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论(精选15篇)
两点论 篇1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学设计
(哲学生活)
呼
敏 莉
陕西省黄陵县黄陵中学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㈠本框的主要内容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中的第二框。本框共有两个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出发,引出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的含义、地位及意义。㈡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学习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通过本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属方法论的要求,在全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鉴于本框节知识容量较大、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大,所以本节课我只选取第一目和学生进行探讨学习。
二、设计思想
本课在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指导下,以“推进有效教学、建立快乐高效课堂”为目标,1、遵循“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坚持“推进有效教学、建立快乐高效课堂”为目标,贯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2、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教学中,所举事例力求从学生生活中寻找,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运用哲学,最终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遵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材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手段,避免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对教材内容、顺序进行适当处理,考虑到难度问题本节课只选取第一目,而且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渗透在主次矛盾、主次方面的学习中。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矛盾的含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能力基础: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但实践运用能力普遍较弱。
3、学习难度:本节课实际上是对“矛盾含义和特殊性”的再现与深化升华,可以采用探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所以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①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②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情境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现实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带出,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辩论。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④比较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经验出发,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归纳出不同知识点的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探讨式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② 通过对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4、手段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材料、问题给学生通过: ①情境探究法
创设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②问题探究法
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带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难点: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②制作学案;③收集有关学生生活的材料; 2.学生准备
①课前预习;②了解生活中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体现。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图片播放 :“走进洛川中学”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走进洛川中学”,从生活出发创设形象情景,引起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新课展开
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情景设计:学校发展要再上台阶,实现质的飞跃:
需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后勤服务工作,为师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后勤保障);需要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塑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用文化的发展引领学习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洛中 感悟哲理】
(1)如果你是校长,你认为最重要的要抓好哪件事?为什么?
(2)学校工作中,改善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管理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置之不理?
(3)通过对学校发展的探讨,对我们以后做事情有什么启示?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展错、纠错、补充、完善、生成知识。教师:引导、评价。(略)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分析,引导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感悟、归纳“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领悟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两点论重点论统一 多媒体展示:展示手机图片。【看自己 感悟哲理】:
(1)谈谈你对中学生拿手机的认识?
(手机该拿:利大于弊? PK 手机不该拿:弊大于利?)
(2)通过对中学生拿手机问题的探讨,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事物?
学生:,交流互动,展示观点,纠错、补充、完善、总结生成知识的理解。教师: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渗透德育,形成理念。
【设计意图】:将课堂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通过通过学生辩论,明确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轮要求,并使学生的情感价值升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总结:发展学校、看自己告诉我们:(略)
(三)【大家来找茬】:知识检测与巩固(略)
(四)二次知识构建
学生:总结、纠错、补充、完善。教师:总结归纳。
(四)板书(略)
(五)课后作业:
【举一反三】:请你课后了解洛川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方法为洛川经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两点论 篇2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而医学是自然学科的一部分,需要哲学的理论指导。在乳腺外科的教学中,因为课时比较少,并且在临床示教过程中往往涉及女性患者的敏感部位及隐私,所以对教学方法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仅仅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目的,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忽略了对学生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的培养。在乳腺肿瘤外科教学改革中,寻找一种适宜的思想理论对于探讨乳腺外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遵循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常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乳腺外科教学会形成教学安排围着教师转、教学组织围着课堂转、教学内容围着教材转的局面。但是,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诸多医学伦理矛盾,不仅需要医学知识,更需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两者相互结合,才能避免和解决矛盾。
在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理解为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在乳腺外科教学中教师转变理念,将学生视为认识的主体,课程教材为教学基本形态的客体[1]。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在主客体之间起中介因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教材为客体的“三体结构”。以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为案例,可以选择的常见手术方式有保乳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术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等。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前提,作为医生如何指导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方案发表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并且能够促进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起到一种激励临床学习的效果。作为医学生要参与选择手术方案,必须先掌握大量的乳腺外科基本知识,例如乳腺癌如何分期,什么是临床分期,什么是TNM分期。这个案例是在乳腺外科教学实践中,通过主体与客体角色定位转变,将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变革,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主体达到了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
2 教学内容中的哲学思想
哲学中“两点论”和“重点论”告诉我们,在看待问题和处理矛盾的时侯,既要全面,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两个方面,又要抓住主要矛盾[2]。乳腺外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发展很快的学科,但是,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作为乳腺外科患者多为女性,这些女性生理上经历乳房缺失的痛苦,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所以应该在诊疗过程中对学生多灌输人文关怀方面知识。作为医生和乳腺癌患者,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合适?这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对的矛盾,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这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模式多采用共同参与型。例如,对于老年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患者全身情况,权衡根治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式的利弊,根据偱证医学的证据,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疗的风险及收益,赢得患者信任,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适宜的治疗,同时能够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乳腺外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组织有效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结合的方法。
3 辩证的应用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乳腺外科教学中幻灯片、手术视频录像、动画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应用广泛[3]。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一定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约教学时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并且代替部分板书和示教;视频录像可以能够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师应该辩证地使用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如果运用不好,也会将产生消极作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非常大,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只有瞬间的印象,无法建立长久的记忆。如果完全依靠视频录像代替教师的讲授,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课堂缺少互动环节,影响上课活跃的氛围。所以,教师教学手段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应该辩证地选择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同时必须遵循理性认识基于感性认识的规律。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发挥教学优势:教师优秀的板书能够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更能够有条理的、概括的归纳知识点,方便学生持久的记忆;教师通过简单的图表把发杂的结构关系表达清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因此,在乳腺外科教学中,教师既要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又要兼顾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辩证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
教学中通常采用2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一种是以授课为基础的讲授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4],另一种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这2种教学方法也各有其优缺点,辩证地评价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乳腺外科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也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2种教学方法的利弊,因地制宜地使用。LBL教学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把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缺点是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PBL教学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对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解和联系;缺点是该法师资数量要求高,教学条件要求高,缺少现成的教材和经验。为了避免PBL的不足,同时吸取其长处,在乳腺外科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2种形式:1启发式教学[6]:即在课堂内容布置时,预先提出一些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问题,如讲授乳腺炎疾病时,给学生提出一个问提:为什么哺乳期妇女容易患急性乳腺炎?并要求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注意乳腺组织解剖结构特点,比较哺乳期和正常乳腺组织解剖结构有何异同。待授课结束后,在小结中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答案,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深刻理解乳腺解剖结构的重要意义;2讨论式教学[7]:在一个章节的学习结束后,结合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与临床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由他们组织讨论。如乳腺癌章节学完后,综合学生学习情况和将来的临床运用价值提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手段有哪些”?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们对肿瘤疾病多种治疗方法的认识。
两点论筛选强势股 篇3
一般来讲,股市中概念股或热点强势股在大盘调整过程中经过上涨后会随大盘出现调整,但由于是热点,未来反弹的力度也较大。从抢反弹的原则来看,抢反弹一定要抢到两个点:买点和热点,而且缺一不可。因为,反弹的持续时间不长,涨升空间有限,如果没有把握合适的买点,就不能贸然追高,以免陷入被套的困境。另外,每次值得参与的反弹行情中必然有明显的热点,热点板块容易激发市场的人气,引发较大幅度的反弹,主力资金往往以这类板块作为启动反弹的支点。通常热点个股的涨升力度强,在反弹行情中,投资者只有把握住这类热点,才能真正抓住反弹的短线获利机会。
笔者认为,前期受益城镇化政策的绿色建材基建、高送转、4G和有望在即将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和年报预增板块的小盘股最值得挖掘。
创业板中作为新型绿色材料和高送转双重概念的太空板业最值得关注。作为新型城镇化概念股龙头之一,长期发展值得看好。技术上看其主力操盘风格凶悍,近期调整较为充分,反弹爆发力较强,可短线关注。
另一受益农业机械化及城镇化概念股吉峰农机,近期随大盘出现大幅调整,到了前期蓄势平台处,未来也有望反弹,在下周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时,有望进一步活跃,可作为短线抢反弹重点关注的标的之一。
而受益于国家大力投资高铁建设的永贵电器也是可关注的反弹标的之一。永贵电器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有高送转预期。二级市场该股近期持续调整,随大盘反弹的可能性较大,可波段操作,等待阶段性反弹的到来。
在4G牌照发放后,整个板块近期随大盘出现了调整,该板块中的很多个股未来业绩逐步向好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大盘出现反弹,该板块有望重新活跃,创业板中的富春通信可重点关注,该股前期出现调整后,有望重拾升势,可逢低关注。
券商行业是中长线最值得关注的行业之一,四季度及明年的业绩有望出现向上拐点,中小板中的西部证券近期随大盘小幅调整后,先于大盘出现反弹,由于笔者认为券商板块有望成为率领大盘反弹的主力板块之一,所以也可中短线关注,是较好的反弹标的之一。
除以上的个股外,中小板的史丹利也由于具备高送转和生态农业概念,也是可短线关注的较好标的,建议可逢低关注。而华伍股份、红旗连锁及达刚路机等由于受益国家政策也可逢低关注。
凌晨两点 篇4
凌晨两点的天有着令我着迷的色彩,凌晨两点的空气有种温暖的气息,凌晨两点的天空真的很安静。凌晨两点,我总是从睡梦中醒来,然后,开始感伤……
每个人都说我很快乐,于是我告诉自己我很快乐,毕竟我的身边总是有那么多人陪。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什么我会觉得孤单,仿佛这个世界只生下我一个人?也许是我太贪心了吧,我总是眷恋那种被呵护的感觉,发了疯似的想念并且依赖着,可是我却只有回忆,只有回忆让我依靠。
高中,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路程要走了,每当我放慢大脑的思维来获取短暂的休息时,我总会挪用、出那么一点点脑细胞来想,未来在哪?呵,未来在哪?我不清楚,我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那早已厌烦的课本中去,然后,在明年夏至到来之前,走上那个让我斗志昂扬的地方。
很喜欢杰伦的《世界末日》,每次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那么今天,今天的我们可不可以挣脱学习的束缚?心里有那么一个微弱而又清晰的声音传来,不,不能,因为你还活着。是啊,我还活着,尽管我是那么地向往着自由,可只要活着,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可是,什么是自由?我开始沉默……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到新的结论,并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的特点。
3、情态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直线方程两点式。
2、难点: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设想
问
题
1、利用点斜式解答如下问题:
(1)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1,2),P2(3,5),求直线l的方程.(2)已知两点P1(x1,x2),P2(x2,y2)其中(x1x2,y1y2),求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
设计意图
遵循由浅及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结论,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要求直线方程,应知道什么条件?能不能把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先判断是否存在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可求出直线方程:(1)y232(x1)y2y1x2x1(2)yy1(xx1)
教师指出:当y1y2时,方程可以写成
yy1y2y1 xx1x2x1(x1x2,y1y2)
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问
题
2、若点P1(x1,x2),P2(x2,y2)中有x1x2,或y1y2,此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设计意图
使学生懂得两点式的适用范围和当已知的两点不满足两点式的条件时它的方程形式。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和分析,发现当x1x2时,直线与x轴垂直,所以直线方程为:xx1;当y1y2时,直线与y轴垂直,直线方程为:yy1。
问
题
3、例题教学
已知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A(a,0),与y轴的交点为B(0,b),其中a0,b0,求直线l的方程。
设计意图
使学生学会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理解截距式源于两点式,是两点式的特殊情形。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多少方法来求直线l的方程?那种方法更为简捷?然后由求出直线方程:
xayb1
教师指出:a,b的几何意义和截距式方程的概念。
问
题
4、例题教学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5,0),B(3,-3),C(0,2),求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解决问题。
师生活动
教师给出中点坐标公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恰当方法求出边BC所在的直线方程和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方程。在此基础上,学生交流各自的作法,并进行比较。
5、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反馈。
6、小结
增强学生对直线方种四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互相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教师提出:
(1)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直线方程的表达形式有多少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要求一条直线的方程,必须知道多少个条件?
7、布置作业
语文中考改革的两点思考 篇6
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以语文考试改革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工作。关于语文中考改革,教育部已于去年4 月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改革 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包括上海市闵行区在内的全国7 个地区作为全国语文中考改革试点单位。各个试 点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部门 的肯定,《人民教育》今年第5期也作了有关报道。
语文考试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这里仅就考试命题的改革谈 两点认识。
一、命题内容应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上海《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用)》指出:“语 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传授语文知识,并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等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元化的复合体,包 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方法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 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中考命题应该以能力立意而非以知识立意。
教学中,适当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但是有 知识不等于就有能力,因为从知识到能力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进行扎实的训练,而能力强则必然具有 宽厚的知识基础。因而,从考查角度讲,就应该着重看他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像判断一个木匠的水平如何,要 看他能不能做出既美观又牢固的家具,而不是看他懂得多少做家具的知识。以能力立意既能检测出学生真实的 语文水平,又能引导知识教学走上为能力服务的正途。
由此看来,试题中过多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阅读理解部分许多非能力题的设置,是造成一些学生语文 “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阅读试题,很短的一段阅读材料,意思并不难懂,但可以出十几道题目, 做对一两题同做对全部题目没有实质性区别;有的一篇文章后面七八道题,大多是些跟阅读能力无多大关系的 知识性题,或是些外在于文章实质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全做对了,结果却是连文章写什么还没读懂。这就是以 知识立意,把文章作为考查语文知识的材料,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异化为语文知识的考查,是把能力知识化,而 不是把知识能力化。这就难怪许多具有很强语文能力的学者、作家,因为不熟悉语文教学的那套“概念”“术 语”,闹出语文考试不及格的`笑话。
以能力立意,就基础知识的考查来说,就是要强调实用。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强调运用。而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应该强调实用性,不应纠缠于名词、术语、概 念,尽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检测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而应结合具体语境从阅读理解角度考查,以及通过写作 考查知识的运用。同时,要精减内容,降低权重,减轻负担,在检测知识中考查能力。
阅读能力的考查,要突出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整体理解是阅读的规律。考查应着眼于整体,向全面理 解、整体把握方面侧重。即依据文章的特点,抓住文章的主旨、思路、篇章结构及表现方法这些全局性的问题 设计题目;即使咬文嚼字,也要不离段篇,争取“牵一词(句)而动全身”。不能死扣片言只语,设计些零零 碎碎的枝节问题,任意肢解文章,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收敛数列的两点注记 篇7
关于数列极限的保号性, 一般有:
定理1[1]如果且a>0 (或a<0) , 那么存在正整数N, 当n>N时, 有xn>0 (或xn<0) 。
我们知道, 只要0<εN时, 有xn>0 (或xn<0) 。
但是, 如果对正数ε取较大的值, 如ε=2a (或ε=-2a) , 则由极限定义知, 存在N'∈N+, 当n>N'时, 有
其实, 这和定理[1]的结论并不矛盾!这里出现xn>-a (或xn>3a) 的原因是, 用来描述xn与a的距离的正数ε取得太大了, 导致N'
定义 (互补子列) 设有数列{xn}, {xnk}是其一子列, 则{xn}中抽去{xnk}后剩余的项按它们原来的次序组成的数列称为{xnk}的互补子列。记作, 。
由子列的定义知道, nl≥l, nk≥k。最常见的互补子列就是奇子列{x2k-1}与偶子列{x2k}, 它们是互补子列的特例。我们知道, 数列{xn}与其任一子列有如下的关系:
引理1[1]如果数列{xn}收敛于a, 则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 且极限也是a。
该结论的充分性很难掌握, 因为我们很难将一个数列的所有子列都找出来。但我们可以用奇、偶子列的收敛性得到原数列的收敛性。我们以推论的形式给出:
证明:必要性:由于, 故存在正整数L和正整数K, 当l>L, k>K时, 有
取N=L+K, 则, 有, 也有, 从而有, 由数列极限的定义知, 。
摘要:讨论了收敛数列的保号性和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间关系的两点注记。指出收敛数列的保号性指的是当n充分大时 (因n→∞) , xn与其极限必同号。用定义证明了收敛数列与其互补子列收敛性的等价关系.
关键词:收敛数列,保号性,子数列,互补子列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 (上册, 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3-30.
[2]欧阳光中, 朱学炎, 金福林, 等.数学分析 (上册,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41.
[3]戎海武, 王向东.关于数列极限定义的几点思考[J].高等数学研究, 2003, 6 (3) :8.
[4]汪斌, 刘家福.数列的极限及其应用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 36 (8) :367-373.
[5]陈晓化, 任丹妮, 王艳霜.几类连分式数列的极限[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8, 24 (4) :802-805.
给家长的两点建议 篇8
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更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第一名,总有孩子会落在后面。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他已经非常难过了。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能只顾自己撒气,全不顾孩子的感受,更不要刺激孩子,而要拿出自己的宽容和安慰,一定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
当你的目光从孩子的成绩上移开,去更多的关注孩子本身的时候,往往能激发出孩子很大的学习动力。
2、讽刺、挖苦要不得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了的时候怎么解气怎么说:“怎么考这么点儿分,死榆木疙瘩!”;“你还有脸活着,扎茅坑死了算了!”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们听到这些讽刺,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待家长的这种刺激,往往产生敌对情绪,形成“抗药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说什么他都不听的原因。”
两点间的距离教案二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使学生初步了解解析法证明.
3.①教学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②“数”和“形”结合转化思想. ③鉴赏公式蕴含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猜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难点
理解公式证明分成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师:上节我们学习了有向线段,现在有问题是:如果A、B是x轴上两点,C、D是y轴上两点,它们坐标分别是xA、xB、yC、yD,那么|AB|、|CD|又怎样求?
生:|AB|=|xB-XA|,|CD|=|yC-yD|.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解如下两题.
①求B(3,4)到原点的距离. ②设A(x1,y1);B(x2,y2),求|AB|. 生:B到原点距离是5. 师: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生:我是通过观察图形,发现一个Rt△BMO,应用勾股定理得到的.(注:为②猜想打基础.)师:请同学们猜猜②题的结果?
丁:
师:哪个公式对呢?或问甲、乙、丙…怎么猜出来的. 生甲:利用①题求出A点到原点距离加上B点到原点距离.(其他学生讨论反向原点O在P1、P2直线上吗?引导讨论达到认同
师:我们来欣赏和考验它的正确性. ①
按距离要求它大于等于零,是这样吗? 生:是.
② |AB|=|BA|.公式满足吗? 生:满足.
师:用猜出公式检验①题.
师:当AB平行于x轴或平行于y轴,公式还适用吗?
师:这就增强了我们猜想公式的信心.那么我们应该对公式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应该怎么办?
生:证明时要构造Rt△. 师:总能构造Rt△吗?
生:当AB平行于x轴或AB平行于y轴时不行.
师:那么AB不平行于x轴或y轴任意两点总能构造Rt△吗? 生:可以.
师:好!要求我们证明时分两种情况:①两点连线平行x轴或y轴时;②两点连线不平行于x轴或y轴.下面,我们来求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学生完成证明过程.)生: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P1(x1,y2)、P2(x2,y2)如图:从P1、P2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P1M1、P1N1和P2M2、P2N2,垂足分别为M1(x1,0)、N2(0,y1)、M2(x2,0)、N2(0,y2),其中直线P1N1和P2M2相交于点Q.
在Rt△P1QP2中,|P1P2|2=|P1Q|2+|QP2|2.因为 |P1Q|=|M1M2|=|x2-x1|,|QP2|=|N1N2|=|y2-y1|,所以|P1P2|2=|x2-x1|2+|y2-y1|2.
由此得到两点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
师:同学们已知道两点的距离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怎样知道的.(回忆过程)①我们先计算在x轴和y轴两点间的距离.②又问了B(3.4)到原点的距离,发现了Rt△.③猜想了任意两点距离公式.④最后求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由特殊猜测任意的思维方式是数学发现公式或定理到推导公式、证明定理经常应用的方法.同学们在做数学题可以采用!下面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应该进一步理解和鉴赏它.
对任何长度单位都适用吗?答案也是肯定的,说明公式应用的广泛性. ④当P1、P2点同时平移时,不论 P1P2落在什么位置,|P1P2|有变化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又说明了公式的任意性.
⑤对于这个公式的重要性:公式是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它对以后继续学习研究解析几何问题有着广泛的用途,在以后学习任何曲线问题时都会用到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会经常用到,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体会到这一点.
现在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在一个圆上,有A、B、C、D4个点,你怎样证明:
|AO|=|BO|=|CO|=|DO|=R呢? 引导学生利用三角解决.
设A(x0,y0),∠AOM=θ.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课题:两点间的距离.)练习:求下列坐标下的两点间的距离?
(3)有一线段的长度是13,它的一个端点是A(-4,8),另一个端点是B的纵坐标3,求这个端点的横坐标?并画出这个点.
练习方式:(1)(2)学生下面做,教师叫一个或二个学生板书后,再纠正错误.或叫学生口述,教师板演,规范书写格式.而对于(3)应让学生先画图,再解.
解:设B(x,3),根据|AB|=13,即:(x+4)2+(3-8)2=132,x2+8x-128=0,解之:x1=8或x2=-16.
学生先找点,有可能找不全,丢掉点,而用代数解比较全面.也可以引至到 A(-4,8)点距离等于 13的点的轨迹(或集合)是以 A点为圆心13为半径的圆上与y=3的交点,应交出两个点.
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能起到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作用吗?我们看下面一题. 例1 △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2+|AC|2=2(|AD|2+|DC|2). 师:我们先作一个三角形ABC,AD是BC边上的中线。再想如何证明:|AB|2+|AC|2=2(|AD|2+|DC|2).
生:必须把△AD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利用距离公式. 师:如何放呢?下面可以画画坐标系.
生:在下面画,教师下面巡视,最后归纳成以下几种.
师:△ABC在坐标系中大致有以上4种,都能达到证明结论.请同学观察哪种放法比较简捷呢?
生:(1)(4)的放法比较好,其中(4)种最好. 师:好,哪种放法最不好? 生:(3)种放法最不好. 师:为什么?说说理由?(讨论)生:(3)A、B、C坐标均不一样,字母太多,且D点坐标不知如何求?(未学中点坐标公式.)
(2)种B、C两点纵坐标一样.(1)种B点与原点重合B(0,0),D、C坐标纵坐标为零,比较好,计算较简便.(4)种方法是B、D、C在x轴上,纵坐标均为零,且B、C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师:好,我们就选(4)种方法证明.再问一下A点放在y轴上不更好吗? 生:把A点放在y轴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失去一般性. 证明:取线段所在的直线为x轴,点D为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A的坐标为(b,c),点C的坐标为(a,0),则点 B的坐标为(-a,0),可得:|AB|2=(a+b)2+c2,|AC|2=(a-b)2+c2,|AD|2=b2+c2,|OC|2=a2.
所以|AB|2+|AC|2=2(a2+b2+c2),|AO|2+|OC|2=a2+b2+c2.
所以 |AB|2+|AC|2=2(|AD|2+|DC|2).
例2 对任意实数x1,x2,y1,y2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师:这样的代数不等式通常怎样证?
生:从现在学习代数不等式的知识来看有比较法.
师:是这样,随着学习的深入,代数不等式还有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判别式法、图象法等.
师:按距离公式,3个根式各像什么?
生:距离公式. 师:涉及到哪几个点?
生:涉及(x1,y1)、(x2,y2)、(0,0). 师:画图看看,怎样证?
生:设O(0,0)、A(x1,y1)、B(x2,y2),且O、A、B构成一个三角形.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等式如何取得?
生:当O、A、B共线且O在AB之间时:则|AB|=|OA|+|OB|. 师:当O、A、B 3点共线,O在AB之外时,又怎么样? 生:这时|AB|<|OA|+|OB|.
题实际上是距离公式的逆用.我们在解数学问题时经常强调“形”到“数”转化,而这道题以形解数.从例1来看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起名叫做解析法,而例2是形解数.这些都是“数”和“形”相互转化.今后我们由它在方程中的应用、在函数最值中应用、在证明恒等式中应用、在三角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广 的数或形进行几何解释,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借助于图形的有关性质得出问题的解或结论.
练习:试证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学生自己完成)小结:1.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解析法证明几何问题,建立坐标系的原则又是什么呢?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1)设点尽可能出现对称点.(2)尽可能的把点放在坐标轴上,这样,点的坐标会出现有的坐标为零,优化计算.
3.学习中运用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还有“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补充作业:
1.若B、C、D在数轴上的坐标是a,2a,3a(a>0),那么求
2.在x轴上求一点P,使P点到A(-4,3)和B(2,6)两点的距离
3.判断三点A(3,1)、B(-2,9)、C(8,11)是否共线?(答案不共线)4.已知三点A(3,2)、B(0,5)、C(4,6),则△ABC的形状是什么?(答案B)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5.试证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设计说明
距离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遇到,学生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已经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概念.到高一立体几何中又学习了异面直线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等.其基础是两点间的距离,许多距离的计算都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是解析几何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到复平面内又出现两点间距离,它为以后学习圆锥曲线,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打下基础,为探求圆锥曲线方程打下基础.例如:圆的概念是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椭圆的概念是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和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双曲线的概念以及抛物线的概念都涉及到距离的概念.另外,可以看出两点间距离公式为解决代数、三角和几何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学习掌握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解析几何是通过代数运算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因此,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1.关于本节课的宏观想法
从本节课的内容,即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应用公式解题,来了解解析法证明.初步会用解析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题.因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从教材的性质确定本节课是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课.而重点是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所以采用了“归纳—演译”,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同时充分利用了数形转化,以形促数、以数找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确定导入课是在上节有向线段的长度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即A、B是x轴上两点,C、D是y轴上两点,求|AB|及|CD|?再引出一个特殊点B(3,4)到原点距离,让学生观察图形发现Rt△,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为猜想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推导打下基础.再提出任意两点A(x1,y1)、B(x2,y2),如何求|AB|.让学生猜想,引导到正确公式中来.应该在猜想的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在猜出公式后及时引导学生欣赏和考验它的正确性.由此说明公式普遍性及特殊性都适用,才称其为公式.在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出公式才能成为真理.更深一层引导同学理解和鉴赏公式.让学生在学数学时更重要的是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在得到公式时不要到此而止,还要进一步理解它,鉴赏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解析法证明为几何证明又开辟了新的途径是本节的难点,特别是如何建立坐标系,比较它优劣,在小结中总结出建立坐标系的一般原则,使学生初步了解解析法证明.对于例2代数不等式的证明,其目的是以形解数,如果利用代数中的比较法、综合法、逆证法等都是不能很快解决的,但这个题要根据所授学生的实际决定取舍.
2.教学微观想法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导出以及它的应用解题,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全方位、分层次参与任何问题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起到点拨作用.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用电脑提高动画效果.例:A、B平行移动,解析几何证明坐标系的选择、代数不等式中三角形的变化等.这样,学生真正参与概念的建立、公式推导探索过程,从而体会获取知识的乐趣,成为“生产”知识的主人.
3.教学情境设计的想法
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每个问题又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去猜想、去在理论上推导,所有的机会都给学生,同时又及时小结数学思想和方法,思维策略,以及相互转化,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又因为每个学生实际情况有差异,学生参与要分层次进行.
小为X10刷两点教程 篇10
把补丁文件连同文件夹解压到刷机工具目录下的firmwares文件夹中
双击X10FlashTool.exe开始刷两点
选择language,改成中文
高级-Decryption wizard
点右上角的... 选中firmwares文件夹的Dualtouch
选中kernel.sin,然后点 ->,然后按ok
接着点连接
会弹出个选择机型的窗口.选X10.
然后弹出刷机模式设置窗口,先别点!!
手机关机,按住返回键连接USB,直到LED灯变绿,松开手,点确定
就可以了~
测试多点软件
★ 小米2s卡刷教程
★ 金山毒霸强杀版使用教程
一次导入 两点反思 篇11
关键词:导入 针对性 导向性 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笔者从教10多年来,非常重视上课伊始的导入环节的设置。初中思品课一般不是被安排在上午三或四节课,就是多集中在下午,此时学生大都处于疲劳或接近疲劳的状态下学习;再加上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该学科平时不重视。因此作为一线思品教师应想方设法在开头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思,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中,比较常用的是用问题设置的方法来导入。问题设置充分恰当,能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顺利,反之会费时费力,从而延误了最佳教学时机。
在教学苏人版七(下)第21课《护佑生命健康》中的“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内容时,在第一个班授课时这样安排的:
师:同学们!2010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了什么?
生:大地震。
师:同年8月我国甘肃舟曲又发生什么?
生:泥石流。
师:灾害发生以后,党和政府所做得的第一件事就是救援。同学们刚才也看了一组救援的照片,说一说你的感受。
视频播放的直观画面,让学生震撼,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笔者见人较多,就随机抽调一小排学生来回答。
生甲:玉树、舟曲人民太可怜了!
生乙:中国太多灾多难了!
生丙:党与政府的救援太及时了!
生丁:我們每个人不能袖手旁观,应为灾区人们捐款捐物。
……
还有不少学生发言,答案五花八门,但始终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答案,即党和政府尊重和关爱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这一环节用时近10分钟,后面的内容教学就显得仓促,结果这一堂课拖延了……
课后反思时,我想为什么预设与生成之间有这么大的出入呢?从学生角度考虑,这节课不是公开课,我也没要求学生事先预习,学生也不可能往生命健康方面去考虑,因此未出现我期待的答案也在情理之中了。我认为,更为主要的应从教师角度去寻找原因。当初备课时,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体现热烈的课堂气氛,总以为问题设置得越开放越好,给学生提供的思考角度越多越好。但从实践来看,问题设置得过于开放,就会造成问题导向性不明确,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策略和能力的机会,从而造成了学生游离知识目标的局面。
后来我在另一个平行班讲授上述内容时,把问题改为:党和政府救援首先救什么?为什么?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进而理解法律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这样导入不仅让学生直奔主题,抓住了重点,而且不影响后面内容的新授教学,圆满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这一次的导入设置,给我至少有以下两点反思:
首先设置的问题必须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研读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精心设置好每一个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要充分联系社会与生活,更要注意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切实落实到位。在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浪潮中,我们不能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而或缺了内容的针对性;不能注重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而忽视了知识目标的传授;不能强调了课堂表面的热闹气氛,而忽略了思品教学内在的德育教育功能。一句话,如果没有针对性,那就谈不上思品的实效性了。
语文情境教学的两点体会 篇12
以下, 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的两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故事对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导入新课时如果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 学生就会在充满幻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境中, 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
二、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课文讲解是教学中的主要方式, 但仅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是不能打动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 结合课文内容, 创设各种有利于教学的课堂讲解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本中精选了不少蕴涵着深情厚意的篇章,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所蕴涵的深情厚意呢?创设课堂讲解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如果仅从课文内容来讲, 学生是很难真正领会作者所表达的父子之情的。于是我引导学生想想父亲平时为自己做过的难以忘怀的事情。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很快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父爱是很深沉的, 虽然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这种情境之中, 学生听讲课文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当然, 还可以播放音乐, 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学习课文。如《听潮》的涨潮一段, 文字激越昂扬, 我就给学生放古筝名曲《战台风》, 让学生在激昂悲壮的音乐中体会、想象潮水的汹涌澎湃。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 也理解了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斗地主中自己总结的两点 篇13
(789游戏中心)
在789游戏中心玩斗地主也是深有感慨,所谓战胜对手,必须先了解对手。那么第一步就是剖析对手牌型
剖析对方牌型
先察看三张底牌的花色,然后再看地主出牌,分离本身牌型,从而判别地主的牌型,晓得了地主牌型,本人该留连牌、对子或三带就容易多了。如:底牌某张为:红心5 地主首张出牌为樱花5,那么90%的可能为地主有连牌(地主反过来想,以后可就不要随意抽个5点就出了,以免被对手看穿牌型哟!);若地主不出5,本人手中也没有5,那排列概率如下:68%为对子、29%为三带
一、3%为炸弹。在此我不细致罗列,希望大家能触类旁通。(记住:三张底牌曾经能够让你理解地主近1/3的牌哟!好好应用吧!)
坚持良好的心态
有时分本人的牌一些好,一些又特别糟糕,如有个778899、KKK、一对2,却又单 3、4、5、J、Q、A 等,很明显本人不容易打,这时又发现地主起到一张以至两张王时,本人假如按常理打,肯定会输,那么就坚持良好的心态,应用 “ 盛气凌人 ”的气势“诈骗”对方,很多人说,这个我会,地主发单我就下2,他肯定会被吓着,错!略微有点经历的地主都不会被你的假象所迷惑,这样你就失去了一博的时机了。我是这样做的,固然本人出不完却给友伴发明了获胜的时机。
地主出单,我在地主上家,跟随本人上家过一张很小的5 点后,转一圈后充其量再过一张10 或J 点,(切记:不得超越 2 圈;不得出 A)紧接着下 2 点,地主在轻松过了牌后会以为单双你都没有几时机,于是产生麻木心理,让你出,这时,记住次第,(切忌不可再出 2)先出 667788,再出 KKK 带一张,然后思索10 秒钟左右再出 2 点,虽然你还单好几张牌,并且是 3、4 这样不可能过的牌,但地主这时就会疑惑了,是选择忍一忍过对某某牌或直接炸了,出于平安起见,分王算了。
这时分地主是十分矛盾的,并且地主也会回想,“ 恩,先顺过了一张 5 点,也不顶我,接着又顺过一张 10 点,看来剩下牌型较整了,万一他一把就出完或者报个单什么的想分王都来不及了,决大局部有经历的地主都会思索赢牌为重,果断分王,这时分他就失利了,一方面他损失了翻倍的时机,另一方面由于少了炸弹,在本人上家过了若干单牌的状况下,很容易靠对子上手出完。局势就这样改变了!同样的话再说一次,普通来说地主分王就很容易赢了,但相比之下,你思索本人而让地主顺利过了某张单牌结果开炸而言,是只要利没有弊的,毕竟少输也是赢嘛!
留学加拿大的两点建议介绍 篇14
加拿大,一个比中国还多3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有着近100所大学,最近世界学术500强中,加拿大23所入围。加拿大凭借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安全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移民国家的优势,每年都吸引成百上千中国学生前往留学。学生从决定出国开始便面临各种选择:
选择学习地点
目前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多数人往往会选择加拿大的两个大都市:多伦多、温哥华,因而造成中国学生在这两个城市里扎堆。其实,加拿大每个省都有很优秀的大学,如纽宾士域省省会圣约翰市的纽宾士域大学、曼尼托巴省省会温尼伯格市的曼尼托巴大学、萨斯喀什温省的萨省大学等。学生们会发现,这些大学不仅排名好,学费便宜,而且生活费用低,因为华人很少,英语及学习环境也非常优越。
选择适合的专业
谈谈当代观念摄影的两点特征 篇15
我们知道, 观念摄影在现当代的艺术范畴中, 和视频录像、多媒体等一样, 只是作者使用的一种载体, 比起传统摄影来说, 观念摄影强调作者主观观念和意识的塑造而淡视被拍摄对象的客观真实性。也有一些和传统摄影一样拍摄真实的对象的作品和艺术家, 例如南·戈尔丁和辛迪·舍曼, 不过他们的作品则更加强调作者的观念。这是观念摄影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摄影作品画面中的符号化的差异。而这种区别主要就体现在拍摄对象是否具有真实性或是“自然”的对象, 亦或是对于人们既有的视觉经验的重组或是利用其他数码技术拼贴、改变人们原本“自然”意义上的图像或是场景。他们这些作品对于拍摄对象的的态度是一种观念上的怀疑态度, 或者可以说是对于既定的视觉经验的一种疑问。他们对于拍摄对象往往是一种质疑的态度, 而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和作品本身并不做太多的回答, 有些甚至仅仅是一种思考。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严格意义上的观念摄影应该是一种把摄影作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本质是观念艺术在材料上的一种延伸和转变, 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手段和形式而这种形式是由观念艺术中抽身而来, 它更注重当代的图像观念在摄影媒介中的渗透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他较为强调观念艺术的“挪用”概念1, 当然这里的挪用主要是指对现成图像符号的挪用。
谈到图像符号, 就不得不在这里提及其语言学特征, 我们可以把图像符号理解为一种语言系统, 是视觉传达实现的一种媒体。任何视觉艺术或是视觉产品, 都是依靠图像语言去实现, 离开图像语言, 视觉艺术就失去了与人沟通的媒介。它应该是一套破译视觉艺术的密码。观念摄影中的线条、色彩、造型、光影、空间感、材质肌理等元素通过视觉形象的指事、会意, 或是借代、象征、隐喻、并置、夸张、变形等处理手法, 准确地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意图直观地呈现出来, 并且观念摄影很注重这一个过程。观念摄影作为一种观念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结合体, 和其他的视觉艺术相比起来, 其图像文本结构必然有它的独特性, 其实这也是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所在。我们甚至可以把符号学作用一种工具来使用, 运用符号学方法来发现和分析观念摄影的符号化特征。
通过对于一些观念摄影的图像学解析, 我们可以看出观念摄影符号学特征的三个要素: (1) 视觉符号化的图像元素; (2) 视觉符号与其社会意义之间的关系; (3) 视觉符号与摄影家之间的关系。若是把符号学方法应用到观念摄影当中, 就是要从这三个元素入手, 在应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其实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观念摄影图像文本的结构关系。
在对这三个关系进行研究之前, 我们需要了解观念摄影符号的构成以及对观念摄影的符号结构进行解剖, 把图像符号作为一种语言学的文本的角度来看待观念摄影的基本文本结构关系。首先, 观念摄影的文本是由能指和所指两者构成。能指就是视觉符号所表现出来的原有意义, 或者说是表层意义。所指就是视觉符号所表达的深层意义或是内涵, 对观念摄影来说就是观念层。其次, 观念摄影的能指层面各个符号之间是一种特殊关系的组合。甚至于是有悖于常理或是人类一般视觉经验的组合关系, 这也是观念摄影在能指层面与传统摄影的很明显的区别。再次, 观念摄影文本之中能指到所指的延伸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这也就是社会意义层面上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不同之处。观念摄影文本中所指的获得不同于传统摄影的, 前者更强调观众对于延伸意义的差异化理解和由其发散性思考过程, 并且这里的理解和思考过程是由社会当下环境对于不同观众不同视觉经验的影响而变化多端的。它的产生就像盲人摸象似地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个体差别, 可是这种差别最终又会延伸到相对较为统一的能指上面去。由以上可以看出, 观念摄影具有很明显的符号学文本特征, 图像语言文本具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并且内部结构关系也具有着特殊性。
观念摄影作品技术性特征很重要地就是其实现手段的多样性, 传统摄影多以“纪实”为本, 摄影师努力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除了前期的拍摄, 还很注重后期冲洗的工艺;而观念摄影的却是强调“影像的极端个性化创造”2, 在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同时渗入作者的情感和观念, 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与大众产生隔膜。对于观念摄影来说, 其本质应该是“影像的激进综合性重构”, 摄影不再是影像的全部, 它只是一个手段、一种技术、一种语言、一种材料。
装置与与影像相互借用是近年来现代艺术上的一个明显趋势, 即全部作品都只集中描绘社会普遍现象, 社会和城市的激进变革等, 这类型的图片过多, 大众跟着产生“视觉疲劳”, 在新的主题没有发现时, 摄影师只能从展示方式上以刺激人的视觉神经, 于是“装置”运用慢慢地常见起来。
摆拍和抓拍是两种不同地创作方式, 而在观念摄影中, 摄影师似乎更青睐于摆拍这种方式。这也是由观念摄影的特征所定, 因为观念摄影着眼于观念的表达, 而摆拍恰好为观念提供了适当的方式, 摄影师不再等待和发现拍摄内容的出现而是“想拍什么就摆什么”“想怎么拍就这么摆”这也是观念摄影的魅力所在。摆拍解决了时间的问题, 还扩大了画面内容出现的可能性, 这种方式属于艺术家预期表达的艺术观念与视觉效果。
数码时代的来临, 为观念摄影师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另一方面讲, 正是由于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 艺术家创作的方式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3D技术和Photoshop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创立改变了固有的摄影语言与观看方式, 给观念摄影带来了无限地可能性。作品素材的来源可以是网络、扫描仪、电影、手机或视频片段等, 主题也已经完全逾越了传统摄影创作的范围。郎静山是中国摄影史上的一位大师, 他的作品曾参加在世界众多的摄影比赛并获奖还获得过美国纽约摄影学会的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 这些多是由于他那些集锦摄影涉及的技法的难得, 而在如今的数码时代来看, 他的作品制作起来是轻而易举, 已经不足为奇了。
观念摄影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 这种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研究近十年前的发展来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又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 涌现出很多观念摄影作品, 其市场也是蒸蒸日上, 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在这十几个年头后的今天, 中国观念摄影仍处在探索和迷茫阶段。如何认识观念摄影, 或是说观念摄影是为何物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通过对观念摄影作品的观察和研究, 可以发现其具有语言学范畴的视觉符号化特征和较为特殊的技术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盛春宇《浅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观念摄影》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24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