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验资问题(精选5篇)
债转股验资问题 篇1
股东以债权出资如何验资?
审验债权、股权出渍验资程序的合法性
1.一般规范。债权、股权出资是《公司法》没有列举的出资方式,受理验资时注册会计师应十分慎重,其首要环节是在遇到对出资方式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在审验前或审验过程中应及时与负责企业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沟通,充分尊重登记机关的意见。具体审验时,对于投资的合法性,应从实体性和程序性两方面入手,债权、股权出资实体性的合法依据,前文已经述及.但如果在实体上合法而在程序上不合法.也不能对其出资行为予以审验认定,审查这类出资,一般程序上的合法性除需符合正常变更验资要求外.还应包括:①债权和作为记名资产的股权,不得用于首次出资而只能用于后续出资或增资扩股。②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及章程修正案中应明确出资方式为债权、股权出资。③以债权、股权出资凡涉及投资方、被投资方以外第三方的,应尽可能取得第三方作为投资协议相关人参与签字或盖章。2.债权出资的情况。
(1)债转股。在审验认定债权真实性的基础上,投资双方应签订债转股协议并得到被投资方股东会、股东大会批准认可。审验时应注意,投资方为自然人时,尽可能要求其亲自到场签字,以防他人代签字引发投资合法性的争议。
(2)投资方以享有第三人的债权出资。在审验认定债权真实性的基础上,如果债务人已作为投资协议相关人在协议上签字或盖章认可.应认为其出资在程序上已近于完备,但如果债务人没有参与投资协议的签订,则应:①验资前必须以债权人(投资方)名义向债务人进行函证,并以回函原件作为审验工作底稿;②检查原债权人是否已就将债权转让给被投资单位的事项通知了债务人,是否存在债务人已收到该项通知的有效证抵③要求投资方(原债权人)提供相应的保证或捐保,声明保证在债务到期后不能有效受偿的情况下,由其补足出资或者以提供的担保物抵充出资,对于此项保证或担保,投资方和被投资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均应表明同意;以实物资产担保的,双方还应到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④债权出资的债,应只指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不宜用于出资。
债权、股权出资作价和折股的审验
债权出资作价和拆股。审验债权出资的作价,除应审验债权的真实性和估量可收回金额以外,还应审验其股权作价。以股权作价是否高于公允价值为标志划分.凡折股时股权作价高于其公允价值的:为债务重组的债转股;凡股权作价不高于其公允价值的,为非债务重组的债转股或普通的债权出资。验资报告及验资事项说明
1.债转股时:①验资报告附件应明确出资方式为“债(权)转股(权)”。②验资事项说明中至少应增加以下内容:债权形成原因;债权形成的明细,应列明被审验单位帐务所在日期及凭证编号、相关的对应科目;债转股调账情况。
2.其他债权出资时:①资报告中应明确出资方式为“债权出资”,②验资事项说明中至少应增加以下内容:债权形成的原因和债务受偿时应收受财产形态;债权函证情况;被审验单位接受投资的调帐青况。③如果工商部门要求,验资报告附件中还可增加以下资料:原债权人(投资方)向债务人说明债权转移给被投资单位的通知;债权函证资料(复印件):债权人出具的保证或担保证明及抵押登记资料。
浅议公司债转股工商登记与监管
债权出资,是指债权人对其债务人的合法债权转化为对债务人的投资,形成对债务人的股权形式。目前我国存在有政策性债权转股权和商业性债权转股权。本文根据江苏省工商局登记规范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公司制企业商业性债转股工商登记、监管进行归纳整理。
公司制企业债转股的形式
不改变公司的注册资本,只发生股东的变更。这种情况只能在公司股东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给债权人,从而折抵债务,这种转让可能在股东之间,也可能在股东与股东以外。简明一点的意思,就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的收入,冲抵债务。
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即增加股东或股东股权,也就是债权人对公司(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转变为对公司的投资,从而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
企业改制时的债权出资。债务人为非公司企业法人时,利用其转制为公司的机会,债权人作为出资人,将债权作为拟设公司的投资,待公司成立后取得相应股权。
江苏省工商局在登记规范明确指出:“对于债权出资,在国家工商总局尚未有明确规定之前,暂时先限制在债权人将其对公司的债权转为对该公司的投资,暂不登记债权人以其对第三人的债权转让给公司作为其投资的出资方式”,对于第一种情况,在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债权人的债务时,通过协商或其他途径,将债务人所持有的第三方企业的股权转让而冲抵债务,对公司而言,债权是属于第三人,因此不在工商登记范围内。而通过股东的债权出资、债权人用债权出资、老企业法人进行公司制改制时所形成的债权出资,也就是第二、三种情况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
对于以债权出资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分为二种情况,一是股东债权转
为股权。二是经营性债权转为股权。
企业改制时的债权出资。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所欠职工工资或经营时所形成的债务,利用企业法人进行公司制改制时,债权
人用债权出资而成为新股东。
综上所述,本文所讨论的债权出资,仅限于增加注册资本的债权出资
或老企业法人进行公司制改制。
公司制企业债转股的材料审查
企业在办理变更登记时,所提交的材料除与上述变更要求相同外,还要增加债转股协议。在审查企业提交的登记材料时,应结合债权转股权的特殊性进行,除按要求正常审查外,还应该加强对以下材料的审查。
债转股协议。债转股是在用债权换取股权,应遵循自愿和公平互利的原则,债权是否转化为股权应由双方当事人自主决定,第三人不得干预。债转股协议本身就是合同的一种,其内容、形式应符合《合同法》的要求。债转股协议的要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材料审查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债权人要明确同意将自身的债权转变成公司的股权,债务人要明确同意债权人的债权转变成公司的股权,双方还要明确债权人的权益到股东权益的转变;债权的确认。要对债权终止的时间和数额由双方确认;债转股后原债权人股权的构成,还要明确债转股那部分股权的出资方式(为债权出资);法律责任及争议的解决方法。
验资报告。债权出资作为一种非货币的出资方式,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提交已办理完毕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验资机构应当审验非货币出资的到位情况,并在验资报告中明确非货币出资已经审验到位”。江苏省工商局登记规范中,也明确指出了对债转股验资报告审查要求:“验资机构应在《验资报告》验资事项说明中列明债权形成的原因,明确公司
已就此作了相应账目调整”。
股东会决议及章程修正案。股东会除要对债权人的债权转股权形成决议,最好还要对是否通过债转股协议形成决议。章程还要明确标注其出资方式为债权出资。在录入操作系统时,还应注意选择正确的出资方式。
公司制企业债转股的监督管理
登记部门在办理债权转股权登记后,应提醒监管部门加强对债权出资的检查力度。要防止有的公司为了增加注册资本伪造假的债权,向会计师事务所和工商登记机关提交虚假的债转股协议和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达
到虚假出资骗取工商登记的目的。
债转股验资问题 篇2
(一) 北京水泥厂债转股始末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于1994年建成投产, 是一家国有企业, 注册资本为96346.28万元。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品质良好, 自投产以来水泥厂的产品保持了100%合格的记录。
90年代年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同行业水平、市场状况均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然而这样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竟高达117.4%, 已资不抵债, 濒临破产, 债转股政策为北京水泥厂带来了一线生机。1999年9月, 北京建材集团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书”, 将北京水泥厂对建设银行的6.7亿元负债转换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北京建材集团用其持有的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的3.03亿元权益作为出资, 成立由北京建材集团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自此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我国首家债转股试点企业。
(二) 北京水泥厂债转股意义
第一, 北京水泥厂贷款利息大幅下降, 签订协议当天银行就停止计息。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之前三年, 每年支付的贷款利息费用分别为4918万, 7798万和12867万人民币。而债转股之后, 年贷款利息费用下降到了约2500万人民币, 比上年下降了80%以上, 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二,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结构更加合理, 债转股之前北京水泥厂负债约11.36亿元, 债转股后其负债减少为4.65亿元, 减少了约60%;资产负债率由原先的80.1%下降为28.9%。降低了处于困境中企业的负债, 同时使企业获得了一笔不需偿还的稳定资金, 将不良资产盘活。
第三, 北京水泥厂通过债转股改变了股权结构, 使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债权转股权之后, 北京建材集团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成为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机制的转变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银行也从中受益。债转股的实施可以化解金融风险, 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前9亿多不良资产从根本上讲是一笔死账。债转股之后企业经营得到改善, 同时建材集团后期通过上市配股融资, 回购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股权, 使银行收回了不良资产, 实现了双赢。
二、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后仍存在问题
(一) 债转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金流短缺问题
从北京水泥厂的角度来讲, 债转股是将其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债务转化成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本企业的股权投资。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即在企业资产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将原来属于负债的项目转为实收资本项目。但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 北京水泥厂债转股后并没有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大幅上升, 这表明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并没有因债转股而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二)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亏损问题
虽然公布的相关账面资料显示, 北京水泥厂实施债转股之后, 每年实现利润在2千万元以上, 其资产负债率从之前的80.1%大幅下降到32.4%, 成果显著, 但是从成本会计的角度来分析, 无论是债务成本还是股权成本, 都是企业的成本, 资本投入需要长期回报, 而且一般情况下股民的期待回报率一般都要高于银行利息率, 即资本成本要高于负债成本。尽管债权转股权之后软化了时间约束性, 但它同时还具有高成本的特点, 因此实施债转股只是将原来应向中国建设银行支付的利息费用变成了应对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分红, 这仅能给北京水泥厂提供一个喘息的时间,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 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银行利益
北京水泥厂因各种原因背负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巨额债务, 但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撑。由于国有银行系统改革和国企自身存在管理问题, 使得向银行借贷传统方式的融资陷入困境, 因此国家采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阶段性持股人的方法解决危机。实际上这是以牺牲银行债权人的部分利益为代价的, 这一举措只是中国建设银行面临大额不良负债难以收回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应慎重采用。
三、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 债务重组方式多样化
由于我国现阶段股票融资不需还本, 其实际成本非常低廉, 但从长远来看, 企业只依靠股市融资, 很可能会提高风险, 再融资也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 股本的急剧增长会使每股盈利被稀释, 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进而压制甚至拉低该公司的股价。因此, 盲目增发股票是一种短视行为, 对企业形象和以后再融资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北京水泥厂应采用应该多样的债务重组方式去化解危机, 不仅包括债转股, 还有股权出售、产权置换、资产重组、多样化资产出售、资产证券化、外资参与等方式。多样化的重组方式的有效运用能降低风险和分担资产损失。
(二)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债务问题产生的根源不是单纯由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而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缺陷,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债转股成功的保证, 否则即使扭亏为盈, 也主要是因为享受了免债优惠政策。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扭亏增盈, 利润率高, 资产管理公司手中的股权就成了良性资产, 也就消化了银行的不良资产;但如果企业改革迟缓、经营不善、利润率低, 资产经营公司手中的股权就仍是不良资产。北京水泥厂首先应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形成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投资收益率, 经营能力强、获利水平高的业务不但不怕高负债, 反而还会享受到高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效益。
(三) 防范公司债权转股权的风险
1. 严格公司债权转股权的限制性条件。
(1) 公司债权转股权必须是债权人自已直接持有的债权, 不得将债权人所受让的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列为转股债权。
(2)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及中介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并且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贷款涉及到贷款抵押、质押等行为, 因此金融机构贷款暂时不应作为公司的可以转化为股权的债权。
(3) 债权人为国有企、事业单位时, 要进行债转股的可行性分析, 并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
(4) 被投资公司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果被投资公司治理结构混乱, 长期经营亏损并且高负债运营, 或者被投资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则不应列为债权转股权的公司范围。
2. 债权转股权应严格遵循的自愿、公平原则。
债权人对持有的企业债权是否要转化成股权, 应尊重债权人的意愿、弱化地方政府干预、杜绝政府的非法干预和舞弊, 给企业债权转股权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 加强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监管。
(1) 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 规范债权出资行为。出资人进行债权出资之后应进行完备的账务处理。出资方应将去除负债以后的净债权转作长期股权投资, 并确认投资的对象、投资的方式、投资控股的比例等。被投资公司应将去除债权后净负债转而登记为公司实收股本, 明确出资的对象、金额、方式、比例等, 并将账务处理凭证进行复印和存档保存。
(2) 工商机关要加强日常监管, 完善行政处罚。对实现债权投资公司要进行回访, 定期检查采取虚假出资或不真实的企业, 对于提交虚假证明手段获得登记的企业, 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违反刑法应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债转股成果显著, 但债转股的作用不能被过分夸大, 它还存在着各种弊端。笔者认为应进行公司制调整, 完善债转股相关法律和政策, 防范公司债权转股权的风险, 并加强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北京水泥厂的审核与控制, 从而为债转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准备。通过以上对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案例的分析, 希望更多的企业在进行债转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这种模式的长处, 控制其弊端, 让这种债务重组方式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对债转股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5) .
[2]邓莉.股东冲突视角的债转股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13, (03) .
试论虚假验资若干法律问题 篇3
但是,由于复函以及在此之后的法释[1997]10号、法释[1998]13号都未能澄清验资诉讼中的一些基本法律问题,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审判人员对验资单位承担验资不实责任的性质、条件、顺序等问题把握不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准确界定虚假验资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一、虚假验资的认定问题
虚假验资诉讼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师出具了虚假的验资报告,因此,验资报告是否虚假就成了诉讼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立场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对公众而言需要了解的是来自验资部门真实的、据以决策的信息,而不是验资部门是如何工作的,因此,无论报告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只要结论与事实不符,就是虚假报告。虚假验资报告即指验资报告与实际出资情况不相符,包括根本没有出资以及出资额少于报告证明的数额。这种观点强调验资报告“内容真实”、“结果真实”。
另一种观点站在会计师专业的立场上,认为“真实性”是指验资部门履行了正当的验资程序,只有违反职业准则,故意作弊或疏于查实验资范围、验资依据而出具的与事实不符的报告才是虚假验资报告。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由于审计固有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对于被审验的范围只有“合理的保证责任”。而不是担保经过审计的事项没有任何错误。因此,不能将所有不实验资都归责于注册会计师。
两种观点对于会计师责任宽严的认定,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区别注册会计师的主观过错。第一种观点看重社会价值,认为只要验资报告不实就会造成社会相关第三方的误信,从而造成对第三方的损害,因此构成虚假验资,至于相关验资机构的主观过错程度,在所不论。第二种观点则注意到了审计固有的风险,根据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第四条第二款的解释:“验资报告的真实性是指验资报告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范围、验资依据、已实施的主要验资程序和应发表的验资意见。”只要验资机构履行了正当的验资程序,不存在主观过错,就可以认定“真实性”。对虚假验资的成立是否以验资机构主观过错为要件的问题,由于最高院法函(1996)56号、法释(1997)10号均未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因虚假验资承担民事责任应以过错为必备条件,以至法释(1998)13号将其确定为过错责任之后,实践中确定验资单位的责任时仍普遍存在着忽视过错要件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对审理此类案件应坚持过错原则加以强调:即客观上出具不实的验资报告只是验资单位承担虚假验资责任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在验资单位同时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时,才能判令其承担验资不实的民事责任。
二、不属于虚假验资的常见情形
虚假验资应当包括两个要件,一是验资报告虚假,二是验资单位主观存在过错。“虚假验资报告”的内涵应当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报告的内容或结论与事实不符,包括“不实”、“重大疏漏”(或遗漏)、“严重误导性”以及任何形式的虚假陈述。其二,报告出具有弄虚作假、误导第三人或疏于查实验资范围的主观过错。报告的内容或结论与事实不符。是虚假验资成立的第一个要件。这种虚假的验资,主要表现为验证的资本额大于企业在接受验证时实有的资本额。但是司法实务中,以下三种情况,一般不能认定验资报告为虚假:
第一,在验资以后出资人抽走了资金的。此类情况虽然常见,但是责任不在验资单位,而在于出资人。验资单位只对验资时的资金真实性负责,故在出现出资人在验资后抽走资金的情况时,验资单位不应当承担责任。
第二,验资单位在其验资报告中如实反映了出资不到位的事实。如:“投资人尚未交付资产”、“投资人以开办企业应当上缴的管理费作为投资”、“投资人投入的资产作价转让给开办企业”等。验资单位的这些表述,如实地反映了开办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未作虚假表述,故验资单位没有过错,当然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以必须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出资,验资时尚未办理过户手续的。由于在企业成立前,有关的过户手续无法办理,再加上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在企业成立后的一定时期内办理,故不能以验资时尚未办理手续而认定为虚假验资。
三、验资机构合理维护权利问题
在诉讼实践中,验资机构必须依据相关法律规范和原则,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验资机构应主张无过错无责任
如上所述,出具虚假验资报告,是验资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根据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理论,只有在主观上具有过错的情况下,验资单位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在主观上没有过错。则验资单位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验资机构可以主张自己没有过错来避免责任的承担。
在委托人或第三人提供虚假验资凭证时,确定验资单位的责任应当特别注意:对虚假的验资凭证,验资单位负有职业上的审查义务。如果验资单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验资凭证虚假而加以采信,则验资单位在主观上有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验资单位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提供的验资凭证虚假。则验资单位在主观上无过错,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验资机构应主张按顺序承担责任
顺序责任原则是指虽然验资机构主观上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其仍然有权利依据一定的顺序来承担责任。即:先由债务人负责清偿;不足部分,再由验资单位在其证明的不实金额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在以验资单位为被告的经济纠纷案件中,经常出现债权人将债务人、出资人乃至担保人、出具虚假验资证据的第三人(如出具虚假资金证明的银行)等均列为被告的情形,上述被告并存时的责任顺序应如何排列,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债务人、出资人和验资单位依次承担责任的顺序,实践中基本没有争议。但对验资单位、出具虚假验资证据的第三人和担保人之间的责任顺序,存在不同认识。我们认为,确定上述当事人的责任顺序时要考虑到其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性质以及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如实践中第三人提供虚假验资证据材料多出于故意,甚至是与出资人恶意串通所为,且其目的是误导验资单位作出虚假的验资结论。审理中发现第三人提供虚假验资证据材料造成验资结论虚假的,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将该第三人列为共同被告并参照验资单位承担责任的顺序判令其直接向债权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验资单位在验资时存在过错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无过错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验资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后,可向该第三人追偿。
对于担保人的责任顺序,笔者认为,验资单位应后于担保人承担责任。理由在于:第一,担保人与债权人之间具有直接的担保合同关系,是担保合同的当事人,而验资单位与债权人之间无直接的合同关系。第二,债务人、担保人均不能偿还的部分,才构成验资单位对债权人的损失。验资单位只应对由自己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验资机构应主张承担有限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7]10号《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的规定,验资单位所承担的责任为有限赔偿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含义:(1)赔偿范围为“验资报告不实部分或者虚假资金证明金额以内”。需要指出的是,验资单位对一个或多个债权人在验资不实部分之内承担的责任累计已经达到其应当承担责任部分限额的,不管被验资企业是否具备法人资格。验资单位对于企业其它债权人均不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诉讼中验资单位出具了已经足额承担虚假验资范围内责任的证据,则不应当再判令其承担责任。(2)对于多个债权人同时要求受偿的,验资单位应当在其出具的被验资单位不实的注册资金、证明金额内,就其应当承担责任的部分按比例分别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在确定验资单位的赔偿范围时,还要注意结合其前位责任人即出资人的责任范围来把握。由于验资单位承担的是出资人的后位责任,因此,验资单位应当对出资人应当清偿而未能清偿的债务,在验资不实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债转股验资问题 篇4
1、开立验资账户是否需要人民银行进行核准
因注册验资或增资验资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开户时不需要人民银行进行核准。
2、因注册验资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应出示哪些证明材料?
(1)单位存款人因注册验资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有关部门的批文,同时还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各股东签章,及各股东证明文件(如个人为身份证件,公司为执照)。该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注册验资资金的汇缴人应与出资人的名称一致。该账户的预留银行印鉴应是该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签章,并留存其身份证件复印件。
3、因注册验资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如何进行后续处理
(1)如果注册成功,申请人应向开户银行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文件,以及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所要求的相关资料,凭预留银行印鉴申请办理账户性质变更手续。
(2)如未获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需要在验资有效期届满前退还资金的,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无法出具证明的,应于验资有效期届满后办理退款手续。开户银行应将其验资账户的资金退回原出资人汇出款项的银行账户;以现金形式缴存入资款的,出资人可提取现金,但应出具现金缴款单原件及其有效身份证件。
4、因增资验资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应出示哪些证明材料
债转股验资问题 篇5
老师:
你好!我单位在4月份股东以房产实际购买价出资确认实收资本500万,认缴出资2000万。现7月我单位想要通过评估房产为1000万后,验资确认实际收资本为1000万,认缴1500万。这个构成中我的房产增值了500万,那么我要交纳什么税费吗??
专家回复: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77号)纳税人以非现金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净增值,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但在中途或到期转让、收回该项资产时,应将转让或收回该项投资所取得的收入与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投出时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营业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2]191号)第一条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因此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土地增值税: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交纳。《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048号)之规定: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地产再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但是投资方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则需要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