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杨善洲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2024-10-07

观杨善洲心得体会思想汇报(精选5篇)

观杨善洲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篇1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针对党内大量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现象,以解决作风问题入手,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杨善洲同志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务实是他的工作作风,是他的优秀品格,他的一生政绩就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如何发扬杨善洲的务实作风,结合自身和工作实际,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习杨善洲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推动科研转型中,发扬务实的作风

社科事业是党的事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学习杨善洲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务实的基础在于求真。要规划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要非常了解实情,把握存在问题的真实性、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社科院从性质来看是务虚的机构,怎样做到务实,怎样发挥好智库的作用,我们提出通过建机制,促开放来进一步转变科研发展方式,使科研工作进一步从基础研究为主向有学理支撑的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转变;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向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转变;从满足自身爱好的研究向为党委政府和社会服务的研究转变。更加注重研究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以及有地方特色的理论问题研究。

二、学习杨善洲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创新基层调研中,发扬务实的作风

务实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和实施群众路线的过程。要有好的科研成果,好的工作思路和建议,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总结我院30多年科研经验,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是有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省情、国情调查支撑的。如:50年代的少数民族大调查,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识别做出了贡献;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东南亚研究,推动了GMS的合作;90年代的省情调查,提出了云南“四高四低”的省情特征;90 年代末本世纪以来的孟中印缅地区合作和南亚国情研究,催生出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概念。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要进一步转作风,创新开展基层调研,加强省情国情研究。积极开展周边国家情势调研,派出科研人员到周边国家,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获得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全院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与洲、市、县联合共建“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基地”的建设,在我院已有的9个科研与社会服务基地和13个洲市县分院和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基地,启动“智库专家走基层活动”,力争在新农村建设、兴边扶贫、沿边开放、民族和谐示范、县域经济、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再出一批创新成果。

三、学习杨善洲反对形式主义、空谈阔论,在正学风改文风中,发扬务实的作风

针对一些科研人员存在的学习不认真、调查不深入、分析不到位、研究不透彻,研究成果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和影响力不够、空谈理论等学风问题,我们要求党员、干部精研理论原文,不能满足于当二传手。坚决防止浮皮潦草、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要做到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并重,学术创新力和科研生产力并重,要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上有所创新,提供有深厚学理支撑和基层实践支持的研究成果。正学风的关键是增强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研业务素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院创建云南智库学习交流平台以来,已为全院和省直机关提供了有关“形势与政策”、“理论和方法”、“读书学习”、“基层宣讲”、“青年学术沙龙”等五大板块的学习交流活动。要进一步完善智库学习交流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加强社会科学阵地建设,为提升科研人员素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发挥积极作用。

向杨善洲学习,对于自己来说,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以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精神做好社科事业的各项工作。前行的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有为有位”。要把个人的抱负与所从事的社科事业联系起来,不抱怨、不埋怨,重在实践,贵在行动;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警醒自己,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5月7日

观杨善洲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篇2

杨善洲同志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他树立了这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话讲的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守, 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告诉我们, 人生观与价值观, 理想与信念, 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必须用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去实践, 去证明。

杨善洲同志做到了这一点, 他以他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实践和证明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实践和证明了他的理想与信念。

杨善洲的事迹, 孤立看来似乎件件都很平凡, 不平凡的是他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 默默奉献, 无怨无悔, 坚守着一个崇高的理想, 坚守着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 献给了人民, 献给了党的事业, 其伟大正在于此。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坚守共产党干部的精神家园》, 所肯定和赞扬的也是杨善洲同志一辈子矢志不移, 用生命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守精神。

《杨善洲》思想汇报 篇3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

陈钊 1130040004 最早了解杨善洲同志,是通过观看2011年感动中国颁奖仪式。给他的颁奖词这样写到:“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颁奖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但是却把杨善洲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坚定理想落到了实处;把作为人民公仆的热情服务,无怨无悔树立成了一塑高大的丰碑。

影片《杨善洲》立足实际,将杨善洲同志从任职到退休后一直持续不断的“革命事迹”,呈现给观众,发至肺腑,感人至深。保山大旱,为了保住“滇西粮仓”他发挥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独自承担开闸放水的风险,制定抗旱措施,果断采取行动,“天大旱,人大干”,提议将盖地委大楼的款项用以打井灌溉,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场大雨降下,而让我影响深刻的就是在大雨之中,他对着大家说:“咱们从此不靠天,不靠地,要自己当龙王”,这都无不显示着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深刻觉悟和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而其中一条贯穿影片的线索---他与二女儿之间的情感矛盾,从最开始女儿想通过他的权力“农转非”而没有答应;之后女儿结婚时,他因为工作缘故又没有得以参加,女儿受到打击;一直到女儿到山上去“哭求”父亲帮助却失望而归,开始怨恨自己的父亲怎会如此“冷酷”,但是最痛苦的人恐怕却是杨善洲啊,作为父亲他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子女生活幸福,面对女儿对自己的生气,他深深的自责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他的痛苦没有地方可以诉说,只有自己强忍着,但是他知道而且深深的明白自己不单单是作为父亲,他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肩负的不止是家庭的责任,还有为国家,人民的服务的任务。面对女儿的一次次请求,他坚守住了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行,不谋私利,两袖清风。

感悟杨善洲思想汇报 篇4

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空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古人说,居官之所以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然而在杨善洲的家乡保山市施甸县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金钱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的试金石。杨善洲创办林场,一下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全部无偿的交给国家,自己却很坦然。他做了一辈子“大官”,却始终坚持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地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不徇私情,无论是相依为命的老母还是至亲的女儿,还是相熟的旧知还是家乡的父老,都严格要求、一视同仁,从不开方便之门;始终时刻保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常修立身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他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在党内是同志,党内人人是平等的。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给的,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党的集体领导航向,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在人民中间你是公仆。他说:“我是整个保山地区的书记,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先把自己的工作搞好,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是大事;照顾家乡、家庭是小事,哪能为了小事误大事?但绝不是说我出去工作当了官,就不管老百姓的事了,其实还是想帮乡亲们办点实事的,但实在顾不过来。在职期间我确实没有管过家乡、家庭的事情,连我家里的住房漏了都没有回去管过,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对不起他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牢记宗旨,因为你曾经在党旗下宣过誓,你已有了明确的追求,在岗敬业奉献,模范带头;在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家爱护妻儿、孝敬父母。始终成为工作、生活中的楷模。作为为人之子,杨善洲在母亲病危之际,“在病榻前的屋内搭了一张临时小床,整夜守在母亲身边,陪母亲说话,给母亲端药递水。9天后,母亲安详地离开人世。” 作为党的干部,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杨善洲有句口头禅:“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给杨善洲当过11年秘书的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在任期间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退休后,他明白自己已然是一位普通群众,他拒绝了搬至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杨善洲在其83载的生命中,始终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在位为民谋利,在一点一滴为民解困中兑现誓言,造福一方;始终牢记自己是大山的儿子,退岗投入母亲怀抱,用勤劳的双手为大山母亲披绿装,感恩家乡。作为党的干部,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肯于吃亏,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汇报人:xiexiebang

观杨善洲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篇5

因为报纸,才得知有杨善洲这么一个人;因为有杨善洲,才得只人可以这样无私奉献;因为有这样的无私奉献,才得知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的铁骨正气。

杨善洲,男,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此后20多年间扎根大亮山深处,义务植树造林,于2009年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这是我对杨善洲的直观印象,也是最初了解。恰恰是这最初了解构成了我对杨善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光荣退休本是安享晚年的好时刻,他却选择了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风里来雨里去,以迟暮之躯开拓出大亮山的绿色明天。在他身上,老有所为这句话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只要心在,什么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没有适合的地方,自己走山访林,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场址;没有种子,自己动手去捡、去买;没有资金,自己跑项目、拉资金。显然,年迈体弱并不能成为偷懒的借口。一个老人带着职工可以造林5.6万亩。那么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是抱怨出身条件不好,就自暴自弃?是埋怨能力不行,胆量不够,就无所事事?还是艰苦奋斗,不达目标决不放弃?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行动无关乎出身、才华、相貌,只关乎心智、毅力和坚持。杨善洲能做到的,我想我们同样可以做到。杨善洲能吃的苦,我们也应该最大程度忍受。

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上交国家,这需要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彻大悟。任何的贪念在它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人的贪念的形成来源于人的占有欲望,把别人的据为己有,把公家的占为私有。其实换一种角度想,都是拥有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既然别人已经拥有那样东西,那就说明那样东西在社会上已经不存在了,又何必再花心思呢;既然已经是公家的东西,就意味着跟我们的关系紧密,因为公家始终是由多个私家组成的。物资虽然匮乏、条件虽然艰苦、环境虽然恶劣,但是日子却可以过得很充实、幸福,精神世界很饱满、丰裕,内心底里很开心、愉悦。这不仅是杨善洲可以适应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学会的生活方式。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比起承诺的实现、责任的肩负,钱财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顶多是生存的一种外在形式。戒贪、慎妄、细谨是我们时刻都要铭记的人生态度。

家里房子漏雨,杨善洲只能拿出30元钱给老伴,叫她买几个瓦盆子接一下漏;本来借了5万多元盖起的房子结果因为只凑出9600元,不得不把没住过的房子卖了。如果说第一次是因为偶然,那么第二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房子一直以来是国人的命根子,有个好房子才有像样的家。作为保山的地委书记却穷得没有一套像样的房子,很难让人相信,也很让人敬佩。原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相比那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家园建设的众生,杨善洲可以说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典范,所有人道德操守的楷模。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极度热忱,对他人的大度帮助使得杨善洲忽视了自家房子居住条件的好坏。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温馨的家庭,和谐的关系并不只靠富丽堂皇的装饰来实现,破旧偏漏的茅屋照样可以造就幸福快乐的一家,照样可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上一篇:医生个人工作规划范文下一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