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红尘

2024-06-21

明月照红尘(共10篇)

明月照红尘 篇1

心情随笔:明月照红尘

比起太阳的光和热,我更喜欢月亮那清冷中的温柔。因为明月照红尘,恰似你的温柔。虽然这份温柔从来都不属于我,但是我仍然怀念着这份红尘中难得的温柔。

初次见你,我搜寻了脑海中所有的诗词歌赋、优美散文句子,都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形容你的词语和句子。你安静地坐在窗边的座位上,窗外的阳光照耀在你身上,却没有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只有一份淡淡的疏离,浅浅的温柔,就像……就像明月一样。当你察觉我的视线,转头对我微微一笑时,我能够感受到你笑容中的疏远,但也有几分和善表露了出来。

如果说你是明月,那么我就是尘世中不起眼的一棵树。尽管我最需要的是阳光雨露,但是我最眷恋的是你皎洁的光芒,是那么的清冷、柔和,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寂静的`黑夜。无论我是枝繁叶茂,还是落叶纷纷,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总会以你独有的方式给予我鼓励和安慰。

红尘繁华也好,荒凉也罢,你始终如同月亮般高挂夜空,远远地旁观着尘世的兴与衰,世人的喜与悲,在没有云朵遮蔽的时候散发独有的光辉,见证着红尘的变迁,抚慰着执着于悲欢离合的世人。

每一次见到你,几乎都是在我心情沮丧的时候。奇怪的是,只要看到你,看到你那淡漠的表情,疏离的微笑,就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尽管我知道这只是你面对这个世界的一个面具,但是我自顾自地认为这就是你特有的温柔,并且依恋着这份清凉如水的温柔。

明月照红尘,恰似你的温柔。我依然只是一个红尘中与你活在不同世界的人,虽然我无法独享你的温柔,或许以后都见不到你了,但是我会把你如月的温柔铭记在心,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次荒凉。

明月照红尘 篇2

在这个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经验与超验普遍对立的时代,人们对文学发展的认识也突破了以往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上去把握的樊篱,而是多层次、多纬度地从作家与作品、读者与作品、作品文本自身的关系中去挖掘,相应的作家心理和创作过程,读者接受心理,作品本体研究及进化论、有机论的文学史方法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文学史理念的思考

王国维关于文学演进的论述蕴含着进化论的思想,即将进化论、有机论的文学史理念包含其中。进化论打破以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它把事物按照量的累积,逐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将文学看成有生命的有机体,在这种理念的观照之下,任何文学体裁都有其产生、繁荣到逐步衰亡的过程。所以不论任何时代,任何一位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都想力图超越前人的窠臼,独创一格,“自成习套”,这样就产生了在那个时代的新的文学式样。这是作家主动挖掘自身潜能推动文学革新的强有力的佐证。

此外,上述引文还包含了接受美学的理念。在接受美学理论家也是康斯坦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尤斯看来,过去的文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之维而忽略读者之维是不完善的,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痛痒的因素,相反“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因此,尧斯把读者看成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读者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是间接地影响文学的再生产。而且,读者要素不是在作品创作时就已经开始了读者的接受过程了。这样一来,作家进行创作时就必须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

很久以来,文学史的写作中存在着对立的两派,以接受美学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文学有它自身的审美特质和审美的自身演变,即文学的自律性,与文学的发展以外的要素无关,以马克思主义文学史家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认为文学的发展受制于一般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这就构成审美与文学史不可两全的一对矛盾。接受美学家们力图通过读者的要素的介入把文学审美要素的主动性和历史依附性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辩证的全面地来把握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去决议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合作作用。这样一来,就把作家的创作心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有机地统一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形成一个能动的、鲜活的整体带动着文体不断推陈出新地向前发展。

当然,认为文学的发展的动力不受制于外在的因素而由文学自身的形式结构语言等的特殊性决定的还有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史理念。为了说明文学体式的自我生成、自我转化的特性,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家引入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陌生化”概念。文学性即使文学成为文学的那种因素,它往往存在于作品的技巧、结构、形式等内在因素之中,与个人生活、历史生活和心理等因素无关。俄国理论家什克罗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的文章中指出:“艺术的手法是使艺术陌生化的过程。”这就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艺术的本质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事件原初的感受,这就是要除去对事物认识的名词的一切概念。第二,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其目的是延长感受时间,增加感受难度。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不花时间感受,只有陌生的东西才会使人久久凝视。这就为读者希望不断地看到新异的文学内容、不拘的文学形式的心理作了很好的注脚。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发展、作品形式的演变不是来自于文学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文学史上的影响问题就不仅仅是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作品之间的影响促动了文学形式的演变。文学自身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环境中调解过程,表面上是文体创新,实际上里面有一种承继的关系。他们还提出了“陌生化———自动化”的文学发展规律。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陌生化、自动化相互交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看到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建构原则开始辩证的形成相反的建构原则,即陌生化原则。第二阶段,陌生化原则开始应用。第三阶段,这一原则被推广到大量的现象上。第四阶段,它又不变成自动化的东西,同时又产生相反的建构原则。文学体式的发展也是遵循着“自动化———陌生化———再自动化———再陌生化”不断地辩证发展的过程。

王国维对文学变革的阐述虽未涉及文学思想领域的变迁,仿佛只在论述文学作品的式样,但这种变革无不渗透着人们对现象表层的深层思考。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结构、语言尚且遵循此规律,那么,文学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深层意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文学现象的观照———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变

从20世纪文艺的主流思潮来看,20世纪文学是“人文主义文艺思潮”与“社会主义文艺思潮”交织交融、疏离对抗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融和到冲突再到融和”的历程。可以说,人文主义文艺思潮与社会主义文艺思潮都是来源于西方并先后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两大主流思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开始成形并走向成熟,而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社会主义文艺思潮形成并成熟。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主要作用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末“新时期文学”两个时期。它主张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生价值、地位、意义;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肯定人的情感、意志与欲望;观照现实生存状态,直面惨淡的人生。文学创作上推崇主体性与审美自由,重视文学对人类生活与心灵的终极关怀。

社会主义文学思潮主要作用于30年代至80年代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信仰,重视人的社会性、集体性与阶级性,文学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奉行典型理论,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与阶级倾向。

如果从佛学“生、住、异、灭”的流转相哲学原理出发,按梁启超先生的理解,任何“时代思潮”都有一个从“启蒙期-全盛期-蜕化期-衰落期”的必然过程,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两大主流思潮作用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流转相”为: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生”期为20世纪初前后大约20年的时间(1898年~1916年)。“住”期为20世纪20年代的大约10年的时间(1916年~1927年)。从40年代至70年代末,这只是人文主义思潮的长期潜隐消退,而80年代中以来,只能说是“五四”人文主义文学传统的复归与嬗变,即“异”期。而“灭”期未至。而社会主义文学思潮的“生”期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1898年~1916年),“住”期为40年代至80年代(1937年~1985年),“异”期为80年代中以至现在。而“灭”期亦未至。反观20世纪文学思潮,“前期四十年”两大思潮共生共存,“中期四十年”为“一边倒”,到了“真理大讨论”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二十年”,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才有了一个真正融和、多元共存的局面。从文学是方法论的理念上来讲,这正是与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家什克罗夫斯基的“自动化———陌生化———再自动化———再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

世纪末文学多元共存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社会主义理念与信仰,作为社会思潮虽已平静、沉落,为其所主控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与创作,虽然消解了某种暴力性的独断与强制,并成为一种较为理性的开放性存在,却仍有其存在的现实理由。一方面,由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五四”人文精神在文学创作上复归,虽然出现了以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等为代表的创作,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关注历史变化、关注现实改革,表现出较为繁荣的创作态势。从反思文学,到寻根文学,再到改革文学的创作,不能不说是读者接受心理的探索与冒险过程,这种探索真正的意义在于,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再以单纯适应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创作动机,而是,注重挖掘读者的自主能动性,观照人的生命本身及需求为其终极使命。另一方面,作为反叛者的“现代主义”思潮与创作,悄然浮出水面,成为两大思潮融和媾合后的产儿,以高扬文学的主体性与本体性为旨归,并有力地补充着文学的某些空白与盲点,尽管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洪流来势汹猛,却始终被人为地排拒在主流之外,甚至前途未卜。

既然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都还没有走到各自的尽头,那么在21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自然将是二者的此消彼长的共同演进。

参考文献

[1]钟优民.文学史方法论[M].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6.。

明月曾经照古人 篇3

适宜的生存环境成为我国北方民族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凉城是内蒙古高原上的一个较大的盆地,四面环山,中有高原第三大淡水湖泊——岱海,自古以来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就是北方人类发祥、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该县西北蛮汗山与大青山的连接处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原始社会旧石器制造场,出土了中更新世与晚新世动物化石与人类活动遗物,充分证明大约在四、五十万年到一万年前,在蛮汗山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他们与“北京人”同时共存,晚于云南“元谋人”和陕西“蓝田人”。这一遗址的发现,改变了长久以来在学术界形成的我国远古文化只发源于黄河流域、一元化的观点,进而发展为多元说,被命名为“大窑文化”。

我国初期的“城”大部分起源于龙山时代,近60年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山东、河南发现了龙山时代晚期城址,均系土筑。八十年代以来,在内蒙古中南部长城沿线,发现了多处石筑石城遗址,都是龙山时期的产物,其中老虎山遗址最具代表性。该遗址位于凉城县岱海西北的老虎山上,是一个完整的原始古城遗址,距今4800年。村落依山势修建,呈簸箕形,四周有石墙围绕,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房址61座、灰坑21个、墓葬4座,布局清楚保存完整,对探讨我国北方的“古城”、“古国”、“古经济”、“古文化”的起源、发展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其中出土的夹砂、式鬲、式、系鬲文化祖型,改变了北方人使用平底炊具的习惯。提高了熟食程度,对人类大脑发育至关重要,这种显文化是我国进入文明时期代表性文化。

此外还在岱海北面的山坡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原始人生活的大村庄——园子沟遗址,在岱海南岸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王墓山遗址。以此为代表考古学家在岱海周围发现了30多处新旧石器时期遗址,组成了规模宏大的古遗址群,令人叹为观指,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民们逐水而居、游牧而生,对自然自古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他们的足迹环岱海一周,成为一本无字天书,留下了永久的魅力,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史前经济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岱海是我国北方人类的发祥地,也为凉城悠久的历史经济文化扎下了深厚的根基。

适宜的生存环境成为马背民族争相占领的焦点,也成为他们内部融合的前沿阵地。

内蒙古历史可以说是从马背上走向辉煌的。由北方原始人类繁衍而成的部落逐渐演变成为多个少数民族、在内蒙古高原上逐水而居,随牧而迁地生活着。在阴山以南、岱海周围,因其水草丰美而被各部落争相占领,以至于在往后漫长的岁月中,这里便成为马背民族纷争的焦点。回顾历史,蒙古族作为世界上一个伟大民族,其发展演变历史在此可以略窥一斑。

夏、商、周时凉城为鬼方,是猃狁、林胡、北狄等民族的游牧地。春秋时期则是北狄的居地,战国时为林胡和楼烦的领地。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汉族、乌桓、鲜卑、柔然、丁零(敕勒)等民族生活在这里。东汉末年鲜卑民族从大兴安岭向西南迁徒,两晋时以拓跋猗为首的鲜卑民族在岱海北岸和蛮汗山区逐牛羊而牧野。公元371年7月7日,拓跋挂出生于参合破(今凉城岱海滩),长大后带领鲜卑民族四处争战,统一了北方少数民族各部,拥有了黄河流域和北方广大地区。公元386年4月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政权,成为北魏一代有所作为的开国皇帝——道武皇帝,对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拓跋部落日渐强盛的同时,另一少数民族慕容部落建立的燕国(史称后燕)也强盛起来,成为与北魏抗衡争夺疆土的劲敌。公元394年,终于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参合陂之战。结果燕军大败,从此慕容部走向衰亡。

隋唐时为南进的突厥占踞,宋朝时凉城一带被契丹占据建立辽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太山、南抵阴山、北达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蒙古帝国,在凉城这片土地上,长达1600年的部落争霸的局面趋于缓和。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北方人走出那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存的毅力战胜了蒙昧和野蛮,劳动产生的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马背文明,一代天娇成吉思汗成为马背民族永远的骄傲。

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我国南北民族经济大融合的重要交汇地。我国西北地区自春秋即已成为民族关系的热点、军事折衡要地。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就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包括凉城),筑城移民、充实边防,将西北放到战略高度。以后历朝历代不断移民实边,有过之而无不及,时而战争时而和亲,客观上使南北民族在频繁的接触中实现了融合。而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线上的凉城县,则是最为典型的一个缩影,真实地记录了南北民族发生、发展、融合的重要历程。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击匈奴到秦大将蒙恬率兵三万北击林胡,略取河南(含凉城境);汉高祖刘邦将云中、雁门、代三郡共33县交其兄代王刘喜统辖;以至于其后匈奴骑兵数万人攻入代郡、雁门,随后匈兵九万分三路入代郡、侵定襄、犯上郡,杀掠人口近万人;到西汉前期,汉武帝刘彻先后派大将卫青、将军李广、公孙贺等率兵数次出定襄、雁门、云中北击匈奴,并筑长城以戍边(今凉城县后营乡大虎口、双古城圪针沟均存汉代城堡遗址)。从晋元康五年鲜卑拓跋部统领参合陂以北地区;晋永安元年匈奴贵族于离石起兵反晋,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向拓跋猗请求援兵镇压;猗率兵10万在西河、上党大败刘渊,并于参合陂树石以记行;以至于北魏迁都平城统治了华北大部地区;直到成吉思汗跨过大漠统一中原,建立元朝;明朝为御蒙古军南下,修筑长城(县内后营、双古城、曹碾、厂汉营等乡南部均存明长城遗址)。这里所发生的每一场战争都会直接关系到中原王朝政权的稳定,影响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大部分历程。

逝者如斯夫?先民们金戈铁马血战沙场,开疆扩土也好,捍卫领土也好,无论是哪一方、出于何种目的,经过了长期激烈的碰撞、磨擦最终的结果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作为贯穿始终的长城,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一头牵着华夏儿女的心声,在五千年华夏民族发展、融合的历史进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而令人引以为傲。而从赵武灵王开始,它的几次变迁都未能离开阴山南麓的凉城县,从这一个角度也充分证明凉城的历史是一部最直接的民族发展融合史。

清朝,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在漠南蒙古建立了五路驿站,其中一路就经杀虎口,通往归化城、鄂尔多斯。凉城杀虎口随之也成为沟通中原与大漠的主要枢纽,大批汉人陆续迁入凉城垦荒种地,以晋中、晋北为主的旅蒙商人也由此而络绎不绝地进入草地,以至于覆盖了整个蒙古,到达俄罗斯,欧亚大部地区,继丝绸之路后在北方的荒漠和草原之间开拓了另一条被风沙和时间掩埋的商路——茶叶之路。而杀虎口作为茶路通往大漠的起点也真实地见证了亚欧茶路三百年的兴衰历史。

清咸丰年间,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凉城的商业曾一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山西商人王吉天创制的鸿茅药酒以其神奇的疗效深受人们的青睐,历经270年而经久不衰,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依然再度走红我国的大江南北。拓荒者、旅蒙商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起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角,以另一种方式将中原文明带到大漠,加速了蒙古的开化,促进了南北民族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人口演变直接反映了当地民族经济融合的历程。

在原始社会时凉城县活动的人类主要为华夏族。殷商初期,先后频繁活动在这里的是工方、鬼方、方等部族,过着游牧生活,方部落比较强悍,经常骚扰殷人。此后活动在这一地区的是白狄或戎狄部落。直到战国时期,诸侯列国争雄扩地,有较多的内地人口向县境内流动,大部分少数民族被兼并或远居它方。汉以后,县内为汉族与匈奴、鲜卑、突厥等族杂居。凉城县境成为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之地,但此时的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元朝以后,汉族退往内地(指长城以南),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地。直到清初,首先是关内汉族(晋北、直隶)人私自走口外,租种开垦牧地。其后是清政府统一放地,大量汉人涌入边外,致使县内汉人逐渐增多。

县内汉人大多是从山西晋北各州经杀虎口而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到民国时已成为县内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汉人进入内蒙古大草原垦荒耕种,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在当时中原人民和北方少数民族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被演绎为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戏二人台《走西口》,在晋蒙两地一直流传至今,剧中反映的西口正是凉城县杀虎口。现如今,任何一个走进晋中、晋北的凉城人,都会感觉到自己与当地人无论是象貌特征,还是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着某种一脉相承的血源关系。

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蒙古族在清朝时隶属察哈尔八旗的镶蓝、镶红两旗。康熙十四年三月,察哈尔林丹汗乘南方“三番之乱”联合奈曼旗五扎山反清,清军平叛后。从此,康熙对察哈尔部甚为担心,便把原驻牧地义州收回,并将归降的哈尔喀、厄鲁特编成佐领归其管辖,废王公札萨克制,改为总管制,将察哈尔编为左、右翼各四旗。蒙古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如今已全部从农。到民国35年当地的蒙古族仅有389人,解放后,凉城县政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和经济,到1988年蒙古族达到1360人。

此外,因清廷在畿辅地区三次大规模圈地,大量满族人也涌入边外。康熙五十八年,清朝内务从东保安州挑选一些“族大支繁”的满族大户,举家迁到驻马口一带耕种皇庄,既为现在凉城曹碾满族乡前身。满族在这里得以大力发展,到1988年达到5092人。

历史的长河绵延不绝,大浪淘尽朝朝代代千古风流。在凉城这个诞生北方民族的摇篮里、中原通向大漠的桥头堡上,不同种族的人口象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变换,从一个诞生游牧民族的地方,演变到现在成为一个以中原汉民族为主的聚居区,重要的是先民们饱经沧桑、历经艰辛创造的是一部惊心动魄、恢宏悲壮的民族生存史,其灵魂就是他们在恶劣环境下表现出来的那种生生不息、顽强不屈的生存精神。这是一种先进文化,这种精神恰恰是人类生存共同所需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谁拥有了这种精神,谁便会成为永远的强者。

宗教的渗透也对当地历史经济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凉城的宗教文化主要源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凉城县内的佛教向有青衣僧和黄衣僧的区别。青衣僧即和尚,黄衣僧即喇嘛,此教多穿黄衣,故称黄教。但就两派传入县境的情形而言,则喇嘛为早。喇嘛教传入县境为明代万历年初,兴盛于清初。明末清初,崇福寺(今呼市小召)的佛爷在呼市古楼板东喇嘛洞修行数年后,便骑着黑儿马来到蛮汗山区发展了一批教徒,古洞因此被后人称为佛爷洞。

清顺治九年正月,达赖五世在清政府的5次邀请下,一行3000人从西藏动身前往内地朝清,路经青海、宁夏到达内蒙古,原计划在代噶(凉城)朝见顺治。于当年阴历11月底到达凉城后,顺治皇帝改变主意,要达赖进京。达赖五世只带少数随从于腊月十六日到北京,朝见顺治爷。两个月后从北京返回代噶,并未立即反藏,直到次年五月间,清朝派出礼部尚书携带着满、蒙、藏、汉四体文字的金册、金印赶到代噶,正式册封达赖五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刺喇达赖喇嘛”后才离开。达赖五世凉城住了半年多时间,当地教徒引以为荣,自此县内喇嘛教大振。明末清初,在今三苏木元山村北建造了汇祥寺,又称东大庙。此后又修筑了小召高山庙、七甲庙、南营庙、五苏木庙、水塘庙、小卫庙等喇嘛庙宇。1862年天主教传人凉城,到1938年开始到兴盛,教堂最多发展到12所。1912年修建的新堂管辖了全县各乡村的教堂,凉城城关镇地名因此而被叫做新堂。1917年耶稣教传入凉城,清朝乾隆年末伊斯兰教传入后在麦胡图修建清真寺一座。以此为代表的各种宗教的兴起,解放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曾统治了人们的思想,不同程度地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但客观上也为凉城县古老的文明蒙上了神密的神话色彩,渗透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化气息,进而丰富和发展了凉城文化。

从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彻底、最为完善的民族大融合,以贺龙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凉城辟为革命老区作为延安挺进东北的桥头堡,带领当地人民在蛮汗山、马头山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创造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凉城精神成为激励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最大的精神动力。

明月照我心作文 篇4

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半空中,那温柔的月光倾泻下来,如母亲的手抚慰着世间所有的生灵,也让时间静谧下来,驻留在这一刻。无论多少躁动不安的心灵在此刻都会平静下来,陷进着这由月光编织成的梦中。

我享受着微凉的月光,月光如轻柔的银纱一样从我身旁溜走,可我的心中却有几分苦涩,像猫爪一般挠抓着。

鲜红刺眼的叉号如同荆棘一般划破试卷,我纤细的笔迹就这样被无情地否定了。最可悲的是洁白的卷面上那个锐利的数字――78。这些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犯下了怎样的罪过。

在这个学校中,最受宠的的永远是成绩好、听话、有一技之长的人,可是在这几样条件中,学习成绩好,是首要条件。我的哥哥,经历了父母无数次的怒火洗礼。渐渐地,父母对哥哥的`期望值也一再下降。而对我的期望,却越来越高,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原本放肆的心上。

母亲的双眼狠狠地睁大,发出刀子一样的冷芒,手拧在我的双腿上,嘴中砸出狠厉的字语,充满了失望,犹如魔咒禁锢着我。我知道,她爱我,可我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数不清的期许和盼望。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可心中的惆怅与伤感却挥之不去。月亮温柔如水,可却怎样也洗不尽我心中的铅华。

“回去吧,免得感冒。”一双手搭在了我肩上,宽大的衣服将我笼罩住。月光不似日光那么亮,却足以照亮她头上的白发。我的心像是被月光浸透,慢慢融化我心上结出的一层厚厚冰霜。

我走到窗前,月光依旧那么一尘不染。我想我懂事了,月光一直都在我身旁,如春风化雨般将我守护。

明月照我窗-作文 篇5

假期里,我和几个同学曾约着一块去了初中母校,因为怕老师们都各自回家去了,所以刚从附中回来的第二天,我们便赶了去,一路上,兴奋却又担心着,怕这么久没见,见了面会说不上什么,别生疏了,明月照我窗1000字作文。办公楼里依旧还是老样子,老师们个个都忙里忙外,都是在为期末考试成绩作着最后的审评吧。记得在过去,每到这个时候,我这个做班长也是最忙的,总要帮着老师核对成绩、上传资料。如今,仍是站在这,虽早已没了当初的那份忙碌,可心中的回想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感觉是那样熟悉。原本宽敞的办公室过道也因为我们这一大伙人的“入侵”而显得有些拥挤,现在想想当时自己未免太傻呼呼了,站在那儿或许妨碍到人家做事了也说不定,只是当时只记得跟来往的老师打招呼,不管教没教过我,我都一律问了声好,或许是因为当时自己只感觉到亢奋,也不知那么多的热情是从哪儿一下子冒出来的。终于,在等待了许久之后,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当时我脱口而出的就是“赖老师”三个字,随后便冲了上去,将她紧紧抱住了 。

她的短发看上去长长了不少,眼睛仍是那么明亮,笑起来像个孩子一样,我们先是参观了她现在任教的`班级,随后又聊着各自的一些近况,毫无疑问,我们问她最多的就是她现在教的孩子怎么样,我猜,大概大家都想和他们做做比较,来个大获全胜吧。她说他们许多都特别淘气,都很爱玩。我们说赖老师那你可得凶一点哦。她笑着,说她有信心。接着,她又问我高中感觉如何,成绩怎样。我说还行,不过还得努力。但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些许不自然的,毕竟自己的成绩算不上什么名列前茅吧,或许是看出了我的不安,她望着我的眼睛笑着对我说:“没关系的,刚上高中总会有些不适应,想想你当初刚上初中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出色,可初二初三不是一下子就冲了上来。当然,初中自然和高中比不得,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她的斩钉截铁让我有些惊讶,鼻子也不知怎的有些酸酸的,我点着头,感动和温暖一并涌来。走出校门已是中午了,赖老师本是不肯放我们走的,她执意要请我们吃饭,我知道想拒绝她断然不是那么容易,早在来之前我就和同学商量好了借口,推辞说已经和高中的同学约好一同出去买书,她这才“放”我们走。

再逢明月照清秋作文 篇6

八月既望,碧空明月;中秋又至佳节团园。当风花雪月的诗行撞上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也就安好无恙。中秋在黄花舒展风韵的秋天,不紧不慢的来了。

中秋的饭菜很丰盛,桌上有这个时候肥美的公蟹,暖阳煨熟了的苹果,秋的气味很浓。回奶奶家团园,没到大门就看见了枝被累弯在墙头硕果累累的白果树,两三年之前的这棵白果树从未结过果却在这样最相思的节日里,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迁的是月下的芸芸众生,真实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而似乎他们想表现的又是相似的,因为这样的表达,在这样的日子里,让回家的人不再因为寂寞而寂寞,而是因为有了牵挂而寂寞。

风悠悠的来往,红叶潇洒的飘走,也许我喜欢清秋,也是因为一朵黄花的C。回来的人一起围着过节才抬出的圆桌有说有笑,没回来的人电话捎来思念,月饼满载团园,欢乐的时间总是不长,天色暗了,晚饭后一起围在客厅里看新闻说天宫二号要登月的消息。我想作为中国人的`我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而作为晚辈的我唯美食与家人不可辜负。今晚的月很朦胧,我却很想将自己融入着淡淡的月色中,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也是我们。

清秋的夜晚寒意越发深了,而这模糊不明的月挂在空中似乎也像每个人心中想说却没说的话,并非每个中秋节都晴空朗月,团园节也未必家家户户都团园。一念至此,不免会唤醒一点惆怅的事,长大以后觉得至少别再让孤单成为一件事,因为这样,每年都会有这么一个日子,让对团园的思念与渴望深深地包围着我们自己。

明月总是照沟渠 篇7

先来说说极品婆婆的帖子吧!据说这个帖子有300万的转发量,仔细一看,故事其实从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热了起来,因为不断有相似的故事发生,这个帖子就始终高烧不退,以致到上周又成了新浪微博的热转对象。

极品婆婆有多极品?简单说,就是她好不容易把长得又帅又聪明的儿子培养成了“每月工资有1万元”的大城市凤凰男,觉得从此所有事情都指望着这个小儿子了,连同大儿子两个女儿的教育。于是,凤凰男从每月能领到1万元工资的那一次起,每月就只能给自己留下500元,其他的全部汇给母亲,母亲当初说“妈给你存着结婚买房时用”,到了真正结婚买房时,却一分也没有了。但谁让儿子那么优秀呢?儿子娶的是从小家境优越的城市姑娘,既不为他的超简朴婚礼而生气,也不为他不掏一分钱买房而动怒,而是由女方的父母亲友凑足了50万买下了婚房,开心地结婚了。总以为这样的好媳妇婆婆该珍惜了吧,不想婆婆先是装病带了一大家子的人来儿子家住了半年,期间对工作繁忙的儿媳提出各种诸如早上5点多起来做早饭、高血压不断换医院住却要儿媳做各种精美饭菜送去医院等等要求。受父母多年良好教育的儿媳基本都忍受下来了,直到怀孕5个月的时候,婆婆听说儿媳请了保姆在家照顾,就赶紧带上大兒子的两个孙女也过来住,顺便让保姆也照顾一下她们三个,期间当然又闹出矛盾无数。终于,绝望的儿媳忍痛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带着5年婚姻留给她的满身伤痕远走高飞了。

而有关《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故事,可能不用我多说了,简单说就是穷小子为了心中的女神发愤图强终成富豪,可是早已嫁给其他富豪的女神却只愿意做他的情妇,最终还把自己开车撞死人的罪责推给了这个穷小子。在穷小子被枪杀时,女神正心安理得地和丈夫在欧洲旅游,甚至没有在穷小子的葬礼上献一个花圈。

据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著小说列美国经典文学的第二位。在中国,从来都是白娘娘救许仙、七仙女帮董永还债、王宝钏寒窑苦等十八载这样的传说和故事,从来都是女神为爱情付出一切伤痕累累,男人在里面要么懵懂无知要么畏首畏尾。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走出电影院后存的疑惑:盖茨比究竟是哪里了不起?他又不是比尔盖茨!在完全不理解盖茨比的同时却对物质又自私的“女神”黛西表示理解和体谅。

究竟是因为各种传说的长期熏陶才让我们放弃了对英雄和爱情的执著和仰慕,还是因为我们始终都是这样的人才会创作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爱情故事?葡萄姐姐认为,很早很早的时候,中国也一定有过像盖茨比一样为了爱情和理想奋不顾身的人,只是盖茨比的悲剧一次次重演——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在没有掌声和目送的孤单中凄凉死去。

正因为这样,那句古诗才被那么多人不断传诵吧!古诗说:“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虽然沟渠无辜而有幸,但那盲目又薄情的明月,终究会有一天,也和孤单凄冷的嫦娥一样深深地后悔吧!正如那个因为自己而让儿子家破人亡人财两失的极品婆婆,那个虽然没有被富豪抛弃但再没有一个人像盖茨比一样爱她的黛西,有一天一定会后悔的吧!

随笔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篇8

八月像一本书,不折不扣地站在那儿,它不说话,有大美而不言,睁着最大的眼睛而不看。你不知道它在想什么,它在火爆的艳阳里朦朦胧胧地,悠闲自在。

回味《空镜子》“他们的日子就是这样细水常流磨出来的,并非一开始就有多好的感觉多美的感情,而是无须呐喊屏弃矫情,真真实实的相互温暖一辈子。”-这样的生活可谓无憾了!

近日每天看一集《人间四月天》,在这部电视剧播出前,我们都知道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幼仪。看了电视剧,我们才知道她一点点。还有一本书,是张幼仪的侄女整理的《小脚与西装》。

我们不知道张幼仪,就像我们不知道朱安怎么度过那些漫漫长夜。

张幼仪曾经还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她和他还曾经幼许多夜晚的亲密接触。她生幼他的儿子,她服侍过徐的父母,在出嫁之前她是大家庭中的小姐,她兄弟中其中一位叫张君励,他们和徐一样博学多闻。

沉默好像是她的专利和特长,在英国她给做可口的上海菜吃;然而,他却根本不跟她讲话。那时,他开始追求别的女人,她知道,但她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她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定随和,并且不表现初嫉妒和生气。

我想在那样的日子里,她内心一定一次又一次的哭泣过。她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且只会简单英语,她没有人陪。更让她有苦难言的是张家人对徐的欣赏和喜爱,她有什么话说呢?

她和他文明离婚以后,她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她成为职业女人。我在想,假若此刻徐才与她相遇,说不定他会疯疯癫癫地喜欢上她。张幼仪身上有一种美丽,一种压抑、自持、独立、沉默的美。

一种内敛、无奈、坚强的美。这种美与林徽因、陆小曼的美不一样。

林徽因的美让人想到水仙花,养活水仙并不难,纯净水与几粒石头。但水仙需要在温室里,她不生长在原野,林的天赋与才情需要一种理性安宁的生活来发挥。我认为林徽因选择梁思诚是明智的,象她这样聪明的女性怎么会选择徐志摩呢?林徽因的儿子说徐爱林,林难道就非要爱他吗?张幼仪说她不应该答应他呀-我们当然无法知晓徐和林这两个人之间到底曾经有什么样的心事,但我看《林徽因》传,印象最深的莫不是一张张林徽因和梁思诚的工作照片。在野外、在山林、在寺庙、在工作间,林徽因美丽灿烂的微笑,因为有一份展示她心性的工作?因为身边这位善解人意的伴侣?这说明什么- -爱情从来不是一生一世的奇迹。

再看陆小曼,如果她不爱上徐志摩,她会生活的.好好的。她和他的本质上有惊人的相似,都是那种疯狂、痴情,象火山一样喷发情感的人,那种宣泄与沉沦的感情方式,虽然浓烈但却注定磕磕碰碰,而且这样的感情又能维持多久呢?陆小曼终改不了她奢华的习惯,放弃不了繁华的一切。而诗的世界是没有太多物质的。想想徐志摩是怎么死的-她去听林徽因的讲座-得不到的东西永远都很美丽,陆小曼会怎么想?

徐志摩走了。

陆小曼嫁人了。

林徽因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身边还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因为她而终身未娶。

张幼仪依旧照顾徐的双亲,抚养儿子,甚至徐的遗著也是在她的张罗下一手促成。她说,这么多女人中,也许我是最爱他的--因为爱他,疼他,心疼到希望他爱的女人更爱他一点点。因为她明白他是一个梦想家与文人。她爱他理解他又怎样?他甚至话都不与她讲,就算她把心挖出来给他吃,他也许还嫌她烦。

再看鲁迅与朱安,就因为是包办婚姻,就因为他要反抗那种制度-好,新婚之夜,他碰都不碰她。鲁迅给家里寄钱,也包括朱安的,但她不是小猫小狗呢!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女人,她需要丈夫的关心和疼爱,与她说话、交谈,更简单明白的说她还需要与异性亲密,她要有人亲吻和拥抱。

我不知道许广平和鲁迅成为夫妻以后,许就会百分百的理解鲁否,鲁就不会又苦闷?我不知道许与朱擦肩而过时,心里会不会有异样。我不知道每日徘徊在楼下的萧红给许广平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这就是中国二、三十年代的优秀文人提供给我们的情爱故事,当然我们这里谈的是个人情感,不是别的文学成就。

我不知道那是一个时代悲剧,还是这些男人的孺弱制造的悲剧。我只知道有那么多的女性一生一世生活在悲剧中。她们的容颜因为没有爱而憔悴,她们的双眸因为没有爱而黯然失色。她们的男人在试着去理解另外的女人,去注意另外女人带来生活的奇迹。因为她们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一种习惯,她们是一种美欧任何惊奇感与新鲜感的女人而已。

我们不知道我们会爱上谁?

我们爱上的人又会怎样爱我们,或象我们一样又疯狂的爱上谁?

我们会得到别人的-“许我的最爱给你”。

然后我们常常是我们疯狂爱上的人心中一把秋天的扇子。

不要说我们有多么好与多情,就像假装不知我们有多么坏与无情。

谁也不用同情谁;

谁也不用抚慰谁。

这就是命运,谁也无法知晓的命运。

当时明月在,犹照山居人 篇9

这年他已过四旬,却还是一贫如洗,整日逍遥于山林之间,醉卧于溪水之上。生活虽清苦,但李寄自得其乐,路是自己所选,并无半分悔意。其实从头算来,浮生诸事没什么可悔的,除了年少时的那次乡试。

他天资聪颖,少负奇才,年纪轻轻就凭才学闻名。当时乡人皆对他青眼有加,断定他将来金榜题名不在话下。当时年少,几多轻狂,他也想过一鸣惊人,于是欣然赴试,果然夺得榜首之名。这繁花着锦之喜,本该打马饮酒痛快庆祝,可放榜那天他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心生悔意,心内有声音传来:怎能用才华去换取那喧嚣的人间富贵?于是他潇洒转身,从功名场上拂衣而去。

他在江阴花山上修建了一处山居庵,庵内长有一株山茶古树,相传是当年梁朝昭明太子亲手所植,如今已蔚然覆屋。倚古树而居,与禽鸟为伴,每至晚晴之时,满山翠色入户,李寄常以松枝煎茶,黄花佐酒,独酌独吟。他醉心于这样清幽的日子,甘愿做个山野闲人。

如此言行举止,自然不合世俗,世人都觉他是个怪人,可他浑不在意。一日他在江楼上饮酒,醉后不知身在何处,卧倒于沙石激流上,醒后发现两旁观者如云,对他指指点点。他只从容一笑,起身掸去衣上尘土,头也不回地向山林走去。从此自号“白眼狂生”,以明其志。

《世说新语》曾载名士阮籍见到高雅之士则青眼相加,若是庸俗之辈则白眼相向,李寄同样如此。曾有权贵慕名来访,他竟翻墙逃往山中避而不见。其实他并非不喜富贵,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他选择做想做之事时,功名利禄就与他无缘了。这不但要承受世人非议,还要抵御俗世诱惑,更要在红尘辗转中守住初心。

李寄自小嗜书如命,星象堪舆、兵法谋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他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只能借书来读。深山巨谷之中,李寄瘦弱的身躯负书往来于崎岖山道上,不知走过青山几重。他将前人笔记整理成册,著书立说,笔下并无富丽闲情,多是南明旧事。此举于生计并无半分益处,他却未曾想过再入仕途,平日靠去私塾教书艰难度日。

他曾自号昆仑山樵,梦想遍游天下山水,登上昆仑之巅。听说北平张诗、松陵王叔承也同用此号,他笑那两人徒美其名,整日沉醉宴会交友,尽享丝竹田园之乐,怎能得见昆仑?而他孤身一人,心无挂碍,才胸有昆仑。这话有些目中无人,更多却是无奈与自嘲。

顺治七年他开始周游天下,步履踏过明山秀水、城池楼阁,《天香阁随笔》八卷自笔下流出,却无只字片语有关昆仑。也许他日夜所思神游流连的并非尘世间的昆仑山,而是古籍传说中的仙山昆仑。因相传那里可通往仙境,是历代隐士心中圣地。与其说他向往昆仑,不如说他向往远离红尘的一方净地。

有些人天生清高,注定与山林为伴,如有些鸟只饮风露,不愿沾染尘俗。李寄就是这样的人,像极了他的父亲—千古奇人徐霞客!同样天纵奇才,同样喜游山玩水,离群索居。虽然世人不理解他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但他们心中自有丘壑。

他也渴望青史留名,更想继承父业,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当年母亲被嫡母逐出家门改嫁李氏之时,为他取名为寄,希望他有朝一日认祖归宗。可事与愿违,他一生从未被族人接纳,就像名字一样,这天地逆旅不过是他寄居之地,从始至终都是孑然一身。

康熙二十三年,李寄已年近七旬,他开始动手整理父亲的遗作《徐霞客游记》。此书原稿已在战火中焚毁,世上仅存一部手抄本。徐家人早在清军入侵时被全部屠杀,如今他是唯一子嗣,责无旁贷。山居庵外,李寄萧萧而立,暗下决心要完成父亲遗志。那些散落民间的游记,像是带线风筝般牵引着他的脚步,他不顾年迈体弱两鬓斑白,跋山涉水四处奔波,终于得知那部手抄本在一个名叫史夏隆的人手中。

史夏隆年轻时在宜兴曹家见到这本游记,苦苦求了二十载才得到这本手稿,之后又花了二十载细心整理。李寄找到他时,四十年漫长时光已悄然流逝。其间经历过王朝更迭,江山轮转,直到两人穿过茫茫岁月相见,史夏隆才惊觉自己已苍颜白首。还好苍天有眼,让他等到了可以继承这本巨著的人。他昏花的老眼顿时明亮起来,激动地握住李寄的手,将整理完好的《徐霞客游记》慎重交付,如移交价值连城的珍宝,小心而郑重。

当掌心触到泛黄的书稿传递而来的陌生人的温度时,李寄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欢喜。轻松,是因这漫长一生的执着终究没有辜负;欢喜,是因世上还有同他一样痴的人,做着一件世人觉得毫无意义,而自己却甘心韶华尽付的事。原来,他并不孤独。

回到江阴,李寄埋首书堆,不理世事,每日整理抄本和其他收集来的残稿,最终复原了一部相对完整的《徐霞客游记》。脱稿之时,他已重病缠身,行将就木。临终遗言,只是希望好友能将家中旧水车筒截为两半作为棺椁,别无所求。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他以寄为名,一生都在追求真正的归宿。这归宿,在庄子看来是无何有之乡,在陶渊明笔下是世外桃源,在李寄的眼中是昆仑之墟……而他最终的归宿,还是那座盛放纸笔四时花开的山居庵。

花谢花开,江阴城流年暗换,那个吞花卧酒、袖月担风的白眼狂生却已梦归山河,了无踪迹。唯有当时明月尚在,不经意照在世人翻开的一页青史上,照亮了李寄的名字……

明月照红尘 篇10

时间不停在时间尽头徘徊,在这个匆匆流逝的岁月中,我们会遗忘和忽略那些我们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事实上,很多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温暖而美好的阳光。

每天,我们匆匆的起床洗漱,匆匆的吃饭,上学,匆匆的回家,在匆匆的睡觉。每天几乎都是这样,我么的心灵渐渐麻木,觉得生活像一部长而无聊的电影。

上一篇:祝外甥的升学宴的祝福语下一篇:人人出彩技能强国征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