确到十分位是()。

代数初步知识中

(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省略乘号的写法a乘4.5写作ax4.5。省略乘号写作4.5a。

(2)弄清比与比值的区别。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比例的性质反过来应用的情况: 如果ax3=bx5,那么a:b=():()b:a=():()

(4)比例尺的概念的理解,如一种机器零件长3毫米。画在图纸上量的它的长是21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量与计量

主要让学生弄清楚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一个单位的实际量是多少。如 :

(1)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2()。一种集装箱的体积12()。

(2)3千克50克=()克 3.5千克=()千克()克.几何初步知识

(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一个角45度,小明用放大镜看这个角是()度。

(2)面积与周长、体积之间的区别。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帮助学生弄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后进行填空、判断、选择题的专项练习。

(二)操作题(6月8日)

这类试题主要体现在空间图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在试题设计时把常见的图形计算改为先按要求作图,通过“画和量的操作得到数据后再进行相关的计算。如在长方形中

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1)这个梯形中最大的角是()度。

(2)请量出相关数据,分别求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所以此类试题复习时要力求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推广的基本过程。

(三)、计算的复习(6月9日---6月10日)

1、口算的复习:注意估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把握。

2、解方程和解比例:注意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乘法因数不超过两位数,除法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同时要让学生掌握解方程和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3、混合运算,把握好难度,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分数四则混合计算中不出现小数和带分数,注意简便方法的应用。

4、列式计算:注意列方程和算术的两种方法应用。

以上试题复习现阶段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方面要多下功夫。

(四)、应用题的复习(6月11日-----6月12日)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百分数、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的基本要求:其次应用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开放性,给应用题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命因素,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心理需求。如甲、乙、丙三人做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时,甲下车;当行到全程的 时,乙下车;丙到中点才下车。他们3人共付车费144元,你认为甲、乙、丙3人怎样付款最合理?简要说明理由。等试题的练习。

1、复合应用题。主要特点是规律性不强,关键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采用分析法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训练学生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进行列方程。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找准单位“1”的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用比例解应用题。判断成什么比例,然后写出数量关系后列出比例。

5、几何知识应用题。

(1)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要熟记计算公式,注意三角形面积计算时的,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的准确性。

(2)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同样要在熟记计算公式的同时要注意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与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准确性上多下功夫。

复习中要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和在练习中要重点训练学生说解题思路,对后进生和优生要区别对待,后进生要以基本题型为主,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增加他们的负担。优生要在掌握好基本题型的基础上对综合试题的掌握等措施。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六、综合模拟测试(6月15至考试)

测试要注意搜集试题的类型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多见识些不同类型的试题,通过测试和对试卷的评讲,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加油!

上一篇:中学生党课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下一篇:计算机专业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