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故障排除案例(共9篇)
互感器故障排除案例 篇1
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
(一)避雷器质量不良引起的事故
雷雨中某生产厂及生活区高、低压全部停电。经检查,35kV高压输电线中的B相导线断落,雷击时变电所内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有严重的电弧产生。低压配电室内也有电弧现象并伴有爆炸声,有一台低压配电柜内的二次线路被全部击坏。
35kV变电所,输电线路呈三角形排列,全线架设了避雷线;35kV变电所的入口处,装设了避雷器和保护间隙。保护间隙被雷击坏后,一直没有修复;在变电所的周围还装设了两根24m高的避雷针,防雷措施比较全面,但还是遭受到雷害。
雷击发生后,进行了认真检查,防雷系统接地电阻均小于4Ω,符合规程要求。检查有关预防性试验的记录,发现35kV变电所内的B相避雷器,其试验数据当时由于生产紧张等原因,一直未予以处理。雷击以后分析认为,造成这起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1)雷电是落在高压线路上,线路上没有保护间隙,当雷击出现过电压时,没有能够通过保护间隙使大量的雷电流泄入大地,而击断了高压输电线路。
(2)当雷电波随着线路入侵到变电所时,由于B相避雷器质量不良,冲击雷电流不能够很好地流入大地,产生较高的残压,当超过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的耐压值时,使跌落式熔断器被击坏。
(3)当避雷器上有较高的残压时,由于避雷器的接地系统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是相通的,造成变压器低压侧出现较高的电压。低压配电柜的绝缘水平比较低,在低压侧出现过电压时,绝缘比较薄弱的配电柜首先被击坏。
改进措施
(1)恢复线路的保护间隙,使雷击高压线路时,保护间隙首先能够被击穿而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到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2)当带电测试发现避雷器质量不良时,要及时拆下进行检测,包括:①测量绝缘电阻;②测量电导电流及检查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差值;③测量工频放电电压。只有当这些试验结果都符合有关规程要求时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立即予以更换。
(3)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经修复绝缘水平满足要求后才可再投入使用。
(二)避雷器引下线断裂造成的事故
雷击落在10kV配电线路上。当时,离配电变压器仅60m的电管所内,三人围在一张办公桌上随着雷声,一齐倒地。现场察看和分析。检查发现配电变压器的10kV侧避雷器有两相已经粉碎性爆炸;接地引下线在离地15cm处原来焊接处烧断,据反映该处烧断已近一年时间。接地引下线有一个6cm长的断口,而是用一根8#铁丝缠绕在接地引下线断口的上下端,铁丝已严重锈蚀断裂,致使避雷器及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处于无接地状态。
当雷击线路时,尽管避雷器能可靠动作,但强大的雷电流无法入地,极高的雷电冲击电压沿低压配电线路传到屋内,击穿空气引起了三个人同时被雷击的事故。在现场发现,照明灯离桌面只有30cm高;灯头内的绝缘胶木已严重碳化成粉末状,确认这是一起因避雷器及低压侧无接地而造成的雷击事故。
改进措施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应采取如下防止措施:
(1)各供电所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后,集中力量对所辖供电区的变压器及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做到所有配变的避雷器和低压侧的中性点都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必须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并保证接地引下线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和机械强度。
(2)进一步加强对农电工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定期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三)避雷器高压接线端子脱落引起的事故
某变电所1#主变压器突然发生停电。到1#主变压器附近查看,发现35kV L2相避雷器上部的高压引线连同高压接线端子脱离了避雷器本体,并且由于大风吹动致使与Ll相避雷器上部引线相碰,造成相间短路,导致主变压器停电。进行事故调查,发现L2相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子是由一条扁铁弯成直角(L型)制成,直角的一边用电焊焊接在避雷器帽盖中心位置:直角的另一边上钻一个中10mm的孔,用一螺栓将引线线夹紧固在上面。寒冬季节,温度很低,线夹上的引线受冷,缩短了长度,使避雷器高压接线端子受到很大的拉力,加上经大风吹动,引线发生扭动,拉力增加,使高压接线端子L型扁铁焊接薄弱的地方发生了裂纹;时间一长,裂纹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差,最后高压接线端子动,脱离了避雷器本体。
改进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对避雷器接线固定方法进行改进。第一种是将避雷器高压引线线夹紧固在避雷器帽盖固定螺栓上。第二种是将避雷器帽盖卸下,在帽盖中心位置钻一个孔,然后在孔中装上螺栓,螺栓的螺纹部分朝下,螺栓根部与帽盖缝隙处焊牢,防止帽盖渗漏水;接着将帽盖恢复在避雷器本体上。这样就可以将高压引线夹固定在螺栓上,再用螺帽拧紧。采取这两种措施之一,无论天寒地冻,避雷器的高压引线拉力都不可能将接线端子从避雷器上拉脱。
此外,在新装或检修时,适当加长引线的长度以减轻寒冷天气引线收缩而造成的端子的受力,将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避雷器爆炸事故
某变电所l0kV 侧母线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严重。
随后听到警铃响声,C相电压指零,另两相电压升高,断开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源,进行检查。发现互感器C相线圈烧毁,检修人员随即找了一只新互感器投运。不到半个小时,忽闻开关室内一声巨响,10kV 电压三相指零又迅速回升正常。经观察系10KV C相母线避雷器爆炸。随即停电,C相避雷器上部被炸成两截,上半截吊在原高压引线上,高压引线有严重过热现象;下半截在原地未动。进一步检查发现,瓷套外表面烧焦,内壁有明显拉弧的痕迹;断口内残存的阀片溶化破损,有二片云母垫发黑。检查雷电计数器记录,先后三相共动作6次,A、B、C相分别为1、2、3次。变电所内其他避雷器均未动作。
事故后仍用避雷器进行试验,但C相避雷器因其部分元件炸散,无法重新组装,于是就将原阀片装入A 相避雷器瓷套内,并利用其并联电阻和火花间隙进行测试,两相解体检查,除发现火花间隙上有轻微的放电痕迹外,亦无其他问题。
随后检查并联电阻,正常的并联电阻,每片约在5~8.5MΩ之间,两片串联时约为22MΩ。经测量,在A、B两相避雷器中拆出的各片电阻值正常,但C相有二片阻值为零:其中一片长度约为完好电阻长度2/3,取同长度的完好电阻测量,阻值均在3~5MΩ之间;另有一片,长度为完好电阻长度的3/5,阻值为0./5MΩ,取同长度完好电阻测量,阻值约4~6MΩ。由此可知,C相并联电阻严重损坏,引起避雷器爆炸。
由于此变电所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10kV线路B相断线时,形成单相弧光接地,引起系统振荡,产生间歇性过电压,致使A、C两相电压升高。因未及时切断故障线路,使互感器和避雷器长时运行在非正常电压之下,以致互感器一次电流增大,磁通趋于饱和,过载而烧毁。同时,避雷器也长时间地流过数倍于正常的泄漏电流。由于并联电阻的热容量较小,在此非正常的泄漏电流作用之下,电阻长期过热,迅速劣化,又破坏了避雷器的正常性能。当系统中再次发生过电压时,由于并联电阻的损坏、造成了火花间隙内电压分布不匀,不能迅速有效地切断工频续流,使套管内气体游离,压力剧增,终于导致发生爆炸。
改进措施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长时间带接地运行,不但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有害,而且也会造成避雷器并联电阻的损坏,导致避雷器爆炸。
因此,运行人员除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中“35KV及以下无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带接地运行时间不能超过2h”的规定执行以外,还应尽可能地缩短这种运行时间,以免再发生类似的爆炸事故,直接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雷击爆炸事故
某110kV 变电站铁塔遭受雷击,雷电流80kA 左右,由铁塔对导线反击,造成C相闪络,引起单相接地,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上的避雷器爆炸,3发电机母线发出单相接地信号,主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被迫停机,事后检查发现断路器站内110kV铁塔横担上C相导线对铁塔有闪络痕迹,如图1所示。
主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当雷电击中铁塔时,变压器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大于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从而使避雷器爆炸。
此110kV 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但为限制单相短路电流,不大于三相短路电流,以利于电气设备按三相短电流值来选择,同时又为满足继电保护配合的需要,而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当雷击使110kV 系统发生C相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时,根据对称分量法分析,#故障点将出现零序电压U0。因零序电流I0仅能通过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而对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由于零序电流不能通过,因此,在中性点上就产生了位移电压,其值等于故障点的零序电压U0。
而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为41kV。在单相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上位移电压超过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而使其爆炸。
图1 电气主接线图
改进措施
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避雷器的选择,最大允许电压必须大于变压器中性点可能出现的位移电压,因此选择时,必须两者相互兼顾才能满足要求。
(六)雷击送电线路事故
35kV线路遭受雷击。电网结构呈树枝分布,共连接35kV变电所5座,量总计59750kVA,如图2中箭头处为落雷点及击穿起弧点所示。35kV 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基本杆型为上字型,全线路只在距变电所两端1.5km 内设架空避雷线。线路经过的路径多为半丘陵及水库地带。
暴风雨开始后35kV 线路受雷击。变电所35kV集坚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及上一级福山变电所35kV 断路器同时速断跳闸,自动重合动作,重合不成功。城镇变电所中央信号反映35KVB相接地,A、C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又进行了一次强送电,强送不成功,再次跳闸。集坚线35kV线路出口处,藕合电容器上端与线路阻波器之间引线处发生一大弧光,线路断路器跳闸后弧光消失。
查巡发现,集坚线路52 杯杆塔B相导线靠近线夹处被电弧烧断落地。从断线点查看,系直击雷落于导线上,击穿该串绝缘子放电造成。51杆及52杆B相绝缘整串被击穿;同时张庄变电所线路出口处B相耦合电容器上端引线因对杆塔放电而烧断;在同一系统的距
###十余公里的吴庄变电所,C相避雷器也被击穿,其计数器也被烧坏。
图2 电网示意图
现场调查分析表明,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雷击造成。
35kV供电线路按线路设计规程要求,在距变电所两侧1~2km架设避雷线,线路中间地段则无架空避雷线。落雷点距城镇站约6.5km,正处在无架空避雷线地段。由于雷电幅值极高,因此在落雷点处造成整串绝缘子击穿接地。另外在变电所终端杆的线路高频阻波器与耦合电容之间的引线,由于距杆塔较近(约400mm),也在过电压时,成为击穿放电的薄弱环节,即起弧点,使引线被电弧烧断。B相落雷的直接原因是,线路主要杆型为上字形排列,B相为顶端相,在运行中起了“避雷线”作用。该相导线被直击雷击中的概率大大高于处在下部的A、C两相。
线路51、52杆绝缘子被击穿放电,导线被烧断落地,相当于B相金属性接地。由于B 相接地,中性点位移,因此A、C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在集坚线52杆落雷后,城镇站和福山站的断路器尚未跳闸的一瞬间,过电压作用于福山站供电的所有35kV变电所,致使A、C相电压高出相电压数倍,从而使各站A、C两相上所接的电气设备和部分绝缘子也如上所述多处放电或被击穿。例如,集坚线54杆A 相绝缘子整串也被击穿。由于雷击过电压造成的故障电流非常大,城镇变电所与福山变电所速断保护无选择性,造成越级跳闸,造成城镇、集坚、张庄3座35kV变电所同时停电的局面。
改进措施
(1)对于某些多雷电活动的地区,虽然全年平均总雷电日不超过标准(30天),但应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对为单电源、负荷重要、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例如线路经过山口、山谷、水库周围地段,其平均落雷概率远高于一般平原地区数倍),对此类线路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增设全线段或部分重点地段架空避雷器线为宜。
一般来说,对于杆塔类型不变的线路,只增加一条避雷线,对于整个线路投资增加不大,却可避免由于雷电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送电线路建成后要运行二三十年以上,其落雷概率很大,从技术经济比较方面是可取的。
####(2)对于上字形排列导线,应按过电压规程在顶端相每基增加一放电间隙,使过电压起弧点避开导线部分。
(七)雷击变电所内设备事故
雷击时变电所值班室墙上的室外照明灯控制开关窜出一个大火球。随即发现变电所内所有信号全部消失,对外联系的无线电话也中断。经初步检查,10kV配出线尚正常,控制室内装设的硅整流电源被击坏。采用临时措施恢复直流供电,又发现直流系统负极接地。
经全面检查发现:直流屏二只整流管击穿,整流变压器一次熔丝两相熔断;直流系统中,预报信号光字牌的灯座接线柱与外壳间击穿放电;无线电话的整流电源被击坏。在雷电防护比较完善的变电所,仍发生雷击事故。
图3 布置设备现状接线图
从这次雷击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程度看,雷电波的能量并不大,不是直击雷造成的。故障发生时,照明灯控制开关处出现电弧的现象,即可肯定,雷电冲击波是经过此断路器进入400V交流系统造成;影响所用变压器二次的400V交流系统。又因无线电话的整流电源也并接在直流屏整流变压器的一次侧,而整流变压器的电源由一条电缆从高压室所用变压器的二次引来。全所的照明负荷都接在400V交流系统上。
室外照明灯具按惯例装设在避雷针上,从控制开关到灯具之间的电源线是通过聚乙烯塑料管地埋至避雷针基础处引出地面,再穿入钢管沿避雷针向上至12m处。分析表明,这就是引雷入室的通道。
雷电冲击波通过此通道串入室内,造成故障的全过程(如图3所示)。
改进措施 雷电波通过避雷针泄入大地过程中,由于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大地间存在接地电阻,因而雷电流在此电阻上产生较高的冲击波电压降,接地电阻的大小就基本上决定了对大地间电位高低(当然还有雷电流大小的因素),过电压导入室内寻找绝缘薄弱的地方,将其击穿入地。雷电波沿两根导线(一根相线,一根中性线)分别进入室内400V交流系统,也就是说,出现了两条通路。就是相线上的雷电流进入400V交流系统后,还要通过所用变压器二次线圈到中性点入地;中性线上的雷电流则直接通过变压器二次中性点入地。由于当时的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因此,在断路器断口处产生较大的放电火花。
中性线中的雷电流通过断路器断口,放电后就直接进人中性点入地,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是,相线通路就不同了,它通过开断口放电后,还要通过变压器的二次线圈才能到达中性点入地。因雷电流幅值高,作用时间短,变化率很大,通过在变压器二次线圈时,将产生较高的自感电动势,使雷电冲击波不能顺利地通入大地。迫使它在400V交流系统中到处流窜寻找入地点。接在400V交流系统上的设备的绝缘水平都比较高,因此未造成击穿,仅使绝缘能力较低的整流二极管击穿而进入直流系统,又使绝缘距离较小的光字牌灯座击穿入地,从而又造成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
通过上述分析,找到这次雷击事故的根源,进行妥善处理。除将雷击造成故障排除外,又将避雷针上的灯具撤下,移装别处。同时,将其电源线从地面接头处断开,这样处理后,虽经过多次雷电活动,也没有再发生类似雷击事故。
(八)雷击用电设备事故
某隧道内安装有电视摄像机及其附属控制电路板共20套,另外还有各种检测装置等多台设备。每年春夏雷雨季节,总会有几台设备损坏。损坏情况最严重的是摄像机和控制电路板,一年累计损坏率达30%以上。最严重的一次是雷电击坏摄像机4台、控制板5块。
10kV高压电源是从几公里之外用电缆经地沟送来,不存在线路受雷击的问题。供给负荷的低压也是用电缆通过地沟送达,且变压器离负荷最近点也有200m,亦不会直接受雷击。隧道内除弱电设备外,基本上是照明灯。该隧道内的照明灯采用低压钠气灯,且每个灯都带有电容和电感。
取单台灯做试验,发现钠灯对电压的变化反应很大,其电流波形呈非正弦波,从启动到稳定的时间长,需半个小时,启动时还伴有较长时间的气体放电阶段。用示波器测量,隧道内多点电压波形,所有波形均为非正弦波。进一步分析发现含有高次谐波,且波形畸变程度随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当满负荷时,波形畸变非常厉害,甚至在变压器端也是非正弦波。此外,电压波形随离供电变压器的距离大小而变化,离变压器越远,波形畸变就越大。这一发现说明隧道内2000 多盏灯组成了一个复杂的、致使电压波形发生畸变的网络,导致弱电设备损坏的外因是雷电,内因是照明负荷。当外电网受雷击后,引起电网电压波动,从而引起隧道内负荷电压变化,反过来带惯性的负荷又引起电源电压的波动,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的结果,畸变而带尖峰的电压,导致由同一变压器供电的弱电设备过电压而损坏。
改进措施
(1)将原来上、下行两条隧道负荷分别由两台变压器供电的方式,改为由一台变压器供给两条隧道照明用,而另一台专供弱电设备使用。
(2)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避雷器,以便让过电压进入隧道前得到最大的衰减。
(3)在弱电设备电源端接压敏电阻。
经过这样的改造后,经历多次雷击,未再发生设备损坏的现象。
(九)避雷器的密封不好引起的事故
某单位的避雷器,4组安装在6kV不接地系统的4条直配线上,1组备用。使用不到20天,就有3条直配线上的5只避雷器在没有受到雷击的情况下炸裂,其中一条线路保护动作跳闸。炸裂避雷器在使用前经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合格。
为了查明原因,从线路上取下其余7 只避雷器进行测量,发现绝缘电阻均明显下降。后仔细检查,发现避雷器上端螺栓根部密封不严,因此,有可能是避雷器内部进入潮湿的空气,致使绝缘降低。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将备用的1组避雷器安装在直配线上,将其中两只重新密封并检查合格。使用20天,取下并做试验,发现密封良好的避雷器绝缘合格,另一只绝缘电阻则明显下降。
改进措施
避雷器绝缘电阻降低后,使线路单相接地。这时流过避雷器的接地电流足以使避雷器炸裂。如果避雷器三相绝缘电阻同时降低,就有可能发生三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故障,使线路保护动作跳闸,将故障扩大。
避雷器内部的间隙,都需在干燥情况下才能保持其工作性能良好,所以要求制造或解体检修后的避雷器必须密封良好。
(十)避雷器底座破裂引起的事故
某变电所做春检预试工作,当工作完毕送电时,发生35kV线路B相接地故障。不多时另一路35kV线路出现过流掉闸。事故发生后分别对两条35kV线路及相应变电所进行了巡视检查。经查35kV接地故障是35kV变电所避雷器爆炸而引起,35kV过流事故是因电缆(A相)烧毁导致接地短路而引发的过流事故。
(1)经现场检查分析35kV避雷器爆炸是因为铁座裂痕进入潮气导致避雷器绝缘下降。当线路恢复送电时,承受不住冲击电压或操作的过电压造成避雷器爆炸。随后发生35kV接地故障。
(2)检修人员在检查、解剖故障电缆时发现。该电缆接线端至接地线间(内部)有一道烧伤痕迹。根据电缆烧痕及现状分析,电缆在做电缆头时因热缩电缆头收缩不均,而遗留纵向间隙,经长期雨淋进入雨水或浸入潮气,使绝缘电阻下降,电缆头承受耐压下降。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电缆头还能维持运行,当不同相接地时,其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这时电缆头因承受不住线电压而对地放电,形成放电电流。也就是线路出现过流掉闸。
改进措施
(1)加强输变电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预防性试验。
(3)线路电缆也要定期进行试验,发现绝缘电阻及泄漏电流与原始数据有明显变化者,应立即停运,待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才可送电。
(4)严格电缆头制作工艺,防止留有事故隐患,同时要按规程要求作好全项试验,并作好记录,以便预试对照。
互感器故障排除案例 篇2
1 超声测风原理
WS425型风传感器应用超声波探测水平风向风速 (图1) 。测量原理基于超声传输时间, 超声波从一个探头传送到另一个探头所需时间与风速及超声通道有关。该型探测器有三个探头, 每个探头既是发射端也是接收端, 双向测量传输时间, 超声波在探头之间的实际传输速度在逆风时是超声波理论传输速度加风速, 而顺风时的传输速度则是理论传输速度减去风速, 零风速发送和返回的传输时间相等。通过对两种传输时间的测量, 从而计算出通路间的风速 (图2) 。
2 技术指标
WS425有两种型号:标准型和加热型两种。WS425超声风传感器工作电压12V, 加热性的传感探头内配备恒温控制加热器, 加热装置需要36V电压。风速分辨率0.1m/s, 准确度±0.135m/s;风向分辨率1°, 准确度±2°。其性能指标均优于长臂单叶风向传感器和三杯风速传感器。
3 故障发现
由于超声风传感器利用声学方法测量, 较传统有旋转部件测风仪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及故障率低等优点, 因此, 在青岛区域自动站中太平角、奥帆基地以及海岛站等较为重要的测站都采用超声风传感器。
2011年8月26日, 奥帆基地自动站无数据。经现场检查, 原因是市电断路, 测试备用电源电池的电压为11伏, 远低于正常值。分析原因是在无市电供给的情况下, 备用电池电量殆尽, 无法带动设备工作。给自动站加市电后, 温度、湿度、气压等测量要素恢复, 但风向、风速数据仍没有。
4 故障分析
测量超声风传感器输入电压12V, 说明设备供电正常。通电后, 可以听到超声波的声音, 初步判断超声风硬件无故障, 故障原因可能是超声风传感器断电, 造成传感器内部设置信息丢失。由于超声风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信号, 因此可直连电脑进行调试。
5 故障排除
对照WS425超声风传感器接线 (见表1) , 选用一根RS-232串口通讯线缆, 将计算机、超声风传感器与电源连接。
在计算机显示桌面上, 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选项, 建立一个“新建连接”, 选择连接选用的端口, 参照表2所给的参数修改“端口设置”并确认。
连接后, 在超级终端界面下输入OPEN命令, 没有任何信息输出, 说明计算机与超声风传感器未建立通讯。通过更改不同的波特率, 发现当波特速率设置为2400b时, 可进行通信连接。用O P E N命令打开与WS425的通信链路, 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对照超声风传感器参数信息表 (见表3) 。逐项进行比较, 发现Average Interval (seconds) 项以及Baud Rate项数值发生变化, 按照本站参数值进行修改后, 选择菜单12, 存储当前配置, 选择菜单14退出配置界面。输入CLOSE命令, 关掉命令模式。重新加电后, 故障排除设备恢复正常。
6 结语
WS425超声风传感器虽然无转动部件, 具有抗腐蚀和防污染的特性, 故障率大幅降低。但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停电或其它一些不明原因会造成设置参数的丢失, 需要在维护工作中注意。
摘要:WS425型风传感器由于其探测原理先进, 探测精度高, 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易于维护等特点, 广泛用于气象、航空、公路、铁路以及能源等领域, 在我国的气象观测中, 该型产品已成为标准的测风仪器, 使用非常普遍。由于该设备比较精密, 采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 因此一旦出现故障, 维修起来比较复杂。该文通过对一次超声风传感器故障维修, 简要介绍了超声风传感器原理、参数设置方法及故障排除的流程, 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超声风,传感器,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VAISALA公司.VAISALA WINDCAP ULTRASONIC WIND SENSOR WS425USER’S GUIDE[M].VAISALA, 2010:31-40.
[2]张学虎, 干兆江.升级后自动站测报软件的新功能及易出现的问题[J].山东气象, 2004 (2) .
氧传感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篇3
关键词:四引线氧传感器;双氧传感器;故障;检查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111—02
目前,汽车上普遍装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装在汽车排气管道内,用它来检测废气口的氧含量。因而可根据氧传感器所得到的信号,把它反馈到控制系统,形成闭环控制,来微调燃料的喷射量,使A/F控制在最佳状态,既大大降低了污染,又节省了能源。而现在国内汽车大多数使用为单双线、三线单氧传感器,而四、六线氧传感器及双氧传感器在国外汽车中已普遍采用。文章主要介绍比较少见四线、双氧传感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 故障现象
一辆2005年产型号为DC7164D 标致307轿车,行驶98 000 km,其发动机排放故障灯常亮,且日常行车油耗过高,加速无力。
2 故障分析
接车后,连接标致专用故障诊断仪,调取发动机故障代码,显示为氧传感器故障。客户反映,曾经在80 000 km时,更换过氧传感器,但是行驶18 000 km后,故障依旧。
查看标致307电喷系统资料得知:307轿车采用双氧传感器系统。其氧传感器编号:上游氧传感器为LSF4.2(BOSCH),如图1所示,下游氧传感器也为LSF4.2(BOSCH),两者皆为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上游氧传感器置于排气歧管上,催化器入口处,它持续向计算机发出电压信号,该信号代表排放气体的氧含量。计算机分析这个电压值并借此调整喷射时间。
浓混合气:传感器电压从0.6~0.9 V。
稀混合气:传感器电压从0.1~0.3 V。
内部再加热装置可使其快速达到工作温度,即通常情况下为350℃以上,该温度可在15 s达到。
加热电阻是由计算机借助氧传感器温度控制终端中的进位信号末端控制的。
为使排气温度达到800℃以上,氧传感器的调控临时中断。
下游氧传感器位于催化器之后,并用于校核催化器的效能。
下游氧传感器的各项特性及其再加热装置与上游氧传感器相同,如图2所示。
计算机负责分析由下游氧传感器发出的电压信号,这个电压值反映了从催化器出口排出气体的氧含量。
由上游氧传感器和下游氧传感器发出的电压信号有所错开,是因为排放气体在抵达下游氧传感器之前要通过催化器。
对于另一个新的催化器,其化学反应在理论上是完全充分的,氧在化学反应中被充分利用,而从催化器出口排出的微量氧转换成电压值在0.5~0.7 V为下游氧传感器临界值,以上值发动机热态。
实际情况是:尽管催化器状态良好其表现出的信号仍会有轻度波动,而后随时间推移催化器功能下降。根据该电压信号计算机分析催化器的功效和燃烧质量,既此推断是否需要调整混合气来改善上述情况。
标致307所采用的氧传感器为四引线加热型氧化锆式,其接线定义分别为:
①内部加热元件电源,只要点火开关接通,就会持续施加12 V电压。
②加热元件接地。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向加热型氧传感器的加热器控制电路提供脉宽调制(PWM)的接地电压,以此控制传感器的预热速度。
③发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的传感器信号。
④传感器接地。
LSF4.2氧传感器测量是采用能斯脱(Nernst)原理,通过将排气中的氧含量与参考气体(外部空气)的氧含量进行比较来测量。排气中的氧分子聚积在外电极上,参考气体中的氧分子聚积在内电极上。从而,在能斯脱单元两端的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压差,该电压差就是提供给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的信号电压。
分别拔下上游及下游氧传感器线束插头,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氧传感器接线端中1~4间电阻,发现两个氧传感器电阻均在标准范围之内(标准范围为4~40 Ω)。从上游氧传感器3端子处引出一条细导线,然后插好线束插头,将发动机热车至正常工作温度,将万用表负表笔接蓄电池负极,正表笔接氧传感器线束插头上的引出线,让发动机以2500 r/min左右的转速保持运转,同时检查电压表指针摆动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反馈控制的进行,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将在0.45 V上下不断变化,且10 s内反馈电压的变化次数应不少于8次。测得上游氧传感器反馈电压变化次数明显过少,而用同样方法测得下游氧传感器则工作正常。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上游氧传感器工作异常。而由于标致307是采用双氧传感器,须根据上游及下游氧传感器传回的参数对比分析,给出闭环控制信号,并且由上、下游氧传感器的参数差检测控制三元催化器的工作状态,所以出现了文章开头所提的发动机排放故障灯常亮和油耗明显增高,加速无力的现象。
从排气管上拆下上游氧传感器,发现上游氧传感器顶尖为黑色(见图3),因此判断为发动机积碳所造成。但是,该款BOSCH LSF4.2氧传感器带自加热,正常使用很少出现积碳情况。
再次询问车主得知,车主由于前几天出差外地,路上停车加油发现加油站无93#汽车,于是加了90#汽油。而标致307规定用油为93#以上,且由于该车行驶里程数较长,从未做过发动机积碳清理工作所导致。
3 故障排除
将该车做了次发动机积碳清理,重新装上两个氧传感器,热车10 min后,故障排除,各项性能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氮氧化合物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造成发动机排放控制灯报警。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而且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正确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加速不良、油耗增加等故障现象。因此,必须及时地排除故障或更换。
参考文献:
[1] 董辉.汽车电子技术与传感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 篇4
一个成熟的网络管理机构一般都制定有一整套完整的故障管理日志记录机制,同时人们也率先把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引进到网络故障管理中心。但对于大多数初学网络的人来说,这未免有点过于复杂,不过没关系,我来帮大家总结一下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的方法和经验,供各位网管和菜鸟参考。
我们可以根据网络故障的性质把网络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也可以根据网络故障的对象把网络故障分为线路故障、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
下面首先介绍按照网络故障不同性质而划分的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
1.物理故障
物理故障指的是设备或线路损坏、插头松动、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等情况。比如说,网络管理人员发现网络某条线路突然中断,首先用ping或fping检查线路在网管中心这边是否连通。
ping的格式为:ping www.cisco.com或ping192.168.0.1(192.168.0.1是IP地址,可以是主机的IP也可以是网络中另一台计算机的IP)。ping一般一次只能检测到一端到另一端的连通性,而不能一次检测一端到多端的连通性,但fping一次就可以ping多个IP地址,比如C类的整个网段地址等。顺便多说一句,网络管理员经常发现有人依次扫描本网的大量IP地址,不一定就是有 攻击,fping也可以做到。如果连续几次ping都出现“Requsttimeout”信息,表明网络不通。这时去检查端口插头是否松动,或者网络插头误接,这种情况经常是没有搞清楚网络插头规范或者没有弄清网络拓扑规划的情况下导致的。
另一种情况,比如两个路由器Router直接连接,这时应该让一台路由器的出口连接另一台路由器的入口,而这台路由器的入口连接另一路由器的出口才行。当然,集线器Hub、交换机、多路复用器也必须连接正确,否则也会导致网络中断。还有一些网络连接故障显得很隐蔽,要诊断这种故障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工具,只有依靠经验丰富的网络管理人员了。
2.逻辑故障
逻辑故障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配置错误,就是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原因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配置错误可能是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或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以至于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或者是路由掩码设置错误等,
比如,同样是网络中的线路故障,该线路没有流量,但又可以ping通线路的两端端口,这时就很有可能是路由配置错误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用“路由跟踪程序”就是traceroute,它和ping类似,最大的区别在于traceroute是把端到端的线路按线路所经过的路由器分成多段,然后以每段返回响应与延迟。如果发现在traceroute的结果中某一段之后,两个IP地址循环出现,这时,一般就是线路远端把端口路由又指向了线路的近端,导致IP包在该线路上来回反复传递。幸好traceroute可以检测到哪个路由器之前都能正常响应,到哪个路由器就不能正常响应了。这时只需更改远端路由器端口配置,就能恢复线路正常了。
逻辑故障的另一类就是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以及系统的负载过高。比如也是线路中断,没有流量,用ping发现线路端口不通,检查发现该端口处于down的状态,这就说明该端口已经关闭,因此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了。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路由器的负载过高,表现为路由器CPU温度太高、CPU利用率太高,以及内存剩余太少等,如果因此影响网络服务质量,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更换路由器,当然换个好点的。(如果你有银子的话)
网络故障根据故障的不同对象也可以划分为:线路故障、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
1.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线路不通,诊断这种情况首先检查该线路上流量是否还存在,然后用ping检查线路远端的路由器端口能否响应,用traceroute检查路由器配置是否正确,找出问题逐个解决。方法在前面已经提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2.路由器故障
事实上,线路故障中很多情况都涉及到路由器,因此也可以把一些线路故障归结为路由器故障。检测这种故障,需要利用MIB变量浏览器,用它收集路由器的路由表、端口流量数据、计费数据、路由器CPU的温度、负载以及路由器的内存余量等数据,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系统有专门的管理进程不断地检测路由器的关键数据,并及时给出报警。而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服务的质量。解决这种故障,只有对路由器进行升级、扩大内存等,或者重新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3.主机故障
上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篇5
故障原因:上光涂料中混入了杂质,
上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解决办法:上光涂料应当过滤后再用。上光前还应把上光机涂料斗和胶辊清洗干净,避免脏物混入。
2)上光膜层光泽度差
故障原因:a.涂布干燥和压光中温度低;b.涂料质量差,成膜后本身光泽度低;c.涂料浓度小涂布量不足,涂层太薄。
解决办法:a.调整上光涂布干燥温度,提高压光温度;b.更换涂料,或提高涂料浓度,加大涂布量;c.可采用二次涂布。
3)膜面出现条痕或起皱
故障原因:a.上光涂料粘度高;b.上光涂料涂布量太大;c.上光涂料对印刷品表面墨层润湿性不好;d.上光机的胶辊和压印滚筒间的压力不均匀。
解决办法:a.加入少量稀释剂,降低涂料粘度值;b.减少上光涂料的涂布量;c. 调整上光机的胶辊和压印滚筒间的压力,以排除条痕,
4)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 (厚纸更明显)
故障原因:a.压光中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含水量降低,纸纤维变脆;b.压光中压力大,使印刷品延伸性、柔韧性变差;c.后加工工艺条件选择不合适;d.上光涂料后加工适性不良?
解决办法:a.降低压光干燥温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印刷品的含水量;b.减小压光压力;c.调整后加工条件,使其同印刷品 (压光后) 的适性相匹配。
5)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浅色部位变色
故障原因:a.油墨干燥不良,墨层耐溶剂性能不好;b.涂料溶剂对油墨层有一定溶解作用;c.涂料层干燥不彻底,溶剂残留量高。
解决办法:a.印刷品干燥后再上光;b.减少上光涂料中溶剂的用量 (对油墨有溶解作用的溶剂),条件允许可改变溶剂或更换涂料;c.提高干燥温度,降低涂层内部溶剂残留量。
网络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篇6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网事”如风,上网已成了当代人生活的主流.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故障,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往往解决一个复杂的网络故障需要广泛的网络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下面,我们根据网络故障的性质不同把网络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以日常所见问题为例,分类列述解决方案,相信对网络爱好者及网络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作 者:田照俊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464000 刊 名:计算机时代 英文刊名:COMPUTER ERA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互感器故障排除案例 篇7
翻斗式遥测雨量传感器是各级气象台站连续测定液态降水量使用的主要仪器。目前, 我区各台站使用的雨量传感器是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的SL3-1型遥测雨量传感器。笔者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多年, 认为使用好遥测雨量传感器除了严格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仪器进行正确的安装外, 对传感器的调试维护十分重要, 现结合工作实践, 对SL3-1型遥测雨量传感器在日常使用中的调试、维护与故障排除谈点使用心得。
1 遥测雨量传感器的调试
1.1 现场检查
安装完备后, 应按照规范对仪器的安装高度、器口水平、牢固程度、仪器内翻斗的灵活程度、外壳接地电阻等进行详细的检查, 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应及时更正。现场检查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对传感器外观进行检查, 主要看有无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仪器的破损或变形;2) 传感器的各水流通道是否畅通, 有无阻隔和堵塞现象, 翻斗内有无油污;3) 上下翻斗轴杆紧固螺栓应松紧适中, 翻斗应转动灵活, 无任何阻滞现象;4) 各翻斗翻转角度定位螺钉应紧固, 无松动现象;5) 干簧管与磁铁的相对位置应正确;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输出的通断信号正常。
1.2 现场校准
1) 将现场校准用计数器二芯连接线的接线端可靠地接在传感器的接线柱上, 接入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松动干簧管的紧固螺丝, 否则会使干簧管两端管脚变形, 造成干簧管与磁钢的相对位置改变, 还可造成干簧管损坏;2) 开启计数器电源, 用手轻轻拨动计数翻斗, 这时计数器应有数字显示且数字在不断递增, 这说明传感器干簧管工作正常, 将传感器上下翻斗用手在外沿轻轻拨到同一倾斜方向, 并将计数器清零;3) 用雨量杯量取10mm水, 沿承水器边沿缓慢倒入, 此时计数器计数。为使注入的水更均匀, 可用一倒置的可乐瓶, 瓶盖扎一小孔, 剪掉平底装入10mm清水, 然后倒置在承水器中可实现自动均匀地向承水器注入, 小孔的大小可控制注水的强度。现我区各台站均配有翻斗雨量传感器校准仪, 有大、小雨强度两个注水孔, 会更方便进行注水;4) 每次大小雨强的注水校准, 均需要进行3次, 注水时可随时观察翻斗的反转情况, 0.1mm水量计数翻斗翻转一次, 10mm水量应翻转100次左右。注水完后记录计数器数字, 然后取其与10mm差数的平均值;5) 根据规范的要求精度, 平均差值在±4%或以内时就符合测量精度要求。传感器基点在出厂时已经过调整, 若初次安装后, 未经注水校准切忌动用基点固定螺母;若需调整基点时, 应根据差值的大小, 依据规范的调整方法进行调整, 一个螺钉转动一圈, 其差值该变量为3%左右, 调整时两边螺钉均需调整, 不能只调一边, 整个调整过程应细心, 更要有耐心, 缓慢反复进行, 调整后每次都要紧固好锁紧螺母, 直至达到精度要求;6) 若经反复调整达不到要求, 属系统误差时, 需经更换部件等维修后再进行调整, 若还达不到要求时, 此传感器不能使用。
1.3 连线检查
1) 传感器现场校准完备后, 取下计数器连线, 接入完好的自动站二芯信号线, 将上下翻斗拨到同一倾斜方向, 套上传感器外筒;
2) 为避免连线检查数据上传, 可选在正点后进行, 检查后可人工及时删除传感器采集的检查数据。
2 遥测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
1) 按照规范的要求在新仪器 (包括冬季停用后重新使用或调换新翻斗) 工作1个月后的第一场大雨, 应做精度对比, 即对传感器自身排水量与计数值、记录值相比较, 差值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2) 定期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清洗和校准。清洗校准前应断开传感器接线柱上的信号线插头, 对断开取下的信号线两接头最好是用胶布包住, 避免两信号线碰击产生数据上传。清洗时注意用毛刷清除翻斗内的尘土, 汇集漏斗里的杂物、昆虫等。清洗完毕后, 接上校准用计数器, 翻动翻斗, 观察仪器计数是否正常, 注入10mm清水安要求进行传感器的校准, 注意校准时产生的数据要及时人工删除, 避免误传;
3) 定期检查干簧管是否正常。用万用表电阻档, 将两个测试棒接到雨量计上的两个接线端, 轻轻翻动计数翻斗, 检查计数翻斗和万用表指示的输出信号, 观察是否有信号多发和漏发现象 (翻转一次应发一个信号) 。如果指针不动则表明干簧管已坏, 应更换干簧管。如果有多发或漏发信号, 说明干簧管工作不良, 应检查干簧管与磁钢的相对位置, 检查完备后, 及时将信号线与红黑接线柱复位;
4) 定期检查雨量传感器筒身部分是否发生变形和损坏, 过滤网是否有堵塞现象, 有则清除或更换;
5) 每天检查清洁雨量传感器时, 应注意用干毛刷清除承水器里的尘土, 有降雨产生时一定要注意检查传感器翻斗的工作情况和信号的传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尽量缩短故障时间。
3 遥测雨量传感器的故障排除
遥测雨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应根据故障现象具体分析, 及时进行故障排除。以下为传感器故障现象, 检查部位及排除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11:55-57.
十大工作技巧排除网络故障 篇8
技巧1
没有什么是自动的
对,大声地说,自动配置是有害的!你相信卖主为你挑拣货物吗?我们让卖主挑选简单的事情,例如站点的MAC地址,这样做可能并不能达到目的。请不要让卖主选择你的框架类型或者你的ip地址配置。
技巧2
客户常常是对的
在在线的分析访问中,我常常问本地IS(信息安全)人员,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很令人吃惊的是,本地人员常常准确地知道将发生什么,但是管理层并不相信他们。
很多次,我都被聘为“验证员”来简单考虑本地IS人员所说的话是否正确,其他情况下,我仅仅收集IS人员寄来的包裹并用图形的格式来展示他们的观点。
技巧3
每个网络都有一个Fred(来自地狱的用户)
我相信,每10个用户里有一个用户是Fred――“来自地狱的用户”。Fred指那种有意无意把每件事都强加到网络上的用户。他特别喜欢收藏和展示所有网络书籍,但是并不读。
现在,我们需要将Fred的定义扩展到包括那些网络上的“修补 ”。你知道这个――某个人整天‘ping’正在运行的他的计算机,而他并不知道。如果你处在高校实习生的位置,你就有一点Fred,而且还是个初级水平,一定要警惕!
注意:如果你到处寻找你并发现其他九个人都不是Fred。。那么考虑写个新的简历吧。
技巧4
你不能忽视讨厌的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
无论你如何企图离开OSI模型而实现你的网络生活,你还是不行。因此,就认真干起来并学习它吧。在网络和课本上有很多资源,因此,去找一些资料并把你自己藏起来一小时。将注意力放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这些都是在网络间传递数据和定义使用中的更高层应用服务的层。
技巧5
包不会说谎
不要暗示人们常这样做,但是,得到一些证据证明我们的网络上发生了什么,这是最好不过的。做这些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协议分析器。得到包,打印输出,并建立其相应图表。
技巧6
发现并修理故障就像打网球
发现并修理故障,就像打网球,总有一些人比你更高明,总有一些人不如你,你未必了解所有――也不要试着这么做,
建立可靠的资源,了解如何搜索。也要试着记住发现并修理故障应该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好的检修员应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推断原因的技巧和大量的基础知识。
技巧7
如果感到错误,可能就是错误
相信你的直觉。想象一下,当你睡醒了,走到镜子面前,发现有颗植物从你的额头长出来,你可能会对自己说,不,这不对。一定是哪儿出错了!最令人受挫的是,人们常常这样绕过他们的直觉。
技巧8
尽善尽美是神化,完美的网络是不存在的
是的,记得我曾经到一个公司,真的发现了网络中的一些问题――毕竟,这能够判断他们请我所花的费用是否值得。如果网络是“完善的”又能怎样呢,我能做什么?仅仅是坐在客户面前说,“恩……好的……好。这儿看起来挺好”?然后写下发票,出门?我的脑海中居然有一个网络是没有错误的想法,多么傻啊,对吧?
毫无疑问,有些家伙发邮件给我说,他的网络是无误的。(如果是你,会不会停下手头的工作想一想呢?)唯一无误的网络只有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工作站――没有用户,没有应用,什么都没有。
如果你认为你正在工作的工作站是完全没有错误的,那么你肯定有一个不细心的分析员、缺乏判断力的管理体系,这才是真正严重的错误,或者你根本没有认真考虑通信问题。看看所有到达应用层的通道。你肯定会发现一些错误到处游荡。
技巧9
IS工作来自地狱
对,你必须在过去的日子里你必须天天做一些自己非常厌恶的IS工作。如果你是那个曾经发明高跟鞋或领带的人,又或者你想出了连裤袜或三岁小孩玩的音乐玩具(不带音量刻度或耳机插孔),如果是这样,那你一生过得很有价值了――因此,享受它吧。
技巧10
每个网络协议都有自己的个性
这是对的,你能接入系统,发现所有类型的个性,考虑一下以下特性――是否在你的网络中出现?
1.服务器一直精力充沛――他们总在那儿,广播他们的信息(好像我们都很关心他们在说什么)。什么..什么..什么..说个没完
2.应用系统正使用UDP和IPX作为他们的传输方式。让我们面对这些,UDP和IPX并没有给出关于你的数据的内容,你少部分贵重的数据包可能会面向它们所关心的以太网进行发送,他们是无连接的,但是以此为傲。
3.另一方面,积极使用TCP的应用系统。当你说这些的时候,请敬礼,伙计!正常的握手和需要的应答需要使得TCP完成任务(也就是,任务关键数据)的恰好传输方式。
4.使用SPX的应用系统是积极的,但是不太完备。想想DonKnotts穿着军官制服。(DonKnotts太年轻了吗?好,RickyMartin成为一个恶棍的画面呢...哦,停下来...我笑得太厉害了!)
5.令牌环工作站五年来全是一堆抱怨――正在互相闲谈一个帽子(或令牌)的落下。该类型网络的问题是,你仅仅了解这些设备并永远无法进行升级,它们不在一个阶段上。
电脑教程:网络故障排除 篇9
一、Trace命令的原理
Trace命令提供路由器到目的地址的每一跳的信息。他通过控制IP报文的生存期(英文简称为TTL)字段来实现。为了获得往返延迟的时间信息,Trace命令会发送三个报文显示平均延迟时间。然后命令会将报文的TTL字段加1并在此发送这三个报文。这些报文将达到路径的第二个路由器上,并返回超时错误或者端口不可达的信息。反复使用这个方法,不断增加报文的TTL字段的值,直到接收到目的地址的响应消息。
上面这么说可能有点绕口令。笔者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现在有用户反映他们不能够访问公司的网站,但是可以访问其他网页。此时网络管理员该如何处理呢?网络管理员怀疑是连接那个网站的路由器出现了问题。此时就可以利用 Trace + 被怀疑有故障的路由器IP地址的方式,来跟踪数据包到这个路由器的整个过程。这个Trace命令会列举出从管理员路由器到那个被怀疑出现故障路由器之间所有的路由器连接信息。如此的话,网络管理员就可以发现是中间那个路由器出现了问题。这将帮助管理员迅速定位出问题的路由器。如果最后网络管理员受到了来自那个被怀疑路由器的反应信息,则表明跟那个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时没有问题的。这就表明问题可能不出在路由器身上,而有可能是那个WEB服务器在搞怪。
二、如何读懂Trace命令返回的消息
要利用Trace命令来排查网络故障,则读懂Trace返回报文的含义这是最基础的。还好Trace命令返回的报文并不复杂,比较容易看懂。
MSEC表示路由器在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前的往返网络延迟,这是以毫秒为单位。在网络中从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交换数据,接受方收到数据和发送方发送数据之间的时间差就是网络延迟。也就是说,从路由器发送消息到下一个路由器接收到消息并做出响应中间会有一个时间的间隔。这个间隔就是网络延迟。造成网络延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物理线路上电磁波传播要时间,在网络中间设备转发数据包也要时间,受网络带宽限制,发送数据也要时间,还有其他的排队时延等。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时间间隔为零为好,但是实际上做不到。在采用Trace命令时,只有第一跳的MSEC时间可能为0,达到自己路由器接口的时间。为此在网络性能优化时,不能够消除这个网络延迟,而只能够把这个延迟尽量的缩短。若最终能够出现这个信息,至少说明跟对方的连接是通的。此时网络管理员要考虑的是,这个延迟的时间是否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如果网络虽然通了,但是延迟时间比较长则管理员仍然需要进行网络调整。要把这个网络延迟的时间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执行了这个命令之后,路由器最后没有返回MSEC信息,而是显示了其他的内容,则表示这个连路不通,可能存在网络故障,
此时,网络管理员就需要根据其返回的错误信息来排查网络故障。通常情况下,其可能会返回这些错误信息。一是*号,它表示报文超时。二是?号,表示报文类型不能识别。三是U符号,表示端口不可达。四是P字母,表示谢意不可达。五是N字母,表示网络不可达。六是H字母,表示主机不可达。七是Q字母,表示ICMP源抑制。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一下ICMP源抑制的作用。由于TCP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在建立连接的时候会协商窗口大小,当网络拥塞或主机资源缺乏的时候,则会相互通知以减慢数据发送速度;而UDP协议则没有这样的传输机制,当网络拥塞或资源不足的时候,无法通知对方,所以,这时,则会发送ICMP源抑制的报文给发送端,以减慢发送速度。如有时候再网络维护时管理员会发现千兆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反而比百兆网的速度的慢好几倍。则很有可能使某个关键路由器处理不过来。此时网络管理员就需要利用一定的工具查看网络中是否存在ICMP源抑制信息。如果存在的话,则这个千兆网速度没有百兆网快很可能是因为某个路由器成为了网络中的瓶颈资源。管理员需要升级这个路由器,以改善其处理性能。
另外,如果在思科路由器的特权模式下,还可以对这个命令进行扩展,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在特权模式下,Port number是一个很有用的扩展属性。网络管理员通过这个命令可以使工程技术人员跟踪特定的传输层端口。因此通过这个命令网络管理员不但可以确认源端与目的地址之间的IP连通性;而且还可以确认高层服务的连通性问题(即可以通过此来判断目的设备是否开启了相关的高层服务)。
三、Tracle实例解析
1. 利用Trace命令判断路由器是否存在访问控制列表。
如现在网络管理员发现可以Ping远程路由器设备,但是却无法Telnet到远程路由器进行远程维护。因为网络管理员在某个设备中可以通过Telnet连接到这个远程路由器。现在更换了一个设备却不行了,那么网络管理员就怀疑是路由器设置了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原因。网络管理员该如何验证自己的判断呢?
其实很简单哪。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Trace命令在源地址上检查目的设备主机上的Telnet端口是否可以访问(采用思科路由器特权模式下的Port number属性)。如果只有管理员以前使用的设备可以Telnet端口,而其他地址都被拒绝访问的话,就就可以百分之百的证明这台路由器设备存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此时网络管理员若有远程路由器管理权限的话,就需要先用自己的设备修改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中的限制。把其他涉别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加入进去,允许其进行Telnet访问。然后再通过其他设备进行Telnet访问。
2. *号并不一定表示网络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