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交班”智慧

2024-05-17

王石的“交班”智慧(共2篇)

王石的“交班”智慧 篇1

王石的“交班”智慧

交班在当今的万科,早已不是人与人的问题,而是人与制度的问题。这或许才是万科交接班的智慧所在。

即便已经游学哈佛,王石也从来不在公开场合承认万科或者他自己培养过,或者正在培养接班人。

但是,万科的高管们都曾记得王石那句“玩笑话”:“以前我一上山,万科的股票就要下跌,但现在,我上山的时候,有时候万科的股票还要涨。”如今,万科的精神领袖王石已游学彼岸,而总裁郁亮,风生水起。

郁亮甚至坦言自己在担任总裁的前3年中,“只签字”,不过问任何一位副总裁的事务。而正是这3年的时间,初任总裁的郁亮,与他的团队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如今,郁亮仍坚持着王石年代的“口径”,坚称团队与制度远比“接班人”可靠。但是,从王石年代便已储存下的“交班”智慧,无论之于万科抑或面临“下一代CEO”命题的中国企业,无疑都有“传承与借鉴”的价值。

克己之术

自己不退,什么样的接班人都培养不出来。

王石知道自己是个极为克制的人,但让万科的新一代职业经理人走向前台之时,他才发现——自己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如何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而是在建立这个队伍的时候自己如何退出的问题。说白了,自己不退,什么样的接班人都培养不出来。

郁亮任万科股份总裁之前,有着丰富地产经验的姚牧民短暂地担任过万科的总经理。在姚牧民值守的一年里,土地无论拿与不拿、投标是据理力争还是暂避锋芒,王石都会参与其中。

在万科有些资历的高管都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职业经理人们带着王石去看地,王石在现场说了一句“拿”,这块并不为职业经理人们看好的土地就被“硬着头皮拿下”。

事后,职业经理人们“炸了锅”,互相指摘对方为什么不能拦住王石的决策。争执不下,“找个理由让这块地黄了”成为万全之策,然而,他们遍寻理由,仍不得法。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规划、建设、开盘、销售,但结果却是一销而空,争执的职业经理人们平静下来,暗中不得不赞赏王石的 1 眼光。

然而,王石知道,这样的心理依赖对于即将走向前台的职业经理人算不上是好事。也正因如此的参悟,当同为职业经理人的郁亮接替地产经验丰富的姚牧民走向前台之时,王石开始将自己的克制发挥到极致。

郁亮接任姚牧民的年代,深圳万科城项目启动。王石有意识克制自己参与的冲动,彼时,万科城项目从拿地、前期规划到后期销售,王石没有参与过一次会议,甚至没有到工地看过一眼。直到万科城在当年的深圳创下销售速度的纪录之时,才有人告诉他:“都卖疯了,你还不去看一眼”,克己的王石方才象征性的到万科城转了一圈,大门都没有进。

据后来历任万科股份副总经理、万科上海总经理的创业元老刘爱明回忆,郁亮走向前台之后,所有决定拿地的战投会,王石只参加过两次,其余都由推向前台的职业经理人主导。

接班技术

在王石的心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

曾经在万科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解栋曾回忆起郁亮在接任总裁后多次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执行董事长的话要过夜”。万科内部人评价郁亮与其前任姚牧民最大的区别就是,姚牧民执行董事长的指示雷厉风行,而郁亮和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更多地是“我们考虑考虑”。

2006年,王石在成都“巡视”,发现万科在成都的项目窗户存在多处质量问题。那一年,在万科高管团队中分管质量的是副总经理刘爱明。回到深圳,王石把刘爱明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一顿批评,实际上,刘爱明从未看过成都的项目,于是,他回答王石:“我可以搞一个系统,帮助万科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但是,如果万科80%的窗户都有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但如果只是几个窗户有问题,那就该去问下边的人。”

王石未予多言。后来就有了万科系统化管理建筑质量的磐石行动。

在郁亮的心中,王石更多地带有创业者的色彩,而他们这一代被推向前台的职业经理人,要做的就是制度化的治理公司而不是强化万科的“人治”色彩。

在王石的心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按照他把握的界限,他主要行使三种权力,一是把握公司未来的决策,二是对现在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在人事培训管理上身体力行负一定的责任。

但对于郁亮而言,姚牧民从来没有和他交接过什么工作,王石也没有和他交接过什么工作,董事会也没有明文规定王石管什么他管什么。在郁亮看来,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分工即使明确也未必能做到,他觉得默契比制度更重要。

“王石管不确定的事,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确定的事。”这是郁亮对于所谓“接班”的最理性的体会,但究竟是不是这个准确的理解让郁亮脱颖而出,郁亮不愿作答。

交班传承

能否带领一个团队,远比是否精通房地产要重要得多。

在万科内部,够资格谈论“接班”问题的,似乎只有王石一人。

王石曾在公司内部小范围地谈及他选择接班人的标准,一是这个人一定在公司里做过相当长的时间,对公司很了解;二是他有某些方面的专长;三是这个人要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王石看来,能否带领一个团队,远比是否精通房地产要重要得多。

郁亮显然符合这样的标准,至于当下还有谁符合这样的标准,则是万科现在最为敏感的问题。

此前,万科曾构建过一个领导人资质模型,郁亮亲自参与了管理人员和一线公司总经理的培训计划,显然,他希望对下属的培养比王石时代更有系统性。

今年3月,万科一系列的高管变化引发企业界的高度关注。万科发布公告确认了执行副总裁徐洪轲和副总裁肖楠的离职。随即,万科又公告称,调任深圳万科总经理杜晶任万科股份执行副总裁。此后,被当做高级管理人才引进的万科北京公司总经理毛大庆,在万科股份的职务,亦由副总裁升至执行副总裁,按照万科的人力资源层级,毛大庆已与王石时代的创业元老丁长峰、刘爱明平级。

郁亮曾说,王石能大胆放手,要感谢互联网,因为他放手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就是信息问题。他要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放心做这样的事情,否则时间长了很难说。郁亮和王石达成一致的观点是,公司的发展不能只建立在对个人的信任上,还要有个有效的制度和工具加以保障。

交班在当今的万科,早已不是人与人的问题,而是人与制度的问题。这或许才是万科交接班的智慧所在。

(来源:经济导报)

田朴珺: 王石女友的财富智慧 篇2

且不论我们相不相信爱情,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既然能成为“王的女人”,那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财富眼光和商业智慧。

五顿饭确定关系

在田朴珺最近出版的新书《习惯就好》中,她除了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外,还公布了人们很好奇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她是如何俘获地产大亨王石的。对于细节,田朴珺说,“他连续五天请我吃了五顿饭,但前三顿都没带钱。到了第三顿,我火了,你太没诚意了。后来,他再请我,我就欣然前往,心想,一定要把请他的吃回来。到第五顿时,他说,你做我女朋友吧?”就是这样,田朴珺用五顿饭与王石确定了关系。

那田朴珺到底何许人也?有人这么评价田朴珺:她绝不是小鸟依人型的女人,如果一定要和鸟放一起比,她更像是一只海燕。她曾说过,正是她的独立和王石的原则才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田朴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但是大学毕业后,她发现做导演并不适合自己,不如做演员。然而出道十年,一直不温不火,比较让人熟知的是她曾在《甄嬛传》中饰演戏份并不多的“敦亲王福晋”一角。

对于演戏,她说:“演戏真的和钱没有关系。拍戏不是一个谋生的方法,而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愿意投入到一个梦想中去一起玩。”尽管如此,也不得不说,在王石的“助阵”,田朴珺的片酬现在已经达到40万元一集。

女人要有独立的钱包

但是她并不仅仅是演员,“赚钱的本事都是姥姥教给我的,她说,‘盛世的翡翠,战时的黄金’,意思是,经济好的时候,可以买些翡翠,价格总是会涨的。一旦打仗或经济衰退,一定要买黄金。”然而,她并没有去买翡翠,也没有买黄金,而是选择了地产。

在拍戏之余,田朴珺对房地产投资很感兴趣,于是来到朋友的公司帮忙,主要负责收购烂尾楼。最初的身份是“顾问”,一方面解决生计问题,一方面积累原始资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不习惯朝九晚五的作息,不打卡,也不要工资,几个月下来,积累了投资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一单投资项目的成功让她顺利地入行,烂尾楼生意做得是顺风顺水。

但是在生意场上,她也遇到过挫折。女孩子的漂亮并不一定是优势,一开始,有的客户会讥讽地对她说:“怎么可能拿这么大一份合同跟你这么小的一个女孩来签呢?说出去都会是笑话。”听了这话,田朴珺很不服气。“凭什么看不起我?我也挺有能力的啊,我也很能吃苦啊!”不过,说是没有用的,只能靠事实去证明。比如人家八点开会,她七点半就会到。老板让她做一个楼盘数据报告,田朴珺会把周围的楼盘都调查了做好报告给他。慢慢地人们会忘记你的性别和年龄,更看重能力。比别人做得多,并且持之以恒,才会把那种眼光慢慢扭转过来。

2007年9月,田朴珺成立了北京金田光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一些老客户至今都还在合作。通过自己的工作,田朴珺实现了财务自由。而独立的女人第一步就是要有独立的钱包。

要当“中国合伙人”

除了做演员和房产顾问吸金外,田朴珺还是制片人。2013年,投资额达4000万元的《中国合伙人》上映,票房一举突破5亿元。而投资方之一正是田朴珺的第二家公司:北京玖阳晟禾科技有限公司。从一个演员,到如今票房过5亿的电影制片人,田朴珺完成了一次女演员的逆袭。在参与《中国合伙人》的制片工作后,田朴珺对影视制片产生浓厚兴趣,准备筹拍女性创业电视剧。

日前,田朴珺签约乐视网,成为乐视自制工作室的成员,她将以女性视角推出视频节目《谢谢你,纽约》,带观众认识她朋友圈的纽约名流。此外,她的首发随笔文集《习惯就好》也正式出版发行。

不管是当演员、做房产顾问,还是制片人或者写书,田朴珺不仅收获了财富,还让她明白,你想做成一件事,就看你多能熬,要摒弃浮躁和求胜的欲望。她说,她不希望成为某个人的女朋友或者附属品,也不希望名字前面一直挂着一个前缀。

田朴珺(meme),艺名焯匀,1981年2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影视演员。田朴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06年在长江商学院传媒管理专业学习。她先后出演多部影视剧,如电影《韩城攻略》、《三更2之饺子》、《相思树》,电视剧《海滩》、《花开也有声》等。在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田朴珺出演“敦亲王福晋”一角。拍戏之外,田朴珺曾在房地产公司担任顾问,也做过制片人,是2013年热播的《中国合伙人》的制片人之一。

上一篇:中小型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制度下一篇:30岁生日宴讲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