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作文

2024-11-18

山西之旅作文(精选6篇)

山西之旅作文 篇1

这次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西和内蒙古。

山西的平遥古城,这里给我的感觉是很古老,乘电瓶车上马路有点害怕。乔家大院的文化很多。后面去了佛教胜地——五台山,那里的寺院很多,看到了不停转的转经筒,它表示每转一圈就诵了一遍经文。山西恒山的悬空寺是造在悬崖峭壁上的,寺庙里的楼梯太陡了

从山西到内蒙的路途中,我看了牛羊驴马,我的心变更加开阔了。到呼和浩特,风情街的建筑以蒙古包的造型和伊斯兰特色为主。因为天下雨所以在草原上没有骑马有点遗憾。最后一天,在库布其沙漠,乘车敞篷沙漠越野车一路颠簸来到沙漠深处,看到了茫茫一片沙漠,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在爸爸的保护下,我们骑上了高大的白骆驼,一开始我很害怕,过了一会儿我适应了这种感觉,就不再害怕了。我们7匹骆驼的驼队沿着沙峰走了一圈。等到下骆驼的时候一定要抬头挺胸,否则会摔下来。最后我们来到了滑沙的地方,沙波太陡了,我不敢滑下去,我看着爸爸妈妈滑了下去,心里又激动又害怕。一次的游程结束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山西之旅作文 篇2

循环经济概念

1. 循环经济是什么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

2.关于循环经济的一些误解

循环经济不是一种单独的产业形态, 它寓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业经济等各种产业形态之中, 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循环经济不等于环境保护, 它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经济化, 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废物利用。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或一种形式, 但不是循环经济的全部。

循环经济不是资源百分之百的循环。循环经济希望资源尽可能反复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不是一般的生态经济。从本质上讲, 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强调的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侧重的是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循环经济强调的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侧重的是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生态经济未必是循环的, 但循环经济一定是生态的, 资源的循环利用总是符合生态原则的。

3.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 减量化原则 (Reduce)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 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 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目标。这一原则追求的是资源生产率 (相对于劳动生产率而言) 。

(2) 再使用原则 (Reuse)

再使用原则针对的是“中间过程”, 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 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

(3) 再资源化原则 (Renewable resource)

再资源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 要求使用后报废的产品, 通过加工处理, 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变为再生原材料或能源, 重新进入生产领域。

山西经济发展现状

1. 从GDP的增长时间长短看:山西经济发展必须主动转型

山西省从人均1 000美元到人均4 000美元只经历1990年~2000年的10年时间, 将西方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完成的事情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此导致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都特别尖锐。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发展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若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从“三大矛盾”看:山西无法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的发展模式, 建设循环经济是惟一出路

矛盾之一: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污染加剧、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

山西省是在“资源大省”的前提下搞现代化建设的。由此决定了山西省是在能源高消耗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进而决定了山西省排放的废弃物是大量的, 直接导致山西省的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峻。1981年~2003年间, 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 工业废气排放量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

矛盾之二:经济总量扩张与资源有限供给、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均自然资源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虽然山西属于能源大省, 但几十年来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 已经造成煤炭等资源的过度流失, 山西已成为一座“空省”。

矛盾之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质量需求与不尽理想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

在山西, 世人都知道, 环境污染根源于黑色资源和黑色能源, 是煤炭让山西戴上了环境污染的黑帽子。新闻记者说, 汾河已经死了;经济学家说, 污染积重难返;文学作家说, 环境抢救无效;就连环境专家也悲观地说, 蓝天碧水, 那只是美好的梦想。此外, 山西省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居全国之首, 被称为“珠穆朗玛峰”的“峰顶”。

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资源条件的优势与劣势

山西作为内陆省份, 区位优势并不明显, 矿产资源却十分丰富, 属于“资源大省”, 这无疑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 经过多年的过度开采和初级产品的外销, 给山西带来了沉重的资源压力和环境约束。山西每开采1 t煤炭, 要损耗2.48 t水资源, 并连带7 t~8 t煤炭及伴生矿产资源, 全省万元GDP能耗达全国的2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如果不加快走循环经济的路子, 资源难以承受, 环境难以承载, 发展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

2. 经济条件的优势与劣势

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经济发展可以说速度飞快。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收入水平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传统的粗放增长的格局未根本改变。能源、土地、水资源等要素制约十分明显, 资源利用率不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

3. 技术条件的优势与劣势

作为煤炭、钢铁等产业的强省, 山西在发展重点产业方面有其特有的技术市场及科技强项。但多年来发展循环经济支付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社会成本投入相对不足, 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以煤、钢铁等产业为主的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科技水平尚难以达到循环经济的技术要求。2000年全省R&D经费支出仅9.89亿, 占当年GDP0.6%, 发展到2010年, 全省R&D经费89.88亿元, 占GDP 0.98%。虽然投入经费翻了近10番, 但要看到, 浙江省早在2003年全省R&D经费已经增加到222亿元。

4. 制度条件的优势与劣势

随着百姓大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山西孝义、介休等生态市及部分生态县、生态园区的建立,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 GDP偏好的政府考核机制导致政府行为的严重扭曲, 政府不是想方设法纠正企业的外部不经济行为, 而是过于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 严重低估了循环经济的重要地位。

5.人才条件的优势与劣势

长期以来, 山西的高等教育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 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传统观念的束缚, 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 同时, 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使得现有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不过, 随着全省高等学院的大量建设, 依靠人才引进、发展若干所高水平院校, 从而改变人才队伍结构, 也可能形成人才市场的竞争局面。

山西需迈开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化步伐

1.积极推进生态省标准化建设, 努力打造“绿色山西”

2007年, 山西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 至2010年底, 共创建1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创建154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47个省级生态文明村。目前, 全省各市和大部分县 (市) 已积极推进“绿色山西”建设进程, 都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 并开展了林业、水利、煤炭等产业的生态建设工程。

2.促进传统工业园区生态化、标准化改造, 促进企业间共生耦合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 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力促传统工业企业间形成上、中、下游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的共生关系, 形成循环经济链, 促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

3.推进标准化清洁生产, 为建设生态工业奠定基础

各生产企业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及山西省在2008年颁布的《山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 特别是重点开展对钢铁、建材、医药、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4.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速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保障生产无公害食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提倡生产有机食品。加快农业生产的集约经营步伐, 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 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 完善节约用水机制, 创建节水型社会

根据山西水情, 编制主要流水量分配方案, 促进水权交易, 优化水资源配置, 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全面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做好工业企业的节水工作,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实施城市分质供水, 加强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抓好节水型市、县的试点工作。

6. 大力推进节能工作, 加速新能源开发步伐

引入清洁能源、优质能源, 合理调整煤、电、油气比重, 优化燃料结构。严格限制发展高能耗产业, 大力开展节能工作。调整能源结构, 优先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 降低燃煤发电比重, 缓解燃煤电油运压力。

7. 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加速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培育具有产业特色的各类再生资源市场, 以市场带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促进产业化。倡导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 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推广垃圾发电技术, 有效解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 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

8. 倡导绿色消费, 发展循环型第三产业

推广节能汽车, 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发展循环型宾馆、饭店, 降低服务业的物耗、能耗与水耗;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的网络体系, 通过流通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建立循环经济教育研究机构, 开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攻关和教育培训活动。鼓励消费绿色食品, 严格治理“餐桌污染”, 鼓励使用节水、节电家电产品和用具。

9. 发动公众参与, 积极创建循环型社区

山西石窟造像艺术之旅 篇3

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21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共51处,其中最有名的是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平顺金灯寺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云冈石窟:太原到大同可搭乘汽车走高速公路,路程大约是270多公里,3个半小时后就能到达云冈石窟,一览气势雄伟、规模庞大的云冈石窟了。

天龙山石窟:乘坐太原市到清徐的小巴,在晋祠下车,绕道晋祠后面上天龙山,沿着盘山公路走一小段,天龙山石窟就在眼前。

血拼指南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天龙山石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15窟。东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唐代雕像则愈见严谨、洗炼、精湛。唐代石雕体态生动,姿势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

山西之旅作文 篇4

风儿轻轻的吹,湖面轻轻的荡,我和爸爸妈妈坐在小船里,荡漾在在什刹海那幽静的水面上……――题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北京的什刹海。这里风景秀丽,游人如织。大家有的在水面碧波泛舟,有的站在桥上欣赏美景,还有的坐在湖边下棋垂钓……

在我的提议下,我们一家人也坐在小船上静静地欣赏什刹海的美景。低头看那碧绿碧绿的湖面,波光粼粼,透过清彻的湖水,可以看到湖底的水草。放眼望远处,湖的四周座落着大大小小的中式建筑,长堤上竖起一个个大太阳伞,有不少人在那里休闲小憩。湖面上那成群的野鸭,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捕食,时不时的扎个猛子;湖里有人在游泳,蛙泳、蝶泳、自由泳……看得我眼花缭乱。湖中央有个小岛,被荷花荷叶围绕着,岛上有许多垂柳,垂柳下面有一座小屋,是雕栏玉砌的古代建筑,红绿相衬,分外漂亮。啊,什刹海,多么和谐的景象呀!不知不觉中,下起了绵绵的细雨,更为美丽的什刹海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

山西之旅作文 篇5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经过一小时五十分钟的飞行,我们来到了古都西安。

在妈妈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先去西安的古城墙上看看。那里的城墙很高,有些地方还有又长又粗的裂缝。城墙上,对着外面的那面是一凹一凸的,下面还有一个一个方形的小口,而朝着里面的那面却很矮,上面即不是一凹一凸的,又没有小口。城墙上还有许多城楼,在城墙的外面还有一条围绕着城墙的“护城河”。城墙很长,我走了很多路都快走不动了,妈妈也后悔当初没租辆自行车骑,如果要骑自行车绕城墙一圈,据说也要两个小时。那时想下城墙也就没那么容易啦。晚上,爸爸带我们去吃了西安有名的“羊肉泡馍”,那里的馍需要自己动手撕,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撕得手都酸了,终于撕完了馍。西安的“羊肉泡馍”的确名不虚传,味道鲜美。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它分为三个展厅和一些专题展厅,展出了许多历史文物,藏品也非常丰富精美,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我们还去看了大雁塔,大雁塔因为地震,所以倾斜了。

第三天,西安下起了毛毛雨,天气很冷。我们先去了华清池,然后就是我们这次来西安的重点了——参观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充分展示了人类的`伟大。兵马俑博物馆一共有三个坑,三坑呈品字形排列。第一个坑很大,坑内有6000多兵马俑,而且一个个都做工精细。可惜这些兵马俑的兵器都项羽抢走了。第二个坑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坑中的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均为首次发现。第三个坑,是军事指挥部,坑里虽然只有少量的兵马俑,但是秦俑坑中的精华。

第四天,我们跟着旅行社来到懿德太子墓,是乾陵的陪葬墓。我们又来到了“天下第一村”。接着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了——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参观完了乾陵我们又来到了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最后一天,我们游玩了回民街,街区内有大小形状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2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在那里我们也品尝到了许多美味的小吃。我和爸爸妈妈还去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走了走,那个公园很大,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房子了。

庐山之旅作文500字作文 篇6

也不知过了多久,车子已经缓缓停下,我精神抖擞地跳下车,伸展了一下手掌,环顾四方,前方是巍峨的庐山,后方是笔直的大路,左方是人山人海的纪念品店,右方是万人必要的旅馆。猛地抬头一看,一条白练从天而降,如巨柱擎天,直插苍穹,如闪电劈空,格外醒目。我迫不及待地冲上了庐山,妹妹紧跟其后,渐渐地,我的速度慢了下来,妹妹却一鼓作气地冲了上去,我一咬牙,也追了上去。

突然,一阵叮叮咚咚的声音从幽静的山谷里传出来,非常有节奏感,让人心旷神怡,原来我们来到了泉水处。

游人们全部冲向这里,大有万马奔腾的气势,一个个把水扑在自己的脸上,我们也纷纷效仿,捧起一掬水往脸上一扑,啊!真凉快呀,一下子便把体温降了下来。我们休息了片刻,重新向山顶进发,途中有金丝猴的影子和快活的泉水陪伴着我们,终于,我们来到了山顶上。从高处俯视大地,望着脚下的瀑布和人群,顿时感觉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丽宽广!

上一篇:中医基本知识讲座下一篇:华侨孩子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