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作文400字

2024-09-28

咏物作文400字(共10篇)

咏物作文400字 篇1

随着环境的慢慢恶化,大树在城市之中已经十分少见了,参天大树更不用说了,几乎已经在城市中绝迹。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和原始森林中,参天古木依然存在。记得去九寨沟的时候见到过原始森林,那森林内的大树直插云霄,空气也被净化了,人呼吸时有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

人们在赞美大树给予人类新鲜空气的的同时可曾想到了树根?那默默无闻地深入到地底下,不被人发现,然而对于树木却十分重要的树根?

树根为树木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和养料,保证了树木的生长,所以,没有树根,树木就不可能成活。树根之于树木,就像老师之于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无私奉献,没有老师的悉心教育,何来天下英才?但是现在的家长和社会却往往忽略了那些在学生背后默默无闻的`老师。现在的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学习好是自己努力,学习不好是老师教育不成功。这是极不公平的。所以我认为,老师才是社会之中最重要的一分子,树根之于树木,也正如教师之于社会!

朋友,当我们看到一棵参天大树时,不要只惊叹它直插云霄给人的震撼,因为,在它的下面,还有着一个默默无闻地支持着它的树根。

咏物作文300字 篇2

月季共有3种颜色,深红、粉红、白色。月季花瓣呈半椭圆形,边缘有羽状裂片,摸起来像羽毛一样柔软,一样光滑,柔韧而富有弹性。

在一片月季花丛中,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苞欲放,露水凝在花骨朵的“外衣”上。有的刚刚绽放,一片片花瓣慢慢绽开,活像一个刚睡醒的孩子。绽放的月季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连蝴蝶都忍不住凑上前闻一闻。一株株月季花亭亭玉立,朵朵姹紫嫣红,争妍斗艳。一眼望去,到处五颜六色,一眼望不到边。

月季花象征着幸福、光荣、美艳长新,月季花也告诉人们“等待有希望的希望”。月季花有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她花香悠远。

咏物抒怀作文500字 篇3

菊花是“四君子”之一,它错过了万物复苏的春天,错过了绿意盎然的夏天,待到百花凋落但果实丰收的秋天,它才展开它那美丽的花瓣,在微风中起舞。不管风吹雨打,它依然在寒风中挺立。

它的颜色五彩缤纷,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黄的赛金。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像天上的彩虹,姹紫嫣红,它的颜色别具一格。一阵风吹过,菊花有一股清清的幽香,闻着使人心旷神怡。

不仅如此,它还有很多的用处。它的花瓣可供人观赏,花茎可入药,有清肺解火的功效,花蕊可用来酿酒,总的来说,菊花全身都是宝。

而且,不管把菊花种在哪里,它总是把花盘扭向太阳。我想,它也像我们一样向往光明,向往希望。它的生命力也非常强大,即使把花茎剪掉,过一段时间,它又会长出新的茎。

菊花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不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咏物抒怀作文 篇4

泥土总是默默无闻的为人类奉献一切。虽然地上的花遮挡了它的辉煌,小草遮盖了它的容貌,但它还是那么无私的奉献,他从来不求回报,是它让小草茁壮成长,是他让花张开笑脸,人们往往看到花的美丽,嫩绿的草和高达的事都会欣赏它们,可这却忽视了孕育他们的泥土。尽管这样他也毫无怨言。

泥土是多么伟大,可是人们却把这伟大的泥土当作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对它视而不见、轻视它。却想不到正是它孕育了花草树木,如果没有泥土,花草树木要怎样活呢。

万物靠泥土,人类也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泥土却还是在为我们奉献,无人赞美它,可没谁说过一句话,它功高盖世却也不张扬,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咏物的作文 篇5

这可是件稀奇事,自打我出生起,这可是头一回见到铁树开花。望着铁树开的花,我脸上的惊喜神色一扫而光,还以为有多漂亮,原来如此平凡,甚至还有些丑陋。

我问父亲,为什么铁树用这么漫长的时间却开出这样的花?父亲严肃起来,对我说;“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这是铁树根据自己不善于美化环境的特点用漫长的时间修改完善,将华而不实的外表为内在,使得铁树花具有着药理性质,可以入药。”

父亲的话也令我对铁树刮目相看,不曾想铁树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并且耗费巨大的毅力将铁树花开。这也让我联想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画家的作品怎么也卖不出去,他便又画素描,又画油画,不停的用画风来吸引顾客买他的作品,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有一天,他去拜访著名画家毕加索,他说;“为什么我花一天时间来画画,却往往一年都卖不出去?”毕加索回答到:“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来画一副画,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那个画家照做了。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大画家。

咏物抒怀的作文 篇6

当你踏进党校大门,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棵树,一棵樟树,不,是一把伞,一把巧夺天工的伞。不信,你再瞧瞧。

树的根部很粗,但并不直。从地面算起不到六十公分就活鲜鲜地分成二枝,颇像一对恋人,脚靠脚的并着;身子却羞于太近,故各自微微地弯着腰。而头躲在“伞”下使人见不着一丝容颜,不知是在耳鬓厮磨呢还是在作“天长地久有时尽,厮守绵绵无绝期”的承诺。它的分枝,横斜逸出,像美人的臂膊交缠着。叶子更不用说,重重叠叠的挤在一起,像一把绿色的伞,衫托出校园无限的生机。若一阵风吹过,那上下错落着的树叶发出沙沙作响的碰撞声或急或缓,像在尽情地释放自己永不凋零的活力,不知引发了多少学子们的文思。夏天,你往树下一站,浑身顿觉凉气飕飕,署热霎时荡然无存;尤其是有闲情逸致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靠近它,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朝夕相见的樟树。若要论起它的品质与气质,就使人想到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这一教师们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与“活着”为人遮阴,“死后”清香四溢的樟树在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樟树有跟红梅一样傲霜斗雪的骨气,有与苍松一样四季常青的本色,这跟无私无畏的教师们也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像伞一样为人遮阴纳凉还是像恋人一样执着厮守,都是一种奉献,一种情怀。我常常见树想人,见人思树。树与一是何其相似。

曾有人说过:“樟树是人民教师的化身。”此话的确是既形象双生动。我喜欢樟树木质的坚硬,更欣赏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似平凡的樟树并不逊色于那贵族化的楠木。我还喜欢樟树那婆娑的身姿,随遇而安的性格。它可以在深山野岭中耐守寂寞的苍凉,也可以在穷乡僻壤点缀农舍的风光,还可以在十里长街霓虹灯下享受现代文明的繁华。它不会因孤独而叹息,也不会因默默无闻而自卑,更不会因身处闹市而得意忘形。它是富贵不淫的丈夫,威武不屈的君子,忠贞其志,不改其节。寒来暑往,狂风吹不倒,冰冻不弯腰。它只知付出,不计回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把执着埋臧在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为的就是合力春风,染绿大地。这也正是人民教师所追寻的伟大情怀。

我赞美樟树,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自甘淡泊、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尤其象征了当今时代“枝枝叶叶”紧抱一团的民族团结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小草咏物抒怀作文 篇7

小草没有牡丹的华贵、丹桂的芳香或荷花的高洁;也没有松柏的挺拔白杨的高大。总是默默的覆盖着大地,不被人们珍视。但,当万物还没有苏醒的时候,最早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的是小草。

当第一缕春风吹过时,数以万计的小草便破土而出,嫩嫩的,绿绿的。它不像名贵的树木需要优良的环境,不像绚美的花朵需要浇水施肥。石缝间,墙角下,瓦砾中――只要有它一点容身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小草也并无嫌弃,一视同仁。给还贫瘠的大地上添上生命的绿色,你还能说渺小吗?它的顽强,它的博大,足能令我们折服!

我要赞美小草,在狂风暴雨中,花儿被打落了花瓣,变得七零八落;树木的枝条也被折断了,成了一片狼藉。而小草却毫发无伤,伴着风摆舞,随着雨跳动,越发的鲜绿。

小草是平凡的,然而却显得伟大;小草是柔弱地,然然却显得有力量。赫赫有名未必优秀,默默无闻未必卑微。

咏物抒情的精彩作文 篇8

四季交替,生命的齿轮在不停地转动。在生命的轮回中,有一种精神,一种用自己的生命来回报养育之恩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落叶。

深秋的午后,一阵风吹过,吹落了一片树叶。枯黄纤薄的身躯在半空中盘旋着,缓慢的,充满着对大叔的感恩和留恋。

孔绍安在《落叶》中写道: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短短的20个字,去我写出了落叶的飘落的过程和它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老师都是片片落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不为别的,只为了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落叶,只是秋天散落的一行行凌乱的诗句。没有人会因为一片树叶的凋零而感伤。

咏物抒怀的初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9

窗台的角落里,有一个用透明花瓶装着的水培吊兰。凑近一瞧,才发现瓶中只剩瓶底薄薄一层的水了。

我赶忙拿来喷壶,倒足了水又喷了些给它,生怕它再渴着。

放下喷壶,我静静的观察着这盆吊兰。令我惊讶的是,长时间的缺水,并没有让它枯萎不振。相反,它每一个叶子都精神抖擞的朝着窗边生长,整株花也微微倾向窗户的方向,似乎是对窗外的世界和阳光充满好奇和渴望。正上方有几根很长的叶子,微微的向四边弯着腰。长叶子下面围着一圈圈的短叶,它们互相支撑着,维持着所有中间叶子向上的生长方向。它的根密而长,轻轻将整株花拉起,我才发现它的根因为长时间在瓶中,已经围出了一个方形的轮廓。不难看出,它白白的根上有许多新长出的嫩绿色叶子。我不禁感叹,一株看似不起眼的吊兰,竟能在长时间缺水的情况下依然茂盛的生长!

吊兰没有其他花或植物那样浓郁的芳香,也没有鲜艳的花朵,只有朴素的,旺盛的绿叶在四季生长。吊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随便分一只带根的叶子出来,插在水中,不需要多久,它就可以长出新的叶子,变成一株新的植物。分几株吊兰放在房间里,每当忙碌之余抬起头看见它,就会被它的长势所感动。

心有阳光,便能成长。

吊兰朴素而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让我想起一群“可爱的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直默默驻守我国长长的边境线,虽然条件艰苦,但从不退后一步。他们在平凡中坚持,在艰苦中分动。他们就是祖国的边防战士。

记得之前看过采访边防战士的视频。在世界之巅的雪域高原上,边防战士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厚厚的帽子。满脸微笑着在视频中向远在家里的亲人问好。而花絮里却看到他们在角落中一个人独自落泪。

虽然是在白雪皑皑的高原上,但他们的巡逻和训练从未间断。即使忍受着凛冽的寒风、艰苦的条件和无尽的思念,他们仍然无怨无悔的驻守边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

吊兰虽朴素,战士虽平凡,但他们都有着不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

咏物诗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一草一木总关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的诗。

二、知识储备: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三、初步感知: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

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

四、因例说法:

通读全诗,鉴赏诗中梅花的形象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2、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3、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4、手法分析:①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②环境烘托。

四、规律总结: 1、特点归纳: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②、不滞于物,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2、步骤归纳: ①、“读清”全诗

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蕴涵的某种精神品质,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④、思路 :运用什么手法;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蕴涵什么精神品质,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实战演练

1、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答: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答: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3、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答: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六、回顾本节知识点,反思听课的问题

七、作业:

1、读郑板桥的《竹石》,回答问题:郑板桥笔下的“竹”具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品格?

竹 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①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生存。

上一篇:暑期留校学生安全工作的承诺书下一篇:插画画展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