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措施(共7篇)
两点措施 篇1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必须从初中抓起,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入手, 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下面根据自己在多年工作中实践, 谈两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 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 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 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使原有的对化学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我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逸事, 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 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 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 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 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 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讲绪言开始, 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 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的化学式等制成小卡片, 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 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 简化记忆。例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 在演示和讲解后, 我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 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原理。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 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 喜欢动手, 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 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 目的是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 从激发兴趣着眼, 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精讲多练,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 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 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和吃透教材, 并且还应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 瞄准学习目标, 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激发思维, 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 既要配合教材内容, 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 带过一般, 设疑破难, 创造性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 练要练到点子上, 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所学知识。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 就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实践, 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后, 我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 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 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 知识内容庞杂, 涉及三十多种元素, 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 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 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 区别异同, 进行归纳对比, 形成网络, 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总复习时, 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 让学生亲自动手, 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 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 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布置某一实验内容, 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 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 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精讲多练,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才能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 有利于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两点措施 篇2
1 防止脱硫石膏在皮带机上堆状布料的措施
脱硫石膏在配料秤下料过程中一般是堆状下料, 这就造成脱硫石膏在皮带机上形成间断堆状布料。为了改变这一现象, 我们在配料秤的头部增加了一道链幕, 如图1所示。
脱硫石膏在下料过程中经链幕刮、擦和阻塞的作用, 形成连续均匀粉状下料, 在皮带机上形成了均匀稳定布料。脱硫石膏布料均匀稳定, 有利于和熟料充分接触, 由于熟料的温度能将脱硫石膏内含的水分蒸发一部分,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入磨物料的水分含量, 对磨机台时产量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加强皮带机下料混合的措施
脱硫石膏为粉状物料、含水分大、且有较强的黏附性, 其从配料秤下落在配料皮带上, 覆于其他物料之上, 没有与其他物料相混合, 在皮带机头部下料过程中容易黏溜子, 且愈黏愈厚, 最终造成溜子堵塞。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在皮带机头部下料的地方安装一个如图2所示的网格, 以改变物料的下料方式。网格采用Φ20mm的圆钢焊接, 网孔200mm×200mm, 脱硫石膏和熟料、混合材利用来自皮带输送的惯性力和自身重力落在网格上打散混合, 混合后的物料综合水分只有1%左右, 和脱硫石膏相比水分已大大降低, 且混合后的物料黏度较小, 这样就杜绝了黏溜子的可能。
3 效果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篇3
最后的结果是,罪犯甲一上午就完成了任务,重新获得自由,而罪犯乙花费几天也没有完成。罪犯乙只看到了黄豆,他从锅里向外挑拣黄豆。罪犯甲则把目光投向绿豆,他用很少的时间就分出了为数不多的绿豆,这样,黄豆也自然分出来了。
对待同一件事情,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案往往比追求目标本身更重要。人和目标之间不是只有一条直线,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多的时候却是: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想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在这个案例中,老禅师没有采用常用的批评教育、讲道理纠正小和尚的错误行为等直接方法使小和尚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给了他一个充分自我认识的时间,走的正是曲线道路。老禅师宽容对待他的弟子,一句关心的话语胜过了理论上的说教和行为上的打击,化解了弟子的尴尬处境,可以想见,这个小和尚今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无需太多的言语,却让弟子为之一惊,幡然醒悟,此时无声的教育已胜过多句的当头棒喝。
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一个人无论优秀还是平凡,都具备独立的人格。在学校教育中,对待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所有教师都能做到尊重。但假如是一个所谓的“差生”,教师却未必有这样的意识,常常缺乏宽容的气度,不能全方位地认识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也就难以和他们沟通,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其实只要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和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尘封的心门就会打开,他们的潜力就会得到挖掘、发展和提升。尽管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显著的效果,然而长久的教育积累将会让大多数的学生怀着满腔的自信而终身受益。
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转变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收到最佳效果。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处理学生踢球事件也是典型的曲线教育。一伙初中生不分场合地疯狂踢足球,不让踢就偷偷踢,没收了球就借钱买球……老师批评、家长反对均被当作耳边风。李希贵帮他们成立了足球俱乐部并制定了如下章程:必须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踢球;影响学习成绩者停赛一月;打架一次禁赛一学期。这些措施迅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疏,引导学生向着预想的目标成才,相反,如果对他们严加惩罚或放任自流的话,这些学生可能很快就流落街头了。到达目标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向着目标反而会欲速则不达,甚至走向目标的反面。
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应该像铸造工那样按照同一个砂模来铸造学生,而应该是雕刻家,善于处理原料玉石上的疵点,要精心设计、雕琢,将疵点变为作品上的亮点。”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得体,处理措施不恰当,可能对学生造成终生的伤害;或者由于我们教育工作中的某一点失误,将会永远关闭学生的好奇、求知、上进的大门。所以,对学生的“处罚”不妨讲一点策略:来一点鼓励,和他们平心静气地谈一谈;添一丝温情,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想一想。
对收入准则的两点质疑 篇4
一、关于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问题
收入准则涉及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在确认这些收入时都必须满足“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在这里, “很可能”是一种程度, 而不是一种明确的结果。通常情况下, 确认和计量往往需要明确的依据;如果没有明确的依据, 则只能是预计。如果商品、服务已经提供, 资产已经让渡, 经济利益最终却不能流入企业, 通常可能是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 (1) 债务人死亡, 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全部债权; (2) 债务人破产, 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全部债权; (3) 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 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全部债权的可能性极小。
上述三种情况其实就是判断应收款项是否会发生坏账的依据。当然, 这些坏账在事先是不确定的, 并且正是因为不可预计才导致了坏账。“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描述不够清晰, 不便于会计人员的理解, 建议按实际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明确描述。
二、关于使用费收入的问题
收入准则第十六条规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仔细分析不难发现, 利息收入本身就是使用费收入的一种, 其实质上是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收入。不管是企业将款项存入金融机构, 还是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 其产生的利息收入都是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收入。
关于阅读教学的两点尝试 篇5
1. 实施主题阅读,拓宽阅读的广度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有所感悟,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所以说,文学素养的提高需要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但现实往往是,由于科目繁多,迫于升学的压力,绝大多数学生在几门科目中疲于应付,课外阅读便无暇顾及。而主题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平台。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 识,开阔了学生视野,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了学生的人生境界。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和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多了几个字,更是要求我们教师上课时要了解编者意图,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教材,用好教材。因为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都是按主题编排的,每一个单元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教学重点、难点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我们就要看到构成教材的主体部分不仅仅是一篇篇个体的文章,更是一个个的主题单元,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合理、高效地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主题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同主题的作品。书读得多了,感受就慢慢加深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我们通过主题教学,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在同一主题不同作品、不同文体的比较中,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阅读的深度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误区,即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指导,即:“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一节课是否是好课的评价标准并不是看课堂外在是否热热闹闹,而是要看是否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发展。课堂既需要浓烈的讨论氛围,也要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不让别人的思维左右自己的内在思考。解读文本要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上。就经验上来说,教师的阅读视野可能会比学生宽广一点。但任何一个阅读个体都不可能涉及所有的知识领域,因此我们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只是千百种理解之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感悟,实施多元化解读文本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理念对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的阅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途径。虽然我们自己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 来的,但经过这些年新课改的洗礼,我们应该会有这样一种意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要做的是抛砖引玉,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约束、左右、固定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童话故事这一主题的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重读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孩子们的热情非常高,富有新意的想法层出不穷。其中,有些孩子对《灰姑娘》的解读在同学当中反响极大。基于孩子们的讨论,笔者对《灰姑娘》这篇童话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们一般的孩子往往认为灰姑娘的“后妈”虐待灰姑娘,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晚会,特别险恶、特别歹毒。但是我们从《灰姑娘》中所看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是这一点。我们有没有想过,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后妈”千方百计地想让自己的两个女儿穿上水晶鞋,不也是为了成就自己女儿的幸福吗?只是这位母亲还没有修炼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另外,虽然“后妈”一直对灰姑娘很刻薄,甚至虐待她,但灰姑娘仍然能坚强地生活着,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些苦难,最终苦尽甘来,并收获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其实在告诉我们生活并非事事顺心、事事如意,有时还要面对苦难,但只要我们勇于承受苦难,积极抗争命运,并始终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我们的生活也同样会春暖花开……
收敛数列的两点注记 篇6
关于数列极限的保号性, 一般有:
定理1[1]如果且a>0 (或a<0) , 那么存在正整数N, 当n>N时, 有xn>0 (或xn<0) 。
我们知道, 只要0<εN时, 有xn>0 (或xn<0) 。
但是, 如果对正数ε取较大的值, 如ε=2a (或ε=-2a) , 则由极限定义知, 存在N'∈N+, 当n>N'时, 有
其实, 这和定理[1]的结论并不矛盾!这里出现xn>-a (或xn>3a) 的原因是, 用来描述xn与a的距离的正数ε取得太大了, 导致N'
定义 (互补子列) 设有数列{xn}, {xnk}是其一子列, 则{xn}中抽去{xnk}后剩余的项按它们原来的次序组成的数列称为{xnk}的互补子列。记作, 。
由子列的定义知道, nl≥l, nk≥k。最常见的互补子列就是奇子列{x2k-1}与偶子列{x2k}, 它们是互补子列的特例。我们知道, 数列{xn}与其任一子列有如下的关系:
引理1[1]如果数列{xn}收敛于a, 则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 且极限也是a。
该结论的充分性很难掌握, 因为我们很难将一个数列的所有子列都找出来。但我们可以用奇、偶子列的收敛性得到原数列的收敛性。我们以推论的形式给出:
证明:必要性:由于, 故存在正整数L和正整数K, 当l>L, k>K时, 有
取N=L+K, 则, 有, 也有, 从而有, 由数列极限的定义知, 。
摘要:讨论了收敛数列的保号性和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间关系的两点注记。指出收敛数列的保号性指的是当n充分大时 (因n→∞) , xn与其极限必同号。用定义证明了收敛数列与其互补子列收敛性的等价关系.
关键词:收敛数列,保号性,子数列,互补子列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 (上册, 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3-30.
[2]欧阳光中, 朱学炎, 金福林, 等.数学分析 (上册,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41.
[3]戎海武, 王向东.关于数列极限定义的几点思考[J].高等数学研究, 2003, 6 (3) :8.
[4]汪斌, 刘家福.数列的极限及其应用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 36 (8) :367-373.
[5]陈晓化, 任丹妮, 王艳霜.几类连分式数列的极限[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8, 24 (4) :802-805.
美术教学的两点体会 篇7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创新的潜能, 做到敢想、敢说、敢做,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诱发孩子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一年级美术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小小艺术家”的游戏, 让学生积极参加趣味想象画活动,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使学生敢于创新, 产生创新见解, 表现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营造出了你争我赶、争做“小小艺术家”的良好氛围。有一次, 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 让学生自由组合、想象添加, 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 大胆创新:有“鸟妈妈喂食”“大鱼和小鱼”“彩色太阳镜”“大西瓜”等等, 真是千姿百态、新颖别致, 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情绪高涨, 都想戴上“艺术家”的帽子。
二、启发想象, 培养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