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的心境随笔欣赏

2024-05-23

僧人的心境随笔欣赏(精选3篇)

僧人的心境随笔欣赏 篇1

僧人的心境随笔欣赏

心境可以是很美的。

如果没有下雪,天空将是蔚蓝,而雪山总是在眼前。

那些低矮暗红的藏房,从山谷联到了天边,绵延在山峦之中,消隐在雪山之后。

一条小溪从雪山渗出,但水源却似乎不是融化的雪水,所以在会在满地的冰霜中,散发热腾腾的白雾,将据说某高僧修炼的崖壁吹了几层仙气。

就在这充满迷幻的山谷中,面山而立的两大藏寺的佛顶,与山脚上清真寺寺顶的新月交相辉映,整个沐浴在温暖的和熙之中。

鹰是这里的常客,在遍地少人的阳光里,与地面的懒懒的狗相比,更象是这里的主人。它们时而冲天直上,时而纸片似的飘挂而下,像极了异常平静里,扎空里偶尔外出的僧人的心境……

平民与贵族的恋爱

小的时候总是不能理解所谓的门当户对,觉得有太多的门第观念。

但现在想想: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遇见的人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即使相互吸引,冲破世俗礼教的束缚终成眷属,当热恋过后归于平淡,开始柴米油盐的生活,矛盾逐渐显现,差异成为阻碍,哪怕灰姑娘嫁给了王子,没有强大的忍耐包容,也是很难幸福的吧?而时刻的照顾,又能坚持多久?

没有相同的目标,没有一致的眼界,甚至没有互动的方言。一开始认为可爱的、简朴的、善良的品质,现在会不会有无奈?会认为两人的品味差太多吗?会嫌那单纯的性子不会虚与委蛇吗?曾有过后悔的念头吗?

所以童话和偶像剧的最后,总是以结婚为结局。再开新故事,就成了与婆婆的争斗、对孩子的忧心、事业上的陷害和崛起,成功转型成复杂的家庭伦理剧。此时,爱情已是配角。

多年后,你所怀念的,是当时冲破世俗的勇气?还是那个人。

原来爱是那么浓

清晨躺在温暖的床上,头脑中出现了姥姥慈爱的脸庞,我才知道她的爱是那么的浓。

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童年的生活就在姥姥的呵护和包容下让我健康的成长,因为姥姥的爱那么浓,小的时候,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缺少了些什么。反倒是她的关爱和无私,让我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

姥姥没有什么文化,只认识上,下,多,少和人。但是,她却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个她身边的孩子,姥姥老的时候,有些事情她都记不清楚了,但是她清楚的记得每个人的生日,包括她的重孙子、孙女的生日。我生儿子的时候,姥姥那个时候已经80岁了,但是她每年都会在我儿子生日的时候唠叨说,小外甥要过生日了。她把每个人都看的那么中,用她的生命在关心着每个她的孩子。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调皮和任性,都没有受到过姥姥任何的责骂和惩罚,她只会默默的看着你,衣服脏了给你换,发脾气了最多是不理你。这种没有过多语言的爱和呵护,是我最重要的爱的力量和源泉。长大成人以后,每次只要见到姥姥,就觉得心理稳稳的,很放松。

成人世界的生活,曾让我迷失过,反倒是任何人的安慰或是过多的语言都没有给我恢复的力量。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的力量让自己走出来。终于,在课程中,我最亲爱的包姐,无形中扮演了姥姥的角色,让我一路很快走了出来。难怪我对包姐的感情总是莫名的亲切,总是和她在一起觉得安稳和放心。

姥姥已经走了,今天,我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我知道她浓浓的爱永远的留给了我,我会好好的走好我以后的道路,我会像姥姥一样,照顾我身边的每位家人,用爱来呵护他们。

我浮出了水面,见到了阳光!

三月,未央

夜里的风是温暖的,独自出去散步,一直看到空旷的田野。南方的油菜花已经盛开,幻想着躺在油菜花地里,扑鼻的清香随着吸一起抵达内心深处。瞬间,笑颜逐开。暂时的放下灵魂,只留下一颗简单快乐的心。生命是一场幻觉,我们在演绎不同的青春纪念和薄凉。

伤痛一直都在心里,带着面具生活。内心脆弱,敏感,却始终蜷缩在自己筑起的一座城池里。不允许任何人进入,揭开本性的真实。在城池里悲凉,疼痛,绝望,寂寞的看着往事的淹没。伤口在里面溃烂,结疤。时光里的凉薄,风尘里的沧桑,心如死灰的沉寂,所有的感情和纠结随着生命的停顿一起消失在荒芜中。依旧要去面对和接受宿命的格局,此刻,灵魂里相通的温暖是珍惜的。

平静的接受了很多的失望,感觉到自己的冷酷和麻木。时光,如手中的流水轻轻滑落。生活埋葬我们的空洞,对此没有任何怨言。阴暗的角落里,粉红的信笺上布满缠绵热望的文字。信封里玫瑰的叶子已经失去汁液,记忆中的情感象一坛老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的醇香。懂得爱的珍贵,却不无谓的憧憬。孤独是骨子里的情结,可耻的舍弃痴缠的感情。心在一片一片的破裂,如樱花散落一地,颓败而疼痛。

深刻的感情注定面目全非。诺言,似天空绽放的烟火,璀璨的温暖后,留下寂寥的离别。我们都已经苍老,在这个苍白而华丽的年代。悲哀的用灵魂里的纯净和自由交换着爱情。或许,灵魂深处的寂寞,需要有人能懂。

文字是一种回忆,想清晰的记得过往的瞬间,却是支离破碎的延续,静述在心里做一场倾谈。总是需要温暖,一点点单薄的纪念。

有些东西,抵达了你的灵魂,也抵达了我的灵魂。

你所不明白的

跟妹妹聊着天,眼泪忍不住又掉下来了。

这总是一个刺痛我内心的话题,别人是不会了解的。

每一次,我都鼓足勇气,想要撇开别人的目光,可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忽视别人的存在,忽视他们的异样的目光,总是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我,我不想要一一去解释。

这是缺陷,不是缺点,不是说我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没有人能够改变这既成的现实。

难到说,因为我有这方面的不足,我就应该要接受自己不想要接受的吗?难道说,因为我这样,我就没得选择了吗?

没有人比我更知道自己的痛。常常,在凛冽的冬日,别人都睡得那么香甜,只有我痛得捂住被子在哭,忍受着不该有的痛;常常,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清清爽爽的去海边玩,而我,还是把自己裹得严实,别人看来,应该像是哥装在套子里的人吧。

不知道真相的人,不要胡乱去猜测别人的内心,因为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你明白的太少。其实,有时候,也许你认为是善意的一句话,在敏感的人看来,也许会让她失落好久好久……

因为这个,我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我也很想拥有你们所拥有的一切,但是,我无法挣脱自己编织的围网。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吧,但不是现在……

单调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单调。

那村旁的池塘,那柳树,那下雨天就容易滑倒的泥泞道路,那瓢泼的大雨,那与伙伴玩耍的地方,那幼稚的面孔,还有那母亲提着饭盒走过的乡间小道……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

现在是车水马龙,灯火酒绿。

在忙碌,没有明确的方向。静下心的时候,都会想过去,想他们与现在的不同,想未来,想他们与现在的差距。

星期天,很不想呆在宿舍,经常是途步旅行。去水库看看,虽然比不上大梅沙那样的大海,但也能体会到那种茫茫然的感觉;去爬爬平顶山,虽然比不上嵩山、泰山那么雄伟,但也能感受到俯瞰大地的胸怀;去市区走走,虽然没有北京、深圳的繁华,甚至郑州,但也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新气息……买了块儿表,让这样的时刻伴着我。他们说我没意思、神经、猥琐,或许是这样吧!

有时很累,感到这一路,有很多的高兴,也有太多的悲伤,每当遇到不快乐,都会酸酸的,会失落,也会失态。很想找个宁静的港湾休息。但不能,那曾经的池塘、柳树、道路,加上现在的一切和未来的憧憬,使我不能。

过往的回忆,未来的憧憬,思想的波澜,现在的思索,仍需单调、机械的工作。工作,思考,再工作,就是如此的单调。工作,幸福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未来的,未来

我漫步在匆匆时光间

不想念种种感觉

再也没有陪伴的日子

挺安心过每一天

未来的感觉

幻想的瞬间

慢慢失了所有知觉

被眼泪埋没的那一刻

终于懂了没有明天的你

还要继续生活

我仰望在夜夜星空里

不怀念种种伤心

再也没有回忆的现在

挺开心过每一天

未来的未来

期待的爱情

渐渐有了清晰模样

等轮廓渐现的那一秒

终于看见转角回头的你

把我拥入怀抱

未来的未来

你在何处

我失了过去的记忆

站在十字路口

只是等待后来的你

未来的未来

你在哪里

我丢了曾经的全部

站在十字路口

只为爱上后来的你

僧人的心境随笔欣赏 篇2

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再创造活动。可以说, 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 它不但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也跟强烈情感的激发息息相关。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 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 通过想像、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在一切文学作品中追求可读性、趣味性和为我所用性。所以, 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兼具欣赏的价值和精神传递的功能, 也应记录着历史, 传授知识, 积累着文学财富。文学作品启示着人们, 而文学欣赏就是教人如何从文学作品中得到启示。

二、文学欣赏的处境

何为文学欣赏的处境?它具体是指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欣赏主体, 也就是读者, 所处的具体环境、地点与时间。说白了这种处境处境就是指文学欣赏的外部条件。如果所在处境不同, 欣赏效果则必定有所差异。而谈到处境, 首先要讲的表示注意力。

要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审美享受, 作为读者就必须先对自己的心心理功能有所了解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然后以此来对欣赏客体, 也就是文学作品, 进行一系列的推敲、揣摩、联想与情感互动, 然后充分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 与作者一同在文学天空翱翔。并且能够在这种互动中获得某一方面的满足, 或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这样才能达到在欣赏文学中享受文学的效果。而作为读者, 要想把自己对于感触和想象都投入到某一篇文章或者诗词歌赋中, 这对前文所说的注意力的要求就比较大了。拿阅读一篇长篇小说来说, 周所周知, 长篇小说中人物繁多、关系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要想通篇理解、体悟, 没有一定的阅读注意力是万万不能的。再比如欣赏的是一首诗, 四言绝句, 通篇不过二十个字。有些人可能只是粗略一看, 一字一句读下来或者干脆背诵过, 就以为将其完全掌握了。殊不知这二十个字中蕴含的无穷无尽的艺术。而要想体会其中的魅力, 就必须反复咀嚼, 仔细揣摩, 亦或是参考诗人的创作背景等等。

由此可见注意力对于阅读鉴赏的重要性。而注意力虽然主要受人的毅力来控制, 但是外界的干扰肯定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一点对于心理素质差的人表现的尤其突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外界的环境对于读者视觉和听觉的干扰。当然, 读者在欣赏文学时所处的气候或者时间等因素对注意力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比如有些人凌晨的注意力高, 而有些人的阅读黄金时间则是在晚上。说了这么多, 笔者主要想要表达的是, 对于文学欣赏中的处境, 这种可控性高的环节, 只要稍加注意, 对欣赏的环境和时间做出合理安排就能避免这些干扰, 从而增强注意力, 提高阅读的质量, 达到文学艺术享受的效果。

三、文学欣赏的心境

心境, 指的是人长时间的心态的累积。而文学欣赏的心境具体是指在文学欣赏的整个过程中欣赏者的心态和心情。说白了就是文学欣赏中的心理因素。尽管或多或少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心态来说, 其心理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 在长沙读书时, 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什么是闹市, 也就是街上最热闹的地主, 譬如说街头的菜市场, 他每天都坐在那看书, 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而这种静心、恒心便是文学欣赏中需要的心境。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文学欣赏时都不具备这种心境, 甚至会以一种完全消极的心境去进行文学的欣赏。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 特别迷恋校园情感类小说。经常熬夜看到早上5、6点, 她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中的某个角色, 每时每刻都在期待小说中的情节有朝一日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导致她的生活十分消极, 好逸恶劳, 而且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便是消极的文学欣赏心境带来的后果。

文学欣赏, 它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审美, 还要在发现美、享受美的过程中达到净化自己的作用。从文学欣赏中吸取精神层面的力量, 这也是文学欣赏的社会价值所在。文学欣赏有自己的两重性, 欣赏的主体要做到既能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 与文章一同喜怒哀乐, 又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并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些人物, 这才能是文学欣赏的最佳心境。

四、文学欣赏的意境

最后要说的是文学欣赏的意境。这主要指的是在文学欣赏的整个过程中读者与内容的交流、感应, 及由此产生的共鸣。这种意境可以说是文学欣赏的至高境界。这就要求欣赏的主题既要融入作品之中, 又要置身作品之外。前者是指在文学欣赏过程的中读者的心境被作品的情节牵动, 哀其人之不幸, 怒其人之不争, 既为文章中的感人情节而触动, 又为一些冤屈而愤愤不平。而后者指的是无论文学欣赏多么的投入, 读者都能把现实放于第一位, 不偏离自己的主航道, 并能在此基础上, 用发展的眼光去观照并审视作品。表面看来这俩者是矛盾无法共存的。但仔细分析, 欣赏与现实的结合恰恰使得文学欣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只有这样文学欣赏中的意境才能更加完美, 文学欣赏的审美功能与它的社会功能才能充分得以阐释。

五、小结

总之文学欣赏的处境、心境与意境并不是孤立自生的,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其中, 文学欣赏时读者所在处境, 外部环境能直接对其心境产生影响, 如果所在处境不同, 欣赏效果必定各异。文学欣赏时读者的心境, 指读者的内在心态, 如果心态好, 自制力强又能客服处境带来的消极影响。至于文学欣赏时的意境, 是文学欣赏所处的最佳境界。很显然, 它是良好的处境与意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童庆炳, 刘谦.文学概论 (根据党政干部基础科文学概论课电视录像讲授内容编写) 第九章文学欣赏[J].前线.1986 (03)

[2]石爱民.图式理论对文学欣赏的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4 (03) .

僧人的心境随笔欣赏 篇3

我喜欢淡淡的一切,我希望世间的一切都是淡淡的。

我这样说,不仅是因为个性,或许是因为经历太多的事情。生活中那些淡淡的茶水,淡淡的饭菜,淡淡的交谈,淡淡的举止,就像缕缕馨香,一直优雅着我的岁月。

苏东坡描写西湖,曾经有一名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早春时节,在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才真正是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只有一蓑烟雨中的西湖,才是最美的。

这种淡淡的美,又让我想到佛教的禅味,那也是在静思中,多了几分淡淡的神秘,是曲径通幽处的恬静。禅比之悟,多了一份幽深;淡比之浓,更接近天然浑成。如果说禅,是大彻大悟,有些难;那么淡,其中的意韵深远,更不易。其实禅的核心,也是淡看风月。

所以,我在光阴流转中,不论丰盈或是凋零,总是云淡风轻。总是以淡心对待得失,以静心看尽荣辱,在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并一直牢记,欲望越大,压力越大,欲望越强,枷锁千钧。人一旦跌入“欲”的深渊,就会腐蚀心灵,使人成为欲望的奴隶。

淡,其实也不是无味。淡淡的新绿让人喜悦,并不只是因其淡,而是因为有了希冀。淡淡的流云让人平添许多欣喜,也不只是因其淡,而是有了那份漂浮的随意。

于丹教授精僻的人生论点,有理有据让人叹服,总是引人共鸣。雪小禅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修为和艺术气息,是别人无法模仿亦无法揣摸的。她们都不是倾城姿,但都有一抹淡淡的情怀,一袭素素的青色。那种轻轻的飘逸和真情,使她们蒙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美,有一种让人无法移开目光的神韵。我喜欢这样的女子,虽在时代中成为骄点,却没有造作虚伪;虽在盛名之下,却淡淡地安坐在时光的经纬里。

人如此,生活亦如是。尤其是人与人相处,我更推崇“淡”字。淡淡微笑,轻声问候,偶尔相聚。这样,就会不争艳,不夺色,不求名,不为利。这样,就不会活得太累。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句老话,却很精辟。人与人相交,有些话,你不说,我不会问;有些事,你不做,我也不会期许。有些话,你说了,我明白,也许没有表示;有些事,你做了,我知道,不一定明显反应。但我心里总是透亮,总是相知相惜,哪怕淡淡的。

生活中,喜欢淡淡的烟雨,伴着淡淡的心情。那些曾经走过的斑马线,那只逗过的小狗,那些闻过的花香,那一树仰望过的香樟叶……想起,亦是如此刻骨,如此铭心。

花中之王的牡丹,我也喜欢,但总觉没有君子莲那样沁人心脾。因此每个季节,我都喜欢摘一朵淡泊的花,插在光阴的花瓶里,养一壶春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喜欢这几句流芳的箴言,觉得很深远旷达,是一种崇高的智慧,是哲理,也是人世间最深刻的美。

还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面对喧嚣的红尘;喜欢“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总是把事物看得美美的,淡视浮沉,荣辱不惊。

我之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因我从小喜欢纯水的透明,喜欢清水的见底。人道水清则无鱼,无鱼就无渔,无渔则无欲,多么明白的事情,多么浅见的道理。人生原本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把交往如此复杂又何必?

王勃脍炙人口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把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同古人相比,我们也许少了一些旷达,一份恬淡,一种清新。还少了一份肝胆相照的洒脱,一份义薄云天的情意。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生在世,有求淡之美,方得天地之真。禅之韵,淡之美,喜欢这样的意境。这其中的深,这其中的妙,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人生,虽风雨兼程,我却行走在淡淡的路上,采一路淡淡的丝路花雨。我从那淡淡的远方走来,向着淡淡的远方走去,任淡淡的红尘,遮住我淡淡的足迹。

上一篇:各个协会活动流程下一篇:高考环境污染的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