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 向党旗致敬(共2篇)
奋斗的青春 向党旗致敬 篇1
参观红色联盟向党旗致敬
伴着风和日丽的日子,跟随我园几名党员教师,一同参观了位于杭州白云路的——杭州市南山国际创意产业园。
在创意产业园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南星街道杭州市南山国际创意产业园红色联盟(下面称红色联盟)。整个产业园在南星街道党工委的帮助和引领下,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在创意产业园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园区设施简练,主题鲜明,整个布局有条不紊。同时员工的休息、健身、办公都十分的人性化;这不仅仅是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和指引,更是我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经济加速创意产业的开发与扶持力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对实现大背景下的经济转型做出了表率,体现了我党和政府,对加快第三产业改革打造具有国际化都市的配套设施具有示范性的指引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基层党委的力量,深入企业、指引发展;也是我党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根据“三学三思五问”理论普学活动的目标:让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传统、学典型”,深入思考“如何增进与百姓的感情”、“如何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如何增强心中百姓的分量”,按照尊重民生、保障民权、凝聚民力、回应民意、贴近民心的要求,扪心自问“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我是谁”“如何做”,牢固树立孩子为本、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打牢思想基础。
此次的参观,也是践行上城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红色品牌体验圈”的一次体验活动。通过参观走访,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社会主语价值观;如何成为“中国梦”的一块助力石。这是一名党员的伟大理想,也是践行党员义务和荣誉的最重要的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在党的领导下,践行“服务”价值体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优势;探索创新。
杭州市行知金陶幼儿园周福军
2014年5月7日
奋斗的青春 向党旗致敬 篇2
李世伟:当初“小鲜肉”, 如今消防“硬骨头”
1980年出生的李世伟是天水市消防支队天水郡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 这名皮肤黝黑、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消防“铁汉”, 入伍16年来, 他几乎参与了天水境内的各类急难险重任务, 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 7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12次受到各级嘉奖, 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1200余次。临近退伍, 笔者再次对李世伟进行采访时, 回忆起16年从事消防的心路历程, 李世伟感慨万千:“我17岁的时候还在学建筑, 因为向往部队那身精气神十足的绿军装, 偷偷瞒着父母报名参军……”李世伟告诉笔者, 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 “16年来, 我真的从‘小鲜肉’变成了一名合格的消防员了。在部队我学到了很多, 成长了, 也成熟了, 这才体会到消防工作责任的重大, 要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必须不断学习和锻炼, 有‘火情就是命令’的觉悟、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扎实的消防技能才能保家卫国。”
魏永磊:今日“好样子”, 明日新兵“好教材”
2015年11月22日晚, 一个普通的周日, 对于麦积中队四级警士长魏永磊来说是他在班里开的最后一个班务会, 因为再过几天他可能就要脱下军装, 走向新的岗位了。入伍16年了, 像这样的班务会魏永磊参加了近800次, 但是这次班务会没有当新兵第一次参会的紧张, 也没有年终评功、评奖时的严肃, 这次的班务会气氛显得有点凝重。班里战士小王主动提议, “今天是魏班长在部队里参加的最后一次班务会, 我们大家有一个建议, 希望班长讲讲自己的从军故事”。小王的提醒, 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顿时, 班里七八个“90后”围坐在魏永磊旁边聆听起了这位老班长十六年的从军故事。
“眼泪有多热, 使命就有多重。听了魏班长的故事, 我读懂了他对使命的担当, 对这身军装的眷恋。军旅路上, 他们都是平凡英雄!”班务会结束后, 山东籍战士王龙说道。初入军营, 抱着丰富阅历、锻炼一下想法的他, 面对严格的训练和管理, 中队战士小张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工作训练都比较消极。然而, 聆听老兵们的军旅故事后, 抚摸着老兵们的军功章, 小张心中的英雄气不断升腾。
王强:部队“当好兵”, 走入社会“做好人”
王强出生在河北省蔚县的一个小山村, 在父亲的鼓励与劝导下, 王强应征入伍。在16年的军旅生涯中, 他丝毫没有忘记对父亲的承诺, 当兵三年从未回过一次家, 他知道在部队安心接受教育是父亲最大的心愿。他在训练场上, 从不叫苦叫累, 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灭火战斗本领。曾2次参加全省的业务技能大比武, 参加了舟曲特大泥石流、岷县抗震救灾等救援任务1400余次, 2次荣立三等功, 是中队的业务尖子。
2014年5月, 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的王强休假探望父母, 一直在电话里头说着身体硬朗的父亲说话气喘吁吁, 身体明显比前几年瘦弱了很多。他要带父亲去县医院做检查, 却被固执的父亲拒绝, 父亲说“没事的, 都六十多岁的人了, 是最近太辛苦了, 等这茬庄稼收割完了, 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假期又到了。临行前的那一夜, 不善言语的父亲似乎在冥冥之中预知着这是父子的最后一面, 拉着他的手说了一夜的话, 要王强在部队一定好好干, 在部队一定当一个好兵, 走入社会要做一个好人。
当年7月, 王强接到在北京打工的大哥打来的电话, 父亲病危, 他正在往老家赶。可是这时间正值天水市雨季, 抢险救援任务繁重, 各类安保任务又多, 再加上一大部分骨干去外地培训去了。中队干部征求王强的意见, 准备向支队请假让他回去。可他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 向组织表示:“父亲最大的心愿是要我当一个好兵, 做一个好人, 这也是我对父亲的承诺。”几天后, 当他安保任务结束, 王强匆匆买好车票回家, 当他赶到家时, 父亲因抢救无效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他面对父亲的灵堂长跪不起, 眼泪纵横, 满是愧疚。
“在队一分钟, 我就要争当一名好兵, 走出部队, 我会牢记部队的教导, 做一名好人。”这是王强在致留队战友时写的一句话。这句承诺寄予了父亲最朴实、最真挚的大爱, 也包涵了儿子对父亲如山的敬重。
晁忠年:不忘“兵初心”, 争做部队“多面手”
“无论是哪个岗位, 要么不干, 要干就要干好。”这是晁忠年的座右铭。在天水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 上至领导, 下至新兵, 都知道四级警士长晁忠年“全能”:灭火救援是主力、维修保养车辆不在话下、带新兵也有一套、水暖电样样精通。
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晁忠年, 骨子里始终透着朴实、善良的那股劲头。作为老班长, 他常和战友们分享他的工作心得。他说:“作为军人, 天职就是保护人民, 只有在浓烟和灾难中保住了他们的安全, 你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你才算没有白活。”他常常摘抄书中的至理名言, 作为自己人生路上的导师, 他还常常和战友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 帮助新战友解决各种困难。
晁忠年是一个消防车迷, 他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消防车的热爱。他常对队里的战友说:“车是与你并肩作战的兄弟, 爱惜车要像爱惜战友们的生命一样, 不爱车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 就没有资格开车。”由于晁忠年熟练掌握各类型消防车的性能和维护保养技能, 他一直担负着驾驶支队特种车驾驶员的重任, 多年以来他一直利用休息时间阅读车辆保养维修方面的书籍, 把学到的知识同战友们分享。有时候为了找到车辆故障的原因, 他茶饭不思, 在车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 如此痴迷爱车的他凭着一股肯吃苦、肯钻研的干劲掌握了过硬的维修技能, 每年可以为中队节约数万元的维修经费, 成为领导们爱惜的人才。
16年的军营生活, 大到抗震救灾、抢险救援, 小到谁家小狗爬到树上下不来了, 他都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 用汗水与坚韧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训练、执勤、救援中, 爱岗敬业忘我地工作。火场上, 他沉着冷静, 博弈生死;生活中, 他稳重细腻, 身先士卒, 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知心哥”。多年积累的战斗经验, 加之对各项战训业务的精通, 他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真正达到一兵多能, 是干部的好助手, 战士的“老大哥”。
【奋斗的青春 向党旗致敬】推荐阅读:
思政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07-22
向青春致敬12-23
致青春奋斗的句子07-09
奋斗的青春高三作文07-31
初三的奋斗青春作文08-17
奋斗的青春名言名句08-27
奋斗的青春 不留遗憾01-02
致青春路上奋斗的你10-22
奋斗青春的励志名言警句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