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2024-06-01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共16篇)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1

一 说教材内容的:

《大拇指汤姆》是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一个单元属于童话单元,共安排了五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大拇指汤姆》属于精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悄悄施展法力,使热情款待他的农家夫妇有了一个与丈夫的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汤姆。汤姆在一番神奇的经历之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他使农家夫妇很开心,也很自豪。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为人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汤姆的出生,汤姆的经历,成为父母的骄傲。主要让学生通过品悟离奇的出生,奇特的经历,来感受体会善良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二 教学目标:会写“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等17个生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 学生分析

学生从低段就已经开始接触童话故事,而且童话本身就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所以就教学内容来说,主要是训练孩子怎样去读懂一篇童话。在第一课时,孩子就已经大致了解了主要内容和要求掌握的字词,因此,在朗读时,我主要选择了训练他们的感情朗读,从读中感悟。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是高段,因此整个教学我主要采取了合作、自学等形式让孩子自主的投入学习,让他们可以将平时积累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媒体资源的选用 : ppt 课件mp3歌曲

六 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第1幕,观图,说说你知道到了什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知道这是一篇(),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围绕他讲了哪些内容?找到相关的段落。

出示课件第2幕 抽生整体概括。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上节课,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

(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默读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汤姆离奇的身世

奇特出示课件第3幕: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你觉得从哪儿看出来很离奇?抽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归纳出“奇”

指名读。知道感情朗读。

②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

观察文中插图

1默读课文,出示课件第4幕填空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标题 掉面糊继续展示课件,生自由读课文,同桌合作归纳小标题。

集体交流 总结出小标题 卷牛嘴 乌鸦叼 大鱼吞 国王宠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故事自由读一读,完成填空,并尝试着把它讲出来 出示课件第5幕

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先完成天空再试讲小故事(提示:可以借助插图)

抽生讲述小故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你能读出这“险”吗?

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出“险”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教师相机引导感情朗读。

③体会文章的感情,体会善良给人们带来幸福。

⑴ 学生默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儿子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还能在国王的身边,受到国王的宠爱,这使他们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

⑵ 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能为自己的儿子骄傲?试着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并勾画下来

A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展示课件第6幕)

B 齐读语句。你从这一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学生收集天鹅的资料图片。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一)请大家欣赏天鹅图片。

(出示)谁能说说天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天鹅有着美丽的外形,是纯洁高雅的象征。)

(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概括地告诉大家斯杰潘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过渡: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让我们真正走进天鹅的世界去了解天鹅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本文作了情感铺垫。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开启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

二、精读课文,入情入境

(一)直奔结尾,设置悬念。

对面近在咫尺的一大群天鹅,手里端着一把子弹上了膛的猎枪,作为猎人应该毫不犹豫地对准天鹅群开枪,但是他最后有没有这么做?(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让生读)

师:究竟是什么深深打动了斯杰潘老人的心,使他30年来一直把猎枪挂在墙上,从此再也没有去打猎呢?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寻找原因,在课文中做些批注。

(二)读中体味,品词析句。

1. 找到写“天鹅的故事”部分,朗读并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试着描述自己在朗读时所表达的情绪。(2)比较其他同学的朗读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2. 你认为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呢?(用“读———说”的形式交流。)

3. 品析中指导: (1)加提示语朗读,演示出天鹅的“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表现出力度。(2)同学们都已经看清楚了老天鹅的举动,那么,你们明白老天鹅这一系列行动的意思吗?(3)推敲两个比喻:———为什么说老天鹅“像石头似的……”?天鹅那般美丽漂亮,这种比喻恰当吗?———镜子般的冰面说明什么?(4)体验:请学生用自己的右手象征那只老天鹅,随着课文的内容,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痛)再来一次,(更痛)———体验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撞击冰面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老天鹅的勇敢和顽强。(5)想一想,假如你是其他的天鹅,当你看到这只老天鹅从天上落下来撞击冰面时是怎么想的?当他们第二次看到老天鹅撞击冰面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当他们看到老天鹅第三次撞击冰面,冰面上出现了裂痕,还有满冰面的羽毛和鲜红的鲜血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他们被感动了———他们也加入了撞击冰面的行列,而且鼓舞着,叫喊着。(6)高高飞起,又重重落下的老天鹅,犹如一块石头,你觉得老天鹅和石头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重———石头重。它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和石头一样重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重重地扑打,力量是巨大的)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天鹅,无畏的天鹅。硬———石头硬,天鹅也硬。孩子们,身体硬,但毕竟老天鹅是血肉之躯呀,到底是什么比身体更硬呀?(精神意志硬)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意志?(顽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坚决破冰的意志)无情———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冰冷的、无情的,那老天鹅呢,难道也是无情的?(对冰面无情,对无情的命运无情,对自己无情)但对谁却有着火一般的情?(对同伴,为了天鹅群的生存,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4. 提升感悟。 (1)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沉重的一击又一击里包含着老天鹅的什么呢?根据学生感悟,相机板书,并追问:饥饿、勇敢、顽强、意志坚强、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希望……(2)这样饥饿、勇敢、顽强(指板书)的天鹅,能打动老人的心吗?老人对天鹅动了什么之心?(板书:同情怜悯)。(3)大家发现故事中的这段话整理成了是什么?(是一首诗)。老人的心就是这首诗内在的韵味,这份同情与怜悯,这份诗的韵味,该怎么吟出来吗?(4)想起曾经打野鸭,打天鹅,打猎的一幕幕,老人又动了什么之心?(板书:后悔,自责,惭愧,内疚)再品读。

(设计意图:反复吟读,近距离接触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老人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沉浸其间。)

三、回读结尾,升华主题

引读结尾过渡:“是啊,多么可爱的鸟儿啊,当时老人离它们才……再也没有动过。”

1.整整30年过去了,这枝猎枪还是一直挂在墙上,它好像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什么呢?

2.从“鹅”字的演变,感悟文本主题:以前这个字是这样写的,“我”字在上,“鸟”字在下,好像人骑在鸟的身上,对鸟很不尊重。其实人和鸟是平等的,现在这样的写法已经废除了,是这样写的,“我”字在左,“鸟”字在右,这就是现在的“鹅”字写法。

(设计意图:回读结尾,由“鹅”字的古今演变,自然而形象感悟文本的主旨,使学生印象深刻,使教学简洁有效。)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3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7~12自然段。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师:想听听爷爷的芦笛声吗?(多媒体播放画面、音乐)

2、你觉得这笛声怎么样?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学生自读自画)

3、师生交流。

4、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找得真准,这悠扬的笛声会带你走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神秘的氛围,感受大海的温柔与狂暴,体味大自然的美好与成长的味道。每次笛声会给强强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走近强强,和他一起聆听,一起感受。

(点评:新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其形,听其声,身临其境地感受芦笛的有趣和声音的动听,并且设计了优美的导语,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第一次笛声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请找出有关句子。

2、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愿意再来读一下?

3、师:转眼苇叶葱茏的五月到了,强强的愿望实现了——教师引读二、三节。

4、此时,强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

5、学生答后欣赏美图,再指名读。师:强强来到了爷爷的身边,与海鸟同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让我们齐声朗读,读出海边的美,读出强强内心的快乐。

(点评:语文学科重在读,而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只要把文章“读进去”了,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以读为主,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让他们真切体验到海边的美,体验到强强的快乐,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初步体验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品句析段,体验情感。

1、第三次笛声响起又是在什么时候?他听到了吗?

2、交流后多媒体出示句子:“强强从未经过这样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1)指名读。师:“漫漫长夜”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2)让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当时夜晚海边的可怕。

(3)能用你平时积累的一些词句来形容夜晚海边的情景吗?

(4)师:你们真会学习,爱读书善积累,能举一反三。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感到大海发起怒来真令人胆战心惊(教师相机用媒体出示大海发怒的画面)。

(5)谁愿意再来把这些句子读好?

(6)如果你在黑夜中来到了这样的海边,孤独一人在小屋里会怎样呢?

(点评:当学生的思维由课文转向课外时,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在别处读到的相关内容自己的独特感受,较好地延伸了课本内容,丰富了积累,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与之心灵碰撞,情感交流。)

3、在这风狂浪大的恐怖夜晚,我们的小主人公又是如何表现的?

(1)师:请画出描写强强的句子,再轻轻地读几遍,静下心来体会他的心情。

(2)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读出强强的焦急、害怕。

(3)师:是呀,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他担忧着,焦急着,恐惧着……他想到了什么?现在你就是强强,来设想一下。

(4)就在这时,又是什么让强强不再害怕了?教师引读12、13自然段。此时强强听到的仅仅是笛声吗?他似乎听到爷爷在对他说些什么呢?

(5)师:不管爷爷说的什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讨论:强强在大风大浪之夜心里害怕、焦急、紧张,而他为什么一开始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呢?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6)师: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深入到强强的内心去想了。是的,平静的大海练不出熟练的水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永远记住爷爷的这句话——(齐读)

(点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阅读个性,给予学生思维、表达的自由,指导学生进行想象、拓展、延伸,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朗读中“活”起来,“立”起来。)

(四)总结升华,续编故事。

1、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教师赠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齐读。

3、如果几天以后,强强又独自一人在小闸屋面临暴风雨的洗礼,他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又是一个风雨之夜》为题,写一篇短文。

(点评: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续写故事,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

大拇指汤姆作文 篇4

国王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她的名字叫爱克雅,她非常漂亮,一身雪白雪白的纱衣,还有一头金光闪闪的头发,眼睛水汪汪的,很美。她的身边有一个很小的大拇指汤姆,他有大拇指那么大,爱克雅很喜欢他,因为爱克雅不高兴时,大拇指帮助她,帮她想办法。

有一次,爱克雅刚走出城堡,突然刮起一场狂风大作的`风,原来是巫婆在捣乱,连忙向国王禀告说:“尊敬的国王不好了,公主被巫婆给变成了纸做的姑娘啦。”“什么,这怎么可能?”王国说。国王立刻晕了过去,汤姆听了很急切,他突然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人,那是他曾经的好朋友那尔莎,那尔莎会治很多人的病,尤其是中巫婆的毒,他向国王说:“国王,我有个朋友能解这种毒,我去跟我的朋友去要这种解药。”他走了一天一夜到了朋友的家中。去跟朋友去要解药,他的朋友对他说:“那个解药在湖仙洞,那很远,你要小心。”他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白兔,小白兔问汤姆:“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呀?”“我要去湖仙洞。”汤姆说。小白兔说:“听说那很远,汤姆,你到我背上来,我送你一程。”汤姆说:“谢谢。”穿过几座山,穿过几个树林,跳过几条河,终于到达了湖仙洞。他爬了上去把解药拿上又连忙往回赶,到了城堡,把解药给了公主,让公主喝了下去,公主听后,要求大拇指汤姆给公主做附马,很快他们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大拇指汤姆续写作文 篇5

汤姆走进森林里,快饿死了。这时,鸟王孔雀发现了大拇指汤姆,准备把它当作食物吃了。这时,可是鸟王发现他像个人,就把他放了,汤姆开始说话了:“给我一点吃的,好―――吗?”鸟王发现他这个好人要饿死了,就在放食物的盒子里找了一块儿饼干,说:“吃吧。”汤姆吃完后,可精神了,就说出了自己的来历与遭遇,鸟王很同情它,就收留了他。

突然有一天,国王与随从来到这片森林里,国王喊:“砍!”随从们从一个集体往四面八方开始砍树,汤姆看到后立即从树上爬下来,在国王面前,可是国王根本看不见,于是,汤姆开始手舞足蹈,乱蹦乱跳,这次国王终于看见了汤姆,汤姆从头到尾都给国王说了一遍,国王很感谢鸟王,于是,国王大声一喊:“停”所有的随从们全都停了。国王把他汤姆带回了他爸妈家把事情仔细讲了一遍,爸妈都为儿子会保护森林感到骄傲。儿子心想:“真是善有善报呀!,鸟王帮我,我也帮鸟王保护了一片森林呀!”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17个字;掌握“大拇指”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

(1)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

(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分段: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二课时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昨天,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指名读。②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

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 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你能读出这“险”吗?指名读。(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你明白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朗读。②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对魔术师说——/对国王说——/对汤姆说——

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让人们获得幸福。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走进弟子们的内心,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复习巩固

在一个收获的季节里,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了一块长满沉甸甸麦穗的麦地里,他要让弟子们干什么呢?(指名说)

二、深入文本,自主感知

1.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默读,想想苏格拉底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呢?从哪个词语可以感受到?

(2)“只许进不许退”言下之意就是说什么?(指名说)

(3)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严肃、命令的语气。

(4)指名读,齐读。

2.过渡: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话后,怎么去做的呢?

3.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在旁边写写批注。提示: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一下当时弟子们的表现;也可以写写对弟子们这样做的感受,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等等。

4.交流。

5.师小结:尽管弟子们很认真地在找那一穗最大的麦穗,但他们的目光短浅,不能把握住眼前的机会,到最后落得个“两手空空”。

6.苏格拉底看到弟子们这样的表现,他首先对他们说了一句什么话?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想想苏格拉底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感到怎样呢?

(2)交流。(失望、生气)

(3)指导朗读。(根据不同感受读出不同语气)

7.过渡:失望也好,生气也罢,这都不是苏格拉底所要的,他是要告诉弟子们一个道理。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默读,思考苏格拉底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2)指名读,齐读。

(3)这里的“有一穗是最大的”和“最大的一穗”的意思相同吗?

(4)小结。

8.过渡:苏格拉底是一位大哲学家,他让弟子来麦田仅仅是为了找最大的麦穗吗?他想让弟子做什么?

三、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麦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1)自读。

(2)指名读,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3)面对机会,往往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错失良机,一种是——不失时机。

(4)小组讨论:这里的“最大的一穗”、“那颗粒饱满的麦穗”、“眼前的麦穗”分别指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5)汇报交流,相机板书:把握眼前的机会,追求远大的理想。

(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

(7)总结:大哲学家就是大哲学家,他通过这样小的事情向弟子们,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深刻的道理,从中让我们可以感悟到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充满智慧、循循善诱)

(8)齐读这段话。

四、展示反馈,拓展提高

1.学习有关机会的名人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2.自己写一句有关机会的凡人名言。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8

1设置情境。CAI播放地震视频,配读"2008年5月12日,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大地抽搐的一瞬间,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撕心裂肺的哭喊充斥着汶川。那一刻汶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

2进人情境。(课件映示图片)

(1)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2)幸存者在搜寻生命迹象;(3)在地震中遇难的老师和学生的尸体;(4)谭老师的妻子在擦拭已经离开人世的丈夫手上的血迹;(5)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救出了四名学生,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下的是这最后的姿势。

3揭示课题——“最后的姿势”。

[设计意图]地震带来的灾难离我们的学生实际比较远,学生所了解的也只是从电视画面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课的开始就营造出一个震撼学生心灵的场景,为“感动”染上底色,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有利于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的画面,走近细节、走近人物。

二、品昧细节。感悟谭老师的一言一行

1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画出四处场景描写的句子,用“——”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2这些场景描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如果说场景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灾害来临时令人窒息的气氛,那么课文中对谭老师言行的细节描写则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感动与敬仰。

4从“课桌摇晃”到“楼房倒塌”,这人间惨剧共用了多长时间?短短的几秒钟,看看我们的谭老师做了什么?(引读两处细节描写)

5灾难来得太突然,也来得太快了,快得让谭老师只留下了三句话和三个动作,从中你能读懂什么?从三个动作中你能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6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谭老师仅仅是通过言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吗?

[设计意图]设计以“感受——感悟——感染——感动”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情感主线,以四处“环境和场景描写”及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文字为切入口,在对细节的品读中悟情品文,理解谭老师一言一行的内在含义,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声音撞击,丰满谭老师的人物形象

1地震摧毁汶川东汽中学,只用了短短的几秒钟。当13日22点12分,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读一读课文第8~10自然段,那是什么样的情景?救援人员、被救学生和谭老师的同事都说了些什么?从他们的谈话中你读懂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2课件映示救援人员的话:“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你能想象当时救援人员是什么心情吗?

3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景,默读想象当时的画面,从话语中你感受到什么?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哪怕是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4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这一段文字?

5如果救援人员描述谭老师遇难后的情景让我们悲痛欲绝,那么亲眼目睹谭老师遇难时的学生又会说些什么呢?

6课件映示被救学生的话:“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获救的学生当时只说了一句话?

7从楼房倒塌那一刻到救援人员发现了谭老师和他的四个学生,大约过去了34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刘丽红、赵刚、张松林、黄婷婷四位同学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会想到什么?

8补白:获救的学生后来告诉记者,“谭老师身上的血一滴二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当时我们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刘丽红她们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在鼓励他们。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着学生,让学生更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9指名朗读老师的话。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补白再现了获救学生回忆的一个片段,引领学生接触鲜活的人物形象,进入情境,走进人物内心,与教材对话,与人物对话,再通过探究、交流、想象、朗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事理感受,熏染学生柔软的情感,寻找真诚的感动,为学生打造强壮的精神骨架。

四、情境渲染,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

1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常常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同时他也是最疼爱学生的人,在校园中哪怕看到一块小小的石头他都要捡起来,原因是生怕学生们在玩耍中受伤。然而,同学们再也(引读)“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引读)“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谭老师用对学生的爱、对职责的恪守,换来了四位同学的生命,但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只有一岁半的女儿……

3通过映示字幕,设计情境,引领学生朗读:

(1)当他不满两岁的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喊着要爸爸时,(引读)“他的女儿再也听不到爸爸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2)当救援人员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引读)“人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3)如今,校园里、教室里再也(引读)“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4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

[设计意图]设计情境配音朗读是打动学生心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引读对学生内心形成强烈的撞击,唤起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和潜能,生成厚重的体验。顺着学生的情感发展,再转入“诉说应答”,必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五、缅怀英雄,送谭老师一路走好

1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谭千秋老师走了,可他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永远感动着人们。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用爱与责任无私地关爱我们,在我们享受着他们无私的爱与责任的同时,让我们用感恩的心,用我们的爱与努力去回报他们。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英雄深深的敬仰之情加入到送别的队伍中……

2教师朗读送别资料。(配乐《血染的风采》)

《看雪》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9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挂图。

2.北京美景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生字表和词语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课文的生字及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让学生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

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什么?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写过春节的时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写孩子们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说明北京的雪景已经深深的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3.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绘了哪幅图的内容。

1)学生自己图文对照。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第一幅图描写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幅图描写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内容。

三、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主要想告诉我们在台湾省很难见到雪。

2)齐读这一自然段。

你还读懂了什么?(在商店橱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过春节”这个时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这两个自然段为台湾孩子们渴望见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笔。

4)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三至八自然段。

学习方法:

一、先读一读课文,看这几段各有几句话。

二、想一想每段话都讲了些什么?

三、这几段讲了什么?抓重点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课文。

我们按照这种步骤学习课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声读,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这几段写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台湾孩子们对雪(北京)的渴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这几段。

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教师适当范读。

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语气。体现出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和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读这段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中,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北京有他们渴望见到的雪景,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九自然段。

1)自己小声读,看共有几句话,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的挂图。

让学生在图上指一下谁在堆雪人,谁在打雪仗。

雪毯,说明雪大,把地盖得很严实,像铺上地毯一样。

3)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配上音乐)

4.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学习前三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小组内谈一谈。

3)参加班级展示

4)教师指导朗读:

a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谈谈怎样理解的,然后读一读,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再加以范读。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b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朗读时要注意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5.观看北京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情感。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北京的小朋友盼着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台湾小朋友团聚,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六、布置作业:

1.与同学交流台湾的有关资料。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0

实验中学贾恩娣(市骨干教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点:评价实验方案,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三、实验准备

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个小木片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

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水的烧杯、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药匙、温度计、玻璃棒。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学设计

1、演示趣味实验引入:向烧杯(底部粘有一个小木片)中注入半杯水,加入较多NaOH固体并不断搅拌。

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片掉下来了。

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片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 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教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设计意图: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内容,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学生:我们的活动目标是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学生:实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相互交流。

学生: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于水时是放热的,反之是吸热。分组实验: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课本30页)然后相互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

学生: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设计意图:实验目的和实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而通过比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善于比较、善于分析,老师相信未来的科学家会诞生在你们中间。(恰当的表扬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教师:刚才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页内容。

多媒体演示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归纳整理知识点: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意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变微观为宏观,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3、设计再探究

实验设计: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方案可直接用实验简图表示)

可供选择的用品有:NaCl、NaOH、NH4NO3、浓H2SO4……试管、烧杯、玻璃棒、U型管。广口瓶,双孔橡皮塞……(你还可选用其他一些仪器和药品。)交流展示:同学讨论交流再探究方案

典型设计图:NaOH溶于水时温度变化装置(也适用于NH4NO3、浓H2SO4溶于水时温度变化探究)

4、反思与小结

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收获。

5、作业布置:阅读资料(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教后反思]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11

1.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黄河,走近艄公,进一步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领略黄河主人动人的风采。请齐读课题——(生读)黄河的主人。

2. 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反复朗读品味。

二、 分享成果,内化中心

1. (出示:“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一个小而轻的羊皮筏子怎么可以看出艄公的勇敢?从哪个词语看出的?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汹涌的激流”是什么意思?“鼓浪前进”是什么意思?

2. 羊皮筏子没有被吞没,还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读到这儿,你又感受到什么?

3. 这就是黄河上的艄公!他正是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这就是黄河的主人。

4.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害怕、惊讶、激动、兴奋、紧张、担心……)

5. 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 指导读好“啊”的三种读音。(第四声,兴奋、激动;第二声,惊讶,难以置信;第三声,担心)

6. (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我们平时心里感到害怕、紧张、惊讶、激动、担心,往往数数速度会越数越快,音量会越数越响,谁来试着数一数?

7. 这六个人,就如同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贴着”水面,这水面是平静的吗?那这六个人呢?又轻又小的羊皮筏子上坐着这么多人,还有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却能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漂流”而不沉。读到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8.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作者赞叹的难道仅仅是这羊皮筏子吗?

9. 黄河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羊皮筏子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惊险,无不衬托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是他让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出示中心句,齐读)

三、 品析词句,理解文意

1. 写艄公沉着的表现时,作者抓住了他的动作、神态来进行描写,具体神态是专心致志、小心、大胆;动作是撑、注视、破浪前行!

2. “专心致志”说明艄公撑筏子的时候非常地投入,不敢有半点马虎,黄河水势非常湍急,而且变化异常,这写出了环境的险恶,再者他身系着乘客的安危,责任重大,所以不得不小心面对。但他的技术是高超的,才能大胆地破浪前行。

3. 乘客们的谈笑风生也能反映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艄公为乘客保驾护航,娴熟的技艺就像给乘客吃了定心丸,确保了乘客的安全)

四、 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 看,艄公来了。面对他,你想说些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具有艄公的精神?(叶欣面对“非典”;缉毒警察面对歹徒;消防战士面对险情……)

2. 像这样的英雄很多很多,他们都有艄公的这种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国才能一次次战胜艰险,一天天走向强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3.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风采,还领悟到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五、 作业超市

1. 喜欢积累的同学,摘录描写黄河和艄公的词句。

2. 喜欢讲解的同学,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向家人和朋友介绍黄河的主人。

3. 喜欢写作的同学,仿照课文最后一段的写法,赞一赞自己敬佩的人。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12

起——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我们先读读这几组词语。 (出示)

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师:词语也是有生命的, 让我们再次走近它们。 (读第一组词语)

师:站在这从天而降的瀑布面前, 你听, 这声音像什么?

生:如虎啸狮吼, 似山崩地裂。

师:这气势正如第二组词语, 我们来读。

师:这样的奇观, 谁不想一睹为快?读———

生: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师:这样的风景, 谁看了还肯离去?读———

生: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师:连起来读这几组词语, 它在你的头脑中会变成了什么呢?

生:变成了一幅画。

师:你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头脑中的这幅画吗?

生:雄伟壮观。

……

【评析:教者将表现昔日瀑布气势的三组词语拎出来, 以复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层层递进地诵读, 读出了词语的温度, 读出了词语的生命, 更读出了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那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

承———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师: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就是我们文中所描述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去领略一下它的卓绝风姿。

出示:“原来, 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师:这是一条普通的瀑布吗?

生:不, 这是一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师:句中哪个词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生:咆哮而下。

师:读这个词,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瀑布声?

生:震耳欲聋、山崩地裂……

师:还有哪个词也给你这样的感受?

生: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师:读这样的词语, 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幕怎样的情景?

生:汹涌的河水接连不断地从山顶上倾泻而下……

师:你想起了哪样的诗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真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啊!来,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雄奇壮美。

师:让我们为它设计一条广告语吧, 让普天下更多的人能一睹它的风采。

生:塞特凯达斯瀑布真是人间仙境, 世外桃源, 快来一睹它的风采吧!

生: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评析:教者紧扣重点词句, 并以此为突破口, 从瀑布的声音与形状两方面加以解读, 激活了学生的想象, 深化了学生对此瀑布的感受。学生情感欲罢不能, 感情一触即发, 一句句精彩纷呈的广告语便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转———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想再去看看这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吗? (多媒体出示瀑布图片)

师:你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它不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吗?怎么变成这样了?

师:你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生:它那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的气势哪里去了?

出示:“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 像生命垂危的老人, 奄奄一息, 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师:读着这段文字, 哪些词语深深地触痛了你的心?

生:无奈、生命垂危……

师:奄奄一息的老人是怎样的老人, 生命垂危的老人又是怎样的老人?如果赛特凯达斯瀑布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你从它的脸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睛。

生:我看到了它毫无血色的嘴唇。

师:你能感受到老人心中的感受吗?

生:悲痛。绝望。无奈。

师:曾记否, 昔日的它从那高高的悬崖上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而今—— (生读)

师:还记得, 过去的它就像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英姿勃发, 而今——— (生再读)

师:面对此情此景, 你想问些什么?

生:过去的它是那样的雄伟壮观, 而今, 却逐渐枯竭, 这是为什么呢?

【评析:营造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强烈反差, 引领学生想象这样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 它的眼睛、它的嘴唇、它的呼吸、它内心的感受, 学生带着这份落差感进行想象, 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内心里的疑问自然生发出来。】

合———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师:这雄伟的景观, 竟然与我们不辞而别, 到底怎么回事?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生:因为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毫无节制地用水, 所以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师:什么是“毫无节制”?

生:“毫无节制”是想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 白天哗哗地流, 晚上还是哗哗地流。

师:是呀, 原本世界上一条流量最大的瀑布, 转眼间, 就近乎枯竭了。这就是毫无节制啊!

生:因为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 所以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

师:什么是“乱砍滥伐”?

生:“乱砍滥伐”就是想砍伐多少就砍伐多少, 不管是成材的还是未成材的。

师:是呀, 原本还是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森林, 转眼间, 就变成一棵棵可怜的树桩了。这就是乱砍滥伐啊!

师:科学家们预测, 过不了多久, 瀑布将完全消失。听到这样的消息, 你心情如何?

生:震惊。痛心。

师:和我们一样震惊和痛心的还有巴西总统菲格雷特, 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他们汇聚到大瀑布的脚下, 做出了一个怎样的举动? (指名读第7自然段)

师:在葬礼上, 巴西总统菲格雷特都说了些什么? (指名读第8自然段)

师:听着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这饱含深情的悼词, 大瀑布不禁发出了深沉的哭诉, 它在向谁哭诉?哭诉些什么?拿起笔写一写。

生:它对乱砍滥伐的居民说:“你们乱砍滥伐, 把我上游涵养水源的森林都砍光了, 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你们真愚昧啊!”

师:其实,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大自然这样的哭诉声。来, 打开补充资料看一看。 (交流相关资料)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 如果人类再这样疯狂地掠夺、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那么明天, 这样的葬礼将为即将消亡的人类自己举行, 记住这刻骨铭心的一幕, 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秋天的图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2、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绘声绘色地朗读,并在朗读中培养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对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乐于歌颂美和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

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品味秋天美,赞颂秋天美。

三、教学难点。

读中领悟“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意思,由衷赞美勤劳的劳动人们。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果实、粮食的绕口令或儿歌。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正确,读流利。

1、出示插图,读课题??秋天的图画。

2、复习生字词“灯笼”、“波浪”“高粱”“燃烧”。

3、读句子,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感情朗读,品味秋天美。

1、巧点妙导,品读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秋姑娘带来什么好消息?

(2)学生汇报,并指导朗读。

(3)引导评价朗读效果。

(4)师生共读。

2、融情寓景,精读第二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植物把山野打扮得这么美丽?

(2)学生汇报。

(3)出示第二句,质疑:梨树、苹果、稻海、高粱给山野涂上什么颜色了?

①出示课文插图,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②指导朗读第二句。

(4)创设情境,表演读。

①变植物,感受秋天的山野之美。

②参加丰收大会,领悟秋天的丰收之喜。

3、引思悟情,研读第三、四句。

(1)谁使秋天这么美丽?你想问问秋姑娘吗?

(2)引导讨论:究竟谁使秋天的山野变得这么美丽?

① 学生汇报,读第四句。

② 质疑:人们为什么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他们做了哪些事情呢?你觉得他们都是怎样的人们呢?

③营造情境,指导朗读。

(三)熟读成诵,赞美秋天美。

1、出示小诗,创作诵读。

2、练习背诵。

(四)总结全文,升华人文之美。

(五)作业。

1、背诵课文,品尝学习成果。

2、制作一份秋天的礼物,表心意。

六、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第二课时

和政路小学 董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句子、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一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并完成课堂内的小练笔。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并且独立完成课堂内的小练笔。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古诗《元日》,孩子们为了减轻下午上课的疲劳,我们先来读首古诗顺便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篇文章中老舍先生按照时间的顺序为我们展现出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作者使用详略得当的写法,使文章能够突出重点。谁还记得老舍先生在这篇文章当中详写了哪四大部分?

2、教师相机板书,腊八,除夕,初一,元宵。

3、教师:上节课在学习“腊八”这一部分时,我们归纳出当天人们要进行的主要民俗活动有?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4、教师:通过这两项详写的民俗活动,我们初步感受到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北京城的热闹,北京人的忙碌。同时我们还总结出了一个三步读书法,(师出示课件,生齐读复习)这节课我们就用咱们的读书法继续学习剩下的三部分内容。

二、深入阅读,体会气氛:

1、提问:小孩小孩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辞旧迎新的除夕紧跟着小年的脚步到来了,除夕的特点是?

2、提示读文:孩子们拿出你们的笔,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勾画出除夕那天,作者主要写了哪民俗活动呢?

3、指生个别回答,师相机板书。

4、这些民俗活动中,你从哪儿最能体会出老舍先生笔下除夕的热闹?

生个别回答,师进行指导。

5、既然除夕这样热闹,那我们应该如何用我们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呢?指名个别读,全班齐读。

6、我们了解了内容,体会了情感,接下来我们要来看看,除夕的热闹,老舍先生到底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看板书,引导孩子们归纳写法:感官描写)是啊,聪明的老舍先生,运用了他的全身的器官去感受了除夕的热闹。那在热闹的除夕中就迎来了最有意思的春节的第一天,正月初一。

7、指导品读“正月初一”。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师提问:正月初一是不是也如除夕那般热闹呢? 〈2〉.它有点不同,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是截然不同。(生读相关内容)

〈3〉.“休息”指的是什么?你找到了到底人们是怎么休息的吗?

〈4〉.同桌合作,运用三步读书法,商量出初一的休息活动中,作者主要写到的民俗活动是什么?同时想一想,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5〉.生个别回答,师相机板书。生分享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6〉.孩子们你们喜欢的这些也是老舍先生同样喜欢的,那我们替他想象一下这样的庙会上可以看到哪些场景呢? 〈7〉.孩子们,咱们试试把刚刚的想象融入朗读中,看看能不能把老舍先生所写的初一的好玩给读出来。今天我们尝试一种新的读法,问答读,游戏读,场景模拟读。〈8〉.可是作者在描写这一段内容时并没有像我们刚才那样加入想象,加入声音,他只是将这些热闹的情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像这样没有展开具体描写,只将活动简单介绍,简单勾勒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白描。瞧,老舍先生在文章中既有生动的描写感官,也有勾勒式的白描,这需要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体会去将他的文章内容补充的更加饱满,这样的写法值得我们借鉴。这样的热闹,这样的快乐从初一一直延续到元宵节。

8、指导品读“元宵”。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它的高潮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接下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看看元宵节有哪些活动,老舍先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你最喜欢哪种活动?

〈1〉.生个别回答,师相机板书:挂花灯,放花炮,吃元宵。〈2〉.出示课件,齐读。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挂花灯的。从课件上红色词语,感受老舍先生用词非常的严谨丰富,同样一个意思变换着不同的说法,这也体现出北京人的语言特色,京味儿浓,变化丰富,他们很少重复用词。

〈3〉.随着正月十九的到来,北京的春节也接近尾声了,人们紧接着要投入到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日子中去了,那么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北京的春节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景读,结合生活体验,深入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了解文章的写法。]

三、拓展阅读,领悟表达特点:

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比较它们与课文的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中作比较,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技巧,增强写作技能。]

四、课堂小练笔:

1、同学们,咱们家乡的春节同样是热闹喜庆的,想想其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个时刻,写一个精彩的片段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2、作品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进行练笔。]

五、作业:

课后继续完成练笔,同桌交换修改。

六、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民俗 熬腊八粥 做年菜 走亲戚 挂花灯 泡腊八蒜 贴对联 逛庙会 放花炮 放鞭炮 吃元宵 吃年饭

守岁

大拇指汤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15

一、交流讨论

1. 文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 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多读几遍。

“半小时课堂”的教学理念是要精简教学环节, 突出教学重点, 优化教学方法。课文重点在于对“夜莺歌声”的理解, 因此教学时不需要逐段分析, 抓住三处“夜莺的歌声”作发散点, 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挖掘文字内在的东西, 体会人物品质。

二、深入读文

1. 联系上下文, 初闻歌声

学习课文第一段, 让学生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 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提问: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联系第1、3自然段, 想想:“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 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 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 才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表现出勇敢。

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 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孩在和敌人巧妙周旋?交流体会。

抓住“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快活的蓝眼睛”“学杜鹃叫”“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不慌不忙地回答”“野兽来了”“很有信心地回答”等词句, 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孩子与敌人巧妙周旋:表面装傻, 实际用言语讽刺敌人、迷惑敌人。

抓住“夜莺的歌声”来帮助学生以简驭繁、高屋建瓴地把握文章主旨。随着阅读过程的动态生成, 教师应在把握主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读课文, 体会词句, 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归纳, 从而体会人物品质。

师:这部分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孩的机智, 以及他与军官巧妙周旋的情景?

引导学生抓住第一部分最后5个自然段品味词句, 体会意思。

2. 自主学习, 理解歌声

学习课文第二段, 让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教师提问:这里描述的“夜莺的歌声”是什么情景? (传递情报)

自读这部分课文, 具体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报的?

同桌一起读第二部分课文。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爱动脑、爱提问的阶段, 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 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 也就能挖掘出人物潜意识的行为。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 边朗读边揣摩, 从中体会到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

3. 探究寻根, 深挖歌声

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德国兵被消灭后, 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 他在望什么?

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 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请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 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 实则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和热爱祖国的品质, 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分男、女生对比读前3段和这2段, 体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 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小夜莺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什么使小男孩这样不顾个人安危, 与敌人斗争呢?

由“小夜莺”的言行想“小夜莺”的心中所想, 体现“小夜莺”对祖国的爱, 对敌人的恨, 并让学生联系自身, 表达对“小夜莺”的由衷钦佩。让学生充分想象“小夜莺”的想、做、说, 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三、作业练习

1. 抄一抄, 读一读

(1) 写军官神态的句子。

(2) 写小孩机灵的句子。

2. 句段推敲

(1) “大家都喊:‘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2) “怎么会只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 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句话的意思是。

《河里的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掌握一个新笔顺横折提,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诗歌由静到动再回到静的节奏感。

3.想象小诗描写的情景,感受月亮倒影的美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节奏感,背诵小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1.(出示课文情境图,同时播放课文录音)瞪大你的小眼睛,仔细瞧;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师生共同进入情境——夜空中有一轮晶亮、滚圆的月亮,它普照着大地)

2.小朋友们,清清静静的小河里倒映着一轮明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当小鱼游过时,倒影在水中的明月发生了变化。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出示课文)读读这首优美的小诗,我想你会喜欢的!

【设计意图:课文配了两幅清新优美的情境图,可谓“诗中有画”,这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视觉意象;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发学生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情感。美的画面、美的语言,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美的情趣,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这样的引导,使诗歌对儿童心性的陶冶如春雨般丝丝润入心田。】

二、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指点。

3.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首小诗?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设计意图:自由朗读、同桌互读,相互指点,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尊重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一个自主展示的平台。】

三、 品读诗文,读中感悟

1.(出示课文1~4行)小朋友们,你看见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把有关的诗句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可以看着课文插图,体会月亮的圆润、晶亮,整体节奏缓慢些)

3.小组合作,读中感悟。

(1)读。(读相关语句,可以小组读,也可以几个人读或一个人读,其余人欣赏)

(2)说。(交流:听了朗读,我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3)再读。(带着想象,再读一读,读出画面来)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一种既有组织,又比较自由的学习方式。它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读、说、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发挥了他们的想象,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4.(出示课文5~8行)一条鱼儿游过,月亮发生了什么?找出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一读。(自由选择朗读形式,语速稍快,表现小鱼的游动打破了原先的宁静)

(2)说一说。(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3)演一演。(表现孩子充满童真的惊呼)

【设计意图: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放手让他们自己朗读、想象、表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5.(出示课文9~14行)“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小朋友们,这里的“它”是谁呀?

师:“嘘”——待会儿你再来瞧,你瞧见了吗?指名读。

齐读。(声音高些,速度渐慢)

【设计意图: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这里,教师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朗读中感受河里的月亮由静到动又归于平静的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同时,在朗读中他们体会小诗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也表现他们的童真童趣。】

四、 补充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课文,齐读。

2.出示插图,试背。

3.看着插图,你还能想到与月亮有关的其他诗吗?(学生自由展示)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激发学生诵读有关月亮诗歌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五、 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让、会、再、么。

2.学生自主识字,教师指点。

(1)“让”书写要点:横折提,横上斜,竖稍左斜,提上翘;左右紧凑,底横穿插。

(2)“会”书写要点:人字头,像把伞,上下撇头对对齐。

(3)“再”书写要点:横画之间空距均匀,长横两边要出头。

(4)“么”书写要点:像个三角形,撇画方向一致。

3. 完成《习字册》上的写字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主动发现汉字的美,激发他们识字写字的愿望,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关键。】

上一篇:怎样做一名培训专员下一篇:读后感货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