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2024-10-24

体检工作会议讲话提纲(通用8篇)

体检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篇1

在农村居民体检工作推动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清河镇召开农村居民体检工作推动会,很及时、很必要。为农村居民健康查体是一项具有历史性、开创性的工作,是建国以来全国首次如此大规模的农民体检。刚才卫生局、农经委就各自职责工作范围做了专题汇报。体检医院就体检的进展情况做了简要的汇报。前一段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要看到我县农村居民与其他郊县农民在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所以农村居民查体工作任务十

分艰巨。下面,我就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查体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全区农村居民健康查体是市委、市政府关注、关心、关爱农民健康,为广大农村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这次查体就是要通过体检工作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有关部门应把此项工作看作是本单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事去抓,都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件好事办好、把实事抓实。因此,各部门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统一思想,积极克服存在的.困难和畏难情绪,要将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体现政府形象的大事,认真办好。

二、认真组织,全面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查体工作

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是一个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现实意义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艰巨的系统过程。此项工作是涉及我县农村全社会的公益性活动,涉及人群范围广、时间要求紧、工作程序复杂,因此面对全县万户籍农业人口,我要求县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要精心准备、周密策划,要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想到位、做到位。各部门要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逐级落实、实施,同时要熟悉体检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各个工作环节,明确责任,避免草率行事。本网版权所有

三、树立责任心、认真完成此次农村居民健康查体工作

此次体检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各部门管理人员和现场医务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杜绝麻痹大意、玩忽职守,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差错。各部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该谁的工作一定要落实到底,没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要把这次为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一笔丰厚的财富,为规划、布局我区农村卫生机构、设施,合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四、发扬抗击非典精神,努力完成农村居民健康查体工作

在这次体检工作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克服困难,尤其卫生局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事先制订了详实的工作方案,组建了以县医院为主的体检分队,并从相关二级医疗机构抽调了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参与这次体检工作。各街镇和卫生系统广大医护人员在这次农村居民健康查体工作中充分发挥抗击非典精神,放弃了节假日和公休日,克服了交通和生活不便等不利因素,加班加点,有的工作人员带病坚持工作,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希望全体工作人员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圆满完成农村居民健康查体工作。

同志们,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的责任非常重,我们要将为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一个推动力,推动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的网络,加强卫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体检,针对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倡导农民不断地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把各级领导、社会各方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热情都倾注在此项工作之中,把实事做实,把好事办好。

体检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篇2

2010年12月21-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

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回良玉副总理的讲话中,讲话共分五个部分。现将主要内容传达如下:

一、关于今年和“十二五”工作情况

回副总理在总结今年“三农”工作时讲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面对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面对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承接了前6年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取得了极不寻常的显著成就。一是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亩产达到663斤,总产单产双双刷新历史纪录。二是农民收入增量再创新高,实现了连续7年的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实际增长10%左右;增量650元以上,刷新历史记录。三是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四是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五是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的总体要求。

在回顾总结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寻常的显著成就时,回副总理归纳为“六个有力有效”。中央政策支持有力有效,科技装备支撑有力有效,市场价格拉动有力有效,抗灾救灾应对有力有效,改革举措推动有力有效,各方面协同有力有效。同时,今年“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5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耕地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粮食增产1000多亿斤、产能迈上万亿斤新台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接连跨越4000元、5000元两个大关,增产增收取得标志性成果,农村公共事业取得历史性进展,农村改革实现阶段性突破,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可以说,过去5年,确实是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农民群众心情最舒畅、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农村社会最和谐的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在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成绩巨大、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的同时,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在“三个不可低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不可低估,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低估,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低估。

二、关于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三化同步”问题

回副总理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回副总理在讲话中对“三化同步”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是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重要遵循。

三、关于明年的工作

回副总理要求,全面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思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扎实开展工作,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明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二是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四是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六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四、关于明年中央1号文件

回副总理指出,2011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主要是基于几点考虑。第一,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第二,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第三,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第四,水旱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第五,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三农”政策的同时,有必要选取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第六,水利改革发展任务极为艰巨复杂,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

回副总理强调,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五条原则;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体系,要加强投入保障机制、科技支撑能力、水利队伍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五、关于“三农”工作组织领导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稿提纲 篇4

1、

一、成绩值得肯定,问题必须警醒,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使命意识。

从核心指标完成情况看,部分指标位次前移,但总的压力有增无减。

从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看,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形势较为严峻。

从镇区发展情况看,多数镇区保持了一定增速,但目标定位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信心不能动摇,目标必须坚守,力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一)全力冲刺 “双过半”。要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要千方百计稳重点。要全力以赴促提升。

(二)掀起攻势抓项目。要推动招商再发力。要一着不让抓项目。

(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要加快推进民生实事。要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责任迅速上肩,考核必须跟进,坚定不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要强化组织推进。二要强化履职担当。三是强化考核问效。

2、

一、准确把握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要抢抓“三大机遇”: 一要抢抓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政治机遇,二要抢抓“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和系列专项规划密集出台的政策机遇,三要抢抓国家、省州新一轮政策投放的窗口机遇。

第二,要应对“三大压力”:一要应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传导压力。二要应对区域发展的竞争压力。三要应对自身发展不足的压力。

第三,要直面“三大考验”:一要直面“能不能巩固提升良好政治生态”的考验。二要直面能不能打赢“**”发展战略第一仗的.考验。三要直面“各级新班子能不能打开新局面”的考验。

二、突出工作重点难点,进一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要坚定不移抓好脱贫攻坚。一要突出工作重点。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三要坚持开发式扶贫。

第二,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坚决守护好绿色家园。二要切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三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

第三,要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一要解决好“如何争取”的问题。二要解决好“如何落地”的问题。三要解决好“如何见效”的问题。

第四,要坚定不移加大产业培育。在第一产业上,在第三产业上.

第五,要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建设。一要大力提升城区品质。二要积极打造特色村镇。三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第六,要坚定不移狠抓民生改善。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二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三要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第七,要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一要着力防控风险。二要着力破解难题。三要着力补齐短板。

三、狠抓工作推进落实,进一步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靠实责任抓落实。二要深入一线抓落实。三要强化督查抓落实。

3、

总结起来,总体呈现“七个快”的特点,:

(一)县域经济增速快。

(二)脱贫攻坚推进快。

(三)重点项目建设快。

(四)城乡建设进展快。

(五)现代农业发展快。

(六)改善民生见效快。

(七)党建工作提升快。

4、

一、点好赞,公正地对待昨天

(一)今年是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的一年。

(二)今年是交通基础发展最快的一年。

(三)今年是民生事业投入最多的一年。

(四)今年是财政收入最优的一年。

(五)今年是抗灾抢险取得胜利最大的一年。

(六)今年是党员干部最苦的一年。

二、看好势,科学地研判今天

三、谋好局,坚定地干好明天

第一,坚定不移地突出质量和效益。

第二,坚定不移地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第三,坚定不移地全力招商选资。

第四,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

第五,坚定不移地着力改善民生。

第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七,坚定不移地防范风险。

第八,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战略。

第九,坚定不移地加强作风建设。

5、

一、的“答卷”

一是抓得早。二是抓得准。三是抓得实。四是抓得细。五是抓得紧。

二、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从国际上看,从国内来看,从全省看,从我市的情况看。

三、盯住短板,瞄准重点,实现重点突破

第一、着力提振以园区为主的工业经济,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第二、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促进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第三、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第四、着力抓好以“四张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支撑。

第五、着力建设品质城区、秀美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二是建设与治理的关系。三是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

第六、着力脱贫攻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七、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一方面,坚决做好“减法”。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加法”。

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全市形成万马奔腾、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

1、务必做到聚精会神。

2、务必做到勤奋务实。

3、务必坚持创新引领。

4、务必深化改革开放。“引进来”,要有大胸怀、大视野、大气魄。“走出去”,要大踏步、迈大步、不停步。

5、务必夯实基层基础。

6、

一、20工作怎么看,必须用客观的认识、辩证的思维来准确把握

一是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二是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四是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五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我县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一是投资拉动后劲不足。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增大。

二、20工作干什么,必须站位全局、用新理念谋划安排

(一)突出扩大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持续用力抓招商、上项目。1.精心谋项目。2.努力争项目。3.积极引项目。4.聚力建项目。

(二)突出发展产业,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主攻方向,持续用力调结构、强实力。1.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一要在培育龙头企业上求突破。二要在打造农产品品牌上求突破。三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求突破。2.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一要加快发展火电产业。二要继续壮大新能源产业。三要持续推进硅材料产业。四要做大做精煤化工产业。五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要完善园区服务功能。3.促进文化旅游三产融合发展。一要加强务实合作。二要完善基础设施。三要繁荣现代物流。

(三)突出建成小康,坚持把巩固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持续用力夯基础、稳增收。

一要全力抓好脱贫验收。二要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三要持续夯实发展基础。四要培育壮大增收产业。五要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四)突出统筹城乡,坚持把城乡一体作为根本方向,持续用力抓建设、展新貌。

一要高起点抓好规划。二要高品质抓好城市建设。三要高水平抓好城市管理。四要高标准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五)突出改善民生,坚持把共建共享作为根本取向,持续用力抓统筹、重保障。一要办好惠民实事。二要发展社会事业。三要抓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工作。

(六)突出转变方式,坚持把供给侧改革作为最强动力,持续用力促转型、提效益。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三、年工作怎么干,必须用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推动落实。一要强化责任抓落实。二要转变观念抓落实。三要破解难题抓落实。四要强化督查抓落实。五要强化考核抓落实。

7、

一、全市制造业、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二)民营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提升。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四)科技创新深入实施。

(五)融入上海步伐加快。

二、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二)资金瓶颈制约依然严重。

(三)企业管理水平尚需提高。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是进一步培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进一步狠抓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四是进一步建构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五是更高层次接轨上海。

8、

一、要客观总结过去一年

一是成绩不易。二是亮点纷呈。规定动作有板有眼,自选动作可圈可点,三是问题很多。

二、要准确把握今年工作重点

(一)突出项目主体地位。在进度上下功夫。在环境上做文章。在包装上花心思。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重点改革。着力激发“双创”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三)推进城乡扩容提质。强化承载能力。优化管理水平。突出小城镇建设。

(四)大力落实民生托底。办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抓好扶贫攻坚。加快小康步伐。

三、要抓好当前工作

一是开好张。二是维好稳。三是守好纪。四是解好难。

9、

一、年经济工作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二)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三)精准脱贫成效明显。

(四)县城建设稳步推进。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六)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硬环境上,软环境上。

(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突出精准脱贫,在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要把握产业核心。要推广股份合作。要坚持统筹推进。要建设美丽乡村。

(二)突出项目建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要培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培强壮大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要培强壮大健康服务产业。要培强壮大特色种养加产业。要培强壮大新兴能源产业。

(三)突出交通攻坚,在补齐发展短板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土地整治。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击违法占地行为。

(四)突出县城建设,在完善功能塑造特色上实现新突破。要加快旧城改造。要提速新城开发。要开展园林绿化。要推动管理升级。要打造特色小镇。

(五)突出生态建设,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要高标准实施生态工程。要下大力抓好生态管护。要强化环境监管整治。

(六)突出民生改善,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实现新突破。要实施好教育提升工程。要实施好医疗健康工程。要实施好创业就业工程。要实施好社保提质工程。要实施好平安***创建工程。

10、

一、关于***年经济发展情况

一是经济发展“步子稳”。二是项目建设“力度大”。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亮点多”。四是现代农业发展“面貌新”。五是民生事业“成效好”。六是各项改革“添活力”。

二、关于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工作

(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核心促进经济稳健增长。一是着力主攻工业。二是努力抓好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四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五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

(二)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二是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三是加强城市管理。四是构建发达道路交通网。五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推动农村经济转型。一是稳定农业生产。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坚持以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强化经济新支撑。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电子商贸物流业。四是加快发展金融业。

(五)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抓手激活发展新动力。一是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二是加快简政放权步伐。三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努力促进就业创业。二是不断强化社会保障。三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1、

一、以“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强信心、勇作为

1、对照开局之年目标任务,我们要抓差补缺拼命干。2、围绕贯彻区党代会精神,我们要振奋精神创新干。3、迎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我们要正视问题抓紧干。从项目质态看,从城乡环境看,从后勤服务看。

二、以“起步就要冲刺”的决胜姿态攻难点、争进位

1、稳定增长的措施要再靠实。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要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要稳定农业经济发展。2、突破项目的劲头要再鼓足。一方面,要花更大力气招引一批、落户一批。另一方面,要用更多精力建成一批、达产一批。3、建设城市的水平要再提高。要优化空间布局。要完善城市功能。要提升治理水平。4、保障民生的力度要再加大。要大力推进实事利民。要大力推进平安护民。要大力推进和谐安民。

三、以“创新创业创优”的务实作风抓落实、求实效

在财税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5

崔立新 2012年3月27日

同志们: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全县财税金融工作会议,一方面是全面回顾总结全县财税金融工作,研究部署全县财税金融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财税金融目标任务。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融资难题,这是亟待解决的。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全县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财税金融部门的辛勤工作

财税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及时和坚强后盾,肩负着保障运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一年来,财税金融部门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真抓真干,克难攻坚,集中精力抓改革、千方百计促增收、突出重点保支出、统筹协调抓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曹县长在总结成绩时用了五个新,我觉得很准确:财税收入迈上新台阶,首次突破8亿元,创历史新高;财政保障有了新提高,用于民生事业支出占全部支出的65.8%;依法治税呈现新成效,税费清缴入库5530万元;财政改革取得新进展,科学理财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实现新增加,贷款同期增加17.9%。尤其是今年截止到目前财政收入实现 1()亿元,完成任务的()%,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县委、县政府对财税金融工作整体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财政部门统筹全盘、积极协调,科学调度,确保了全县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平稳运行和快速发展,可以说做到了保障有力。国税地税、非税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克服困难,狠抓收入,均衡入库,为全县财政收入的完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了核心的作用;各专业银行等金融部门都能够从支持丰宁发展大局出发,积极融通资金,尽力满足发展需求,为全县“三农”工作、中小企业发展、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总的来讲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艰苦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个问题,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任务艰巨,必须要客观冷静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

刚才曹县长认真分析了今年财税金融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讲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形势很严峻、压力很大。我看具体要把握住三个层面:

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全国各地发展速度都在加快,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势头很猛。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强,最严厉的手段,仍然是关紧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这一点最需要我们金融系统的负责同志深入研究,把握方 2 向,在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时刻关注国家省市出台的最新政策,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多处好点子,不断改善资金困难现状。还有一点就是矿山产品市场低迷,对于我们依靠矿山为主的财政来讲形势不容乐观【铁精粉价格徘徊在700多元停滞不前,而钼精粉价格降到7万元】。

二要清晰了解我省、我县的经济发展态势。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重点是将环渤海地区和环京津特别是环首都地区建设成新的增长区域,省财政安排20亿专线资金给予支持,另一个重点是省里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把环首都贫困地区建设成为扶贫开发的亮丽风景线,全省将安排610医院心大资金给予支持。揭开了全省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序幕。对与丰宁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是时不我待的严峻挑战。讲机遇,我们现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列入环首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省长、市委书记亲自帮扶;我们是京津重要生态屏障河水源地,这次国家发改委调研就讲“在北京这么近的地方,还有这么多的老百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不敢想象的”,所以,国家层面还要有大的扶持动作;再有,我们到年底虎蓝铁路通车,2013年10月份111线全部建成通车,如果张承高速、张唐铁路再建起来,把我们便利的交通体系建立起来,我们又通达辽蒙,这应该是我们丰宁的绝对优势,也是我们丰宁“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立足点和切入点。讲挑战,3 就是丰宁处于欠发达、处于全省、全市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跨越发展的任务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最近反复想一个问题,从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比重看,GDP仅占5.9%,财政收入仅占5.3%,固定资产投资仅占10.2%。我们提出“跨越发展、绿色崛起”,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赋予一定的实质内涵,总的讲就要“总量增加,份额扩大,位次前移”。按照我县“十二五”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要达到20个亿,这需要下大力量。如果加上别的县也增长,我们位臵前移也有难度,如果经济总量从倒数第4到正数前4,这才叫立足赶超,跨越发展,在全市乃至全省才可能实现为此前移。为此,全县要集中力量文化旅游业、绿色有机农业、现代物流业、清洁能源、稀贵金属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土地收储)、城市建设(北新区开发)和扶贫攻坚进程,这也是我县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各家金融单位高度关注,大力支持。

三要正确评估我县的金融形势。我县当前的金融形势总体较好,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存在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讲,在各金融机构的积极努力下,全县金融存贷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存款增幅达到31.6%,贷款增幅达到17.9%,各家银行均实现盈利,为我们增大贷款容量和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从另一方面讲,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存贷差失调。从去年看,存贷增速相差13.7个百分点,存贷差为41.8亿。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这种存贷差是触目惊心的,这意 4 味着大量资金外流,恰恰证明我县项目和企业竞争力弱,也说明我们工作和信用环境不尽人意。二是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紧张。一方面,那些贷款风险小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成为各家银行关注和支持的热点,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同时存在。从金融单位讲,由于受体制和政策限制,为规避风险,银行惜贷意识加重,同时由于个别企业诚信意识不强,造成银行对企业承贷信用指数下降。三是政银企合作机制尚需完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企业缺乏对金融政策的了解,银行对企业经营动态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监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认真研究。

第三个问题财税金融部门要攻坚克难,不折不扣的创造性的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关于财税金融工作重点曹县长前面都讲了,我认为讲的很到位,切中了要害,希望各乡镇部门重点抓好落实。做好财政金融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通力协作。从隶属关系讲,税务和金融系统属垂直单位,但从工作关系上来看,税务金融部门却与地方政府有着紧密联系,是与我们财政部门一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特别是你们工作生活在丰宁,这里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大家息息相关。因此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财政部门要继续积极主动与税务、金融部门搞好衔接,加强联系,税务金融部门也要继续从支持丰宁 5 发展的大局出发,密切沟通,搞好配合,共同为丰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财力保障。

二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千方百计抓好收入。财税工作说到底就是“收”和“支”的问题,收不上来,也就没有办法支出去,尤其是我们这样的财政穷县。近两年,我们通过积极争取,实施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落实了一些惠民工程,但很多项目和工程都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我们也因为配套资金不能够及时到位,延误、耽搁了一些工作,加之新农保、新医改等一些惠民政策的落实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等保障性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对我们进一步做大收入“蛋糕”提出了迫切要求。金融部门要结合县上确定的一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从全局和中心工作出发,相互“补台”不“拆台”,积极搞好金融信贷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潜在的骨干财源;财税部门要主动开展工作,强化财源监管,确保应收尽收,特别是非税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衔接,认真分析减收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从清查清理“小金库”、盘活国有资产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非税收入工作水平。

三是希望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能,科学理财。财政资金不仅要能收上来,更重要的是要管好、用好,科学分配,合理调度。财政局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当好环县人民的“管家”。要始终坚持“厉行节俭、勤俭理财”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预算,严控支出。在按照“保 6 重点、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向重点倾斜,向发展倾斜”基础上,坚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调度财政资金的新途径、新方法,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希望金融部门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合拍”,找准服务地方经济与自身发展的“结合点”。现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跨越发展、绿色崛起”、保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全县大力培育的五大支撑产业【尤其是矿产资源整合】,集中力量突破的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土地收储】、城市建设【北新区开发】和扶贫攻坚等都包含着许多项目,包含着许多投资机会,希望各金融机构主动介入,在思想上与政府合“意”,在行动上与政府合“拍”,实现良性互动。一要把金融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上,特别是要在“好”字上下功夫,抓落实,见成效,一如既往地支持政府的工作,尤其是要加强政策研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各家金融单位要高度重视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调整对信贷工作的影响,责成专人进行深入专题研究,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足文章,千方百计地支持丰宁的发展。二要共同致力于建立和谐的政银企关系。金融机构要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重点和举措,了解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找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企业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经营活动,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打算,以诚信换取支持,以良好的项目赢得资金。我们政 7 府要主动搭建平台,以企业和项目为基本层面,促进政银企之间加强沟通,团结协作,使企业、银行和地方经济发展均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三要奖罚分明。这里我表明一个态度,对于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金融部门,县政府要给披红戴花,大张旗鼓的给予奖励,对于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我们要通过账户转移、向上级反映等形式予以干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县域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五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加强管理,树好形象。财政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财税部门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全县的形象和“窗口”。我们作风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办事的能力等都反映着工作的扎实程度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程度。因此,对于我们财税部门的同志来说,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做到严格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要求办事、按财经纪律办事,不违规操作,不违法乱纪。特别是在惠农专项资金的兑付上,我们一定要做到优质服务,高效快捷,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不要让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我们这些人手里出了问题,使我们的形象受到影响。

体检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篇6

2011年2月26日兵团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科技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各师、院校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兵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师科技局(科协)、各院校科研(技)处负责人;师属科研所所长;兵团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兵团相关企业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以及获得国家和兵团部分奖项的人员参加了会议。

奖励大会由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宋建业主持,兵团党委常委、司令员华士飞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兵团党委常委、兵团政委车俊以及兵团领导翟小衡、刘建新、雪克来提・扎克尔、于秀栋、王继亮、宋志国、宋建业、哈尼巴提・沙布开、卢晓峰、孔星隆、成家竹出席大会。会议对2010年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部分二等奖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主持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宋晓玲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言。

随后召开了科技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科技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

术和社会环境,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华士飞司令员要求“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走“三化”道路,努力实现“三个明显”。这些既定目标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坚持科教兴兵团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兵团作为发展的核心,提高兵团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战略,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导和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向兵团聚集。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持把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组织保证。

华士飞司令员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雄心壮志,勇攀科学高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再创业绩!

---五是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技人才队伍素质逐年提高。兵团本级财务科技投入4640万元;131项国家项目获批,国拨经费1.2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9830多人。

---六是科技管理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师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圆满完成。省部共建实验室达到6个;项目结题率82.4%;二师、六师、八师、十二师获2008-2009年各师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七是“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顺利完成,科技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完成了规划前期9个科技发展重大问题战略研究专题,完成了规划送审稿。

---八是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有新进展,兵团科协工作取得新成绩。《兵团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颁布,首次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全年申请专利430件,授权专利240件。科协举办了首届青年科技论坛,14个“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获支持,奖补资金175万元,建设了50个团场科普画廊,3个单位和6人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二、“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挑战 田笑明局长提出“十一五”时期兵团科技事业发展的经验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断超越。具体经验是:

---第一,必须坚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解放思想,作为

民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援疆与合作为支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为保障。

---科技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突出兵团需求,强化系统集成;突出重大专项,形成标志成果;突出企业主体,引领产业发展;突出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进步;突出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突出开放创新,共享科技资源。

---主要思路是围绕三化建设中心任务,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实现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科技发展要继续夯实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科技人才队伍三方面的基础。努力实现五大目标: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兵团本级科技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15%,到2015年科研开发经费占兵团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开始形成企业为主、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二是科研(科普)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新建重点实验室5—6个,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产学研战略联盟4个,建设科技馆1座,科研机构条件明显改善。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13%。四是兵团特色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科研机构和两校一院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资源共享水平有较大提高,创

建设。启动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和杰出青年创新资金专项,加强基层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条件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产学研共建高技术产业化中试平台建设。

---

(六)加大对“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的宣传力度。要增强科技的显示度和社会认知度,突出对科技成果、科技人物、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合作交流、科技管理创新的宣传。

---

(七)启动“兵团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行动”。强化政策导向,提高产出量,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同比增长13%以上。加大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行动,形成各相关部门联合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工作机制。

---

(八)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制定“十二五”纲要落实实施方案,推进80个团场科普画廊、“科普益民社区”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和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六是坚持扩大开放与交流,兵团科技合作跨上新台阶。先后与美国等30多个国家、与清华大学等80多个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增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宋建业副司令员提出“十二五”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和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为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二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任务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兵团科技工作面临着新要求、新任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以中央新疆工作座会议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兵团“十二五”科技各项重点工作

宋建业副司令员强调兵团2015年生产总值要达到1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工作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以全国科技援疆会议为契机,全面推进科技援疆工作。科技援疆作为对口支援新疆“五大机制”之一,1

投入的建设。

---第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兵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进知识产权政策导向、运用促进、保护维权、管理推进、文化培育、服务提升和惠农工富民等七大工程的深入实施。

四、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确保“十二五”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去年工作, 分析当前全省“三农”形势, 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 省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 陆书记、徐省长对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婴幼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挑战,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诸多困难, 全省上下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 采取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举措,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农业农村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来抓, 在31个旱作农业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89万亩, 增产粮食8.7亿斤, 找到了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新路子。全省粮食生产在连续5年丰收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达到175亿斤, 比上年增产11亿斤, 是建国以来最高的年份。

二是促农增收“六大行动”见到实效, 农民收入增幅超过预期目标。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启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强农惠农政策保障等“六大行动”,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351元, 增幅达15%, 增加额为历史新高, 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

三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 特色种植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特色优势产业, 优先对马铃薯和草食畜牧业进行重点扶持。整合资金1亿元, 在全国率先实行马铃薯良种补贴,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种薯市场监管, 提高脱毒种薯的推广普及率;着力扶持规模集约水平较高的马铃薯骨干龙头企业, 关停并转年产1万吨以下的淀粉加工企业, 有效遏制了无序竞争和环境污染。整合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 重点扶持良种扩繁和规模化养殖, 积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第一轮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和“试点先行”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 按东、中、西三片分类指导, 注重在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示范引导、探索路子、积累经验。100个试点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扶贫方式不断创新, 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加强规划指导, 着力扶持发展能够稳定解决温饱的产业。同时注重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扶贫方式, 完善扶贫机制。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提供的资料, 预计全省51个重点扶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 增幅达17%, 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的作用不断凸显。

六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加强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认真实施农村饮水、乡村道路、户用沼气、特困群众危房改造等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预计全年解决了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3万公里, 改造特困群众危房2万多户, 重建震区农户住房19.8万户、改造维修28.5万户,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目前, 全省累计有78个县实施了农村沼气项目, 总任务量居西北第一, 成为全国唯一连续4年完成建设项目的省份。

七是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增加,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 53万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费补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94%的农村人口, 补贴标准翻了一番,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 农村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着眼于确保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研究出台了《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 财政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将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适应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要求, 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拓展了反映农民诉求的渠道, 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

总之, 过去的一年,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确实来之不易,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 是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业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 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 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 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减速,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加大。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据农业部门监测, 去年10月份以来, 多数农产品价格均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 主要农产品普遍出现价格下滑和卖难。其中, 玉米价格由上年同期的1.5元/公斤下降到1.1元/公斤;啤酒大麦由2.4元/公斤下降到1.6元/公斤;马铃薯、苹果的售价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5%和20%;猪肉价格下降9.48%。从宏观环境看, 消费需求下降, 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 支撑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对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极为不利。二是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务工收入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 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用工规模将大幅度缩减, 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据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 2008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速下降, 预计今年极有可能出现农民工新增就业机会难以增加甚至会减少、工资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的局面。依靠外出务工拉动我省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空间缩小。三是农业发展资源和市场约束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耕地、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依靠拼资源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日益缩小。同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 对我们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整体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 有4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8个省扶县, 加上非重点县的重点乡, 扶贫任务涉及68个县。目前, 全省有贫困人口490万, 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后, 贫困人口和贫困面将进一步扩大。

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越足, 把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考虑得越充分, 并注重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善于从不断变化的情况中捕捉机遇,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克服各种困难, 开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 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第一年,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三农”工作, 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内容丰富, 内涵深刻, 特别是提出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 明确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 并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大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一贯思想, 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的最新成果, 突出体现了在“三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要求, 是指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省情, 在力求全面贯彻的基础上, 牢牢把握统揽全篇的精神实质, 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脉络主线, 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 (省委发[2008]46号) , 从10个方面提出了60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各地一定要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把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 “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 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强调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一总体要求既是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 又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基本思路的延续, 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 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指出, 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 着力强基础、抓特色、保供给、增收入, 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抓住关键环节, 突出工作重点, 努力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强农惠农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 适应“三农”发展的新要求, 中央制定了“四个用于”、“四个扩大”、“四个提高”、“四个取消”的具体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 从8个方面提出了40条具体实施意见, 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后以省委1号文件下发。无论是中央的1号文件, 还是我们省的具体实施意见, 都明确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 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强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大统筹城乡力度, 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 体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 反映了抓紧解决急迫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着力解决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的要求, 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覆盖面广, 对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悉心理解, 认真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强大威力。

四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 我们也要把握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积极的趋势, 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大的方面讲, 一个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开始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个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 把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 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再一个是农业蕴含着较大的资源集约利用潜力, 农民蕴含着较大的创业热情和潜能, 特别是我省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 只要我们注重挖掘和发挥好这些潜力, 就能在抵御风险、应对挑战中拓展发展空间。同时, 各地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总结了不少可行办法, 形成了一套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工作督查机制、部门协调机制。最为重要的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各级党委政府把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这为我们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只要我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敢于迎难而上, 勇于开拓进取, 善于利用有利条件, 培育积极因素, 就一定能够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三、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 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要求, 落实惠农政策, 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 着力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 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着力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围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着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和建设。省委全委会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研究提出了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县党委政府要着眼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试点, 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探索改革新举措, 力求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村土地、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省里在加强对面上改革指导的同时, 着力推进3项具体改革。一个是, 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7个试点县要按照林改《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为全省全面推进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另一个是, 积极深化农垦企业改革。着眼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聚和释放生产力, 推进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增强农垦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第三个是, 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兰州、嘉峪关、金昌3市和市州所在地的一些区, 以及有条件的市县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要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5个方面积极探索, 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崭新格局。其他地方也要尽力而为, 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 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着力推动“六大行动”贯彻落实。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的目标, 是全省农业村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也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看, 今年农民减收因素明显, 正如中央指出的“有可能出现农产品价格下降、乡镇企业增速放缓、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几碰头的严峻局面”。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 对价格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产品重点进行扶持。今年, 对抓好马铃薯、草食畜产业化经营和落实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已明确了扶持办法, 正在抓紧确定扶持中药材、果蔬、油橄榄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办法, 进一步增强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市县党委政府要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及时修订和完善发展规划, 进一步细化实化实施“六大行动”的措施和办法, 全力以赴打好农民增收这个硬仗。要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和一些农产品“卖难”问题, 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品牌产品生产, 加大产销衔接力度,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需要强调的是, 要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压力大的实际出发, 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切实加大对农民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 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 最大限度开辟就业创业增收空间。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 扩大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力度, 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三是要以县为单位抓紧成立劳务公司, 组织好农民的劳务就业。省内重点项目建设要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要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 参与省内重大建设工程,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同时, 要为省内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做好征地拆迁等地方服务工作, 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统筹配置各类生产要素, 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 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第三, 围绕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示范工程,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省委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到2012年全省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 使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10亿斤以上, 实现较高水准的动态平衡。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 着力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一要着力加强土地产出能力建设, 整合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 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 加大梯田建设的力度, 切实增加高产稳产田比重。今年先在年降雨300毫米以上、又适宜坡改梯的县实施这项工程, 并和所在县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二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为重点, 扎实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 不断推进旱农技术集成和创新;以种养业良种扩繁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重点, 促进产学研结合,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要着力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注重把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构建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推进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发展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突出区域发展重点。省直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地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 认真研究水土光热资源, 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 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带。省里初步确定, 新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行规范化种植, 发展精深加工, 着力提高地道药材的市场份额和增值空间;制定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广苹果套袋、高接换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支持主产区提高储藏能力。市县应主动加强同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 完善产业发展指导性规划, 力求同全省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同市场需求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衔接。二要结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从今年起, 省里将围绕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与终端市场相联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 尤其要改进扶持办法, 注重通过与银行共同筛选项目和贴息的办法, 放大资金量, 高起点地扶持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加工水平, 不搞低层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市县也应明确政策导向,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 着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同时, 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特别要注重引进一些有品牌、有实力、市场占有率高的精深加工企业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三要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按产业、产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并从登记注册、税费减免、贷款贴息、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第五, 围绕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能不能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的机遇, 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是对我们各级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考验。一要逐条研究国家的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切实搞清楚国家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着力实现工作重点与国家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二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投资机遇, 积极做好项目的筛选、申报和争取工作, 力求使多年想办的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得以落实。尤其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安居建设, 继续抓好生态移民工程。在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 要遵循安全、适用、节省的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统筹协调安排好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林区棚户区改造等涉及农房建设的项目。三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但不可能由政府包下来, 必须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 围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着力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和省委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 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要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实施扶贫政策,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 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起最后一道生活保障线。二要继续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扶贫专项、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 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收入。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从中心镇、乡镇和行政村不同层次统一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主导产业发展, 形成扶贫开发整体优势。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贫困群众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 生活依旧十分困难, 省委省政府已确定今年将河西移民贫困群众纳入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范围。迁入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考虑解决好这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通过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能不能把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事关扶贫开发的成败, 事关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资金的10%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常年稳定输出转变。无论是国定扶贫工作重点县, 还是省列扶贫县, 都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来对待。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强组织协调, 突出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合,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后生”同农村职业教育对接, 下功夫提高农民素质。同时, 要完善对口帮扶机制, 提高社会帮扶的实效。

第七, 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发展循环农业, 是省委全委会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 也是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抓紧制定全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把积极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地可先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一要大力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主的节约型农业技术, 尤其要大面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着力缓解资源型缺水和干旱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制约。二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作物秸秆、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科学处置。三要着眼于建立循环农业体系, 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相互融合和有机联系, 努力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实效。

第八, 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总结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并就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地要把试点示范和面上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在完善规划、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六大行动”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和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省里确定, 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和其他市州的11个县进行。3个市的试点工作, 要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工作着力点。11个县的试点工作, 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围绕“六大制度”建设和“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发挥后发优势, 按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规划建设饮水、道路、通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 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同志, 一方面,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 要着眼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主动同分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同志加强衔接, 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水平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任务异常繁重艰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抓住面临的机遇, 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 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 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

一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是中央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 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真正做到在政策制定上, 多出有利于“三农”的真招实策;在工作部署上, 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在财力投放上, 真正向“三农”倾斜, 舍得拿真金白银;在干部配备上, 把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三农”工作的领导岗位上。县一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 要想大事、谋大事, 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 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努力在农村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在强化农业基础上取得新进展, 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认真履行组织领导责任, 结合今年市县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切实把强农惠农举措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农户。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认真倾听群众呼声, 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该出的措施要早出台, 该批的项目要早批复, 该下的资金要早下达, 及时给基层和农民群众发出政策信息, 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的效力。

二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以及青年、妇女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务工回乡人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中选拔村干部, 带动生产发展、农民致富。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同时, 要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职, 鼓励引导机关干部到村帮助工作, 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离职补偿等激励保障机制, 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复杂多样, 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 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推进乡镇政务公开, 方便群众办事, 接受群众监督。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妥善解决农村因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建立农村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要建立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制, 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要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倡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革除陋习、移风易俗, 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尤其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节俭意识, 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要确保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 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体检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篇8

(一)总的来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货币信贷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第二,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和比较快的发展势头。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正在趋旺。

之所以说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基础还相当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预计今年粮食总量将会得到缓解,但粮食品种、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工项目6.8万个,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清理上报情况来看,还有2万多个拟建项目;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第二,从当前经济运行来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现象这两个月又开始呈现,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苗头;二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紧张状况;三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数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当然也有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增长方式没有转变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汇总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认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深度和力度各省参差不齐。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善后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清理整顿工作虽然基本告一段落,但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对各地提出的停建、缓建和继续建设的项目的处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不作评论,待调研后再发表看法,但各地要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做好收尾工作。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清理工作总的原则是有保有压,并不是让所有项目都停下来,而是要求各地根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标准,自行提出哪些项目需要停,哪些项目需要继续建设。

第三,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到地方调研期间,至少有3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治理整顿期间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控制政策过于严格,很多项目都没法批。关于土地控制政策我想跟大家讲几点看法:一是今年10月31日以前,土地严格控制政策是不会松动的。二是10月31日以后,土地管理特别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严格程度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松多少。三是今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有1/3的省做得很不错,很快就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报来了项目材料,要求尽快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予以确认。但是,还有几个省到现在还没有把文件报上来。有的省虽然报上来了,但文件不符合要求,投资司提出补充材料的要求后,还是不能尽快反馈补充材料,造成项目确认工作延误。

二、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一)对《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认识和落实问题

《决定》是经过近10年反复酝酿出台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3次。我认为,《决定》是一个重要的文件。第一,这个文件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第二,这个文件基本适应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贯彻落实《决定》,应该研究怎么把《决定》具体化,怎么在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加强调控。

(二)突出强调一下核准制的问题

第一,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今后侧重管理5个方面:一是看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如果已制定过有关规划,那么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在规划当中。属于城市中心或城市郊区规划范围内的,还要看是否纳入正式批准的城市规划范围。这个方面工作主要由各级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门负责;二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主要请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三是土地部门是否出具了审查意见;四是在经济安全上有保障;五是使用银行贷款的,看银行是否承诺贷款。今后,核准项目就把握这5条,至于市场、技术、效益等等,都不属于核准内容。

第二,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所出具的文件原则上是部级的。比如,环保评价应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具文件,土地利用应由国土资源部出具文件,贷款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出具文件等等。一般来说,省级部门出具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认可。

第三,现在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报告,需要按核准方式办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将其转成核准项目。但应特别注意,原来可研报告达不到上面5点要求的,必须作必要的补充。二是项目建议书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不再退回,如果属于核准的,按上述5点要求,补充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就核准,不符合要求的请抓紧做工作。总之,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从现在起都要按《决定》精神办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请各省发展改革委向省长报告。再重申一下,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和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各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是前置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地区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进行核准。各省现在就要按照这个办法做工作,共同配合,加快项目核准的步伐。

(三)关于备案制和代建制

第一,备案制度由各省自己制定,先实践,后总结。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备案制和代建制一样,没有现成的办法,只能先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关于代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暂时不出台办法,也暂时不全面推行代建制,而是先搞代建制试点。从今年起,拿出两个项目作为代建制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各省可以实行各自的代建制。

(四)各级发展改革委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团结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后,有十几个省市的经委或经贸委保留了原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他们同样是投资项目管理战线的战友。在这里我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是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也包括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二是各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包括审批和核准文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涉及到上述十几个省有原来意义上的技改项目的,可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也可以会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省级经委或经贸委单独上报的文件。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同时也便于各省统筹安排和管理投资项目。

总之,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利益牵扯面也很多,在执行当中,各方面要加强协商、协调。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清欠工作

第一,各地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都要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发展改革委不要认为这只是建设部门的责任,我们也有责任。

第二,对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问题,各省发展改革委和经委(经贸委)责无旁贷,要加大工作力度。从现在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按项目搞清楚下面两类情况:一是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10月末以前,各省要上报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解决办法(包括时间、进度、措施),抄送建设部、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造成的拖欠,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在今明两年内解决。这项工作总体上由建设部门负责,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问题的措施,各级发展改革委责无旁贷。

四、关于明年的投资工作

明年的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目前可以明确的有这么几项:

第一,明年国家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力度。

第二,明年投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更多地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第三,明年中央政府掌握的投资将会减少。

第四,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要对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项目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已经布置,请各地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上一篇: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阅读答案下一篇:文明城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