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2024-09-16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精选10篇)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篇1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为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机房防火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坚决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公司重大财产损失,现将机房防火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进行通知,请落实单位所有人员遵照执行,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一、严禁与维护、抢修、故障处理、工程施工、勘查设计等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机房;

二、严禁任何人在机房内吸烟、动用明火、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热设备;

三、在空调维修过程中须动用焊枪使用明火的,须远离设备、汽瓶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确保机房通风良好,同时须检查确认消防灭火器能正常使用,以便在发生意外着火时能及时控制和扑灭;

四、严禁在空调维修过程中边维修边吸烟(包括室外机维修),使用空调焊枪前须对管路内的制冷剂排空(或抽真空),并在通风条件良好、排空所排出的制冷剂完全消散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焊接工作;

五、空调制冷剂在存放时,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不能与氧化剂类产品混放,远离火源、热源,须由专业人员充装;

六、发电时油机须远离机房,放置在通风位置,确保油机进气、排气顺畅,同时须防止油机意外燃烧对机房及周边居民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

七、机房内严禁堆放杂物,施工须将施工垃圾按要求清理干净,对孔洞采用防火泥封堵,严禁采用泡沫、塑料、纸皮等可燃性材料封堵。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篇2

另外, 无人值守的通信机房 (基站) 还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困扰, 如洪水侵袭、火灾威胁、野外高温天气导致设备运转失灵等;而如果在通信信号中断后才发现灾害来临, 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综上所述, 为了保证通信服务质量, 避免财产损失, 迫切需要对无人值守通信机房 (基站) 进行有效的安全防范。

1 安全防范目标及技术综述

无人值守通信机房 (基站) 安全防范的目标是:准确产生报警信息, 及时通知责任人处理, 全程监控事件发展, 记录、保存证据。

安全防范涉及人力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三方面内容。本文阐述的安全防范技术主要是指技术防范中的入侵报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

2 入侵报警系统

2.1 系统组成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入侵探测器、信号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探测器检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 产生报警信号并通过传输系统将信号送至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对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 还可以控制多种外围设备, 如打开现场照明灯、开启摄像机、启动录像等, 同时还可以将报警信息传输至上一级报警中心或公安部门。

(1) 入侵探测器

入侵探测器是入侵报警系统中的前端装置, 由各种探测器组成, 用于感知现场的物理量 (如光强、声响、压力、频率、温度、振动等) 的变化, 并将其转换成符合报警控制器处理要求的电信号 (如电压、电流) , 进而实现通过报警控制器启动告警装置。入侵探测器的种类如表1所示。

(2) 入侵探测报警控制器

入侵报警控制器是入侵探测系统的主控部分, 其主要功能有:

◆向前端报警探测器提供电源;

◆接收报警探测器送出的报警电信号;

◆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等进一步处理;

◆启动报警控制器的报警装置, 如警灯、警号等, 发出报警;

◆可以指示出发生报警的部位;

◆能通过电话线或其他通信手段向上一级接警中心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警情;

◆可以驱动外围设备, 如开启摄像机、录像机、照明, 启动打印机打印;

◆可以进行系统自检;

◆支持通过键盘对系统进行编程, 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将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相连, 组成报警系统并接通电源后, 在已完成对报警控制器编程的情况下, 操作人员即可在键盘上按厂家规定的操作码进行操作。只要输入不同的操作码, 就可通过报警控制器对探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主要有五种工作状态:布防 (又称设防) 、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 (不受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 、系统自检及测试状态。

(3) 数字信号电话自动报警系统

报警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之间的传输线路一般采用专门敷设的传输线, 报警控制器与上一级接警中心之间的传输线路则是利用现有的公用电话网。采用这种利用电话线传输的电脑联网报警系统, 便于实现安全报警系统的网络化和社会化。

数字信号电话自动报警系统的组网模式目前基本上有两大类型。一类是通过调制解调器, 利用计算机来接警, 以专门的接警软件来接收、处理警情并管理用户资料。另一类是采用专门的数字报警接收机来接警, 配合计算机及管理软件来管理警情和用户资料。

2.2 入侵报警系统防范内容

(1) 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墙壁上, 主要用于监测犯罪分子破墙而入的行为。

(2) 空调室外机和天馈线防盗设备:利用专用特殊导线将空调室外机馈线及馈线接地有规律地缠绕起来, 使犯罪分子只要盗窃空调室外机和天馈线, 就会破坏专用导线;而一旦专用导线被破坏, 将立即产生警情, 并通过相应模块上传监控中心。

(3) 微波红外传感器:吸顶式安装, 360度覆盖站点内蓄电池等重要设备存放区域, 一旦有犯罪分子闯入, 可及时报警, 立即产生警情, 并通过相应模块上传监控中心。

(4) 门磁传感器:可实现对站点是否有非法分子侵入的, 最直观的判断。

(5) 报警联动声光报警器:在室外的铁塔上安装告警喇叭或在机房门上檐下安装告警灯光;当发生告警后, 按照提前设置的对应警情联动规则启动告警喇叭及告警灯光, 实现对犯罪分子的恐吓, 以达到制止犯罪的目的。

2.3 其他报警接入

(1) 断电报警

断电报警又称电力电缆防盗报警, 即利用报警控制器本身的电源交直流供电自动切换功能, 侦测电力电缆遭受破坏的情况。

(2) 温度报警

在一些易燃易爆或者无人值守的地方,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感知周围的温度。当温度达到编程设置的上限或低于下限时, 报警控制器触发, 发送警情。设定温度可调。

(3) 水浸报警

水浸报警探测器专门针对水浸位置单一、面积较小的监控现场, 如移动基站、小型机房、仓库、实验室等需要无人值守的场所而设计。当水泄漏事件发生时, 探测器即会触发报警控制器向上一级报警中心或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4) 火灾报警

火灾报警器 (烟雾报警器) 是防止火灾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的作用是在有大量烟雾产生, 可能发生火灾时产生报警。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是根据地理位置与应用的环境来设置的。

3 视频监控系统

一般视频监控系统都由前端系统 (前端设备) 、传输系统、控制设备以及显示、记录设备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监听头及各种报警探测器。辅助设备有摄像机的保护装置、摄像机的支撑及转动装置、终端解码器等。

前端设备的任务是在中心控制室的控制下, 在指定的场所内拾取图像、音响、报警等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信号, 通过传输系统送到中心控制室的终端设备上。

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录像媒体, 集成画面分割、画面切换、云台控制、网络传输、视频报警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 高度智能化的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的防范内容, 即通过摄像机及时地将现场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或事先设定好的手机客户端上。

4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即在同一平台上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的控制和监控, 综合利用各子系统产生的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情况, 控制各子系统做出相应的协调动作, 实现跨越不同子系统的, 信息的交换、提取、共享和处理。

联网集成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网络、管理平台和业务应用终端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组成部分可以划分为四个系统层次结构, 即设备层、传输层、管理层、业务层, 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5 结束语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篇3

随着IP网络建设的大发展。现在基于IP网络环境下的视频通信应用越来越普遍,不但一部分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采用基于IP的网络传输环境构筑专用的视频通信网,商业、企业更加倾向于将他们的视频通信系统构建在基于IP的传输环境中,以降低建设成本,特别是使用成本。

目前符合国际标准的视频通信应用模式。主要为遵循ITU组织H.323标准的系统。以及遵循ITEF组织SIP的系统。

经过几年的实际应用考验和不断改进。基于H.323的应用模式的应用体系非常成熟。相关产品在稳定性,连接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可以完全满足市场,特别是专业视频,多媒体会议的要求。由于H.323标准体系非常完备和严格。从而确保了基于H.323的众多产品所具有的良好互通互联性,这一点为H.323协议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基于SIP的视频应用是随着NGN的需求而日益得到市场的重视,特别是在3G背景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厂商相继推出了基于SIP的视频通信产品,以满足个人用户、移动用户对视频通信的需求。SIP提出的目的是在基于Internet环境中,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它和HTTP、SMTP等ITEF的协议一样。是一种基于“文本”的通信协议。结构简单,便于扩充、扩展是SIP与H.323体系的明显区别。

二、视频通信在防火墙环境下的应用

和所有的网络应用一样,无论基于H.323标准还是基于SIP的,视频通信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所依托网络环境的限制。这一点不但影响到视频产品选型、系统结构方案,同时对网络环境本身是否需要进一步改造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在所有影响因素中,除了网络环境传输条件本身外,如何有效解决“防火墙”对视频系统的影响是所有用户、建设方以及视频厂商乃至网络厂商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从协议中对握手的定义来看,无论是H.323还是SIP。这个过程和保证网络安全的“防火墙”、NAT等机制是一对矛盾体。

对于目前经常使用的“防火墙”而言,为保证墙内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其工作机制一般是屏蔽掉外部数据对受保护网络中计算机的数据访问。而只开放少许的指定地址和通信端口,以保证Internet服务器等设备正常工作。

NAT则通过地址转换,一方面保护了内部网络中各计算机以免被外部恶意数据的直接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内部局域网络对有限公网地址的有效利用。

就目前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现有网络状况来看。标准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一般是“防火墙”和NAT同时使用,而且在所保护网络中开辟出一个DMZ区域供Internet和E-mail等服务器使用,而将所有办公计算机放置于受保护的内网,位于外网的数据只能到达位于DMZ区域的设备,而不能直接访问位于内网的设备,它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则是通过位于DMZ区的各种服务器来实现。这样位于外网的视频设备A是不能直接和位于内网的设备B直接进行通信的。对于一般的数据应用而言。在这种网络结构下,位于内网的计算机可以访问外网的设备。但和常规的网络应用不同,基于H.323或SIP的视音频通信设备通信时,在握手的同时,发出呼叫申请的一端将自己本身的地址包括在有效的数据包中,设备B向A发出一个呼叫申请,A要根据数据包中的有效地址发出应答信息,而这个有效地址是一个内网的“私有”地址,该应答会被“防火墙”有效屏蔽。由于在指定的时间周期不能得到A端的应答信息。在B端会显示呼叫被拒绝。即使通过开放端口的手段后,A端的应答信息可以到达B端,建立连接,对于有严格合法性、“同源性”检查的H.323系统而言。视音频数据可以从B发送到A。但A的视音频信号难以到达B,这种现象在具体的视频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会经常看到。

为有效解决在有安全机制的网络环境中的视频应用,网络设备商已做了大量工作,相继推出了一些支持H.323,SIP的防火墙产品,而视频通信厂商则对标准H.323/SIP产品和系统体系加以扩充,推出了可以在NAY/防火墙环境中使用的视频产品。

下面就几种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进行简单介绍:

(1)开放网络/VPN

这种方法是直接将视频设备放置在DMZ区或直接放置在外网,这种办法不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大的改造,但这是以基本丧失对视频产品进行网络安全保护为代价的,同时由于和内网之间原有的“隔绝”没有消除。难以实现到桌面的视频应用。这种办法比较适合在全网有较好的安全保障的专网使用。或在VPN内部使用。

(2)选用支持NAT的视频产品

由于H.323产品在呼叫信息的有效数据包中包含了本地的地址信息,在经过NAT转换后,被邀请端设备难以给予有效应答,因而部分H.323产品通过在呼叫过程中,将有效的NAT映射地址取代本地私有地址来完成呼叫应答,解决了地址解析问题。如VTEL公司的VISTA系列产品,不但可以支持NAT的地址解析,还可以指定NAT端口,便于网络设置。这种方案对单一NAT机制比较有效,如ADSL等PPPOE网络环境下,可以不附加其他网络或H.323设备,就可以解决问题。

(3)代理服务器

H.323代理服务器是为解决防火墙/NAT环境下,实现H.323通信的一种“非标准”H.323设备。在标准的H.323系统中没有它的严格意义的定位。和Internet代理服务器一样,它同样被置于网络的DMZ区,在实际呼叫过程中所有的内外网的呼叫都通过它来“中继”。即代理服务器将一个呼叫转换成为由它发起的两个呼叫来完成,从而绕过了防火墙的限制。

使用代理服务器不需要防火墙/NAT设备以及H323设备的特殊支持,实现比较容易,但由于代理服务器本身能力的限制。对呼叫数量以及数据交互量的规模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使用H.323代理服务器对视频网络建设成本的影响,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的一个问题。如当本地只有一台视频终端时,使用代理服务器不是一个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对于H.323代理服务器,SIP的灵活性使得SIP代理服务器解决方案更为简单灵活,通过位于公网的一个代理,注册服务器,可以较为简单和便宜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Microsoft的MSN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实例。

(4)使用应用层网关(ALG)

应用层网关也就是具有协议分析功能的防火墙产品,通过这些防火墙在判断数据是否可以通过时,不是简单地对IP数据包的包头进行分析,而是要对数据包中的具体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分析,并对视音频通信过程中所需求的数据通道进行动态打开,关闭,以保证视音频通信的正常进行。

现在许多网络设备商推出了采用ALG支持H.323和SIP的产品,可以在新建视音频网络时或进行网络改造时考虑。

(5)视频网关

为在标准H.323框架下解决防火墙/NAT对视频通信的影响,出现了一种“变形”的MCU。该产品一般由两个独立的网络接口分别和内网、外网连接,位于内外网的H.323设备分别和对应的端口进行连接,而视音频数据的交换则通过MCU本身来实现。采用该类产品在构造视音频通信网时。不需对网络结构进行改造,实现方法比较直接、简单。如VTEL公司的Codian MCU是这种产品的一个代表,采用双工作端口模式,不需要对内外网的规模进行预先定义,也不会对MCU总的处理能力有所影响,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以上是目前经常使用的解决防火墙/NAT环境下实现视音频通信的方法,这些方法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在一个实际的应用中可根据各个通信点的网络状态、使用情况以及建设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结束语

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篇4

一、值班制度

A.技术值班人员,随时处理网络故障、解决网络问题、保持网络畅通、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水平。

B.网络值班可分为现场值班和呼叫(小灵通、手机等)值班两种形式:法定工作时间应实行现场值班:每天8:00上班至16:30下班,准时检查机房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纤收发器等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晚上或节假日期间,视网络应用情况,设置现场值班或呼叫值班。

C.值班人员还应注意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使夏季温度在20±5℃,冬季温度20±5℃,相对湿度45%~65%。

E.值班人员应每天清理机房卫生,保证机房整洁;严禁在机房内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

二、网络管理制度

1.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如下:

(1)协助信息主任制定网络建设及网络发展规划,确定网络安全及资源共享策略。

(2)负责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集线器、中继器、路由器、防火墙、网桥、网关、配线架、网线、接插件等的维护和管理。

(3)负责服务器和网络软件的安装、维护、调整及更新。

(4)负责网络账号管理、资源分配、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

(5)参与网络值班,监视网络运行,调整网络参数,调度网络资源,保持网络安全、稳定、畅通。

(6)负责计算机系统备份和网络数据备份;负责计算机网络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7)保管网络拓扑图、网络接线表、设备规格及配置单、网络管理记录、网络运行记录、网络检修记录等网络资料。

(8)每年对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效能进行评价,提出网络结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改进措施。

2.机房操作规定

网管员对机房、网络进行操作时必须经过信息主任批准,严禁随意操作、更改机房和网络配置。重大网络操作(如系统升级、系统更换、数据转储等)应事先书面提出报告,采取妥善措施系统和数据保护性备份后,经信息主任批准,方可实施操作,并填写操作记录。

3.网络检修制度

网络检修由网络管理员进行。网络检修分为定期检修和临时检修两种。检修的项目涉及服务器、交换机、集线器、中继器、路由器、防火墙、网关、网桥、配线架、网线、UPS电源等公用网络实体。在网络出现异常征兆或故障情况下可进行网络的临时检修。网络的临时检修包括检查、分析、确定故障设备或故障部位,并进行应急维修。

4.账号管理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篇5

(二)书库等部位照明灯只许使用60瓦以下有防爆灯罩的白炽灯泡,禁止使用其它灯;灯泡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书架与灯距50厘米,与墙距50厘米。书架之间不得堆放书籍和其它物品。

(三)库、室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不准放置和使用复印机、电子计算机、缩微机、电视机、交流收音机、电熨斗、电烙铁灯电器设备,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四)库、室内不得留宿住人,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对书库、阅览室、档案室、资料室认真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关窗锁门,切拉断电源,方可离开。

(五)书库内必须配备足够消防器材,工作人员应熟知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报警。

(六)火灾报警器应专人看管、监测,发现火警及时处理。

(七)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及安全门。阅览室、楼道应安装疏散指示标志。

(八)火灾报警器应专人看管、监测,发生火警及时处理。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篇6

     【颁发单位】:————

【发 文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 【颁布日期】:1990-04-10 【实施日期】:1990-04-10 【效 力】:有效

国务院授权我部修改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已经一九九0年三月二十二日公安部部务会议通过,现 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长王芳

一九九0年四月十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仓库消防安全管理,保护仓库免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 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仓库消防安全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仓库消防 安全由本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条 本规则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监督机构负责监督。

第四条 本规则适用于国家、集体和个体经营的储存物品的各类仓库、堆栈、货场。

储存火药、炸药、火工品和军工物资的仓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仓库建筑设计,要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公安消防监 督机构审核。仓库竣工时,其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消防监督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 付使用。

第六条 仓库应当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人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仓库防火负责人负有下列职责:

一、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

二、组织制定电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等制度,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 火责任制;

三、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四、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五、领导专职、义务消防队组织和专职、兼职消防人员,制定灭火应急方案,组织扑救火灾;

六、定期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奖惩。

第八条 国家储备库、专业仓库应当配备专职消防干部;其他仓库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

第九条 国家储备库、专业仓库和火灾危险性大、距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仓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建立专职消防队。

第十条 各类仓库都应当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一条 仓库防火负责人的确定和变动,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备案;专职消防干部、人员和专 职消防队长的配备与更换,应当征求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意见。

第十二条 仓库保管员应当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防火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 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第十三条 对仓库新职工应当进行仓储业务和消防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 仓库严格执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带班人员应当认真检查,督促落实。

第三章 储存管理

第十五条 依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详见附表)。

第十六条 露天存放物品应当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堆场的总储量以及与建 筑物等之间的防火距离,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十七条 甲、乙类桶装液体,不宜露天存放。必须露天存放时,在炎热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第十八条 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间距不小于零点三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第十九条 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 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第二十条 易自燃或者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须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和空气干燥的场所储存,并安装专用 仪器定时检测,严格控制湿度与温度。

第二十一条 物品入库前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确定无火种等隐患后,方准入库。

第二十二条 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 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防跑、冒、滴、漏。

第二十三条 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燃包装,应当存放在安全地点,定期处理。

第二十四条 库房内因物品防冻必须采暖时,应当采用水暖,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小 于零点三米。

第二十五条 甲、乙类物品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其他库房必需设办公室时,可以贴邻库房一角 设置无孔洞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门窗直通库外,具体实施,应征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六条 储存甲、乙、丙类物品的库房布局、储存类别不得擅自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当报经当地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意。

第四章 装卸管理

第二十七条 进入库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

第二十八条 蒸汽机车驶入库区时,应当关闭灰箱和送风器,并不得在库区清炉。仓库应当派专人负责监 护。

第二十九条 汽车、拖拉机不准进入甲、乙、丙类物品库房。

第三十条 进入甲、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必须是防爆型的;进入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必须装有防止火花溅出的安全装置。

第三十一条 各种机动车辆装卸物品后,不准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和修理。

第三十二条 库区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和构筑物。因装卸作业确需搭建时,必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批准,装卸作业结束后立即拆除。

第三十三条 装卸甲、乙类物品时,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帽和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严防震动、撞击、重压、摩擦和倒置。对易产生静电的装卸设备要采取消除静电的措施。

第三十四条 库房内固定的吊装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当采取防火安全措施,经防火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 行。

第三十五条 装卸作业结束后,应当对库区、库房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人。

第五章 电器管理

第三十六条 仓库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设计和施工安装验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甲、乙类物品库房和丙类液体库房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爆炸危险场所的电 气安全规定。

第三十八条 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六十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当 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当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确保 安全。

第三十九条 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离不得小于零点五米。

第四十条 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

第四十一条 库区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

禁止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

第四十二条 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第四十三条 仓库电器设备的周围和架空线路的下方严禁堆放物品。对提升、码垛等机械设备易产生火花 的部位,要设置防护罩。

第四十四条 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设计安装规范的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第四十五条 仓库的电器设备,必须由持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修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 项电器操作规程。

第六章 火源管理

第四十六条 仓库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进入甲、乙类物品库区的人员,必须登记,并交出携带的火 种。

第四十七条 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库房外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仓库或单位防火负责人 批准,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动火证应当注明动

火地点、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等内容。

第四十八条 库房内不准使用火炉取暖。在库区使用时,应当经防火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九条 防火负责人在审批火炉的使用地点时,必须根据储存物品的分

类,按照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审批,并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

第五十条 库区以及周围五十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第七章 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

第五十一条 仓库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设置、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五十二条 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

第五十三条 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由专人管理,负责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完好 有效,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

第五十四条 甲、乙、丙类物品国家储备库、专业性仓库以及其他大型物资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 规范的规定安装相应的报警装置,附近有公安消防队的宜设置与其直通的报警电话。

第五十五条 对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完整好用。地处 寒区的仓库,寒冷季节要采取防冻措施。

第五十六条 库区的消防车道和仓库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消防通道,严禁堆放物品。

第八章 奖惩

第五十七条 仓库消防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机关、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表彰、奖 励。

第五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则的单位和人员,国家法现有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法视予以处罚;国家法规没 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地方有关法规、规章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储存丁、戊类物品的库房或露天堆栈、货场,执行本规则时,在确保安全并征得当地公安消 防监督机构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

第六十条 铁路车站、交通港口码头等昼夜作业的中转性仓库,可以按照本规则的原则要求,由铁路、交 通等部门自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六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本规则制订的具体管理办法,应当送公安部 备案。

关于加强冬季防火安全的规定 篇7

规定的通知

签发: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

冬季来临,气候干燥,为了杜绝火灾事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冬季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室、项目部及临时居住家属。

二、规定要求:

1、各部室、项目部主管是本部门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消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确保本单位不发生任何火灾等不稳定事故。

2、各单位、项目部在做好本部门消防管理工作同时,及时排查不安全因素。对违反规定的要加大检查考核力度从严处理,对因工作不到位而发生火灾等不稳定事故的将追究所在主管单位领导责任。

3、严禁在矿区要害场所、要害部位、重点防火(山和森林)及规定的区域(50米)吸烟、烤散火。

4、施工场所、要害部位、重点防火区域,应制定火灾预防措施和灭火预案,设置明显防火标志,配备相应消防器材和消防水源。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要害场所和重点防火部位。上级领导来公司检查时,必须持安全部门出具的要害场所检查证,方可出入。

6、严禁私自动火和乱拉乱扯用电线路。电器设备要采取安全的防护措施,电源线路要绝对保险。线路必须符合标准要求,老化的,要及时更换。

7、集体宿舍严禁留宿外人,严禁使用电炉子,电热器、大功力电器,私拉乱接电源,严禁在楼道焚烧物品。对居住帐篷的施工人员以及地面冬天煤炉取暖的单位,必须到保卫部登记,经保卫部验收合格安全,发放合格证方可使用。

8、各单位、项目部每周一次对自己的管辖区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保卫部要不定期加大检查力度,严格考核,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考核标准:

1、规定的区域内严禁吸烟,发现一次罚款50元。靠近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明火的,发现一次罚款1000元。对屡劝不听的将加重考核并全公司通报。

2、对不按规定要求,没有经过保卫部门验收,私自动用煤炭(炉)取火的,已经一次发现考核500元。房间内使用

大功率电器的发现一次考核500,并没收使用电器。

3、凡违反以上规定者造成火灾的,视情节轻重给予1000元—5000元罚款,造成严整后果的,报请公安机关,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考核当事人所在项目部5000元——20000元,全公司通报。

2011

建筑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篇8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1)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施工现场的日常防火工作;

(2)制定施工现场防火制度,确定岗位防火职责;

(3)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展防火知识培训和宣传,按工程进度落实相应的消防措施;

(4)检查落实施工现场宿舍和临时办公房的防火措施;

(5)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2.施工管理

(1)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及消防设施平面图,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2)施工单位应当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得小于4米,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

(3)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做到布局、选型合理。要害部位应配备不少于4具灭火器材,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4)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使用明火的范围、时间和危险程序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并严格履行有关审批手续。作业人员使用明火,应当清除周围可燃物,落实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安装电气设备和进行电、气焊工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岗位资格证书。进行电、气焊切割作业,必须开具用火证,设置专人看护,配备灭火器具。5级(含5级)以上风力应停止室外电、气焊切割作业。

(5)建筑工程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易燃、可燃材料。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

(6)施工现场要由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施工现场的义务消防队员,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及演练。

(7)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加强临时用电施工管理。临时用电施工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临时用电必须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8)建筑工地工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并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放置在通道等醒目和便于使用的地方。灭火器应当加强保养,确保处于备用状态。

宿舍不得设置于在建建筑工程内,严禁使用可燃材料搭设,宿舍内不得卧床吸烟,不得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

(9)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仓库防火管理规则存放、保管施工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应按其性质专库分类储存。库房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搭设,用电符合防火规定。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通信机房安全,进一步规范机房建设中的设计、施工、随工、验收安全工作,依据相关标准、技术规范、上级及本司的有关文件中的安全条款,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机房。

第二章 设计

第三条:综合考虑机房近远期的发展,各专业设备整体设计布局合理,排列整齐有序,便于施工、维护,不违反安全原则。

第四条:依据《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5003-94,地板承重满足设备要求。电池区/配线架区地板载荷1000KG/平方米, 设备区载荷600KG/平方米。

第五条:通信楼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设计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余的设计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六条:电信建筑防火分区间的最大面积:高层电信建筑1500平方米;多层电信建筑2500平方米。第七条:通信大楼、机房交流电线、直流电线、通信电缆、大楼综合布线应分别从不同的电缆井或孔洞走线。

第八条:机房终端控制设备及空调供电线路,必须从电力室专线供电,并按要求计算出设备的用电量,选择相匹配的供电线路。

第九条:通信机房设交流、直流和信号线三种走线架,三种走线架分层,并遵循“高危在上”的原则,即交流线架在上,直流线架居中,信号线架置下。若因机房空间限制无法分层的,应严格分架,架间间隔不小于200mm。交、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实施上走线方式,并按相应走线架敷设。光纤设独立线架。

第十条:电源线不走活动地板下。特殊情况直流线要走活动地板下的,设计方案说明,书面报安保部审核批准,并严格遵守“三线”分槽,线槽敷设离地面50—100mm。

第十一条:旧机房上走线架中同槽布放交、直流电源线、通信线的,应增设新走线架,将交、直流电源线分离出来。

第十二条:机房设备的接地电阻标准依据终局容量设计。按《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J26-89规定执行。即:

(1)综合楼、国际电信楼、汇接局、万门(含)以上程控交换局、2000(含)路以上长话局,<1欧。

(2)2000门以上1万门以下程控交换局、2000路以下长话局,<3欧。(3)2000门(含)以下程控交换局、光缆端站,<5欧。

第十三条:所有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直流电源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交流保护地线。第十四条:机房内通信设备、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走线架、金属管、金属线槽等)、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以及电源线的金属护套管均应作保护接地。电源线金属护套管外漆绝缘漆。第十五条: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应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随机接地。

第十六条:油机房与通信主楼应尽量分开建设。

第十七条:油机房与储油间设计防火隔墙,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和1.5小时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油机房应有专用进出通风管道、排热、排烟、供水设施,并尽可能设置消音、吸音、隔音和防震设施。

第十八条:储油间不设在通信楼内。储油间设计防暴灯、防暴排气扇。电源开关设计在储油间外。储油量不得多于8小时用油量。

第十九条::油库不准开窗户。油箱的透气管应安装阻火器和透气阀,伸至室外并有良好接地。第二十条1万路以上的长途通讯机房、2万线以上的市话汇接局、6万门以上的市话端局交换机房,应设计气体灭火系统,且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低于1.2Kpa。第二十一条:通信楼应设计消火栓,消防栓不设在机房内。

第二十二条:高层通信楼应设计消防电梯。除临时运送通信设备外,平时不得作为载客用。第二十三条: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信楼,应设消控值班室,消控值班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经投入使用,必须保持连续开机运行,不得随意停止使用。

第二十四条:配线架区域需设计48V小型直流壁挂箱及交流220v插座,布局合理,供MDF告警器、电缆充气监控及电缆防盗告警等设备用电。

第二十五条:电缆进线室需设排气设施,排气孔上安装防护网。设计48V小型直流壁挂箱及交流220V小型电源箱,供电缆充气设备用。

第二十六条:除电缆充气设备外其他设备不放置在电缆进线室、过线间。电缆充气设备距电缆孔>1000mm,不影响电缆作业。

第二十七条:地势较低的地下电缆进线室,需设计安装自启动式抽水机,设排水洞。第二十八条:机房电缆进线孔设计为内高外低,设计防水措施。第二十九条:机房照明灯不设计在设备及走线架上方。

第三十条:空调排水管800mm范围内不设计开关、插座及其他用电设备。空调机正上方不设计走线架,设备与空调机间距不少于800 mm。第三十一条:双面配线架电缆地槽距墙(柱)不少于1500mm,单面配线架距墙柱不少于150mm。有条件的,配线区实行防火隔离。配线架报警信号必须送至有人值班场所及“505”监控指挥中心。

第三章 机房环境

第三十二条:电信机房与行政办公区、电话会议室不设同一楼内。同设一楼内的,应实行隔层或防火区域分隔。防火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

在同一楼层内与其他企业机房毗邻的电信机房,采取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隔墙。

防火分隔墙,原则上不设门、窗,工作需要必须设置门、观察窗的,门应采甲级防门,窗应采用防火玻璃。

第三十三条:模块局机房应选用地势高、不易进水,外围排水通畅,墙体、屋面不渗水,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室内层高不小于3米、无排污、排水管道穿越的房屋。入口处设防水门槛。第三十四条:机房内装修不设吊顶、活动地板,不贴墙纸,不装木墙裙,不安装窗帘,选用耐久、不起灰材料,严禁使用可燃材料。特殊情况采用活动地板、选用难燃装饰材料的原因说明,书面报安保部审批。

第三十五条:机房安装外开式防火、防盗门。通信楼电缆竖井,采用丙级防火门。综合机房安装门禁锁。

第三十六条:无人值守机房原则上不得留有窗户,或只留采光窗。采光窗的规格视外墙整体美观需要,分别采用(600X300)mm长方型或直径900 mm的园型窗。通信楼机房因特殊原因需保留的窗户,应改为无开启式双层或单层玻璃窗,并加防盗网(三楼以下机房),兼顾防盗、防火、防水、防尘要求。

玻璃的选择:单层玻璃窗的,用8~10mm喷沙钢化玻璃;双层玻璃窗的,内层用喷沙钢化玻璃;重要机房及周边防火安全条件差的机房,用防火喷沙钢化玻璃。

第三十七条:密封机房设负(正)压排(送)气设施,设施原则上安装在室外,通气孔设防护网。第三十八条:机房照明灯用电子整流器日光灯或节能灯。严禁采用典钨灯及其他高温灯具。第三十九条:机房安装一路独立常明节能灯,作为图像监控系统光源。

第四十条:机房视情建设门禁、烟感报警、温湿水浸报警、红外报警、图像监控、动力监控、空调监控、配线架告警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报警信号送至有人守的地方,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两级控制。模块、接入网点的无人值守机房应有远程安全监控(火灾告警、防盗报警)设施。第四十一条:主要通信枢纽楼应在下列部位设自动烟感报警系统:机房、电缆进线室、配电室、空调机室、电梯间及其前室、楼内主要走道、电梯机房、值班室、仓库、休息室、会议室、营业厅。油机房设57℃感温探测器。第四十二条:在下列部位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城区煤气、液化气管道与通信电缆管道平行或交叉易产生可燃气体入侵的电缆进线室;通信电缆管道靠近化工厂等易产生可燃气体入侵的电缆进线室;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

第四十三条:机房内配置手提式或移动式灭火器。有人值守机房配防毒面具及其他消防工具。第四十四条:机房安装空调,温度设置在24℃-26℃,相对湿度为40%-70%。

第四十五条:有人值守及通信大楼内机房,安装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采用“场致发光屏”型,并24小时常亮,或储光自发光型。

第四十六条:机房选用电器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四章 施工审批

第四十七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24小时(节假日施工的在节假日前一天10时前),用传真或OA将《通信机房施工申请报告表》(附表一)报“505”监控指挥中心审批。重大节假日封网期间,不得在机房、通信大楼内施工,特殊原因需施工的,需经运维部、安保部批准,并严格随工制度落实。

第四十八条:施工前一天与申请报告表中注明的随工人员取得联系,确定第二天进入机房施工时间及其他需协助事宜。

第四十九条:施工组织单位对外来施工人员身份审核后,带一寸照片到“505”监控指挥中心办理外来人员机房临时出入证。

第五十条:机房、电信大楼内动火作业,施工单位提前2天向 “505”监控指挥中心提出申请,同时附动火作业人员的 特种操作证。“505”派员进行现场条件核查后,发出“机房动火作业许可证”(附表二),并同时传真一份机房管理责任单位,施工单位应按批准的时间动火。连续动火作业,以三天为一个申请、审批时间段,超过时间段的,应重新申请。严禁机房、通信大楼内私自动火,及不按审批的时间动火作业。

第五十一条:机房、电信大楼及进局电缆孔洞的封(动)堵作业,建设施工单位提前2天向“505”监控指挥中心提出申请,由“505”监控指挥中心向物业公司等单位下达封(动)堵任务(附表三)。因待料而中断三天以上的工程,应申请封堵,中断三天以内的工程,应进行临时性封堵。严禁孔洞长期开而不堵。严禁非专业孔洞封堵施工人员私自拆堵。

第五十二条:机房、电信大楼内动电、钻孔,应先征得机房维护责任单位、大楼管理处、维护电工的确认后,实施作业,并做好防尘、防水。严禁乱接、乱拉电源线。

第五十三条:涉及到设备的施工作业,应事先经运行维护部批准,在维护单位技术人员的配合、要求下施工。严禁乱动设备。第五章 施工管理

第五十四条:施工单位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学习通信机房施工安全规定、规范,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第五十五条: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尽量缩短机房内的施工时间。

第五十六条:施工设备、配件包装物,应在机房、电信大楼门外拆除至最少程度进入机房。第五十七条:当天的施工工余料原则上当天清出机房,竣工后机房进行彻底的清洁。工程未竣工需暂放机房内的用料,应放置整齐,并立告示牌,告示牌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联系电话、用料清理时间。

第五十八条:留用的维护备品备件及时办理移交,需留存的少量应急备件放入铁柜内。

第五十九条:机房、通信大楼内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使用电炉等电热器具,如必须使用,应经安保部批准,施工单位专人负责,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使用绝缘梯作业。第六十条:离开机房及时关闭照明灯、门、窗,显示器。

第六十一条:施工现场设工程项目牌,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负责人、随工人员等。

第六十二条:有影响设备安全的施工,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第六十三条:通信楼内施工,建设部门要与施工单位签订防火安全协议,并报安全保卫部备案。第六章 设备安装

第六十四条:机架固定牢靠,蓄电池安装抗震铁架,满足抗震要求。厦门地区基本烈度为7度。第六十五条:超过三个月(含)的试用设备,不得使用临时电源线供电;不超过三个月的试用设备,使用的临时电源线应挂告示牌,注明:责任单位、责任人、联系电话、拆除时限。第六十六条:地线排应安装在走线架上方公共位置处。

第六十七条:机房的各类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建筑防雷接地应共用一组接地体。第六十八条:选用难燃配线架、难燃跳线。蓄电池极柱应用难燃材料作绝缘保护。第六十九条:有强电的设备(含机架、机框),要保持外护层完整性,避免电极暴露。第七章 布线

第七十条:严格“三线”分离,按专用架(槽)、孔洞施工布线。通信线捆扎、理顺布放在走线架上。第七十一条:不同专业的金属线槽用不同颜色区分:交流线槽(蓝色),直流线槽(灰色),信号线槽(白色)。并有文字标识。

第七十二条:各线槽一般不交叉,无法避免的交叉,交叉处应有50mm间距或有防火材料防护。第七十三条:走线架不设置边槽板和垫板。

第七十四条:不同专业电缆必须同槽走线时,电源线套金属管(槽)保护。

第七十五条:交流供电线路进入机房时应安装空气开关电源控制箱,交流插座必须经过漏电保护装置。

第七十六条:进入设备的各种线缆,在考虑维护方便的基础上,不多留余线。第七十七条:电源线绝缘层及外套管选用难燃或不燃材料。

第七十八条:敷设电源电缆时中间不得有接头,绝缘层完整。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头应用封闭接线盒(箱)。

第七十九条:机房内各种线路绝缘层应完整无损。接头应有告示、编号牌。

第八十条:交、直流电源线要注明路由标志。进入设备端应直接套上带有色谱的绝缘套管或缠扎带有色谱的绝缘带,以区分各种不同的电源线。端 头 颜 色

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

正极 红色 A相 黄

B相 绿

负极 蓝色 C相 红

零线 黑

保护(PE)黄、绿相间

注:铜母线用喷涂绝缘漆

通信机房防火安全规定 篇10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的监督管理,防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遵照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下列防火安全管理职责:

(一)负责防火安全措施费用使用管理工作,按规定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费用,做到费用专款专用并建立台帐;

(二)成立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

(三)制定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岗位职责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确定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负责人;

(四)定期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五)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制定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措施及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建立防火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编制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消防应急救援演练;

(六)检查落实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的防火安全措施、设施和器材;(七)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和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八)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第五条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全面负责,分包单位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管理。

总分包单位应当在施工合同中明确防火安全管理范围,并承担各自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下列防火安全管理职责:

(一)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将防火安全措施费列入安全生产措施费;编制招标 文件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单独列出防火安全措施和安全生产措施项目清单;

(二)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费,确保专款专用;

(三)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工地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四)根据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协同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予以督促、检查;

(五)发现一般火险隐患时,应当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发现重大火险隐患时,应当责令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督促立即整改;

(六)督促施工单位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第七条 监理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下列防火安全管理职责:

(一)负责监督检查防火措施费用投入和使用情况,审查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审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措施和防火应急救援预案;

(二)当施工单位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进行旁站监理;

(三)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火安全生产责任,检查施工现场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防火安全检查,发现违反防火安全管理规定或者防火安全操作规程行为的,应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发现重大火险隐患时,应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作业,并督促立即整改,如制止无效或整改不力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第八条 临时消防车道的宽度应不小于4米。临时消防车道距在建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当临时消防车道上空遇有障碍物时,路面与障碍物之间的净空不应小于4米。临时消防车道要确保畅通,在临时消防车道上禁止堆物、堆料或停放车辆。

第九条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高度在24米以上的建筑物,临时消防给水系统须配置加压设备,加压设备应不少于两台(一用一备)。加压设备选型应根据用水量及总压确定;

加压水泵的流量,对多层建筑每小时应不小于18立方米;对高层建筑每小时应不小于36立方米;

建筑物高度为24-40米、40-80米、80-120米时,相应的加压水泵扬程应分别为40米、60米、95米、150米;

加压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其电源应采用专用供电回路,加压水泵每个月应试运转1-2次;加压水泵控制箱应靠近值班室,值班室应有专人值班;

(二)每支水枪的有效射程应不小于6米、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每支水枪的有效射程应不小于10米,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每支水枪的有效射程应不小于13m,系统最高点自救水枪接口处的水压应不小于0.15兆帕(1.5公斤);

(三)系统总进水口即加压设备出口处应安装止回阀,止回阀后设一个消防结合器及卸压装置,结合器高度为1.1米;系统最高点应安装一个压力表;

(四)住宅和厂房工程每层应设有消火栓。在保证通道畅通的条件下,住宅工程每500平方米设一个消火栓;厂房工程每800平方米设一个消火栓。消火栓宜选用带消防卷盘(JPS0.8—19胶管长25米)的SN65室内消火栓。消火栓应布置在发挥其最大作用半径的位置,压力大于8.0公斤的消火栓口应设减压孔板;

(五)消防立管管材应选用镀锌钢管,不得采用塑料管;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米时,消防立管管径应不小于50毫米;消防立管宜沿外墙柱敷设,布设位置应保证消防车能够靠近;

(六)消防水源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多层(24米以内)建筑物的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6立方米,高层(24米以上)建筑物的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10立方米,水池深度均应不低于1.2米;临时消防用水的总管管径应不小于100毫米;消防水池的水位应定期检查,水量应有保证,消防水池内泥沙、杂物应及时清理;

(七)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安装应与工程主体施工同步进行,每一层系统安装完毕都应进行水枪试射,检验水枪有效射程是否大于6米。建筑高度大于80米的工程,系统应考虑分区设置。

第十条 施工现场入口处、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以及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部位,应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一条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使用明火及电、气焊作业审批制度,并严格履行施工现场动火申请审批手续,各动火作业经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进行电、气焊作业的人员应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从事作业。第十二条 作业人员使用明火,应当清除周围可燃物及其他易燃危险物资,并按规定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专职安全员应负责落实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在高处实施电、气焊切割作业时,必须对作业的周围和下方实施防护遮挡,焊渣应有容器接装;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第十三条 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应使用合格的阻燃式密目安全立网。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安全网,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电工应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从事作业。临时用电必须安装过载保护装置,施工现场动力线路与照明线路必须分开设置,并分别安装相应功率的保险装置。

第十五条 施工现场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应当依法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筑工程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必须建在合适的地点;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必须综合考虑防火要求,明确划分出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区和禁火作业区;

(三)易燃易爆物品应当按其性质专库分类储存,库房应采用阻燃材料搭设,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或高热强光源灯具,临时用电应符合防火规定;

(四)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应不小于5米,气瓶与明火作业距离应不小于10米;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对施工产生的刨花、锯沫、油漆下脚料等易燃、可燃材料,专职安全员应当督促作业人员及时进行清理,集中场地临时存放、统一处理,严禁焚烧,临时堆场需设立防火标识,配置防火设施。

第十七条 施工现场灭火器材的配备应当依法遵守下列规定:

(一)作业层动火处、办公区、临时宿舍、食堂、仓库等防火部位,每100平方米应配备2个10升的灭火器;

(二)临时木工场、油漆间、配电室等防火部位,每25平方米应配备1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三)灭火器必须设置在醒目和便于使用的地方。灭火器应当加强保养,确保处 于有效状态;

第十八条 临时宿舍、办公用房等临时设施设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必须在空旷地带独立设置;

(二)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每幢建筑防火间距不得小于5米;

(三)每间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至少开设一门一窗;

(四)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内电气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安装,严禁乱拉接电线和使用碘钨灯、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五)施工现场应选择安全地点集中设置食堂和吸烟室,食堂严禁设置在建建筑物内,不得与临时宿舍、办公用房合建。

第十九条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并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本单位的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施救,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谎报。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加强对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火险隐患时,应依法及时处置。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执行。

上一篇:综合部副主任竞聘稿下一篇:国庆节作文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