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通用11篇)
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篇1
1977年,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中国知识界的一个拐点。恢复高考,让年轻一代站在相对公平、公正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决定命运,这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最为可贵的一笔。影片《高考1977》讲述的正是特殊年代,那群求索不歇的人,时刻等待着为自己的命途做出倾力之搏。
一、燎原之火,点亮希望
影片开篇就是一个极为珍贵的镜头:露天电影场上农垦三分场的上海知青在寒冷的黑夜中感受着银幕带给他们的希望:邓小平复出了!尽管停电,但大家还是用自己的热情——“人力发电”点燃了那一柱希望之火。就是这种众人踩起的火焰,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这然也是在改变中国这个国家的命运与历史的进程。
再就是陈琼带领的知青在大雁洼工程即将开工时的那一把大火。几十个火把顺风投向那一片荒芜的乱草,就像一个个知识的火把点亮了一片片荒芜的心田。单独的个人在宏大的政治与历史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无助,无论多么强大,也会像那些知青一般牢困于那片荒芜的土地,无能为力。就在工程即将开工的时候,阿三颠簸送来的收音机传出了一阵天籁:各行业的知识青年都可以报考大学了!这无疑是被耽搁了的一代人的最大福音,他们将有机会重新捡起书本,拾回属于他们的梦想。这一把顺风又迟来的大火,给了那一代人崭新的希望。
二、两枚公章,两个父亲
三分场的场长,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可爱可笑、暴戾而善良,却有着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同时他深信腰间横跨的公章是掌握知青的生杀大权。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农垦复员军人,独断专横但却仁爱,无知但却无私,他们将生命献给了北大荒,也希望知青们能从一而终。因此,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抗争。还好,一旦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蛮横,又能知错就改,成为改变得最坚决、最具人性的、最伟大的父亲。这是最朴素、最善良而又有些蒙昧的人们那最真实的一面。
与老迟刚好相反,陈甫德是一个在特殊年代有“历史问题”的知识分子。他重视知识、关注教育,且有着感人至深的沉沉父爱。获知恢复高考的信息,他便不顾还是被管制的特殊身份,以身犯险偷偷打开学校的图书馆。他找寻复习资料千里迢迢去送给女儿,希望女儿能够复习功课并参加高考改变命运,为自己赎罪。为了女儿能参加高考,甚至作出不惜冒充国家干部,私刻公章的“疯狂”行为。或许这出于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而且相信历史会还自己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变得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作奸犯科”,而成为一种为亲情而不惜自我牺牲的伟大父爱,也寓意性的表征了他试图通过复制公章来“恢复”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并以此“证明”其作为“父亲”的权威。
两枚公章,两个父亲,正是那个政治弄人的历史时代两类不同的政治身份与政治地位的人物的典型代表,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生活的缩影。
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篇2
二、电影《高考1977》的语言特点
1、普通话与方言穿插交错、交相辉映
纵观整部影片,可以说影片《高考1977》缺乏突出视觉效果的唯美等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必须寻求语言上的解码。众所周知,东北话所具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普通话难以比拟的。影片《高考1977》充分利用方言的作用,其语言在以普通话为主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东北话,既满足了剧情的需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使得影片在幽默的使用上大放异彩。由于该影片讲述的是东北某农场的故事,因而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在整部影片中一直操着一口东北话,比如:“咋的这么热闹?”、“你咳嗽门子噪?”、“一些二嘎屁”、“你糊弄谁?”、“你爱咋咋的”、“整得要死要活”、“嘎哒”、“瞅瞅”等。
2、对白语言深刻反映时代的特征
影片《高考1977》作为献礼影片,导演从一群知青的生活轨迹与命运挣扎中提炼出影片主题,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特征的祭奠与怀恋。改变是影片也是那段历史中的最强音,正如影片中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语言是承载时代特征的最佳载体,为了很好地重现一个时代的轮廓,导演安排了大量的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对白语言,如:“分场革委会”、“抓纲抓革、纲举目张”、“历史反革命”、“畏罪前逃”、“摘帽子”、“代表工人阶级向农民兄弟问好,向农民兄弟致敬”、“一不怕若、二不怕死”等等。把那个年代的政治组织话语与电影人物对白错接杂糅,使观众在发出会声大笑的同时,也能迅速唤起观众的政治记忆,让观众感慨改革的伟大、时代的变化。
3.采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一部成功的电影离不开鲜活的人物塑造,要想成功地塑造一个人物,除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还必须要有彰显人物性格的语言。影片中的老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身上的戏剧冲突最多,他没文化,是个大老粗。但是他原则性强,党性强,不通情理,甚至有点迂腐,真切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形象。这在知青们对“恢复高考”传言猜疑、彷徨、抗争的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老迟在知青面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工农工兵上大学,单位推荐、组织审查,这是毛主席定的章程。能改吗?不能的,也不会改的!”。另外,老迟还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你这是缺少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的表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迟也会被父爱感动,被陈琼父亲的一句话感动,“地里的活一耽搁就是一年,这话说得多好呀!那人呢?已经被耽误了十一年,十一年耽误了多少孩子?”,所有的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以至于在影片的最后老迟对省招生办的同志说:“为了你的女儿,你敢吗?”,感人肺腑,也展现老迟“人性”的一面。
三、结语
《高考1977》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在票房获得大捷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甚至是很高的评价,该片被观众誉为“近二十年以来国产电影最成功的电影之一”。我想,如果我们能很好地了解这部影片的语言特点,我们将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部影片。
[1]吴俊.电影《律政俏佳人》的语言特点分析[J].电影评价,2007(4):23-25.
[2]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篇3
我是一个从小村走出来的姑娘,走出来时还不懂何为命运。
“用知识决定命运”这话对我并不陌生。父母从小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走我们的老路”;老师教导我:“要刻苦读书,才能走出小村,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年幼无知,那时我不懂这些道理,就只是知道我该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算成功了。如今,我终于从那个贫瘠的小村走出来,坐在了大学的教室里。
直到看了《高考1977》这部影片,我才明白了,那一句“用知识改变命运”里有着太多的故事,那一声声叹息里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
我仿佛站在了1977年的天空下,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乃至整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看到了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坚毅地崛起,他在呐喊,他们都在呐喊:把命运还给我!
用感动来形容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受实在太轻,它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我震撼于那个身不由己的年代,仍有人执着地为了命运挣扎着;震撼于希望的大门打开之际,这个民族的青年对找回知识的渴望。
小根宝用瘦弱的身躯倔强地撑起了300斤的麻袋,这,是自由的重量,他倒下了,换来了久违的自由,却仍旧回不去他惦念的远方,这,是命运的重量!强子就地绝食来扞卫考试的权利,他说的没错,这次党中央是他的后台,这不是谁的恩赐,他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偷了教材,拿取了报名表,整个三分场的青年可以为了自己的命运搏一把了,他们彻夜难眠,澎湃着热血斗志昂扬前往考场,可造化弄人,车却坏了。眼看一天一趟的火车就来了,他们什么也顾不上拼了命往前跑,倒下了爬起来继续跑,因为前面,是他们走出这片寒冷的农场的唯一一条路,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一条路,而身后,是他们在滴血的被耽误了十一年的青春。然而,火车还是走了。
我还记得三子跪在地上一再磕头请求父亲让火车停下,命运不许他们错过这次考试啊!我也忘不了跪在地上,看着火车远去眼里的绝望……终于,场长老迟开着拖拉机如英雄般出现,送他们去考场。我不觉得这种拯救人于千钧一发之际的剧情有多俗套或者老土,相反,这些人,三分场的孩子们,整个民族的青年们值得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于我而言,在于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不甘毁灭的震撼,它打动我的,还有无情历史中的柔情和温暖。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是陈琼那句:“我要的是证明,你不再是历史反革命的证明,你能给我吗?我等了十年了!”十年,这个女孩承受了太多生命不该承受的重量。
她不能选择自己所爱,甚至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她不得不接受这片农场,接受这连绵的雪地,接受由别人为她决定的命运。而这又怎么能算做陈爸爸的错误呢?等了十年的又何止陈琼一个人?那一声“爸爸”陈爸爸又等了多少年,那一张抚了又抚的旧照片,是陈爸爸对女儿深爱却不能接近的无奈……
于是,他仿刻了公章,为陈琼愿意去考取大学伪造了证明。的确,在正义面前,他坦坦荡荡,在自己女儿面前,他却小心翼翼,这是一个父亲的希冀,也是一个父亲的无奈,是一个父亲的伟大,也是一个父亲的心疼……
陈琼最终以全国前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她没有因为一个假证明而被剥夺上大学的权利。历史没有重演,看似冷酷的场长为他补了证明。他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敢造假。这是一个父亲的担当,这是他对三分场所有孩子的担当,他要把命运还给孩子们。
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篇4
然而一部影片却颠覆了所有的想法。
这是一个发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农场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在农场插队的青年冲破重重阻难参加那一次另一代人都难忘的高考。故事融合了更多的是一些暖色调的感情,比如男女主角陈琼和潘志友的感情,男青年之间那种真挚的兄弟之情,所谓“右派”的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包括一向一根筋的农场长老迟也改变了对青年参加高考的态度。
看完整片电影,一个镜头一向萦绕在脑海中不肯散去。这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期望的时代列车。
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应对恢复高考的时的情绪。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好处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那个时期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期望。
此刻,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我们已经把高考视为人生的务必经历的一个阶段,“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是不是更就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主力军?
高考1977观后感 篇5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30多年前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后,为了考进大学继续学习而相互激励、共同奋斗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希望的时代列车。这是一次改变人生命运的追赶,是一次让青春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追赶,更是一次让中华民族崛起的追赶!
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高考1977优秀观后感 篇6
看到国强那么誓死捍卫考试的权利,看到那么冷的天气部分白天黑夜地奋战精神,看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们无助地追赶火车,那些末了的幸福理应属于他们。想到自己的高考,自己的考研,突然觉得很不真实。
第二年考研,结果依旧。在等待调剂的日子里,想到之前的种种,不禁泪流满面。他们问我,为什么会执着地放弃优厚的工作而继续孤身考研,为什么在一次又一次地绝望中继续,似乎只有信念能够解答。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考研前拿不到准考证的时候,我同样经历了国强的煎熬。辗转于几个邮局之间,最终只换来推卸的责任和杳无音信的挂号准考证。不知道老天是否是捉弄我。人们说平淡的日子里多些调味品,多些挫折,才会愈加成熟。而自怨自艾似乎总是我的风格。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肯醒来,在失去的时光里寻找安慰。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逃避。
今天碰到几个考上的同学,他们所奋斗的生活是我羡慕而期待的。对他们来说,那是充实的美好,对我来说,那是一切未知的期待。当一切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力留下的只有憧憬。生活,工作,梦想,现实,这些琐碎的事情交织到一起,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无力承担。试图让自己沉下来看会书,试图在音乐里寻找安慰,试图不那么脆弱,试图在黑夜里寻找到自己敏锐的未来。
讲讲人,这是奇妙的动物。宁愿回到毛主席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至少人的心灵是纯净的。羡慕那个晚上睡觉不用关门的时代。现在呢,处处得安防盗网,处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哪里去找寻那份原本的信任?哪里去放松地倾吐内心?心理垃圾越来越多,于是疾病也越来越深重。望向太空,看了《后天》《2012》,把自己渺小了看,其实什么都不算了,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切都似乎会灰飞烟灭,一切还不如自己享受享受——在物质还不是那么匮乏的时候。
《高考1977》观后感800字 篇7
对于没有经历过那场持续十年之久的灾难以及灾难过后人们那种对于梦想的渴望以及对于现实的挣扎的我们来说,高考无非就基本等同于了看书做习题和考试,站在今天这个视角去看待那时的知青对于高考的“挣扎与憧憬”时,80后似乎很难找到共鸣点,这恐怕也是电影上映时最大的担心所在。作为目前自愿掏钱买票进影院的主力军,80后影迷花几十块钱去消费的不是对于历史的缅怀和反思,相反在经过了一天或者一周的紧张工作之后,他们更愿意看到的就是那种最好简单到不用脑子思考就能理解的片子。所以对于没有那段亲身体验的80后甚至90后影迷来说,想要让他们掏钱去看这么一部很多人不太感冒的“父辈记忆缅怀”是有不小的难度。
但也不是说影片完全没有票房成功的可能性。前几年的《东京审判》在宣传上不就给全中国人来了一次“道德绑架”吗?该片在宣传海报上宣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此语一出不得了,如果不去看的话岂不是要背上不爱国的罪名。因此我觉得,《高考1977》也可采取这种“绑架”的办法,“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应该看的电影”或者“每个80后都应该陪自己的父母去看的电影”。
再来说说影片本身。开头我也说过,对于这样一个借着改革开放30年的春风而顺势走大场面大投资的影片,导演有意将它拍摄成具有史诗性质的大片,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大摇臂镜头已经茫茫雪景的大场面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对于这样一部大格局的影片来说,影片内部实际所展现的格局却很小,因为人物虽然多,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多人物并没有得到很多的渲染,比如带头绝食那个人、火车站长的女婿、那个因为救人而被喇叭砸死的上海知青等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人物性格并不是十分饱满,甚至绝食那场戏中无缘无故跳出来支持带头人的那些人我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影片的主线还是在于小潘和陈琼的爱情以及老迟对于高考的态度转变上的,但孙海英所扮演的老迟实在太过于强势,让我觉得王学兵扮演的那个知青似乎变成了个附庸。
影片中间有一段裸戏,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回来的路上和木匠等人讨论,这段裸戏实在是出来得太突兀,因为本以为这么一部主旋律的片子,再怎么也不会突然蹦出这么一段吧,况且我们都认为这段裸戏实在是可有可无,至于为什么会有,我只能猜测是否导演想让该片不至于太那么主旋律而为之。不过这段估计上映的时候会被剪掉,这里不做重点讨论。这里的爱情戏作为当时人们对待即将改变他们命运的高考其实是增添了一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知青之间相互陷入爱河是很正常的,但《高考1977》里在表现这段爱情挣扎的高潮时明显有一个硬伤,也就是那段裸戏,据我所知,人们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还是相当保守的,学生之间上课要画三八线,男女生之间很少讲话,即便恋人之间在公开场合也不会作亲热状,就连牵手也被看成是有伤风化,但《高考1977》中小潘和陈琼那次激情缠绵甚至连门都没锁,以至于被闯进来的老迟碰了个正着。
也许对于经历过那次高考的人来说,他们能从影片中或多或少看到当年的自己的影子,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回忆当年经历过那次高考的学生描述:“当时一个同学特别兴奋地骑车来告诉我,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一下子就惊呆了,眼泪一涌而出。我跟同学反反复复地说一句话:这下有希望了!当时那种情况,有点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都吸都看不见。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牵头突然冒出火光,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所以对于《高考1977》里所呈现的各种状况,我是能理解那群经历过风雨飘摇的时代的年轻人的心情的。
观高考1977有感 篇8
影片放映伊始,我便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刚好过去两年,不长不短。那段日子每天睡眠严重不足,起来之后面对的就是满满课桌一大摞书本,重的连课桌的翻盖都开不出来,也有成叠的模拟卷在面前张牙舞爪,会有一把一把的写完了的水笔笔芯,嘴里念叨的也都是些什么英语单词、语文的诗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高三是黑暗的,那段记忆也是我想封存的。
然而观看影片后,我亦有了新的感悟。
影片描述了在文革期间也就是废止高考制度的11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事。尤其着重表现了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的改变。它刻画了被下放青年在这11年中的无助,迷茫和愤恨以及对公平和知识的强烈的渴望。在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句“恢复高考制度比高考本身要伟大得多!”发人深省。的确,恢复高考制度在当时意义重大,它停止了人们对知识的践踏对文明的摧毁,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何为真理。而这一切的觉醒也正是因为国家认识到公平和知识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四十年后的今天,高考是否还一如往日的神圣呢?我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对绝大多数普通的考生来说,它仍起到分水岭的作用。
我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常常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夜不能寐,抱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高考的存在,如此折磨人。现在回头来看,虽理解了高考存在的必要性和它的时代意义,理解了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仍然需要它。但同时又觉得,近年来,我们赋予高考的使命感在一点点偏离原本的轨道。以我自己为例,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对知识的渴求与狂热早已消耗殆尽,剩下的是麻木和疲惫,是把高考作为一种手段或者工具来使自己升入理想的大学,早日挣脱牢笼。尽管这种想法不合理,但我却发现不少同学都存在类似的想法。那么长此以往,高考不就是变成一种束缚人发展的制度了吗?这当然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所以,接下来,高考制度的改革就迫在眉睫。
高考1977影评 篇9
电影本身制作没有大片手法,故事情节注定无法有新的冲突出现,选用演员的形象基本符合角色气质,结局本身毫无悬念和科技可以运用。影片所能够运用的就是电影的叙事,把观众的思绪拉回那一年、那个时代。30年前的记忆应该是非常清晰地在当代人中再现和传递。我不认识导演,但很敬佩他选择这个电影来拍,猜测他的目的许是让观众在近100分钟的黑暗中回忆那个年代,感受一次精神的压抑、释放的过程。至少,他打动了我,影片让我的历史回忆不在空白,我能够感性地了解了那个时代,那一年高考的意义所在。至于看片中用完一包纸巾,眼泪的宣泄正是我需要感谢此片的,精神上的洗涤和宣泄对于有压力的现代人显得多么珍贵。
从一部电影的创作质量上看,《高考1977》也许算不上是一部杰作,但看完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却仍免不了让人唏嘘感叹一番。其实,这部影片可以为人们看待中国这30年的历史变迁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角,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明显不同。
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那代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
对那一代人来说,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可以把历史演进的动因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去吗?因为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就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吗?
固然“感恩”二字可以代表一代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但这是一种被道德化了的历史意识,很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得到其他代际人群的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旁白中所流露出的对伟人的感激和膜拜,那种抒情的言说方式,似乎很难被作为晚辈的观众所普遍认同。人们面对历史,任何时候,仅有激情都是不够的。
历史的发展也很难用善恶、恩威这些简单的道德概念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
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篇10
导读:1977年,邓小平一锤定音,作出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再次打开,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中国莘莘学子的命运因此发生重大改变。在今年高考帷幕即将拉开之际,重拾那段被人渐渐淡忘的历史记忆,开启我们饮水思源之旅„„
十年内乱,教育革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大学的门似乎是紧闭的。1970年,毛泽东的“七二一”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要从有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于是北大、清华开始恢复试行招生。招生对象是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招生办法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1972年,周恩来提出要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考大学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背景下,他的意见没能施行,大批有志于深造的青年人被关在校门之外。面对我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出现的人才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1977年5月,邓小平曾痛心疾首地说:
一、恢复高考的关键性会议
1977年6月29日,教育部在太原召开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与会者声讨“四人帮”,批判“白卷英雄”,但是,在讨论到最主要的议题时却举步维艰。那时,高等教育领域的上空仍笼罩着两片阴云: “七二一道路”、“两个估计”,这都是毛泽东亲自批示或点过头的。于是,会上提出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而稍许进步的地方表现在:除招“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外,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试招4000-10000人,不足计划招生数的2-5%。而且试招的高中毕业生也以政治条件为选拔的主要标准。由此,形成的招生方案于8月4日上报中央。
在太原招生会议结束后的7月16-21日举行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和他的一切职务。邓小平复出后立即自请分管教育。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着手办恢复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即召集30多位科学家、教育家开座谈会,对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是一次关键性会议。在座谈会上,邓小平认真倾听了科学家们谈论高等教育令人不满和焦虑的现状。8月6日,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问题上。在此之前,教育部已在太原召开的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形成的“群众推荐”的招生方案,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病,并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其中,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现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在下午的发言中强烈呼吁,从今年就改进招生办法,再也不能忽视新生质量了。
在查全性发言时,邓小平插话问在场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今年高考招生还来不来得及改?” 查全性赶紧插话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要不然又会误招20多万不合格的学生,浪费可就大了。接着,他又问刘西尧:“报告送出去没有?”“今天上午刚送出去。”“那还来得及追回来。”邓小平略沉吟后,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刘西尧说今年来不及了,招生会议开过了。邓小平说,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重新召开一次招生会议就是了。
查全性的讲话大约15分钟左右,包括邓小平插话表态,直到最后的拍板,整个过程也就是20分钟。可以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小平同志主持的这次科教座谈会的压轴戏,査全性成为面谏邓小平恢复高考的第一人。这次座谈会就在高潮当中结束。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就这样确定了。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结束时的讲话中再次明确宣布:“今年就要下定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二、历时44天的第二次高校招生工作会议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饭店(后来移师友谊宾馆)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一年之内召开两次高校招生会,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它还是建国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马拉松”式会议,历时44天。会议期间,邓小平于9月19日召见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尖锐批评教育部思想不解放。谈到招生问题时,他如是说:
邓小平对招生具体工作抓得极细,他亲自看招生文件草稿,亲笔修改招生对象条件。招生文件初稿对政审规定得繁杂琐细,邓小平批评“你们起草的招生文件写得很难懂,太繁琐”。他指示修改:“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而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由于第二次招生会议迟至9月底才结束,所拟文件还有待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之后还有层层传达部署、筹备组织等大量实际工作要做,所以决定把1977年招生工作推迟到年底进行,本拟恢复秋季入学的77级新生,也只能延至1978年春季始业。
三、高校招生终于恢复统一考试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恢复高考的问题。10月12日,国务院转发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招生恢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制度。至此,施行7年之久的“群众推荐”制被废除。
当时,人们都注意到,在报考条件中附加了一小段虽不显眼却关系重大的文字:“另外,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年、1967年两届高中毕业生)。” 报考条件中附加的这一小段文字,“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找回了高考的机会。1968年底,全部在校的1966一1968年6届中学生统统毕业,大部分上山下乡,小部分进厂,失去了高考的机会。这些后来被称为“老三届”的高中、初中毕业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们的年龄分别是:25岁、26岁、27岁、28岁、29岁、30岁。这样,除了68届初中生可以在年龄线内正常报考外,其余5届中学生全部过线。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见报,立即传遍城乡。从10月21日起,到年底高考结束,两个月中,从通衡大邑到穷乡僻壤,高考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文革”中离开校门的11届总计1000多万中学毕业生,更是如闻春雷,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涌向新设立的各级招生委员会,从各个角落搜出尘封虫蛀的中学课本。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学习大复习随处可见,朗朗书声随处可闻,勃勃生机再现于校园学舍。
11月底,高考在全国各地陆续拉开序幕。考场爆出许多趣闻,诸如师生同场,夫妻同考,还有兄弟叔侄一家同试。至1977年12月,全国总共有570万人参加了考试,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最高记录,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当时一下子拿不出足够的优质纸张印考卷,为此,中央特批动用印制《毛泽东选集》第5卷的纸张。
规模盛大的首次高考结束后,12月2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毅在四届政协七次会议上作《关于科学和教育情况的报告》,在报告第一部分,专辟第7条谈恢复高考情况,可视为一个总结,转录如下:
1977年恢复高考,对于经历了那场伟大转折的每一个人来说,已成为浓缩了的历史阶段。恢复高考,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择优的原则,使得“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新概念。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考试的范围,它所体现的精神如今已深人人心。从更高的意义上讲:恢复高考,不仅仅是恢复了一种考试制度,它也是对“文革”拨乱反正的一个开端,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起点。
看《夺冠》电影观后感 篇11
从传承到传奇
《中国女排》再现新一代女排荣耀瞬间
“新一代女排”海报中,冠军队员们身着蓝白球衣,驰骋赛场,将观众的记忆拉回那经典一战——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战巴西!那一战,扭转了里约奥运原本不利的赛局。中国队最终站上了里约奥运最高领奖台,时隔,再夺奥运金牌!新一代女排是女排精神的传承者,也是新传奇的缔造者:
主攻朱婷(朱婷饰),中国女排的头号尖兵。入选国家队之后,女排的每一场硬仗,都有朱婷拼搏的身影;
副攻徐云丽(徐云丽饰),从小丽到丽姐,从超级替补到“三朝元老”,这位老将撑起了中国女排的艰难时光;
主攻张常宁(张常宁饰),排球世家的传承人,不满20岁便以主攻身份拿下世界冠军;
二传魏秋月(姚迪饰),同为“三朝元老”,一双腿饱经风霜,却一直忍痛为中国女排书写传奇,令人起敬;
自由人林莉(林莉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被称作“最强自由人”;
主攻刘晓彤(刘晓彤饰),中巴之战时,替补惠若琪上场,打巴西女排一个措手不及,实现赛事逆转,功不可没;
副攻颜妮(颜妮饰),大器晚成,郎平麾下一员悍将,是最可信赖的副攻;
主攻惠若琪(惠若琪饰),16岁被陈忠和指导带进国家队。两次心脏手术,满身伤病折磨,也未能阻止她在赛场上奋勇拼杀;
二传丁霞(丁霞饰),作为“X因素”,每次上场都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副攻袁心玥(袁心玥饰),用“中国女排史上第一高”的肩膀,撑起女排的未来,向排坛巨星发起冲锋;
接应龚翔宇(龚翔宇饰),用一股咬牙坚持的拼劲,证明了自己的全能价值,年纪虽轻,潜力无限。
新一代女排的传奇是中国女排所有球员集体写就的。
重走“里约大冒险”集体泪崩
冠军队员被剧组高还原度震惊
首次“触电”的冠军球员们,一入剧组就被高还原度震惊。丁霞感慨拍摄现场非常贴近真实,才让毫无表演经验的自己有了代入感:“当时真的有比赛的感觉,我要跟对手红眼,心里有了一定要拿下这场球的感觉。”
影片拍摄了新一代女排从集结成军到决胜巴西的故事,对每个球员来说,就像重新经历了一遍当初的人生。惠若琪透露拍摄中巴之战那场戏时,球员们都哭了:“想到当时我们多不容易,想到自己的成长和改变,大家都哭出来了。那一场戏很多人都敞开了心扉。我们坐在场地里,导演都不打扰我们了,就让我们自己聊,每个人的很多情绪,都在这个点被激发出来了。”颜妮自白,当初真正比赛时都没有哭,反而是拍戏时哭了:“演的时候,就像又经历了一遍。对战巴西那场球对我们来说真的特别特别艰难,我们没有任何的优势,只能靠自己拼命。”值得一提的是,魏秋月由现役国家队队员姚迪出演,她不曾亲历里约奥运会,却有别样感触。姚迪感慨:“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就好了。”一句话道出每个运动员对梦想的执着和憧憬。
女排队员们真人出演这部电影,也是对传承“女排精神”的另一种期冀。朱婷表示拍戏时所有人都想尽力做到最好:“希望更多人能通过电影银幕了解中国女排这支队伍。” 面对时代发展,女排精神与时俱进,但数十年如一日的,是为国争光的信念。无论是“五连冠老女排”、“黄金一代”还是如今新一代女排,一直传承着打不垮、拖不烂、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看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推荐阅读: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07-14
观《高考1977》08-28
看《那时风华》电影观后感影评12-13
看雷锋电影观后感800字12-28
看《大圣归来》国产动画电影观后感09-07
看《疯狂动物城》电影观后感300字10-23
看《孔繁森》电影的个人精选观后感06-16
看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300字07-04
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观后感06-20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看话剧《红领巾》有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