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2024-10-10

呼吁世界读书日倡议书(精选6篇)

呼吁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篇1

同学们: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 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亚(英国)、维加(西班牙)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让我们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同学们,热爱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人类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华由洪荒走向文明,人民由贫穷走向小康,无不伴随着优秀的书籍。历史长河,风帆浩荡,烟尘万里。一部《诗经》、一曲《离骚》,培育了多少为民请命的名相名将;一部《红岩》、一曲《青春之歌》,激励了多少为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仁人志士……民族因读书而兴旺,国家因读书而富强,人生因读书而美丽!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为我们展现一个精彩缤纷的世界。 王小波先生说得好:“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今天读书,并不因电视、网络的出现而减少兴趣。读纸制书籍是一大乐趣,读电视、读网络图书也是趣味无穷。读书,就犹如弹奏美妙的乐曲,把谱写在五线谱里的灵魂深处的震动弹奏在了钢琴键上,有励志的清晰,有醒悟的明亮,有益智的悠扬,有创作的激越,有喜怒哀乐、五彩缤纷相伴一生。

我们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建立自己的思想,摆脱平庸。余秋雨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腹有诗书气自华,看到的决定了我们的.高度,思考的决定了我们的胸怀,做到的决定了我们的精彩。我们可能依然平凡,读书让我们拒绝平庸,我们生活的空间可能依然狭小,读书却可以让我们胸怀世界。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不读书的人不是一个完全的人,读书让我们懂得诚信、礼让、进取。当一个同学拾金不昧时,我们体会到他的高尚;当一个人尊老爱幼时,我们感受到他的文明;当一个人为了校园的洁净默默拾起垃圾成为习惯时,我们体会到他的伟大。读书与文明相伴,有时伟大并不是惊天动地。有这样一个例子: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奇迹让世人惊异,但广岛亚运会结束后六万人退场,会场上竟没有一张纸片则让世界感到可怕。把最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显得不平凡。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终日相伴的书本,快乐阅读,即使在29中,我们同样可以做得伟大。

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为此,我们向29中全体学生倡议,知识就是力量,行动是面镜子。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读书活动,并与同学共享读书的美好时光,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

同学们,读书吧!万物蛰伏依待春风的季节,让我们把读书活动作为一次全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呼吁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篇2

一、“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又译为“世界图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早在1972年, 该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 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 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使人们懂得没有阅读就没有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些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故去的日子, 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里昂, 冰岛诺贝尔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 也是“圣乔治屠龙纪念日”。勇士圣乔治屠龙救公主, 将龙血化成红玫瑰, 并获回赠书册, 象征知识和力量。传至今日, 每逢4月23日, 当地到处是大小书市及街头节目, 所以这一天被定为全球读书日。

二、世界各国的读书潮

每年“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后, 许多国家的作家、出版商、图书馆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等纷纷组织各种读书活动。

首先提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作为读书日的发祥地有一个传统, 每到4月23日前后, 当地便举行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 街上也有许多摊档, 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一本书, 都可获得一枝玫瑰, 所以在读书日那天, 你会看到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 像情人节一样, 十分有趣。

英国往往把“读书日”庆祝活动提前到3月举行, 据统计, 每年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 其中包括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书展等。英国每年给世界提供10万册新书, 是所有英语国家的总和, 英国人的报纸阅读率居世界第一。

韩国政府一般在4月23日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 让当地的小孩, 把阅读和写作的风气, 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 随信件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法国的读书节定在每年10月14—16日, 最初叫“阅读风”, 现为“欢乐中阅读”, 他们的阅读不仅占据车站、街区广场、集市, 更深入到医院、监狱和养老院等, 力求真正做到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图书, 都能享受阅读权利。

此外, 丹麦的哥本哈根还举行读书马拉松比赛。美国每年把4月定为“全国诗歌月”, 埃及2008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为“增强反盗版意识”。

三、我国的文化阅读

我国自古以来崇尚阅读书刊, 对阅读更有“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赞誉。古人为读书不惜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古训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可见, 文化阅读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 特别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 不少专家呼吁“重拾阅读精神”、“培养书香社会”, 期待“涵养一个书香中国”。所以, 我们不仅要继承先人勤奋读书, 增长知识的遗志, 更要用文化阅读来补充涵养、洗涤心灵。

文化阅读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文化素质, 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全国人大代表知名教育家朱永新曾在教育沙龙上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热爱, 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气质和社会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人能不能认真读书。不同国家和民族其竞争力取决于国民的阅读状态。

我国近年来, 推广阅读的计划也渐渐展开。新闻出版总署出版图书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全国阅读调查报告, 显示全民读书活动的范围和声势逐年增加, 全国各地开展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 在一些城市开展读书游园会、晒书大会、图书漂流、机关读书会以及各种读书讲座等创新性读书活动, 深受读者的好评。国家图书馆向世界数字图书馆提供首批全球服务中, 涵盖馆藏20种珍贵文献, 同时, 还通过各种语言为全球提供免费服务。此外, 我国组织的“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推荐工程”, 即将启动, 免费向全球开放500部小说, 读者无需注册即可阅读, 过去的一年还被确定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 以“少年强则中国强”为口号, “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可见, 国人越来越重视读书, 国家的富强与腾飞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大国, 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 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 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

学无止境, 行者无疆, 最是书香能致远, 春光作伴好读书。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亲近书籍, 亲睐阅读, 使文化阅读变成为文化悦读。

呼吁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篇3

根据世卫组织8月14日发表的通报,在2014年,世卫组织共接到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72起有关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遭遇袭击的报告,由此导致603名医务人员死亡,另有958人受伤。今年截至目前,针对卫生工作者的攻击依然有增无减。

世卫组织表示,今年已有数百名卫生工作者在冲突地区以及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一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例如在也门,仅六月份一个月就有6名医务人员丧生,14人受伤;在西非,现有875名卫生人员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另有509名医务人员因此死亡。

同时,针对卫生设施经常性的、反复以及定向攻击屡禁不止。在也门,暴力冲突持续目前导致全国190家卫生机构瘫痪,另有183个卫生机构只能部分运转。

On August 14th, 2015, for the coming of "World Humanitarian Day", the WHO stated on Friday to urg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aying tributes to health workers carrying out life-saving activities in emergencies and conflicted areas and car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attacks on medical staff and facilities, and press related parties respecting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n a practical way and making sure the safety of humanitarian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notification of WHO on August 14th, in 2014, WHO received 372 reports about attacks on medical staff from 32 countries, which led to 603 deaths and 958 injuries. Until now, the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s still on the rise.

WHO said, hundreds of health workers died this year in conflicted areas or in the frontline fighting against Ebola this year. In Yemen, only in June, 6 medical staff died and 14 injured; in West Africa, 875 medical staff infected Ebola and 509 died of this.

At the same time, attacks on health facilities are frequent and continued. In Yemen, due to violent conflicts, 190 health institutions stopped working and 183 partly operated.

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4525

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篇4

大家早上好!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阅读日。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莫里斯、等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人发现读书的乐趣,积极捧起书本读起书来。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不同语言的国度里,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读书。这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同学们,老师们,请对你周围的人谈论书以及关于书的故事。请从现在开始,确立一种信仰: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成就幸福、快乐、精彩、高尚的人生,要使工作生活成为阅读学习的过程,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让读书成为我们学校的风景与文化。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书是一条船,它载着我们在智慧之河航行。

书是一双眼,它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书是一座桥,它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

热爱书籍吧,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热爱读书吧,它是增长智慧的不竭动力!

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篇5

亲子共读,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家长教会孩子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亲子共读,又是一种美丽的休闲;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其实不仅是孩子。研究证明,如家庭具有浓厚的阅读文化和阅读习惯,父母能带领子女从小开始进行亲子阅读,子女长大后便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经常阅读的孩子他们的成绩好,事业成就也高。为此,我们特向全体家长提出以下倡议:

一、请您加入到“家庭亲子共读”活动中,做孩子读书的榜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您陪着孩子走进书香四溢的书店,当您双休日早一点关掉电视,引导孩子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时,您就等于把孩子引入了知识的海洋。如果您的孩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好的阅读习惯,那么请您每天精心挑选孩子感兴趣的书读给他听,以后孩子会慢慢有兴趣自己阅读。

二、我们建议平时您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静心阅读的时间、空间和足够多的好书,在孩子阅读的时候,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鼓励。我们真诚希望每个家长能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

三、为您的孩子建立温馨、舒适的家庭图书架,尽可能做到适合您的孩子阅读,并适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

四、每天抽出四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

五、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并加以检查、督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六、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各项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学校“书香家庭”的评比,。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能让书籍成为孩子终生的伙伴,这是老师、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珍贵的礼物。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以书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亲子共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世界读书日倡议书 篇6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又是读书的好时节。4月23日,我们将迎来第XXX个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号召“走向阅读社会”,传播“读书美化心灵,读书成就未来”的精神。“世界读书日”是全世界读者特殊而有意义的节日。

XXX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在XXX年的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工作对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读书是人类最古老的习惯之一,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一所高等学校的精神品质,体现为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这有赖于构建一种良性的阅读生态。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们,自身是否阅读并带动学生阅读;作为未来主人翁的大学生们,是否在读书,又在读哪些书,都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和学校的精神风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阅读中提升公民的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图书馆的使命。

为了让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亲近图书、习惯阅读;为了建设书香校园,营造阅读环境,培养毕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在“4·23”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在这一天,走进图书馆,让丰富的经典馆藏伴您度过这个全世界读书的节日;

在这一天,打开您的专业书,读上几页,让专业的思想开拓您的视野;

在这一天,让我们互赠一本最喜爱的书,传递美好的感受和新的启迪;

从这一天开始,科院人应推崇一种风尚:“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是幸福、快乐、精彩、高尚的人生,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成为河南科技学院的风景与文化”。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记住: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的节日!

倡议人:XXX

上一篇:案件管理室工作下一篇: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