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2024-07-12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共11篇)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篇1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次假期,我和我的同学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来作为我们艺术之旅的重点。

当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前,了解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历史和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我们了解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在这次参观中,我们获益匪浅,让我对西安的认识得到了质的提升。总的来说,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为博。西安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西安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几百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西安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十三个朝代以此为都,西安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西安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西安回民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西安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西安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西安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西安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从走进历史博物馆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她的美深深的震撼住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我踏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第一步时,不禁就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伴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和青铜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长安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西安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西安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古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

在此期间,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古代的青铜艺术。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我们在此期间,听了馆内服务员是的介绍,虽然现在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我依然能够记得当时我们的感受,一种惊叹于古代艺术的感受。《人猿揖别》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在这次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被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的美所感染了,大家都被文物的历史美所折服,文物的制作大多十分精良,做工也非常的精美。艺术的美,是一种沉淀的美,是一种历史的美,是一种精细的美,是一种特别的美。艺术美也是艺术形象之美,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人们说,任何艺术品的艺术美。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那艺术本身也就不存在了。在这次参观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我们领悟到艺术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图画,它是广泛多彩的。不能把艺术形象,仅仅理解为人物形象,那些动人的景色、欢乐或哀痛的思绪,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图画、一种气氛、一种情趣等,他们都是艺术形象,也都是艺术美的一种。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这么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觉就像时空穿梭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我为古人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惊叹古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智慧和成果,也为自己生活和学习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古城而感到自豪。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知道了历史,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艺术品的美丽,艺术的魅力,往往能够打动我们的内心,在内心的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留下抹不去的烙印。

这次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几千年来先祖先辈们创造的中华文明,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对于中国艺术之美,我是无比自豪的,中国古代艺术之美,令人陶醉不已。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篇2

上海市制冷历史发展陈列馆的筹建起源于21世纪初, 为了使人们对上海的冷冻、冷藏业的生产技术及历史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并借此推动行业的发展, 由上海上枫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黄宾先生出资数十万元承办了面积达1 000 m2的陈列馆, 并于2003年12月18日正式落成。在筹建期间, 得到了上海市商委、上海市制冷学会、冷藏库协会、冷冻食品协会、水产大学、商业设计院等组织和诸多单位的鼎力支持, 历经7年始才初具规模, 至今尚在开辟的制冷压缩机组陈列室, 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名事室也已初具雏形。

陈列馆共分6大展区, 由2 000余幅涉及与制冷行业的发展历史照、图片, 其中还有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资料。

第一展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上海制冷冷藏事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上海制冷与冷藏事业的发展一直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与指导, 其中朱德、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朱镕基、庄晓天等领导人曾视察益民食品一厂、食品加工厂、渔业公司、远洋渔轮等单位, 并与第一线人员合影留念, 保存至今。

第二展区:市科委、市经委系统

这一展区着重介绍了早期制冷学术团体发起、早期制冷高等教育建立的历史。约在1954—1955年间, 由葛学瑄 (船舶设计所) 、夏安世 (上海交通大学) 等人发起, 在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内成立了“制冷专业组”, 组长张东叟 (上海禽蛋二厂) , 副组长夏安世、姜尔宁 (合众冷气机厂) , 并由徐世琼 (水产学院) 、葛学瑄、翁斯鑑 (交通大学) 、董天禄等17人组成核心组开展科普培训, 并开设了专业5年制科修班。这个“制冷专业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个制冷专业的社会学术团体组织。其后, 其中主要成员大多成为在1981年4月成立的上海市制冷学会的负责人和核心骨干。

早期制冷高等教育的建立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 我国沿海一些学校的水产加工专业已经开始设立了制冷课程, 如1931—1934年, 翁斯鑑先生在浙江定海的浙江水产学校和吴淞、江苏等省立水产学校 (后为吴淞水产专科学校) 讲授“机械制冷”。抗战胜利后, 山东大学于1946年复校时设置了水产系, 由章鸣先生讲授“制冷工程与冷库设计”, 陈修白讲授“食品低温保藏”。

早期的制冷专业设计院由华东设计院、上海民用设计院、上海轻工设计院和上海第二商业局设计室等等, 他们承担了上海和华东地区的冷藏库和肉、禽加工厂建设项目。其中, 于1958年成立的上海第二商业局设计室 (今上海商业设计院) , 拥有林修钺、林泽柱、邱嘉昌等2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 曾设计了远东最大的5万t级吴泾冷藏库, 火车、轮船均可直抵冷库。

第三展区:化工、医药、食品、蔬菜工业

1930年11月, 一座现代化录碱工厂诞生了, 当年的社会名流孔祥熙、潘公展、胡厥文都曾到场祝贺。

1966年, “科发制药”正式改名为“上海第四制药厂”。

1913年, 美商海宁洋行的成立为上海采用机械方式制造棒冰、雪糕、冰淇淋工业翻开了历史的一页;1950年2月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成立, 创立的“光明牌”冷饮很快就超越了美商的“美女牌”, 成为当时最受市场欢迎的冷饮品牌。江泽民同志当时任第一副厂长、工会主席。

自20世纪70年代起, 为了稳定市场供应, 调节市场淡旺季以及调剂上市花色品种, 陆续建立了储藏新鲜蔬菜的高温冷藏库, 如国庆路、杨家桥、曹杨、彭浦、塘桥等蔬菜冷库。而且, 还在松江的佘山、辰山、天马山建立了3座山洞冷库。

第四展区:水产、制冰

1925年1月, 由舟山鱼行老板兼舟山通商银行行长张小根为主集股在周家嘴路953号建造上海永新冷库, 设冻结室1间, 冷库容量800 t/次, 用约克压缩机2台。据记载, 这是上海最早的水产品冷冻冷藏保鲜业。

1932年, 杏花楼、新雅等几家大酒店的资本家集资在虹口峨眉路315号开设了宏昌冷气股份有限公司, 储藏冻肉、冻鱼等食品, 设冻结室2间, 冻结能力为5 t/日。

1933年5月开设的“洽茂冷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较早进行鱼类冷冻保鲜的冷库, 当时冷冻鱼1年可达1 900 t。

上海的制冰始于清光绪六年 (1880年) 由英国人开办的“上海机器制冰厂”生产机制冰用于食品工业;1906年英商“华昌冷气公司”生产机制冰开始用于水产品保鲜;1923年英商屈臣氏公司在杨浦区霍山路420号新建“屈臣氏汽水厂”主要生产汽水, 附带制冰日产18 t, 机器为1台9寸约克机。

解放后修建的第一座上海复兴岛冷藏制冰厂 (复兴岛水产冷冻厂) , 日产人造冰90 t, 建有冻结间 (30 t/日) , -18℃冷藏库 (约500 t) 和储冰库 (1 200 t) 。此后, 又在江浦路新建了冷藏制冰厂, 并将周家嘴路、峨眉路、霍山路等厂房扩建和设备更新, 依次提高了制冰能力和库存量。

20世纪70年代起, 水产系统新建了2家大型万t的制冰冷藏企业:中国水产上海公司冷冻厂、上海水产供销公司军工路冷库。前者为6层楼建筑, 6楼为桶冰制冰池, 5楼为冰库;后者低温冷藏库10 000 t/次, 日产桶冰200 t。

第五展区:畜肉制冷加工业

我国的活畜宰杀直到清末民初才有了专业的宰杀作坊, 据史载, 1893年上海公共租界开设了虹口宰牛场 (九龙路) , 此后南阳桥、曹家渡、大南门都相继开设了宰牲厂。

1932年, 在虹口沙泾路10号新建了远东最大的宰牲厂, 俗称“四卡子桥” (即周家嘴路桥) 杀牛公司, 采用麻醉和电锯分割, 每天可屠宰加工牛100头左右, 并设有臭氧消毒的风冷库, 其制冷机由约克公司提供。

解放前夕, 上海共有大小宰牲场102家, 年宰猪约100万头、宰牛6~7万头、宰羊8~12万头。解放后, 先后对私营的薛家浜、曹家渡、杨家渡、江湾、新泾、真如、吴淞宰牲厂和光荣宰牲厂等9家清产核资, 于1956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

1955年, 上海市政府决定创办“上海清真宰牲厂”, 宋日昌副市长带领该厂第一人阿訇许鸿泉, 确定在徐家汇建厂落成。

1959年1月, “上海清真食品公司”在大场正式建成 (俗称牛羊肉公司) 日宰牛500头。

自1970年起, 上海食品公司先后新建、扩建了大场、龙华、吴淞、张家浜等肉联厂, 新增冷藏库容量达42 000 t, 速冻能力450 t。

第六展区:禽蛋制冷工业

上海最早的冰蛋厂创始于1908年, 民国2年 (1913年) 起始, 英美洋行陆陆续续开设了海宁、培林、怡和、美国班达、和记、英国华懋、汉中等7家蛋厂, 主营出口, 兼营制冰、冷藏业务, 均采用机械喷粉、冷藏新工艺来生产冰蛋、干蛋和湿蛋。

解放后, 根据人民政府扶持私营工商业的方针, 在上海市禽类蛋品公司的领导下组建了禽蛋一厂、二厂、三厂、华山路、光复路、南翔、黄渡等13个单位, 从事鸡鸭鹅的屠宰加工、蛋品加工和冷藏, 以供出口或内销。尤其在五六十年代禽蛋加工业完全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后, 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设备的革新, 已逐渐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系统工业的发展史, 无不与制冷压缩机的发展息息相关。制冷压缩机在解放前都是从美、日进口的, 美国约克双级机 (n=360转/分) , 英格索兰大型单缸或双缸氨压缩机, 转速仅为60转/分。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 上海的私营机器厂纷纷仿造进口的氨压缩机, 用于制冰和冷藏, 如今复兴岛水产冷冻厂尚余有数台。直至1934年起, 众多的私营氨压缩机机器厂组成了人多势众的“上海合众冷气工程公司”, 经营制冷设备与工程安装。直到公私合营挂牌为“上海合众冷气机械厂” (今上海第一冷冻机厂) , 利用约克技术, 成为全国第一家具有生产氨制冷压缩机的企业。

参观蚌埠历史博物馆 篇3

刚进门,就看见两头大象化石,听姑姑说这是死后的大象经过几万年才演变成的化石。

上了二楼,我看见抗战烈士的石像。一个人指着一张地图。另外两个人坐在椅子上。似乎在商量着怎么打败日本鬼子。接着又看見了一个木制的老织布机和老式的自行车.还有一个类似大炮的东西.听姑姑说它叫火炮筒。往前走,看见了两个原始人的造型。他们都坐在石头上,旁边的鸟儿还能飞,看起来像真的一样。继续往前走.我们还看见了陶瓷艺术作品,有陶做的碗、陶做的缸……每一样都精美极了。

在三楼。我看见许多栩栩如生的古代画作。还有许多书法作品。这让我忽然想起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春树秋霜图》,我问姑姑这里有没有。姑姑说唐伯虎是浙江人。我忽然明白了,刚才进来的牌子上写着《江淮书画》,我真马虎。唐伯虎是浙江人。当然没有了。

在四楼,我看见用投影机播出的人在不停地走动.还有一架高大的古代马车,长长的老式火车烟囱冒着浓烟.展现了蚌埠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过程。

五楼有十六罗汉铜币.还有玻璃罩上的人类骨骼.我们可以从上面走。从考古的角度.这些都反映了蚌埠历史的久远。

走出博物馆已是中午十二点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蚌埠市历史博物馆。回到家.我还在想着博物馆的情景。

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记作文 篇4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一号展厅――“马”的展厅,这里摆放了各种各样与马有关的物品。有马车、披甲的战马、马刀、马鞭、马鞍,有古代的兵器――马刺,一种撒在路上阻止马前行的暗器,有雕刻马的兵器――戈,作为我国独有的兵器,它上面雕了一个马……,里面的文物令我目不暇接。

最吸引我的是雕刻有马的艺术品:天马鸾凤文彩绘金银平脱镜、三彩马、有关“马”字的书法、有关马的绘画作品。其中有四个带鞍陶马,一个在眺望、一个在整理毛、一个在低头吃草、一个在张望。有一头三彩“三花”马,由唐三彩制成,是一条棕色马,五官清晰可辨,栩栩如生,马脖上还挂有一串铜铃,十分精美。在这个展厅里,我还见到了读本中曾经学过的“马踏飞燕”的复制品,作品是那样逼真、雄伟。

在参观人们根据马的形象铸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的同时,在这里我了解到时有关马的知识,知道了55前,人就驯化了马,以及马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篇5

第一次来北京是在四年前,那时的国家博物馆正在装修,没能参观。听爸爸说,重新装修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非常多,设施也是世界上一流的好。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进大门,我就惊呆了!大厅宽敞明亮,上面是亮晶晶的水晶吊灯,下面是光滑得像镜子似的大理石。我们先来到地下的“古代中国”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背着一头鹿的人,他的力气可真大呀!我想鹿肯定是他打的猎物,这应该是原始社会。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我发现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箱,就走过去看个究竟。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是一个完整的骷髅头,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赶紧绕到前面去。“闰闰,你看,这里的展品是不是比刚才看到的进步多了?”爸爸在后面说道。听了爸爸的话,我仔细地观察这些展品,发现刚才看到的刀是石头做的,现在看到的刀、剑大多是青铜做的;刚才看到的大多是陶器,现在看到的大多是瓷器,还真是进步多了。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复兴之路”展厅。这里有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展出的主题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的。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地球卫星、神州飞船返回舱等等。

由于博物馆面积大,展区多,虽然到处有休息的长凳,但丰富精美的展品,让我停不下来,加上博大精深的文物、琳琅满目的艺术品让我总处于兴奋和目不暇接中,一天下来,筋疲力尽。

这次参观,虽然很累,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真值!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2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列强欺负中国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国的这两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往我国大量的运送鸦片,使社会变的腐败,使中国人民失去健康。后来林则徐虽然消灭了鸦片,但帝国主义仍不放过中国,跟中国打仗。而中国输了,就跟帝国主义签定了很多不平多条约,让中国的土地不再完整,况且中国每年都要赔钱给帝国主义。中国人变得非常穷,满大街都是饿死的人。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站起来反抗。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国民党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国土大面积沦陷,日本人占了中国的很多部分。随只中国人民也开始受欺凌。日本帝国主义大面积屠杀中国人。而中国人则没有放弃,而是举起武器去打败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日本投降,澳门和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前一直以为现在的所有都是利索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终于能抬起头来面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中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现在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还来得!

随着时间的洗礼,中国已经穿越了几千年,那些曾经的事件也早已成为历史。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总让人感到繁华的街区后有一种莫名的空虚。而今天参观了博物馆后让我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

清朝末年,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心痛的时期,外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用鸦片这样的毒物来买断中国市场。中国苦难的命运就此上演。我看到了陈列在玻璃柜中的一份份厚厚的不平等条约时,我的心中有着巨大的哀痛,当我看到泥塑的苦难者脸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是,有给予了我无数震撼,我从哪眼神中读出了一种希望的渺茫,生活的苦难,但同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怎样的豪迈。在这个展馆里,到处都响着激昂的红色歌曲,看着革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照片,我也觉得热血沸腾了。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烧到整个中国。终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祖国站了起来,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不只是为了不再受屈辱而自豪,更是为了一个个面对亡国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正是有了像钱学森一样的一批爱国人才,不畏艰辛万难,坚持研究,这才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那种“志在强国,淡泊名利”的献身精神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弱国,曾经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国耻训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直至如今,我国仍在努力,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快乐的生活。

走出博物馆,几句话涌上心头,只要心中有希望,面对名利坦然对待,就总会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而,还是中学生的我们,唯有此刻立志,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能够越来越昌盛。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3

11月29日,天气晴好,我们一行人起得很早,相约从**出发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展览。

到达国家博物馆是九点多,不算晚,不过人已经很多,排了很长的队伍。

我和小伙伴一起按照导览图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全都走了一遍,政治改革、经济飞速发展、神舟系列飞船、交通运输技术的大跨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实现绿色发展,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技术的提升,因为我的家在祖国南方,每回假期,放假回家和开学回校都需要坐很久的火车,我个人也经常往返京津,因此对于火车和城际高铁的发展感受比较深。我国从最开始从苏联引进技术建造铁路,到如今自己研发核心技术,高铁制造已经比较成熟,北京和**之间,之前的和谐号列车一般需要34分钟,现在的复兴号列车只需要30分钟,且每间隔五到十分钟就会发一次车,十分方便了两地人们的出行。

看了这次的展览,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中国在40年的时间里,卧薪尝胆,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次出行让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增强,还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各个小的方面。

观改革开放四十年展,骤然发觉,原来“伟大” 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转型阐释。四十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社会和人民不懈奋斗,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以展览的形式具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采用小细节小物什来书写宏大变革,通过视觉冲击而直达心灵。四十年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人民的衣食住行中,更体现在国家科技国防的探索与发展中,展览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可上九天揽月” 的载人航天飞船以及“可下五洋捉鳖” 的蛟龙一号载人深潜器的模型展览,那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如今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化为现实,尽显大国气象与浪漫。

从小物件看大变化,在参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成为了改革的最强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航天器的高端,还是人工智能的实用,亦或是VR虚拟现实的梦幻,都体现了在科技的巨大推动下,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收音机到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从自行车到新能源汽车,所有的变化都是科技的巨大的力量的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从一个科技实力相对薄弱的国家,到现如今的科技强国,科技推动中国昂首挺胸地前进。

从1978年到20XX年,从春天的故事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次展览不仅记录着祖国的繁荣发展,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不断继往开来的卓越领导。从蛟龙号、神州火箭到天眼” FAsT、c919大型飞机,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正在向科技强国更近一步。让我印象深刻还是属封存着**滨海新区109枚公章的透明盒子,这109枚公章是**滨海新区简政放权所留下印章。简政放权这一政策不仅有利于经济高效发展,同时也给予了广大老百姓们办事的便利性,这是改革开放中一次关键的抉择,也是正确选择。在我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是我们真正生活在这四十周年里,感受得到祖国的发展,家乡的变化。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所陈列出来的一枚枚邮票,它们以生动的画面,以一副小小的身躯承载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壮大。我家里也有集邮的习惯,它们是时间的印记,也是那份不能忘记的初心。

参观历史博物馆八年级作文 篇6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琳琅满目的古董:有的形状千奇百怪、凹凸有致;有的颜色一块白一块黑,十分奇特;有的虽然碎了,但这儿的人又把它们拼合了起来,摸起来十分光滑,就是还有些小破洞;有的完好无损,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有的好似是用陶泥做的,简陋极了;还有的是雕刻出来的,特别精致、美观。再走进去是一个大屏幕,上面是古代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周围是一些知识、挖掘到的古代有名建筑物等。

通往二楼的走廊上全是名句和赞美杭州的诗词。二楼是国画和毛笔字展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画,那儿的画活灵活现:有展翅欲飞的雄鹰;有清新甜润的泉水;有用轻笔描的蜘蛛网如同真的;也有干枯的树干;篮子里红彤彤的桃子,馋得人家口水直流“三千尺”。再看看那些毛笔字:有的字弯来弯去好像画画;有的字很潦草,使人无法辨识写的是什么字;还有的字写得很小,但端端正正。不禁让人觉得现代、古代的画家、书法家的作品真神奇,简直是不可思议:如现代沈尹默的行书八言联、民国高野侯的梅花图……

参观工厂 篇7

A:I'll show you around and explain the operation as we go along.

B:That'll be most helpful.

A:That is our office block.We have all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here.Down there i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ction.

B:How much do you spend on development every year?

A:About 3%~4%of the gross sales.

B:What's that building opposite us?

A:That's the warehouse.We keep a stock of the faster moving items so that urgent orders can be met quickly from stock.

B:If I placed an order now, how long would it be before I got delivery?

A:It would largely depend on the size of the order and the items you want.

Dialogue 2

A:How large is the plant?

B:It covers an area of 75, 000 square meters.

A:It's much larger than I expected.When was the plant set up?

B:In the early 70s.We'll soon be celebrating the 30th anniversary.

A:Congratulations!

B:Thank you.

A:How many employees do you have in this plant?

B:500.We're running on three shifts.

A:Does the plant work with everything from the raw material to the finished product?

B:Our associates specializing in these fields make some accessories.Well, here we're at the production shop.Shall we start with the assembly line?

A:That's fine.

Dialogue 3

A:Put on the helmet, please.

B:Do we need to put on the jackets too?

A:You'd better, to protect your clothes.Now please watch your step.

B:Thank you.Is the production line fully automated?

A:Well, not fully automated.

B:I see.How do you control the quality?

A:All products have to go through five checks in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B:What's the monthly output?

A:One thousand units per month now.But we'll be making 1, 200 units beginning with October.

B:What's your usual percentage of rejects?

A:About 2%in normal operations.

B:That's wonderful.Is that where the finished products come off?

A:Yes.Shall we take a break now?

Dialogue 1

A:我陪你到各处看看,边走边讲解生产操作。

B:那太好了。

A:那是我们的办公大楼。我们所有的行政部门都在那里。那边是研发部。

B:你们每年在科研上花多少钱?

A:大约是总销售额的3%到4%。

B:对面那座建筑是什么?

A:那是仓库,存放周转快的货物,这样有急的订货时,就可以立刻交现货。

B:如果我现在订购,到交货需要多长时间?

A:那主要得看订单大小以及你需要的产品而定。

Dialogue 2

A:这个工厂有多大?

B:面积有75000千平方米。

A:比我想象的要大多了。什么时候建厂的?

B:70年代初期。我们很快要庆祝建厂30周年了。

A:祝贺你们。

B:谢谢。

A:这个工厂有多少员工?

B:500个,我们是三班制。

A:从原料到成品都是工厂自己生产吗?

B:有些零配件是我们的联营单位生产的,他们是专门从事这一行的。好了,我们到生产车间了。咱们从装配线开始看,好吗?

A:好的。

Dialogue 3

A:请戴上安全帽。

B:我们还得穿上工作服吗?

A:最好穿上,以免弄脏你的衣服。请留神脚下。

B:谢谢。生产线都是全自动的吗?

A:哦,不是全部自动的。

B:哦,那你们如何控制质量呢?

A:所有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必须通过5道质量检查关。

B:月产量多少?

A:目前每月1 000套,但从10月份开始每月将为1 200套。

B:每月不合格率通常是多少?

A:正常情况下为2%左右。

B:那太了不起了。成品从那边出来吗?

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篇8

河南郑州市一家长来信咨询:一直想培养二年级儿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和爱好,但心里有些犹豫,不是自己不懂,而是不知道该带孩子看什么,也怕被孩子问住了。怎样选择合适的博物馆以及参观内容呢?

答:1、根据孩子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为社会历史博物馆,比如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民俗博物馆等;自然科学博物馆,比如昆虫博物馆、海洋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等;文化艺术类博物馆,比如美术馆、文学戏剧博物馆等。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带他们到自然类博物馆或美术馆参观;如果孩子已经上二三年级,可以适当到历史及文化类博物馆参观。

2、与孩子一起探索。父母不必把自己放在“权威”或“师长”的角色教导孩子,而是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一起探索。遇到孩子感兴趣而父母却无法回答的问题,不妨坦诚地对孩子讲:“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想想该怎么找到答案好吗?”这样一来,反而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欲望。孩子可能会说,我们去问问解说员叔叔,或者即便在当时找不到答案,父母可以提议,参观完博物馆去买一些相关书籍。

3、跟随孩子的节奏。进入博物馆后,父母不必急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孩子,也不必刻意跟随解说员的节奏,而是不妨先“退居二线”,跟随孩子的节奏。比如,孩子可能会指着一只大恐龙说:“这个和我在书上看到的一样。”这时,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去看看这只恐龙,问问他对这只恐龙的感受以及对恐龙的了解。在互动过程中,如果孩子有需要,父母也可以将自己所知讲给孩子听。

4、延展博物馆所学。博物馆的内涵非常丰富,每一次参观,孩子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知识或体验,从而拓宽对世界的认知。与此同时,父母也应有意识地延展孩子在博物馆所学,买相关书籍或光盘与孩子一起阅读。慢慢地,可以把知识点连成线,把线再连成面,这对构建孩子的知识体系非常有帮助。

玩角色游戏,男孩会女性化吗?

江苏扬州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3岁,近来特别喜欢玩过家家的角色扮演游戏。我有些担心,儿子喜欢扮演的都是些偏女性化的角色,我该怎样引导他玩这类游戏?

答:在发展心理学领域,“过家家”游戏是一个研究热点。在“过家家”的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孩子对他人的理解能力,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这种“社会化”的能力都同等重要。

不过,3岁左右的年龄是性别角色意识萌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游戏和生活中加强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在此,给您提几点建议。

1、实际上,“过家家”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孩子增强性别意识。在游戏中,父母可以引导男孩扮演爸爸的角色,女孩扮演妈妈的角色。孩子会认识到男孩将成为爸爸,女孩将成为妈妈,同时了解到爸爸妈妈必须承担不同的行为责任,这些认识来源于平时在生活中对于父母的观察,这对孩子今后性别意识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玩具、物品的种类、颜色,对于孩子确立性别意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3岁左右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普遍对于红、黄、绿等鲜艳的色彩以及小鸭子、小兔子等动物玩具很感兴趣。到了四五岁的时候,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了明显的区分。比如,男孩喜欢汽车、手枪等玩具,喜欢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女孩则喜欢娃娃、手工制作等游戏。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只有3岁,喜欢玩过家家的角色扮演游戏也是非常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给孩子多选择男孩的玩具,有利于帮助孩子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

3、男孩的成长要有爸爸的参与。在与爸爸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会在无意识中观察爸爸的行为、喜好、处事态度、做事方式,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爸爸的行为,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男性的角色意识及品质。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在服饰方面加强孩子的角色意识。男孩多选择素色的、款式单一的服饰,而女孩可以选择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服饰。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等等。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篇9

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我受益颇深,感触良多。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面对它们,时而震撼我心,时而令我胆颤心惊。

在馆内,有几处场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的。伴随英国鸦片的入侵,我们国人的国民素质以及战斗力日益下降。看着展馆中吸食鸦片者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萎靡不振,弱不禁风。林则徐有感于国运安危,发起禁烟令,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风生水起。虽然透过历史我们知道,禁烟运动没有圆满结束,但毕竟打击了英国对我国倾销鸦片,挽救了一批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那是我们历史辉煌的一刻,的确应该永远载入史册。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的礼场是如此的恢宏壮观。宽敞的场地,整齐的桌椅,洁白的桌布,醒目的青天白日旗,场地上方还挂满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旗国徽。整个礼场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日本轰炸广州,我们百姓惨不忍睹。在馆内陈列着一个倒塌的房屋,有躺在地上被砖块和木头掩盖的母亲,还有一个在旁边哭喊的小孩,样子甚是悲凉。此情此景,令我触目惊心。再看看,旁边的文字介绍: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轰炸广州超过800次,投弹10000多枚,炸死炸伤民众5000人以上,炸毁民房1000多幢,这是广州市民被日机轰炸的惨状。顿时,我内心百感交集,既有对日军的憎恨,亦有对百姓的怜悯。

广州起义的坚不可摧。面对杀戮,我们唯有反抗才有存活的可能;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民众的力量。广州起义的烈士们,你们站起来是一座雕像,你们倒下去亦是一座丰碑。是你们阐释了什么是革命精神。

参观国家博物馆 篇10

国庆期间,我怀着激动地心情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活动暨“青年文化节”启动仪式。此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

那天早上下车后一路步行,途径北京铁路博物馆、正阳门,行至威严平阔的天安门广场。徒步广场,右手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位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对称坐落,隔广场而遥相呼应。两者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皆恢宏大气、壮丽典雅,十几根仿希腊式立柱颇显雄伟之气。国家博物馆与阔大齐整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一街相隔的壮丽威仪的天安门城楼共同塑造出一种大气威严之气氛,令人心魂震慑。绕行至长安街上的国家博物馆北门,甫一转向,便看到国博门前伫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铜所铸,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状,颔首俯身,身型宽硕敦厚,犹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线直砺,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铜皴之以靛青杂色,颇有沧桑厚重之感。孔子作揖巨像立于国博门前,如邀请,如训导,如统领之统率历史文明之浩瀚大军。

九点钟,馆内开放。随着近百名的观众的队伍慢慢进入到了大厅。今天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是“复兴之路”展览。一进展厅,展厅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历史质感迎面扑来。左侧浮雕猛看如浩荡的黄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动、浩浩汤汤,细看则实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术、罗盘、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飞天、张衡地动仪、郑和地图与帆船等等众多历史元素依左右顺序的写意与写实交杂的空间展现。其后展览由历史照片、文书、衣服、兵器、机械、石碑等历史实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开,横跨从1840年至21世纪的二百多年时间。展览叙述的脉络横贯近代、现代以至当代中国,其叙述角度与历史观点对于我们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包括各历史事件所占篇幅皆与中学历史之叙述并无太大出入,所独特者在于其珍贵历史资料的详实丰沛。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从“落后就要挨打”——清帝国惨遭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地主阶级

自强维新,及至百日维新终告失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开世,怎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折冲九州,仁人志士奋起探求救亡图存之路;日寇侵华,烽烟四起,国民军正面阻敌、中共敌后抗日,再至国共交战,解放军横渡大江,国民党溃败台湾;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曲折前进;平息浩劫,改革开放,另辟中国蹊径,专心国富民强。鉴于展览脉络近于所学历史脉络,对其内容介绍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参观本次展览,心生的最大感触即是世事之无常,领先于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却催生不出继续维系文明前进的力量,而沦为为其他后进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国。一国之强大放之于历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发现多数仅仅只能持续一时,风起云涌,起伏不定。从1840年国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吉利人轰开,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方面日显无力,旧有社会结构逐渐趋于瓦解,中国开始向西方由表及里地模仿、学习,这段历史可谓中国历史之最低点,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定浩劫、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方真正开始复兴,宏图大展。

粗浅以为这段历史对中国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之态度以及究竟该在何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在这段历史已有过深入探讨,而这一重要问题在未来中国复兴的道路还将必然面临并再做不断思考。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深,便越可以知荣辱、辩是非,寻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专业课上老师曾提及的一个问题:在对待国门被西方武力开启这同样的一件事上,中日两国持的却是相反的态度,日本人奉引美国军舰成功登陆的日本人为英雄,对佩里将军给予郑重纪念,而中国则对侵略行径尺否定的批判态度,未有相近与日本态度的倾向,中日这一态度之别颇为值得我们深思。

观看了展现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一穷二白的面貌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只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从改革开放伟大构想的提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提出,从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中国根据国情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出方针策略,为中国的复兴做出努力.在当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勇敢而理智地应对一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建立,中国时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该朝哪里奋斗,用正确的航标指引着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中国人民为祖国伟大复兴做出的努力已让我们看到了成绩和辉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让中国在世界有了重要地位,让中国向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靠近.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经济实力已排世界第四,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由原来的温饱到现在达到小康追求更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的享受,中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个芯片中国芯的诞生,中国在科技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香港,澳门的回归,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合作,中国加入WTO的成功,中国申奥的成功,都表现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98年抗洪抢险,世界经济危机,非典肆虐,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中国在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伟大的不惧困难沉着应对的精神,使中国最后取得了胜利,渡过了难关.中国人民在取得了如此多成功之后,提出了要戒骄戒躁,保持事实求是,认真务实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民用清醒的头脑向着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沉着而稳重地前行.中华民族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曾经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苦难,中国人民必将使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盛.此刻,我越来越感到祖国的伟大,祖国让我充满了自信与自豪,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了自己身上那一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尽的责任,我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为以后为祖国复兴贡献力量打好基础.短短一个小时的参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而言似乎显得有些短暂,但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触动,必将久久难以平静。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百年沉沦、百年复兴、跌宕起伏历史进程中,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梦想在水深火热中探索;多少炎黄子孙为了国家复兴的追求,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富强;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领袖和如此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矢志不渝追寻他们的梦想,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

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参观记 篇11

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的英文全称是“DeutschesPanzermuseum Munster”,位于德国下萨克森的德国蒙斯特市,该市位于汉堡和汉诺威之间。

蒙斯特市地处广袤的北德平原腹地,属下萨克森州。要知道,在东西方冷战时期,这里曾是华约和北约两大对立集团设想的“坦克大会战”的主战场。所以在这个预设战场,北约曾经大量驻扎军队,由于驻守军队人数众多,因此该地有“军营城市”之称。

冷战结束后的今天,该市仍有军人近5500名,其中文职人员近2000人。城市总面积为19.3平方公里,而军队占地达13平方公里以上。除德国蒙斯特装甲兵学院外,该市还驻有第9装甲教导旅、防护技术研究所和演练场管理处等众多的军事单位。所以在德国,蒙斯特市和“装甲兵”这一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军人常亲切地将这座城市称作是德“装甲兵的母亲城”,而著名的德国装甲兵学院就是这座“母亲城”的主要支撑。

_直以来就对军事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对二战历史非常着迷,非常喜欢阅读有关二战的各类书籍,而德国的蒙斯特装甲车辆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大名鼎鼎的武器装备,在世界军事博物馆里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我这次到德国,其中一个重要日程就是去参观这家著名的博物馆,有些朝圣的感觉。

25号一早我从德国汉堡启程,经过2个小时的旅程,终于到达蒙斯特这个小城。小城的火车站简单出奇,居然就只有两个站台,甚至连售票处也是由一个小小的咖啡店兼顾。下了火车,我居然—下子找不到北了,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咖啡店老板娘请教,胖乎乎的老板娘非常客气,从店里走出来,比划给我指路,结果她是10%英文+90%德文。我一句都听不懂,半句都不明白,看到我直晃脑袋,把老板娘急得。还好,旁边一德国女孩英语不错,过来几句就解释清楚了。

于是我顺着她指引的方向,边走边问,小镇的人们都很友善,大约20分钟,终于走到了博物馆门口。看了一下博物馆的介绍,原来博物馆是德国装甲兵学院的附属机构,建立于1983年,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四个室内展厅,一个室外展区。每年3月到11月开放,每周二到周日开门,成人票价5欧元。如果有学生证,门票则是对折。

博物馆的门面相当简洁。走进博物馆,整个博物馆静到可怕,除了我之外,只有几个来休假的德国装甲兵。他们都是清一色迷彩服,擦得铮亮的皮靴,背着背囊,显得相当精神(呵呵,明显感觉到德国军队的素质相当不赖)。除此之外,满眼便全是装甲车辆了。进入展馆后,首先跃入眼帘的是1917~1933年战车发展的历史画卷,里面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时期坦克的发展情况。再往展厅走,众多的钢铁巨兽又一次让我迷失了方向,都让我不知道先看那个好了。

转了很久才发现,室内的陈列,整个中央大厅内都是二战的装备,然后往里的长廊才是现代化的装备,左边是苏制装备,右边是西方的装备。而且就装备排列上来讲,基本是按照国别,然后再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博物馆的边边角角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型武器以及一些我都叫NAz名的小装备。由于德国一向是战车研制生产大国,该馆又设在德国本土,所以馆内的德制装备异常多。从一战到二战再到冷战后的今天,简直就是一部德国战车发展史。

从展品上讲,整个大厅基本就是一个二战装甲武器的陈列,从馆大厅的一战一辆AV71坦克以及战地情景开始,一直陈列到“虎王”坦克,凡是有点名的二战德制战车与装备,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当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二战的德国坦克了,无论是二战德军前期作为主力使用的3号、4号坦克,或是后期主力的“豹”式坦克,甚至是大名鼎鼎的“虎”式与“虎王”,都威风凛凛地展示在我的面前,以前无数次地从书籍、影视中看到的这些装备,活生生出现在面前,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如果要表达,也只能用“超级震撼”来表达。除了坦克,诸如体形巨大的“突击虎”式突击火炮、号称坦克杀手的88毫米高炮、以及“猎豹”坦克歼击车、BM挎斗摩托车等当年二战德军的装备都精心放置在坦克的周围,让我大饱眼福。而且在每辆战车的旁边都有详细的介绍与说明,甚至有许多该车的配备实物,诸如炮弹等一一都陈列在旁边。

“虎王”展车1944年7月由位于Kassel的亨舍尔公司制造下线,被投入法国前线的第一重装甲营101(Warren SS),1944年9月被美军缴获并送回美国。在1960年12月送回给了蒙斯特的第二装甲兵学校,然后又被送到了这里进行公开展示。

更让我觉得吃惊是,这些武器被保养得非常好,在近距离内,甚至许多武器上连灰尘都没有,可见保养人员的用心。而且一开始我以为这些二战装备都是仿制的,但仔细看下来,确信这些装备都应该是真品,基本上每件装甲武器上都有不少被击中的痕迹,甚至有装甲车辆被击穿的创伤都还在。那些中弹的部位,如同一个个无言的伤口,向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过去残酷的战斗。

另外,我看到了在一面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德国陆军装甲兵部队番号图案,而且我发现在博物馆中,全部都是德国陆军的介绍,对于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决为犯罪组织的德国纳粹党卫军历史资料,作了非常谨慎的处理,根本不作介绍。这一点也显示出当今德国社会对二战的深刻忏悔,如果不了解历史,你根本不会知道党卫军装甲兵在二战中的赫赫战史。

在馆内我还发现,不仅仅是大型装甲武器,还有许多轻兵器和后勤装备环列四周。其中包括古德里安在法国时期穿着的将军服,隆美尔在非洲的军服和生活用品,甚至还有隆美尔自杀后的石膏面模等等不一而足。许多著名的轻武器,也按国别陈列着,包括一挺二战时期德制MG-42通用机枪,介绍说明上写着:该机枪在诺曼底战役中,射杀了超过1千名登陆的盟军士兵。看到这里,我心头一沉,和平真的来之不易!!!博物馆将一个展厅的一半用于轻武器展示,这并非装甲博物馆的主题和长项,数量不多,不过展品的分类布置和说明还是很到位的。

在馆内,除去齐全的德制武器外,美制武器与苏/俄制武器也相当齐全。在馆内的长廊右侧,全部是美制装甲武器,这些都是冷战期间,美国军援德国的装备,包括“谢尔曼”式坦克、M48、M60等。

而苏/俄制装备则对应地陈列在长廊左侧。包括BMp-1/2型步兵战车、T-54/55/T72等装甲车辆。这些装备原为东德陆军所拥有,两德统一后,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车辆就被安排到了这里,供人参观。

博物馆内有一个音像室,滚动播放一些装甲车辆的片子,可以练练德语听力。还有一个微型小卖部,里面卖咖啡、书籍、纪念品什么的。

步出展馆,馆外也是战车林立,基本上所有的战车火炮都是怒对前方,如果不是在战车的前面有块德英双语的解释牌子的话,如同让人置身于战场一般。参观下来,场外的战车基本都是冷战期间的装备,美式、西德、苏制、英国的等等。而且该博物馆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场外的战车都可以随意进去参观。我试着钻进一辆M-60坦克中,外面看这辆人高马大的坦克有近一层半楼那么高,结果里面非常狭小。以我亚洲人的体形转动都非常困难,一个不小心,头硬生生地就撞到设备上好几次,欧洲白种人的庞大体型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当个坦克兵可不是坐在电脑前玩坦克大战那么容易。

美制坦克都如此,苏制坦克就更不用说了,我十二万分小心的钻进一辆T-55坦克里,果不其然,如果说M 60里面人还可以转动一下,T-55里面连转动的机会都不给你。略略伸一下手,都会碰到设备。而且坦克里面那股重重的机油味道真是让人受不了,还特别闷热。试想一下,我进去的时候,坦克各舱门还是开着的,如果在作战时,全封闭的情况下,真是活受罪啊!试想那些在中东烈日下的坦克兵们,不服不行啊。当我从战车中出来,头上已微微有些汗了,呼吸到外面新鲜的空气,遥想到战争中的那些坦克兵是多么的不易,“和平”二字在我心里的份量又重了许多。

三个半小时参观下来,虽然展品的数量和种类比不上阿伯丁或库宾卡,不过展品的维护保养状况都相当的好,特别是展品的修复。这不仅仅是依靠装甲兵学校这样的军方机构,社会力量一一企业、学界、个人的参与也都很重要。吸收利用好社会资源,不但可以节约经费,还能够增强公众的参与感,扩大影响力,这是值得国内同类机构借鉴的,事实上装甲博物馆的官网就是由志愿者管理维护的。

上一篇:胡晓炼学佛体会下一篇:于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