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哲理作文结尾(精选6篇)
生活中的哲理作文结尾 篇1
一、积累素材,拓展思维。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否则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学生入学伊始,笔者就不间断地布置学生写周记。在持续不断地对周记进行批改和评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认真写作,以储备素材、提高认识、积累思想,为三年后的中考提供厚实的“粮草”“给养”。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择材料,多方训练。
(一)独立思考,取材于社会生活。
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出发,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比较深刻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观点上给人以深刻启发。
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有了自己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在评讲周记的时候拿出来在班级里探讨,鼓励其他学生共同关注,锻炼学生对生活琐事的敏感性。
笔者现在教的是初一年级,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在平时的周记和作文中,已能够从社会生活中广泛地取材,写出思想较为深刻的好文章。针对现在百姓关注的食品问题,戴一忻写了《大话食品安全》;陈美颖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孙雨晴,孙雨婷,双胞胎,12岁,身高1.43米,山东小学生,星期一晚放学未归,父母老师都很担心,日渐憔悴……”写了《粘贴爱》;林珩钰在元宵节目睹了猜谜者拿着手机百度猜谜,写了《元宵遐想》……
这些同学的作品内容正是取材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他们能从细微处捕捉瞬间而逝的社会热点,挖掘社会焦点问题。通过记叙的手法,阐明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得失,诠释了社会的爱,勾画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轨迹,褒扬和抨击了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没有教师的指导,没有学生的细心观察,他们是无法写出关心社会生活,关注时代发展的好文章的。
(二)细心观察,取材于学校家庭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笔者认为,能否细心观察,从学校家庭生活中选取写作的素材,是衡量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一再强调学生应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找到一个更新的角度。而这“习以为常的生活”,正是学校及家庭生活。老一辈教育家们认为:社会是一座大舞台,而学校与家庭也是一座舞台,生活的魅力,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等都会在学校与家庭这一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亲临其境、熏陶其中,享受着这些素材带来的馈赠,这些素材也成了教师教学的不竭资源。
对每一届的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笔者都会布置《我的老师》、《我的父母》、《%%%%的一件事》《%%%%的一堂课》、《清明节有感》、《春节》等这些最普通的题目让学生去写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一些选材普通而感情真挚的文章总会大力表扬,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2011届的学生曾在《海峡教育报》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大多取材于学校家庭生活。如张德利的《在尝试中成长》取材校运会,陈颖盈的《灯》写的是父母亲情,张宏量《品茶记》描述与父亲品茶时悟出的道理。
信手拈来便为宝,这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深刻感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以及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学校很少组织学生走上社会,而学校与家庭的生活正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
(三)扩展思维,取材于广泛阅读。
广泛的阅读,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还能为我们提供写作的材料。因而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悟出借鉴的真谛,从而在举一反三中,写出好的文章。
潘倩滢写过一篇2010年泉州中考同题作文《我和别人一样吗?》,把自己化身为李后主李煜,文章写得十分精彩,在《南安文学》上发表。
林剑鸿《一朵开在冬天的花》写了热爱自然、性情率真的诗人、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视觉独特,语言老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由此观之,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诱导启发,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助力于材料的迁移,是作文教学成功的秘籍之一。
二、注意写作技法,使自己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有了写作的素材后,还需在具体写作时,通过有关写作手法(具体指:结构安排、材料取舍、过渡衔接、语言运用、收束结论等),使文章的观点及内容显得有层次、有发展、有重点,更为深刻。
笔者在此介绍一种“画龙点睛”的方法———“媒介联想法”。“媒介”,是具体可感的行为,事物。“联想”是从具体事物联系到抽象的情感,思想。
如两位学生,同时写了《品茶记》,引发的联想则不相同。叶亮从中品出了人生的道理———人生如茶,先苦后甜。詹宏量则品出了———世上有许多事物是很值得我们去感受与体会的,但往往因为它们很平常或因为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习以为常,而使我们没去品味。有时,只要我们放慢匆匆的脚步,认真去听,去看,去观察他们,你就会品出不一样的人生。同样是品茶,两位学生联想的触发点不同,他们所表达的意境也就不同。因此,注意写作技法,是纠正作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千篇一律结局的最佳良药,教师如果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那么作文教学的天空一定是永远蔚蓝的。
生活中的职场哲理 篇2
加粉丝还是加牛肉
前一段,嘉家家具卖场的徐经理对刘金燕他们提供的策划方案提出质疑,说店庆活动惨遭失败,顾客对“买就送”根本不领情,反而指责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搞虚假赠送。于是卖场打回原定的春节方案,让尚智一周内务必拿出一套新方案。
刘金燕实在想不通,礼品都是她亲自精挑的家纺用品,非常精美,怎么会无法打动顾客呢?那天下班已经是晚上9点多,她便去公司楼下的牛肉汤店解决晚餐。因为是老顾客,老板知道她的口味,看她来了,就直接端上一碗。刘金燕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吃着,不多久,牛肉就吃完了,粉丝却还剩大半碗。心里不由有些不快,觉得老板给的牛肉太少了。正想着,旁边一人的牛肉汤也端了上来,对比一下才发现,他的总量,也不过只到自己吃剩的这么多。
刘金燕突然醒悟过来——由于她是老顾客,老板才给她加了粉丝,但正因为粉丝加了量,才显得牛肉少了。而多加的那部分粉丝,其实也吃不完——也许这正是她们为嘉家做的店庆策划失败的原因。那些礼品虽然精美,但多半不是顾客所必需的,不如加少许“牛肉”更实惠。
于是,刘金燕将原方案的“买就送”部分进行了修改,把买家具送家纺,改成了买家具送相应的代金券,并计划在商家一楼设一个小小的精品超市,将店庆时所剩的礼品全部集合在这里,顾客可持代金券来自己挑选等值商品,也可以购买其他家具时抵用现金。
用左手刷牙
紧接着,大客户恩雅集团的策划总监换人了,新来的陈总监似乎不买他们的账。这个难题,每天困扰着刘金燕。那天清晨,刘金燕倦怠地去洗手间洗漱。因为右手不小心受了伤,不能见水,这些天,她都是用左手刷牙。刷着刷着,突然之间,灵光一闪,她继而联想到:也许在工作中,也可以试一试“用左手刷牙”。
之前与恩雅接触的一直是刘金燕的助理袁红,其实还有一个助理葛明霞。葛明霞是那种内敛沉静的女孩,更适合打理内务。而对外的交往上,一直是袁红主打。既然袁红遇到了麻烦,不如就让葛明霞去试一试。没想到,葛明霞给公司带来了喜讯。
双方签约的酒会上,陈总监亲自揭穿了这个秘密。她说:“袁红是个特别热情的女孩子,不过她最初对你们的介绍有些浮夸的成分。倒是后来的小葛,很实在,你们的优势和不足,她全向我摊了底牌,让我感觉到踏实。”
刘金燕豁然明白:人际关系果真如刷牙一样,不同位置的牙齿,需要牙刷不同方位的切入。
向客户说不
这一次,是帮一家房产公司做开盘仪式的方案。对方要求搭一个露天台,开盘当天进行文艺演出。所有观看演出的顾客,都要有位置坐,有茶水喝。除了销售大厅外,还要在演艺台四周搭建临时讲解台,临时请一些讲解员为大家讲解楼盘情况……
明明为难,刘金燕却还是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首先是有经验的临时讲解员不好找。其次,从气象局了解到,开盘那几天正处梅雨季节,随时都可能下雨。光这两点就够刘金燕头疼了。
周六,本想睡个懒觉,却被小表妹的来访打断。小表妹一来就问了刘金燕一道问题:“你能不能把一个大罐子在毫不破损的情况下,放进一个小罐子里?”刘金燕想了各种方法都不行,只好放弃,问:“答案是什么?”小表妹调皮地回答:“题目是问你能不能,又不是问你怎么做,答案就是:不能。”
这个答案让刘金燕陷入了深思。是啊,明明做不到,为什么不敢承认呢?想到这里,刘金燕立即约客户见面,坦言她诸多难以达到的因素。听到刘金燕坦诚的分析后,房产老板脸上的表情由质疑变为笑容。那次开盘仪式,被刘金燕安排在会所里,会所外的泳池边,搭起了长长的伞厅,摆放着免费享用的美食,做好晴雨天气的两手准备。会所内摆放了四个大背投,自动播放对楼盘的讲解和对公司的介绍。而销售人员,只需要接待签约和有意向的客户即可。
开盘仪式举办得非常成功,房产公司的老总当场拍板,该楼盘一期的广告,由尚智全权代理。而刘金燕也以优异的业绩与公司续约,并且年薪上涨了20%。
刘金燕感悟道:往往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了很深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寻找职场的哲理,才能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老张摘自《今日文摘》2015年24期)
家庭生活类作文结尾 篇3
结尾:家是幸福的港湾,在这小小的港湾里,其实有许多趣事。每一个家庭的趣事,都反映着时代的风貌,国家的兴旺。我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安定的新中国,是多么幸福呀!
(二)
结尾:唉,真是空欢喜一场。从那以后,我知道明星不是靠蜡笔来创造的,他同样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几年过去了,可那段有趣的生活还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三)
结尾:我时常摘下这童年之花,闻一闻它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取出一个个小秘密与好友分享。或是跳进那波光粼粼的童年之河,尽情地遨游嬉戏,与小伙伴们一起悠悠地做着童年的梦。
(四)
结尾:我多想再捉一次蝈蝈啊!可是,童年却似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只能在午夜梦回之时,静静地回忆那永远逝去的童真童趣。
(五)
结尾:光阴,把现在变成过去,把将来变成现在。他慷慨,他公正,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回到曾经的童年了。
(六)
结尾:童年的这件有趣的事情,使我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认识和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莽撞地去做。
(七)
结尾:童年是一个梦,这个梦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也充满了无限的美丽。苦辣酸甜,赤橙青蓝,令人怀念。
范文:
家是温馨的,就宛如冬天里的一丝阳光,给我温暖,也宛如沙漠中的一丝泉水,给我希望,更宛如十字路口上的指路明灯,给我引导正确的方向。
在我的家庭中,我被父母的爱包围着,这便使我感觉到了家庭的温馨,还记得小学时的一个深秋,作业总会做到很晚,这时母亲总会坐在一旁,静静的陪着我,每隔一会便会给我端上一杯热水,再昏暗的灯光下,有两个人影,还有一杯散发着浓浓热气的温水,在别人眼中这可能是一杯普通的水,但在我看来,它却时时刻刻温暖我的心。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所有的话都是那么能鼓舞我的心,给我带来不可磨灭的希望。我喜欢绘画,所以我房间的墙上,都贴满了我画的卡通,但这些也都离不开父亲的鼓励,在我第一次失败时,是父亲的话鼓励了我:一个人如果成功了,他的失败一定会比别人多。这句话平平常常,但却深深的.牵动着我的心,也使我在频临绝境时重新看到了希望。
我的人生起点就好似一张白纸,而纸上的色彩都是一点一点的描绘出来的,但我们自己往往也有误入歧途时,这时,父母便会为我们敲响警钟,指引光明之路,是我们的色彩更加绚丽夺目。
生活中的考试哲理故事 篇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广州车站,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乡下妹子,背着一个用化肥袋改制的行李袋,手提一只破包,目光焦灼地四处张望着,看她脸上挂着的那副焦灼可怜的样儿,就知道她肯定遇上了什么难心事。车站上人来人往,但碰见她目光的人,尤其是那些衣着整洁的旅人,都赶紧躲开。谁知道她会冷不丁提出一个啥要求呢?说不定,她会提出和你结伴旅行,或者用一下你的毛巾,甚至还可能不礼貌地拿起你的水杯咕咚咚喝上几口,再像小品中的宋丹丹那样,来一声“谢谢”呢。乡下妹子哟!
“你好……”果然,她开始主动与人搭腔,可是不等她把话说完,人家就赶紧冲她摇头,然后快速走开。她有点失望,却不灰心,继续挨着候车室一个通道一个通道地踱过去,目光依然在旅人们的脸上逡巡,好多人都用报纸挡住脸或头一歪闭上眼装睡。她很奇怪,自己像一个骗子吗?
这时,她踱到了广州至东莞的候车通道。她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离开售票窗口,一边朝长排坐椅走去,一边很小心地把车票装进衣兜里,还用手摁了摁。小伙子坐下来,椅子上有一份别人丢下的晚报,十几张呢,小伙子有点喜出望外地翻阅起来。一条体育新闻让他看得很入迷,以致乡下妹来到他面前站了好一会儿,他还不知道。她不得不打断他,怯怯地:“哎,对不起,帮帮我好吗?”
小伙子放下手里的报纸,望望左右,一副懵懂的样子,问:“你在和我说话吗?”
她点点头。
“你要我帮你什么呢?”他很奇怪,在这个世界上,他一直都是被可怜的.对象,可现在,居然有人请他帮忙。
她说:“我要去找我的姐妹,可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你能给我买张车票吗?”
他听后,脸“腾”地红了,摇摇头;片刻,又点点头,随即从身上摸出一张钞票:“我……我只剩下10块钱了,够不够?我刚买过车票,在广州找不到工作,想换个地方。我是职业中专毕业,文凭太低了。”他很窘迫地揉着那张钞票,倒好像是他在向别人借钱。
“谢谢你的好心。”她很失望地离开了他。
忽然,他好像一下子想起了什么,冲她喊了一声:“你准备去哪儿?”乡下妹子回头望了他一眼,说:“东莞。”他听了马上兴奋起来,从身上摸出刚买的那张车票,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把车票递到她手里:“去找你的姐妹吧,祝你好运!”
她微微笑了一下,接过车票后,问:“那你怎么办?”他想了想,说:“就这10块钱,坐到哪儿是哪儿,我就在到站的地方下车找工作,没准还能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工作呢!”
她不要车票,还给他,他又塞进她手里。她说:“这怎么行呀?”他答:“怎么不行?谁让我是个男的,你是个女的呢?”这是他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的唯一理由,一连说了好几遍。再推辞,他忽然生气地走了,全然不理身后“哎哎”的她。
10块钱只买了两站路,很快就到了。车停下来后,他下了车。走出车站,望着人流如织车辆穿梭的广场,他茫然不觉身在何处,又该往何处。正惆怅间,他隐隐觉得身后站着一个人,一回头,竟是她!
她冲他粲然地笑着,问:“后悔了?”
他摇摇头。
她招手叫来一辆出租车,打开车门,冲他做出请的姿势。
他惊讶地望着她。
他真的得到了一份好工作,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工作,因为她是一家玩具公司老板的女儿。她在广州车站的举动其实是一次化装招聘,目的是想替父亲寻找一些在商业社会中未被污染的人,来充实公司的中层管理队伍。可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她在车站周旋了几天,才碰到他。尽管如此,她仍然感到耳目一新,仿佛一股清泉注入心田。
启示:
有关生活中的哲理小故事200字 篇5
同事的家窗明几净,客厅宽敞得可以办小型舞会。只是从进门开始,我就感觉有些不自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自在越来越明显。首先,从一进门就穿上了一次性拖鞋。那玩意儿穿着真不舒服,平平的鞋底,软软的鞋面,在卫生间沾了些水,滑溜溜的让人一直提防着摔跤。老公更为可笑地在凉皮鞋外面套了个蓝色的塑料袋,也是一次性的。我想,大概主人刚搬新家,没备好拖鞋.不得已而为之。
坐定后,每人端着一只一次性纸杯,里面泡着滚烫的热茶;吃饭前,主人赶紧往桌上铺一次性塑料布;饭菜是从外面饭馆里端来的,将就着一次性的饭盒、一次性的筷子,我和老公稀里糊涂地吃完了这顿饭,然后,赶紧找借口告辞。
生活的哲理四季絮语高二作文 篇6
生命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争夺,包括快乐与自由在内,都免不了一番拼斗。世人陷入自己围成的怪圈里,无路可走。
多希望能够把脚步放慢,多希望能够回应大自然里所有美丽生命的呼唤!
我在这条长河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收集。无论是风吹过耳边的声音,还是小猫的呼吸;无论是树叶落下的叹息,还是花朵绽放的欢呼,我都小心珍藏,就让我生活在这一刻,好好儿享用我的今天。
春天的记忆
痖弦说:“世界上唯一能和时间对抗的,对我来说,大概只有诗。”
可是,我想,其实时间本身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四季总是依着一定的节拍,周而复始地唱过来。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即将毕业,那个时候的我们血气方刚,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信心。于是大家相约去杭州旅游,作为告别学生时代的纪念。
一路歌声,一路笑声。
当西湖卧在我眼前时,简直不能相信,那是怎样的一席眼睛的盛宴:薄雾掩映下的一泓碧水,是初醒的少女的眼,流转着宁静、清澈、玲珑的波光;湖边的青草,像睫毛,随着风的温柔节奏轻轻摇摆,没有一丝浮华和粉饰。那一点点未醒人世的惺忪,让我感叹这是怎样一只宠辱不惊、与世无争的眼叫、心地掬起一捧水,似乎也笼罩着一层薄雾,就像一块含烟的翡翠。
我们坐着船,湖面的风还是有些凉,不过很软,像女子冰凉而纤细的手。船只顺着苏堤慢慢漂过,从依依垂柳下漂过,从玲珑软玉似的湖心亭漂过,不觉有点醉了。一时分不清是船在晃,还是我在晃。
久在上海的我,从来没见过如许的绿色。浓绿、浅绿、翠绿、墨绿、新绿……还有那些叫不出名的,真是大开眼界。上海的绿色少得可怜,即使有,也千篇 一律,以至于我每到春天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找。而杭州,西湖,可以说囊括了画家所能调和出来的所有绿色,让人欣喜若狂。我恨不能投身于这绿的世界,融化在其中,永不分离。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可是那个美到极致的春天,却留在记忆深处,每当闭上眼睛,仿佛那一抹绿重又呈现在眼前。
盛夏的果实
实在是害怕夏天的滚烫。火一般的艳阳,令我望而却步。我只能躲在空调间,吃着冷饮,享受清凉世界。
去年,爸爸从花鸟市场买来一盆茉莉。起初,我看着那样多那样密的花苞时,始终不敢相信每一朵都真的会开。
可是,过了几天,它们真的陆续开了,而且越开越多。小朵小朵的蓓蕾慢慢绽放,圆圆柔柔的,伴随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我蹲在一旁,一朵一朵地数着,那清香而又洁白的小花啊,让我如痴如醉。于是,从那一刻起,夏天对我而言不再是煎熬,而是温馨。感谢这些小花,它们陪我度过了一个难熬的苦夏,也教会了我换一种眼光看待事物。
秋天的魅力
秋天是四季中我最钟爱的。它不像春天的慵懒,夏天的毒热,冬天的萧索。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告诉人们,它来了。
周末起床,例行公事地发一阵呆,然后慢吞吞地洗漱。看书、娱乐、学习,一上午就这样消磨了。到了下午,泡上一杯咖啡,坐在书桌前看书。哪怕是做平时讨厌的事情,此时做起来也是劲头十足。
如果有约会,当然最好了。打扮得干净利落,和朋友们一起计划一天的行程。
很多年的秋天,每天都必经一条路。有一年,我看到梧桐树叶落了一地,几乎连空隙都没有。我不禁恍然:书本没有骗我,树叶真的是金黄的。那一地的树叶就像一条金黄的地毯。我小心翼翼地踏上去,怕弄疼了它们,平时五分钟的路,愣是走了十五分钟。因为听人说过:树叶的形状就像人的心。那么如许一地的树叶,就是众多人的心了。
我爱这金灿灿的秋天。
冬日的情调
我自以为还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可是有天早晨,当我睁开眼看到窗外的白雪,还是忍不住跳了起来。天空飘着的如许雪花,那么可人,像一个个精灵,舞着,舞着,舞着……
记得小时候,下雪是家常便饭。那个时候,妈妈给我一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我就开始期待下雪。到了下雪天,我会拿出家里的搪瓷碗,盛上一堆雪,然后慢慢地塑出雪人的样子。眼看着雪人的鼻子出来了,手也出来了,再把纽扣轻轻按上去,一个雪人就在我眼前了。不过,总不能保持很久,到了第二天早上,它就变成了一碗水。爸爸说,因为南方的雪是湿的,所以很快就化了。我始终觉得奇怪:雪还有干的、湿的之分?尽管雪人很快就融化,可我还是乐此不疲。尤其是和小伙伴们堆雪人的情景,大家都冻得手脸通红,还是兴高采烈的。这个时候真幸福!
现在上海很少下雪了,有一年圣诞节飘了一夜的雪花,纷纷扬扬的。我只是趴在窗前数着,看着它们一点一点地落到地上,又一点一点地积了起来,前赴后继,精神可嘉。忽然想起影片《AmericanBeauty》里的镜头,是一只在风中飘忽的塑料袋,象征着生命的漂流、无处着落,很是令人唏嘘。我也喜欢看漫空飞舞的.雪花,飘飘洒洒……冬天就应该下雪。
看着这些精灵,我真想对着地球那一端,不管是谁,大声喊道:嗨!你那里下雪了吗?
尾声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想说:“感谢造物主给了我明亮的眼睛,让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各种馈赠。”
我终于明白,每一条走过来的路径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我也终于相信,每一条要走上去的前途也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整个人类的生命就有如一块一直在琢磨的玉石,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如果我能学会真正地爱我的生命,我也必定能学会真正地爱人和爱这个世界。
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