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精选6篇)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篇1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论述
李后强 翟 琨
《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24日
05 版)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重庆市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明确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洞悉当今世界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迁的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是回应时代命题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发展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长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向轴线,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长江流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大、城市体系最为完整的流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这条黄金水道打造的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长江经济带是横贯东西的经济驱动轴。自古以来,长江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干区。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来看,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广袤内陆,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 1 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11个省市。位于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中西部地区具有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能够将我国的发达地区和较为贫困地区串联起来,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从辐射驱动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2015年GDP总量占全国40%以上。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强大发展新动力。从开放合作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对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经济带是辐射南北的文化融合圈。习近平同志强调,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通观中华文明发展史,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它从原始石器文化到现代工商文化一脉相承,从一个方面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文化异彩纷呈,长江流经的十几个省市区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聚集带,青藏地区的藏族文化、长江上游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荆楚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吴越文化等,交汇融合、互联互补。长江文化开放进取,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主动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辐射内陆,走向海洋,率先实现从封闭型农业社会向开放型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长江经济带是影响全国的生态基因库。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长江流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长江流域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全国40%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4亿人的饮用水来源;拥有全国约60%的淡水渔业产量,被誉为中国的天然鱼仓;拥有全国约1/5的湿地面积,是维系流域内生 态安全的根基。长江流域生态地位显著,流域内广泛分布的湖泊群和密集分布的河流,在降解污染、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长江上游地区,既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分别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构想,这对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思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这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思想,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战略理念转变: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近年来,长江流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地位,就是在不突破生态环境容量的前提下,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
战略思路转变:促进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3 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数百条支流密布东西、辐辏南北,流域各省市要实现协同发展、互动合作,首先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变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为有互补性的兼容化政策,变各自为政的孤立式发展为区域协同的联动式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效率最大化和发展一体化,使区域经济更具均衡性和可持续性。要实现协同发展、互动合作,还要树立补偿思维,建立健全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试点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充分保护生态建设得力省市的利益和积极性,切实保障上中下游人民群众享有同等的发展权。
战略布局转变: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三大城市群的区位、功能和定位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总量、结构与区域资源、环境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具体规划上应各有侧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聚焦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充分考虑特大城市功能疏解,合理划定城市边界;长江中游城市群着力在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上下功夫;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重庆、成都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此外,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促进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光明前景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关乎人类福祉,关乎发展未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正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探索。长江中上游是我国贫困人口聚集较多的区域,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8个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这些贫困地区大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地区。通过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能够有力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改善。比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长江上游四川省境内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的发源地,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划定的三江源的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阿坝州把发展思路和重心转移到以文化生态旅游业为核心的生态经济,文化生态旅游业成为全州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拉动全州经济增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目标设定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只有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以最严厉的举措防治污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落后产能、推动转型发展,才能守住绿水青山,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样本和范例。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长江经济带,探索中国特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就是要从以往的要速度、要规模、要GDP,转变为要生态、要创新、要协调、要永续发展。这也是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责任担当,必将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篇2
一、建设新文化, 激发转型升级新动力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先导和支撑。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的港口经营形势, 集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 要想永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仅靠老办法、零敲碎打已不可能实现, 必须把握大势、创新驱动、抢占先机, 从文化重塑入手, 以文化转型增内生动力、促企业转型, 才能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我们在汲取中华民族和百年大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确立了“打造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商、建设和谐生态新港湾”的企业愿景, 并将“忠诚奉献、敬业爱岗、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忠敬文化”确定为港口新文化的核心理念。转型后的企业文化引领集团跳出“一城一港过安稳日子”的思想束缚, 形成了站位全局调结构、着眼长远转方式的共识。
新文化激发新斗志、产生新动力。新常态下, 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而具有创造力、富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是精细高效生产的“源头活水”, 企业必须实现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我们深挖文化内涵, 创新文化载体, 出资建成秦皇岛港口博物馆, 使之成为激励职工、凝聚力量的重要文化基地。通过组织开展企业文化故事汇、全员实名投票直选集团年度十大标兵等活动, 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通过加强形势任务教育, 引导职工认清新常态, 激发了企业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集团持续宣贯企业核心理念, 出台了《职工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系统规范标准》, 确立了职工行为和企业形象新导向。2014年, 面对重重困难, 集团干部职工沉着应对、团结一致、奋力前行, 港口吞吐量以3.82亿吨再创年度新水平, 谱写了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二、建设新文化, 创造发展模式升级版
2009年7月, 省委、省政府向河北港口集团提出主导开发全省新增港口资源, 使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要求。集团上下秉持“为国家做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职工谋利益”的文化理念, 坚持以创新思维适应新常态, 以创新文化助推新战略, 以全员创新驱动新跨越, 促进企业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委全会提出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要求, 积极推动集团业务结构进行深度调整, 促进企业从传统港口装卸扩展为多元化发展。在新文化引的引领下, 集团形成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进入“以港为基、跨区经营、开放多元、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目前, 在集团主导开发的秦唐沧三大港口基地中, 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区的港口吞吐量已达集团总吞吐量的30%, 物流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43%, 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40%。
创新文化启迪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涵养创新文化。近年来, 集团通过建立创新文化平台, 传播创新文化理念, 选树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等一系列举措, 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与创造活力, 实现了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深度融合。集团在全国港口中率先推行合署办公、港前待泊、重载交接等作业模式, 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秦港股份公司党委与煤炭物流链的上下游企业党组织联手开展党建活动, 实现了党委搭台、文化联接、业务唱戏, 进一步密切与客户的关系, 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 走出了一条以创新文化驱动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三、建设新文化, 打造绿色崛起新引擎
集团坚定不移地履行“盛德大业、惠世报国”的企业使命, 自觉以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 积极开发唐山曹妃甸港区, 倾力打造北京第一出海口;主导建设黄骅综合大港, 使其成为冀中南崛起的蓝色基地;与天津港集团合作成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公司,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迈出了坚实步伐。
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战略部署, 始终把绿色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努力践行“构筑绿色枢纽、共享碧海蓝天”的环保理念, 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港口。集团将清洁生产、绿色增长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 坚定推行环保工作“一把手”负责制, 坚持工程建设、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多措并举, 推进“蓝天、碧水、绿地、节能减排”四大工程。集团投资近4亿元建成总长5038米的亚洲最大防尘网, 并首创冬季人工造雪除尘技术。目前, 集团已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并跻身“中国绿色物流联盟成员企业”行列。
在推进秦港股份上市、集团跨区域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坚持“集团核心理念统一、职工行为规范统一、企业形象标识统一”的原则, 遵循“对外独树一帜、对内百花齐放”的工作思路, 坚定不移地建设大一统企业文化, 用文化的力量支持集团化建设。现在, 企业上下高度认同集团文化, 开创了同心协力、共襄大局的良好局面, 文化成为集团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今后, 河北港口集团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河北省委重大战略部署, 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切实转换发展动力, 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篇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根据其存在的特点,提出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对策,倡导环保旅游理念,永葆旅游产业生机活力。
关键词:倡导环保旅游理念;永葆旅游产业生机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些地方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因此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
一、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旅游理念
胡锦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健康发展。
二、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进行考察时,都是把有没有保护措施,有没有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放在首位。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加强环保旅游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加强科普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对游客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旅游,其内涵博大精深,上包括天文,下包括地理;前浓缩历史,后展现未来。既是我们丰富的教科书,又是培养我们情操和体魄的广阔天地。由于旅游者文化层次不同,欣赏品位各异。要使每一旅游者,在每一次旅游中都有健康的收获,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三、做好科学规划,进行合理有序开发
旅游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尽管很多旅游地的开发是打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旗号,但在运营中实际上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环,所以,开发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价。在环境评价的指导思想上,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开发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景点开发中,一定要坚持整体规划在先,开发经费不足,可以分阶段开发。景点开发的建筑材料要尽可能使用环保产品,注意各种资源的节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个生态系统处在自然状态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一旦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人的影响便削弱了这种能力,要进行旅游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重,离不开政府主导,所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管理,特别是那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景区,更要加强监督。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并要付诸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每个具体项目和运行环节上。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带头遵守,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游客在旅游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其有章可循。促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
五、加强法制、法规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护人文和风景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增强法制意识。虽然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路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要严格贯彻执行。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出台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法规。完善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高效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建立支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形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良好伙伴关系。
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提倡绿色环保游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首先也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对违反者,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有计划性,不能竭泽而渔。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倡导环保旅游理念,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旅游产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崔鳳军.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1998
[2]明庆忠,李宏,徐天任.试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
[3]张二勋.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
[4]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
[5]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通讯,1994
让我们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 篇4
让我们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
——八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本报评论员办好邯郸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根本保障。我们要进一步建设执政队伍。要着眼于选准人、用好人,巩固我市带责推荐、实绩遴选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管用的体制机制,拓展选才视野,拓宽用人渠道,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信度,使各方面的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才尽其用。我们要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要按照“听党话、跟党走,有本事、能带富,肯干事、干成事,自身正、威信高”的标准,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实施“四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市上下,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增强群众观念,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大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的党风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奋进力量。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从思想建党、思想防腐抓起,严格执行党的十八大通过的《新党章》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政准则,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推进落实,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全市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使我们党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召唤着我们,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事业鼓舞着我们,980万邯郸人民的热切期盼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谱写推进邯郸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篇5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趣味性、探究性问题、动手实践的活动及充满科技魅力或人文魅力的生动情境,有助于让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种情境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的实施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探索数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
一、利用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神秘难懂,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原本充满趣味性、应用性的数学内容演变成与学生生活情境无关的、干巴巴的数字组合。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形成了一种模仿和套用课本上的公理、定理、公式的状态,缺乏主动的思考与探索。而在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真实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结合生活素材设置的问题具有情感性、探究性。
二、利用数学活动创设活动性情境
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比如,学习排列组合时,可引入排队的小游戏或者摸球的.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体会到排列分顺序和不分顺序两种算法。在学习圆、椭圆形状时,可教学生动手用简单的工具画椭圆,通过动手,引导学生对椭圆给出自己的定义。实践是建立主体和客休之间情感的有效手段。通过小制作、小游戏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抽象知识的加工。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故事创造生动的情境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效果。数学故事生动的故事情节加上贯穿在其中的数学原理让学生感悟数学应用的真实性。这两种途径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了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篇6
张振梅:制度创新永葆企业发展活力
忠诚 专业 公道 依托于本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善于整合优势资源,天津港保税区金茂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长为我国天津港南疆最大规模的短途运输服务商.目前,金茂主要从事煤炭购销、仓储、加工、煤炭、矿砂等散货短途运输业务,拥有机力和配套设备300多部,独立的.维修厂和煤炭仓储加工区,随着港口进出口业务的拓展,金茂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作 者:《现代企业教育》编辑部 王建国 刘明明 作者单位: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推荐阅读:
不要让母亲知道纪实故事08-24
让母亲恢复青春作文350字11-03
国旗下讲话稿:感恩母亲与国旗下讲话稿:感恩,让生活更精彩06-10
母亲,母亲07-25
母亲的母亲08-28
小学生黄河母亲河作文:保护母亲河11-26
母亲节赞美母亲的诗歌 歌颂母亲05-15
母亲河总结06-14
[母亲节]致母亲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