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电影《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2024-08-31

公益电影《杨善洲》观后感600字(共10篇)

公益电影《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篇1

他的无私,他的舍己为人,他对党的忠诚,他对人民的热爱,是少有的,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少的。他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是难能可贵的。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杨善洲。

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他的老伴,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照顾着年迈的婆婆;他的女儿女婿每天上山种地,喂猪,打猪草;他的孙子开着农用车跑运输。手中有权的杨善洲没有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她的女儿和丈夫分居七年,女儿哭着求他,要他给通融一下,调调工作,他都没有答应。光是这些,就够我们现在的干部们汗颜了。

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大亮山原来只有一望无际的荒凉和空旷。杨善洲在施甸县当县委书记时曾徒步在大亮山走了20多天,大亮山的荒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个地方只有栽树,不然永远也富不起来。退休前他两次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当地农民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以他坚定的信念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风采,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历尽艰辛,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高原上,用他60岁以后的生命建立一个5万亩的绿色王国。他的坚韧和勇于吃苦的精神,令人钦佩!

杨善洲的家没有存款,银行也没有他的存款,世界银行更没有他的存款!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他的子女没有开公司的,没有办企业的。她的女儿没有拍着胸脯说:“我是杨善洲的孩子。”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 杨善洲是全国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楷模!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他用自己无私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工工整整的大写的“人”。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我学过的一首赞美雪松的诗句,观看过杨善洲的感人事迹,我认为他就是那挺拔的青松,坚强勇敢,无私奉献。我要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学好文化知识,长大后向杨善洲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篇2

国产片如何拍好主旋律一直是一大难题,最近却有一部影片收获了专家和点映观众的叫好声,这就是上影集团拍摄的《我是医生》。在6日举行的《我是医生》北京观摩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直言:“中国号称电影大国,但的确不是电影强国。看了《我是医生》这部片子,我想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像这样走下去,中国电影就不仅是电影大国,可以逐渐成为电影强国了。”

《我是医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传记电影。今年95岁的吴孟超至今坚持在医疗一线,他亲自主刀的手术纪录已经超过1。5万台。无论是年轻时从割胶刀改拿手术刀,还是毅然回国报效祖国,以及创造出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吴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书写的部分。编剧黄丹说自己看了吴老五台手术,就站在护士身边,“那几天我的脑子里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血的味道,手术室皮肤上烧灼的味道,我从这些味道当中体会吴老所有的感受,跟他进餐,到他家里。我觉得创作如果不能深入生活,是不能写好的。”

扮演吴孟超的是赵有亮。这位老戏骨以其精湛的演技撑起了这部戏,而在片中吴孟超与学生赵一涛的对手戏非常好看;扮演赵一涛的胡亚捷当天也来到研讨会,他表示这是他与赵有亮的第二次合作,演完这部戏后,他总是习惯性地以“老头”称呼对方,赵有亮也特别自然地答应。据悉,《我是医生》6月初作为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机关党委、电影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我的电影党课”活动的10部“电影党课示范课”之一,在党员当中放映,获得了热烈反响。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3

清清若水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一个离开地级领导岗位20多年的老干部,一个在晚年再度创造了人生辉煌的老党员,当他的事迹被媒体传播出来之后,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干部群众,都被他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深深地打动。每一次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电影《杨善洲》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比以往所有文字记录更加鲜活的杨善洲,与其说这是对一位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的深情刻画,还不如说这是对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最真实写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句句浸润心脾的对白,不得不让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潸然泪下的感动。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0多年,建成面积近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杨善洲让大亮山绿了,杨善洲让大亮山笑了!这是一种忠诚

—1— 理想、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穷尽一生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杨善洲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和信念,杨善洲培植了千千万万棵树苗,长成了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峭拔雪松,为施甸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他是施甸人民的骄傲,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楷模。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政治品质。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坚守自己早年确立的人生信念。杨善洲同志在近40年的革命工作中,始终忠诚党的事业,时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休后,人退心不退,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主动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把全部精力和毕生心血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是什么促使他的生命在垂暮之年燃烧着熊熊火焰,是什么支撑着他做出了这么多惊人之举?是信念,只能是信念!这不仅表现在他朴实淡定的话语中,更体现在他自然自觉的行动上。在当前这个物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某种有形的东西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支点,殊不知,任何有时空特性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变幻无常的,唯有人内心中的信念,才是恒久的、坚韧不拔的。杨善—2 — 洲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认定了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党的理想和宗旨是值得人一生追随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几十年来,杨善洲经历了环境、时代和党的工作任务的一系列变化,然而,这位出身普通农家的干部,凭借自己对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绘制了一幅感天动地的人生画卷。今天我们缅怀先进、学习先进,就是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信仰追求,不断矫正和找准自己的生命航向。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胡总书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杨善洲同志对百姓曾经有过这样的承诺: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在工作岗位上,杨善洲同志殚尽竭虑、忘我工作,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费尽了心血和汗水。久逢大旱,杨善洲带领干部吃住在抗旱的田间地头,用建办公楼的工程款为群众打井抽水,为群众带来了甘泉和生的希望。二女儿结婚,由于要参加试验水稻的收割仪式,杨善洲差秘书送去搪瓷盆和床单被套作为贺礼,自己没能亲自到场给女儿祝贺。退下来后,杨善洲始终没有放弃给大山群众造一座“绿色粮仓”和“地下水库”的梦想,不要大家一分一厘,带领大家住大山、栽树苗,风里走雨里来,22年的坚守换回了满山苍翠、满眼生机,换回了大山人民生活更加容易、更加幸福。“只要关乎老百姓,就是大

—3— 事。”温家宝总理这样说。可是时下,陈同海、“许三多”、王守业等等许多拿着比杨善洲翻番的工资、享受优越工资生活环境的人,完全臵人民利益于脑后,先己后公,损人利己,根本没有兑现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党员存在的意义,归根结底,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为百姓谋福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群众观念,贯彻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心里面装着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把老百姓住房、行路、饮水、看病、子女上学等具体困难问题解决好,把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培育好,把中央和省市的富民惠民政策落实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勤以自强、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他带领大家上大亮山栽树,吃野菜,住草棚。没有钱买树苗,杨善洲每天和林工们就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为了早日还上贷款,他带着大家到街市捡果核育苗„„这种艰辛,许是—4 — 很多人都不能体会的。牛长平升任省领导,上山看望杨善洲,一个人默默地看着他们的吃的、住的、睡的,流下了心痛的泪水,我想,这就是对杨善洲式共产党人的无比感动和无比肯定。为官30余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在了为民群众办实事上,受人敬重,退休20多年,他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国“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福祉艰苦奋斗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坚持原则、公正用权的高贵品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的地位和利益得到张扬,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人们私欲的膨胀和对物(商品、货币、资本)的依赖。毫无疑问,追求和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谋取非法利益和不义之财的权利。共产党人的高尚,在于他(她)不仅不接受任何特殊的地位和利益,还把为人民、为国家谋福利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善洲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个人品格和崇高精神。他一辈子没有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任何私利,他为官数十年没有享受过任何特权,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二女儿远在外地教书,想请自己的父亲把她调回家乡的学校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生活,但杨善洲严辞拒绝了。他对党和人民付出了无边的忠心和大方,对自己和家人却是出奇的

—5— “抠门儿”和吝啬,甚至不近“情理”地不让家人搭乘自己的公车,不接受当地干部为他家送去的救济粮。他真正做到了“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他是当今时代能够分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智者,他是懂得如何恪守为官做人准则的仁人,他是嫉恶如仇、拒腐防变的勇士,他是爱憎分明、乐善好施的好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公道用权,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

君子之风,高山仰止。杨善洲同志的精神,必将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秀品质,用心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用心把份内的工作完成好,用心把人民的事情办好,在科学发展中襟怀坦荡、甘于奉献,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青山峦峦,是一个共产党人生命的熊熊火焰;流水悠悠,述着一个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赤诚„„

大亮山的故事,一定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中久久放歌、传颂!

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4

庙桥小学沈建文

看了电影《杨善洲》,在看电影时,我有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本身拍得有多么好,而是剧中人物带来的冲击让人震撼。电影用写实平述的手法,从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一职入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电影的一些情景现在仍记忆犹新。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当时正在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自己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起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这才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急忙上前问好。杨善洲问他: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挥手离去了。

一个人身在高位时,面临众多的诱惑,要作出众多艰难的选择。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片刻犹豫,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他从不喊什么慷慨激昂的口号,却留下一个令人敬仰的榜样让我们追随。

杨善洲退休了。上级关心他,让他到昆明的干休所安度晚年,他笑着说: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干点自己的事,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树苗来源匮乏,他跑到大街上捡拾果核作种子,每天捡来一箩筐。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束手无策”。电影中有这样一则细节,上山种树时,他发现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您就打一次电话吧”。杨善洲讷讷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私事呀,这可咋办呢。”最终,女儿掩面而去。只要杨善洲张口,我想地方部门肯定会卖他一个面子,毕竟女儿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此时的他却没有平时那样智计百出,急得直说“咋办呢,咋办呢。”

老书记在家里对三个女儿交代自己的后事时,说要把自己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清平洞,那是他开始革命的地方;一份要撒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结束的地方;还有一份要交给女儿们保管。在交代这些事的时候,他的神情平静而安详,似乎只是要出远门一趟,而不是永久的诀别。

这些真实的描述让我的双眼热泪盈眶,本以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不会轻易为了某个人而感动落泪;本以为现在这个时代塑造的英雄有些高、大、全和假、大、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和听到了太多塑造出的典范和楷模落马,在信仰和道德缺失的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篇5

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朴,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

杨善洲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很多荣誉称号。他是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在全国推出和集中宣传的先进典型,被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我们部学习杨善洲,起码要从几个方面学起。

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坚定信念。杨善洲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他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簿,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

向杨善洲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杨善洲为镜子,找差距、增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通过学习杨善洲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党员,更应该以杨善洲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杨善洲电影 观后情汇报 篇6

关于组织观看电影《杨善洲》的情况汇报 为了把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活动引向深入,不断创新学习形式。8月22日,龙门县老干部局组织了本县36名老干部和老干部局全体职工12人,在老干部局四楼会议室共同观看了电影《杨善洲》,进一步领略了善洲书记的光辉一生和堪称楷模的高尚党员形像。

通过观看电影,大家都深受感动着,在看的过程再一次回顾老书记的一生,善洲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真真的对共产党的信念坚持了一生,他的一生就是对党性的最好的体现。他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是我们每一个离休老干部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每一个职工学习的楷模。

观看完电影后,老干部们和本局职工开了一个短暂的意见交流会,会上老干部和职工都争相热情地发言,认为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牢记党的宗旨,对党忠诚,恪守理想信念,清正廉洁,不图名利,忘我工作。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民,一心为群众,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离休老干部“创先争优”的典范,学习的榜样的楷模。许多的离休老干部都说,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再次教育了自己,要继续努力地为群众发挥余热。局职工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必将以杨善洲书

电影《杨善洲》体会 篇7

积极为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做贡献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隆阳区殡仪馆党支部书记、馆长 赵德政

正当全国上下掀起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号召全国向杨善洲同

志学习之际,民政局党委组织观看了电影《杨善洲》,影片以歌颂云南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大爱无私的感人事迹为主题,在观看电影之时,感人场面博得多次掌声。

电影《杨善洲》以我们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为原型,讲述扎根大亮山,在艰苦条件下带头改造农民恶劣生活环境的事迹。影片分为工作和生活两条主线,从退休前和退休后两个方面刻画了这位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在职时的事迹,比如力保滇西粮仓、退职后再造大亮山青山绿水等,而杨善洲生活中的清廉简朴、活到老做到老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李雪健的表演真实得令人揪心,此前就有影评人提到《杨善洲》的成功得益于李雪健对人物的塑造,“李雪建有人格魅力,往那儿一站就是天生的好人。电影里他做的那些事情,全都显得有内心的理由和内在的逻辑。杨善洲晚年得病后的沧桑,他更是表演得十分真切到位。”值得

一提的是,戏中扮演杨善洲女儿的陶虹成了一个“泪人”,和李雪健的对手戏每场都飙泪。父女之间因杨善洲不肯以公谋私而贯穿全片的纠葛也成为观众的“泪点”,尤其是在杨善洲临终前父女在病床前和好如初的一幕,更让现场观众纷纷掉泪。此外,影片的音乐也煽情得恰到好处,三次出现的主题曲分别应和了片中的三大转折点,略带忧伤而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谣契合了杨善洲扎根乡土的伟大和生活中不被人理解的落寞。

在看完电影《杨善洲》之后,我个人的感触很深。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做好事。”而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特别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一生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杨善洲同志当之无愧为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楷模。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电影中的两个情节使我对杨书记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好书记。

另一件事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杨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这,就是既平凡又伟大的好书记。

这部片子虽然有些幽默的情节,但在我们谈笑之余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地思考。试问:像杨善洲这样的好干部,在当前的中国又有多少?这部片子不只是值得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深思,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杨善洲老人身上除了公私分明、是非分明、有创造力、一心为别人着想外,更重要的是他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做事从不半途而废,遇到困难沉着冷静地面对,使问题迎刃而解。对于电影《杨善洲》,我个人感触很深,我作为隆阳区殡仪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在今后将继续保持与时俱进、拼搏创新的高姿态,在严格要求好单位内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学习、努力探索的同时,也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及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工作中。力争为全区的殡葬事业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无私奉献。

杨善洲电影心得体会 篇8

杨善洲电影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弘扬先进典型,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4月29日下午,我院组织全员党员及二层以上领导干部在院科技药剂楼7楼多功能厅集中观看了电影《杨善洲》。

电影向我们深情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职时造出滇西粮仓,退休后还群众绿色奇迹”的故事,使广大党员干部感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树是绿色,代表生命,说明环境。中国古人认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种树需要长远眼光。我有机会,有可能,也十分喜欢种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一个旁边邻居,是一个村支书,大约姓袁。他有一个习惯,如果在他们家的土地上,长出树来,他是舍不得砍,而是呵护其生长。我家建房子以后,后面就是公路,父亲在房子与公路之间长了几个树,并且盼望其成长,以后,公路部门还是砍了,种上他们自己的树,父亲十分惋惜。我妻子家的老房子,东南方有一颗很大的白果树,她说是她出生那年她父亲长的,非常好看。可惜,搬家以后树就没有了。有时候,人与树是有感情的!

干部看电影,《杨上洲》,看电影也是医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一部分,杨善洲的事迹还是使人感动的。最主要他矢志不渝种树,这个就缺少这样的人,人类就缺少这样的人。

莫维铭

从小在乡下的农村长大,历经多少

艰难困苦,我没掉过一滴眼泪;工作中虽然也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我同样没有流泪。而当我观看电影《杨善洲》的时候,几次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杨善洲是保山市原地委书记,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呕心沥血,坚韧不拔,能屈能伸,不屈不挠。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中,杨善洲是一位好书记,一位公仆,他就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雪松,在大家的心中永远挺直与苍翠着。他的办公室简陋朴素,一盆雪松盎然生机。当保山市遇到严峻的旱情时,为了确保农民的收成,他果断停止新建的办公楼,用这笔款打井找水缓解旱情。在其他干部认为如实上报真实灾情向上级申请救灾粮食会损害保山作为西南大粮仓面子时,杨善洲大声斥责:“难道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重要吗?”话不多但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用实际行动及人格魅力带领当地的干部与群众抗大旱,保收成,帮助老百姓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在女儿的眼中,杨善洲则是一位严格而又慈爱的父亲。女儿从结婚到生子一直两地分居,扎根在边远的山寨教书育人,作为父亲却没有给予一丝的照顾。这样一位严格而讲原则的父亲,难道就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吗?不是的,他为女儿的婚礼精心挑选的礼物令人为之动容,虽然最终没有到场参加女儿的婚礼,但那份慈父之心却似水一样绵绵长长;帮女儿背着行李走出那个简朴而又春色盎然的家园送女儿上拖拉机回学校的那个镜头,让无数人眼底热泪涌动。

几十年过去了,杨善洲的足迹在保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无数的深深浅浅,他雪松一样的心与老百姓紧紧的连在一起,践行的是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仆本色。当他离开保山这片倾洒了多少深情多少汗水的地方时,带走的是一顶草帽,两袖清风,以及那棵永远不老的雪松。没有鲜花,没有宴请,没有车队相送,唯有那为新入党同志领誓时那洪

亮的声音久久的回荡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鼓励着大家克服困难,奋勇前行。这,就是他工作了几十年而离开时短暂的告别仪式。

大亮山,是杨善洲一直心系的一座山,儿时的梦想在那里编织,由于种种原因成了荒山秃岭,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放弃到省城安度晚年的机会,决定把余生的精力献给这座大山。他说,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养育了他,是大亮山培育了他坚韧的性格与脊梁,他要把那份爱献给他的家乡,献给大亮山,要让大亮山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于是,他带领家乡的有志青年安扎在大亮山上开始了令人难于想象的拓荒种树,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以帐篷为家,克服种种困难,用辛勤的汗水让大亮山一点点变绿了起来。

如今位于云南施甸县的大亮山延绵数百公里,覆盖着密密的万亩森林,走进林区,枝头鸟鸣不绝于耳,温暖的阳光从郁郁葱葱的白梅、银杏、华山松

等林木间洒落下来,山泉在林场的山间轻轻流淌着,湿润着林区的肥沃土地及大亮山四周的村庄。一年四季,大亮山都像画一样的美。

这般美景,就是杨善洲退休以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成的一个梦。二十二年来,杨善洲和他的团队在大亮山上历经了多少风霜雨雪,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亮山和大亮山的人民都深深的铭记着。

杨善洲,大亮山上一棵坚硬挺拔而生机蓬勃的雪松!他的品格和行为,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并追随。

根据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市政府办组织观看了电影《杨善洲》。影片讲述的是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前后的工作、生活情景,展现的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情怀。描述生动、情真意切,观后体会至深。

一、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是执政之基

政治品德是为官从政的基石和核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品德,才能保证从政的先进性。纵观杨善洲的一生,从1949年在家务农到2016年因病去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到一个位高权重地委书记、从在位到退休,60年来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位时,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思想上对党忠诚,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清正廉洁,从不谋一己之私。退位后,放弃城市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如一日,使万亩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水源林,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高达亿元。

观看电影《杨善洲》心得体会 篇9

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30余年,杨善洲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名共产党人的信念,始终做到了坚持原则讲党性、发挥作用作表率,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乃至离开工作岗位后,仍退而不休,继续为山乡绿化造林、脱贫致富奋斗了20多个春秋。正如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写的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廉洁公正,无私奉献”。杨善洲在担任领导的三十余年里,从未给家人捞上一份“农转非”的户口,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临终前,仅为跟随他省吃俭用一辈子的老伴留下几万元养老钱,却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这位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的老共产党员用朴实无华的话语、无私奉献的行动和廉洁自律的一生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当我们回首那些因为贪污受贿而锒铛入狱的党员干部,他们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没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最后结局让人可惜。

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人格魅力,淡泊名利”。没有树苗,他到几十公里外的集镇上捡果核;没有肥料,他带头到村寨捡牛马粪;走到田间,亲身示范如何插秧。在建设滇西粮仓的时候,他说:人民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重要。在打井抗旱的时候,他带头提议停工地委办公楼,将资金用来抗旱。这种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以及淡薄名利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两会和电影杨善洲思想汇报 篇10

林凤萍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和在校大学生,我认真学习了两会热点,并且观看了电影《杨善洲》,深有体会,现向党组织汇报情况。

此次两会热点有:网络时代的参政议政、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成为严峻问题、2012—“限”字,该如何续写、让“雷锋精神”可持续发展等。

今年3月5日雷锋日,我也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所以对“雷锋精神”有了深刻理解。其实,新一轮的“学雷锋”热潮不仅在大学生中兴起,更是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两会中,指出在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索:如何将学雷锋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如何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如何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保障机制?代表委员们表示,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让雷锋精神常在常新,是我们的实践和追求,更是雷锋后来人的历史责任。而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就更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深深把雷锋精神记在心中,行动在生活中,让学习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雷锋虽逝,却精神永存。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活雷锋,而杨善洲,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不仅是个活雷锋,更是个大写的人。

他是原保山地委书记,一生鞠躬尽瘁、清廉俭朴,活到老做到老。一心为民、大爱无私的他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他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却“束手无策”了。对于二女儿的困难,其实只要杨善洲张口,我想地方部门肯定会卖他一个面子,毕竟女儿是有真才实学的,毕竟“虎老余威”在。可此时的他却没有平时那样智计百出,急得直说“咋办呢,咋办呢。”他的脑海中未曾想过动用关系办私事,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就算是现在的我,也愧疚不已。现在的我们,很多人在大学里,就养成了熟人好办事、向上结交的恶习,何况步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呢?

上一篇:大学生学生会部长讲话稿下一篇:新人要“冷对”试用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