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宪精义翻译

2024-07-02

英宪精义翻译(通用2篇)

英宪精义翻译 篇1

《英宪精义》读后感

这学期选修了法学名著导读这一课程,法学名著甚多,但是对于我们宪法与行政法学的研究生而言,《英宪精义》应该是必读书目之一。因为,该书作者戴雪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和有着丰富实务经验的律师,他善于分析事理,也善于在变异和复杂的事实中提炼出主要原理,从而使《英宪精义》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成为研究世界宪法特别是英国宪法的一部权威性著作。近期,我也读了一下《英宪精义》,但是读后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有好多地方不明白。读完此书感触最深的是戴雪有关“法律主治”的阐述,其从三个角度来阐明这一问题:

(一)全体国民只能接受和承认法律的统治。

戴雪指出:“一切独裁、特权,以至宽泛的裁夺权,均被摒除。英吉利人民受法律治理,惟独受法律治理。一人犯法,此人即被法律惩戒;但除法律之外,再别无物可将此人治罪。”也就是说除非法律有明文规定,并由普通法院,按照普通法律和正当程序,判决嫌疑人有罪外,任何人不得受其他处罚。由此可见,戴雪所强调的法律主治就是说任何人都是依法自由行动,一切政治的专断、特权与不受约束的行政裁量权都是背离法治原则的。如果政府能超越法律以武断的权力执法,那么人民就会受到公权的不法侵害。即因此,公民个人只要能遵守法律,就无须畏惧政府,个人自由也不至于受其干涉和侵害。

(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戴雪认为,“在英格兰国境内,不但无一人在法律之上,而且每一人,不论为贵为贱,为富为贫,须受命于国内所有普通法律,并须安居于普通法院的管辖权之治下。”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能高居于法律之上或逃避于法律管辖之外,任何人都受治于普通法律和普通法院。“所有在职官吏,从内阁总理(首相)以至巡士或征税差役,倘若违法,一律与庶民同罪。”当政府官员以个人身份犯罪,法院必须追究,无所宽恕;当他们执行公务而至于越权,法院也责令其赔偿损失。法律平等是法律主治的基本特征。

(三)个人权利是宪法的来源而非宪法的结果。

英国宪法不是制宪会议拟定的,而是“千百年来法院替私人权利力争而得到的结果。简约地说:英宪只是一宗裁判官造成的宪章”。在英国宪法中没有各种权利的定义和宣言,只有法院判决之下确立的准规。故个人权利乃是宪法的来源而非宪法的结果;个人权利先于宪法而存在,是法官独立判案之法理依据。英国个人自由的权利则由法院予以承认和维护。另一方面,戴雪指出,英国宪政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英宪之下,法律的全部精神注意救济方法”,即人民的权利受到侵害后的救济方法。戴雪强调,对权利的保护和救济,比宣示人的权利更为重要和实在。“有救济才有权利”。只有具备有效的救济方法,法律之下的权利才能受到尊重,名义上的权利也才能转化为实在权利。而法国1791年宪法尽管庄严宣告了个人的各种自由、权利,但个人权利常受蹂躏,原因是未设定权利受到损害后的救济方法。而英国个人权利是司法判决的成果,宪法“不过以通则作概括地申明而已”。因此,戴雪对英国法治制度之下的对个人权利的司法保障推崇备至,英国宪法的优点不是堂皇的权利宣告而是权利的落实。

对于老师所提出的“巴力门主权(即议会至上原则,如果议会至上,那么有怎么限制议会的权利,英国的宪政何以能实现?)”问题,我觉得上述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着一问题。我觉得上述三方面是议会至上的基础,有效限制议会至上的第一个基础是:英国宪法不是制宪会议拟定的,而是“千百年来法院替私人权利力争而得到的结果。简约地说:英宪只是一宗裁判官造成的宪章”。第二个基础就是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议会的议员不因其身份、地位高高在上而享有特别的待遇,即任何人都不能高居于法律之上或逃避于法律管辖之外,任何人都受治于普通法律和其他法院。第三个基础就是除非法律有明文规定,并由普通法院,按照普通法律和正当程序,判决嫌疑人有罪外,任何人不得受其他处罚。

因此,我觉得能有效限制巴力门主权的是法院,因为宪法等都是来源于法院的判例等,先有个人权利之后才有宪法,都是以法院的判决为基础的,同时还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为基础。

英宪精义翻译 篇2

关键词:英国宪法,中国宪法,宪政

英国宪法毋庸置疑对全社会宪政制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英国是不成文法国家的典型代表, 一直以来都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 要想研究英宪的宪法理论, 只有在宪法惯例、宪法性判例和宪法性法律中来探索, 这样的研究方式无疑具有较高的难度。然而《英宪精义》的作者戴雪不畏艰难, 打破传统宪法的束缚, 由此为宪法学的研究开拓了一片新的局面。他对传统宪法学进行了客观而深刻的批判, 与此同时也注重吸收其进步成果,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由此构建了我们今天理解的古典宪法学。他在1885年出版的《英宪精义》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囊括了其理论精髓。直到今天, 这部书仍然是现今学者研究英国宪法的权威。

英国宪法“不成文”的特性, 使得学者们缺乏“成文宪法”的明确对象, 因而增加了宪法学者们的研究难度。然而打破传统思维, 另辟蹊径, 从宪法的实质性入手, 在众多文献中探寻出, 英宪的三大精义——议会主权、法律主治、宪法与宪典的联系。正如作者在序文中讲到:“这部书不是一部宪法大纲, 更不是一部宪法通论, 其目的只在于探讨英宪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 或称基本精义。”

一、宪法学人的职责

宪法学者的天职和使命是什么?怎样成就伟大的宪法学者?一名宪法学者怎样为其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他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他又怎样发现研究对象?这都是那些致力于宪法学的人士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也是戴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戴雪说:“凡是英宪的学生, 其所有本分, 既不可信口雌黄, 亦不可纯然敬畏, 惟应博学与审问宪法的真相, 凡是英宪的教师, 其所有职务, 既异于批评者所为, 亦异于解嘲者所为, 惟在于祛疑辨惑, 与阐明法理。” (1)

由此可见, 戴雪对于宪法学人的天职的论述具有鲜明的分析法学的痕迹。简而言之, 就是体现了奥斯汀和边沁的观点。奥斯汀的《法学的范围》的主体部分就是专门为我们解释什么是法律。边沁把法律的研究分为两大类:第一是解释和分析的学问;第二是审查和批评的学问。边沁主张, 真正意义的法学只能是解释和分析的学问。第一类学问属于伦理学和立法学的范畴。然而, 戴雪从这些观点着手, 以至于把解释宪法当做《英宪精义》的首要任务。

二、英国宪法的定义和特点

(一) 英国宪法的定义

戴雪说, 根据英国的用法, 宪法包含直接或间接决定国家主权分配和行使所有规则 (Rules) 。论述了宪法的内容后, 戴雪强调要注意该处的措辞:此处是规则 (Rules) , 不是法律 (Laws) 。同时, 戴雪说, 这样严谨的用词是刻意要引起读者的注意。就英国用法而言, 宪法 (Constitutional Law) 的规则 (Rules) 包括两套性质不同的原则和准则。当中有一套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 他们在法院当中经常得到应用, 包含成文和不成文的, 制定法和普通法, 这些都构成了适当意义上的宪法, 被称为宪法的法律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另外一套规则包括默契 (unDerstandings) , 习惯 (Habits) , 通例 (Practices) 和惯例 (Conventions) 。尽管它们也制约主权成员、阁员和其他官员的行为, 但因为它们无法在法院中实施, 所以它们根本不是法律。

戴雪说, 他绝不认为宪法惯例的重要性低于宪法法律, 在这本书里作者这是想着重强调宪法是由法律和惯例这两个相互对立的部分组成, 同时这两者的区别不同于成文和不成文的差别。无论是成文宪法还是不成文宪法, 都存在宪法法律和惯例的区别。

而现实中, 就算是有着完备的宪法文本的国家, 就宪法学者而言, 宪法惯例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宪法文本。真正要研究一个国家的政治, 只需要研究宪法惯例就足以。同样在一些宪政国家, 宪法惯例的重要性也不能小觑, 比如, 戴雪认为宪法惯例在美国的作用和在英国一样重要。戴雪认为, 宪法学者的对象, 只是法律, 和惯例没有直接联系。惯例的重要内容是政治, 而不是法律, 不需要法律学者的涉足。宪法法律才是宪法学者应该真正关注的。

宪法学者的职责是说明什么是宪法规则所包含的法律规则 (即被法院所承认和使用的规则) 。仅是这一点, 就能让宪法学者花费毕生精力。从这本书的书名:《宪法法律研究导论》, 就可以看出, 本书的研究对象其中在宪法的法律。然而惯例还是在此书中占了一章。也许读者会觉得困惑, 认为存在矛盾的地方, 对此戴雪做出了解释:第一, 惯例的确重要, 法律家要想完全把握宪法学的研究, 就必须关注宪法惯例, 不然连宪法的法律方面也会显得力不从心。第二, 宪法惯例的效力来自于宪法法律, 违反宪法惯例就必将违反宪法法律, 进而会受到制裁。因此, 实际上, 宪法惯例具有宪法法律的分性质。

(二) 英国宪法的特点

戴雪认为英宪不是机械不变的, 而是政治社会中一种有机体的组织。作者在论述过程中, 引证了欧洲大陆国家的宪法与行政法并同英国宪法进行对比, 从而得出了英宪本身的一些特点。首先, 英宪具有柔性宪法的特点, 它可以随时被议会修改, 这是与法国的的刚性宪法完全不同的。第二, 英国宪法具有保守的特点。英国具有改革的传统, 历代制度既因袭前代制度而又有所改革。而遵守成规无疑是英国宪法的别具一格的特点。由此推出第三, 英国宪法具有连续性。这个特点是由英国民族生活的连续性决定的。最后, 英宪还具有名实不符的性质, 也就是理论与实际经常不符。众所周知, 英国的立宪政治是从之前的独裁政治发展而来的, 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但某些法律, 典则并没有与时俱进, 所以理论与事实不同步的情形则经常发生。英国宪法的这些特点是宪法学人不能忽视的。可以说, 英国是世界资产阶级宪政之母, 英国宪法对于宪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戴雪在《英宪精义》首次中提出了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观点, 论证了英国宪法的特征, 即“议会主权”和“法律主治”两要义之间的联系。其宪法理论都是英国宪法学界普遍认同的主流观点, 对后世西方宪政理论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该书的出版“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治国之才杰出成就” (戴维·M·沃克语) 。戴雪虽然在《英宪精义》中论证了英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然而这些都是其形式上的特征, 戴雪没有也不可能揭示出英国宪法的本质特征。关于英国宪法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列颠宪法其实只是非正式执政的、但实际上统治着资产阶级社会一切决定性领域的资产阶级和正式执政的土地贵族之间的由来已久的、过时的、陈腐的妥协。”

三、对中国宪法与宪政的期待

尽管距戴雪的《英宪精义》问世已有一百多年, 但书中作者的观点以及研究宪法的方法和态度对于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我国已制定了一部成文宪法并经多次修改, 这为宪法研究和宪政建设带来了便利, 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应该去追寻我国宪法的真实存在。戴雪在著作里提到的治宪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书中戴雪指出:“我们的态度既不是批判也不是歌颂而是理解。一个以讲授宪法为职责的教授应当作为一个社会的角色, 要求于他的既不是一个宪法评论家, 也不是一个宪法检讨者, 更不是一个歌功颂德派, 而仅仅是一个说明者。他的职责既不是攻击宪法也不是保卫宪法, 而仅仅是分析指明其中的法则。”学习戴雪的研究方法, 到宪法习惯、宪法惯例和宪法性法律当中去探究我国宪法的本质特征, 应该从宪法文本背后, 从宪政事实中去寻找真实的宪法。要像戴雪一样, 在繁复的宪法判例、宪法法律、宪法惯例和习惯中找寻我国宪法的几大精义 (原则) 。

戴雪曾认为, 美国宪法不是法律自然生长的结果, 而仅仅是一种宣示;英国宪法不是一种宣示, 而是一种法律保护人权的结果。在今天看来, 这样经典的结论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 原因是, 美国宪法中也有法律生长的结果, 同时英国宪法中也有权利宣示的部分。权利保障的结果和原因其实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若试图将两者截然分开, 不外乎是抽刀断水, 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过整体来说, 戴雪的这一论断是比较合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美国宪法为一种理想, 而英国宪法则是脚踏实地的现实。

参考文献

[1][英]戴雪.雷宾南.英宪精义[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2]韩大元.外国宪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3]龚祥瑞.宪法与法律——读戴雪<英宪之法的研究导论>比较法研究[D], 1995, (3) .

[4]龚祥瑞.比较宪法和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 2003.

[5]韩新林.解读<英宪精义>[J].法律研究, 2006, (2) .

[6]李俐.常晓波.论戴雪的议会主权思想[J].中国商界, 2010, (12) .

[7]张彩凤.英国宪政:商谈式民主演进范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 (4) .

上一篇:咬定青山不放松范文下一篇:新厨师入职考试须知 学厨师你不得不知的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