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2024-10-18

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精选8篇)

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篇1

矿山掘进巷道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学号:

姓名:

班级:

为了有效地控制矿山掘进巷道重大顶板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在矿山岩体内掘进巷道,围岩的原始压力状态受到破坏,发生应力重新分布,在重新分布的过程中,围岩就要产生运动,导致围岩发生变形破坏,甚至跨落的现象

1.1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1.1.1地质方面:当井下巷道穿越松软破碎岩层时遇到采空巷道,控制不当,措施不力等,有可能发生顶板事故。

1.1.2施工方面:施工不按措施作业,空顶超规定,未进行超前支护等,有可能发生顶板事故

1.1.3管理缺陷。

1.1.4设计方面:将巷道设计在松软破碎或流沙层,巷道支护设计不合理等,有可能发生顶板事故

1.2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一般可能发生巷道围岩松软或易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巷道通过断层,褶皱等构造变动剧烈地带,巷道穿过的岩层,岩性突然发生变化,在其交界处易发生冒顶片帮,后巷受地质应力围岩,使巷道压力剧增,产生冲击荷载,压垮原有支护导致冒顶。当发生事故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巷道内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破坏,造成人员窒息事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矿山掘进巷道中大顶板事故后,救援人员要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离、救人优先”的原则救灾。

2.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本着“先活着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

2.2压风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向灾区连续送风,从而为幸存人员提供足够的氧气。

2.3先外后里;先支后拆;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顶后帮。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

总指挥:项目经理。

副总指挥:技术负责人、各副经理。

成员:施工队、机电队、机运队队长和负责人,安检组长、技术组长、保卫组长、后勤、劳资及有关人员。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调度室。当总指挥不在的特殊情况下,依次由副总指挥担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3.1.2为了加强对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各副经理。

组员:施工队、机电队、机运队队长和负责人,技术组、安检调度组、政工劳资组、材料组、财务组、保卫组、地面运输组等组室主管及成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分工:

3.2.1.1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和修订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专业队伍,并组织演练和实施,检查和督促完成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2.1.2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发生重大事故时,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与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保持联系;发布和实施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提供应急救援所需基础技术资料与信息;组织指挥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向总指挥部汇报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组织和配合有关部进行事故调查;完成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3.2.1.3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项目部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安检调度: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负责事故处置时各施工点的调度工作及事故时用车调度。

技术组:负责事故处置时现场的相关技术工作。

各队队长:负责核查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并组织撤离灾区和安全条件下的救灾工作,负责向调度详实的汇报灾情、性质、范围、及灾害采取的行动,负责组织完成上级为处理灾害所下达的命令。

主材料员:负责抢险救援物资,机运车辆准备和供应工作。

政工劳资员:负责事故处置时人员的配置及伤亡人员的档案归类、接待工作和安置工作。机运队长:施工用的运输车辆及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并清楚运输车辆运行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将抢救用的材料、设备及器材迅速安全的运送到指定地点。

3.2.1.4结合掘进巷道事故的实际情况,现场指挥部可设五个救灾小组

⑴通讯、供电组

组长:机电队长

①熟悉井下各条供电线路,并绘制各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②确保井下通讯畅通,一旦掘进巷道发生故事,能保持正常联系。

⑵通风、防爆组

组长:技术安检组长

①负责日常的通风系统,防突管理工作,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消除突出危险性。

②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执行并落实与通风有关的措施。

③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风设施,确保重点地段能进行局部反风。

⑶安全撤退组

组长:各队队长

①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清点汇总人数等工作,并及时汇报。

②要求各施工单位撤退前切断相关区域的动力、局部通风机电源,并保证可靠闭锁,同时关闭供风、供水阀门。

⑷后勤保障组

组长:主材料员

①供应所需物资、设备,并却保质保量。

②负责救援人员的食宿安排工作。

⑸安全保卫组

组长:安检组长

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的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

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现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并保证井口附近无火源。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掌握地质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或作业规程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4.1.2坚持一次成巷,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和面积

4.1.3严格执行《矿山安全规程》中对打眼放炮的规定,实行光面爆破,不崩坏支架及设备。

4.1.4掘进工作面的支护要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

4.1.5在装药放炮前必须加固工作面的支架,防止因放炮崩翻支架,造成巷道空帮和冒顶事故。

4.1.6巷道断面大,围岩破碎松软,压力大时,可缩小棚距或采用加强支护,砌碹壁后注浆等措施强化支护。临时支护要紧跟工作面。

4.1.7巷道支护与围岩之间,严禁空顶空帮,背好帮顶,搞好壁后充填。

4.1.8加强工作面围岩变化的观测,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4.1.9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的巷道支护情况,及时处理隐患。

4.1.10严格按工程质量和支护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如发现不合格或已损坏的支架,应及时返工处理

4.2预警行动

顶板冒落事故发生前一般都有预兆,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预兆:

4.2.1发出响声、岩石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声响。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的闷雷声

4.2.2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4.2.3片帮增多,因岩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比平时要多。

4.2.4顶板出现脱层。检查顶板若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4.2.5顶板裂缝。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4.2.6漏顶。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护不牢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会造成冒顶。

因此,项目部必须加强对以上预兆的观测、观察与监测,一旦发现顶板冒落预兆,立即发布事故预警,避免顶板冒落事故的发生。

5、信息报告程序

项目部调度室接到水灾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值班项目经理汇报,并根据值班项目经理的指示向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汇报,同时向公司质安部汇报。汇报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等。

通知顺序如下:事故发生地点—→调度室—→安全副经理—→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建设单公司报告。

6、应急处理

6.1响应分级

调度室接到矿井顶板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部值班领导和上报公司质安部汇报。并立即通知,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应急预案。

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企业事故的可控性,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 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和Ⅳ级响应,具体如下:

6.1.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0人以上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Ⅰ级响应;

6.1.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10以上、29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10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Ⅱ级响应;

6.1.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为Ⅲ级响应;

6.1.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为Ⅳ级响应。

6.2响应程序

矿井重大顶板冒落事故发生后,项目部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矿井顶板冒落事故的汇报后,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有关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召请金能公司矿山救护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人员进入灾区侦察灾情,救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6.3处置措施

顶板发生冒落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6.3.1发生冒落时人员应躲入安全地点,并加强此处的支护。躲避人员应不断敲击岩帮、钢轨或管道,给救护人员发出信号。

6.3.2救护队必须采取最快速的营救措施,可以开掘小巷或新开一个与工作面相通的巷道眼救人,必须采取措施不让受害人员被工具伤害。

6.3.3如果顶板仍有二次冒落的危险,应先就架设临时支架,必要时应准备止血和苏生器等急救的药物和器械。

6.3.4在井口设置救护点,供救护和医疗人员及指挥专用,配备足够的救灾物资。

6.3.5各处电话机设专人守护,保证通讯畅通,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

6.3.6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7、应急保障

7.1应急物资保障

根据目前施工情况,项目部在各要害岗位存放不同数量的消防器材,项目部材料库配备就灾用的局扇、水泵、风筒、水管;施工队在井下材料硐室备放施工原材料,如水泥、沙子、石料等。医疗定点机构为宁煤职工医院,上述部门在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联系,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资、医疗保证。

7.2应急装备保障

矿井发生重大顶板事故时,动用矿救护队、消防队、职工医院、并提请当地公安局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

项目部必

须建立完善的基础应急通讯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篇2

1.1 地质构造引起的掘进巷道顶板事故

我国不同地域其地质构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使煤矿开采难度增加, 再加上一些煤矿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 从而造成煤矿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证。有资料显示, 在我国煤矿中21%的煤矿所处的地质环境较为简单, 38%煤矿所处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1.2 采矿方过失造成掘进巷道顶板事故

重大煤矿事故不断发生, 虽然和煤矿所处的地质条件关系较为密切, 但是采矿方的过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对一些煤矿事故的分析发现采矿方在安全方面对于掘进巷道顶板预防没有做到位, 没有严格遵守安全要求。在技术方面对于锚索支护技术在采矿过程中的应用还不是很规范, 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漏洞。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 矿方没有对矿工系统地进行岗前培训, 并且没有科学地进行分工, 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也不科学;矿方对矿工思想教育还不深入, 从而导致矿工安全意识缺乏, 开采作业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矿方生产、安全等部门没有认真做好监督工作, 对于违章作业的行为也没有进行及时制止, 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3 掘进巷道断面对顶板事故的影响

巷道断面的形状有梯形、圆形、拱形、矩形等, 在特殊地质条件下, 巷道断面的选择与生产成本、巷道的掘进、巷道的支护、矿井的压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3.1 巷道的支护材料以及方式

巷道断面的形状选择与巷道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如果支护方式选择U型钢, 那么巷道的断面应当选择椭圆形、圆形、拱形;如果支护方式选择工字钢, 那么巷道的断面应当选择梯形。目前国内支护方式多选择锚杆锚喷, 因此巷道断面应当选择梯形。

1.3.2 巷道的掘进方法及掘进设备

掘进方法和掘进设备也会对巷道断面产生一定的影响。钻眼爆破法是我国的巷道掘进常用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锚杆锚喷支护方式得到普遍应用, 巷道掘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 这样巷道的设计和巷道的施工难度得到了大大地简化。目前我国巷道断面形状主要采用圆弧拱形断面和半圆拱断面。

1.3.3 矿井的方向和大小

矿山方向和压力大小对巷道断面形状选择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如果侧向压力和顶板压力都比较小, 应当选择梯形或者矩形的巷道截面形状;如果侧向压力较小, 顶板压力较大的时候, 选择拱形截面形状;如果巷道使用时间较短, 巷道围岩比较稳定坚固, 矿山压力比较小, 巷道断面形状可以选择矩形或者梯形;如果矿山压力比较大, 巷道断面形状可以选择马蹄形或者圆形;如果侧向压力和顶板压力都比较大的时候, 可以选择封闭的椭圆形或者圆形, 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实际的受压情况和变形情况。目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半圆形巷道和拱形巷道断面越来越普遍, 例如车场巷道以及运输巷道等。

2 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2.1 认真做好支护施工

2.1.1 掘进巷道支护的设计原则

掘进巷道的支护原则:巷道支护设计应当坚持以护为基础, 采用高强度的锚索和锚杆进行支护, 要认真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压情况和受压情况;认真做好支护, 防止巷道局部变形、锚索和锚杆的失效、巷道岩层的脱落和破碎。

2.1.2 掘进巷道的支护形式

传统的巷道支护形式是预留煤柱, 这种技术比较方便, 有利于排水和通风,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 巷道维护起来非常麻烦, 有着较大的煤柱损失, 支护费用也是比较高。煤柱的支撑压力会对临近煤层和临近巷道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 矿用支护型钢包括工字钢和U型钢, 主要用于椭圆形、半圆形、圆形的巷道断面。矿用支护型钢具有抗剪强度、抗压、抗拉的特性, 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使用。巷道支架要承受纵向推力和横向载荷, 因此应当具有足够承载负荷能力。

锚杆可以使巷道的稳定性得到加强, 使用时需要锚固在巷道岩层中, 这样锚杆和围岩配合就能够形成支护系统。国内锚杆支架主要分为三种:黏结式锚杆, 例如树脂锚杆、水泥砂浆锚杆等;机械式锚杆;摩擦式锚杆。锚杆的主要作用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加强, 巷道围岩得到了加固。

2.2 认真做好管理工作预防掘进巷道顶板事故

2.2.1 认真做好管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矿方进行作业要求、管理制度制定时要认真遵守《煤矿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 决不能依据现有的经验和自己的想法去做, 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去执行, 务必使作业措施、作业规程等更科学, 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更有帮助。

2.2.2 认真做好煤矿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矿方所有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煤矿指挥管理、协调调度、生产组织工作, 认真落实保安责任制, 部门干部要经常到现场查看, 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解决, 以防止更大的灾害或问题发生。煤矿安全、生产等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 要加强对现场施工进行全面监督。

2.2.3 矿方要认真做好人员的分工

矿方要科学地进行任务分配和人员组成, 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调整, 使矿工按照规章进行作业, 领导按照规章进行指挥。在作业过程中, 要严防矿工不按照规章进行作业, 领导不依靠规章制度进行指挥的现象发生, 只有全体职工按照规章去工作才能确保煤矿安全地进行生产。

2.2.4 要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矿方领导要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 决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采取稳扎稳打, 决不能突击冒进。在重视矿井通风、防灭火、防治煤尘、防瓦斯的同时, 要做好掘进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工作。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 要对顶板情况和顶板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并且要有专门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要加强对矿工进行开采方面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方面的思想教育, 帮助矿工树立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3 结语

掘进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主要是采矿方不合理不科学的操作以及较复杂的地质环境原因, 从而造成严重的物力和人力损失。因此, 要根据岩层性质、地质条件, 科学地选择巷道的支护方式以及巷道的断面形式, 可以有效地保障巷道的质量, 加固巷道围岩, 预防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采矿方要认真进行自查, 认真从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摘要:煤矿巷道顶板事故是指井下采煤过程中, 顶板突然冒落, 造成采煤工程停止、采煤设备损坏、采煤人员伤亡。一般情况下, 根据煤体层理发育程度以及煤体强度, 确定支护形式和断面形状。在实际的采煤过程中, 顶板很容易出现破碎或者松动, 巷道也比较容易出现断层。因此, 研究支护形式、断面形状对顶板的影响非常必要的, 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以及受力情况能够得到改善, 对煤矿顶板事故起到预防作用。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鞠路超, 等.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及断面优化设计[J].能源与节能, 2013 (2) .

[2]宋忠亮, 等.浅议掘进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J].山东煤炭科技, 2008 (3) .

井下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探讨 篇3

关键词:巷道;顶板事故;冒顶;处理

通常情况下,根据煤矿井下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特征类型和围岩结构,可以将顶板事故分为松散破碎围岩漏冒事故、块状围岩断裂冒顶事故等类型,其中,在煤矿巷道中,超过50%的事故以镶嵌型围岩冒落为主,其次为松散破碎型围岩漏冒事故与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本文首先对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本着“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再具体探讨井下巷道顶板事故的相关预防措施。

一、煤矿井下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煤矿井下巷道顶板事故是指工作人员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巷道顶板突然脱落而导致的采煤设备毁坏、人员伤亡等损失,一旦发生顶板事故,不但直接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而且还会给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分析煤矿井下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导致巷道顶板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围岩地质结构及人为方面的原因。首先煤矿井下各个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构造差异较多,而且有的地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给采煤作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因素;其次,加之部分煤矿的开采规模较大,保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也导致了巷道围岩地质结构复杂的化,人为的增加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巷道顶板事故的概率。

(二)煤矿开采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当前,我给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顶板事故的原因除了围岩地质结构复杂之外,还包括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开采技术以及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原因。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煤矿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案例分析来看,在开采过程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 生产企业方因为注重利润而忽视采煤作业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因为安全意识和安全处理不到位而出现顶板事故;② 采煤作业过程中涉事单位没有对采煤过程进行严格监督,没有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故障问题,从而没有及时的对相关隐患进行处理,引发严重事故;③ 煤矿开采过程中没有根据矿业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购置对应的采矿设备、安全设备等,留下了巷道顶板事故隐患。

二、井下巷道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

根据巷道顶板事故发生地点的冒落形状和顶板的冒落规律来看,顶板冒落的主要形式包括:① 顶板规则冒落。这类顶板冒落的特点是, 顶板冒落后冒落面比较规整、 圆滑, 冒落形状一般呈扁椭圆或竖椭圆状,冒落高度变化为 0.4~ 4m。②层状顶板裂断冒落。这类顶板冒落的特点是, 当巷道宽度较大 (如大断面巷道、 交岔点等)时,冒落线基本是在巷道两帮上部。③ 顶板不规则冒落。分层厚度小于 0.5~0.8m 的页岩、 砂质页岩地质条件下容易发生。

三、井下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井下巷道顶板事故征兆。(1)异常声音。在掘进作业过程中,所有被采掘挖空的工作面的顶板都存在明显的下沉,甚至会出现断裂问题,从而使得顶板的压力迅速增加,导致顶板支护支架结构发出对应的声音,这是出现顶板事故的征兆之一。同时,当支护的金属支柱出现下降时,同样也会发生对应的声音,这些可以为顶板事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2)顶板掉渣。当顶板出现较为明显的裂隙时,会出现顶板掉渣的问题,这表明顶板压力的增加,如果这时进行人工架顶,则可能会掉下碎矸石子等,这些都是冒顶的征兆。(3)片帮煤增加。若巷道中煤壁所承载的压力超出限制时,煤层结构会变得更加松软,这时所产片帮煤也会明显增多,就要引起技术人员的注意。(4) 顶板裂隙增加。顶板裂隙包括两种:一是地质原因而形成的自然裂隙,二是因为采矿区顶板下沉而导致的裂隙。通常,流水的裂隙有危险,主要是因为其深度大,缝中有煤泥,但若是有水锈危险会小得多,因为通常是老缝;茬口较新的有危险,这主要是因为它是新生的,结构发育不稳定,当裂隙增加时会出现冒顶。(5)漏顶。漏顶是指顶板在出现冒落之前通常会因为背部支护不严而导致的漏顶现象,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使得支架松脱、棚顶托空,当顶板围岩石块继续冒落,就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冒顶事故。(6)脱层事故。在巷道顶板出现冒落之前,通常会出现冒顶脱落的现象,技术人员可以站在安全的位置,使用长钢钎将破碎的岩石和煤层捅掉,然后使用镐、斧或钢钎对顶板进行敲打,若声音清脆,则表明没有剥落层;若存在剥落层且较厚而不容易辨认时,可以使用震动问顶法,即用左手将顶板按住,然后用右手持工具敲击,若左手能感觉轻微震动,表明存在剥落层,需要进行支护处理。

(二)井下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处理措施。(1)镶嵌型围岩冒落事故预防处理措施。镶嵌型围岩出现冒落事故需要做好如下几项处理措施:① 对传统的敲帮问顶方法进行改进,可使用新型的危岩安全检测工具,如声振谱发射器等进行探测处理;② 在开采作业之前以及放炮之后,要严格遵循相关的作业规程进行顶板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③ 在使用炮掘过程中,应该根据围岩结构合理布置炮眼位置,并对用药量进行严格控制。且在放炮之前还必须对支护体系进行加固处理,放炮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再加固;④ 要根据支护方式、围岩性质以及采掘作业工艺合理确定空顶距离,并结合临时支护、超前支护等方式进行综合处理。(2)分离层围岩片帮冒顶事故预防处理措施。对于空顶面积较大、围岩风化明显的巷道,因为容易发生围岩片帮冒顶事故,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① 在超前支护的过程中合理确定空顶距离,在放炮和掘进的过程中要结合围岩条件以及支护方式进行合适的加固处理,例如固定前探梁或铰接前探梁支护、锚杆超前支护等;② 在深入了解分离层围岩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巷道的位置与掘进时间,并使用对应的支护支架或者锚杆支护方式进行处理。若巷道的围岩压力过大时,则要使用缩小棚距、限位卡缆等方式进行处理;③ 当巷道的使用时间较长时,或者断面面积在10m2以上、围岩压力较大时,要使用金属拉杆进行连接和稳定处理;④ 对于围岩较容易风化的巷道,应使用封闭锚喷,并直接支护至迎头,且封闭喷浆的厚度要大于20mm,喷砼厚度应不得小于100 mm。(3) 掘进上、下山巷道的顶板事故预防处理措施。在掘进上、下山巷道的顶板事故预防处理措施:① 及时清除掘进工作迎头、顶部以及两帮松动的浮石、松矸等;② 观察煤层和迎头顶板的稳定性,若顶板出现异响或者出现坍塌时要迅速的撤离;③ 爆破之前要设置20 m的迎头支架,避免出现顶板崩塌的问题;④ 在掏柱窝、挖底之前要对周围围岩进行检查,保证整个作业环境的安全度;⑤ 巷道内所有位于两帮的支架都必须使用两道拉杆,在预紧、加固处理之后要增加斜撑,提高整个支架体系的稳定性;⑥ 若发现巷道内存在折柱断梁时,要先对该断裂梁柱周围的梁柱进行加固,然后再对这个断裂梁柱进行加固、更换处理。

总之,导致煤矿井下巷道顶板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地质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管理或者技术层面的原因,在具体的处置中要根据各个矿井的实际情况区分对待。

参考文献:

[1] 母泽民. 分析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35).

[2] 宋晓彪. 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 科技风, 2013(17).

浅谈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 篇4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并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安全事故发生,其中由于顶板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繁,得到煤矿企业的重视。在对煤矿进行管理时,必须重视对顶板的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出现,使得煤矿开采在安全下进行。

关键词:巷道顶板管理 措施 改进 优化 监督

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事故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煤矿日常生产安全,就应该进一步加强煤矿掘进巷道顶板管理,采取安全的防护措施。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事故防范的技术性措施

1.1 对巷道断面进行优化

煤矿掘进巷道应该使用拱形顶板,这样便于施工,还能对巷道围岩的受力情况进行改善,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煤矿掘进巷道的弧形底角断面和巷道的直角断面进行比较,然后对它们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以此对巷道断面进行优化。

1.2 对巷道结构进行优化,以免巷道出现冒顶现象

在煤矿掘进巷道中,经常利用支护形式是锚杆和锚索联合的组合拱。组合拱所起的作用是对拱进行加固。组合拱能够承受软弱岩层所施加的重力。还可以使岩体的硬度增加,避免巷道围岩出现变形。

1.3 对支护施工形式进行改善

1.3.1 遵守支护原则

在具体的施工中,必须按照支护的基本原则进行,其中包括:(1)把支护作为设计的基础,运用带压和让压的支护方法;(2)使用强度较高的锚杆,对巷道围岩的受力和受压情况进行控制;(3)将支护作为重点,以防止巷道岩层出现破碎的现象;(4)防止巷道的局部发生的变形现象,导致巷道损坏。

1.3.2 掘进巷道的支护形式

(1)预留煤柱支护。这种形式是比较传统的,由于运输平巷主要是位于巷道的上区,回风平巷主要位于巷道的下区,在巷道的上区和下区中间有一个预留煤柱,使回风平巷能够远离峰值区。这种技术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对日常的通风和排水都很有利。但是预留煤柱支护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承担较高的支护费用,煤柱易造成损失,对巷道进行维护比较困难。同时煤柱的支撑压力对周围巷道的稳定性还会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2)可缩性支架。可缩性支架的实际承载能力受连接件和支架的工作情况影响,在刚性阶段体现出来的是极限承载力,在通常情况下,极限承载力要比实际承载力大。(3)锚杆支护。锚杆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煤矿掘进巷道所处的地质环境有所不同,锚杆所体现的功能也不同。利用锚杆支护主要是为了使巷道岩层更加稳定。如果在煤矿掘进巷道的实际支护过程中,利用单体锚杆不能对巷道进行加固处理,就可以利用组合锚杆的支护形式。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措施

2.1 做好技术方面的工作

(1)做好煤矿掘进巷道地质预测和预报工作。在煤矿掘进巷道掘进之前,应该根据巷道的实际情况,及时编制掘进地质说明书,遇到比较特殊的地质构造时,要对现场进行勘查,然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整改。此外,煤矿企业还要将掘进区域的地质情况、水害因素进行调查。

(2)做好煤矿掘进作业准备工作。在掘进作业开始之前,必须按照掘进地质说明书等相关地质资料编制作业流程。同时要做好巷道的支护设计,熟悉巷道支护施工的基本流程,以保障施工的质量。在具体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对顶板层进行监测,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设计人员、审批人员、施工人员以及验收人员的责任。

当煤质变得非常松软时,或者遇到断层后,应该及时对支护设计进行整改,并且建立技术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加强学习,确保施工安全和保障施工质量。

(3)对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煤矿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完善的操作流程,组织员工加强操作流程的学习,并且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督促煤矿掘进工和维修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施工的操作流程,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进而做到对岗位工作人员的严格管理。

2.2 对现场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施工安全

(1)对施工工序进行管理。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掘进巷道施工现场的管理,督促施工队伍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督促各个岗位的员工应该按照作业的基本流程进行施工,及时制止违反施工流程的现象,以保障施工质量。

(2)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煤矿企业必须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按照相关制度,完成施工任务。加强对施工现场检查,将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认真检查巷道支护设备,看看设备是否完好,排查安全隐患,采取可行性的防治措施。

2.3 对煤矿掘进巷道进行监测和维护,保障巷道使用安全

(1)对巷道实施监测。对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进行监测,有利于加深对顶板离层的理解。对掘进巷道实行支护时,应该采用适合掘进巷道的支护形式,同时,要安排专业人员对顶板离层进行观察和记录。此外煤矿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要定期对顶板下沉进行监测分析,提前采取解决措施,保证巷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2)加强巷道的顶板维修。煤矿企业必须制定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维修制度,在进行维修之前,必须从巷道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技术管理措施,组织维修人员加强学习,并且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情况进行考核。对巷道的支护进行更换时,要安排专人对维修现场进行监督,监督维修人员使用的维修技术是否适合维修要求,同时还要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维修实际操作。

(3)对巷道支护材料进行回收管理。当巷道支护材料可以进行回收之前,必须制定技术安全管理措施,在进行回收时必须使用回收专用设备,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杜绝违章作业。

2.4 强化安全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实

(1)煤矿各个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召开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会议,对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进行会议讨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此外,煤矿管理人员以及煤矿企业员工应该加强学习煤矿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知识,并且做好培训,以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2)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进行监督,对巷道的支护设计、没有对顶板管理进行检测的,应该进行整改。结语

2010顶板事故演练总结 篇5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2010年6月18日上午12时30分,我矿进行了31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演练,以下为本次演练工作总结:

一、演练经过

2010年v月是个 0分,井下地方输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事故。发生事故后,额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所有施工人员有组织的立即撤至安全和通风良好的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附近施工地点人员撤至安全地点,以防止二次冒顶事故发生。调度室调度员接到井下事故汇报,立即启动矿井冒顶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通知预案规定的冒顶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成立冒顶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地方官根据事故需要,及时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二、本次演练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经验

1、本次演练提前编制了演练计划,并下发至各相关单位,总指挥矿长杨新庆于地方月防盗锁日召开演练工作会议,组织学习演练计划,布置演练准备工作,为本次演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本次演练充分发挥了井下跟班安全员及井下施工单位区队长、班组长的模范带头积极作用,能够将职责范围的人员顺利撤至安全地点。

(二)不足

个别职工对演练工作思想上不理解不重视。

整改措施: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学习,使职工了解事故应急演练的利弊。

整改负责人:地方官

通过本次演练,明确了矿井掘进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事故的行动准则,提高了矿井应对灾变的能力,达到了预想效果,演练十分成功。

20地方0年大锅饭月的飞日

3地方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

现场处置演练工作总结

放到煤矿

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篇6

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案例汇编

余吾煤业生产科

2014年10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10月30日,2012年全年煤矿顶板安全事故32起,死亡93人。2013年全年煤矿顶板安全事故32起,死亡50人。2014年全年煤矿顶板安全事故17起,死亡51人。

2012年—2014年共发生顶板事故81起,根据本单位煤层地址构造情况特精选10起顶板事故加以学习总结。

近年来,顶板事故一直占全国煤矿事故总数的30%以上。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管理,遏制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将近三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全国煤矿顶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出来,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从中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按照《顶板管理若干规定》扎扎实实的做好矿井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针对顶板管理现对各单位提出以下要求:

1、强化技术管理。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参数。各矿要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分管业务部门,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要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矿压观测工作,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压显现规律,做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根据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规律,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应力集中区,要采取增加支护强度的有效措施。

2、强化现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顶板管理若干规定》。各矿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工程要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遇有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实施。采用锚杆、锚索、锚喷支护的巷道,要加强对支护质量的检查,确保锚杆、锚索的材质、拉力和预紧力、喷层厚度和强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要加强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工作,防止因锚杆、锚索支护质量问题引发巷道冒落。要加强对作业人员顶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防范顶板事故的意识和能力,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生产科

2014年10月30日

目 录

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1

一、概述..............................................................................................1

二、事故案例......................................................................................1 案例1: 神华亿利能源黄玉川煤矿2013.9.16顶板事故.........1 案例2: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一号煤矿2012.6.6顶板事故.......4 案例3:沈阳焦煤清水二井煤矿2012.5.20事故.....................6 案例4:东源泸西煤业2012.5.21事故.....................................7 案例5:辽宁省北票煤业2012.5.21事故.................................8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冒顶片帮伤亡事故..............................................10

一、概述............................................................................................10

二、事故案例....................................................................................10 案例1:慈林山煤业公司夏店煤矿2014.8.27顶板事故.......10 案例2:朱集东矿2014.1.14顶板事故...................................13 第三节 大巷冒落事故..........................................................................14

一、概述............................................................................................14

二、事故案例....................................................................................14 案例1:马关县小兴煤矿小马白井2013.3.9顶板事故.........14 案例2:云南省昭通市山脚煤矿2012.9.5顶板事故.............17 案例3:福建省永安煤业小华煤矿2012.6.17顶板事故.......19

2012年—2014年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

一、概述

在掘进过程中由于支护质量不达标、未及时支护空顶作业,造成顶板冒落引发的事故即为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

冒顶事故的特点是覆盖面积大、造成伤亡多、处理难度大。

二、事故案例

案例1: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013.9.16顶板事故

2013年9月16日23时54分,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在进行支护作业中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3年9月16日15时,项目部综掘一队队长张永申组织召开班前会,中班10人参加了班前会,要求补打帮锚杆和顶锚索后再掘进。16时20分10名作业人员到达掘进面,班长张永建安排康登地启动掘进机,开始掘进,同时安排工人蒋伟明、施振国、高立波开始支护顶锚杆、锚索,张计平、景志军支护帮锚杆、挂帮网,王清社、蒋庆海、刘有负责开胶带输送机。20时30分,已经完成了4m全断面掘进后,开

始在巷道左侧掘进,掘进了4m后,掘进机移到右半面掘了一刀,约23时54分顶板突然冒落发生了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永建、景志军、张计平、施振国4人被冒落的煤渣掩埋。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

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综掘工作面接近DF6断层,顶板出现破碎,施工队在没有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情况下,连续3个班未按《作业规程》规定进行支护(共欠14根顶锚索,32根帮锚杆),违章掘进,导致大面积顶板冒落,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二)间接原因

1、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执行不严,安全培训不到位,无证上岗,工人违章未及时制止。

2、榆林胜利公司对所属黄玉川煤矿项目部安全监管不到位,对存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培训不到位没有及时改正。

3、黄玉川煤矿安检人员配备不足,安全检查不到位,对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安全监管不严,工人违章无人及时制止。

4、神东公司对外委施工队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监督不到位,对黄玉川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新建矿管理

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未予重视,未配备专职安全副矿长,安检人员配备不足。

5、准格尔旗煤炭局对榆林胜利公司黄玉川煤矿项目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执行不严,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没有及时发现并责令改正。

三、防范措施

1、要抓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适时根据顶板实际情况调整支护方式,加强支护强度和质量。

2、应总结事故发生原因,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根据煤矿实际管理需要配足安检人员,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对外委施工队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培训和《作业规程》落实情况的监管。

3、要加强安全监管,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相关管理机构,按照规定配足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杜绝“三违”作业。

4、按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5、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所属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监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

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强化对基建矿井施工队伍的安全监管。

案例2: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一号煤矿2012.6.6顶板事故

2012年6月6日6时48分,遵义县平正乡野彪一号煤矿发生一起较大顶板事故,造成4人死亡。

野彪一号煤矿隶属贵州思瑞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

一、事故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为:10503采面2#切眼掘进工作面未及时支护顶板,工人空顶作业,顶板冒落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有:

1、煤矿技术管理差。在掘进工作面煤层厚度、倾角发生变化后,未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加强顶板支护。

2、煤矿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未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循环进度超过规定且未及时支护顶板;在未采取临时支护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空顶作业。

3、思瑞丰公司对安全措施审查把关不严。对10503采面遇地质构造后重新开掘切眼的安全措施未严格审核,批复后也未及时进行监管。

4、驻矿安监员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现10503采面2#切眼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行为后,未汇报,未处置。

二、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治对策分析(一)前期加强对地质构造的调研和分析

进行煤矿开采之前,首先要对矿区范围内的地质构造进行调研和分析,重点调研煤层顶板的变化情况,其岩性、煤层结构等情况,并且将能够影响到顶板变化的地质因素、分布区域等要在采掘图上标注,并且随时补充、修改。

(二)采用合理的支护方法

煤矿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煤层的贮存条件以及顶板的特点都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实际的岩层情况,坚持使用前探梁,应用松动圈理论,对支护方法改进,增强对围岩的应力检测。巷道放炮之后,首先进行临时支护,尽量降低空顶时间;合理选择工作面的支护方法,据其顶、底板的力学性质;特殊的区域范围可以采用锚喷的方式,或者可缩性的支设,联合的支护方法等多种方法提高顶板和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煤矿顶板事故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煤矿各员工的的安全意识,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正确的操作规程及法律法规。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并且积极主动的做好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各项工作。并且定期对员工培训顶板事故的危害、预防等内容,将顶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顶板事故的发生。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要依据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

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各个岗位等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定,有现场跟班制度、矿井检查养护制度等,做到环环相扣预防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疏忽有“法”可依。

(五)加强现场管理

一般发生煤矿顶板事故时,都是在采掘工作面,因此,现场管理做得好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煤矿顶板事故。首先,安全管理层必须对矿井的煤层、结构、顶板等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定时巡查每个工作面时,能够及时的发现顶板管理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排除隐患;一线的采矿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素质,我国的很多中小煤矿的一线采掘人员都是未经培训的工人,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几率,在进行采掘工作时能够预防顶板事故;指定专人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的情况,一旦有事故预兆,及时排除或者通知撤离人员;

除此之外,还有加强顶板支护技术措施的落实,实时的应用新的采掘技术,合理安排开采方法,加强地质测量工作等方法来积极有效的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案例3:沈阳焦煤清水二井煤矿2012.5.20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5月20日,辽宁省沈阳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清水二井煤矿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2人被困,其中3人获救、9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该矿南二采区07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时采用锚杆、锚索挂网喷浆支护,锚索支护不及时;

2、因遇到地质构造带顶板压力增大,原有支护方式强度不够,该矿决定采用架棚(架设36U型钢可缩支架)方式加强支护,但施工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生大面积冒顶,导致事故发生。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现场管理。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把关现场施工质量,确保现场施工顺序合理紧凑,不拖延不强先。

2、加强地址报告分析。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必须时时掌握施工工作面的地址情况,遇到地址构造区需由技术员编订合理的采掘支护方案。

3、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

4、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得无证上岗。

案例4:东源泸西煤业2012.5.21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5月21日,云南省东源泸西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升一号井发生一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造成7人被困,抢险救援工作仍在进行。该矿为国有煤矿、资源整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其采矿范围与云南省东源泸西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云龙煤业公司一号井采矿范围在垂直方向

上重叠,形成“楼上楼”现象。

二、事故原因

1、该矿K7煤层回风巷采用木支护,支护强度不够;

2、巷道底部存在老空区;由于疏于日常管理和维护,巷道垮塌、通风阻力大,在矿长带领有关人员下井进入该巷道检查时,巷道底板陷落、顶板冒落,导致事故发生。

三、防范措施

1、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要严格按照全省小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现场会的要求,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坚决淘汰使用木支护。

2、加强管理与巡查制度。在隐患的排查上严禁避重就轻,对重大隐患视而不见,要建立隐患排查登记整改消号闭合措施,确保隐患消除。

3、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对干部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力度,并完善稳定职工队伍措施,保证煤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队伍。

4、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监管方法,通过安全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案例5:辽宁省北票煤业2012.5.21事故

一、事故经过:5月21日,辽宁省北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台吉煤矿四井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4人被困,其中

人获救、2人死亡。北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北票矿务局改制而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该矿属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8万吨/年。

二、事故原因:该矿-590米水平西一石门机巷掘进工作面位于采场应力集中区,采用梯形木棚支护,因支护强度不够,掘进放炮后顶板冒落,导致事故发生。

三、综合防护措施

1、要做好敲帮问顶和临时支护工作,严禁空顶作业和随意放大循环进尺;

2、永久支护设计要科学合理,确保足够的支护强度;

3、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锚杆支护材料,要保证每一批次的材料质量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定;

4、要坚持做好班组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每个循环、每个班次的工程质量、工作量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的要求;

5、要定期观测、检查巷道顶板支护情况,锚杆支护巷道要做好离层指示仪的安装、观测和汇报工作,随时掌握顶板支护状况;

6、要超前掌握工作面的变化情况,要及时掌掘进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动压影响、岩性变化、立体交岔、采空区、贯通等影响顶板管理的异常因素,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安技措施和应急预案;

7、要及时掌握工作面每班的动态情况,在班前会上要把每班的工作重点和安全要点落实到位。

8、坚持做好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危险源辨识、事故案例教育等活动,提高职工的认知判断能力、安全警惕意识和危险处置能力。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冒顶片帮伤亡事故

一、概述

冒顶片帮事故是指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板或煤壁大面积垮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矿井回采工作面、巷道煤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的现象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就是冒顶片帮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顶板管理方法不当、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地质条件变化等等。

二、事故案例

案例1:慈林山煤业公司夏店煤矿2014.8.27顶板事故

2014年8月27日8点班,慈林山煤业公司夏店煤矿综采队在3112工作面进行设备调试,当采煤机割透机尾向机头方向返刀停机处理后滚筒缠网时,在支架还未拉出、逼帮板也未打起存在空顶的情况下,未敲帮问顶也未进行临时护帮护顶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近煤墙作业,造成机尾三角区煤墙片帮事故,致使1人死亡。

此次事故再次为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敲响警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强化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势在必行。

为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回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现提出以下要求:

1、吸取顶板事故教训,积极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动。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职工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安全意识薄弱、现场监督检查不力、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各矿必须认真吸取教训,积极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

2、强化基础管理,做好岗位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干部、员工岗位素质。各岗位要全面深入学习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和作业规程等顶板管理基础知识;转岗人员参与作业前,必须严格经过转岗培训,实现达标上岗、持证上岗、安全上岗,严禁不达标、未持证、不安全人员上岗作业,充分吸取此次事故教训。

3、强化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提高两端头、两巷超前支护强度,做到精细管理、重点管理。加强工作面支架初撑力管理,支架初撑力不低于泵站压力的80%,达标率不低于支架总数的90%,过渡支架初撑力必须达标;两端头、两巷超前支护应改用端头支架、超前支架等支护强度较高的支护

方式,逐步淘汰支护强度较低的支护方式;重点突出对综采工作面近煤墙、三角区、顶板破碎区、采空区等危险系数较高区域的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安全确认”制度,杜绝任何“三违”作业行为,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全程可控,杜绝各类顶板事故发生。

4、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做到责任明确,监管有效。重点突出对综采工作面近煤墙、三角区、顶板破碎区、采空区等危险系数较高区域作业的安全监管,以上区域作业必须有跟班副队长、安全员现场监管,共同确认作业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各项措施到位后方可作业。

5、强化超前管理,做到措施超前,部署周密。各环节作业前必须超前考虑,防微杜渐,进行周密布置,做到措施不完善不作业、采取措施不到位不作业、安全监管不到位不作业,将安全工作超前部署,以大超前的思维作为安全工作的的抓手。

6、认真贯彻上述要求,做到整改落实到位,切实引起重视。

各矿接到通知后要认真开展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深化推进顶板治理工作,扎实开展顶板治理隐患排查,对现有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不留空挡,不留死角。特别针对回采工作面近煤墙、三角区、顶板破碎区域、采空区等危险区域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排查,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顶板管理措施。

活动结束后,于11月10日前将排查结果和顶板管理措施上报至生产处采煤科,顶板管理工作将作为四季度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案例2:朱集东矿2014.1.14顶板事故

2014年1月14日9时56分,朱集东矿1122(1)上风巷发生一起顶板事故,事故发生在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处,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被堵21人经全力救援脱险。

一、事故经过

1月14日早班,根据综采二队和机电安装队工作安排,1122(1)上风巷有3班人员平行作业:综采二队采煤班卧底、补锚索和刷帮,机电班延链板机,机电安装队拆除瓦斯管路。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沿空留巷锚梁网(索)支护巷道受采动等因素影响,修巷时顶帮支护质量差,顶板离层整体切落埋压2人,堵塞独头巷道造成21人被困。

(二)间接原因。

1、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合理,独头巷道修巷工作多茬平行作业。修巷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帮部刷扩没有及时完成永久支护;扩刷卧底期间,巷道两侧临时支护单体没有达到措施规定的数量。

2、技术管理不到位。修巷安全技术措施未按照集团公

司集办〔2009〕98号、集技〔2009〕99号和集政〔2011〕244号文有关规定编制。1122(1)上风巷修巷方案设计类比1121(1)修巷设计方案,未采纳其中超前喷浆、深浅孔注浆加固顶板离层围岩后再加补锚索、扩刷巷帮的方案;修巷安全技术措施依据修巷设计编制,没有采纳设计中要求的撕帮时超前20m布置两排单体支柱方案。

三、防范措施

(一)重新编制修巷支护设计和修巷安全技术措施。

(二)沿空留巷锚梁网(索)巷道修巷时,必须采取架棚或挑棚等加固措施。

(三)严格按照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独头巷道维修必须由外向里施工,严禁多茬平行作业。第三节 大巷冒落事故

一、概述

大巷因失修、压力显现而顶板冒落造成的事故即为大巷冒落事故。大巷冒落事故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大、处理不及时易造成通风不畅,事故扩大化。

二、事故案例

案例1:马关县小兴煤矿小马白井2013.3.9顶板事故

2013年3月9日16时36分,马关县小兴煤矿小马白井1080m水平西运输巷维修作业点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13年3月9日下午15时50分,小兴煤矿小马白井中班作业人员罗金坤、杨开学、杨绍高、马绍

五、何永斌、韦文方,共6人入井至1080m水平西运输巷进行巷修作业,16时10分左右到达作业点。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1080m水平西运输巷布置在煤层中,巷道右帮煤层在无支护状态下脱落。

2.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违章进入空顶区域作业。

(二)间接原因

1.煤矿未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已先后两次发现的1080m水平西运输巷维修作业点巷道垮落,顶板冒落过高的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2.煤矿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矿井仅配备1名安全检查员,导致事故当班无安全检查员跟班检查安全工作,且未安排班组长带班。

3.煤矿安全技术管理混乱。煤矿编制的《小兴煤矿1080m运输巷维修整改方案》无针对性,且未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导致从业人员不掌握安全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煤矿依法管矿意识淡薄。煤矿执行煤矿安全监管指令有差距。春节收假后,未经马关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擅自安排作业人员入井维修巷道;未严格执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事故当班带班领导马正贵离矿后,煤矿未安排其他带班领导下井带班。

三、事故防范措施

(一)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企业要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作业,杜绝擅自变更操作顺序和安全保护措施,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二)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杜绝隐患长期存在导致发生事故。带班下井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巡视力度,全面掌握井下安全状况,对发现的违章作业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按照要求配足配齐各岗位特种作业人员,加大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力度,统筹安排每班特种作业人员,杜绝重要岗位无人上岗、无证上岗;要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质量,严格教育培训质量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熟知各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主次清楚、分工明确的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责任混淆不清,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五)切实加强顶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开工前要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合理选用支护材料,淘汰落后的木支护。

案例2:云南省昭通市山脚煤矿2012.9.5顶板事故

云南省昭通市山脚煤矿发生片帮事故,造成3人死亡。2012年9月5日5时20分左右,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脚煤矿三水平南7伪斜至6伪斜二号开切眼维修时发生片帮事故,当班入井29人,安全升井26人,造成3人被埋,经全力救出后均已死亡。

一、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事故地点煤质松软,且多处木支柱折断,压力显现明显;作业人员更换木支柱时未加固临近支护,撤掉原有支柱后上帮煤壁垮落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落实有差距,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根据急倾斜煤层、煤质松软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支护工艺、支护方式支护巷道,顶板管理差距较大。

2.煤矿技术管理不严格。361采煤工作面切眼掘进作业规程、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中规定的支护形式及安全防护措施针对性不强,未明确灾害征兆及应急处理措施。

3.煤矿现场管理不严格。带班矿领导和跟班安全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作业现场管理混乱,未严格贯彻落实顶板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

4.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差距。安全员高忠先无证上岗,从业人员隐患识别能力低、安全意识差。

5.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有差距。镇雄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山脚煤矿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未及时纠正。

二、采取的防范措施

1、各单位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等形式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和自主保安意识。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掘进施工、加固修复巷道等井巷施工作业时,必须由班组长站在永久支护完好,退路畅通的安全地点,使用专用工具,由外向里随时进行敲帮问

顶,找掉帮顶活煤炭,直到帮顶成为完整、坚硬的煤体为止。敲帮问顶期间由跟班队干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监护。采煤和安装回收期间,需要进煤墙进行作业时也必须严格执行以上规定。

3、跟班队干、班组长作为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未处理不生产”的原则,认真查找作业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先处理后生产。

4、井上井下任何施工,都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禁无规程、措施进行开工,严禁没有学习规程措施的人员上岗作业。

5、加强现场互联保管理,每个互联保小组必须安排一名小组长进行不定期检查互联保情况,班长对各个互联保小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互联保真正落实到位。

6、必须加强安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加强规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必须按照规程措施有关规定严格把关,确保现场安全监管到位。

7、针对本起事故并结合其它同类事故案例,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事故大讨论,深刻吸取经验教训。

案例3:福建省永安煤业小华煤矿2012.6.17顶板事故

2012年6月17日,福建省永安煤业小华煤矿发生冒顶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2年6月17日夜班(2日的零点至8点)安排对3210回风巷道进行维护,到3210回风巷口时,首先由跟班队长和安全员由外向里进行检查,查到距掘进头约40m左右处,发现有断梁折柱现象,决定由此开始进行维护。维护了3架棚后,巷道顶板冒落,3人被困。

二、事故原因分析

(1)3号煤层上分层开采形成的高支承压力、动载荷造成顶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构造节理纵横交错,由于巷道支护的强度不够,很难控制直接顶的下沉(再加上更换被压坏的棚梁、棚腿时的不稳定因素),直接顶的下沉又造成顶板岩体的松动甚至破碎,当岩体结构面上的滑移超过其位移的极限值时,顶板岩体结构崩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发现3210回风巷压力异常后未及时结合本矿实际情况,采取将木支护更换为金属支护以增加支护强度、棚间加装联锁装置以增加抗倒伏能力等有效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及建议

(1)在压力较大区域的巷道淘汰木棚支护,并加强支护管理。在采用金属支架支护时,棚间要装设联锁装将各棚连成一体,以增强抗倒伏能力,保证生产安全。

(2)要对工作面布置合理规划,在采取分层开采时,采过

上分层后,待其顶板稳定后再布置下分层工作面,以减少和避免上分层巷道动载荷。

(3)增强员工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员工培训教育,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4)增强矿井安全责任主体作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制定制度、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落实安全责任,并且要执行到位。

(5)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监管方法,通过安全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煤矿巷道顶板优化管理措施探讨 篇7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 重点工作是井下采掘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 顶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几乎占到了煤矿所有事故伤亡人数的50%左右, 其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分析, 顶板事故可能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 需要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来全面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1 煤矿巷道顶板事故发生地点及原因分析

在煤矿生产中, 巷道顶板事故属于人员伤亡比较大的一类事故, 从事故发生的地点来看, 这类事故通常容易发生在采煤工作面靠近煤壁无支护空间、工作面两端机头、机尾处、放顶线附近、巷道掘进工作面、巷道交叉点以及顶板破碎带附近。

1.1 煤壁附近采煤工作面无支护空间

由于受到煤层自身结构裂缝及采集工作的影响, 在部分煤层的直接顶中, 存在较多的相交裂缝, 容易形成游离岩块, 如果未及时对这部分岩块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就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当老顶产生的压力对煤帮附近的直接顶产生作用时, 就容易导致直接顶发生破碎, 如果煤层本身强度较低而发生片帮, 就会造成冒顶事故。

1.2 工作面两端机头、机尾处

在回采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机头机尾的移置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 支架进行移动时, 已经存在裂缝的顶板由于失去了有效的支撑, 就可能进一步地断裂, 发生松动冒落。另外, 与回采工作面相连的一段巷道中, 由于巷道支架的初始支撑力一般较小, 对直接顶的下沉及松动情况难以实现有效控制,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 需要不断进行支架的推移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 已经发生破碎的直接顶可能发生冒落。

1.3 放顶线附近

顶板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 在长时间的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 容易形成较大的游离岩块。如果支架的稳定性不足, 就可能受到游离岩块的旋转作用力而被推倒。尤其是在工作面支架拆除作业时, 如果工人来不及退到安全地点, 就可能因为顶板冒落而发生事故。

1.4 巷道掘进工作面

在煤矿采取爆破作业过程中, 顶部可能会存在大量破碎岩块, 这些岩块与岩体失去联系, 如果不进行及时支护, 就可能发生冒落事故。另外, 如果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 由于巷道高度不够, 在进行挑顶措施时, 也容易发生冒落事故。

1.5 巷道交叉点

在进行煤矿巷道交叉点施工时, 通常采用在原巷道一侧开帮的方法。如果开帮作业顶部存在破碎岩块, 就可能因为新开口的支护强度及周围围岩稳定性不够而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1.6 顶板破碎带附近

煤矿岩体断层带中常常含有断层泥, 这种结构遇水之后容易发生软化, 同时其上盘与下盘的岩体节理存在较多的缝隙, 且缝隙中多为泥质充填, 整体稳定性较差, 容易导致巷道围岩发生破碎, 在这种条件下, 煤矿巷道顶板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制约。这类破碎的岩体容易受到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的各类震动影响, 导致岩体坍塌发生冒落。另外, 在进行岩体破碎施工中, 由于岩体结构的抗拉强度较小, 顶板自撑拱形内的抗拉强度也较小, 如果其所承受的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 就会导致顶板自撑拱形内发生冒落事故。

2 顶板优化管理措施

2.1 加强现场管理

1) 加强技术规范与方案设计。根据煤矿矿井的现场地质条件, 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采矿区域及作业面进行合理的设计,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查阅, 设计出有利于巷道顶板管理的设计方案, 比如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采用底板岩石大巷开拓方式, 就能够有效降低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同时应当将巷道尽量设置在全岩中, 并尽量减少交叉巷道, 这样能够降低顶板管理的难度, 从根本上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几率。另外, 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作业及施工规范进行方案设计, 避免因为设计参数的不规范而导致在作业及施工过程中发生顶板脱落事故。

2) 规程的审批和学习。针对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管理, 这也是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关键所在。在进行作业规程编制的过程中, 编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地质资料对每个掘进工作面进行详细编制, 从而使规程能够对采矿作业起到指导作用, 保证生产安全。同时要严格执行规程的审批工作, 要对规程中的内容进行分项审查, 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规程审批工作完成后, 需要组织干部及职工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 且职工必须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进行采矿作业。

3) 对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管理。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 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容易对顶板造成较大的瞬间压力, 导致发生冒顶事故。因此, 在作业过程中, 需要严格加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管理工作, 预防冒顶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应该对来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掌握来压的压力及规律, 从而提前采取强化支护措施, 避免来压时导致的顶板冒顶事故。

4) 顶管事故多发地点的管理。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对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如果管理不善, 这些位置极易发生冒顶事故。进行回采作业时, 需要对回采工作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采空区的冒落高度及悬顶距离。回采工作面的初次放顶、周期来压、过断层、过空巷等都必须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 从而全面提高采矿作业安全。

2.2 建立完善的顶板安全管理制度

除了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以外, 还需要结合煤矿地质条件的实际及作业特点制定严格的顶板管理制度, 并将其作为顶板管理工作的依据, 从而保证在对顶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度制定以后, 顶板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制度中的规定对顶板进行管理, 这样才能有效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2.3 强化班组建设

班组是煤矿生产中的最基本单位, 也是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建设工作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要想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问题就在于将各项工作以及相应的作业规程、规章制度等落实到班组当中, 因为班组始终处于采矿作业的第一线, 他们对实际采矿作业的情况最为熟悉, 同时也直接决定了采矿作业的安全。因此, 需要强化班组建设工作, 通过对班组成员结构的合理组织, 以及对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 提高干部及工人的安全责任心及专业技术, 使其能够在作业过程中认真开展每一项工作, 从而实现对顶板的安全管理。另外, 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对采煤作业过程中出现危害作业安全的情况应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 并对其进行严厉的处分以及安全教育;对部分采煤作业中的安全模范人员应进行奖励, 以此来激励所有作业人员, 从而全面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责任心。

2.4 加强煤矿作业的监督

煤矿生产安全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管理条例》对煤矿的生产安全进行监督。对煤矿生产作业中的“三违”人员应进行严肃查处, 对预防重大顶板事故有功的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必须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查处, 并从中吸取教训,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杜绝同类事故的二次发生。

2.5 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通过新技术的推广, 对于提高顶板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 利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能够比金属摩擦点柱工作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机采工作面比炮采工作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 每一次技术的改革都能够使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 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也是降低顶板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

3 结语

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 顶板事故是其中发生几率较高的一类事故, 对煤矿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实现对顶板的有效管理, 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煤矿企业应该在煤矿开采作业之前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 以此来引导开采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同时要做好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 并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全面提高顶板管理水平。其中, 职工作为煤矿生产的基础, 应该将职工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环节进行管理。另外, 相关部门应该对煤矿的生产安全进行严格监督, 从而全方位保证顶板的安全管理, 杜绝冒顶事故的发生, 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伍世尧.浅谈合山煤矿顶板管理问题与发展[J].经营与管理, 2013 (6) :242-244.

[2]刘承志.煤矿顶板安全管理经验探讨[J].煤矿支护, 2013 (2) :49-51.

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篇8

关键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新奥法施工;冒顶事故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101-02

现阶段,我国煤矿掘进巷道支护一般用于巷道开挖结束,其目的是在巷道开挖工程中使用技术手段对整个掘进巷道支护以保证巷道的施工安全,不会出现冒顶的现象。在巷道开挖过程中,机械的震动会对周围的岩层有一定的扰动,这时巷道中岩石的压力就很难得到控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掘进巷道的支护是缓解和减少岩石产生的附加压力,降低安全隐患的概率,以便在掘进巷道工作中安全、平稳地运行。

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着将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果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因与岩体失去联系而冒落,或虽然已支护,但支护失效或支撑力不足,就会冒落造成事故。在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掘进巷道时顶板浮石的冒落,在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中掘进巷道时,顶板的冒落等,都属于前者。因放炮不慎崩倒附近支架而导致的冒顶,因接顶不严实而导致岩块砸坏支架的冒顶等,则属于后者。此外,前者也可能同时引起后者的发生,例如,掘进工作面无支护部分片帮冒顶推倒附近棚子导致更大范围的冒顶等。

1 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设计的具体方案

在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设计中,新奥法使用的概率十分高,它摒弃了传统方法的复杂,不仅解决了费时、费力、费钱的弊端,还在时间和效率上得到了提升。当遇到岩石扰动较为严重的地段,最为优先考虑的就是新奥法。新奥法是一种支护手段,在开挖阶段,使用高强混凝土喷射结合锚杆支护相结合,在此之中,锚杆发挥其性能上的优势,柔性的特性可以很好地与围岩紧密的粘合在一起,起到了保护作用,它的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很大的优势,不同于刚性构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围岩有一定量的变形,使其不会产生附加应力,杆件上的力也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更好的稳定围岩的作用。在顺序上,新奥法与传统隧道的施工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严格按“超前探测、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具体的顺序是提前进行开挖,这时候用高强混凝土和锚杆作第一次的支护,等到混凝土到达强度后再作第二次支护,很短的时间内,支护就能达到要求的强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地保证了围岩的稳定,不会受到二次破坏,这样的施工方法对围岩的扰动也是最小的,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顺利地通过岩层压力无法确定的地段,保证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这项技术才会受到很广泛的使用。

此外我们要注意的是,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设计中还要考虑支护中出现大量地下水的情况,我们对支护有着不一样的要求,首先要对地下水发育充足的地域进行人工降水,在基础四周设置四个露天降水井,在喷射混凝土前,要铺设一定的防水材料,尤其在接缝处(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施工缝)填塞防水材料,这样方可继续喷射混凝土。在喷射混凝土后,混凝土中埋设管道,其中包括纵横向排水管和横向排水管道,使得在水分多余的情况下,结构内部的水能够排除,还要定期疏通管道,以便内部的水及时排出,减小水对结构承载的影响。

2 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设计相关技术指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于煤矿掘进巷道支护和生产方面的技术有严格的要求,上面提到了新奥法施工技术,不仅在技术方面,安全生产监督局对于巷道施工中的造价有一定的论证和对比方法。要考虑安全问题,还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选择。在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设计中对于技术和材料的选择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设计和使用掘进巷道支护中使用到的设备和材料,直接影响到巷道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下面我们就设计中遇到的指标进行简单的讨论:

(1)巷道锚杆钢材的选择。掘进巷道支护中,要大量地使用锚杆,对于锚杆的型号也会作相应的要求。在承载能力上,要严格地与设计指标相匹配,在运营上面,对于锚杆的加工要做到简单、实用。另外还有考虑到锚杆的支撑能力的选择。

(2)掘进巷道支护的位置。掘进巷道的设计不是所有围岩上都必须使用,这取决于不同巷道中的情况而定,就如遇到了通风口,巷道的支护就要尽量避开巷道通风孔或是支护时在通风口上预留出相应的孔洞。此外,支护还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正常工作,也要保证运输的通畅。

(3)掘进巷道锚杆的间距。在设计中,按照规范要求,在每平米内最少设置四根高强锚杆,合理地计算出每根锚杆之间的距离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要考虑锚杆的强度,还要设计锚杆相隔太近会出现应力消减的情况发生。

(4)巷道围岩的移近率。掘进巷道围岩的移近率是反映巷道稳定性的综合指标。巷道围岩移近率的大小,不仅决定着巷道在整个服务期间内维护的难易程度,而且涉及巷道支护形式多方面的选择,锚杆设计位置的确定和其他技术参数的选择。在掘进巷道支护设计时,根据待设计的掘进巷道的具体地质条件和生产条件,通过软件计算出巷道围岩移近率的预计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巷道围岩的移近率为顶底板岩层相对移近量与巷道初始高度和两帮相对移近量与巷道初始宽度的比值。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于掘进巷道的施工设计,要求煤矿必须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严格制定,采取有效手段对煤矿施工单位进行技术考核,对于每项关键工作,总工要做现场指导。如遇到掘进巷道设计上的缺陷,要及时组织论证,把设计的方案与现场的具体情况相互结合,及时地做好巷道支护的工作。

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

(1)合理布置巷道。矿井主要巷道服务年限长,断面大,应布置在围岩强度高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工作面上下顺槽尽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避开支承压力的影响,并要注意少掘交叉巷道和上下重叠的巷道。

(2)选择合理的巷道断面尺寸和断面形状。

(3)掘进工作面要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

(4)掘进巷道时,禁止任意加大棚子或锚杆间距,严禁任意修改支护参数及材料规格。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需要加大棚距和不设支护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

3 冒顶事故的控制

(1)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避免采动的不利影响。

(2)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4)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时要严格按工序质量要求进行,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5)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6)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板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7)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矸。可缩性金属支架应用金属支拉杆,并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卡缆。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此外,在掘进工作面10m内、地质破碎带附近10m内、巷道交岔点附近10m内、冒顶处附近10m内,都是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巷道支护必须适当加强。

4 预防冒顶事故的扩展

如果遇到矿井不良施工地段,极易出现冒顶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矿道顶部强度要求不足,施工中可以考虑换填的方法。在巷道开挖后,底层往往呈现松软现象,这也极易发生塌陷,对于巷道后期的开挖施工十分不利。迅速向调度室如实汇报现场冒顶情况,矿井立即启动工作面顶板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按处置措施执行。按照作业规程和现场处置方案规定,待顶板冒落稳定后,根据冒顶类型和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人员要沉着冷静、行动迅速,防止造成新的事故和事故扩大。

我国地域广阔,在北方施工还因考虑冻土的存在,在低温冻土的区域一般采用的是螺旋钻机开挖的方式,这样的方法是对周边土层伤害最小的方法。在开挖以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这样浇筑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以免混凝土结冰,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表面铺上一层保温隔热层,使得混凝土尽早达到设计强度。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以上时,可以进行拆除模板,同样要格外的小心,以保证在拆除过程中不会因为温度低,模板有一定程度的变脆而受到损坏。

5 结语

遇到围岩压力不确定的施工时,对施工方法要求格外的严格,要求煤矿开挖时所有的技术人员不得站立于开挖巷道之上,所有在矿井上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带安全帽,设计中合理地安排煤矿掘进时的设施的布置和使用。在充分考虑了岩层地段给支护带来不便的同时,我们要做出相应的预案,来保证支护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在文中也详细介绍了施工中常用的新奥法的支护顺序和施工范围,也简单地讨论了煤矿掘进支护如何应对冒顶事故的发生在工程中常出现的状况,对应的技术指标也进行了分析,对这些情况也提供了一些应对方法和施工技术,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施工正常运行作准备,对有效遏制煤矿顶板塌陷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志春.矿井巷道建设项目分包合同条件及分包合同管理模式[J].建筑经济,2003,(1):31-32.

[2] 赵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5):18-42.

[3] 何佰洲,刘禹.矿井工程建设合同与合同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王波,高延发,牛学良,等.软岩巷道支架结构稳定性分析技术[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3):98-102.

上一篇:竞聘税务会计演讲稿下一篇:棋艺室活动安排