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心得

2024-10-22

《红岩精神》心得(精选6篇)

《红岩精神》心得 篇1

征文:

党员《红岩精神》心得

姓名:刘兆荣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旺起中心校 地址:吉林市丰满区旺起中心校 电话:***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这熟悉的《红梅赞》,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歌乐山麓、嘉陵江畔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用热血与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即红岩精神的真实写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岩精神》一书,概括和阐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山城重庆培育起来的红岩精神的核心内容、深刻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指导意义,它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红岩,是一个令所有共和国的缔造者都难以忘怀的地方,在这里长眠的是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是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忘记!如今,我们重读那段满含悲壮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红岩精神,该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面对艰苦的牢狱生活,他们不消沉;面对严酷的刑罚,他们不屈服;面对金钱地位的引诱,他们不动心,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种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信仰。是他们用不屈的行动表现出了革命者应有的气节和尊严;是他们用一腔热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托黎明前那轮崭新的太阳。

红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凝聚起这座光芒四射的丰碑“红岩精神”,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在人们遭受困难和挫折的侵袭时,给予人以信心、力量和坚强。红岩精神,她体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百折不挠的革命斗志,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以及共产党人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今天,我们作为庆铃公司的新鲜血液,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怕苦难,不怕辛苦,与公司同进退。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其基本内涵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四个方面,重庆市委将其概括为“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红岩精神》全书分为6章,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概括了红岩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说明了革命精神圣地红岩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璀璨明珠,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精神支柱,闪耀神州大地的革命精神。

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红岩精神的四个基本内涵: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第六章讲述了红岩精神新时代的内涵、红岩精神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立足新的实践弘扬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在新的时代的内涵如下:红岩精神体现的忠于理想、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红岩精神体现的无所畏惧,坚韧顽强的英雄气概,是共产党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不熄火炬;红岩精神体现的求真务实、大胆开拓的创新胆略,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红岩精神体现的顾全大局、团结进步的革命风格,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促进和谐、团结奋斗的强大支撑;红岩精神体现的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联系群众、亲民爱民的精神支柱。

红岩精神具有的长远指导意义如下:红岩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本色,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红岩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的丰富时代内涵,为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红岩精神大大的升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立足新的实践弘扬红岩精神,具体如下:将红岩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红岩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将红岩精神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将红岩精神贯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将红岩精神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

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今天,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一代将以红岩精神为前进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革命方向。而我们作为公司的一份子,应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行动,以及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热情,去精心描绘公司的美好前景,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听完报告,我的心情很沉重,但同时又兴奋,因为这使我更加明确人生的目标,在我的面前,是一条光明的大路,但坎坷在所难免,我下定决心走过去。

通过阅读《红岩精神》一书,进一步了解了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仁人志士留下的宝贵财富,学习广大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坚持团结、奋斗、爱国、奉献的红岩精神,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立足本质岗位,团结同志,热爱祖国,将红岩精神转化成建设祖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红岩精神》心得 篇2

1. 关于红岩精神的提出问题。

“红岩精神”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何时, 在各种著作中说法不一。“红岩精神”作为一个名词, 最早是在1962年诞生。1961年12月, 《红岩》小说出版, 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2年6月14日, 《中国青年报》第四版开设了“红岩精神赞”专栏。在小说《红岩》的宣传过程中, 第一次出现了“红岩精神”的概念。当时的红岩精神, 主要是根据小说《红岩》中的革命志士的事迹来引申和阐释的, 红岩精神的内涵主要是指《红岩》小说中革命志士们的精神。1985年10月14日, 邓颖超重返红岩, 回顾当年的革命岁月, 写下“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的题词, 红岩精神也由此冠名并传扬开去。因此, 大家都认为, “红岩精神”这一概念就是那时产生的。邓颖超同志此时所提的“红岩精神”, 实际上是指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结合起来, 在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涵盖了南方局在重庆工作期间形成的人格、风范和川东地下党的英烈们的斗争精神。1991年4月1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红岩发出了庄严的号召:“发扬红岩精神, 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江总书记的题词使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得到最终确定。

2. 关于红岩精神的形成问题。

诸多研究者认为, 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 它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红岩精神的形成因素。赵权壁从党的任务和精神传统角度出发认为:“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产物, 是为着完成当时党的路线和任务的需要, 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锻炼, 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刘万振对红岩精神的形成原因分析相比较而言比较全面, 他认为红岩精神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 为红岩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业已形成的革命精神, 为红岩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性源泉;三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斗争实践与人格风范为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内涵。总之, 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思想渊源,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产物。它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推动抗日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精神动力, 而且也是当今和以后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二、关于红岩精神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问题

1. 关于红岩精神的内涵问题。

关于“红岩精神”内涵的阐述, 在论及红岩精神的相关论文中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 对红岩精神内涵的具体把握也就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周勇认为红岩精神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即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 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刚柔相济, 坚韧战斗的政治智慧;“出淤泥而不染, 同流而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待人, 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不惧讨扣捕杀的英雄气概。刘万振认为红岩精神的内涵包括八个方面:挽危图存的爱国精神、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顾全大局的团结精神、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克己俭朴的廉洁精神、平等相商的民主精神、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邓群认为, “红岩精神的内涵, 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著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综上所述, 红岩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学者们虽然在具体界定上有所不同, 但在基本点的把握上趋向是一致的。

2. 关于红岩精神的基本特征问题。

总结概括红岩精神的基本特征, 不仅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认识红岩精神, 也有利于我们宣传和弘扬红岩精神。目前, 学术界有关红岩精神的主要特征的论述还比较少。赵权壁认为红岩精神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政治上的成熟性。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产物, 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正确路线指导下的发扬光大。二是具有鲜明的适应性和实践性。红岩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中为实现党的路线和任务的需要, 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三是具有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荟萃与升华, 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晶。笔者认为, 红岩精神还具有显著的时代性, 在它的形成时期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精神,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需要的则是它的大无畏精神和创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还将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三、关于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问题

1. 关于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问题。

关于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当前部分学者在研究对此问题时将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混淆了, 把红岩精神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谈成是它的历史地位。有学者这样描述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红岩精神曾激励着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热情。面对十分危急的国情, 他们救亡图存, 把抗日战线极大程度的统一起来, 让整个中华民族得以觉醒, 凝聚在一起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红岩精神既加强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作人员的团结,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又吸引国统区无数的民主爱国人士, 使他们拥护和支持我党的工作。红岩精神的神圣力量, 让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拥有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 他们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 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们在国统区的工作任务。”笔者认为对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界定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传统与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沉淀与发展, 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升华, 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共产党与整个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2. 关于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问题。

学术界一致认为, 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 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不同学者虽然对红岩精神当代价值的阐述不一样, 但都是从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四个方面对弘扬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述。一是弘扬红岩精神, 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弘扬其中的“学习、廉洁、奋斗、奉献”精神, 就是强调共产党员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要廉洁自律、艰苦朴素、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二是弘扬红岩精神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武器;三是弘扬红岩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四是弘扬以“爱国、奋斗、团结、奉献”为基本内涵的红岩精神, 为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四、需要对红岩精神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红岩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虽然今天学术界对红岩精神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的成果, 但仍然还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首先, 需要对红岩精神的内涵做进一步阐述和更深层次的挖掘。目前, 学术界对红岩精神内涵的研究基本观点较为一致, 但从诸学者观点的具体阐述中不难发现, 对红岩精神的内涵仍然缺乏各方都能普遍接受的表述。因此, 必须对红岩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以便作出更为科学的界定。其次, 需要对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作深入研究。当前学术界将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混淆, 并且主要是界定在它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然而, 红岩精神作为抗日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界对红岩精神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有何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这一问题的研究尚较薄弱, 因此, 对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 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升华, 需要对两者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目前这类研究的论著还不多, 学界认为两者之间是内在统一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然而, 他们是怎样内在统一的, 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研究。还有, 需要对红岩精神与中国其他的革命精神作进一步比较研究。红岩精神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及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所保存下来的优秀革命精神, 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论述不多, 这几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有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总之, 近年来学术界对红岩精神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但博大精深的红岩精神, 仍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我们坚信通过学术界不断努力探索, 红岩精神定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魅力。

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梳理了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发表的关于红岩精神的论著, 对红岩精神的提出与形成、红岩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等问题作了评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红岩精神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几个问题, 以期使红岩精神的研究更全面、更深刻。

关键词:红岩精神,内涵,历史地位,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权壁.论“红岩精神”的形成及其特点[J].重庆社会科学, 1996, (3) :71-72.

[2]刘万振.论红岩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2) :114-116.

[3]邓群.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J].传承, 2004, (3) :12-16.

[4]周勇.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J].红岩春秋, 2004, (3) :3.

[5]黄宁.论红岩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4) :84-86.

[6]王戎.论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12) :163-165.

发扬红岩精神 创造辉煌业绩 篇3

【关键词】发扬红岩精神;创造辉煌业绩

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统区的历史环境维护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在白色恐怖环境里锤炼形成的革命斗争精神。因此,红岩精神是一个英雄群体创造出来的。他们凭着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忠诚和执着,运用开阔的视野,以高昂的革命热情、严明的组织纪律、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作风,在恶劣艰险的国统区,为民族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范是其高尚情操、革命气节和优良作风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的反映。其内容十分丰富,历史穿透力极强。今天,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需要发扬这种红岩精神。

一、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发扬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精神。[1]

崇高的思想境界 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在特殊环境中开展工作的红岩人矢志不渝的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地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以此作为实现抗战救国、追求民主政治的思想。它体现了红岩先辈们为争取民主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复杂形势沉着应对和果敢决策的政治勇气;体现了具有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和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体现了敢于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为实现中国梦,把中国建成民主、独立、富强的世界大国强国,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红岩精神,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以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面对当前社会环境和复杂的世界局势,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坚定的理想信念 红岩先辈为顺利实现党的政治理想,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追求;表现出对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必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面临破裂的危险,党中央几次电令南方局领导人离渝。周恩来等红岩人不顾个人安危,“坚决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到底!”[2]他还鼓励同志们要“只要大家坚持信念……胜利会到来的,黑暗必然被冲破的”。[3]我们今天广大党员要大力发扬红岩先辈的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巨大的人格力量 红岩先辈在革命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权利、超越武力、超越金钱的人格力量感染国民党党政要员、中间人士和人民大众。周恩来和张冲既是政治对手,又因“伍豪事件”有私怨。但当两人作为国共双方谈判主要代表经常进行接触时,周恩来从拯救民族、团结御侮的国家最高利益出发,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计前嫌,抛弃个人私怨。他的壑达赢得了张冲的钦佩,张冲逐渐由反共转变为同情共产党,并与周恩来结下了超越党派利益的私人情谊,不仅如此,许多民主爱国人士正是通过周恩来及南方局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了中共的伟大。正如李四光所说:“我见到了周先生。我在他身上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有了希望。”[4]我们的红岩先辈以自己博大胸怀,巨大人格力量影响和感染了当时的国民党党政要员、中间人士和人民大众,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大量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用我们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感染那些有经验、有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人,让他们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浩然革命正气 红岩先辈始终处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但他们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浩然革命正气。周恩来在面对国民党的恐吓时,他大义凛然,保护同志,承担责任,公开阐明共产党的立场,揭露国民党的各种罪恶行径,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皖南事变后,面对危局,周恩来庄严宣告:“要作最坏的准备,要准备牺牲。”[5]在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先辈们,他们在革命顺利时,不骄不躁,奉献无索;当暗流袭来时,勇于担当,不怕牺牲;即使不幸被捕,面对威逼利诱,也威武不屈,以“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捍卫真理,以“只要一息尚存,誓为真理而抗争”[6]的大义凛然笑对屠刀。红岩先辈身处逆境,勇于牺牲。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社会的歪风邪气,不正之风,要站得直,挺得住,要同那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做斗争。以发扬红岩先辈的浩然革命正气,为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发扬在复杂局面下求实创新、善于开拓新局面的精神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周恩来为首领导下的南方局,培育和形成了红岩人勇于在复杂环境下求实创新、善于开拓新局面的精神。在当时,红岩先辈们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大局,坚持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团结并形成了相当实力的民主联合阵营,为国统区党的建设、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新中国政治格局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党建方面,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在国统区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隐蔽精干”方针,制定了“三勤”、“三化”政策,指示地下党同志要“勤学、勤业、勤交友”,要通过“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的手段,深入社会,在合法职业的掩护下为党工作。这是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对党的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大创举。

尤为突出的是统战方面。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就是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民主政治。如何在国统区贯彻执行党的这一重大方针,这就要求红岩工作者们必须要有新思路。在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上,周恩来根据南方局的实践,提出统一战线的社会性应加强对中间势力、中间党派统战工作的主张,中央接受了这一建议。在新思路的指导下,南方局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统战工作方式和内容。对国民党上层和地方实力派人士采取秘密联系的方式,主要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坚持抗战,辅之以对民主政治的导向;对爱国实业界则以公开参观、座谈和文字交往等形式,宣传爱国、民主精神,使他们了解和理解中共的经济政策和纲领。同时,南方局特别重视中间力量的要求,提出照顾小党派利益[7],竭力帮助民盟、九三学社等建立组织,完善其组织结构。

在重庆红岩村,周恩来领导下的南方局还努力探索与中间党派进行合作和推进民主运动,实现中国民主政治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和形式。1941年2月,黄炎培等人提议在国民参政会下设立特别委员会。周恩来提出这个委员会应成为各党派的一种协议机关,此机关不妨碍各党独立,也要保持党派批评自由。1941年6月,周恩来在《民族至上与国家至上》一文中指出:“在今天,殖民地以及弱小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一定要在民族的人民的统一战线及其所建立的联合政权领导下,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8]他清楚地指出了要求通过民主的统一战线去建立民主的联合政权,进而引导民族革命走向胜利。周恩来提出联合政权这个统一战线的最高形式,这在当时是一种相当大胆、实事求是的同时又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考。正是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使中共影响和领导下的民主党派力量较快地形成了一定规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将其规范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口号。

红岩先辈在白色恐怖的复杂环境里求实创新,开拓创新;一切围绕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与敌对势力作斗争,有利于抗击外辱、创新和开展工作。我们要发扬红岩先辈求实创新,开拓创新精神,去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要在未来十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围绕我国小康社会十年建成目标去创新和开展工作,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

三、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发扬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民主、平等精神

民主是中共在抗战时期高举的重要旗帜。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在内洋溢着民主作风;对外则带领和团结人民,坚决反对专制独裁、特务统治和官僚资本,为实现政治民主化不懈斗争,成为国统区民主平等精神的化身。

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驻守重庆南方局的红岩人无人搞特殊化。为改善生活状况,南方局拟定了一个干部保健标准,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却并没有把自己列入其中。在保健费的分配上,完全按照身份、工作、资历为标准,任何人均可享受。

在一次月底伙食费结算时,因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董必武十分自责,执意在机关大会上做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

在整风运动中,南方局的红岩人更是注重发扬民主的作风,平等对待每位同志。周恩来、董必武,总是严格剖析自己,不以改造别人的面孔出现,实事求是地当众开展严格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审干阶段,有几位同志被揭发为混入党内的分子。材料传到后,周恩来坚持审查干部必须实事求是,做结论、鉴定要慎重,要不怕麻烦地允许本人申诉。最终,南方局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弄清了这些干部的历史,做了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南方局红岩人的整风运动,正是在民主的气氛下,真正做到平等对待,既弄清干部历史,又没有伤害同志,避免了延安审干中出现的“抢救运动”那样的偏差。

在争取政治民主化的斗争中,周恩来深刻指出:“惟有最能尊重人民公意的人,才是最富于民主思想的人,才是最能团结的人。”在党内,他告诫同志们:“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是说服,绝不是命令。”[9]他经常召集身边工作的同志,同他们讨论重大问题,要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些重大问题并不只是我和党中央的同志要负责来考虑的,应该由你们,由全国人民大家都来动脑筋。假如大家不想,只让我们少数人想,万一想错了怎么办呢?”[10]基于这种民主、平等思想和作风,加上当时环境的特点,周恩来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工作方法:“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11]

这种民主平等精神,既加强了南方局红岩人工作人员的团结,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团结了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使他们同情和支持中共的工作,使得红岩村南方局所在地成为抗战时期国统区真正的民主之家。

民主、平等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和享受的。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我们的红岩先辈对外争取民主、平等;对内实现民主、平等。在今天,民主、平等精神实现了、用好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力量就更大了。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艰苦条件和复杂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它所蕴涵的精神特质和丰富深厚的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历史使命和文化品格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重要贡献,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撑。今天,我们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用红岩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创造辉煌的业绩,共圆中国梦。

参考文献:

[1]2002年5月23日江泽民在重庆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2]《中共中央南方局大事记》,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3]《在国统区的周恩来》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4《重庆文史资料》第20辑,第27页。

[5]《见证红岩——回忆南方局》重庆出版社2004 年6月版,第204页。

[6]南方局领导下原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临刑前所作《狱中歌声》。

[7]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

[8]《新华日报》,1941年6月15、22日。

[9]《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10]《消息半周刊》,1946年9月。

《红岩精神》心得 篇4

——读《红岩》有感

今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建党九十周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九十年里,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劳动人民同一切反派势力作斗争,最终使全国解放,让人民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即使是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党也不忘过去的耻辱与艰辛,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同样也不能懈怠。不能因为生活质量变好了而忘记党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更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以致死于安乐。

秉着对党的尊重,值此重要的日子,院里号召大家阅读红色典籍,培养党的精神。我选择了《红岩》这本书。初中就读过《红岩》,当时对党还没有太深刻的认识,读之后没有太大的感触。这次重新捧起这本红皮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心境已经不同往日了,我们革命先烈那‚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红岩》就是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还记得初中那首让大家都满腔热血的诗篇吗?——‚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说得是多么地荡气回肠!现在才发现是出自《红岩》,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

在《红岩》中作者着力刻画了许多像成岗一样的英勇战士。让我映像最深刻最感动最佩服的莫过于形象高大完美的共产党人许云峰、温文尔雅又不失坚强机智的江姐以及伪装疯癫受尽委屈的华子良。

我佩服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他是一名职业革命家,工人出身的地下党工运书记。一出场他就显示出了作为一个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老共产党员的特有品质。当他建立的作为地下党备用联络站的沙坪书店被暴露,特务的魔爪正伸向党的秘密机关时,他在书店敏锐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新生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诡计。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从他身上,我更加明白在困境中不放弃求希望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种信念的力量。

我佩服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她性格温文尔雅,待人和蔼可亲,生活上爱整洁,即使在狱中也同样如此。但在对敌斗争中,她却是那样坚强机智,宁折不屈。在上华蓥山根据地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即使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个残酷无情的事实,她还是坚强地抬起头来,以理智克制了感情的波涛,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埋心里。在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的‚只剩下孤儿寡妇一样闹革命‛的革命信念给予了江姐精神力量的泉源,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当她被捕后面对凶残的敌人严刑拷打,竹签钉手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她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最后,在江姐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然后从容走向刑场。她为新世界诞生而慷慨献身的誓言,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上:‚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所有这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我佩服华子良——装疯卖傻,舍己为党。他,原来是华蓥山根据地的党委书记,被捕入狱十五年。从1946年起,接受省委书记罗世文临刑前的指示,伪装疯癫,长期隐蔽。从此,在同志们心目中,他是个一听到枪声就变成疯子的胆小鬼。三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华子良默默忍受着敌人的侮辱,深深地埋藏着自己的情感,这是需要一种极大的坚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一直到了最后,党需要的关键时刻,他才一扫疯疯癫癫的模样,呆滞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充分发挥蕴藏多年的力量,这是有一种多么可贵的‚生能舍己‛的精神啊!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业。急风暴雨,血火硝烟已经散去, 掩卷沉思,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呢?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战争已然远去,敌我之间的斗争已没入暗线,建设和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对于我们还在校学习的大学生,红岩精神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恩赐;它让我们常怀一种感恩之情,回首以往,心绪激昂;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奋进之情,环顾现实,奋发向上;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危机之情,提示我们时刻牢记,今天这样平和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地生活,好好的学习,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做事,来报答那些为我们创造这种安定生活的无数先烈们。

伟大的先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精神将会永垂不朽!红岩精神如同一颗不灭的火星,点燃一个时代的奋斗精神,点燃无数有志之士的拼搏引信。我要衷心的感谢《红岩》,不仅因为它为我树立了榜样,更由于它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珍贵的青春,让我对党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与认识!

红岩精神 论文 篇5

一、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简单地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力促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倒退、分裂,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在特殊的战场上,深怀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出生入死,以实际行动捍卫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红岩精神曾推动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全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仍然是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红岩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热情,曾激励着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勇气,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义凛然,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赢得中华各族人民的觉醒,这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大觉醒。

2.红岩精神所反映的团结、民主作风,既加强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作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了他们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又团结了国统区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使他们同情和支持我党的工作。

3.红岩精神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曾经帮助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们在国统区的工作任务。

4.红岩精神所展示的奉献精神浩气长存。在红岩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一大批红岩英烈,而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为民主自由,为民族的解放,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三、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在事关革命全局、民族大义、国家前途、人民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民族气节、革命情操和革命原则的红岩精神,不

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激发人们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避免出现或减少发生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形象的行为乃至丧失人格、国格的现象。因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鼓舞我们前进。

1.红岩精神倡导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永远是我们民族追求的精神支柱。

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实力是弱小的,没有精神支柱也是难以强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我们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南方局,就是通过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去鼓舞人民,激励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空前丰富,但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人生、社会、价值、伦理等观念和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人们却从内心深处感到崇高思想境界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追求物质、享乐、盲目崇拜,以及拥有豪宅、汽车、美女……并不完全是人们精神的需要,也不能完全体现人生的价值,更不能体现新世纪中国的时代风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构筑精神支柱。为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就是要使人们真正树立高尚的精神和共产主义崇高的思想,达到道德境界的最高峰。

2.红岩精神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理想信念是一面旗帜,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促使人们不怕千难万险,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始终不渝地追求。它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红岩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南方局领导下的共产党人通过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促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舍生取义,坦荡凛然正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办成了许多大事,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取得了丰硕的精神成果,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民心民气,靠的就是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

今天,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心灵,防止腐化堕落,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升华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党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努力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积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3.红岩精神注入的巨大的人格力量将为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增添无限的魅力。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相联的,是我们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强国富民的一大法宝。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了国统区的各界人士,使他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看到了光明的前途,毅然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充分说明,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可以救国救民。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忘记了艰苦奋斗,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就不可奋力开创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今天,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亟需提倡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这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脱离中国国情的提倡高消费的“败家子”作风决不能说是文明行为。如果我们在全社会、全民族都能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每个人都能保持高尚的人格,无疑会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助于实现

国家的富强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将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增添无限的人格魅力。

4.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是当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浩然革命正气是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就是通过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起点找差距,着眼形势求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才在国民党的统治中心重庆站稳了脚跟,取得对敌斗争的辉煌胜利。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应该养成这种浩然革命正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精神空虚、寻找刺激等不健康的东西,也乘虚而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曾在中国绝迹又沉渣泛起,并呈蔓延之态。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偏差,只会索取,不讲奉献,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反科学的歪理邪说占有一定的市场,党内的不正之风也在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严重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蔓延的行业不正之风,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严重地干扰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需要正气鼓舞,人民需要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用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去纯正社会风气,在全社会树立正气。提倡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光荣;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可耻;提倡讲奉献、讲贡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克服“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浩然革命正气,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得以根本好转。

5.红岩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亟需在全社会推崇,进一步发扬光大。

红岩精神作文500字 篇6

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的春天,最神圣的情感报发的是对祖国的真挚爱恋。古今中外,人们的爱国心是相通的。因此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祖国过一个冬天,胜过在异国过一百个春天。”

是啊!如果没有这么强烈的爱国心,中国也不会发展到如此先进的地步。更不会有我们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乱期,是中国人民用那压不垮的`双肩,顶起中国的未来,那雄厚的声音叫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万岁。” 中国人是不懂得屈服的,甚至连小孩都是一个个铁铮铮的汉子。小萝卜头常年被关在牢房里,可是从没叫过一声苦,因为营养不良,所以头显得特别大,个子很矮。日本兵不止一次诱惑过他,但在那小小的心中,却拥有和那些大英雄一样的梦想和执著。

装了那么多年的疯子的华子良,不惜侮辱自己,受尽了日本兵的嘲笑与捉弄,在日本人面前,他是一个疯老头,但在中国人面前,他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啊!一个另人敬仰的不朽的人物。

上一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下一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七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