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相思的渡口上诗歌

2024-10-05

我站在相思的渡口上诗歌(精选4篇)

我站在相思的渡口上诗歌 篇1

我的心在为你而跳动

我的泪在为你而流

我的眼睛在为你慢慢绽开

满眼迷茫

在迷茫中寻找

在迷茫中识途

在迷茫中迎来春天的花开

踩着脚下流失的泥土

爬上相思渡口的最顶端

我遥看

我远望

我期待。。。

轻轻的我摇一摇手中的丝巾

那是你的心在为我轻轻打开

扬一扬手摆动风的方向

那是你的情在为我缓缓绽放

思念的风铃飘向你的帘窗

风铃的低唱

似乎在诉说你的梦想

风铃的呻吟

似乎在叙述你的理想

掀开夜的皎月

我愿做一抹银光

在你眼里永久闪烁

在你梦里永远贮藏

在你心里永恒明亮

那可是思念的泪光啊

滴亮我的相思渡口

点亮我的思绪海港

更照亮我的百年辉煌

如果我今生真的能够

就这样站在这个相思渡口等你

如果我今生真的能够

就这样依偎着你的泪光

如果我今生真的能够

就这样陪伴在你的身旁

我会忘记一切来时的路

也会忘掉脚下下陷的履痕

更会忘掉身后渐渐远去的迷茫

如果下陷的是天堂

我愿意在来世

还这样等你

等待在这个永远不变的相思港湾

慢慢老去我渐变的容颜

回望着我与你的美好时光

就在那个时候

一滴一滴的水珠

正汇聚成我脸上的溪流

漫过渡口

却漫不过我的心伤

漫过心伤

却漫不过所有对你的思念

漫过思念

却漫不过我对你的远远回望

时光隧道若可以重现

我会用迂回思维来穿越

当你老去的时候

我会在脚下的`天堂里等你

当你走过路旁的时候

我会手持枫叶在树边展望

让渡口边枝蔓的夏花

装点我们的新房吧

因为你是我房间唯一的新娘

只有你的存在

我才一直相信

世界的完美和漂亮

所以我想对你说

如果有一朵花枯了

一定是叶子等待太久

如果有一片海干涸了

一定是风沙侵袭的太快

如果我不禁的哭了

肯定是等你等的太苦了

如果我渐渐走远了

希望你也会在来世

像我等你一样等我

不求生命的开始而平凡

但求生命的过程而伟大

不求相思的辛苦

但求远望的期待

是啊

让我站在云端上爱你的散文 篇2

站在彼此俩面,我们千山万水的隔,看到的只是孤魂在阳光下四处藏匿,害怕的落魄之形咄咄而至,我用一副悲欢的姿势,望成凄凉的风景,渐渐远去的,是落日下的余辉一点一点地消融,夏夜的凉便袭上身体。

后来下雨了,我再也看不见你暧昧的嘴唇,回忆停留在那里的温存,一次次,一次次,爱情便成熟了,我想,秋风秋凉时便摘了果,却不想风是狠的心的,就像婆婆的恶,让人无奈而痛楚。

夜不长,只是从这头到那头的距离,我却走了整整十个春秋,漫漫长河,我想我在苍苍之未路一定能够看到你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影子。

月圆了又缺,花开了又谢,我端坐于梦的床沿,一会儿在里面,一会儿在外面,昏昏暗暗,怀疑自己是一只鬼魄,面目狰狞地思念,内心却是空洞的温柔,没有宿主的寄托,游来游去,终是无人认领的。

而身外开出的花,却是渐渐成河,开出炫灿的样子,一排排,一簇簇地盛开,我看着它们在我的生命里慢慢地跑出来,然后在没有土壤的地方都能够灿烂一片,还有的时候,它们混合于溪流中,于是整个淮河便成了鲜艳的颜色,包括那些活跃的鱼儿都染了色彩,原先白白的粼片在七月的.阳光下映出闪闪光芒。

我虚弱的让思维渐渐失去想象的动力,苍白的眼眸里再也看不到你匆匆而别的影子。

云朵很低,既然无果,不如一起浪迹,坐在飘浮的天际,看五彩的大地,世界很大,找寻不到为我温存的位置,世界很小,我却发觉我相思的地方再也开不出爱情的果实,那里风沙遍地,荒草丛生,太多的飞禽野兽的出没,我知道,大多的原因是你不在那里了。

有人说,浪迹是忘却的最好良药,只是我还半疑,久久地坐在云端不忍离去,还不如在那里爱着。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篇3

陕西省扶风县绛帐镇凤鸣中心小学 王小宁 ***

【教材依据】:《我站在铁索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遗迹”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首诗追忆了我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激烈战斗场面,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追昔惜今,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这首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读为本,自读自探自悟”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有得。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本首诗歌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能力目标:根据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及画面展现的特点朗诵诗歌,注意读出感情。

情感目标:感受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4、教学重难点:朗读训练,通过读来感悟诗情.二、教学准备:

1、查找泸定桥的资料,PPT课件,课文朗读、歌唱音频资料,飞夺泸定桥视频资料。

2、教学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2、同学们,这首歌曲的唱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内容《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3、了解铁索桥。(出示课件)二)、初读诗歌:

1、听诗歌朗诵。

2、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3、齐读。三)、理解体会:

A、比较欣赏第一、四小节诗歌。

1、课件出示第一、四小节诗歌。

2、自由读这两小节诗歌,你发现了什么?(找出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

3、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板书:看到)读相关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板书:云雾 白浪)

追问:这里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

4、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了二郎山飘来的云雾和大渡河水,这两种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观察课件图片)B、学习二、三小节诗歌。

1、导语:站在这样摇晃的索桥上,作者的心中似大渡河里的滚滚波浪,汹涌激荡,是什么掀起了作者心海之波?请继续学习二三小节诗歌。看作者都想到了些什么。(板书:想到)

指名读第二小节诗歌。

问:你认为作者想到了什么?————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板书:飞夺泸定桥)

2、出示相关图片。

导读: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把守这里的敌将桥板抽掉,并在桥东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的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地通过。为红军长征书写了壮丽的一笔。

3、讨论:作者想到了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红军,心潮怎样?从哪些句子和词中你体会出来的?

讨论归纳:强渡、高举、迎着、攀着、冒着、冲破 追问: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红军不怕牺牲、大无畏的精神;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红军的英勇)

4、观看视频《飞夺泸定桥》。

5、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什么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学生自由读诗歌第三小节。

6、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教师强调: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板书:如今的生活)。

7、课件出示图片——如今的铁索桥

讨论: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8、小结:

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让我们带着敬意来读这一段。C、作者要高声歌唱,(板书:歌唱)

1、齐颂——啊!

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

2、他可能歌唱什么?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3、有感情的再读这几句话。板书:英雄的土地和人民 四)、讨论写法:

1、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1)、写景——叙事——抒情的写作顺序; 2)、由上到下的观察顺序; 3)、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感情升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你想对这些革命先烈们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这首诗作者追忆了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展示了如今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抒发了对先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不但要珍惜它,更要凭自己的努力用自己一点一滴的成绩与进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六)、作业:背诵这首诗歌。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云雾、白浪(写景)想到——飞夺泸定桥、如今的模样(叙事)歌唱——英雄的土地和人民(抒情)

四、教学反思

第一次试教,由于对教案不熟,我第一次的课没有上完,在第二段对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的理解上并不深刻。我很不满意,觉得自己在诗句的把握上还不够好,教案没有细化。

后来,结合学生实际,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第一小节诗与第四小节有何不同?”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4小节诗的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这后,找到这两节诗歌相同与不同的诗句,再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此时课件出示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在第二段的教学中,分为三个层次读,其中穿插了《飞夺泸定桥》的影片,利用课件,深入理解。让学生小组讨论,抓重点词句学习,体会红军不怕牺牲、大无畏的精神和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第三节的教学中也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小组读,齐读等。并课件出示图片——如今的铁索桥,通过对比升华主题: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作者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不但要珍惜它,更要凭自己的努力用自己一点一滴的成绩与进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星期四,我又一次试教这一课,全校老师前来听课,课堂上,读到描写红军战士英勇作战的小节时,有的孩子开始用课外资料帮助联想。他们的回答中,不仅是对资料的转述,而且与课文结合。这时,一个孩子找到课文中的一个词:“强渡”,并介绍了泸定桥重要的战略位置,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渡河的勇气和决心!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表扬了她: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在理解课文时,只有把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与课文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我乘机和孩子们交流了课外资料的使用问题,让他们懂得了搜集什么样的资料,以及怎样用搜集的资料。

我想,要注意抓住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点去引导学生,为我所用;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每一个评价,甚至每一句话;教学中不要太琐碎,太细化,要给学生一个整体感,这儿可让学生想象画面,给他一个整体的印象„„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陕西省扶风县绛帐镇凤鸣中心小学

我站在相思的渡口上诗歌 篇4

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全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索桥的故事》了,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

3、介绍铁索桥有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霁虹桥与摩崖石刻是千年西南丝绸古道上不可多得的两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证和追述,揭示其悠久的历史面貌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地方历史研究还是当今文化产业打造都是有其积极和深远意义的。

据考证,该桥为云、贵、川、藏、陕5省区现存95座古铁索桥中、最完整、最古老的古桥,也是全国最宽大的3座铁索桥之一,比四川泸定桥宽一半,且早200多年;承载重量仅次于贵州的盘江桥,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美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技史》中称为:“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

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又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桥净跨100米,净宽 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全桥共用铁索链13根,其中9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畜;4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桥面两侧。东西桥台用条石砌筑,高20余米,上建有桥亭,有清康熙题写的“泸定桥”匾额和泸定桥碑记。锚定坑设在桥台后,宽2米,长5米,深6米,竖直埋置生铁桩8 根,另有长4米、直径20厘米的锚桩1根,横卧在铁桩后面,13根铁链就系在锚桩上。大渡河铁索桥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上一篇:重视初中语文的原生态课堂论文下一篇:高技能人才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