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2024-10-09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报告(共11篇)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篇1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报告精选

《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叫祥子的小伙子,他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来到北京做了个洋车夫,他每天辛勤地劳作奔波,希望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咬牙苦干了三年,终于凑足了钱,买了一辆新车。但不到半年,他的车就被大兵抢了,自己也被抓走,夜里他逃出来时,偷了3匹骆驼,拿去卖了钱,从此,他就有了外号,叫“骆驼祥子”。

他没有忘记自己车被抢的事,拼命地工作,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但是他再怎么努力,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希望一次次被粉碎:他妻子难产死去,钱也被人骗光,后妻上吊自杀。祥子心灰意冷,再也不去拉车了,他为了赚钱不顾一切手段,把自己的朋友也出卖了,混成的人不人,鬼不鬼。祥子生活在一个腐朽的社会,不断经历挫折,最终是没能扛的过社会的黑暗。

《骆驼祥子》读后感

看完《骆驼祥子》这本小说,对于祥子,我感到钦佩,也为他遗憾。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和上进,但他最终没能战胜命运。人们常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祥子勤劳节俭,为什么却走投无路?老舍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了这个悲剧,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间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正如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同志所说:国家没有前途,个人会有什么前途?!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不像祥子的时代那么黑暗,但是我想我们仍然要学会坚强,

在报纸上常常能看到有人自杀了,我认为那是一种懦弱的行为,他们无法坚强面对生活才选择死亡。还有许多人选择不正确的行为来逃避现实忘掉烦恼,比如:嫖、赌、吸毒等,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我认为如果人人都学会坚强,那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续写《骆驼祥子》

祥子走得无精打采,有气无力,他慢慢地向前蹭,似乎听不见那发号施令的`锣声,更看不清前后的距离,不知道该不该停,最终被那个锣夫赶了出去。

现在祥子在街上丧胆落魄的走,身上的衣服破得不成样子。他百病缠身,早已拉不成车了。走着走着,他看见了一家商店,想进去买包烟抽,但一摸口袋一分钱也没有。他不敢相信,再把浑身上下都找了一遍后,确实没钱了。怎么办,去抢?街口就是巡警,让他们看见还不又要关上几天。这时他想起了曹先生,想假装着去再给他拉车,趁机弄点儿钱来,再混上几天。就这么想着,他慢慢朝曹宅走去。

到了门口,曹先生正好在,他看看祥子灰头土脸的样子,吓了一跳,问:“怎么了,祥子?”

祥子说:“曹先生,能不能再让我给你们拉车?”

曹先生为难地说:“祥子,你看你不来几星期了,这不我们只好另请了个车夫,你说要再。。。。。。”

还没等他说完,祥子一下子把他打晕在地,然后迅速溜进了屋子,把能看见的值钱点的东西抱在手中,高妈想去阻止,却被他撞倒在地。

当祥子跑出曹宅时,一辆疾驰的汽车正好开了过来,只听“砰”的一声,祥子已被撞飞几米。

这个曾经老实、善良、健壮、充满希望的祥子,不断遭遇不幸,堕落成为一个自私、出卖朋友的病态的畸形儿后,最终倒下了,再也没能爬起来。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篇2

一.性格悲剧: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

祥子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悲剧性结局与祥子自身的性格有内在联系, 他的性格悲剧有着深刻的内涵: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

在事业上, 祥子把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作为奋斗目标, 他渴望凭着自己的力气过上安定的生活。虽然这一理想很渺小卑微, 但是祥子希望能实现这一愿望而完成自我实现。

无论奋斗目标是大还是小, 自我实现是不易的。祥子的性格因素内在的渗进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左右着这一进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 “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 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了。”他正直忠厚、勤劳上进、能吃苦, 虽然沉默寡言, 但是他却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在生活上他“不吃烟, 不喝酒, 不赌钱, 没有任何嗜好, ”即使病了, 他也舍不得花钱买药。可以说, 当祥子性格中正的一面占优势时, 祥子也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 祥子凑足了一百块钱, 买了一辆自己的车子。这一次祥子完成了自我实现。

祥子性格中的负面因素也在暗暗左右着祥子的命运, 在积极的实现自我过程中, 祥子又在丧失自我。祥子具有狭隘保守、自私的一面。他从不与别的车夫接触交流, 独自生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中, 对世事不问不闻, 在兵荒马乱的时节, 祥子照常拉车, 在中途明明知道事情不妙, 但搁不下所谓的面子还继续拉车, 结果刚买了半年的属于自己的车被匪兵抢去。

第一次车子丢失后要强的祥子是不甘心的, 不拉上属于自己的车, 祥子简直是白活。买上自己的车子, 这是祥子的“志愿、希望、宗教”。祥子开始面对他的苦难人生, 又开始攒钱, 准备再买车。祥子性格中要强的一面帮助他继续去实现自我, 早出晚归拼命拉车, 对自己的的饮食也节约到自虐的地步。祥子藏在瓦罐的三十多块钱被孙侦探抢走, 祥子买车的希望再次落空。

在第二次买车阶段, 祥子在不断实现自我同时也在不断丧失自我。看到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子, 受了委屈的祥子很羡慕, 觉得他们是对的。他开始觉得烟和酒不会花很多钱但可以安慰他, 不过此时, 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中, 自我实现还是占了上风, 祥子还不敢沾染烟酒。为了买上车, 攒够钱, 祥子骨子里自私狭隘保守的一面又呈现出来。以前的祥子, 是不会和别的车夫抢生意的, 现在只管拉上买卖, 不管别的。方太太叫祥子把钱存在银行, 祥子却固执地认为把钱放在自己手上最好, 最终藏在瓦罐的钱被抢走。孙侦探威胁恐吓祥子时, 祥子不敢反抗, 更不敢呼救。此时的祥子在自身负面性格的作用下逐步丧失自我。

第三次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帮祥子买了一辆车, 这次祥子虽然局部实现了自我, 但最终是彻底丧失了自我。与虎妞的婚姻不是出于祥子自己的本意, 祥子迷失了人生追求的方向。祥子本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是虎妞的威胁及小马儿和老者的遭遇使祥子把一切希望都放下, 祥子的意志是不坚定的, 祥子的抗争是不彻底的, 最后他向现实妥协。虽然在所谓的事业上祥子算是暂时实现了自我, 但祥子内心极度痛苦, 在情感上祥子丧失自我。不久虎妞因难产死去, 祥子只得卖掉车子料理丧事。他喜欢小福子, 看到小福子的父亲和弟弟, 狭隘的祥子就决定离开小福子。之后祥子开始堕落、沦丧。当他自认为自己战胜了刘四爷, 战胜了刘四爷就是战胜了一切时, 他心里觉得很痛快。此时祥子仿佛是临掉进深渊前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他想变好, 变回从前那个要强、纯洁、努力的祥子, 向命运作最后的抗争。随着小福子的自杀, 祥子最后的那点希望彻底破灭, 最终祥子彻底丧失自我, 走向末路。祥子的事业、爱情均以失败而告终。

三次买车失败, 三次抗争, 最终祥子完全丧失自我。虽然在抗争过程中祥子也取得了局部胜利, 局部实现了自我, 但祥子在丧失自我之路上越陷越深。祥子思想和性格上的缺陷决定了他的孤独与脆弱以及必然失败的命运。祥子想靠自己一个人的微薄力量在那个世界里奋斗是那样的渺小而无力, 最终祥子向命运屈服, 堕落到地狱的最底层。

二.社会悲剧:现实环境对个体理想的吞噬

哈代认为“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 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祥子努力的奋斗着, 有着强烈的生存意识, 与严酷的生存环境展开几轮斗争, 但他与环境的较量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环境最终将他及其卑微的理想一同吞噬。

现实环境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加速祥子从人到“兽”的异化进程。祥子买车之初是自信的, 天真的认为地狱里也是分很多层的, 认为只要自己肯吃苦慢慢攒够钱就一定能买上车。抢他车的大兵、诈他钱的孙侦探使祥子回到赤贫的原初状态, 祥子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节衣缩食, 并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欺骗引诱他的虎妞在婚后也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 祥子此时并没有与现实环境妥协, 他不想依靠他人生活, 还是坚持自己拉车挣钱养活自己。现实是无情的, 虎妞之死使祥子再次卖车回到原点, 但此时的祥子不再是当初那位朴实要强的祥子, 他开始吃喝嫖赌, 使坏。之前祥子洁身自好, 在车夫中是异类, 当他堕落后, 他自己觉得舒服, 别人看他也觉得比以前顺眼。祥子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

现实环境在精神方面对祥子的异化更加残酷无情。祥子从乡村来到城市, 有着自己的理想并一直付诸实践努力去实现它。但现实中一批道德败坏沦丧者始终生活在祥子周围, 如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轻看他的刘四、勾引欺骗他的虎妞、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夏太太……。这些人在精神层面拽着祥子的脚将他往下拉, 无形的“手”的摧残更厉害, 祥子看不到光明, 小福子的死使祥子最后的精神支柱坍塌。老舍在这里“直接剖析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 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

文中曹先生及其所处环境像是一块绿洲, 祥子喜欢去曹先生家拉车, 祥子决定变好时想到的也是曹先生, 一上曹宅, 他就得要强。但是曹先生毕竟是这汪洋浊海中的一支清流, 曹先生救不了祥子, 祥子也很快被这浊海所吞噬。不仅是祥子, 老马、小马还有别的车夫无论他们怎样去要强, 始终无法挣脱黑暗社会所织造的大网。在环境的驱促下祥子一步步给自己的灵魂泼上污水, 原本健康强壮的祥子最终在环境的熏染下扭曲了人性。“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 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 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三.文化悲剧:市民文化对农民文化的侵蚀

祥子的悲剧实质上也为文化悲剧。这是一出市民文化背景下人性异化的悲剧。祥子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劳动者, 带有鲜明的农民气质。最初, 祥子在新的环境中还能保持旧的习惯:勤劳、单纯、质朴。因为勤劳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刘四爷家里, 因为质朴无心跌断主人的车把主动要求处罚和辞退, 甚至还不乏同情心, 看到饥饿衰老的车夫买了十个包子给他。在买车的几次起落中, 祥子受到相当程度的“市民化”的侵蚀。第二次攒的钱被抢后, 祥子开始觉得要强是没有用的, 还不如乐乐眼前, 虽然烟酒对祥子已经具有了诱惑力, 此时祥子尚未褪尽劳动者的本色, 还是继续坚持理想攒钱买车。虎妞使祥子的人生道路发生偏斜, 使祥子加速“市民化”, “她把他由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 和虎妞在一起, 他带有严重的精神枷锁, 他觉得混身都粘着些不洁净的, 使人恶心的什么东西, 教他从心里厌烦, 他愿永远不再见她的面。祥子逐渐失去了农民的完整性。虎妞之死是祥子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祥子最终接受了“市民化”的消极面, 下滑到地狱的深渊。小福子之死摧毁了祥子所有的希望, 祥子最终成了一个生命尚存而失去了灵魂的走兽、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最终自我毁灭, 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如此巨大, 它不动声色地改变了一个人, 而个人对它却无可奈何。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祥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社会悲剧、文化悲剧的合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祥子在这些合力的作用下由人异化成“兽”。祥子的悲剧带有历史必然性。老舍透过生活表层来洞察人物的内心, 向我们展示了人在生活困境中不断挣扎, 努力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后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我。老舍通过社会描写来探索人性, 又通过人性展示来反观社会。“老舍是站在了人性审视的高度, 在个体人生悲剧中寄予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冷静思考。”

摘要:《骆驼祥子》中祥子身上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性, 他为了实现买车的理想努力的奋斗过、抗争过, 但以失败而告终。在买车的过程中, 祥子的人性发生异化, 这一异化过程在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下而完成, 这些因素也正是祥子人生悲剧性的根源。

论老舍<骆驼祥子>中“剩女” 篇3

关键词:骆驼祥子;虎妞;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9-01

一、绪论

虎妞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她不仅受到剥削家庭的熏染和影响,还受到剥削家庭的伤害和摧残。对于婚姻她有着大胆合理的追求,虎妞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在于她敢于对生存环境的抗争。虽然她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了挣扎没有法逃脱悲剧的命运,但是他的挣扎具有积极意义,老舍对于这种复杂的人物形象倾注了悲悯与同情。我认为,除了剥削家庭对虎妞造成悲剧外,还有压抑的封建社会以及虎妞和祥子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因素。

二、社会因素

虎妞生活在二十年代,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已经涌入中国, 其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社会关系、生活状况、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思想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僵化,人们变得自私、认为金钱至上。所以虎妞的思想也刻上了时代的印章。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过:“ 一个人所能享受和痛苦的,都只能是社会给予他的东西 ” [1]。她是这个无情自私 ,金钱至上,贪婪残酷社会的牺牲品。

三、家庭因素

虎妞的父亲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同时是车厂的老板,虎妞从小缺少母爱,这对虎妞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妇女未嫁随父,嫁人随夫的观念,为了挣钱,刘四爷不让自己的女儿出嫁,为了自己的利益长久的限制着虎妞的自由而不顾女儿的未来与幸福。使虎妞不得不留在刘四爷的车厂里,延宕了青春、爱情和幸福。她从刘四爷那里学到嗜财如命、金錢至上、唯利是图、好玩心计等许多坏习惯。虎妞走后,刘四爷在处理了车厂之后揣着钱躲开了虎妞自己独自潇洒去了。他父亲的贪婪与自私,无情与残酷导致了后来虎妞难产无钱进医院而死亡。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养成了虎妞不愿劳动,贪图享乐的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惯,以至于离开了车厂便不能生活的悲剧。

四、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其一, 恩格斯说过“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向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寻求幸福, 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和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 [2]。虎妞也是女人,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作为女人,她能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抛开门当户对的旧思想,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爱情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虎妞家境比较富裕,父亲是车厂老板,有地位。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心的,是抛开物质层面的精神恋爱,她愿意为祥子努力改变自己,她愿意给祥子吃其他车夫都吃不到的东西,她愿意拿自己的私房钱给他心爱的男人买车,成就他的事业,为他圆梦。但在祥子的眼中“当个朋友看,她确实不错;当个娘们看,丑,老,厉害,不要脸”从一开始虎妞就爱上了一个根本不爱她甚至是厌恶她的人,所以虎妞和祥子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

其二,西方有人认为: “男人为事业而活, 女人为爱情而活。事业与爱情是人生的两翼, 这两翼很 难等值, 男人女人便取舍不一 ” [3] 。祥子的愿望是等靠自己的苦力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高等的车夫,然后到乡下去找一个年轻力壮,能吃苦,好看(长的不丑)的,能洗衣做饭,一清二白的姑娘。而虎妞的愿望是当一个车厂老板,一辈子靠心计赚钱吃饭。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理想,所以这也为虎妞的悲剧命运又增添了一条伤疤。

其三,虎妞和祥子结婚后住进了大杂院,这里七八户人家过的都是猪狗不如的生活。房间小,没有衣服穿,没有吃的。姑娘十七八岁的年纪居然还没有裤子穿。所以在他们看来,祥子是幸运的,车厂老板的女儿主动亲近并嫁给祥子,并带来了四五百的私房钱,将来车厂总会是他们的。可是这场强加于强子的婚姻,让祥子没有感受到半点的幸福与快乐,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祥子感受到的只是无尽的委屈与耻辱——粉碎了祥子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梦想的美好蓝图。祥子勤劳,朴实,能吃苦;然而虎妞却满身的市侩之气,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玩心计,诈骗。所以她和祥子在对待劳动和生活方面存在严重的分歧。

五、变态的性压抑

在祥子和虎妞婚后,祥子完全成 了虎妞泄欲的工具, 虎妞为了追回自己失去的青春, 就以折腾祥子为快乐。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 “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 就意味着加强, 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 畸形的压抑只能刺激病态的好奇。” [4]由于虎妞长期受到性压抑, 以至于婚后祥子成了她的施虐的对象, 所以在祥子看来他与她只是“肉与肉的关系, 而不是夫妻, 认为她是一个红袄虎牙的东西, 吸人精血的东西”。畸形的性压抑, 给虎妞带来了痛苦, 而变态的释放, 又给祥子带来了痛苦, 使他“提车时腿肚子发紧, 胯骨轴儿发酸, 接钱的时候, 手都哆嗦得要拿不住东西似的。收了车, 竟没有勇气回家”。在祥子眼里, “虎妞像人, 又像什么凶恶的走兽, 他已不是人, 没了自己, 只是在她的牙中挣扎着, 像被猫叼住的一只老鼠。疯狂的淫欲只能造成心理的变态、文化的畸形和社会的灾难”。

六、虎妞悲剧形象的社会意义

虎妞是社会病态的老姑娘,她既是一个沾染了许多旧社会陋习的妇女,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在这压抑的封建的罪恶的社会里葬送了她美好的青春,凋零了她昔时的容颜。作者通过虎妞这一悲剧的艺术形象,控述了封建的社会。

七、结论

虎妞的悲剧命运,完全没有任何悬念。第一,她生活在没有父爱的剥削家庭里,她触犯了刘四爷作为父亲的尊严,她应该被抛弃;第二,她威胁到了在男权社会祥子作为男人的主导的统治地位,她不应该拥有爱情;第三,她太高估自己的地位,将自己放在了祥子心中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祥子并不爱她,那仅仅是她的一厢情愿;第四,她太忠于自已原始的欲望感情,这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致命点。第五,她和祥子不同的人生价值观。虎妞是社会病态的产儿,她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才铸就了她的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苏)博戈斯洛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6.12

[2](德)恩格斯.张仲实译.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4.10

[3]周芳芸.]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女性形象研究[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

[4](英)罗素.谢显宁译.婚姻与道德[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09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心得 篇4

由于受黑暗势力的压迫,许多农村人不得不到城市谋生,祥子就是其中一个。祥子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他攒了三年的钱为自己买了一辆新车,但稀里糊涂被大兵抢夺了。后来,泼辣的虎妞看上了祥子,把祥子骗到手,时间不长,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心爱的小福子因被卖到妓院,不堪侮辱,上吊自杀。祥子最后一道精神防线崩溃,变成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借钱、骗钱,卖东西,只要搞到钱就买酒喝,原本的祥子是不喝酒的。最终,祥子堕落于街头。

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贫苦洋车夫老马儿对祥子说的那句用蚂蚱来比喻人的话。老马儿对祥子说,单个的蚂蚱虽然也能蹦的很远,如果小孩子逮住了,用线拴上,连飞都飞不起来。看祥子的经历,他不就是一只被拴上、任人摆布的蚂蚱吗?虽然自己有强壮的身体、满满的志气,但是他就是飞不起来,无法靠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面对大兵抢夺时,祥子无力反抗;面对孙侦探的威胁,祥子不敢反抗;遭受虎妞胁迫时,祥子依然不能反抗,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虎妞有一个厉害的爸爸——仁和厂厂长刘四爷……

祥子始终一个人应付着各种打击,最终无力承受,信心被人生磨盘碾碎,心灰意冷,堕落成一个懒惰的、不知羞耻的、自私的、令人讨厌的人。

祥子最终的悲惨遭遇,不就是当时遍布黑暗势力的年代造成的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些摧残祥子的人,不是单个的人。这不禁让我对老马儿说的关于蚂蚱的另一句话有更深的体会。老马儿说,蚂蚱要是成了群,一会儿就能吃掉整顷庄稼,谁也治不了!可不是,坏人成了群就难治,那好人不成群的话,如何抵挡坏人的伤害呢?

如果虎妞和祥子生在当今这个年代,一起开个车厂,绝没有问题。祥子老实随和,待人诚恳,在外面招待顾客,每个顾客都会喜欢祥子“顾客至上,追求诚信”的品质,在顾客心里留下一个良好印象。凭着虎妞的管理能力,一定能把车厂内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他俩肯定能把生意干得红红火火,过上体面的生活。

归根到底,所有原因都是那个旧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还能说什么呢?真为祥子感到心痛!

骆驼祥子读后感

人性本善,人都是由满脸纯真的孩子,变成一个需要承受许多压力和伤害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愿意,愿意变得和以前一样快乐、纯真,不需要承受那么多。就算你变得再令人厌恶,可是你也曾经善良过。

——题记

世界是不公平的,《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本来是对世界对人是充满信任和希望的。可是却有许多人将他骗得一无所有,让他的希望,从此沉沦。导致他变成了一个贪图便宜将自己的朋友卖掉还钱,麻木不仁的社会垃圾。人人都在唾弃他。可是你们可曾想过,他曾经也是一个善良上进的青年啊。他也想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可是这世界,这人性,给他过机会吗。

《骆驼祥子》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祥子失去了家乡沦落到北平拉车从原本的善良、憨厚老实、有自尊的人变成了麻木、肮脏的人。祥子本来是满怀着希望,想着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一辆车。功夫不负有心人,祥子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车,却又应为冒险去清华拉车被官兵抓走,失去了自己起早贪黑拉车赚钱买的车。最后只趁乱牵走了三匹骆驼,只得到了一点钱。这时的祥子是心灰意冷的,他看到了这世道的残忍。

他因为勤劳努力深得刘四爷喜欢,便在刘四爷家住下,虎妞对祥子一见倾心,想和祥子在一起,就用了不正当手段骗祥子跟她成亲。又因为这件事虎妞和父亲闹翻了,拿着钱和祥子出去,虎妞给祥子再买了一辆车,祥子又去拉车。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只好卖车去埋葬虎妞,失去了一切,又被夏太太勾引染上了病。

这一系列的事情使祥子接近于崩溃的边缘。祥子想要和小福子成亲好好过日子,却得知小福子被她贪得无厌的父亲买给了军官。军官走后,又把小福子卖给了白房子里的老妈子。小福子是那么善良却又那么可怜,一次次为了养活家里人被父亲卖掉,这让小福子的内心接受不了,最终在白房子里自杀。祥子知道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自杀了,他受不了这个打击,这件事击破了他最后的一道防线,使祥子不再努力,沦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了一个堕落、不上进,最后卖了自己朋友阮明,变成了人道主义的末路鬼。当时这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使许多人变得自私,批判了旧社会的虚伪与人道主义。

其实现在也是如此。人性的残忍和虚伪掩饰在一具具躯体下面。其实那些看似简单单纯的人。他的背后有多残忍是你不知道的。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我很喜欢跟她玩。不过她总是喜欢把我完成好的任务和事情给搞砸。有一次我正在完成手工作业,本来完成的已经很完美了。可是她将我完成的作业给抢走了,她说反正我可以再做一个,这个送给她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那是我做了三天的作业。虽然我不怪她,但是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的确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当然事后想想,我还是选择理解。

人性本善,为何为恶。

知道吗,其实每个令人讨厌的人,他们自身或许是不想做这些事的,总是有着这样那样并不虚假的苦衷与缘由。

我们应换位思考,应长远去评判。

“就算你再坏。可是你,你也曾善良过。你也是人性本善。”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篇5

主人公是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他相貌一般,块头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职业——拉车。他有追求的目标——买车。流了三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厂主刘四爷的闺女虎妞,都三十都了还没找到婆家,因为她太泼辣了。因为祥子的朴实、勤劳,使虎妞喜欢上了祥子,祥子后悔了,准备一刀两断。但虎妞骗他,而此时的祥子又被骗光了所有的积蓄,因此被迫和虎妞结婚,用虎妞的钱又买了新车,但不久虎妞因难产死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祥子彻底堕落了。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老舍先生用一种“正视血淋淋事实”的写作态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正直美好的灵魂被残酷的过程。作为一个破产的农民,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首先被市民化,成了一个拉人力车的工人,然后又很快被残酷地毁灭。在我们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时候,也有一批“现代祥子”。他们和祥子一样的是他们也都靠卖力气挣钱,而和祥子不一样的是他们生逢盛世,过的是安定平和的生活,也是有人格尊严的生活。而老舍笔下这可怜的祥子呢?一直拼死拼活的拉车,可最终落得那样悲惨结局。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这么一个像骆驼一样善良老实又魁梧健壮的年轻人,在不幸的命运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终于绝望了、沉沦了。

老舍《骆驼祥子》[定稿] 篇6

老舍是一位跨越了中国现当代半个多世纪的文坛巨人,极具创作个性的杰出作家,他对于北平市民的批判和表现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老舍通过对北京市民社会这一独特的对象世界的发掘,达到了对于民族性格、民族命运一定成都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老舍(1899年至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足,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杰出的语言大师。笔名老舍最初在《老张的哲学》中使用。他还有舍予,絜青、絜予等笔名。

关于老舍我们做一个简单介绍,老舍的父亲曾经是一位保卫皇城的护军,在老舍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跟八国联军在巷战当中阵亡了。从此他的母亲就带着几个孩子靠给人家做点杂活来养活几个孩子,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老舍小时候的家庭条件是相当艰苦,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对于北平市民社会,尤其是对于北平下层市民社会,对于城市贫民他们的生活是有着非常深切的了解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老舍日后在他的创作当中,写的最多的是北平的市民,是北平的城市贫民。因此说一个作家的创作如果想取得成功的话,他一定是选择他最熟悉的一个题材领域,这就好像鲁迅他擅写农民,知识分子。又比如说郁达夫他善写留学国外的年轻人,他们内心的这种苦闷。还有很多作家我们逐一都会讲到。你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矛盾,他擅写都市题材,我们还会讲到萧红,讲到巴金,讲到张爱玲等等。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中国文学史上但凡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一定是选取了他最擅长题材,这样一个领域。老舍也是如此,老舍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共计有1000多篇。

他的成名作是“旅英三长篇”,为什么叫旅英三长篇呢?是因为这三部作品《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都是在英国期间创作的。所以我们称它是旅英三长篇。这是他的成名作。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老舍的创作就进入了一个鼎盛期,这时候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离婚》,《牛天赐传》,《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老舍在40年代的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贫血集》等。建国后老舍的创作,最优秀的作品是《茶馆》,《正红旗下》,《龙须沟》等。以上是老舍的整个创作情况。接下来我们看老舍对于北平市民社会的这个描绘和揭示。

二、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

老舍在小说当中可以说写到了北平市民社会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他的小说几乎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市民的王国,比如说像车夫,艺人,暗娼,巡警,教员,拳师,土匪以及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等等。总之北平市民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够在他的小说当中看得到。总体上说老舍主要写了这样几类人物:第一类是老派市民,再有就是新派市民,还有就是城市贫民,还有就是理想市民。总体上说,就是写了这四大类的市民形象。

首先我们来看老派市民,这样一类人物也是老舍笔下最丰满、最生动的一个形象系列。这一类老派市民他们有一个总体的文化背景,概括来说就是一种“农”者心态,也就是说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都有这样一种浓者心态,作为北平市民怎么会有农者心态呢?我们引用老舍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老舍说:“北平虽然是个城,但它也跟着乡下一起过年。”就是北平虽然是个城,但是他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在很多方面都没有脱离掉乡土性。也就是说老 舍的市民世界它的总体的背景它是乡土性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农者心态构成了老舍笔下市民社会的一个总体的文化背景,因此他们在道德情感上就继承了农民的朴素,而从历史观上看,他们又继承了中国农民的某种狭隘,自私和保守。老舍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些东西的发掘,来探讨中国文化最一般的心理痼疾和再造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他哪些地方有问题,他有没有这种再造的可能性。比如说中国的农民他有朴素的一面,他的朴素善良能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再造的一个基础呢?还有他们自私,狭隘,守旧,这些是不是国民劣根性的一个体现呢?如何改造这些心理的病态呢?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讲,老舍其实是继承了五四文学占一个启蒙的传统,老舍的创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来了,对于鲁迅的批判国民性体制的一个继承。接下来我们看看老舍是如何通过老派市民形象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痼疾,来思考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没有再造的可能。

在老舍小说中写到老派市民的有很多,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四世同堂》,《离婚》。《离婚》当中的张大哥,他是老派市民的典型,小说中写他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那么足,张大哥一生要完成的使命就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对张大哥来说离婚就意味着既有秩序的破坏,而他毕生的事业就是要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小说一开始就点出了他就是调和,凑合,他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比如说他认为凡事都要拿小筛子筛一筛,那样就不会走到极端上。怎么筛就是权衡一下,合不合适啊。比如说他的穿戴,他的用度,他的衣服,帽子,手套,手仗全都是时髦的人用过了半年多,而老顽固还要再思索两三个月才敢用的样式和风格,足见张大哥的这种中庸和保守。但是他又很热心,谁家要是出现矛盾他都会去帮忙,尤其是帮别人做媒,一包到底。但是当他自己遭难的时候却没人愿意帮他,比如说他的儿子张天真被误认为是革命党抓入大牢,周围的人不仅不帮反而是落井下石,后来他想尽办法把儿子救了出来,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但是却没有因此而改变。他还是照着以往的那个处事态度,还是凑合着过日子。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老舍写这个人物就是要把他拉到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抗日战争来给这些老派市民照一个X光,把他们种种的优点或缺点暴露在抗日的大背景上给人们看,通过这种方式老舍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图,这些典型的老派市民到了抗战的年代依然安分守己,因循守旧的话,他就有可能招致整个民族的灾难,我们来看小说当中是如何写祁老爷这个形象的。

我们从短片当中可以看到祁老人面对侵略者的态度和方式和他的孙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孙子因为日本人的侵略,连书都念不下去了,祁老人是什么态度呢?祁老人面对民族灾难,他认为只要我预备上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多大的乱子都能挺的过去,即便是炮弹在空中飞,日本兵在街上跑,他也会关上大门,用口破缸顶住门,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灾避祸了。他是如何看待这场侵略战争的呢?他认为这是日本人爱占小便宜,老人说到了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他说那石狮子要是搁给我,我就送给他们算了,反正搁那也没用,你说这些侵略者跑到自己的家门口来烧杀抢夺,你居然可以把自己家的东西拱手送给他们,这是一个简单的石狮子有用没用的问题吗?祁老人却糊涂到这种程度。当这些侵略者冲进他们家的时候,老头子还要跟他们讲礼数,别管天下怎么乱,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面对那些来抄家的便衣他又是鞠躬又是微笑,满面笑容的去领受这些便衣的训斥。当然祁老人他也希望拒敌于家门之外,他也很同情邻居钱默吟,钱默吟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每天在家喝喝酒,养养花,日子过得很悠闲,但是抗战爆发,他的小儿子参加了抗战,后来壮烈牺牲,因为儿子的原因,钱默吟被日本人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后来也又被放了出来,祁老人虽然很同情他,但是怕受牵连,没敢去看他。这个老人既糊涂,也善良,也真愚昧,就是这样一个狭隘的,有点自私的,糊涂,愚昧的老人,当他被逼的走上绝境的时候,他终于也觉悟了,最后他自己的重孙子才几岁的孩子活活饿死在他的怀里,这时候他真真的觉悟了,他对侵略者这种兽行有了清醒的认识。

新派市民,他们的产生有一定的背景,这和中国城市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分不开的,北平的市民阶层文化意识变得驳杂,因此一大批受到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新派市民应运而生,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新派市民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更多的汲取了中西文化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人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在老舍笔下,新派市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恶少型的洋奴,另一类就是洋派青年。首先来看第一类,恶少洋奴,这一类人物实际上是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受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影响,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行径卑劣。比如说《离婚》当中的小赵,《赵子曰》:欧阳天风等。以《离婚》当中的小赵来做简单说明,小赵是财政所的一名普通的科员,他为了向上爬,非常的心狠手辣,他首先是笼络首所长的太太,他认为所长是受所长太太的控制的,我要笼络了所长太太,那所长岂不是也受我支配了吗?小赵非常的寡廉鲜耻,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这样一个恶少型的洋奴,对于这样一类人物老舍是给予了鞭挞和批判的。

再来看另外一类人物,洋派青年。在写这类人物的时候,老舍作品中的文化意味加深了,而且价值判断也相对模糊,不像是对恶少那样做一个单纯的判断,像《牺牲》中的毛博士,《善人》中的穆女士,《离婚》中的张天真,他们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对西方进步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只取皮毛美化自己,装点门面。比如《善人》当中的穆女士,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女性,让别人叫她穆女士,实际上她是已婚女士,就是汪太太,她是花着丈夫的钱,靠着丈夫过日子,她为了显示自己是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她给自己的丫头死了两个非常别致的名字,一个叫博爱,一个叫自然。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一点也不博爱,对女儿不是打就是骂。她为了赶时髦她会到处去演讲,讲沐浴,节食,就是教女孩子为了减肥节食,就是劝大家要讲卫生,要少吃,不要一顿就吃五六个窝头,不要一顿吃四大碗面条,而要吃牛乳和面包。在那样一个时代,在很多人还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时代,她在一个公众场合谈这些东西,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空虚无聊。《牺牲》当中的毛博士,他人虽然回国了,但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似乎还留在美国,举个例子,毛博士从来不去中国的澡堂子,他嫌脏,他也从来不吃中国菜,他觉得那个不卫生,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像美国人一样,都要按照美国的精神去做事,用美国的眼光看事情,有些崇洋媚外的色彩。《离婚》中的张天真也是一个洋派青年的典型,小说中是这样写的:……高身量、细腰、长腿、穿西装。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蜜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院的广告。从这段话大家是不是对这类人物有所了解呢?这是一个只汲取了西方文化皮毛的年轻人,爱赶时髦,只取一点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对西方文化并没有正真的了解。

城市贫民系列在老舍“市民世界”里占有特殊位置。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突出地表现了老舍艺术的批判性;如果说老舍对旧派市民和新派市民的这种描绘是带有通俗的喜剧色彩,老舍对城市贫民的这种描写则充满了一种浓烈的悲剧意味。《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小福子,《月牙儿》当中的第 一人称“我”,还有像《四世同堂》当中的小文夫妇,小崔等。

《月牙儿》当中的母亲双手碰着女儿的脸盘,她花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非常凌乱,她的脸上充满着怜惜和酸楚,女儿两臂抱着妈妈的肩膀,脸上写满了无助和无奈、屈辱。这个作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开写的,“我”是一个孤苦无依,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她的妈妈带着她改嫁了,后来母女俩就跟着她的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对他们还是蛮好的,所以她们曾经也度过了一段虽然贫穷但也快乐的时光,但是不幸的是她的继父也去世了,这之后她的母亲一开始也是给人缝缝洗洗,做点杂活来维持他们母女俩的生活,但是这点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活,没有办法,母亲只好选择了以最屈辱的方式来换取母女俩的生存,她靠出卖肉体为生,后来母亲年老色衰,上门的客人也越来越少,眼看着母女俩又是衣食无着了,母亲就和女儿说让她和母亲一样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生存,女儿这个时候还正在上学,她当然是不肯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来换取生存。于是她就拒绝了妈妈的请求,母亲就和一个馒头铺的掌柜走了,女儿好在她所在的学校校长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就让她在学校里干点杂活以此来糊口,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校长就换人了,又来了一位新校长,这就意味着女孩再一次要落入到衣食无着的境地,就在这个时候校长的一个外甥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就跟她甜言蜜语,哄着骗着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这个校长的外甥的妻子就寻踪而至,这女孩当然不知道他是有妻室的,这个校长外甥的妻子见了她没吵没闹,见了她就说我一看你就是个好人,你就放了他吧!女孩就离开了,从此她又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沦落街头,无以为生。没有办法就到一家饭店当了女招待,但是不愿意以色相取悦客人,就被饭店解雇了,又沦落到无衣无食的境地,无奈之下,她只有重操母业,也就是说以她母亲的从前生活的方式来换取生存。后来他她的母亲被馒头铺掌柜给抛弃了,她又找到了她的女儿,她当然也心疼她的女儿,也希望她的女儿趁着年轻能多挣点钱,好维持她们母女俩将来的生活,于是母女俩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挣扎着,女儿忙着挣钱,母亲就忙着点钱,但是过了不久城里来了个大官,据说这个官员是讲究新道德的,什么是新道德呢?就是说登记造册的妓女因为纳了捐就是道德的,而像她们这些暗娼因为不纳捐就是不道德的,所以将这些人一律抓进感化院去,于是这个女孩就被抓进了感化院,在感化院时一位官员来巡视,这个女孩得罪了这个官员,因此而被投入了大狱,在狱中这个女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铁窗外的一轮月牙就回想起她自己的遭际,这种悲惨的命运,对着月亮展开了倾诉,倾诉自己内心的这种屈辱,痛苦和悲凉。它写了一个原本很纯洁善良的女孩是如何被那样一个恶浊的社会所吞噬掉,一个原本纯洁的灵魂是如何被扭曲了,被撕碎了,被蹂躏了。我们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这个小说就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对于这样的一些弱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所给予的真挚的同情。作品也弥散着一种悲凉的气息。

理想市民形象可以说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大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经常在他们的笔下描写一些带有理想色彩的市民形象,左翼作家是如此,左翼之外的作家也是如此,像老舍,沈从文,在老舍作品中也写到了理想市民形象,之所以会写这些理想市民,第一跟老舍得理想主义追求有关。另外也跟老舍所受到的市民文学熏陶有关。在老舍的作品中经常会写到一些行侠仗义的市民形象,这是因为老舍从小就喜欢听一些评书,武侠小说等,但是后来随着老舍思想的深化和发展,老舍开始认识到他笔下的这些理想的市民其实是可以从他身边的凡人琐事当中找得到的。比如说《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他本来过着与世无争,平和的生 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儿子牺牲了,他也被日本宪兵抓起来严刑拷打,于是他开始觉悟了,他觉得自己再沉醉于自己这样的吟诗作画这样的生活当中已不太可能了,从此之后他开始走出了家门,放下了以往所沉醉的生活,成为了一位抗日的英雄,爆发出了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的杀身成仁,宁死不屈的节气和操守。老舍是这样写的,老舍从传统知识分子身上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的金子,原本老人是沉醉于诗酒画的生活,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他可以挺身而出,可以杀身成仁,这就是金子,这就是老舍所说的用传统文化筛一下之后,留下的是真金,而蓝东阳们则是败类,是汉奸,是土。这些并不是老舍笔下所有的市民形象,只是节选了一些主要的几个方面做个介绍。

三、《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作为职业作家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个小说的发表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奠定了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们看一下小说当中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个悲剧,主人公祥子原本是一个非常诚实,正直,非常健壮的小伙子,后来他到了城里来谋生,他非常的勤劳,也非常的肯干,不惜力气,祥子到了城里之后一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要实现这样一个理想,他风里来雨里去,甚至生了病都不舍得看病吃药,而且祥子也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比如说抽烟,喝酒,这些他全没,他苦拼苦挣的钱都攒了起来就是为了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整整三年,祥子终于攒了一百块钱,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下祥子开心了,但是好景不长,祥子有一次拉车,送客人去城外,不幸遇到了兵匪,他连人带车被兵匪抢了去,祥子的第一辆车就这样被抢去了,他买车的理想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但是祥子并没有灰心,他虽然很沮丧,但是他趁着战乱在路上牵走了几匹骆驼,卖了三十块钱,想把这三十块钱攒下来,想鼓足勇气,靠自己的勤劳苦干再买一辆车,为了这个祥子简直是拼了命,我们来看祥子是怎样拼命的拉车,拼命的挣钱。虎妞帮她爹打理刘四车厂,连虎妞都说你累死了可车怨我,祥子为了挣钱是多拉快跑,完全是不惜命,更不要说是不惜力气了,就这样祥子的钱终于攒的是越来越多,后来他给曹先生拉起了包月,他的钱也越攒越多,但是不幸又来了,曹先生因为干地下工作,被孙侦探盯上了,孙侦探没有抓住曹先生,就抓住了祥子,就敲诈祥子,你给曹先生拉车,你肯定也脱不了干系,你要想保命,赶快把你那点钱拿出来,否则我杀了你就像杀死一条臭虫一样,祥子又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听了孙侦探的威胁,虽然不情愿但是还是哆哆嗦嗦的把钱如数交了出来,这样祥子买车的理想再一次破灭了。

我们再来看第三次。祥子后来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和虎妞成了亲,虎妞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了一辆车,不管这车怎么来的,祥子总算再一次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后来虎妞难产死了,为了安葬虎妞,祥子不得已只好又把这辆车卖掉了。祥子三次买车,三次理想都破灭了,第一辆车被抢了,第二辆车还没凑够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辆车又不得不卖掉了,买车的理想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抓也抓不着,这就是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祥子不仅经历了生活毁灭同时也经历了精神的毁灭这样一个过程。在祥子的生活理想毁灭的过程当中精神又出现了怎么样的滑坡?怎么样的毁灭,乃至崩溃。

第一次当祥子的车被兵匪抢去之后,但是还没有完全的丧失信心,还想着凭自己的力气再买一辆车,但是这个时候祥子的精神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时候的祥子不但恨那些抢了车的兵匪,而且开始恨世上的一切了,他开始变得自私自利,开始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以前他还愿意帮助别的拉车的车夫,但是现在为了挣钱为了买车,他可以和同行抢座,也就是抢生意,拉上人就跑,完全不顾同行的责骂,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变化。我们来看第二次,当他再次积攒的用来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之后,这时候的祥子开始对诚实,正直的品行表示怀疑了,他说老实要强都没有用,这个世道并不行为你自己要强而公道一些,我这样拼命,多拉快跑,想多挣点钱来挣自己的生活没有错,但是我再要强有什么用呢?我的钱还不是被敲诈去了,因此他开始怀疑善良和要强,开始染上了一些恶习,比如说抽烟,喝酒,赌钱。这是祥子精神上发生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到了第三次,在虎妞难产而死,他不得已卖了车子之后,这个时候的祥子真的是垮了,小说写祥子在安葬了虎妞回到屋里之后,他自己坐在炕沿上点燃一支烟,看着蓝色的烟圈一圈一圈的升腾着,祥子的泪一串一串的流了下来,他连哭都哭不出来,祥子想,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也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祥子后来去找小福子,他曾经喜欢过小福子,但是他才知道小福子已经上吊死了,不堪屈辱,虎妞死了,车卖了,他所喜欢的人小福子也死了,这个时候祥子的精神世界是真的崩溃了,小说这样写,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原来祥子是很健壮的,是很体面的车夫,但是这个时候的祥子染上了很多恶习,吃喝嫖赌,而且跟人打架,使坏,总之他没了良心,小说写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原本好强,原本善良,原本正直,但这个时候的祥子已经堕落到可以为了钱出卖别人,比如说他出卖了政治活动家阮明,他拿着这些钱去白房子去赌去嫖。直到最后,祥子连车都不拉了,就是参加一些请愿团,谁家有红白喜事,他就给人家打打杂,干点活以此来为生,甚至红白喜事上他也不出力,参加丧事,他也懒得哭,举花圈或挽杖,他还要跟老人孩子们抢着挑最轻的举,参加人家的喜事也不笑,祥子就堕落成这个样子,小说写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一个自私的,堕落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就是祥子的悲剧,祥子在经济了生活毁灭的同时也经历了精神的毁灭。

祥子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本那么正直,善良的人会堕落到如此的地步。祥子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不公平的,不公正的社会,这点我们可以从祥子的遭遇就能够看得出来,他第一次买车被兵匪抢去,第二次买车,钱让孙侦探敲诈去了,这都说明他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个体劳动者,他的生存,他的人格,他的尊严都是没有任何保障的,面对任何恶势力,他都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忍气吞声。祥子的这样一种社会地位和这种生活境遇,他是没有任何生存的保障的,其次,是祥子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的这种狭隘和自私,保守都是导致他造成悲剧的原因。祥子把买车看成了唯一的理想,唯一的生活出路,他眼里只有车,只有钱的时候,他就等于把自己孤立了起来,他很少跟他的同伴沟通交流,所以他也很难得到同伴的同情和帮助,所以祥子的狭隘,自私也是造成他悲剧的原因,祥子的狭隘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看得到,比如说曾经有人劝祥子你可以把挣来的这点钱存到银行里,你揣到自己的口袋里是几个钱就是几个钱,你要放到银行里钱还能生钱,还能吃点利息,但祥子不干,祥子觉得钱只有揣在自己兜里心里才最踏实,最安心。还有虎妞和他成亲之后,劝祥子把车赁出去,吃车份,祥子也不干,我们可以看出祥子虽然人到了城里,但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还是一个农村人的观念,他并没有因他进城而改变他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他是一个小农意识很重的个人主义者。

祥子: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都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典型。祥子是一 个具有骆驼般积极性格和坚韧的车夫形象。勤劳、纯朴、诚实、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劳力者得其食”的观念。但这一切,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重压下,祥子丧失了所有的美德,最后成为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作品重在挖掘祥子悲剧结局的内在社会客观因素: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个人的奋斗的无力。《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首先,作品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的方式。

作品紧紧围绕祥子的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纯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了祥子性格的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情节曲折而具有戏剧性。祥子的人生三起三落,跌宕起伏。这两个方面都说明这部小说具有传统中国民间小说的特点。

其次,作品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成功地塑造了祥子的形象。

独特的心理描写,采取叙述和白描的手法,祥子在无朋、无友、无依靠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爱想不爱说的沉默寡言的性格。他的眼老看着自己的心,想好了就干,不爱和别人议论。除了直接的心理描写之外,作品还通过外在的故事情节书写了一个祥子的心灵、心理的变迁历程:希望(年轻力壮,挣钱买车)——失望(兵匪抢车抓人,虎妞的诱骗。孙侦探的跟踪追捕与敲诈勒索。)——绝望(报复刘四,找小福子不得而…)

第三,在语言方面,语言朴素、简洁,北京方言的文学化,具有浓烈的京味风。

老舍,作为人民的艺术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语言大师,以其创作的宏伟,语言的质朴、精美、凝练、幽默、独步文坛、自成风格。郭沫若曾经称赞他“我爱舒夫子,文章一代家。”作为一代家,他把中国的文学语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其成为继曹雪芹之后最有成就的白话文学作家。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则代表和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1)熟练、准确地运用北方人民的口头语言,朴实、平易、简洁明快,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2)在叙述、描写之中插入议论。第四,深厚文化的意蕴。

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以及北京种种的人情风俗。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文化。通俗化的幽默和讽刺运用,带有以笑代愤的人道主义色彩。

《骆驼祥子》承继了鲁迅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展了城市人力车夫的题材领域。承续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个人解放没有与社会解放的结合,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和个人奋斗不可能导致个人和社会解放,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读老舍《骆驼祥子》有感 篇7

祥子以前对生活很有弹性。他对现状很不满,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宁愿冒很大的风险赚更多的钱来实现这个梦想。但最终,他并没有完成那个时代的奢侈品梦想。

祥子的生活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包括他对虎妞的热爱。这也是因为它的好处。事实上,这并不是爱情,只是两个人在黑暗的世界里互相依赖,彼此保持温暖。祥子的理想正在慢慢地蜕变,无论是这还是现实,他们无法调和,但它们却神奇地出现在了一起。像婴儿的脐带一样。现实永远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人们可以做,只有挣扎,但即使有时挣扎,理想也会随着现实而改变。因此,为了保持心的不变,祥子就不一样了。

对于祥子来说,更多的可能还是遗憾。他很努力,但他被生活打败了。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他是一个软弱的人,因为他因为自卑而失去了生命的本来意义。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深思 篇8

“老实.可怜.命苦.”当我读完《骆驼祥子》这篇文章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这几个词.我为祥子的执着而感动.更为老舍高超的技巧.在他笔下活灵活现的人物而感动.

有些人看来.祥子只是一个普通的拉车人.甚至有时自己都吃不饱肚子.没有什么值得去写.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去敬佩.但在鲁迅眼中.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确实.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这就引起了别人的同情和关爱.

虎妞和他的`老爷子刘四是最显著的代表者.有人认为.刘四不是个好东西.但是在我看来.刘四在生活上给予祥子的也很多.他在祥子丢失车后没有工作是给了祥子一份工作.并帮他保存着钱不让丢失.至于他不同意自己女儿和祥子的婚事.只是为自己的女儿着想.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跟着一个穷拉车的受苦所以这么做.

虎妞确实有些自私.她为了得到祥子.可以和自己的老爷子闹翻:她为了能吃好.强迫祥子用买车的钱来买吃的.至于老马小马祖孙二代.的确是够可怜的.老的老小的小.都没有力气来拉车挣钱吃饭.那时的祥子也是没有多少钱.但好心的祥子宁可自己不吃也给这两的人买饭.这种精神值的我们去敬佩.

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祥子三次“丢车”的情形来讲.这篇文章讽刺了当时的社会最下层的拉车人的命运.也揭露了当时的统治者的无能.在祥子的命运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落后一定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才能让别人看得起.

也许大家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疑问:为什么祥子是一个拉车的.家里有钱的虎妞为什么要和老爷子闹翻一定要跟随祥子呢?我想是祥子执着刻苦.老实坚忍的性格打动了她,所以要这么做吧.那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呢?也许是因为是有那几只骆驼才帮祥子逃过饿死这一节的.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9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老板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他终于未能够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小说中不仅祥子,就是专横跋扈的刘四爷、骄奢泼辣的虎妞、善良坚强的小福子、孤苦的小马祖孙等,都是逐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绝望的境地。这一个个人物的悲剧,构成了一个社会行的大悲剧。

在看到第158页的虎妞难产要几十块钱的时候,小福子叫他拿主意的时候,“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看到这里,我非常生气。气虎妞的好吃懒做,怀孕却不活动,导致自己的难产;气医生的势利眼和冷漠,没钱就不看病;气祥子他们思想上的迷信,最后是虎妞的悲惨的死去。就好像老舍先生写的一样: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因此愚蠢,因此残忍,却另有原因。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够平静……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摸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我是这样理解的:有经验的人,肯定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好像小水珠,慢慢积累就会变成一个小水塘,小河流,让自己长大,没有经验就永远长不大,没有办法走好自己的人生,那就等于失败,就会好像祥子一样一事无成,行尸走肉。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10

《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祥子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但这次又不能如愿以偿。他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祥子认识了厂主刘四爷的闺女虎妞,最终与她成了亲,并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不久,又不得不卖掉车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不久之后,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就这样反反复复的折磨,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行尸走肉。

这故事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精神。虽然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但是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多赚一点点的钱,也要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一个曾经勤劳朴实,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祥子,正是这许多人里的里的典型例子。祥子的悲剧,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也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够战胜自己,没能够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风气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但社会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许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比如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最后的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仍然是那样悲惨的。

对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解读 篇11

一、祥子的悲惨命运

《骆驼祥子》成功塑造了一个旧中国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境遇。祥子这个人物从开始的努力生活、赚钱养家,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换一个新车,到逐渐地被压迫,被现实打败,成为一个堕落腐朽的灵魂,祥子经历了一些意外的变故和客观因素的打压和限制。这些限制对祥子本身都是致命性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是司空见惯的。作者老舍描绘的悲惨的人力车夫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揭示出旧中国像祥子一样的人力车夫或其他工种的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其实并不在少数。祥子的形象只是一个底层劳动人民的最朴实最简单的缩影,从祥子悲惨的从奋斗到最终堕落的情节变化上,也可以看到旧中国社会中最底层劳动人民不能改变自身悲剧命运的无可奈何。这点被作者老舍表现得淋漓尽致。《骆驼祥子》也凭借其出色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成为了一部影响颇深的优秀小说。

在小说《骆驼祥子》中,塑造的旧中国的人力车夫——祥子的形象,实际上不是单一的,他的波折的人生经历了重要的两个转折,一个是开朗奋斗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的时候;一个是堕落以后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任由自己的生活开始下沉直至一无所有的时候。这两个角度下我们其实可以归结为堕落之前的明朗和堕落之后的腐朽。

(一)人生开端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交代了祥子的身世,他的身世并不出挑,甚至本身就带着几分悲剧的意味。故事定格在20世纪的代末期,祥子出场时的形象已经向读者交代了,使我们了解了祥子的基本情况——18岁失去了父母,并且也丢掉了自身应该拥有的几亩田地,这样使得本来生活在农村的祥子不得不考虑到别的地方去赚钱养家糊口,于是他来到了北平。祥子出场时是年富力强的,且拥有所有农村青年应该有的体质和面貌,不抽烟,也没有耍赌的习惯。在大城市里,祥子观察到城里有经济能力的人都希望以坐车来代步,所以他认为车夫是一个好挣钱的活儿,只是需要消耗点体力。通过3年的不断努力,祥子自己积累下了100块钱并用这钱给自己买了一辆新车,这使祥子自己十分感动,觉得人生通过奋斗是完全可以实现美好的生活的,这也使得祥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卖力,希望可以通过坚持不断地努力多买一些车子,甚至可以开一个车场。年富力强又胆大先锋的祥子,即使在战乱的时候,也还是坚持出去拉活儿。一次因为想要多收入一些,祥子冒险拉车去清华,途中遇到卫兵捉了祥子收了车子。由此,祥子第一次的美好愿景就这样被打破了。

(二)转折和变化

祥子第一次愿景破灭以后不久,军队有一次打了败仗,于是祥子有机会趁乱从军营中开脱,逃跑的时候祥子机灵地顺走了部队的3匹骆驼。在天亮以后,祥子把3匹骆驼卖了出去得到了35块钱,由此也得到了人们给他的称号——骆驼祥子。祥子在中途病倒而后好转,之后去了以前工作过的车场——人和车场。车厂的老板和自己的女儿虎妞都对祥子非常有好感,而祥子也十分信任老板,于是就将自己赚到的30块钱交给了老板保管,祥子希望重走致富的道路,积累够了本钱换一辆新车,尤其是想到了自己之前新买的车子竟然被卫兵没收了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祥子一次拉车受气回来酒后和虎妞不小心同眠了一晚,次日决定和人和车场、虎妞还有老板都脱离关系。

祥子离开后去了一家曹姓的人家拉车,那家人对祥子很好。一天祥子得知了虎妞怀孕的消息,觉得非常讶异,同时他们也还了寄存在人和车场老板那里的30元钱,并被要求给老板祝寿争取赢得老板喜欢招为女婿。然而一次变故使得祥子又被当初抓祥子的卫兵队长抓获并骗走了祥子所有的钱,就这样,祥子想要通过自己努力赚得新车的想法又一次成了泡影。而人和车场的老板得知女儿虎妞怀孕以后却不愿意接纳祥子,生怕祥子是为着自己的财产来的,所以赶走了祥子。虎妞和祥子私奔并过上了在外的日子。

(三)悲剧的后半生

虎妞给祥子100块钱并买了辆车,而虎妞好吃懒做导致难产死亡又逼迫祥子不得不卖掉了买来的车。到这里,祥子的所有努力基本都付诸东流了。邻居小福子愿意和祥子一起过往后的日子,可因为生活的迫害上吊自杀了。从此祥子就开始逐步堕落,染上不好的习惯,抽烟、堕落,对以前自己一心一意喜欢的车子不再那样中意,人也开始变得懒散,不再勤勤恳恳地去拉车,还成为了车夫队伍里的刺头。天气恶劣的时候,祥子一歇就是几天,为了报复人和车场的老板,祥子告诉他虎妞死了可是却不负责任地掉头离开,并为了钱而不惜一切尝试做各种出卖好人投机取巧的阴暗事情,甚至吃喝嫖赌,由此,祥子的一生在起起伏伏中最终走上了一条堕落、腐朽、无耻、自私、奸诈的小人之路。

二、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诱因

(一)旧社会黑暗制度

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是旧社会的黑暗制度。当时的中国,从军阀到普通的统治阶级,都霸道横行,剥削弱者。作为卫兵的领班,卫兵排长动用私人权利,随意征人进入军营,并没收祥子的个人财产。而当时的车子对于祥子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可以说是唯一的财产和人生的希望,而因为卫兵排长的霸道横行和不讲道理,祥子的第一次愿景落空了。到了祥子能够接近到虎妞的父亲——人和车场的老板时,老板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坚决让祥子滚,这对祥子无疑是一种伤害,并且揭示出了资本家的丑恶嘴脸。作为虎妞的父亲,当自己女儿怀孕了以后,竟然置若罔闻,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这就深刻而真实地揭露出了一个资本家的自私本性,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样使得祥子想要通过虎妞赢取一个堂堂正正的地位的想法落空了。而后,祥子在希望再一次燃起想要通过勤奋地拉车来赚取美好生活的时候,竟然戏剧化地又碰到了当初收缴自己车子的卫兵队长,这一幕的出现不得不说是十分戏剧化的。对于祥子来说,卫兵队长其实是代表了当时社会上拥有一些权利的小军官和有一些私权的统治者,他们对祥子的迫害不仅程度严重,而且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卫兵队长并不会因为已经榨干了祥子而自责或放过最底层的群众,而是第二次骗走了祥子身上所有的钱。这使得祥子的希望又一次破灭。至于虎妞死亡后小福子的死,虽然没有从正面写对祥子的迫害,但是小福子的上吊对祥子有着巨大的冲击,使祥子不再相信努力和人生,使祥子堕落腐朽不再努力唯有认命并开始做堕落腐朽的事。 小说中各种社会因素对祥子以及祥子的生活的迫害和压迫是非同一般的,也是逐渐加深递进的。可以说旧社会的黑暗制度下的一切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形成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本身的懦弱与堕落

作为祥子本身,其实也存在很多狭隘的桎梏。有着深刻的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卫兵军营逃出来的时候,祥子并没有只身离开,而是顺手牵羊地牵走了军营中的几匹骆驼,这从侧面反映出来祥子其实本质里是有奸诈狡猾的一面的,希望为了自己的生活采取其他的行为,哪怕这种行为是受人唾弃的不正当的。

当虎妞告诉祥子自己怀孕了的时候,祥子的吃惊其实也暴露了祥子本人懦弱的人性,不敢主动承担责任,至于讨好人和车场的老板,实则是虎妞的主意。而这个提议竟然被祥子接受了,更加从侧面反映出来祥子内心是有较为强烈的企图心和目的性的,其实他对虎妞并没有天生的好感和喜爱,而祥子本人也真的不能说没有对于金钱、权利、地位的渴望和希冀,所以才会听虎妞的建议到车场老板的寿宴上去祝寿。

当小福子上吊以后,祥子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开始选择萧条、堕落、腐朽地度过人生的后半生,同时为了得到金钱,祥子也不惜做出出卖他人和各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这其实反映了祥子懦弱的性格本质,被冷酷的生活所折弯,选择了永远的妥协,并为妥协生活而出卖他人,实际上成为了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上的一个棋子。本身的懦弱和堕落的本性其实对于祥子来说,才是致命性的打击,这使得祥子在其人生的后半生中,逐渐定格为悲剧性的人生轨迹。

三、结语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神奇的魔术》教案下一篇:酬乐天见寄,酬乐天见寄元稹,酬乐天见寄的意思,酬乐天见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